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肌内注射操作试题

皮内注射肌内注射操作试题
皮内注射肌内注射操作试题

皮内注射肌内注射试题

选择题

1.皮内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 A.E)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

C.腹部

D.后背

E.前臂掌侧下缘

2.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做青霉素皮试(ABCE)

A.初次用药者 B.停药三天以上 C.青霉素试剂更换批号 D.有青霉素过敏史 E.有食物、花粉过敏史者

3.用药前须做过敏皮试的药物是(ACE)

A.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

B.四环素、红霉素

C.泛影匍胺、破伤风抗毒素

D.洋地黄、山梨

醇E.链霉素、碘化物

4.过敏性休克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症状包括(ABCDE)

A.呼吸道梗阻症状

B.循环衰竭症状

C.中枢神经症状

D.皮肤过敏症状

E.消化系统症状

5.注射链霉素出现过敏反应,选择以下何种药物急救(AE)

A.氯化钙

B.草酸钙

C. 溴化钙

D.碳酸钙

E.葡萄糖酸钙

6.碘过敏试验采取的方法(ABD)

A.口服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静脉注射

E.脱敏注射

7.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ABCD)

A.臀大肌

B.臀中肌

C. 上臂三角肌

D.股外侧肌

E.大腿前侧及外侧

8. 皮内注射法的目的是:(ABC)

A.药物过敏试验

B.预防接种

C.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D.注射肾上腺素

E.注射胰岛素

9.行肌内注射时,应注意的是(ABCDE)

A.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

B. 注意配伍禁忌

C.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

D.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E.进针后回抽无回血方可推药

10.行肌内注射时,下列哪些符合标准预防原则:ABD

A.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B.用过的锐器应直接放入锐器盒

C.交接废锐器时,可直接用手接触纸箱

D. 注射前后要洗手

E.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盒空安瓿可外卖

11.进行肌内注射前,其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ABCD

A. 患者病情、年龄、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

B. 注射部位组织有无疤痕、炎症、硬结

C.药物的性质、作用和不良反应D病人对药物的了解程度及心理反应

E病人的经济情况

12.行肌内注射时,符合无痛注射技巧的方法有:ABCD

A. 取合适体位

B.注射时二快一慢

c.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长型的针头,进针要深,推药速度要慢

D.多种药物同时注射,应先注入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药物

E.可加用麻醉药以减轻疼痛

13.宜深部肌内注射的药物是:ABCD

A. 铁剂注射液

B. 镁剂注射液

C.油剂注射液

D.头孢拉定注射液

E.青霉素注射液

14.进行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时,应向病人告知的内容是:ABCDE

A.注射的原因、药物副作用、注射后注意事项

B.指导患者不可用手按压注射局部

C.注射后20分钟内禁止离开病房或注射室,如有不适立即告知

D.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E.病情许可,进食后再做皮试

15行皮内注射时,应注意:ABCDE

A.患者对某药物过敏时,应禁止该药物皮试

B.皮试液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准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

C.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

D.忌用碘类消毒剂消毒皮肤

E.皮试液剂量要准确

16.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做青霉素过敏试验:ABCE

A.初次用药者

B.停药3天以上者

C.青霉素制剂更换批号

D.有青霉素过敏者

E.有庆大霉素过敏者,首次应用青霉素

17.青霉素过敏反应有哪些类型(ABE)

A.过敏性休克

B.血清病型反应

C.Ⅱ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Ⅰ型变态反应

18.下列0.1ml皮试液浓度正确的有(ABCD)

A.青霉素20u

B.普鲁卡因0.25mg

C.破伤风15IU

D.链霉素250u

E.头孢菌素25mg

19 行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D

A、臀部动脉

B、臀部静脉

C、臀部淋巴管

D、坐骨神经

E、骨膜

20.肌内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D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C、上臂内侧,肩峰下2~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填空题

1.皮内注射时,针头和皮肤呈5°角刺入,部位为前臂掌侧下段。

2.肌肉注射时,针头和皮肤呈90°角,迅速将针头的1/2~2/3刺入。

3.肌内注射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4、皮内注射技术目的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5、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应禁止皮试,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6.发生青霉素超敏反应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喉头水肿和气促。

7.青霉素过敏者出现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7-14天内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

8.以前曾用过TAT而超过7天者,如再使用,须重做过敏试验。

9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以髂嵴最高点向水平线

做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取外上1/4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10.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取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 宽。

11.预防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

12.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要点立即停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维持呼吸、抗过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13.TAT试验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 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14青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200u~500u青霉素为标准。

15.链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2500u链霉素为标准

16.TAT 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150uTAT为标准.

判断题

1,臀大肌注射连线定位方法是取髂嵴最高点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2,肌内注射侧卧位的体位准备是上腿弯曲、放松,下腿伸直。(×) 3,肌内注射仰卧位的体位准备是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4. 行臀大肌注射时,“十”字法是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

垂直评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注意避开内角)。(√)

5. 行肌内注射时因要暴露注射部位,因此无需为患者进行遮挡(×)

6.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阳性,其表现是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

1cm,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头晕、心慌,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7.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药液以每1ml含青霉素20—50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

8.对做皮试的患者,应按规定时间由两名护士观察结果。(√)

9.肌内注射时,应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10.TAT皮试阳性患者不可以注射TAT。(×)

皮内注射技术试题[1]

采血技术操作试题 一、填空题(2分/空共50分) 1.静脉采血法目前包括()和()两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 )( )( )( )( ) 2.掌握正确的穿刺方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成()或(),在股动脉内侧()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血液,表示已达股静脉。 3.评估血管条件,尽量选择()()()浅表静脉。 4.采血前应评估患者()()()()等。 5.采血后有效按压是()的有效措施。 6.动脉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7.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 8.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 )( )()() ()()()()等。 二、选择题(5分/题共50分) 1、静脉穿刺是实验室试验获取()样本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体液 B血液 C 脑脊液 D尿液 2.采血对象取坐位或卧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腕下垫枕上,暴露穿刺部位,找好合适采血静脉后,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紧压脉带,捆绑时间不应超过( A ) A 1分 B 2分 C 3分 D 4分 3. 当轻压或轻拍时能感觉其回弹的静脉即为合适血管。最常用的选择部位是血管丰富并且血管贴近皮肤表层的( D ) A上臂区域 B 上肢区域 C 肘后区域 D 肘前区域 4.使针与皮肤成(),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待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固定不动,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

A l5度一30度 B 15-20度 C 20-30度 D30-40度 5.抽血至所需量,放松压脉带,用无菌棉签压住进针处拔针,将采样对象前臂屈曲压迫(3-5分钟) A 1-2分钟 B 2-4分钟 C 3-5分钟 D 4-6分钟 6. 采血后发生晕厥或眩晕,可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A 平卧 B坐卧 C斜卧 D 站立 7.血气分析时,标本的采集处理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采集动脉血 B.以肝素抗凝 C.立即送检D.不需与空气隔绝 E.抽血后将针头刺入胶塞摇匀血液 8.股动脉位于() A.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 B .股神经外侧 C.股静脉内侧 D.股静脉外侧E.股深动脉内侧 9. 动脉采血技术用于() A.交叉配血B.血常规C.血气分析 D.血生化 10. 采集动脉血穿刺针头斜面最佳穿刺角度是() A. 向上与皮肤呈45度-90度 B向下与皮肤呈45度-90度 C.向上与皮肤呈60度 D向上与皮肤呈30度 E。向上与皮肤呈15度

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 根据医嘱准备用物:1.基础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碘酒、酒精、砂轮、弯盘、棉签 2.注射盘:酒精、棉签、弯盘、做过敏试验时被肾上腺素、地米各一支、1ml、2ml注射器各一支。 3.注射单、药液。 操作流程: 1.准备好用物,口述:衣帽整洁,规范洗手,遵医嘱准备药液,三查八对。 2.推治疗车至床旁,核对巡视卡和医嘱。再推至病人床旁。 3.口述:环境清洁,光线充足。老师您好,请告诉我你的姓名床好,好吗?1床,王XX,王老师,你好,我是你责任护士,小X,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好吗?王老师,您今天身体怎么样?你这样躺着舒服吗?医生给您开了青霉素,您以前用过青霉素吗?您有过用其它药物过敏的情况吗?您对酒精过敏吗?我来先看一下手腕部好吗?口述:病人全身无异常,穿刺部位符合要求。我一会儿会在这儿打一个皮丘,皮试过程20分钟,需要您不能下床活动,您需要去卫生间吗? 4.洗手(7部洗手法洗手),带口罩。 5核对患者和药液,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消毒前臂掌侧下1/3处。 6.戴手套,口述:包装完整,有效期内,尺码符合。取出药液,调整针头,排气一滴,用左手绷紧前臂掌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和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局部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毕迅速拔除针头,拔针后口述:王老师皮丘处请不要按揉。 7.取下手套,规范洗手(7部洗手法洗手),脱口罩,再次查对患者和药液,在治疗卡上

记录。 口述:时间2014-XX-XX,整理床单位。口述:王老师,皮试我以为你做好了,在这期间您不能下床活动,如您感觉有胸闷憋气或其它不适时请您及时通知我,如果我不在请您使用床旁呼叫器,20分钟我会和同事来看为你结果的。 8、整理用物及终末处理。口述:垃圾处理:一次性垃圾按垃圾分类处理,需反复使用物品,放入1/1000%含氯制剂消毒液中消毒处理。 皮内注射的目的: 1. 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映。 2. 用于预防接种。 3. 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注意事项:略

皮内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intradermic injection,ID) 【定义】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射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目的】 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最常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部位】 1、药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麻醉处 【方法】 选前臂掌侧下段,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一皮肤呈5°刺入皮肤,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用绷紧皮肤的手的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隆起形成一个小皮丘。若需作参照试验,则用另一注射器,在另一前臂相应部位注射入0.1ml生理盐水。 【注意事项】 1、做药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如患者对需要注射药物有 过敏史,则不可做皮试,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更换其它药物。 2、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为宜,以免进针角度过大。 3、做药敏试验前,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发生意外。 4、给患者做过药敏试验后,嘱其勿揉擦局部及离开,等待15-20分钟后护 士观察结果。同时告知。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5、药敏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告知家属或患者不能再用该种药物,并记录在 病历上。 二、皮下注射法(hypodermic injection,H) 【定义】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目的】 1、注入少量药物,用于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 【方法】 常规消毒,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快速刺入皮下,松开绷紧皮肤的手,回抽活塞看有无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注意事项】 1、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2、注射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看清药物剂量单位。 3、对于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少穿刺角度,进针不宜超过45°, 以免刺入肌层。 4、对于长期注射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

相关知识:

1.青霉素皮试阳性如何判断 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病人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②皮试不可使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 ③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备有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④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病人及家属,并予以注明。 3.皮下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答: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能否皮下注射 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皮下注射,以免刺激损伤皮肤。5.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几种 答: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6.肌肉注射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答: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为便于操作座位要稍高。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是××科的×××,今天被考核的项目是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现在我已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吗? 1、查看体温单无药物过敏史,核对医嘱:“2床,李岚,青霉素皮试”。 2、到病人床前进行评估:“您好,是2床李岚李大姐吗?”核对床头卡,昏迷患者核对腕带。“李大姐,因为您需要使用抗生素,我来给您做个青霉素皮试。请问您或家人对青霉素过敏吗?对酒精过敏吗?哦,没有,请伸出手臂让我看一下”。“注射部位无皮疹、炎症、硬结、瘢痕”“李岚大姐,我回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马上回来”。 3、回治疗室:“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好口罩”。 4、按要求准备用物。 ⑴核对:分别用纱布擦去青霉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的浮土,检查治疗卡与药物。“生理盐水有效期×××,肾上腺素有效期×××,安瓿无裂痕、药液无变色、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可以使用”,弹下安瓿尖端药液。“青霉素的批号×××,有效期×××,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痕、药物无变色、变质。 ⑵去除青霉素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盖,将青霉素放于治疗台的左上方。常规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再次消毒青霉素及安瓿后放于治疗台左上方。 (3)检查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注射器有效期×××,包装无破损、无漏气,可以使用,针头有效期×××,外包装无破损、潮湿,可以使用。”折断安瓿,置于治疗台左上方。 ⑷打开5ml注射器,拧紧针头并使斜面向下,左手食指固定针栓,右手抽拉活塞检查无漏气,正确抽吸盐水3.2ml注入青霉素瓶中,回抽等量气体后将注射器弃于弯盘,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 打开1ml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下,(检查方法同上)按要求抽吸药液0.1ml,依次稀释,配置为每ml内含500u的皮试液。更换一次性针头(使针头斜面向上,与刻度在同一水平),将皮试液、青霉素药瓶、肾上腺素放于治疗盘内。分类处理弯盘内垃圾。应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5、携用物(1ml与5ml注射器各1个及其他治疗用物)至床旁,“李岚大姐,您准备好了吗?我来为您做皮试”,再次核对床头卡。取舒适体位,“请伸出手臂,注射部位在前臂掌侧内下1/3处”。 6、用75%酒精点状消毒皮肤,面积不小于5×5cm,核对注射卡与药物。排尽注射器内气体。 7、“李大姐,请放松,不要紧张”,左手拇指、食指固定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呈5°角刺入,使针头斜面完全刺入皮肤,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其余四指固定前臂,右手推动针芯,注入0.1ml药液,(注射局部隆起一圆形皮丘,毛孔变大,皮肤变白),拔出针头,查看皮试时间,再次核对注射卡、药物。 8、协助取舒适体位:“李岚大姐,皮试为您做完了,20分钟我来看结果,在此期间,请您不要外出,不要按压或搔抓皮丘部位,如果您感觉有胸闷、气短或口角发麻等不适症状时,请您及时呼叫我们,呼叫器就放在您床头,我也会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念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二、目的 药物治疗、预防接种、局麻药的注射等。 三、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外侧。 四、适应症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给药。 3、预防接种。 五、禁忌证 1、注射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血友病患者,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3、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注射可诱发阵发性痉挛。 4、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 六、护理评估 患者的病情、用药史与过敏史、注射部位皮肤情况、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

效与不良反应、肢体的活动能力、患者对用药计划的了解及合作程度。 七、操作方法 (一)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服装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有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治疗盘、1ml注射器、5号~6号针头、药液、砂轮、弯盘、治疗单。 3、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按需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二)操作程序 1、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手消、打开无菌治疗盘。 2、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3、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4、一手绷紧局部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另一手以平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的深度为针柄的1/2~2/3。 5、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吸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推入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 6、注射完毕,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8、再次核对:核对所用药物及病人的床号、姓名。 9、清理用物,擦盘、台、车,洗手,记录。 (三)效果评价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操作熟练,动作轻稳。 3、注射部位选择合适。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了解用药目的、浓度。 2、患者身体状况、意识、配合程度。 3、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4、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按医嘱备药,0.9%氯化钠注射液即刻盘(无菌盘、弯盘)、75%乙醇、棉签、消毒砂轮、瓶口贴、污物缸、锐器盒、1ml注射器、5ml、2ml、注射器,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针、手消液、治疗车。 3、环境:清洁、整齐、符合无菌技术操作环境,光线照射好。 4、体位:舒适体位。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评估与患者沟通→检查药物名称、浓度、澄清度、有效期,根据不同注射目的采取不同操作: 1、过敏试验:开启需配制的药瓶铝盖中央部分→75%乙醇消毒或消锯安瓿并掰开→开启消毒0.9%氯化钠注射液封口→按常规取注射器→遵医嘱按皮试药液含量标准配制药物皮肤试验液(举例青霉素皮试液配置:将青霉素配置为1ml 含20万单位,取0.9%氯化钠注射液0.9ml+青霉素上液0.1ml,1ml含2万单位;取0.9%氯化钠注射液0.9ml+青霉素上液0.1ml,1ml含2000单位;取0.9%氯化钠注射液0.9ml或0.75ml+青霉素上液0.1ml,或(0.25ml,1ml

含200单位或500单位)

→再次核对医嘱→放入即刻盘内→携用物至床旁→查姓名、床号、床卡、手腕带,药物八对→再次询问过敏史→告知患者注射目的与注意事项→安排舒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面1/3尺侧为注射区域,避开瘢痕和血管→手消→再次核对姓名→75%乙醇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排气→核对姓名后→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表皮与真皮之间)→进针深度以整个针尖斜面进入皮内为宜(可由皮肤表面透视其针孔斜面)→放平注射器固定针栓注入0.1ml,皮丘呈圆形隆起,皮肤苍白,毛孔变大→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嘱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再次查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及看结果时间注射针头弃于锐器盒内,注射器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整理用物→手消→记录→回治疗室按规定处理用物→洗手。 药物过敏试验20分钟后2人同时判断结果(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阳性:局部皮丘红肿、发硬或有伪足,皮丘直径大于1cm)→告知患者→记录→再次核对医嘱,在医嘱单上记录皮试结果、2人签名及时间。皮试阳性告知医生并在病历牌、治疗单、床头卡上做(+)标识。 2、预防接种:按医嘱抽取疫苗药液→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疫苗名称、质量→选择三角肌下缘为注射区域→再次核对姓名→75%乙醇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cm,待干→排气→同上法进针→缓慢注入药液→迅速拔出针头干棉签轻压→再次核对→告知注意事项→手消→记录→整理用物(同上法)。 【评价】 1、告知到位与患者沟通有效,患者家属知晓告知内容。 2、认真查对,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安全注射试题及答案

安全注射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0分) ()、 () ()、 1.非安全注射可导致()、 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 2.()是防止注射相关感染的最好方法。 3.减少暴露和阻止感染传播的方法包括()、()、()及()。 4.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立即给予注射,请使用()技术盖上针帽。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0分) 1.现有资料已经明确记录了非安全注射操作风险与三种主要的血源性病原体HIV、HBV和HCV有关。 () 2.血源性病毒的传播风险取决于病原体的种类以及血液暴露数量和种类。() 3.感染HIV病毒后处于窗口期的患者血液检测不出HIV抗体,所以即使HIV检测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该患者未感染HIV病毒。 () 4.HCV主要通过皮肤的血液暴露传播,但传播风险比HBV低。 () 5.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好手套、口罩,不能双手下压医疗废物包装袋。 () 6.只要有可能,对每位患者都使用单剂量药瓶,以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污染。() 7.当锐器容器有二分之一已装满时,将其关严并密封处理,立即更换。()

8.临床护理操作中,双手回套针帽是正确的,这样可以确保针帽回套准确。() 9.手卫生后,不需要等待手部干燥即可进行各项操作。 () 10.皮肤暴露风险包括皮肤操作、与存在潜在感染体液的粘膜或损伤皮肤的接触。 () 三、多项选择题:(40分) 1.安全注射及相关操作包括() A. 手卫生B手套C其他一次性使用的个人防护设备D备皮及消毒工作 2.当皮肤有以下情况时,不要进行注射。() A局部感染B湿疹、皮肤病变C任何小创口D割伤 3.以下哪项为注射操作时手套的使用适用条件?() A医务人员的皮肤有烧伤时B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体液时 C在牙科诊疗中D常规的皮内注射 4.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使用方便,使用可打开盖子的锐器盒 B在发生职业暴露超过72小时后再给予PEP(暴露后预防措施)将无效 C 戴无菌手套前不需要进行手卫生 D患儿静脉穿刺时做好患儿制动对安全注射非常重要 5.分层控制来预防针刺伤和其他血液暴露的方法有哪些?() A危险因素消除B工程控制C管理控制D工作实践控制 6.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钢针、留置针、导管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断、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注射包括:( ) A、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B静脉输液或注射、C牙科注射 D、采血 E、各类穿刺、穴位注射等介入性操作

1.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皮内注射法是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疼痛 1.注重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避免药液浓度过高。 3.改进皮内注射方法采用横次进针法,进针时嘱病人用一手环形握住另一前 臂,离针刺的上方约2cm处用拇指加力按压。 4.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 5.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 6.选用口径较小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 7.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 8.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 局部组织反应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5.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发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 6.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 注射失败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 2.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4.提高注射操作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 5.对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虚脱 1.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态度热情,有耐心,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并且根据注射药物的浓 度、剂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 3.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 及注意事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目的 用于过敏试验、预防接种疫苗以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评估 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无药物过敏史。 2、患者意识状态、心理状况及合作情况。 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操作程序 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2、洗手、戴口罩。 3、准备用物基础注射盘、按医嘱备药、注射器(1ml、2ml、5ml各一支)、肾上腺素(过敏试验时)。 4、查对并检查药物药名、剂量、失效期、质量。 5、配制过敏试验液。 ⑴启开需配制的药瓶铝盖,按常规消毒。 ⑵消毒生理盐水安瓿(生理盐水液体),并按需抽取稀释液。 ⑶取试验液备用。 6、二人查对。 7、携用物至病房。 ⑴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⑵向患者解释注射目的与注意事项。 ⑶询问过敏史。

8、选择部位 ⑴将患者安排舒适的体位(坐位或卧位)。 ⑵过敏试验选择前臂掌面下1/3尺侧为注射区域,若预防接种,应选择三角肌下缘为注射区域。 9、消毒 70%乙醇溶液消毒(直径>5cm)1遍,消毒后待干。 10、排气 ⑴手固定针头。 ⑵药液不能外溢。 11、进针 ⑴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 ⑵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表皮与真皮之间)。 ⑶进针深度以整个针尖斜面进入皮肤为宜(可由皮肤表面透视其针孔斜面)。 12、推药液 ⑴放平注射器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⑵右手缓缓注入药液,使局部隆起呈半球圆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13、拨针 ⑴迅速拨出针头,拨针时和拨针后勿按压。 ⑵嘱患者勿揉擦及覆盖注射部位。 14、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及用法 15、观察判断结果 ⑴嘱患者不要外出走动,有不适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皮下皮内注射法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 A: 5。?15。角 B: 20。?25。角 D: 40。?50。角 E: 50。?60。角 2、 皮内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 5。? 15。角 B: 20。? 25。角 D: 40。? 50。角 E: 50。? 60。角 3、 皮下注射进针的深度为针梗的: A:1/2?2/3 B: 1/4?1/3 D: 1/2?3/5 E: 1/5?3/5 4、 下列哪项不是皮下注射的评估内容: A:患者病情 B :家族史 D :药物的性质 E:注射部位静脉情况 5、 皮内注射法用带的皮肤消毒液为: A:75%酉精 B:95%酒 精 C:50%酒 精 D :安尔碘 E:碘伏 6. 皮试时应注射的药物剂量为 A : B: C : D:1ml E:可见皮丘即可 多项选择题 1、 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的是: A: 告知注射的原因,药物副作用 B :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指导病人进食 C 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 D: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的发生 E:注射胰岛素后,立即予热敷局部,以利吸收 2、 以下关于皮下注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B:掌握无痛注射技 C 进针后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 D: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人肌层 E:离开患者时要确保注射部位不出血 3、 皮下注射时应告知患者的内容包括 A:注射的原因 B:药物副作用 C 注意事项 D: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 E:注射胰岛素者要先准备好食物 4、 皮试结果阳性判断为: A :皮丘无改变 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试题 C: 30。? 40。角 C: 30。? 40。角 C: 1/5? 1/4

皮下注射技术试题

皮下注射技术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皮下注射技术试题[选择题] [A型题]1.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2.皮下注射进针的深度为针梗的: A.1/2~2/3 B.1/4~1/3 C.1/5~1/4 D.3/4~3/5 E.2/5~3/53.下列哪项不是皮下注射的评估内容: A.患者病情 B.家族史 C.注射部位组织状况D.药物的性质 E.注射部位静脉状况 [X型题]1.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的是:A.告知注射的原因,药物副作用 B.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指导病人进食 C.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 D.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的发生 E.注射胰岛素后,立即予热敷局部,以利吸收2.以下关于皮下注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B.进针后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 C.掌握无痛注射技巧 D.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人肌层 E.离开患者时要确保注射部位不出血3.皮下注射时应告知患者的内容包括:A.注射的原因 B.药物副作用 C.注意事项 D.注射胰岛素者要先准备好食物E.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名词解释] 皮下注射法 [判断题]l.对消瘦者,皮下注射时可捏起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刺入,以免刺入肌层。( )2.为减轻患者疼痛,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先注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 )3.皮下注射时,一旦发生断针,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以防针头移位,并尽快用止血钳将断端取出。 ( )4.皮下注射pH值过高的药物时,进针要浅,推药速度要快,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 )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八、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目的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准备 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自我介绍。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 3、用物准备:皮肤消毒液、棉签、弯盘、砂轮、1 毫升注射器1 具、5 毫升注射器2具、4 号与7号针头、注射药物(80万单位的青霉素)、0.9%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1 毫克、注射卡、潮湿小毛巾、手消毒剂、开瓶器、污物缸、必要时准备氧气等急救药品。 (三)操作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和心理状态。 2、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对药物的作用、治疗情况的认知程度及合作程度。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四)操作步骤(以青霉素皮试配置为例) 转抄核对医嘱T解释、核对床头卡、腕带T评估全身及局部T询问有无过敏史、饮食等T再次核对医嘱T洗手T戴口罩T备物、检查青霉素、生理盐水(口述所备物品并检查质量药名、剂量、效期、质量)7启青霉素针剂盖T启生理盐水盖T注明开瓶时间、用途T分别消毒两瓶塞T用5ml注射器向液体瓶 内注4 毫升空气7抽4 毫升生理盐水7注青霉素瓶内7充分溶解7 1 毫升注射器抽取青霉素溶液0.1毫升T抽取生理盐水0.9毫升T混匀T弃去0.9毫升T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T混匀T弃去0.9毫升T再抽取0.9毫升生理盐水T混匀T单手将保护帽套针头上(反穿入袋)T置治疗盘内T携用物至床旁T查对床号、姓名T取舒适位T选择注射部位T手前臂掌下 1 / 3尺侧T 核对医嘱T酒精消毒皮肤T取1ML注射器换4号针头T排气T再次核对床号、姓名T左手绷紧皮肤T右手持针T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 -10 °角进针 注入皮内T左手拇指固定针栓T右手推药液0.1毫升T拔针T看时间T查对 T协助患者取舒适位T告知注意事项T消毒手T记录皮试时间T医疗、生活垃圾分开处置T洗手T取口罩T 15-20分钟后两名护士观察结果T记录双签 (五)并发症及处理 1、疼痛:预防:

关于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医嘱的处置:接到医嘱→转抄医嘱(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注射的方法及时间)→签名 3、评估告知患者:携护理记录单或注射单及快速手消液放于治疗盘内到病房评估(紧急注射时评估和治疗可以同时进行)→核对床号、床尾卡或手腕带询问患者姓名→告知解释用药目的并询问药物过敏史及对酒精和冷刺激是否过敏→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协助大小便→评估环境(安静、清洁、安全光线适宜)→手消→回治疗室准备治疗用物 二、用物的准备:洗手(七步洗手法)按医嘱备药、治疗盘、一次性治疗巾、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消毒液(安尔碘或75%酒精)、瓶口贴、棉签、手消液、污物缸(污物桶)、锐器盒、记录单、胶带、治疗车。预防接种时备0.1%盐酸肾上腺素。 1、再次查对医嘱→取药液,检查药液(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对光检查有无絮状物、沉淀物)→打开药液→取治疗盘,检查检查一次性治疗巾包装,取出治疗巾→在治疗盘内铺巾→取一次性棉签,检查棉签质量,取一根棉签,蘸少许有效期内的消毒液消毒药瓶口→检查注射器质量→取下针帽放置于铺好的治疗盘内→根据医嘱准确抽吸药液→再次核对药液与医嘱→将注射小卡贴于注射器上,把注射器放入治疗盘并盖好治疗巾→将

治疗盘放置于治疗盘车上层→再次查对药瓶(若注射胰岛素则遗下的胰岛素液取有效期内的瓶口贴贴瓶口,并用胶带写明床号、姓名、开启时间及责任者,将胶带贴于瓶身下方并妥善保存)。 2、用物:治疗车一辆上层放置:手消液、准备好药液的治疗盘、棉签、消毒液(安尔碘或75%酒精)、污物缸、治疗单;下层放置:污物桶、锐器盒 三、操作: 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床尾卡或手腕带→呼唤姓名并告知注射的目的、药物名称和配合的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暖,注意遮保护患者隐私)→手消→取棉签消毒(以进针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待干时从治疗盘内取注射器→再次核对→排气→取棉签→拔针帽(或去药瓶)→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进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左手放松→抽回血→无回血方可缓慢推注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并询问感受→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嘱患者按压3-5分钟以此同时给患者做健康教育(确定进针点无出血后丢弃棉签)→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再次核对后将注射器(及药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整理衣物,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致谢→消手→记录(注射的日期、时间、遵医嘱给予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注射的方法、注射中患者的主诉、给予的健康教育、签名)→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置各用物→洗手→再次核对医嘱→

皮内注射技术

皮内注射技术 【适应证】 1.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禁忌证】 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 【并发症】 过敏反应 【用物准备】 1.两个治疗盘。基础治疗盘: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无菌纱布、有效碘消毒液、75%酒精、砂轮、剪刀、棉签、弯盘;注射盘:75%酒精、棉签、弯盘。 2.做药物过敏试验时还需备抢救盒,抢救盒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1支、地塞米松 1支,1毫升注射器1副、2毫升注射器1副。 3.另备用物:医嘱单、治疗卡、护理记录单、笔、药液。 【操作流程】 1.转抄医嘱,经两人核对后携治疗卡至患者床边,核对并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2.准备用物。 3.洗手,戴口罩。 4.在治疗室备药。 (1)正确形成无菌区域。 (2)按治疗单正确准备皮试液。 (3)查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 5.整理治疗台,洗手。 6.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腕带,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选择前臂掌侧下段皮肤,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 8.再次核对药液,排尽注射器内空气,调整针尖斜面向上。 9.左手绷紧,右手持注射器,针尖与皮肤呈5°角刺入。 10.待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皮丘。 11.再次核对药液,记录时间。 12.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嘱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告知。询问患者需要,整理床单位。13.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14.15~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并在医嘱单上签字,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注射法操作流程

注射法操作流程 1.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 洗手(七步洗手)、戴口罩→铺巾→查对(药名、浓度、剂量(皮内不用)、有效日期)→查瓶子(一拧二看三倒)→若要开盖,应写明开瓶时间/若已开盖,应查对开瓶时间(24h内有效)→(除去铝盖中心部分)→安儿碘消毒瓶塞(1遍)→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型号、有效日期)→抽动活塞、拧开针帽、调节斜面→注入所需药液等量的空气→抽取药液(插入,推进空气,倒转抽取药液)→食指固定针栓拔针→排气(回抽空气,拍打手臂)→排出多余药液,确认剂量→妥放(单手套帽、针筒放进铺好的治疗巾)→双人查对→同事签名→脱口罩、推车进病房 2.皮内注射 物品:1ml注射器、治疗巾、2ml注射器、肾上腺素、棉签、青霉素药液 查对(床号、姓名)、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医生,您可以叫我彭医生。)、询问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呀)、检查腕带、解释(哦,XXX是吧,是这样的,现在要给您做个青霉素皮试,请问您以前打过青霉素吗(您对青霉素过敏吗)您还对其他药物过敏吗您家里人有没有对药物过敏的)、选择部位(前臂掌侧中下段),摆好体位→快速洗手、戴口罩→消毒(两遍酒精)→查对→不用夹棉签,拿注射器(注意拿的方法)→旋转一下,斜面有一滴药液→呼唤患者名字(XXX,放轻松。)→绷皮进针(针尖斜面向上5度角进针、针尖斜面进入即可)→左手大拇指固定针栓→缓慢注药,观察皮丘→拔针→看表计时→嘱咐(请您不要碰这个地方,也不要挠。现在是XX点,我们要等15mins才能知道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请您不要离开我的视线范围,有什么不舒服要及时叫我。)→处理注射器和针头→洗手脱口罩→查对→记录→守候15-20min后,观察结果、询问患者感受(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的看您的皮丘已经消下去了,看来您是对青霉素不过敏的。)→记录结果→交待感谢(好了,现在整个皮试就已经做完了,谢谢您的配合!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随时按铃叫我。)→整理 3.皮下注射 物品:2ml注射器、治疗巾、棉签、生理盐水 查对(床号、姓名)、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医生,您可以叫我彭医生。)、询问名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呀)、检查腕带、解释(哦,XXX是吧,是这样的,因为治疗需要,我现在要在您这个地方打入1ml的生理盐水,请您摆好这个姿势。)、选择部位(三角肌下缘),

皮内注射技术试题

采血技术操作试题 、填空题( 2 分/ 空 共 50 分 ) 1. 静脉采血法目前包括( )和( ( )( )( )( )( ) 2. 掌 握 正 确 的 穿 刺 方 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成( )或( ),在股动脉内侧( ) 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血液,表示已达股静脉。 3. 评估血管条件,尽量选择( )( )( )浅表静脉。 4. 采血前应评估患者( )( )( )( )等。 5. 采血后有效按压是( )的有效措施。 6. 动脉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 )( )( )( )等情况的部位穿刺。 7. 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主要用于( ). 8. 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已经成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护理技术,但该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不良 后果, 如 ( )( )( )( )( )( ) ( )( )等。 、选择题( 5分/题 共 50分 ) A 体液 B 血液 C 脑脊液 D 尿液 2. 采血对象取坐位或卧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腕下垫枕上,暴露穿 刺 部位上方 4-7 厘米处扎紧压脉带,捆绑时间不应超过( A ) A 1 分 B 2 分 C 3 分 D 4 分 3. 当轻压或轻拍时能感觉其回弹的静脉即为合适血管。最常用的选择部位是 ( D ) 许固定不动,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 , 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 肿 A l5 度一 30 度 B 15-20 度 C 20-30 5. 抽血至所需量,放松压脉带,用无菌棉签压住进针处拔针,将采样对象前臂 A 1-2 分钟 B 2-4 分钟 C 3-5 分钟 D 4-6 分钟 1、静脉穿刺是实验室试验获取( )样本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上臂区域 B 上肢区域 C 肘后区域 D 肘前区域 4. 使针与皮肤成 ( ),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 潜行刺入静脉,待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 )两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 刺部位,找好合适采血静脉后,在静脉穿 血管丰富并且血管贴近皮肤表层的 度 D30-40 度 屈曲压迫 (3-5 分钟 )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操 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

相关知识:

1.青霉素皮试阳性如何判断 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皮试前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如病人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②皮试不可使用碘酊消毒,拔出针头后勿按揉,以免影响观察。 ③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备有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④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病人及家属,并予以注明。 3.皮下注射的部位有哪些 答: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能否皮下注射 答: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皮下注射,以免刺激损伤皮肤。5.肌肉注射部位有哪些臀大肌定位的方法有几种 答:肌肉注射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棘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②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6.肌肉注射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答: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为便于操作座位要稍高。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考核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治疗桌物品摆放平面图 一、操作中规范性语言范例: 1、评估时:你好,请问你叫***吗?现在医生给你开了青霉素注射,首先要给你做一个皮试,请问你原来打过青霉素吗?有无对其它药物过敏?家里人对青霉素过敏吗?刚才吃东西了吗?我看一下你的注射部位可以吗?如果现在无特殊事情,请暂时不要离开病房,我一会过来给你做治疗,谢谢你。 2、注射前:***,现在给你做皮试了,请你配合一下。 3、注射后:***,现在皮试已经给你做上了,你感觉有什么不舒服吗?在20分钟之内请你不要离开病房好吗?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打铃叫我,呼叫器就在你旁边。注射部位请不要挤压或磨擦,时间到时我会来看你的,你好好休息。 4、观察结果时:***,皮试结果我们看一下,请问一下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皮试阴性,***你的皮试为阴性,可以注射青霉素,待会我们过来给你注射青霉素,你好好休息。

二、皮内注射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按医嘱吸取药液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为患者做药 物过敏实验前,要备好急救药品,以防发生意外。 2、消毒皮肤时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 3、进针角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刺入皮下。 4、注入的剂量经准确,反丘呈半球状,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5、操作过程中不断与患者沟通,以了解患者的反应。 6、拔针后嘱患者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20分钟以内不要随 意走动,避免做激烈运动,如有不适立即告诉护士。 7、不能忽略再次核对。 8、若皮试结果为阳性,应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再用该种药物。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一)、目的: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2%碘酊、75%酒精、消毒棉签、沙轮、瓶启子、一次性1毫升、5毫升、10毫升注射器各一具、药液遵医嘱、弯盘一个、注射卡一张。 (三)、操作程序: 1、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进行核对,做好解释,详细询问三史(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 2、按规定配好皮试液,用1毫升注射器抽吸药液,排尽空气。 3、选前臂掌侧下1/3处或三角肌下缘部位,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干。 4、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放平注射器,右手拇指固定针拴,注射药液0.1毫升,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5、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压。15-20分钟观察反应。 6、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周围有

伪足,局部发痒,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四)、注意事项: 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如有家族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皮试后应密切观察反应,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青霉素停药三天以上或改换批号,均需重做过敏试验。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及物品。 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于注明。 附:常用易过敏药物的皮试液剂量 青霉素类 200-500微克/毫升;头孢菌素类 500微克/毫升;破伤风抗毒素150微克/毫升;普鲁卡因0.25%原液;碘造影剂皮试。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

皮下注射 一、单选题 1.皮下注射进针时与皮肤的角度呈( C ) A、10°~ 15° B、20°~ 25° C、30°~ 40° D、45°~ 50° 2.皮下注射进针的深度为针梗的( A ) A、1/2~2/3 B、1/4~1/3 C、1/5~1/4 D、3/4~3/5 3.皮下注射药量要少于( D )ml为宜。 A、0.1 B、0.5 C、1 D、2 4.下列哪项不是皮下注射的评估内容( D ) A、患者病情 B、家族史 C、药物的性质 D、注射部位静脉分布情况 5.皮下注射的目的不包括( D ) A、预防疾病 B、治疗疾病 C、减轻痛苦 D、提供试验 二、多选题 1.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的是( ABCD ) A、告知注射的原因,药物副作用 B、根据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指导病人进食 C、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 D、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的发生 E、注射胰岛素后,立即予热敷局部,以利吸收 2.低血糖的表现( ABCD ) A、面苍白 B、大汗淋漓 C、饥饿感 D、心悸、无力 E、高热 3.低血糖处理( ABC ) A、立即平卧、保暖 B、监测血糖,报告医生 C、口服糖水式碳水化合物 D、静推5%葡萄糖250ml E、以上都是 4.以下关于皮下注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E )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B、进针后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 C、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巧 D、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入肌层 E、离开患者时要确保注射部位不出血 5.皮下注射时应告知患者的内容包括( ABCDE ) A、注射的原因 B、药物副作用 C、注意事项 D、注射胰岛素者要先准备好食物 E、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 6.皮下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有( ACD )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 C、两侧腹壁 D大腿前侧和外侧 E、臀部 7.皮下注射法的并发症有( ABCDE ) A、出血 B、硬结形成 C、低血糖反应 D、针头弯曲 E、针体折断 8.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意事项( ABCDE ) A、注射前不用排气,以防药液外溢致剂量不足 B、微量的药液会附着于针头表面,导致皮肤淤青 C、根据病人的胖瘦评估进针深度 D、采用垂直进针法 E、避免刺入肌层造成硬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