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_九段线_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_巩建华

南海_九段线_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_巩建华
南海_九段线_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_巩建华

21世纪伊始,南海周边国家与中国再起争端,区外大国的介入也导致南海局势波谲云诡、暗流涌动。导致南海分歧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大、冲突越来越激烈,南海争端已经演化为“南海困局”。此外,美国重返亚太,日益重视东南亚,介入南海的意图日渐明显。与此同时,

日本的南下战略和印度的东进战略也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在所有关于南海的争议话题中,关于南海“九段线”的争议最多、

分歧最大,而解决南海争端,“九段线”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基于此种认识,本文试就南海“九段线”的主权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

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其附图即

《南海诸岛位置图》。这就是在中华民国南海地图上正式标出的“U ”形断续线。“U ”形断续线公布以后,没有任何国家予以反对,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了中国的这一主张。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经中国政府审定并批准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去掉了北部湾、东京湾内的两条断续线,自此,十一条断续线改为九条。此后,南海“九段线”沿用至今。

在学术界,关于南海“九段线”性质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传统疆域线说”。例如,王颖和马劲松认为:“从历史上看,断续线是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界线,国际上对其承认已达半个

多世纪之久”①

;二是“历史性水域线说”。持这一观

点的代表人物是傅琨成、潘国平等专家。例如,潘国平认为:“九段线内水域是历史性水域,没有公

海存在空间”②。三是“历史性权利线说”,例如,有

学者认为:

“中国在南海海域所标示的‘9条断续国2016年第1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摘要:南海“九段线”是中国维护南海海洋权益的重要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颁布以后,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被部分地消解了,其原有的历史地位也遭受

质疑。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法律条文来看,将“九段线”作为“岛屿归属线”,是中国必须坚持的底线,在此基础上,争取“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可能是中国维护“九段线”内岛屿、海域主权的基本路径。当务之急,应展开对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研究,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我国可向国际社会公布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为中国维护南海海洋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关键词:南海;九段线;主权;策略中图分类号: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81(2016)01-0172-05

作者简介:巩建华,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硕导,海洋经济与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学;贺斯迈,广东海洋大学思政部,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巩建华1,贺斯迈2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88)

收稿日期:2015-09-21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系统论视野中的中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研究”(14AZZ013);2015年广东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两岸合作应对南海争端研究”(Q14278);广东海洋大学2009年项目:海洋政治战略研究(0912242)

①王颖,马劲松:《南海海底特征!资源区位与疆界断续线》,《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第6期。②潘国平:《南海不存在公海,美国只是"过路者"》,《环球时报》,2011年11月21日。

DOI:10.16273/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48805.html,ki.53-1134/d.2016.01.029

界线’,作为‘历史性所有权’的范围标志,是确定无疑的”①。例如,潘国平认为: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前,中国自始至终、一直坚持“九段线”是中国在南海领土主权和附属海域权利的界线,也就是说,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在1947年已经形成。”②四是“岛屿归属线说”。著名学者李金明教授认为:

“通过研究和比较,把断续线作为岛屿归属线的提法,无论从断续线最初产生时的情况,或者后来在实际应用中所起的作用,似乎是可以认可的”③。

上述观点为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提供了基本思路,但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致认识。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很大程度上由其法律地位来支撑,然而,确定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是非常艰难的,这也是中国政府为什么迟迟不愿意说明南海“九段线”性质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对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做初步定性。

(一)“九段线”的主权定性之一:

“九段线”内的岛礁主权全部属于中国

在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主张将“九段线”作为“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线”,这是学术界关于南海“九段线”的一个“最大公约数”。从历史来看,1947年4月14日内政部同有关部门讨论了“西、南沙群岛范围及主权之确定与公布案”,并就“南海领土范围最南应至曾母暗沙”等事项作出了决定。同年同月,内政部又为了“西、南沙群岛的范围和主权的确定与公布”事由,专门向广东省政府发出了一封编号为0434号的公函,商请后者“查照办理”。随后,国民政府在1948年颁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标绘了十一条“U”形断续线。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法国和日本在南海先后侵占属于中国的重要岛礁,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南海诸岛举行收复仪式、重新命名岛屿名称、明确岛屿行政归属、绘制公布诸岛位置图等措施。而通过绘制地图划出一条断续线,向全世界宣示一个事实——

—“U”形断续线内的岛礁属于中国,就成为必然选择。因此,当时的中国政

府在地图上标绘“断续线”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标明中国对其享有主权的南海诸岛的位置和范围。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中国政府从未对“九段线”的性质作出过说明,但有许多证据表明,中国政府是将“九段线”首先作为“岛屿归属线”来考虑的。例如,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第一款就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④这一声明既符合国民政府内政部当年之所以标绘“U”形断续线的部分原有意图,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把南海诸岛看作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它也不会妨碍我国在南海诸岛领海以外建立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只要我们坚持南海诸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这一基本立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就有了依托的基础——

—岛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自然可按照“以陆定海”的原则拥有南海诸岛的附近海域。事实上,我国政府似乎没有把南海“九段线”作为国界线的政治考虑。例如,2003年5月,国家测绘局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中国示意性地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用实线表示中国疆域范围,陆地界线与海岸线粗细有区别,用相应的简化符号绘出南海诸岛范围线,并表示南海诸岛以及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岛礁⑤;显然,在中国政府看来,

“九段线”就是“岛屿归属线”,由此上溯,

“U”形断续线最初的确是作为“传统疆界线”而存在,但在缺乏海权观念的当时,

“传统疆界线”很可能只是指“南海诸岛归属线”,而非“南海海域归属线”。因此,中国外交部多次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这可以说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2012年2月29

①《南海“U”形线:中国获得南海诸岛主权最有力的法律证据》.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48805.html,/6886827_d.html.

②潘国平:《南海不存在公海,历史权利47年已形成》,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48805.html,/dxt/NewsDetail.aspx?id=1483.2011-11-23.

③李金明:《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历史性水域、疆域线、抑或岛屿归属线?》,《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48805.html,/test/2006-02/28/content_213287.htm.

⑤周宇:《谁为中国划出南海九段线》,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348805.html,/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1111748951.html.2011-11-17.

巩建华,贺斯迈: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再次指出,南海争议的核心是部分南沙岛礁领土主权争议和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争议,没有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对整个南海提出主权声索。这一表述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仅限于“九段线”内;二是中国主要声索的是位于“九段线”内的南沙群岛和南海部分海域的主权;三是“九段线”内的海域并非全部是中国管辖海域,南海存在公海。虽然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没有明示“九段线”的性质,但这一立场的潜在含义是:“九段线”是“岛屿归属线”或“岛屿范围线”。

客观地讲,中国在南海的基本立场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是一致的,对于我国维护南海主权比较有利。因为这一立场不仅不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矛盾,而且使中国提出“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有了法律上的抓手——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此,我国不仅对“九段线”内的岛礁滩沙的领土主张有充分的历史事实,而且也可以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主张南海诸岛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这种行为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任何国家都无权对此说三道四。同时,这一行为也能够兼容众多国家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权利,避免与大国产生利益冲突,摆脱其他国家“群起而攻之”的被动局面。

(二)“九段线”的主权定性之二——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

1948年,国民政府公布的“U”形断续线以后,没有国家对此提出任何异议。此后,中华民国的“U”形断续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九段线”取代,南海周边国家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以后,南海周边国家才开始对南海部分岛礁提出主权声索。但无论如何,即使是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海洋法公约,中国也完全可以提出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这是因为,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的基础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藩属关系。藩属关系下,南海周边各国均处在中国的权力保护范围之内,政权合法性与中国政府认可有关,权力等级低于中国中央政府。这种独特的国家关系与南海周边各国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造成了中国自古以来长期经营、管辖南海的基本事实。尽管这些事实并不全部具有西方文明所认同的国家疆域管辖特征,然而中国是唯一长期影响、经营、管理南海诸岛及相邻水域的国家这一基本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①。首先,中国对“九段线”内岛礁、水域、底土的历史性权利是建立在充分的历史依据基础上。“断续线”的产生远远早于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现代海洋法律制度,其存在和地位不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受到影响②。在《联合国海洋法》颁布实施以前,中国对就“U”形断续线或“九段线”内的岛礁和水域进行经营、管辖,这些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人无法更改的,而且《联合国海洋法》也有关于历史性权利的相关表述。因此,中国在南海“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既是一种历史事实,也是一种历史性获得。其次,中国在“九段线”内的实际管辖行为是历史史实。自1948年中华民国正式颁布《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之日起,

“U”形断续线就正式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U”形断续线变为“九段线”,但两条线在主权性质上是一致的。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贯坚持这条线的划法,不断声明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的执法船、巡航船和军舰也在此线内开展巡航、护航、护渔。同时,对于南海周边国家侵占“九段线”内的岛礁、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等活动,中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表明严正立场、提出外交抗议。这方面的史料非常丰富,足以佐证中国对“九段线”内南海诸岛和海域的管辖行为是历史史实。再次,中国历届政府都明确宣示了这种历史性权利。例如,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外交表述中,发言人经常使用“历来为中国领土”、“具有无可争辩的合法主权”、

“有充足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等表述。而且,中国通过国内立法确认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例如,中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等法律。“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③。“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

①鞠海龙:《近代中国的南海维权与中国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

②贾宇:《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6期。

③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外长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的表述。

巩建华,贺斯迈: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有充足的历史和法理依据”①。“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②最后,

“九段线”形成之后得到国际社会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公开承认或默认。南海“九段线”自1948年公布之日起到20世纪70年代初,包括曾经占领过西沙、南沙岛礁的法国和日本在内的其它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此提出过抗议,对此也没有产生过异议,甚至越菲马等国家出版的官方地图中也在南海标绘有“九段线”,如越南等周边国家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在地图上未将南沙群岛划入本国版图,这相当于间接地承认了中国对南沙拥有主权。但20世纪70年代后期,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和海域开始提出主权声索,并侵占了南海海域一些面积较大的岛礁。进入21世纪,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加快侵略步伐,并且对中国政府在南海的执法行为和中国企业和渔民在南海的生产行为提出抗议,这显然是侵犯中国在“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从道义上讲,这是一种不讲信用、背信弃义的行为,从法律视角看,违背了国际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③。

二、中国在南海“九段线”问题上要“有所作为”

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对南海提出主权声索,并不断侵入“九段线”内占岛、圈海、钻油,修筑军事设施,不断强化武备。特别是越南,先后在1974年和1988年与中国在西沙、南沙爆发海战。对南海主权声索国而言,由于“九段线”的前身——

—“U”形断续线的公布时间早于这些国家的建国时间和提出主权声索时间,因此,

“九段线”是令这些国家非常无奈的一条线。进入20世纪90年代,南海周边国家对“九段线”提出异议,例如菲律宾和印尼先后对南海“九段线”提出质疑。目前,南海“九段线”性质界定面临现实和法律两个方面的挑战,存在三个方面的难题:支持南海“九段线”是“国界线”的国际法依据并不存在,支持历史性水域的法律尚未获得国际认同,支持历史性权利的法律存在逻辑矛盾。为此,中国要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一)加强对“九段线”的学术研究

当前,南海“九段线”合法性、权威性和国际认可度正在慢慢下降,南海“九段线”已经对南海周边小国不具有约束力。南海“九段线”在历史上的确是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线和海疆治理线,其内部的岛屿主权归中国所有,其内部的水域是中国的内水。然而,由于历史性权利与现实性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旦当前事实行为国能够持久和平而有效地在争议地区行使国家权力,则历史性权利国的传统权利将很难获得国际法院的承认与支持④。如果“九段线”失守,中国在南海的权益必将遭受肆无忌惮的侵吞。在当下,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的主动性侵犯行为对我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非常不利,在此情况下,我国要对“九段线”的历史地位、法律地位、性质界定和主权定性向国际社会公开予以说明。为此,要尽早加强对南海问题特别是要对“九段线”进行史地研究、政治研究、战略研究与经济合作研究,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历史、现实、未来等因素、综合考虑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以及区外大国的影响,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一旦我国界定了“九段线”的性质,并对“九段线”进行了主权定性,我国就可以以此为根据,在国内立法、在国际上立威,言必行、行必果,“九段线”将成为维护我国南海权益的“保护线”,而不会成为国人心中的“纠结线”。

(二)中国要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力争中国在南海“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

南海“九段线”是中国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张南海权益的重要依据。我国的许多涉海类法律都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制订的,因此,在南海周边国家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侵犯我国在南海权益的同时,倘若中国不打算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那么,《公约》就是中国尽可能争取南海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是获取其法律地位和主权定性的重要根据。根据南海“九段线”的历史史实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律条款,我们对“九段线”的主权定性是:一是南海“九

①2007年1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表述。

②2011年4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的表述。

③“禁止反言原则”是国际法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外做出了正式承诺,以后就不能自食其言来违反这个承诺,即“禁止否诺”。

④王建廷:《历史性权利的法理基础与实证考查》,《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3期。

巩建华,贺斯迈: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段线”是“岛屿归属线”,中国拥有南海“九段线”内的所有岛礁滩涂的主权权利;二是南海“九段线”是“历史权利线”,中国在南海“九段线”内拥有历史性的捕鱼权、历史性的管辖权、历史性的资源勘探开发权等权利。值得一提的是,曾母暗沙的法律地位的确定和主权定性比较困难。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3条2款规定:如果低潮高地全部与大陆或岛屿的距离超过领海的宽度,该高地没有其自己的领海。曾母暗沙是常年淹没在水下的礁石,从来没有露出过海面,不属于低潮高地之说,因此在法律上它更不可能拥有自己的领海水域。显然,这和我们主张的历史性权利存在很大矛盾。但在1947年,我国提出“U”型断续线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中国的最南端在北纬4°的曾母滩。因此,曾母暗沙这个名词已经深深地烙在国人的脑海之中了,为此,我国要将曾母暗沙作为特例来处理。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将曾母暗沙及其附近海域作为历史性海域或内水来处理。

(三)中国要敦促联合国修改《国际海洋法公约》,赋予中国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这是目前我国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支持这一诉求的历史证据和法理根据是比较充分的。一方面,一些国家企图用后产生的《公约》去限制和否定先前产生的历史权利,这违反了基本的逻辑理路。我们必须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声索我国在南海已经形成并被持续主张的历史性权利,坚决反对那些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无视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另一方面,中国对“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的主张,需要从南海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历史性捕鱼权、历史性的管辖权、历史性的岛礁主权、历史性的资源开发权,并据此享有岛礁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权益。为此,我国提出的历史性权利应以“九段线”内的岛礁滩涂为抓手,重点强调中国拥有“九段线”内的岛礁滩涂的完全主权和中国渔民永久的捕鱼权,同时也要声索中国在“九段线”内特定海域排他性的资源勘探和开发权,而在其他敏感海域力争非排他性的资源勘探和开发权。当然,中国要求其他国家尊重历史的同时,中国也会尊重现实,承认在南海“九段线”内的部分水域,外国商船拥有自由通行权外国航空器拥有自由飞越权,外国军舰具有无害通行权。

(四)尽早制订“南海大开发战略”,要通过在南海的实际存在维护“九段线”的权威性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我国陆疆开发布局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海疆开发必然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我国要未雨绸缪,尽早制订“南海大开发战略”,实质性地进入南海尤其是南沙海域,勘探开发油气资源、维护我国渔民在南海的传统捕鱼权。目前,中国仍然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中国在南海争端中展现和平诚意的重要体现。主张“搁置争议”实际上是一种和平性质的“韬光养晦”,主张“共同开发”实质上是一种和平性质的“有所作为”。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韬光养晦”,但别人既不“韬光”也不“养晦”。这使中国处于“打不得、谈不拢、拖不起”的尴尬境地,这种包藏祸心的伎俩很可能堵死中国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出路。如果我国只是着眼于南海的维稳大局而一味迁就忍让,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进入并开发南海的进程,而且也给后人留下更大的主权争议和历史隐患。因此,中国必须在“继续韬光养晦”的同时要“积极有所作为”。与其忍受南海周边国家“为所欲为”,不如中国“主动作为”,并通过“主动作为”抑制南海周边国家的“为所欲为”。

(责任编辑陈文兴)

巩建华,贺斯迈:南海“九段线”的主权定性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论南海对我国的重要性

论南海对我国的重要性 局座 摘要: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屿。中国的海域面积广阔,整个海域自然地理分布范围跨度约38个维度,东西跨度约24个经度《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南海海域内的岛屿就有1700多个,从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岛屿都位于一条被称为“九段线”的国界内。 关键词:南海资源领土争端岛礁建设 1.自然资源丰富第二个“波斯湾”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 国土资源部地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南海大陆架总面积的一半。南海石油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乐观估计达550亿吨,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不仅在石油、天然气的储备上有很大的储量,南海底部还有着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藏以及大量的未来新能源“可燃冰”。 在能源方面极为丰富的南海,在鱼类、海洋水产也是极为丰富的,对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他们世世辈悲依靠南海为生。其中南沙群岛地理位置极佳,并且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度暖和,雨量充沛,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胜产鸟粪,两栖生物

丰富,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 2.对于南海我们的主权正在受到侵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这些国家的所谓法律依据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南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名存实亡的“九段线”,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来历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来历 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和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由当时的中国政府划定的,其目的是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并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在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为之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 [ 转自铁血社区 h t tp://b bs.ti e xu e.n e t/] 中国南海断续线,指的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标明的一条U形断续线,亦称“U形线”或“九段线”。该线于1947年公布,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未提出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这等同于默认。之后,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以此标绘,并注明归属中国。然而,自1993年中国台湾“立法院”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将断续线内的水域称为“历史性水域”后,这条断续线开始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甚至对断续线的性质及法律地位提出质疑。为了弄清这条断续线的历史面貌,本文拟就其产生的背景、效力与作用作一回顾。 从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谈起 法国政府自1885年将越南占为殖民地之后,一直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怀有侵占之心。他们除了伪造“历史事实”,编造所谓“19世纪初期,安南(今越南——编者注)嘉隆王与明命王时,均曾出征西沙,现安南既归法国所有,则西沙群岛亦当归法国所有”的谎言外,还对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行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属中国领土的合法性提出质疑。1930年3月,驻河内法国印支总督致法国殖民部的信中写道:广东省决定由华南当局出面声称他们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1909年发生的巡视西沙群岛的重大行动,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倡议举行的一次正式的占领仪式,现在广东省政府的声称似乎是基于这个仪式。这种占领对于法国来说,仅是武力的表现,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如果要在法律上生效,只能假设西沙群岛在当时是无主地。 对此,当时的中华民国驻法国公使于1932年9月照会法国外交部反驳道:“根据国际法和习惯法,拥有远离大陆的一个岛屿的主要条件是最先的有效占领,换言之,是国民最先在那里定居,从而使其国家拥有这些领土。海南渔民在西沙群岛定居,并建造房屋和渔船以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设 计 组别:第一大组第一小组 日期:2015年11月28日

目录 摘要 (3)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国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以何种态度,用何种方法处理南海争端,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的焦点话题。 【关键词】海洋资源;南海动态;领海权益;中方态度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南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热点之一,其最初是因自然资源和领土的争夺而产生的。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令周围各国虎视眈眈。 中国南海海域的岛礁共有数十处之多,然而我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屿。而其它各国不仅强行占领其余各岛,并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且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南海地区不断发现了包含原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在内的众多丰富资源,引起周边各国的觊觎。此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南海问题日趋紧张。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各种非正当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1982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又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些国家侵略强占中国南海群岛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诸群岛的主权,使得南海争端进入白热化。 二、南海问题近况 目前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其他各国瓜分。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纷纷宣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在北京签订价值700万美员的共同勘探南海石油协议,双方将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共同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1这预示着“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路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这也是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后,南海问题的解决朝良好的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2011年六月菲美举行为期11天的“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政府一直以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20040111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南海问题如何解决,国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打,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师法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尔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发展后打仗,等待中国实力够强才摊牌,至少要和美国能够分庭抗礼时。我把前一种人称为决战派,把后一种人称为发展派,那么中央政府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见呢?我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是用到入侵二字,并且解放军,国防大学高级将领表态主张打菲律宾,甚至提出了用兵具体办法,那么这些是不是代表中国政府准备接招应战呢? 我认为南海问题,错综复杂,各方利益纠结缠绕,要想快刀斩乱麻实非易事。因此何以看出军方发表强硬表态不一定意味着要打菲律宾,为什么呢?原因有二,其一、菲律宾既然是入侵我国领土,并且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中国应该有人发表强硬的表态以顺应民意,不然中国政府这次是不好对全国人民交代的,其二、中国军方的表态也同菲律宾,日本一样是互相试探的一个过程,我们政府也在评估各国的态度,据此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众所周知。中国是杆指挥枪,军人以打仗为天职,所以中国军人说要打仗,是理所当然的,不怕出什么篓子,对国外是相当好解释的,不会有什么误判。那么真的不会打吗,也不见得,关键要看事态发展。 南海问题是美国人意图对抗中国崛起的阴谋已经是共识,日本也跟菲律宾勾勾搭搭,日本三菱公司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有一个说法,说中国政府有转向强硬的倾向,建议菲律宾,美国加紧解决南海问题,意图非常明显。日本媒体又称印度搞富国强兵实为剑指中国,这些东西之间有没有关系值得警惕,是不是加紧对中国的围堵暂且不论,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现实,这些言论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2010年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希拉里国务卿在2010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谈“南海关乎美国家利益”,紧接着美越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2010年9月24日美国又与东盟举行“10+1”峰会、发表“关切南海航行自由”的联合声明。对于美国的“搅局”,应心中有数、有效化解。 首先,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中国全方位加速崛起。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全球尤其是东亚的影响力呈现“美消中长”之势,特别是今年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海军“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GDP总量呈现“坐二望一”等,美国深

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之个人见解

自动化(3)班 关于中国南海主权问题之个人见解答:我是一名来自赤水河畔革命老区的后裔,家乡曾发生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其中三次横渡是发生在习水,从小首革命思想耳濡目染的我,深知祖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我时刻关注着祖国的主权问题。 南海是指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自古以来南海主权属于我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 但在20世纪5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CCOP)”在南沙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下属“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完成的报告进一步揭示了南海海域石油储藏前景。因此环绕南海的其他国家如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政治实体也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因此而产生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已经被视为亚洲最

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岸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侵犯我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围绕南海出现新一轮角逐。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日趋复杂和激烈。 时至今日,由于南海周边国家主权要求和利益诉求不断扩大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重叠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不断扩大化、以海洋权益为核心的竞争不断扩大化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插手南海问题的趋势不断扩大化,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临重大挑战。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沙争议。为此,中国始终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积极谋求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在20世纪70年代即已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南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南海诸岛分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目前南海诸岛的现状是,被越南强占的岛屿有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有 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据了5个。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抢占了2个和1个。实际上,被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大陆8个,台湾1个)。现在的南海,一杯掠夺的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收到巨大威胁。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围绕南中国海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9段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我国南海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大全

a关于中国南海问题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成因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

南海为什么属于中国

南海为什么属于中国 ———通过动物的占域行为看边界纠纷 前言:历史学家常常通过考证历史论述领土的归属。地理学家常常通过地形地质构造,例如大陆架自然延伸理论论述领土的归属。政治家常常通过地缘政治方法决定领土的归属。军事家常常通过战争方式决定领土的归属。动物学家几乎从不参与讨论领土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人和动物的行为惊人地相似。 翻开南海地图,我们会发现,南海九段线离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很近,离中国大陆很远。一些善良的人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太霸道了? 从人身上总能看到动物的影子。研究动物的占域行为,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有关人类家庭边界甚至国家边界的问题。 大多数动物都会建立自己的领地,并在边界留下气味、粪便、尿液、爪印等各种记号予以标识。一旦有同类或相近的动物入侵,领主们就会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警告甚至攻击入侵者。这种保卫领地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占域行为。 例如犬类几乎每天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和地点撒尿,用气味告诉其它犬这是自己的领地。小狗为了覆盖大狗的尿液,会尽量抬起后腿把尿液撒到高处;大狗为了覆盖小狗的尿液,会尽量弯曲后腿把尿液

撒在低处。熊猫在巡视自己的领地时,为了表示自己身躯高大,常常采取倒立姿势在树干高处撒尿标记领地范围,警告同类不得靠近。森林里的老虎巡视自己的领地时,会采取“挂爪”方式——跳跃起来用前爪在大树上部留下爪印,让其它老虎看到自己卓越的跳跃扑食能力和巨大的虎爪,要它们知难而退。 占域行为与动物的取食和生殖活动有密切关系。领地多是动物繁殖地和主要食物来源地。因为雄性动物要尽量保证配偶及后代有充足的食物,否则雌性动物会拒绝与其交配,所以领地通常是由雄性动物建立和保卫的。领地是雄性动物求偶的资本,没有领地的雄性动物很难找到配偶。 在领地边界没有划定的区域,领地可以通过“先入为主”的方式形成;在已经形成的领地也可以武力调整领地的大小甚至更换领主。争夺领地过程就是动物的优胜劣汰过程。 领地是同类或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划分边界形成的,而在不同动物类别或不同动物物种之间,领地是重叠的,并因此产生动物的食物链,即弱肉强食。狮子的领地绝对禁止同类进入。狮子会在早晚吼叫告诉其它狮子——禁止入内,但羚羊进入时狮子会一声不吭地表示欢迎。 动物建立自己的领地并不是越大越好,也要讲究一个“投入产出

南海诸岛各群岛及主要岛屿礁滩简介

xx各群岛及主要岛屿礁滩简 (一)xx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现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 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xxxx、尾峙 0.36 2、xx岛圆岛、圆峙 0.30 3、珊瑚岛老粗岛、老粗峙 0.31 4、全xxxx、全富、曲手 0.02 5、鸭公岛鸭公峙 0.01 6、银屿龙坑 0.01 7、银屿仔银峙仔2000(平方米)

8、咸舍峙咸舍、咸且岛3000(平方米) 9、石屿2000(平方米) 10、xx四xx、四xx、xx 0.21 11、xx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 0.28 12、xx三脚峙、小三脚岛 0.06 13、盘石屿xx、xx、xx 0.40 14、xx半路、半路峙、螺岛 1.20 15、xx猫注、吧注、xx 2.10 16、xx小巴岛 0.08 17、xx三峙 0.17 18、xxxx 0.13 19、xxxx、xx

0.04 20、xx树岛、暗岛、船暗岛 0.22 21、xxxx、xx、吧xx 0.60 22、高尖石、xx 0.04 23、筐仔xx筐仔峙 0.01 24、xxxx4000(平方米) 25、xx2000(平方米) 26、xx 0.06 27、xxxx 0.05 28、xxxx 0.02 29、xxxx 0.04 西沙群岛除了这些露出海面的岛屿沙洲以外,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在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为

南海九段线

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域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作为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除了拥有重要的战略航运线之外,南海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渔业资源。1947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出兵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划定了南海岛屿国界,出版了南海地图,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们今天南海“九段线”疆界。 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鱼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国法国派出一支“探险队”,强占了包括南沙主岛在内的西沙、南沙两个群岛的6个岛,后又扩大为9个岛礁。此即轰动一时的“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开始引起了主权争端。事件发生以后,国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并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当时还有一幅《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示。 1935年4月,法国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长年移居南沙主岛。当年在中国周边甚至境内,日本军队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成为心腹之患,中国国内又内战频仍,国民政府应接不暇,只能坐视不理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推行南进战略,从1939年3月起,日军从法军手中夺占西沙群岛,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岛。4月9日,日军为了杜绝后患,驱赶了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的法军和越南渔民。不久,日军陆战队、气象情报组和通信分队进驻西沙永兴岛和南沙主岛(日军命名为长岛)。 林遵收复西沙、南沙,成为近代中国宣誓、确认南海主权的关键环节 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内战愈演愈烈,驻越南的中国军队全部被召回国。法军进入越南全境以后,也占领了西沙永兴岛、南沙主岛和西沙、南沙的部分岛屿。1946年10月5日,一艘法国军舰占领了南沙群岛的南威岛和太平岛,在岛上建立了石碑。国民政府对法舰行为提出了抗议,并决定于当月及1947年1月4日与法方谈判。不过,因为越南战事紧张,法国人自动放弃谈判。当月,国民政府派出“太平”号、“永兴”号、“中业”号和“中建”号4艘军舰,由指挥官林遵、姚汝钰率领南下,前往西沙、南沙执行进驻接收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后,10月24日,国民党海军舰队从上海黄浦江口出海南航。根据出行计划,舰队的第一目的地为广州,第二目的地为海南岛,最终目的地为南沙群岛。10月26日,舰队到达广州,舰队总指挥林遵等拜会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广州行辕主任罗卓英。29日晚,广东省政府在舰上举办了一次盛大酒会,罗卓英及广州市党政军代表及各界人士数百人登舰

浅谈我国南海问题

浅谈我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环顾我过边境,摩擦事件频频发生。 2005年的中俄边界,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纠纷。中缅北段,中国承认缅甸对江心坡的主权,双方基本以高黎贡山脉分水岭为界。与蒙古的边界问题,1962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1963年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坎巨提地区。和日本的问题就是现在最大最突出的了有黄海的经济区矛盾、东海的经济区矛盾、还有最伤国人心的钓鱼列岛。和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印尼在南海诸岛有很多复杂的纠葛。从上面的一些边界摩擦事实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边界状况实乃频频发生,那为何会有这些摩擦事件的发生呢?这背后又到底隐藏了什么目的?对此我国的立场和举措又是如何?在此,就以南海问题为例,浅谈下我国边界摩擦。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由于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如天然气,石油含量丰富,并且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 70 年代,南海问题实质上是南沙争端。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一般称之为“五国六方”。西沙争议仅存在于中越两国之间,是由越南单方面挑起的。越南把所谓的“西沙争议”引入南海问题,是蓄意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复杂化。因此,这里所探讨的南海问题实质上是指南沙争端。 南海问题的起因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 其一,就是其本身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的“丝绸之路”。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此外,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海域资源量极其丰富。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海上资源开发成历史必然。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联合国海洋公约》存在的缺陷和制约力度不够有关。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同时,南海沿岸国家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东盟联合对华和欧美大国的插手也导致了该地区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目前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也都很明显的表现出周围和南海问题相关国家侵占我国利益的目的和企图。 1. 南海问题有关国家抢占岛礁、掠夺资源是当前南沙争端的主要特征,越南是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 1975 年 4 月越南就以“解放”为名占领了南越当局侵占的南沙 6个岛礁,此后,越南采用蚕食手段,不断抢占南沙其他岛礁。到目前为止越南占领南沙岛礁共 29 个。菲律宾是亚洲最早提出将本国的海洋管辖权扩展至领海以外海域的国家之一。菲律宾先后通过几次军事行动,共占领南沙群岛 9 个岛礁。菲律宾还对黄岩岛提出主权主张。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形势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个人观 【摘要】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海洋时代”,沿海国家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都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对于南海地区,可谓是争端不断。 【关键词】领海权益;南海动态;海洋文化观 一、南海问题的现状 目前,中国南海已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南沙有500多个岛礁,中国只控制其中9个。中国在南海没有一口油井,未在南海打出一桶油,竖起一座井架。而其他国家却有一千多口,每年开采石油5000~1亿吨。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还从美国、俄罗斯、欧洲购买武器,包括轻型护卫舰、潜艇,以及各种现代化战机如美国的大黄蜂和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等。而中国作为南海周边的最大国家,在以往的岁月里却似乎无所作为,听任南海海域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对中国而言顺利解决南海争端将面临更多的考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轻视南海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这一规定又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2011年的南海,仍然是争端不断地一年。目前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瓜分。6月28日菲美举行2011年度“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CARAT),演习将持续到7月8日,共l1天。菲律宾4艘海军舰艇与这3艘美军舰艇一起参加演习。菲律宾为在近期的南海争端中“壮胆“,积极寻求美国支持,而美国为给“重返亚洲”寻找契机,也采取了主动的态度;7月7日至9日,应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的邀请,菲律宾共和国外交部长阿尔韦特德尔罗萨里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重申尊重和遵守中国与东盟国家于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所坚持。1O月12日,印度和越南政府在新德里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的南海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协议,无视中国一再反对,执意介入南海事务。另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欢迎美军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遏制日益强大的中国影响力。

三沙市-中国南海诸岛的实际控制状况

三沙市-中国南海诸岛的实际控制状况 三沙市 三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个地级市之一,现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是中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南海诸岛均为我国先民最早发现,而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但周边各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均趁我国内部动乱且海军暂弱之机纷纷进行抢占,现实际控制形势是:东沙群岛:一直由中国台湾控制。 中沙群岛:大部分未露出海面,唯一露出海面的黄岩岛早年一直被美军控制,美军撤离后菲律宾曾以沉舰方式去抢占,但在我国强烈抗议下被迫拖走,现已建设成为中国渔民的避风港(但低调处理并不驻军)。其中: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由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国三沙市管辖的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西沙群岛:部分曾遭南越强占,我军打赢“西沙海战”后夺回,目前全部牢牢控制在中国大陆军民手中。 南沙群岛:太平岛(为南沙第一大岛且唯一有淡水者,建有机场)及临近的中洲礁一直由中国台湾驻军守卫。中国大陆则在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有驻军,在美济礁有渔政设施(实际由渔民民兵守卫着,该礁正在建机场),信义礁,在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未露出海面)立有主权碑并定期派舰巡视。 越南:则控制了南威岛(南沙第四大岛,建有机场)、鸿庥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沙洲)、毕生礁(沙洲)、柏礁、西礁(沙洲)、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奥南暗沙、李准滩、金盾暗沙。29个菲律宾:则控制了中业岛(为南沙第二大岛,建有机场)、西月岛(南沙第三大岛)、马欢岛、南钥岛、北子岛、费信岛、双黄沙洲、司令礁(沙洲)、杨信沙洲、火艾礁、仁爱礁。11个 马来西亚:控制了,弹丸礁、光星礁、光星仔礁、南通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皇路礁。8个 半月礁:中国渔民向称“海公”。1987年,中国南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调查,曾登陆半月礁,并留下了中国石碑和标识物。1995年3月,菲律宾军队移除了半月礁上的中国石碑和标识物。

形势与政策论文——谈南海问题及我国对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各国依据相关规定竞相划定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范围,积极维护国家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海洋权益,不可避免产生很多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南海海域及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石油储量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地理位置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我国在南海区域也与周边各国产生领海重叠和权利重合,越、菲、马等国先后单方面的划定自己的领海界限,侵入了我国在南海的主权范围,并采取军事行动侵占了我国南海大量岛礁。 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 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越南石油勘探船侵入中国管辖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发生碰撞,并不时动用军舰非法驱赶中国渔民;菲律宾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海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国家海洋局随即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随后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至今,已超20天。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谈判和协商方式成为首选,仲裁方法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基本上,我国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尤其是主权争端。随着中国更深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以及各种非法律手段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而我国一向以来,民族传统继承了‘中庸’思想,却不太表我国能容忍南海诸国任意侵占我国领土,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中国军队会坚决配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之争,古来有之,像近代英国与阿根廷马岛之争,上世纪的一场战争涟漪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未停止。最近由于英国在马岛附近发现大量石油,英国不理会阿根廷抗议准备强行钻探,又引起两国激烈争吵。但是英国也完全不会放弃马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古人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希望我们国家始终能够保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的政风。有人从马岛战争中看出领土争端没有妥协和调和的余地,只有战争,国际争端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什么国际法庭,什么公理正义都一文不值,中国国内不乏强硬派,只望菲律宾及南海诸国,不要再做出扩大事态的举动,战争是任何人不想的。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家搁置争议、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开发机制,是稳定区域形势,求得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主权绝不能放弃,但力争和平发展环境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明智之举。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以合作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南海的有效治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针对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害的现状和趋势,应抓紧建立一系列海洋权益保护制度,尽快出台海洋国策,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友好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关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为目标,通过谈判解决划界争端,积极促进南海共同开发,立足于现有条件,努力获取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利益,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从南海断续线看南海问题

从南海断续线看南海问题 解说:南海断续线确认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及相关海域的权利,对于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解决南海争端有着重要的意义,南海断续线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有着怎样的法律地位? 一、南海断续线的产生 我讲之前,先把这个南海这个范围介绍一下,这一个就是整个南海的范围,南海它是跟着这个广东、广西、海南还有福建、台湾,在北部是在这边,那下来的时候,这个菲律宾的吕宋岛,还有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再下来这边是那个文莱,还有马来西亚的沙巴、沙捞越。然后环到这边来是到马来半岛,马来半岛过来的时候到暹罗湾,一直到越南的海岸过来,这一片海域就叫南中国海。那这片海域大概是350万平方公里,就是这样一大片的海域。在这个南海当中,它是包容着四大群岛,一个就是最北部的这个东沙群岛,东沙群岛现在是在这个台湾的控制底下,那再下来就是西沙群岛,西沙群岛现在就是我们宣布成立了三沙市,三沙市的首府就在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上。再这边过来的时候,是中沙群岛,中沙群岛大部分在水下,唯一露出水面的就是黄岩岛,黄岩岛就是去年的时候,跟菲律宾发生对峙的。那再下来这一大片,都是南沙群岛,那我们现在着重讲的主要是就是南沙群岛。因为西沙群岛我们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已经从南越的手中拿回来了,我们现在认为说,西沙群岛是没有争议的,所以现在主要的争议是在这一块,南沙群岛这一块。 我们的南海,南海地图上有画了一条断续线,这条断续线它是U形的,所以有的人把它叫U形线,有的把它叫做南海断续线,有的把它叫成九段线,这条线的产生是在1933年,当时因为法国人是这个越南的殖民地宗主国,那法国人当时在1933年,占领我们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那当时民国政府提出了抗议,但提出了抗议,没具体了解到它占的这个岛礁的位置,所以不好在国际上跟它提出抗议。后来的时候,民国政府就感觉到有必要下去勘探这个岛礁的所在地,那后来的时候,经过海军勘探以后,在1935年的时候,就画下了一条,我们的这个海上的疆界线,最南到了北纬4度,就是到了曾母暗沙,那这一张就是1935年的地图,当时画出来,最南端就定在这边,北纬4度的曾母暗沙。那当时这一条是把陆上跟海上的边界都这样标过来了,这个就是最早南海断续线的雏形。 那后来的时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以后,基本上整个南沙群岛被日本占领了,把它改名为“西南群岛”,属台湾的高雄管辖。那到了二战结束了以后,日本投降了以后,当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中国南海主权问题感想 近两年来南海主权问题日益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大学生,对于南海争端我有着对于自己国家主权问题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什么是南海问题: 简单地说南海问题就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比如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等)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70年海洋法公约提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然后我浅谈自己对南海为什么会成为问题的理解: 南海问题与经济全球化有无关系?为什么? 这还是得从70年开始说起,70年以前中国说南海这个地区属于中国,没有人提出挑战,70年除了海洋法公约提出了专属经济区外,还 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南海这个地区发现石油了,南海周边各国,越南,菲律宾等过看到这个地方有石油了,开始说这个地方属于我的了。所以说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专属经济区这个概念的前提下,南海其他声索国开始对这片领域的岛礁进行侵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是利益因素,其他声索国对南海的石油、油气资源的觊觎。 南海问题与世界格局多极化有无关系?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种问法,为什么像菲律宾这样的岛国和其他南海声索国,这样的军事小国,敢于肆无忌惮的像中国南海主权发出挑战并且侵占、控制南海岛屿。可想而知,他们的背后必然有大国撑腰,大国的跳动,主要的国家就是美国,也有俄罗斯。南海像是中国要崛起的龙头一样,整个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南海这片领域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美国想要建立、维护它的太平洋霸主地位就要遏制中国龙的崛起,因此以“航海自由”受阻为借口,介入中国领土争端问题。 南海问题与地理条件有无关系?为什么? 地理学上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为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 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南海也称南中国海,是中国最深也是最大的海,是仅次于南太平洋珊瑚海和印度洋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面积约有350多万平方公里,在我国传统海疆线范围内的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