《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圆柱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渗透转化和迁移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研究从生活中来,又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长正方体表面积

出示一个长方体表示罐头盒

师: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复习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以便进行知识迁移。)

2.圆柱

出示一个圆柱的椰汁盒。

师: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这节课就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

二、自主研究:

1.认识侧面积计算方法。

(1)提出问题

出示:

一个圆柱形的椰子汁铁盒,底面直径10厘米,高18厘米,盒子的侧面贴着一圈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这个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么算呢?

(2)动手实践

师: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想一想:

你能由转化后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学生动手实践。

(3)组内交流

(4)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汇报你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控制一下汇报的顺序。)

组1汇报:

我们组通过研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周长×高,是这样发现的:圆柱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用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圆柱的侧面积。由此可以推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底面周长×高。

(5)推导侧面积计算公式

师:我们以转化成长方形为例,一起回顾推导过程。(板书)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

6)求这张商标纸的面积(练习巩固)

师:这个圆柱形椰子汁铁盒侧面贴着的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怎样计算呢?

生:商标纸的面积=3.14×10×18=31.4×18=565.2(平方厘米)

2.探索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首先,我们来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是指什么?

学生表述,并到前面给全班指明。

师:圆柱的表面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生: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组成的。

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

生: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师:做这个圆柱形椰子汁铁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请大家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

生:侧面积=3.14×10×18=31.4×18=565.2(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10÷2)2=31.4×25=78.5(平方厘米)

需要的铁皮=565.2+78.5×2=565.2+157=722.2(平方厘米)

师:对于得数要求保留整数,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如果按照过去学过的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保留,那么就要舍去0.2平方厘米,可是因为材料少了0.2平方厘米,所以就做不成这样的一个铁盒。所以十分位上的2要向前进一,应该约等于723平方厘米。

(教师要进行适当适时的评价。)

师:根据圆柱体表面的组成,我们得到了这个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还有其它的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吗?我们开看下面这幅图。

出示:圆柱体表面转化成长方形的直观图(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用学具呈现剪拼转化的过程)

师:看完演示对于表面积的计算,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小组讨论并汇报。

学生叙述转化的过程,引导和要求学生按照研究圆的面积时的思考顺序进行表达。

(把两个底面沿半径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底面周长,和侧面展开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地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半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

小结:

S表 = c×(h+r)

注:重点让学生理解转化的过程,准确的建立各部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小练习:

出示:

一个圆柱体铁皮油桶,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15分米.制作这样一个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接口处忽略不计)

师:你能两种方法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吗?

师:我们通过研究圆柱体表面的组成得到了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的计算方法。通过把圆柱体的表面进行转化,得到了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在解决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就可以灵活的选用方法解决问题了。

巩固练习: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

1、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6厘米,高9厘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25.12平方厘米,高6厘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用两种方法计算它的表面积,然后谈谈感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子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

学生谈收获。

注:重点是推导公式的过程。如果学生能谈到转化法更好。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S表=S侧+2S底

S表=c(h+r)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题型

圆柱的表面积 一:知识点: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 圆的侧面积公式圆的表面积公式 二:例题 1、求下列圆柱的侧面积 2、r=3厘米 h=5厘米 d=4分米 h =5米 c=18.84厘米 h=2分米 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3.5分米,高是底面周长的2倍,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5、一个圆柱形物体,他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每个底面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6、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水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接头处重叠部分不算)

7、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的,轮宽1.5米,直径是8分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机前进多少米?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有一个半圆柱,已知它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9、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边长是30.1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10、有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3米。在蓄水池的周围及底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20千克,一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圆柱的体积 一:知识点:圆柱的体积公式 二、例题1、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R=2厘米 h=3厘米 d=10厘米 h=4厘米 c=19.84分米h=2米 s=28.26平方分米h=2米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9.56立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米,底面直径是6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5、将一个圆柱体沿底面半径切开,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6平方厘米,已知长方体的高为3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6、把一块长31.4厘米,宽2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钢坯溶化成铸成底面半径是4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7、横截面直径为2厘米的一根钢筋,横截成两段后,表面积的和为75.36平方厘米,原来这根钢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高4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1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增加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圆柱的表面积(1)

《圆柱的表面积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悉吧!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指名说) (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指名说) 师: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 生:...........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生:动手摸圆柱体 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导语: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呢?(指名说)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研究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 (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今天,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有效和精确地了解宇宙的办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无足轻重。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的心情激动,感叹不已,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宇宙,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知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然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宇宙是由无数的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成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宇宙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以下让我介绍一下人类探索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宇宙知识吧。 恒星 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内的流星、彗星和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之外,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并能自己产生能量发光的近似球体的天体。由于它们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恒古不变,因此,古人它们为“恒星”。 在中国古代,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了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白如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恒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诱人的色彩呢?天上的星星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普型我们可以知道,恒星所呈现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它们表面所处的不同温度。一般来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温度较高,大约在2500~3500开,如猎户座η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温度居中,大约在6000~500开,如御夫座的五车二星。而发红光的恒星是垂亡的老年星,温度较低,大约在2000~3000开,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当你用眼睛直接观察恒星时,你会发现恒星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同亮度的恒星的光给予你的眼睛视网膜的能量大小不同。 不过恒星的这种亮度不是恒星的真实亮度,由于恒星距离有远有近,在夜空中看起来很亮的星可能是因为这颗星距离我们很近,相反,一颗看起来很暗的星,只是由于距离遥远才显得很暗。因此,恒星的目视星等反映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 黑洞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

高中地理 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案4 人教版必修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索的意义,了解宇宙探索的现状。 2.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认识保护宇宙环境对开发、利用宇宙的重要意义。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书能力、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 导学式。 教学重点 宇宙探测的意义。 教学媒体 利用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录像:航天飞机发射。 【教师说明】这是1998年6月3日清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的情景。 【教师提问】搭载它一起升空的有一个什么仪器? 学生回答:阿尔法磁谱仪。 【教师提问】阿尔法磁谱仪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回答:探索宇宙本源,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

【教师讲述】阿尔法磁谱仪进入太空,探索宇宙本源是人类对宇宙的又一次新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师提问】人类利用哪些手段了解宇宙呢? 学生回答:双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教师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始于哪种探测手段? 学生回答: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因为它是首次在地球以外观测地球。 【播放录像】《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教师提问】谈一谈你所知道的人类从此以后又有哪些新探索手段?进行了哪些探测活动?获得了哪些成果? 【出示投影】(补充资料)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1959年,前苏联发射成功“月球3号”,它所携带的自动行星际站绕到月球背面上空,第一次主动拍摄了人类从未见过的月背照片。 (2)1961年4月21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座“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绕地飞行一周,成为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 (3)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座“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4)1971年,前苏联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发射上天。 (5)1976年,美国发射的“海盗号”飞船第一次登陆火星。 (6)1988年11月15日,前苏联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 (7)1995年,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成功。 (8)1997年7月4日,美国“探路者号”飞船顺利在火星上着路。 【教师提问】人类这些探索活动与望远镜观测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排除大气干扰,可直接取样。 【播放录像】《宇航员与月球车》

圆柱表面积练习题(1)

圆柱表面积练习题2019.2 一、填空 1、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它的()等于圆柱底面周长,()等于圆柱的高。 2、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5、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6、把一张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7、用一张长5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8、做一节底面直径是10厘米、长95厘米的圆柱体通风管,至少用一张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铁皮。 二、判断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2、6立方厘米比5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3、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4、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制的圆柱的高、侧面积、表面积一定相等。………………() 5、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6、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7、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侧面积就越大。…………………………() 8、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9、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10、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三、求下面各圆柱体的表面积. 1、底面周长是6分米,高是3.5分米。 2、底面直径是2.5分米,高是4分米。 3、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5厘米。 四、选择题 1、做一个无盖的圆柱体的水桶,需要的铁皮的面积是()。

九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 第1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教案 浙教版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演化的。 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技能目标:能利用气球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来类比宇宙的膨胀 (3)情感和价值观:知道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以及宇宙起源的多种学说,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地球与宇宙之后,来进一步探究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结局,内容比较抽象,难度比较大,但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宇宙大爆炸理论 教学难点:宇宙的起源证据---------星系运动模型的建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引入: [师]宇宙是什么?《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也就是宇宙=时间+空间+物质(能量) [师]那么宇宙从哪里来,它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结局如何? 活动2【讲授】1、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学生阅读了解宇宙起源的有关神话传说。1、盘古开天辟地;2、上帝创造宇宙万物;3、盖天说;4、浑天说;5、宣夜说……

思考讨论1: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故事。 2:古代人为什么会对宇宙的起源形成这样的认识? (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仅仅是眼睛,而现代科学家能借助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宇宙的起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发现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证据。所以说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活动3【讲授】2、从的“地心说”到“日心说” 学生阅读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让学生讨论说说,地心说的主要观点,它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 [师]“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的首创。而集大成者是公元2世纪古希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地心说”的核心是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它天体都是绕地球转动的。 学生阅读哥白尼的宇宙体系 让学生说说,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它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师]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宇宙体系。核心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转动的” 思考讨论3: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到太阳是东升西落,而地是静止不动的呢? 4:日心说中有关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提法也是不正确的,用你所知道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 [师]不能因为地心说的错误抹杀托勒密的历史功绩。不能因为地心说被占统治地位的教廷利用而贬低地心说。不能因为“日心说”反宗教而过分地迷信。那么,宇宙有中心吗?宇宙的中心在哪里? 活动4【讲授】3、现代宇宙学说 让学生阅读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的发现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B. C. D.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 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大爆炸宇宙论 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球太阳银河 B. 银河系太阳地球 C. 银河系地球太阳 D. 太阳银河系地球 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 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 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 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 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 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表面积.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 3.14×5×5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10 ×10

《圆柱的表面积(1)》

《圆柱的表面积(1)》第9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我能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研学活动方案】 研学活动一: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问题导入: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学生动手摸一摸圆柱体模型的表面,大家互相说一说:哪部分是圆柱的表面积? 我发现: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和()面积的和。教师动手操作、演示把圆柱体沿高剪开。学生观察展开图。 我发现:圆柱的表面积=()+() 研学活动二: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 问题导入: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1、教师动手操作、演示把圆柱体沿高剪开。学生观察展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因为长方形面积=()×宽,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 (2)通常情况下,圆柱的侧面积用字母S表示,圆柱的底面周长用C表示,圆柱的高用h表示。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简写为()

(3)如果告诉圆柱体的底面直径(d)和高(h),则圆柱体的侧面积= ()×(),用字母表示为(S侧=) 如果告诉圆柱体的底面半径(r)和高(h),则圆柱体的侧面积= ()×(),用字母表示为(S侧=) 2、完成第21页的“做一做”,小组合作完成。然后互相说一说。 【检测反馈】 一、我会填。 (1)圆柱的侧面积=()×() (2)把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高是()(3)把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卷成一个圆柱体(无上、下底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侧面积扩大到 原来的()倍。 二、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3.6厘米,高是9厘米。(2)底面直径是5厘米,高是2.5厘米 ` Array (3)底面半径是4.6厘米,高是30厘米。(4)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 1 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1 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知识点练习 第四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大爆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非常稳定的“原始火球” B、“原始火球”爆炸导致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处处下降 C、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 D、目前宇宙的膨胀已经结束且已经开始收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大爆炸宇宙模型半径、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③宇宙在不断收缩 ④宇宙在不断膨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用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速度逐渐加快时,你感受到的拉力(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1)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姓名:得分: 1、2.6米= ()厘米48分米= ()米 7.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93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填空: (1)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3)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4)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5)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6)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3、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7.3分米。 (2)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5米。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乘以高。 A、底面积 B、底面周长 C、底面半径 (2)把一个直径为4厘米,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算式是() A、3.14×4×5×2 B、4×5 C、4×5×2 5、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0.6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6、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7、一个圆柱高9分米,侧面积226.08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8、一个圆柱形,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某宾馆大堂有6根圆柱形大柱,高10米,大柱周长25.12分米,要全部涂上油漆,如果按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80元计算,需用多少钱?

1。3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

第三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探索 把握考向走进高考 备考重点 1. 常见天体的分类,地球是宇宙中的天体。 2.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 3. 宇宙探测的意义及现状。 能力要求 1. 认识宇宙中的各类天体,熟悉各级天体系统,认识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宇宙环境和自身环境等方面,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2. 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现状以及对人类现代生活的影响,关注重大航天活动。 要点扫描基础自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 宇宙的特点 (1)物质性:由恒星、星云、________、流星、________及星际空间的________等各种天体构成。 (2)运动性:各种天体之间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2.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总星系银河系________________其它________、小行星、 ________、流星体等其它恒星系________ 二、宇宙中的地球 1. 八大行星的排序:由里向外为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八大行星的分类(1)类地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2)巨行星:________、________(3)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宇宙环境太阳无明显变化,________比较稳定大小行星________,宇宙环境比较安全(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________地球________,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运动,形成液态水和海洋 三、宇宙探索 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宇宙开发 (1)宇宙空间资源特点:________利用:收集地球信息,进行科学实验 (2) ________:地球最重要的能源 (3)矿产资源:月岩中的矿产 3. 我国目前的三大航天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正在计划在海南________建立另一航天发射基地。 探索思考拓展思维 1. 站在地球上,你所看到的天体每天在怎样运动?与地球自转有什么联系?你能找到北极星吗? 2. 假若宇宙中某颗行星有生命存在,它应具备哪些条件? 3. 航天员的宇航服具有哪些特殊的功能? 4. 我国的三大航天基地的气候和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不同?

圆柱的表面积知识总结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面的旋转 知识点1、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的运动形成(),线的运动形成(),面的旋转形成() 知识点2、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圆柱有3个特征 (1),圆柱有()个底面和()个侧面; (2),底面是()的两个圆; (3),圆柱有()高,所有的高都()。 2、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把圆柱沿底面直径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 二、圆柱的表面积 知识点1、圆柱侧面积的测量方法 1、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圆柱侧面积=()×(),用字母表示:S=() 2、侧面积公式的几个推导公式,由于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由圆的周长公式:C=πd、C=2πr,可以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公式还有:S=(),S=()。 3、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正方形或者()。 知识点2、圆柱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第一类,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形纸筒,底面周长72cm,高8cm,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类,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第三类,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知识点3、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圆柱的组成部分: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2、圆柱的表面积:S=侧面积+底面积×2.

3、侧面积的公式有3个,相对应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3个分别是: 知识点4、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用分析法做题、用割补法做题) 第一类、求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无盖的桶、茶杯、水池等)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桶,高24cm,底面直径是20cm,做这个铁桶大约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数) 第二类、只求侧面积(压路机、排水管、烟囱、通风管等) 一个圆柱形烟囱,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50厘米,做这样100个烟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第二周圆柱的表面积专项练习 公式默写 1、已知半径(r)求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直径(d)求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周长(C)求表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已知半径(r)求表面积(S) 1、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径10厘米,做一对这样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二)已知直径(d)求表面积(S) 1.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m,深2m。在池的四壁与下底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亚做一个高13cm,底面直径8cm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用多少彩纸? (三)已知周长(C)求表面积(S) 1、大厅内有6根同样的圆柱形柱子,每根高8米,底面周长2.4米,每千克油漆可漆4.5平方米,

九年级科学下册 1.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练习题 浙教版

第一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是( ) A.哈勃定律 B.旧约“创世纪” C.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D.女娲补天的传说 2.中国古代流传着“开天辟地”的神话,下列对该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科学假设 B.它能科学地解释宇宙起源 C.它采用了宇宙膨胀的观点 D.它既是神话,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起源进行探究的思想 3.下列有关宇宙的起源的说法,得不到科学支持的是( ) A.大约在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是被挤压在一起的一个“原始火球” B.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发生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 C.宇宙是相当近的过去创生的,十七世纪时邬谢尔主教算出宇宙诞生的日期是公元前4004年 D.大爆炸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宇宙在“原始火球”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4.哈勃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 ) A.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B.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D.以上说法都是 5.现代宇宙论最重要的证据是( ) A.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

B.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 C.古代“上帝”创造的 D.气球充气后不断膨胀,气球上各个小圆点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6.目前,大爆炸宇宙论已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 ) A.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50亿岁 B.宇宙以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 C.宇宙在爆炸中诞生,并不断地膨胀下去 D.以上说法都是 7.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 A.宇宙膨胀理论是错误的 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宇宙是不可认识的,以上准确预报只是巧合 8.关于假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说就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测 B.假说只要被大众接受了就是事实 C.假说是需要有证据支持的一种结论 D.假说成立的关键是有丰富的想像力 9.下列宇宙探测的成果中,对改变人类社会生活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①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②利用卫星进行气象观测、军事侦察、空间通讯、飞机导航等;③利用卫星寻找地球上的资源;④探测到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哈勃发现): __ __;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面积相同的圆)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3.14×直径×高=3.14×半径×2×高底面积=3.14×半径×半径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a-边长S=6a2

圆柱的表面积1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零件,高10cm,如果沿着它的一条底面直径往下切,切成大小相同的两份,表面积增加80cm2,那么原来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cm2?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6、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7、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9、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二、判断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2、6立方厘米比5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3、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4、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制的圆柱的高、侧面积、表面积一定相等.() 5、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积×2+底面积×高.() 6、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7、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侧面积就越大.() 8、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9、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10、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三、选择题 1、做一个无盖的圆柱体的水桶,需要的铁皮的面积是(). ①侧面积+一个底面积②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③(侧面积+底面积)×2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这个圆柱表面积的式子是()。 A 2πrh B 2πr2+rh C πr2+2πrh D 2πr2+2πrh

最新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表面积 一、知识点考查 (一)圆柱的认识 1、圆柱是由两个()和一个()三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它们的面积();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 2、圆柱的高有()条,高的长度() 3、 (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圆柱的高就是它的()。 (2)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4、拓展提高篇: 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相同的两个();(如:横切图) 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如:竖切图) (二)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 2、如果用r表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h表示圆柱体的高,那么它的侧面积S= 3、圆柱的表面积= 用字母表示为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不是所有的圆柱形物体都有两个底面,如求厨师帽用多少布和水桶用多少铁皮等,就是求圆柱的();如圆柱形水管、通风管、烟囱等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 二、常考题 1、从下面的材料中选择能做成圆柱的材料。()(2010,济南) 记住添加全解20页图形 A.1号、2号和3号 B.1号、4号和5号 C.1号、2号和4号 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得不到().(2010.南昌)

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梯形D、正方形 3、把一个大圆柱切成了3个同样大小的小圆柱,3个小圆柱的表面积之和比大圆柱的表面积多2 3.6dm。大圆柱的底面积是()。 A. 2 0.6dm 1.2dm B. 2 0.9dm C. 2 4、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能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A.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 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5、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2 cm A.6.28 B.12 .56 C.18.84 D.25.12 6、判断: (1)圆柱的底面是椭圆。() (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长方形。() 7、把一个底面半径是2cm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 8、一个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侧面积比原来扩大()倍,体积比原来扩大()倍,增加()倍。 9、圆柱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底面积是()。 10、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 11、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1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下左图,那么这个圆柱可能是()。 添加全解21页图形 13、一个圆柱形无盖水桶,底面直径是0.6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 一般情况下求用料多采取(),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14、(易混题) 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是一个长12.56cm,宽6.28cm的长方形,求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 15、(潜能开发)加油哦,你可以的! 一个底面周长是9.42cm,告示5c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把它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后,切割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 16、(难点题)在一个棱长为4米的正方体六个面的正中间各挖去一个底面半径和高是1米的圆柱体,求剩下的几何体的表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