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理念教学4页word文档

初中数学新理念教学4页word文档
初中数学新理念教学4页word文档

初中数学新理念教学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一、沉闷、杂乱。由此而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也既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也既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

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这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我们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

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我们是他

们的亲密朋友。

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

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课程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经验,谈谈笔者在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数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方法 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 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尊重。这样导致学生的 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所以在新课程理念 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所急待解决的。现结合自己的教 学实际情况和课程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经验,谈谈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数学教学 的方法。 一、启发型的解释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寻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应用启发 式指导教学,根据教材特点,提出一些符合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启发性问题和 形象化实例。如“射线”让学生联想手电筒射出的光线。“轨迹”是点按某一规律运 动留下痕迹,如天上的流星。“坐标”是点位置的标志,如我们到电影院找座位, 只找几排不找几座不行,反之只找几座不找几排也不行,所以坐标表示一个有序 的实数对。(当然这不能代替它的定义)又有对有理数意义的教学,通过“零上与零下”,“高出与低于”,“运进与运出”等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确定存在着 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只用算术里的自然数和分数(包括小数)能不能区 别开来呢?如果能区别开来应该怎样区别呢?如果说不能区别又怎么办呢?以突 出引进“负数”、“有理数”、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样不但能启发学生积极 思维,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最佳动机,还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无理数 的概念时,先提出如下问题: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为边作一 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对角线BD是多少呢?当学生设BD的长为X,知道X的平方等于2,就继续提问:在以前学过的有理数中,有没有平方 等于2的数呢?从而说明仅有理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样,引入一种新 的数——无理数,就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了。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 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 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 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 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 证明组合恒等式Cnm=Cnm-1+Cn-1m-1,一般分析是利用组合数 的性质,通过一些适当的计算或化简来完成。但是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组合 数的意义来证明。即构造一个组合模型,原式左端为m个元素中取n个的组合数。原式右端可看成是同一问题的另一种算法:把满足条件的组合分为两类,一类为 不取某个元素a1,有Cnm-1种取法;一类为必取a1有Cn-1m-1种 取法。由加法原理及解的唯一性,可知原式成立。又如,经营和开拓市场时,我 们常常需要对市场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字统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来 驾驭和把握市场的实例也不少。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大有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中心校吕大忠教育部2011年颁发了义务教务课程标准,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课改,为此,我校教研组也组织全体数学进行课程标准的,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下面就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和做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应相互沟通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中“双边”变成了“单边活动”。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学生的学变成了复制。缺乏主动和创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应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交流,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一)具体目标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参见例1]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参见例2]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参见例3与例4] ③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参见例5]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2011年初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结合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的经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修订组研究,制订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按照新标准修订的数学教课书将在今年秋季开学时的七年级使用。 在认真学习数学新课标的基础上,参照从其它方面了解的情况,对新课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简单解读。 一、新课标修订的背景 在新课标制订之前,我们使用的数学课改教科书已经结合各方面的意见,于2005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则是课标的第一次修改。 《标准2011年版》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实验稿》的基本结构,对理念,目标,内容等做了一些重要修订,力图更加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适合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依据。 二、《标准2011版》的理念与目标 近年来,国内外数学教育更加关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好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 1、强调了数学的定义。标准强调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育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及实践经验,要特别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把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不竭动力,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体现因材施教。 3、重新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验稿》中有6条基本理念,修订后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这两条合并成一条,形成现在的5条。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思想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含义,是对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提出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有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良好的思想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方法,还应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如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它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的。 课程内容强调要反映社会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经验中提取素材,从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来,要注意概念的背景,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还要有结果形成的过程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不仅要有抽象后的概念和法则,也要有直观的说明和启迪。 数学教学活动强调实施积极参与的良好互动,共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从中学会思考,学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7975223.html,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作者:夏寅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改变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偏重于对教的研究,改变了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问津的状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方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高低。对于初中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重视对初中学生的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和形式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70-01 1.以“成功教学”观点为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学习充满着自信和希望,但读书心态不一,有踌躇满志的、有漫不经心的、有不知所以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没有很快适应学习生活,繁重的功课,大大提高了难度、广度,不同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有的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环节,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而事实上两者并无差异,即使所谓的差异也只是这些学生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根据这种现象,我采取循循善诱,个别辅导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克服缺点,消除不良因素、辅之以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的。在不断鼓励和引导下,学生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从简单处着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把握难度梯度,要敢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要不失时机的加以表扬、鼓励,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 2.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新课标)

初中人教版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 2.3一元一次方程讨论(二)2.4 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3.2 直线、射线、线段 3.3 角的度量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1全面调查举例 4.2抽样调查举例 4.3“你怎样处理废电池?” 七年级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 课题学习镶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 8.3实际问题二元一次方程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9.4 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第十章实数 10.1 平方根 10.2 立方根 10.3 实数八年级上 ---------------------------------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 11.1变量与函数 11.2一次函数 11.3用函数观点看方程与不等式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 12.1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象 12.2用图表描述数据 12.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13.1全等三角形 13.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3.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四章轴对称 14.1轴对称 14.2轴对称变换 14.3等腰三角形 第十五章整式 15.1整式的加减 15.2整式的乘法 15.3乘法公式 15.4整式的除法 15.5因式分解 八年级下 --------------------------------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2分式的运算 16.3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17.1反比例函数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阅读与思考勾股定理的证明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19.1平行四边形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9.3梯形 19.4课题学习重心…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2数据的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求几种统 计量 阅读与思考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 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0 九年级上 --------------------------------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二次根式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2.1一元二次方程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图形的旋转 23.2中心对称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第二十四章圆 24.1圆 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24.3正多边形和圆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概率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25.4课题学习键盘字母排列规律 九年级下 --------------------------------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26.1二次函数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七章相似 27.1图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27.3位似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28.1锐角三角函数 28.2解直角三角形 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8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1投影 29.2三视图 阅读与思考视图的产生与应用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9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9版)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基本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段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学段(7--9年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数与代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图形与几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统计与概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综合与实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学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评价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材编写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一)

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一) 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路、性质与目标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一个过程”,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传统教案的设计与编写必须首先变革。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素材的搜集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检测和评估等方面。 二、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 1、在引课的问题情境设计上,要渗透创新性。“思维就是操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思维的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训练和实践操作,才能树立清晰明确的具体思维形象,使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达到创新。 2、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应当包括“问题情境——提出数学;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建立模型——感知数学;数学理论——建构数学;解释、应用与拓展——运用数学;总结反思——理解数学”。一次教学活动的过程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定具体的丰富的内容,这包括生活素材、基本练习、典型例题、能力训练题、实践题等。 3、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上,应注重实效性。 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上,要注重学生的反思和收获,不要流于形式。包括过程反思、方法反思、经验反思、错误反思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通过大量的实践,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师主导下展开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具体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艺术程度。 初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二) 一、善于发现并呵护创造性思维的亮点 首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创造性。我国教育家刘佛年指出:“只要有点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作为教师,不要把创造看得太神秘,更不能对学生的创造给予太高标准的要求,否则,我们在课堂上就难以发现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萌发创造性思维的土壤。教师要优化师生情感关系,建立师生情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此外,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述,切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处于青春期朦胧状态的初中生,往往最怕在同学们面前丢丑,如果教师不注意鼓励和引导,势必造成其心理上的胆怯,以至于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可想而知,一个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谈何创造性思维? 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数学问题解决就是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抽象问题。所以,问题解决本身就贯穿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要加强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按照“问题解决”的思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联想、类比、猜想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设置问题的难度要适中,且富有启发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在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9)2019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9年版),并于2019年秋季开始执行。现就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执行中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各地要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

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充分整合专业资源,建立专家咨询和指导系统,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3.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各地要引导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在教学诊断和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尤其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有机联系,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 实践能力的考查。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课

初中数学新课程新理念

初中数学新课程新理念 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无可质疑,但在使用浙江版七年级数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很多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新现象”,如课堂“乱哄哄”,学生高谈阔论,情绪高扬;数学课象科学课一样,做起了实验;学生常制作一些工艺品、小制作等。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如计算水平差、易出错,表达水平不强,思维不严密等等。这些与传统课堂情景和“效果”形成鲜明对照,让很多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学生到底学到些什么?其实,新与旧的分歧,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基本理念上。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水准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传统教学应有根本的变革。结合使用新课程的实际,本人认为其课堂上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升教育水平;②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实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智慧的指路人。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智慧的火花。 2、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能够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现 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立足社会需求,谦过个人将来实用。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七年级上学期,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解决好这个难点,我把校运动会上两学生争夺1500米长跑比赛冠亚军情节,让两个同学演示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全过程。学生亲自经历在静态中研究动态问题、在动态中找出静态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明确了行程问题的内涵,提升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水平,收到很好效果,当学到“百分数”一节时,我组织学生实行社会调查活动,对五芳斋早点与小吃点价格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96%的学生参加了社会调查的全过程,88%的学生写出小论文。学生论文的内容广泛,也比较深刻,是老师远远没想到的,其中涉及到物价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卫生问题、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了各种资料,积极交流,互帮互助,百分数的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得到有效强化,而最主要的是,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1-02-21T16:20:01.79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12期供稿作者:殷亚恒 [导读]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殷亚恒(满城县白龙乡白堡中学河北满城 072150) 1.研究数学新教材的编排特点 1.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教科书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成为供所有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使学生在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情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1.2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生活事例,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现实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突出实际生活“数学化”的过程。 1.3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与空间。教科书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试一试”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1.4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教科书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对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 2.数学教学探索 2.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反复强调“归纳与创新”,学生思维的过程远比简单的数学结果重要。2006年9月6日和7日,“中美数学教育的高层交流”在北京举行,美国学者介绍了他们的数学课上教师讲得很少,主要是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探索,在我国偏远的农村学校,数学课堂上仍是教师讲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很难发挥,他们自小就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而新课标下的教材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为农村数学教育提供了方便,给学生给了更多的思维空间。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由于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要创制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进行薄纸的旋转)。 2.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地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3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本节课后,我们倡导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在动力方面的应用,向物理老师请教有关旋转方面的其他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对旋转现象进行更广阔的了解。 对于学生提出的复杂的问题,可以当作一次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课后完成,但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用合作的态度和他们一起解决,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得到发挥。 2.4充分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2.5 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教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数学史的教学。结合整个中学数学教材内容,通盘计划,全面安排;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选取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介绍;还应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原则。引进和讲授数学史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如结合新教材进行简短的历史史料插话;利用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进行专门讲授;成立课题组进行探究,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课题的各项工作;组织专门的数学晚会、数学壁报、数学报告会以及伟大数学家生忌纪念会等形式进行介绍。具体说来,介绍一些有关正负数和无理数的历史、一些重要符号的起源与演变、与方程及其解法有关的材料(如《九章算术》、秦九韶法)、函数概念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等内容。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要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继承与创新并重,可对教材适当补充和删减,或调整教学顺序,搜索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不断积累课程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带领学生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进而具有自学能力。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灵活的运用教材。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不断提高和发展。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学习笔记 第一章 1、标准的制定基本依据: 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成为整个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它的内容要涉及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各个具体的领域,内容要体现国家对义务增长率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纲要》中提到的课程改革具体目标包括: 让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同的过程;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所以《纲要》是制定《标准》的标准,是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 3、围绕《标准》又进一步开展了哪些重要课题研究? 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的发展;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最新趋势;数学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社会的数学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调查等五项研究工作。 4、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一是强调为所有人的数学,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数学:二是强调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一般数学素养;三是强调学习最有价值的数学,用发展的眼光考量数学的教育价值。 5、基本理念在整个《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那就是数学课程的发展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的中心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6、《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的发展要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控索和氛围中学习数学;教师的角色要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落后等八个方面。 7、《标准》中对全体的含义是怎样表述的? 《标准》中对全体的含义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首先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总体目标所使然。 8、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意思是什么?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就内容来讲,应包括基本的数的概念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有关的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应当是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数学,它应当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以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9、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含义是什么?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包括能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对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文化中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附后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 题答案附后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 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不具有()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连续性 12、对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B、“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C、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D、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13、()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A、直观性 B、科学性 C、教育性 D、合理性 14、()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它有助 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A、书面测验 B、教师观察 C、学具制作 D、学生作业 1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年版)word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 一、总目标 (5) 二、学段目标 (6)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7) 第三学段(7~9年级) (7) 一、数与代数 (7) 二、图形与几何 (9) 三、统计与概率 (14) 四、综合与实践 (14)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5) 一、教学建议 (15) 二、评价建议 (19) 三、教材编写建议 (24)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8) 附录 (30) 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30) 附录2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31)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