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差不多信息

课程编号:100701110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护理学

学分数:3 学时数:72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制定/修订日期:2018年5月18日

【二】教学目标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本门课程通过课堂讲授与实验课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重点阐明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正确疗效,防治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新药、发明药物新用途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教学要求】

1、掌握药理学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2.理解护理工作者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理解药物制剂的差不多知识。

3.了解药理学的学习方法、任务、进展简史及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药理学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进展史

【三】药学制剂差不多知识

【四】处方的差不多知识

【五】新药研究与开发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教学要求】

1、掌握副作用、毒性反应、反跳现象、停药反应、治疗量、极量、治疗指数等概念及临床意义。

2、理解药物作用的方式、两重性;理解受体、激动剂、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概念、量效关系。

3、了解药物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副作用、毒性反应、极量、治疗指数的临床意义。

2、受体激动剂、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药物的差不多作用

第二节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的概念与特性

【二】受体的类型

【三】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

【四】受体与药物反应动力学

【五】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六、细胞内信号转导和第二信使

七、受体的调节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教学要求】

1、掌握药物体内过程的差不多规律和差不多过程;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半衰期概念。

2、理解坪值、生物利用度、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

3、了解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概念、药代模型、表观分布容积、消除率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药物体内过程的差不多规律和差不多过程。

2、坪值、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二节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第四章妨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那么

【教学要求】

1、掌握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

2、了解药物方面对药物作用的妨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

【教学内容】

第一节药物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心理因素

【四】遗传因素

【五】病理因素

第三节合理用药原那么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教学要求】

1.掌握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分类、分布及各种受体兴奋时效应。

2.理解传出神经递质的消除及药物作用方式。

3.了解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生化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分类、各种受体兴奋时效应。

2.传出神经药物作用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出神经的递质及受体

第二节传出神经药物差不多作用及其分类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教学要求】

1、掌握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M、N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M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N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七章胆碱酯酶抑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教学要求】

1、掌握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和复活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新斯的明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要点;理解有机磷中毒表现及其防治。

3、了解其他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胆碱酯酶抑制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用药护理要点。

2、新斯的明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胆碱酯酶

第二节抗胆碱酯酶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第三节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四节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防治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教学要求】

1、掌握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的区别。

3、了解人工合成品和N受体阻断剂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

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M胆碱受体阻断剂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第二节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N n受体阻断药

【二】N m受体阻断药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教学要求】

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麻黄碱、间羟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3、了解其他药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

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α、β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α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β受体激动药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教学要求】

1、理解β受体阻断药作用、用途和用药护理要点;理解肾上腺素作用翻转的概念及意义。

2.了解其他药物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β受体阻断药作用、用途和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第十一章麻醉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

2、理解局麻药的不良反及用药护理要点。

3、了解常用全麻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用局麻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局部麻醉药

第二节全身麻醉药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

【教学要求】

1、掌握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3、了解苯二氮卓类药物药代学及巴比妥类的作用机制;了解其他镇静催眠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苯二氮卓类

第二节巴比妥类

第三节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教学要求】

1、掌握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抗惊厥药的药理作用、应用和用药护理要点。

3、了解其它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癫痫药

第二节抗惊厥药

第十四章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教学要求】

1.理解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其他药物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左旋多巴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

【一】拟多巴胺类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五章抗精神失常药

【教学要求】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3、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一】吩噻嗪类

【二】硫杂蒽类

【三】丁酰苯类

【四】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抗抑郁症药

第十六章镇痛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理解哌替啶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第二节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阿片受体拮抗药

第十七章中枢兴奋药

【教学要求】

1、理解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2、了解其他中枢兴奋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咖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要紧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第二节要紧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第三节要紧兴奋脊髓的药物

第四节脑功能改善药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教学要求】

1.掌握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掌握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的作用特点。

3、了解其他解热镇痛药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解热镇痛药作用机制和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水杨酸类

第二节苯胺类

第三节吡唑酮类

第四节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第五节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第十九章钙通道阻滞剂

【教学要求】

1、理解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了解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钙通道和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

第二节L-型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三节常用钙通道阻滞剂

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药

【教学要求】

1、理解抗心律失常药分类;理解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作用特点、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心肌电生理的差不多知识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和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作用特点、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差不多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第三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二】Ⅱ类β受体阻断药

【三】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四】Ⅳ类钙拮抗药

【五】其他类药

第四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用药

第二十一章抗高血压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抗高血压药中代表药物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抗高血压药的分类;理解用药护理原那么。

3、了解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用抗高血压药中代表药物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二】钙通道阻滞药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第三节其他抗高血压药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物

【二】血管扩张药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那么

第二十二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机制、临床应用、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伴有的特点。

3、了解强心苷的体内进程及β受体激动药的作用与用途;了解利尿药、血管舒张药、β受体阻断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加强心肌收缩性的机制、临床应用、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CHF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

3.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利尿药

第四节β受体阻断药

第五节强心苷类

第六节血管扩张药

第七节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物

第二十三章抗心绞痛药物

【教学要求】

1.掌握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钙拮抗剂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理解硝酸甘油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的优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用药护理要点。

2.钙拮抗剂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硝酸甘油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的优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用抗心绞痛药

【一】硝酸酯类

【二】β受体阻断药

【三】钙通道阻滞药

【四】其他抗心绞痛药

第三节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第二十五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教学要求】

1、掌握速尿、噻嗪类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螺内酯、氨苯蝶啶的利尿作用特点、作用方式、临床应用及要紧不良

反应;理解甘露醇作用和应用。

3.了解利尿药按作用方式、作用强度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速尿、噻嗪类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螺内酯、氨苯蝶啶的利尿作用特点、作用方式、临床应用;甘露醇作用和

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肾脏泌尿生理

【二】利尿药的作用部位及分类

第二节常用利尿药

第三节脱水药

第二十六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教学要求】

1、掌握维生素K、止血芳酸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掌握肝素和双香豆素作

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铁制剂的临床应用、妨碍吸收因素及要紧不良反应。

3、了解叶酸、维生素B12和右旋糖酐的作用与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维生素K、止血芳酸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肝素和双香豆素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凝血药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四节促凝血药

第五节抗贫血药

第七节血容量扩充药

第二十七章组胺和抗组胺药

【教学要求】

1.理解H1受体阻断药和H2受体阻断药的作用、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及

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组胺受体的分布和生理效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H1受体阻断药和H2受体阻断药的作用、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H1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H2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八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教学要求】

1、理解常用平喘药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祛痰药、镇咳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用平喘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喘药

第二节镇咳药

第三节祛痰药

【一】粘痰稀释药

【二】粘痰溶解药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教学要求】

1、理解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了解其它消化系统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第二节助消化药

第三节泻药和止泻药

第四节止吐药和促胃肠动力药

第五节利胆药

第三十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与抑制药

【教学要求】

1、理解缩宫素、麦角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使用考前须知。

2、了解常用子宫平滑肌抑制药的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缩宫素、麦角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使用考前须知。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第二节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第三十二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教学要求】

1.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3.了解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的妨碍;了解盐皮质激素和促皮质素的药理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类药

第三节促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

第三十三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教学要求】

1.理解硫脲类药物、碘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甲状腺激素的临床应用及其他抗甲状腺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硫脲类药物、碘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

第二节抗甲状腺素药

【一】硫脲类

【二】碘及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五】其他类药物

六、抗甲状腺素药物治疗的理论新认识

第三十四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教学要求】

1.理解胰岛素的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理解磺酰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特点、机制、用途、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胰岛素对糖代谢、脂肪代谢及蛋白质代谢的妨碍;了解双胍类的降血糖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胰岛素的用途、不良反应;磺酰脲类药物作用特点、机制、用途、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胰岛素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

第三十五章抗菌药物概论

【教学要求】

1、掌握有关化学治疗药物学的概念

2、理解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及应用原那么;理解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3、了解机体、病原微生物和抗菌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关化学治疗药物学的概念;抗菌药物作用机制;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常用术语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要紧作用机制

第三节病原菌的耐药性

第四节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第三十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教学要求】

1.掌握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抗菌作用特点、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半合成抗生素的概念;了解新型β-内酰胺类药物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谱、抗菌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要点。

【教学内容】

【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教学要求】

1.掌握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的抗菌谱、抗菌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

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二节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

第三节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

第三十八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教学要求】

1.掌握氨基糖苷类的抗菌作用特点、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多粘菌素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氨基糖苷类抗菌谱、抗菌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二节多粘菌素类

第三十九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教学要求】

1.掌握四环素类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氯霉素类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环素类抗菌谱、抗菌机制、临床应用、要紧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四环素类抗生素

第二节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四十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特点、应用及要紧不良反应;掌握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甲氧苄氨嘧啶〔TMP〕增强磺胺药作用的机制。

3.了解呋喃类药物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应用及要紧不良反应;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甲氧苄氨嘧啶〔TMP〕增强磺胺药作用的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喹诺酮类药物

第二节磺胺类抗菌药

第三节其他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一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抗真菌药、抗病毒药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真菌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第四十二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抗结核病药的抗菌作用及其特点、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原那么。

3、了解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抗麻风药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用抗结核病药的抗菌作用及其特点、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原那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三章抗寄生虫药

【教学要求】

1、掌握甲硝唑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了解其它常用药物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甲硝唑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第四节抗蠕虫药

第四十四章抗恶性肿瘤药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类抗恶性肿瘤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用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周期特异性药物的概念;理解抗恶性肿瘤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

3.了解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类抗恶性肿瘤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用途;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周期特异性药物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第二节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

第三节抗恶性肿瘤药应用的常见问题

第四十七章消毒防腐药〔自学〕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类消毒防腐药中代表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要点。

2、理解消毒防腐药按作用机制分类。

3.了解其他消毒防腐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常用的消毒防腐药

【四】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第1章总论 1

第2章药效学 2 1.5

第3章药动学 2 1.5

第4章妨碍药物作用的因素 1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1

第6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1 1

第7章胆碱酯酶抑制剂与复活药 2 2

第8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2 1.5

第9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 1

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 0.5

第11章麻醉药 1

第12章镇静催眠抗惊厥药 2 1.5

第13章抗癫痫药 1

第14章抗帕金森病药 1

第15章抗精神失常药 2

第16章镇痛药 2

第17章中枢兴奋药 1 1.5

第18章解热镇痛药 2

第20章抗心律失常药 2

第21章抗高血压药 2

第22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2 1

第23章抗心肌缺血药 1

第25章利尿药与脱水药 2 2

第26章血液与造血系统用药 2

第27章拟组胺药与抗组胺药 1

第28章呼吸系统用药 2

第29章消化系统用药 2

第30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与抑制药 1

第32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2

第33章甲状腺激素类药与抗甲状腺药 1

第34章抗糖尿病药 1

第35章抗菌药概论 1

第36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

第37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1

第38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 1

第39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0.5

第40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1.5

第42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药0.5

第43章抗寄生虫药0.5

第44章抗恶性肿瘤药 1

合计57 15 【五】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纳“启发式、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原那么,具体通过讲授、自学、动物实验、多媒体教学、药品展示、病例讨论、医嘱与处方示范等方式进行教学。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重视机体的内在因素和社会因素,辩证地评价药物的作用。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董志.药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参考教材杨宝峰.药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郭春华.药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平时成绩占学科结业成绩的20%,教务处组织的期末考试占学科结业成绩的80%。平时成绩可通过提问、作业、讨论发言、实验报告和测验等方式进行评定。

执笔人签字:白音

审定人签字:李秀丽

专业负责人签字:

动物药理学实验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药理学实验是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专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动物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 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要求 本实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 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药物作用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 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 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 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

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实验材料和用品: VCD播放器、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 6 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实验材料和用品: 计算软件、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三药物量效曲线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药物量效曲线的实验方法;熟悉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的反应,观察药物的量效关系教学内容: 学习颈总动脉的分离、插管及血压的记录与分析;分析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兔血管的作用,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实验材料和用品: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 实验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目的要求:

医院药房管理教学大纲

医院药房管理教学大纲

《医院药房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医院药房管理(Hospital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课程号:5050822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医院药房管理》是研究医院药学实践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学科,是医院管理和药事管理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卫生保健工作概况,医院及医院药房的发展和现况;明确医院药房的组织结构与人事管理原则;熟悉医院药房传统调剂、制剂业务管理的内容、原理和方法,以及临床药学业务的内容及管理;掌握有关医院药房管理的法规。本课程重心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医院药房管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加强管理确保合理用药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 (一)基本理论和知识 第一章绪论(1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明确医院药房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确定学习方法:

5、熟悉药师业务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医院药房的组织管理(3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运用组织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医院和医院药房的组织机构、层次和部门划分原则及影响因素,明确 医院药房人事管理系统方法的运用: 1、熟悉医院药房的组织结构及各部门功能; 2、了解医院药房人员编制确定原则,各岗位人员职责,人员聘任与考评原则与方法; 3、掌握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目的与具体任务。第六章调剂业务管理(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识别调剂业务性质与特点,明确调剂业务流程,分析处方行为与内容的正确与否: 1、了解调剂业务的流程安排; 2、熟悉调剂工作主要内容; 3、熟悉门诊与住院药房调剂方式; 4、熟悉处方管理权限规定、处方书写规定、处方限量规定、处方保管规定、协定处方集制度; 5、掌握处方调配过程的质量管理措施:处方审查、处方调配管理、差错事故预防与处理; 6、了解单位剂量调配系统概念与实施方法。 第七章医院制剂管理(3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定义医院制剂,明确医院配制制剂应遵守的法规,识别医院制剂质量管理与经济管理原则: 1、了解医院配制制剂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医院制剂的概念,医院制剂的类型; 3、掌握《医院制剂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药品管理(3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应能说明药品采购与库存管理的流程与原则,合理安排药品存贮与保管,进行模拟药品采购计划与预

教学大纲doc-邵阳医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85(理论课65学时,实验(实训)课20学时) 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药理学教学是通过理论和实习两种方式进行的,理论教学以启发式为主,着重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与及防治,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为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 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强化应用和临床合理用药为教学重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应掌握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合理用药防治疾病的理论根据,融会贯通,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 第一章绪言 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2. 了解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三、教学学时理论1.0学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副作用、极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安全X围、激动剂、拮抗剂和pA2的概念。 2. 熟悉不良反应的类型;LD50、ED50、受体的概念;受体的特性;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和内在活性,。 3. 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方式、受体的调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难点:量效关系、受体理论。 三、教学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2.0学时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首关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稳态血药浓度、肝肠循环的概念;掌握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规律。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2010051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学分:64 / 4 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 内容简介:药理学是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 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药物体内过程和用法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言 [基本内容] 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任务、药理学在医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基本要求] 掌握药理学的概念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了解药理学的学科地位、药理学的任务、药理学的分支、药理学的发展史及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基本内容]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受体理论: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受体学说。 药效学概述: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竞争性拮抗药物与非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量反应与质反应,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药物量反应和质反应的剂量——效应关系、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评价。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抑制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0701110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护理学 学分数:学时数:15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制定/修订日期: 2013年5 月 18 日 二、教学目标 通过药理学实验,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从而更牢固的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在实验课中还应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的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实验要求】 1.掌握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以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 2.学会操作小白鼠、家兔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3.认识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分析其结果,联系临床实际。 【实验内容】 1.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外用神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1.掌握生物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方法。 2.学会操作哺乳动物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和滴眼药方法。 3.认识各实验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用途。 【实验内容】 1.传出神经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

2.有机磷中毒及解救 3.传出神经药物的鉴别实验 4.生理、病生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认识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和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并联系其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2.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 第四章内脏系统药物 【实验要求】 1.认识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及其与钙离子的关系,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 用途。 2.认识呋塞米的利尿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联系其临床用途。 【实验内容】 1.强心苷的强心作用 2.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利尿药的作用 四、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每套仪 器人数 必开 /选开 1 药物剂量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 响 3 验证型3-4人必开 2 传出神经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和有机磷中 毒的解救 3 验证型3-4人必开 3 传出神经药物的鉴别实验和生理、病生因 素、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3 验证型3-4人必开 4 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和尼可刹米对呼吸 抑制的解救 3 验证型3-4人必开

药学拉丁语教学大纲

药学拉丁语教学大纲 (Latin Language) (供中药专业本科用) 学分数:2 周学时:2 课程性质:中药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拉丁语的正确发音、拼读和一般的书写规则。 2、掌握拉丁语单词音节的划分、重音确定的规则。 3、掌握拉丁字母的音变规则。 4、掌握拉丁语经典名词第一、第二、第三变格法,第一种、第二种形容词变格法。 5、熟悉拉丁语经典名词第四、第五变格法。 6、熟悉中药药材、药品制剂和其他的药品命名规则。 7、熟悉以拉丁语书写的处方格式。 8、了解拉丁语的发展史。 9、了解希腊名词的变格法和不变化名词的特点。 10、了解处方中常见的前置词、动词命令式和连接词。 基本内容:1、拉丁语字母的名称、发音、拼写和书写 2、字母的音变规则 3、双元音和双辅音 4、音节、音量和重音 5、拉丁语品词、名词概论 6、名词的第一变格法 7、名词的第二变格法 8、第一种形容词 9、名词的第三变格法 10、第二种形容词 11、名词的第四变格法、名词的第五变格法、不变化名词 12、希腊名词 13、动物、植物学名和中药材名命名规则

14、处方 15、前置词、连接词、动词命令式 教学方式(参考性):讲授,板书,提问,总结,听写,领读 教学用书:王锡荣主编,《药学拉丁语》(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学苑出版社,1995。教学参考书:《中医药基础拉丁语》贲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医药拉丁语》詹亚华主编 开课学期:秋季 中药鉴定学教学时数分配 顺序内容学时数 1 拉丁语字母的名称、发音、拼写和书写 2 2 字母的音变规则 2 3 双元音和双辅音 2 4 音节、音量和重音 2 5 拉丁语品词、名词概论 2 6 名词的第一变格法 2 7 名词的第二变格法 2 8 第一种形容词 2 9 名词的第三变格法 2 10 第二种形容词 2 11 名词的第四变格法、名词的第五变格法 2 12 希腊名词、不变化名词 2 13 动物、植物学名和中药材名命名规则 2 14 处方 2 15 前置词、连接词、动词命令式 2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 总学分:1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药学 预修要求:无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作为药学本科专业的启蒙和学习向导,以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分支学科,向学生展现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成就和最新前沿,提供一个药物相关学科的全景图式介绍,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有概念性了解,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也能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第一章绪论,介绍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药学专业的概况,为药学导论的引论;以后各章为药学各研究领域的概要。 大纲的使用说明:由于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内容以图片、表格和动画等形式将有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大量的事例介绍中获取知识。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药学与药的概念;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了解我国的药学职业现状;熟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点:药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学的骨干学科及与相关基础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药物的起源和发展 2、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3、药学人才及其培养 第二章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基本要求: 掌握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了解中药的研究范围;了解中药与天然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所涉及的基本方法;了解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重点: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 难点:中药活性成份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及毒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906209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 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64 总学分数:4 编写人:蒋盛岩审定人:赵良忠周群贵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得与任务 《药理学及毒理学》就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方向本科生得专业必修课程。药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得学科,主要涉及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毒理学主要涉及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毒作用得效应及其影响毒作用得因素与条件,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引起急性、慢性毒作用,特别就是外源性化学物引起致突变、致癌及致畸作用得基本实验方法与评价,接触外源性化学物对人群健康损害得危险性与安全性评定。通过《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广与扎实得有关药物效应、药物代谢、临床应用、毒理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得基本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 (二)课程教学得总体要求 以药物得作用、效应、作用机制、药物在机体内得变化过程、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得毒作用机理为主线,系统得阐述药理学及毒理学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同时反映学科前沿,让学生既掌握经典内容又了解前沿知识,为后续课程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铺垫。 (三)课程得基本内容 本课程得基本内容药理学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激素类药物药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外源性化学物得毒作用机制、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发育毒性与生殖毒性等作用机理与评价。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后续课程: 制药工艺学、药物波谱解析、制药设备及工艺设计、药物分析与安全评价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艳艳审核人:周兰兰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药理学实验(pharmacology experiment s)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药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其中实验54学时,3学分。 (六)相关课程: 药理学 (七)内容提要 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2.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 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 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和ED50的测定 主要讲授内容:ED 50及LD 50 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2.LD50和ED50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2. 药物的剂量与药物作用有何关系? 3.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之间有何联系? 实验三、吗啡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 主要讲授内容: 1.镇痛药物的热板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皮下注射的方法; 2.镇痛药物的扭体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的

药事管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事管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3010411 课程名称:药事管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内容简介: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管理学科,是现代药学科学和药学实践 的重要基础,是药学生的必修专业课,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主要课目。 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药学事业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的管理,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方面(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价格、广告、使用 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它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学生必修专业课程。它运用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现代药学事业各部分活动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药学与管理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目的是通过其学习使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药品管理的体制及机构,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教学任务是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 药事、药事管理及药事管理学科的概念、性质、定义等, 药事管理研究性质、特征、过程和步骤等。 【基本要求】 掌握药事、药事管理和药事管理学科的含义及区分; 熟悉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学科体系及近20年学科发展主要方面; 了解药事管理学科研究方法。 第二章药品、药学与药师 【基本内容】 药品的定义、分类、质量特性、商品特性; 药品监督管理概述; 药学的社会功能和任务; 药师的定义、类别、功能,执业药师法律和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掌握药品和药品分类管理;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药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前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基础医学,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为开发新药、发掘中医药学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揭示疾病原理,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是医学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还是全国执业药师考试的主要课程。 基础药理学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基础药理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及实验课等环节教给学生应用药物防治和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中药药理以及将来开展中药药理研究和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打下一定基础。 药理学课程总时数为90学时,即讲授72学时,实验18学时,。各章节课时时数见“课时分布表”(附本大纲后)。 因学时所限,有些临床上很重要的章节如:全身麻醉药、抗高血脂药、子宫兴奋药、避孕药、抗寄生虫药等,希望学生自学掌握。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图表、幻灯、录象、电脑多媒体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了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物及药理学概念,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 2.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药理学方法;(2)实验治疗学方法;(3)临床药理学方法。 3.药理学的发展简史:药理学发展概况,近代药理学分支及长期以来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方面的贡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2章药动学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药动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的概念。 2.药物的转运: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药物的跨膜转运的方式及PH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3.吸收的定义及吸收途径;影响吸收的因素,首过效应的概念。 4.分布的定义及影响分布的因素,血脑屏障及其意义。 5.药物的转化或代谢的定义、意义、场所、方式及步骤;药物代谢的酶系统;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诱导或抑制)及其实际意义。典型的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6.排泄的定义及器官,影响排泄的主要因素。 7.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药时曲线及分期,时量关系及时效关系;生物利用度的概念;药物的消除类型;血浆半衰期,多次用药的药时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及其意义;房室概念及房室模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自学 第3章药效学

动物药理学实验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药理学实验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动物药理学实验是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专业发展必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动物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要求 本实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药物作用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指导,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本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动物的捉拿、动物不同途径给药方法及药效观察 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实验方法及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途径给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 小白鼠的捉拿、麻醉;静脉、肌肉、皮下、腹腔注射,灌胃给药;观察不同途径给予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产生药物效应的影响有何不同。 实验材料和用品: VCD播放器、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二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的测定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意义、原理、方法;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6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相应的数据。 实验材料和用品: 计算软件、笼具、灌胃针等 实验三药物量效曲线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测定药物量效曲线的实验方法;熟悉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的反应,观察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272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Pharmacology 【课程学时】16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药理学实验是与药理学理论教学密切的重要实践环节。以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为基础,结合不同作用类别的药物,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验证药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牢固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在药物发现和评价过程中,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必要性。通过药理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互助协作、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药理学实验是对《药理学》和《生理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有利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中的有关部分的理解。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程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的要求】熟悉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能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内容】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实验动物标记方法;实验动物给药方法。实验动物取血方法;实验动物处死方法。 【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实际操作 实验二、不同途径、不同剂型、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要求】学习不同途径、不同剂型、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及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及特点。通过实验比较不同途径给予阿托品的药效学有何不同。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剂型、不同剂量的阿托品的作用。 实验动物为健康昆明种小鼠(雌雄不拘)。 【内容】1 介绍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动脉注射、锥管注射、腹腔注射、胃肠道给药、舌下给药及黏膜给药、直肠给药、吸入给药、透皮给药等途径的药物吸收特点。 2 介绍药物制剂对药物作用影响 3 结合理论进行实验观察 4 根据结果讨论剂型及途径与药物效应的关系。 【方法】静脉注射、胃肠道给药等方法 实验三、水杨酸钠血药浓度及血浆半衰期测定 【目的要求】了解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意义。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钠血药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计算半衰期的方法。 【内容】1 讲授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的原理和半衰期计算方法。 2 分组进行家兔取血、给药、测定等实验过程。 3 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半衰期。 4 讨论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方法】家兔灌胃给药、家兔静脉取血、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钠血药浓度 实验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 【目的要求】学习家兔固定、麻醉、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血压记录; 【内容】1 分组完成家兔固定、麻醉、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血压记录等过程。 2 根据实验讲义依次给药、观察结果。 3 总结 【方法】动脉插管法 实验五、镇痛药实验及统计学分析 【目的要求】学习镇痛药的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性疼痛的诱导方法,观察各类镇痛药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结果分析,从而理解各类镇痛药的作用特点并初步掌握统计学在药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内容】1 介绍统计学基本概念及实验注意事项。 2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3 以班为单位统计各组实验结果,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4 根据统计学结果得出结论并理解不同类型镇痛药的镇痛效果。 【方法】光电法 实验六、子宫兴奋药及实验 【目的要求】学习掌握子宫兴奋药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内容】介绍平滑肌实验装置、分组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结果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现代教育技术部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标 药理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及三基三严的科学素质,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药理学实验基本原则及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的教材和学时要求 教材采用自编实验讲义《药理学实验教程》吕莉、孔维西主编,总计40学时。 内容学时数一处方学 4 二药物半数致死量(50)的测定 4 三药物对抗尼可刹米的致惊厥和用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4 四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4 五磺胺药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4 六磺胺药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4 七药物对离体蛙心的影响 4 八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 4 九药物对离体平滑肌的影响 4 十利尿药实验 4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处方学: 目的及要求: 1?了解药典,药物剂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书写处方的要求,独立并能够正确书写基本处方。实验内容:

1. 通过观看处方学录像,了解正确处方是在深入分析病情通晓药理、药剂、临床等基础上有的放矢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2. 观察、熟悉医院各类处方及特点,要求。 3. 反复练习各种不同剂型、不同用法、不同途径药物处方的书写。 实验二、药物半数致死量( 50)的测定目的及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测定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意义、原理、方法。 2.学习半数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实验内容:应用小白鼠,首先摸索出实验所需的适宜剂量范围,然后根据此剂量范围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分 4 组小鼠,根据公比计算出每组给药剂量,通过同一给药途径给药后,观察每组小鼠药物反应的阳性率,计算出50 的数据。 实验类型:应用型实验学时数: 4 学时每组人数: 4 人实验三、药物对抗尼可刹米的致惊厥和用扭体法观察药物的影响 目的及要求:掌握药物抗惊厥药对尼可刹米致惊厥的影响,了解实验性惊厥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用扭体法观察吗啡对酒石酸锑钾致疼痛的影响,了解实验性疼痛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学会苯巴比妥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尼可刹米刺激引起惊厥的保护作用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该方法常用来筛选抗惊厥药物;学会用扭体法观察吗啡对酒石酸锑钾致疼痛的影响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该方法作为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的方法。 实验类型:基本实验 学时数: 4 学时 每组人数: 4 人 实验四、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对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目的及要求:1.掌握应用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作为肝药酶体内活性指标,验证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分别延长或缩短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作用。 2.熟悉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作用模型的制备方法 实验内容: 1.通过实验学会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作用模型的制备方法。2.掌握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或抑制剂,氯霉素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的小鼠催眠作用及作用原理。 实验类型:基本实验 学时数: 4 学时 每组人数: 4 人 实验五、六药动学参数的测定——磺胺嘧啶钠在家兔药动学参数的测定与计算目的及要求:1.掌握磺胺嘧啶钠()血药浓度测定方法。2.掌握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测算方法3.了解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的意义。 实验内容:1.介绍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测定的方法。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的各项参数。 3.药代动力学二房室模型参数测定的实验操作。 实验类型:应用型实验 学时数: 8学时 每组人数: 4 人

执业药师药学类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执业药师(药学类)课程教学大纲 Y-1-0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四、教学目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机体的各组成部分和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药学课程以及从事执业药师工作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 五、课程重点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一)蛋白质、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常用纯化方法。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D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三)脂蛋白代谢与脂质转运。 (四)DNA 、RNA 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六、研讨专题 (一)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二)内毒素血症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临床防治策略。 (三)药物作用靶点的生化基础。 (四)代谢异常与疾病(糖尿病、肿瘤、痛风、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等)。 Y —2 —04:体内药物分析教学大纲 一、类别:药学类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体内药物分析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临床常用药物体内检测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为执业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临床用药监护,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五、课程重点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一)生物样品中血样、尿样及内脏器官组织测定前的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 (二)体内药物分析色谱方法评价的效能指标。 (三)色谱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的基本理论。 (四)放射及免疫分析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的基本理论。 (五)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的基本理论。 (六)色谱-质谱等联用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的基本理论。 六、研讨专题 (一)生物样品前处理的现状与发展。 (二)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及其在评价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三)色谱法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四)放射及免疫分析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五)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Y-2-06:药物治疗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药物治疗学 药物治疗学是将药物学、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执业药师更多地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在学习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 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概念 2.研究内容 3.学科任务 4.学科性质 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 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 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 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 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

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 2学时 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 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 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常用实验方法的选择。 5.蛋清法和二甲苯法制造急性炎症模型的方法。 6.足趾部皮下注射的方法、肿胀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研究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消化系统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