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发展分析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文

[旅游文化发展分析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文
[旅游文化发展分析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文

[旅游文化发展分析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文

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第1:国际经验下文化产业驱动旅游经济模式

2015年5月20日,迪士尼全球最大零售旗舰店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开门迎客。

开业当日,慕名前来的顾客排队长达2公里。

在感叹迪士尼巨大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必要探究文化产业驱动旅游经济的相关模式与国际经验。

美国文化与旅游跨界整合的“o2o模式”。

美国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相互借力、互补发展,最为完美的当属“好莱坞模式”。

美国电影协会(mpaa)目前的6个成员(华纳兄弟影业、派拉蒙影业、20世纪福克斯影业、索尼影业、迪士尼影业、环球影业),成功演绎了美国电影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整合力。

耳熟能详的电影巨作,经典的人物与卡通形象,美轮美奂的主题公园,构建了线下(offline)电影院娱乐空间与线上(online)网络娱乐空间相结合的“o2o模式”。

例如最典型的迪士尼集团,产业覆盖电影、动漫、游戏、互联网、衍生品等各大文化、休闲、娱乐与旅游领域。

迪士尼集团从1955年开始陆续建成6处迪士尼主题乐园,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法国巴黎、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及中国香港。

环球影业也采取了迪士尼同样的开发模式。

究其背景,在于美国文化产业的高度市场化,影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灵活地应用兼并重组、融资做强等资本市场手段,促进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娱乐、高新技术、互联网、建筑等各大产业的跨界整合。

日本围绕ip(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模式”。

日本的动漫产业、游戏产业已经具有数万亿美元的规模。

日本动漫产业是以创意及ip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涵盖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等全产业链。

漫画在日本有100年的历史,动画则在漫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已经与电影、游戏、线下数千家的娱乐连锁场所联动。

日本动漫、游戏以产品形象为基础、版权管理为核心,产业链分工细致、明确,如漫画故事、原生形象、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销售渠道等机构分工合作,相互衔接与补充,形成日本文化产业与休闲娱乐产业相互融合的独特模式,也成为日本旅游业吸引游客的一道独特风景。

日本的游戏产业也依循类似动漫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包括索尼ps、任天堂等主机游戏、掌机游戏产业与手机游戏、网络游戏整合发展的跨屏幕、跨终端的休闲娱乐模式。

大批动漫、游戏创作者,成就了如《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数码宝贝》《最终幻想》等数百个畅销全球的经典作品。

围绕这些作品的衍生品覆盖了玩具、食品、服装等产品,延伸到金融、汽车、航空等领

域。

日本政府与行业均一致尊重并保护创作者对核心ip如动漫作品、游戏玩偶形象的知识产权,并对相关软硬件予以专门保护,形成ip创造与开发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

韩国“文化强国”与“旅游大国”并行驱动模式。

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列为21世纪国家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了“韩国文化世界化”的口号,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举措。

近20年来,韩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甚至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国文化产业产值也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速。

韩国文化产品更是风靡亚洲,一度在周边国家或地区刮起一股“韩流”。

韩国的文化产业同时带动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与医疗美容等国际旅游,助力韩国进入旅游大国之列。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韩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继汽车后为韩国赚取外汇最多的第二产业,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韩国以经典的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等文化产品输出,带动对韩国自然山水、人文风情、历史文化、烹饪菜肴、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快速传播,形成巨大的旅游引力,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国际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

法国城市文化艺术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模式”。

法国的文化演艺层级多样、形态多元、产品多类、历史悠久。

以歌剧院为例,巴黎国家歌剧院是法国水平最高的剧院,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统治下的1661年。

现在,巴黎歌剧院的多座剧场每年接待观众近80万人次,上座率达91%,门票收入超过5500万欧元,每年得到赞助款上亿欧元。

在2012—2013演出季,巴黎歌剧院上演歌剧22部、芭蕾舞剧18部、音乐会16场。

除了经典的剧院外,巴黎也有盛装丽舞的夜总会如红磨房,还有各类社区戏院、剧院、街头演出场所,甚至公园绿地也是法国重要的休闲表演场所。

几乎在法国各地都可欣赏到音乐会、戏剧等演出、节日活动与展览等娱乐项目,加上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酒吧,众多的博物馆、艺术馆,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法国文化氛围,体会到法国人浪漫热情、充满艺术体验的社会生活。

法国各级政府在有效延续历史文化,建设国民多元化文化、娱乐、休闲生活的同时,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法国文化的空间,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互动。

意大利文化遗产开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带动模式”。

在2014年世界遗产数量排名中,意大利以50个排名第一,中国以47个排名第二。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意大利早在统一之前各城邦就已分别立法,对其境内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这使得意大利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

据意大利文化部统计,意大利境内总计约有2万个历史文化中心、3万余座历史建筑、10万多座教堂和2千多个古代遗迹。

意大利高度重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对孩子从小就加强历史遗产保护的教育,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投入巨大,具有实效。

同时意大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大、效果好。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时尚国度,意大利孕育数百个长达百年历史的世界级品牌。

在米兰一带,就有超过10万个注册的服装品牌及制造商。

意大利的品牌及生产工艺作为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历久弥新。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全球旅游者慕名而来,促进旅游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

新加坡促进市民文化生活与旅游经济“统筹发展模式”。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因其风光绮丽、花园遍布被称为“城市花园”。

新加坡2014年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量为119万人次。

新加坡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出台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把艺术、经济、科技结合起来,推进新加坡的“文艺复兴”。

政府投入巨资分期实施了“艺术无处不在计划”、“巧思妙想计划”、“艺术之旅计划”、“知识新加坡计划”,调动全民参与,形成新加坡特有的3p(public,private,people)、3e(everyone,everytime,everywhere)文化发展机制。

新加坡通过统筹协调,适度地调控市民生活与旅游规模,做到适度发展,实现城市旅游设施配置、本地居民旅游就业、旅游服务水准、城市与旅游景区容量的协调与平衡。

毋庸置疑,国家与区域文化产业的历史积淀,必将成为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综观前述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本文对政府利用文化政策的杠杆撬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的建议是:第一,尊重历史与国情。

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无法采取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模式予以复制。

政府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根据国情与区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政策。

第二,重视新技术的运用。

当今世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指数级裂变的动力和引擎。

政府需要出台积极的政策,促进新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三,保护知识产权与创意创新。

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大国,都高度重视对ip的保护与运营。

文化创意、建筑设计、旅游策划与旅游服务模式,无一不是智慧与知识的投入与创造,理应得到尊重与保护。

只有让创造者、创新者的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激发更多人投入到新一轮的创新与创造,才能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质量。

第四,社会资本驱动。

“创意”与“资本”的整合、链接,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人与企业的创新与创造活力。

如影视、游戏、游乐园等创意产品的投入,存在周期长、风险大等巨大挑战,纵观国际经验,只有充分地利用好风险资本、股权投资、上市融资、再融资等各种手段,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个人与企业创意、创新的风险,保障个人与企业创新与变革的积极性,最终用社会资本的“外力”,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投资的持续性。

第2: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机制

示范区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也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之一和主要战略平台之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系列以区域为特征的战略平台,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

横琴新区、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

这一发展趋势充分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步入以区域发展为背景的国家战略层面的示范区时代。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并于2014年3月公布,其范围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和安庆市,辖4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7万km2,总人口1896万[2]。

优越的自然生态、迷人的山水风光、独具魅力的文化遗存、多样的生物种类和特色的旅游商品,是国务院选择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重要前提和原始动力,是示范区发展的基本保障和财富资源。

作为典型的区域经济文化单元,其巨大优势是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加之在政治、经济、交通、市场等因素的联合驱动下,示范区呈现出点、线、面的演进发展进程,对其他地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承东接西、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极高。

示范区在安徽旅游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拉动,已成为安徽省旅游的主要标志。

自邓小平先生发表“要把黄山牌子打出去”重要讲话后,皖南区域旅游外延界定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卢村禾将皖南旅游区设想成以黄山为中心的“众星拱月”型的空间布局,并将其详细概括为“众星拱月、双翼展翅、扩建南北景区、开辟东西两路”,其区域主要包括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等[3]。

陆林依据皖南旅游区旅游资源区域效应和空间组合,进一步丰富了卢老“众星拱月型”空间布局思想,并将皖南旅游区界定为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齐云山等风景名胜区以及歙

县和黟县文化景观等区域[4]。

金世胜分析了皖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并将皖南旅游区界定为安徽省的长江以南地区,包括黄山、池州、芜湖、铜陵、马鞍山、宣城[5];章锦河等将其界定为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北依芜湖与铜陵,具体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三市[6]。

皖南旅游区的范围在地理界定一直未获统一,学者对其划分各异,争端较大。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得到省的政府高度重视后,迅速掀起研究热潮。

程晓丽等从空间地域、产品市场、形象传播和产业融合四个层面,提出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7];章尚正构建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国际化发展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8];盛学峰等认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关键,并提出了提高示范区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具体策略[9];丁雨莲基于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设立,分析了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10];葛旭芳指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规划建设需充分发挥黄山市的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11]。

上述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出发,阐述示范区未来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并提出具体建议(如旅游产业结构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等。

还有学者对不同区域发展演进过程和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如李俊峰、刘世薇、吴丽敏、张晓平、谢守红、龙花楼、张富刚等分别对滨江城市及上海跨江发展、黑龙江垦区城镇化、江苏省旅游景区、开发区、苏锡常都市圈、空心化村庄、典型区域农村等演进特征和动力机制作了详细研究[12-19]。

感谢您的阅读!

文化创意论文

从文化创意到影视产业的若干思考 【摘要】:文化创意无时不在影响着影视产业,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又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最为迅速并与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领域。本文就影视产业在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重视和努力实现文化的再造与创新,从而生成一种更具时代感、更具艺术魅力的传播文化的文化谈若干意见。 电影或者说影视创意产业是构成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是发展文化创意集群的核心产业,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代影视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加强“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影视文化建设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下进行的,人们常说“影视产业最有价值的方面是创意,最困难的方面也是创意”这就需要我们去找到一个突破口,既要把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落到实处,又要跳出传统影视文化研究相对狭小的圈子,将影视文化建设置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更为宏观的视域下来审视,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与国际接轨不仅关乎国内产业自身发展问题,也关乎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传播力问题。况且关于这一领域还存在值得注意的两种倾向:一是全盘西化,完全套用西方的产业、资本运作等理论、思维方式来处理本土问题;二是以民族化的名义陷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话自说,甚至自娱自乐,而忽略产业的国际惯例和规则。但实际上,一方面我们需要融入到世界影视文化的大市场中,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影视文化的发展战略,汲取其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一味地迷信西方,而是要立足于国家实际,牢牢把握本土市场的需求和国人的喜好,不断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全世界彰显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禀赋。因此,我们说得“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意在将“影视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整合,以避免过于狭小和过于宽泛的倾向,为影视文化建设灌注富于鲜明时代精神的内涵。同时,也必须以“问题”为切入点,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上,对其基本要素和研究命题及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予以认真观察、分析和探讨。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学号《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化消费偏低 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等活动。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专业文化干部人员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近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七大核心理念

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前沿和高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念有着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的七大核心理念。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资产形态: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以生产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其资产形态表现为土地、设备、厂房、金融资本等有形资产,而且生产制造过程中消耗的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更有的企业是以污水排放、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产能增加。而以服务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其资产形态表现为以文化价值、个人创意、企业创新能力、品牌价值和知识与技术等无形资产。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知识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和组织资本四个层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经济模式:从稀缺经济到充裕经济(非稀 缺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生产要素是创意、知识、文化、信息和科技等无形资本,它们也具有非稀缺性的特点,其资源获取相对来讲非常充裕、甚至是无限的。创意产品或服务中的非稀缺部分主要包括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文化内容、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它们一旦通过一个初始成本生产出来之后,就会成为非稀缺的,可以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被无限复制,其供给量甚至可以完全由需求决定,供给不受有形资源约束。同时,非稀缺资源因为产品成本的降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进步到数字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颠覆了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和价值增长增值方式,将“创新力”引入了生产函数,将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源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融合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和深远。所谓数字融合,是指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自独立的一些行业逐渐有了交叉与联系,甚至融合为一体。这种技术融合现象现阶段主要发生在传媒、设计、信息等行业领域,导致不同行业的出现融合的现象,大多数主要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以不同物质形态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行业由分散趋于融合,进而使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凝聚成一个价值链内涵与形态相似的行业。数字技术的发展进程不断延伸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使文化内容和创意表达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内容或创意的传播、消费以及再利用更加快捷有效,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念的数字融合:从产业分割到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数字融合趋势也验证了其“无边界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动态过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无边界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而价值实现却更多以相关产业的产品为基础,它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各个行业类别(如设计、文化、传媒、艺术等)中实现数字融合,也可

淮安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X X X X论文题目: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完成日期 20XX年XX月

淮安文化旅游产业论文 一、淮安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一)直接利用开发模式 即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把现有的旅游景区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在淮安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中,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明祖陵、吴承恩故居等有特殊感染力,资源特色十分明显,品位高,且不可代替度高,是全省公认的优秀旅游资源;镇淮楼、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淮安运河博物馆群、清晏园、东岳庙等有很强的人文感染力,资源特色明显,品位较高,是可以替代的,是全市公认的特色旅游资源。这些高端、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资源可直接加以利用,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构成淮安市文化旅游体系中的主要产品。 (二)整合提升开发模式 即整合一个地方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和提炼,组合成文化旅游景区。淮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现状和特点是知名旅游资源发展较好,知名度低但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开发较差,郊县的开发较好,市区的开发较差;例如清浦区的都天庙街区、文庙街区、淮安区的河下古镇街区等虽然有详细的规划,但都没有很好的开发。这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整合提升形成文化背景性景观,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创造文化旅游品牌,烘托旅游区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规模和精品效应。 (三)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即指地方利用特有的民俗文化传统,举办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使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更多的参与文化活动,从而获得文化体验。例如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中国金湖荷花美食节、中国洪泽湖大闸蟹节等。应该将现有的几个节庆活动做精做优,丰富活动项目,增强节庆影响力,鼓励各景区根据自身特色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实现旅游活动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整合淮安旅游节庆资源,营造浓烈的旅游氛围,提升淮安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节庆活动为平台,实现县市互动合作,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节庆旅游发展体系。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文化创意产业论文:“网络游戏”—一个发展中的新娱乐文化形式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网络游戏”—一个发展中的新娱乐文化形式 【摘要】文章主要从网络游戏的发展历史、形式特征与文化价值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新的文化形式发展的原由;程式化、虚拟性、科幻性等 独特形式特征和它所体现的狂欢性的文化价值。 【关健词】网络游戏;发展史;形式特征;文化价值 一中国网络游戏发展史 鉴于世界游戏发展史比较混乱和零乱,不方便整理,这里暂且以中国游戏发展史作为个案,两者也有相似性。 1 文字MUD期:主要文字视觉效果游戏,是网络游戏的雏形。起步于1995年,中科院的NCFC网络建成后,在中科院的网内开始流传一个台湾MUD的简体中文版—“新东方故事2”,简称ESZ。 2 古老旗牌运动期:以联众游戏—《笑傲江湖之精忠报国》—UO模拟游戏为发展脉络。 3 2000年,初盛初期:以《万王之王》—《网络三国》—联众世界为发展脉络。 4 2001年,疯狂发展期:40多款游戏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流行。《石器时代》、《千年》、《红月》、《龙族》、《大法师》、《天下》、《碰碰I世代》、《第四世界》、《大话西游》等网络游戏风靡全国。 5 2002年-一2004年,蓬勃发展期:2002年的时候中国的网络游戏实际销

售收入是9.1亿人民币,其中最耀眼的是《传奇》的诞生,引发了网络游戏催生富豪的开始。2003年产业的实际销售收入是13.2亿,当时市场上己有130款网络游戏。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在2004年为24.7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47.9%。川2004年代表游戏作品有《传奇世界》、《梦幻西游》、《仙境传说》、《反恐精英一零点行动》、《星际争霸》、《魔力宝贝》,是一个民族游戏、单机游戏和引进游戏并存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市场的诸多问题也开始暴露,相关法规、政策也随之纷纷出台。 6 2005年,衰退期:2005年,首先是以《魔兽世界》为首的欧美网络游戏大作纷纷走进中国市场,其次,网络游戏的免费之风越刮越烈。加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公布。这三个方面迫使网络游戏市场进入衰退期。不过衰退中仍有亮点。其中,《热血江湖》由于符合网络游戏公测标准、又实行免费营运,而得以引人关注。面对外来网络游戏软件的挑战,中国网络游戏商大打民族牌。加05年3月6日网易宣布,其运营的两款网络游戏的总在线人数已达到95万,创造了原创民族网游运营的一个奇迹。 7 2006年这是一个转型期。在解决网络游戏市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的同时,资料显示,2006年预计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83.4亿。所以网络游戏需要在转型中前进。2006年,一款名为《大唐风云》的全3D大型角色扮演类历史网络游戏(MMORPG)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游戏题材一一历史玄幻类网络游戏。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MMRPG游戏主要有《热血传奇》、《传奇世界》、《传奇3》、《奇迹MIJ》、《大话西游fl》、《梦幻西游》和《RO》等.。3G 的即将到来和IPTV的商用将为网络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不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题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1日 装 订 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 摘要:影视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对外传播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分析,以影视类文化产业为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突破文化创意产业的瓶颈,实现振兴。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意泛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而出的作品。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延伸至产业领域,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基于文化创意作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横跨电影业、广播电视业等多个行业,与音乐产业、时尚等产业又相关。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产业、核心产业,也是最为活跃和最为复杂的产业。所以说,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2005年就有统计显示,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每天创造着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占全球GDP总量超过7%。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被冠上“朝阳产业”或者“黄金产业”的称号,各国政府都鼎力支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该产业的发展乘风破浪。 我国的创意产业萌芽于2005 年,随后的2006 年成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元年,同时也是创意产业广泛普及并开始为更多人所关注的第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首次将“创意产业”写入其中。以此为指导,各地也纷纷制定扶持创意产业的各种政策,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逐渐孕育,发展实践不断推进。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有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文化创意等产业,表明创意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以影视业为例,中国影视业起步较晚,而且无论从资本积累、创意生产,还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二、国外部分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三、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现状 四、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五、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2012年5月11日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被明确提出首先是在英国。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这一定义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力。 而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John Howkins)在其2002年出版的《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围的经济部门,认为、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四个部门共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这一定义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了创意产业畴。 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所承载的容需要富有文化的涵,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在创意产业中得到了外在的体现。可以说,创意产业在容上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产业有很大的雷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4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对“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 查报告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

关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论文

关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论文 一、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作用 1.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汇聚了大批科技、文化人才,既承担着文化育人的责任,又肩负着文化创新的重担。同时,高等学校拥有资料室、图书馆与世界知名数据库联网的知识平台,可以掌握全球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沿知识。因此,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创意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智力密集型的文化资源聚集地,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应当走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前列,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2.服务于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创新。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而培养人才是其核心职能。高等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证。高等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培育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职责,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各类人才,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输送优秀的后备军。 3.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在与当地文化长期融合过程中,高等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在区域历史、文化、地理、旅游、民俗等研究方面,地方高校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高等学校是当地教育、人才、文化、技术、信息中心,拥有丰富而完善的文化智力资源。高等学校应当积极与政府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合作,加强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当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制约因素 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旅游学科只注重对学生旅游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快速融入旅游工作实践中。同时,许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就业教育,但仍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2.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而高等学校也肩负着文化培育和传播的重任。但在高度集中的一元化体制下,高等学校只满足于对现实问题的单一价值思考,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学术理念与科研氛围。许多高校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肤浅,特别是对地方文化知之甚少。由于忽视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高等学校对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淡薄,逐渐失却了传统文化弘扬和创新的活力。 3.各部门协同创新的机制不完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教育、科技、文化等相互分割的管理体系,使得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同时,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偏差,导致高等学校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要产生歧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

论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创意产业的概念,源于英国布莱尔政府,是一个相当新颖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范畴。新经济时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文化与技术、与经济的融合,极大的推动了创意产业实践在全球的发展。它强调个人的创造力,通过市场化运作,创造社会财富,拓宽就业领域,成为世界各国和城市政府倡导的推动经济成长的新产业。本文在对比分析了世界各国主要的创意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得出创意产业具有本地化发展和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文章以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归纳得出其发展的三个阶段模式,认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发展向分部发展,再至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集聚发展的成熟,集聚所选择的区位空间和参与集聚的行为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作者认为,政府的作用也应从直接参与扶持产业发展向培育产业发展环境过渡。 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整理了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三章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概念和发展的归纳分析,作为其后章节的理论铺垫,得出文化创意产业本地化发展和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是其本身的产业特征所导致的结果。第四章分析了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以及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以及目前杭州规划发展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情况。第五章认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空间融合、产业互补、政府驱动三大特征,对于促进杭州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功能转型、推进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第六章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走集聚式发展之路,以促使创意产业链的形成。第七章探讨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最后,得出结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还需在园区的基础上依靠集群发展。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s an innovative academic and policy area, which first introduced by Blair government UK. In the modern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web technology, the global creative industries progressed rapidly. It emphasized on the personal creativity with the appropriate marketing, created social wealth, widen the employment, and thus leading to an industry welcomed by every country and city.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of major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creative industry has two spatial marks: local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 In this paper, creative industry of Hangzhou i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object, three development model stages of this industry will be conclud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angzhou creative industry, which experienced from spontaneous gathering to

浅谈文化产业研究论文

浅谈文化产业研究论文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差等。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发端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兴起和发展的。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文化发展百舸争流、各显神通,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清醒地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出对策,实现较快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良好,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际国内的良好发展条件,我国文化产业获得发展,日益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势头,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21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 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 0.15%。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2021年至2021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普遍快速增长,其中北京市年均增速17.4%,上海市年均增速15%,江苏省年均增速24%,湖南省年均增速20%左右,山西省年均增速24.5%,安徽省年均增速20%以上,各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高于GOP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总体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全面的增长势头雄辩地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己经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党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逐步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形成。 近年来,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这些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都是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而信息艺术设计运用的信息科技手段使得创意产业获得更为广阔的领域的发展与呈现。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参与,这样也就构成新型的文化产业形态。 (1)英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在20 世纪90 年代,英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借助创意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英国凭借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为创意产业里个人才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设立的全国性的创意产业委员会协调指导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加上政府的购买扶持,在10 年之内,创意产业在英国成为与金融服务业相媲美的支柱性产业。2002 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809 亿英镑。创意产业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约有122000 家公司注册。到2002 年6 月,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为190 万,并继续增长,成为英国解决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英国信息艺术设计的发展,引起了创意产业中业务范围的拓宽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包括数据通信、可视电话、计算机通信、交互式多媒体应用、互联网、遥测技术、数字电视广播等等。通信行业与新闻媒体、语音视频、电影、音

乐、数据库等与信息技术行业紧密 结合,信息技术在创意产业中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2)在美国,由于注重法制与出自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创意产业也被称为“版权产业”,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更是其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2006 年由经济学家完成的关于版权产业的经济报告中证实――版权产业在对经济实际增长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版权产业都超过了美国其他经济行业,继续成为美国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行业。数据显示在2005 年,核心版权产业贡献了美国经济12.96%的增长率,而全部版权产业则贡献了23.78%的增长率。他们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品开发、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多种手段和方法的销售等,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 家是文化企业,音像业占据40%的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增值、就业水平和海外销售三方面持续增长的趋势巩固了版权产业作为引领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地位。面对版权产业的状况,美国产业界深深感到:过去24 年,版权产业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21 世纪,当新的信息技术支持版权产业的发展时,将带来的是版权产业新的驱动力。 (3)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确立“文化立国” 的方针,把文化创意产业视为21 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1999 年2 月,韩国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产业界定为对文化产品的计划、开发、制作、生产、流通、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一、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阶段评价 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成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在改革中萌动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呈现出逐年加快发展态势。2000年全市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产出为1.33亿元,实现利润960.3万元。2001年总产出增加到1.57亿元,实现利润1793.9万元。2002年总产出为1.80亿元,实现利润855.7万元。2003年总产出为2.1亿元,实现利润3249.7万元。到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65.81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3.0%。2000年以来的5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全市有文化产业活动单位5391个,个体经营户18967个,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538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21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数2.6 %,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82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2%。 (一)成都文化产业现状特征 成都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在产业规模、发展形态、体制环境、市场基础等方面均已形成良好的条件,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按照这个分类,成都已经具备文化产业各行业类别,基本形成了文化产业圈层体系,并在所有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较完备的产业样态,储备了加快发展的后劲和条件。 2.文化优势产业逐渐崛起。政府支持,市场培育,成都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几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 3.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多年来政府投资文化事业单一格局已被打破。2004年,成都市出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文化仅靠政府投入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 4.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和文化基地建设迈出可喜步伐。一街之距的《四川日报》为主的四川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为核心的成都报业集团,构成成都的报业文化区。在《中国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锦江区为中心,建设集创意设计、印刷加工、物流配送及印刷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西部印务产业基地”,正在成为西部印刷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成都市政府制定了数字娱乐产业“两个中心、四个一百工程”的发展规划,拟在3—5年内初步培育和完善我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把成都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成为世界数字娱乐企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 5.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都曾是全国举办“中国电视节”的两座城市(上海和成都)之一,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四川电视节”,是中国电视界和世界电视界盛大的交流盛会。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地方风味饮食、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活动种类繁多,都江堰每年的放水节、中国成都国际熊猫节、每年春节的庙会等,她们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为成都市民津津乐道,而且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人。成都既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文化年”,共开展大型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综述 09旅游管理2009412004 杨二林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知网所有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献及论著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国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发展特点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产业效益增长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实现现象。现代旅游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和支持的第三产业中的全新产业结构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完善和合理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旅游业客观上已经使得文化旅游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过渡、转变,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日益文化化,文化形式逐步旅游产业化,旅游产业的发生与凸现具有时代的意义和鲜明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当前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从研究重点来看,目前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研究,多出现于报纸及会议论文(超过搜索文章的75%以上),理论研究稍稍落后,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从研究时间来看,国内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2006~2009年,此期间相关论文研究数量增长迅速。 从研究人员来看,作者主要来源于大学、研究机构、旅游管理部门和其他,其中大学和研究机构占到总数的4/5,旅游管理部门。 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文献主要集中于文化旅游产业内涵、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其中,有关国内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文章数量和其他占到总数的1/5。 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对国内文化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和概念性,属于定性研究,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方面涉及较少,缺乏定量研究。 二、目前主要研究领域 (一)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创造者、策划者、设计者。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现状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内容的创造。文化创意产业将技术、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是一个高度交叉和综合的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智慧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资源, 所以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就要培养拥有创造性的 人才,这是发展创意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同时,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然而,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 一是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相对封闭。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使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深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技术学习较多,实践训练较少,缺少对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化培养,使创新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难以兼而顾之。 二是培养的创意人才缺乏团队意识。很多人以为创意是个人的事, 如果某人具备了创意人才的各项特征,那么他的创意就一定会创造出无法估量的价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然而,事实证明,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才是创意产生的关键因素,因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思想会出现多次碰撞,能改变个人的固有思维模式。对于创意的可行性分析,更多的是通过团队实现的,没有一个团结的、充满锐意进取精神的团队,很难想象某个创意能真正产生经济效益。 三是缺乏文化创意高端人才的培养。以动漫产业为例,目前,动漫人才特别是动漫前期规划与创作人才以及后期营销管理人才的 缺口非常大,动漫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大量存在,加工车间式的运 作模式,使得漫画家们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难以形成高端创造型人 才群体。网游行业的情况与此相似,在网络公司内部并不缺乏低端技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姓名 专业 入学时间 教学点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1) (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 (1) (三)、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 (2) (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2) (五)、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发展动力不足 (2)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3) (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3) (四)、制定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度 (3) (五)、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 (3) (六)、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 (4)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的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因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现状、措施 一、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

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