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四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四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纺织业发达的浙江鄞县“百里不闻机声”,大量洋纱占据了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②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明显优势③家庭纺织业受到政府抑制④浙江增加杭州、绍兴为通商口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③④叙述有误。

【答案】A

2.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题中的“种桑养蚕”“日渐加多”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和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当时还处于产生阶段,故不可能迅速发展,且材料中也没有相关信息。

【答案】B

3.(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xx届高三一模)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性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答案】C

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答案】C

5.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从中可知()①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中1897年的时间不符,排除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时期,与题干的时间不符合,排除④。

【答案】C

6.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D.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答案】D

7.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轻工业的发展,上述三人的企业也是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B

8.“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下列对民国初年面粉业由盛而衰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北洋军阀的盘剥

C.国产面粉质量欠佳

D.交通的落后

【答案】C

9.“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不包括()

A.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政府实施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C.民众抵制洋货的斗争

D.重视发展轻工业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和公布法令的部门可知这是政府行为,并非民众抵制洋货的斗争。故选C项。

【答案】C

10.右图是1920~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比重变化的数据。导致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

B.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C.国民政府积极的经济政策

D.国内相对稳定的社会局势

【答案】C

11.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达到最高产值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达到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原因主要有()

①公司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的侵蚀③帝国主义经济掠夺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12.(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期中)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在近代,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不可能出现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排除②;由题干中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叙述可以排除④。

【答案】B

13.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

为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千呼万唤始出来”体现了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小荷才露尖尖角”体现了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反映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无可奈何花落去”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答案】B

14.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56年从事棉纺织业的上海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

①甲午战后,政府放宽发展限制,你创办的企业发展状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向外扩展③1927~1936年间企业发展比较顺利④抗战期间,企业遭到严重的摧残⑤抗战胜利后的很长时间,经营的条件明显好转⑥20世纪50年代,你创办的企业被政府公私合营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抗战胜利后,由于官僚资本的排挤、国民政府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并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排除⑤。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重庆“火柴盒则由女工和童工或在工厂或在家内糊制,每制盒百个付工价四十文。女工糊制火柴盒,平均每人每天可得钱六十文,这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工人的家庭,也算是一项不小的额外收入了”。(《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上卷)“广东一带的缫丝工厂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家……这类工厂所使用的女工人数,每一厂至少二三百人,多者达七八百人;总人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女工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或者是远走外乡工作的人的妻女。”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论妇女做工宜设善章》(1888年4月1日《申报》)

材料三“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惟恐不能入选。”

——李长莉《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1卷

材料四“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农妇,其生活是‘牛马’生活,是‘肮脏’的家室生活。她们幸而获得养蚕、纺织、花边、织篾等副业的时候,即是她们在农村中工业化,成为近代家庭工业者的时候,她们已经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个半独立成员了。此时与其说她们‘不愿远离家乡’,不如说‘不得远离家乡’。依于资本主义的更深的发展,于是她们便由‘不愿’和‘不得’而有‘不得不’远离家乡之势……虽然她们是破坏了封建家长制的家庭和与丈夫们竞争工作,她们却获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增进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

——汪疑今《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1)材料一表明近代女工所从事的行业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6分)

(2)材料二对雇佣女工持何态度?其理由有哪些?(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材料四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答案】(1)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妇女体能较弱。(2)反对。男女一起工作,有违传统的道德观念;大批女工涌上街头,有失体统。(3)妇女做工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工业化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16.“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促成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

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不利和有利因素。(4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6分)

(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3分)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3分)

(5)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3分)。

(6)右图为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

念。这种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3分)

【答案】(1)不利因素: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有利因素:地方实力

派官员倡导办实业。

(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

品质量好。(任答三点即可)

(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

(4)1956年人民政府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略)。广告词中必须含有“爱国”“抵制洋货”“价廉物美”“中彩”等类的主题,否则不正确。

(6)诚信经营、诚实守信等。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双周练 高三历史 2023.0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之后,能演奏、聆听雅乐之人减少,墨子等人认为雅乐只是“先王陈迹”,无法教化百姓。与此同时,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大量进入王室宫廷。这反映出A.社会变迁导致乐教衰落B.墨家思想顺应时代风潮 C.政治动荡促进艺术传播D.世俗音乐成为文化主流 2.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造船技术的进步 C.江南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开通 3.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堂阙”,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部阙”。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 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 (按:括号内的数字,是该次分阙之前部注阙数。) 这表明,宋代 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4.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

关系。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他们的认识 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5.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 A.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B.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 C.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D.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6.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 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通过了《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等一系列经济建设的决议,并颁布法律文件规定:“苏维埃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等。这些措施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打破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解决了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 8.下图为1945年12月画家丁聪创作的漫画,它呈现了国民政府制造的镇压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昆明惨案”,刻画了政府需要的“良民”形象。作品旨在揭示

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24.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虽说是牢骚之语,却不是无理取闹,这表明A.分封等级制的崩溃B.孟尝君待客不周所致 C.分封等级意识依然存在D.士阶层要求提高自己的地位 25.唐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却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息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于是唐太宗收回成命。此事件反映出 A.法律暂居上风B.法律高于皇权 C.皇权与法权之冲突D.皇权高于法律 26.据一位历史学家分析,宋神宗时,全国约有l’700万户,每户人口4—5人,那么总人口约8000万,人均GDP在450多美元,名臣司马光曾感叹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这直接表明 A.宋代经济超过前代B.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宋代农村市镇增多D.宋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7.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有人到欧洲考察,日本人注意学习西方的学制官制,而中国人专门打听人家的船炮如何制造。当时德国的政治家俾斯麦看到这种情况就预言:“三十年后日本必强,中国必弱!”梁启超要表达的思想是 A.两国国情差异,故学而不同B.改革政治制度是变法之根本原因 C.改革需考量轻重缓急D.改革非一帆风顺,需强力推行 28.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29.N·佩弗《远东》中评论到:“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文中对“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的正确理解是 A.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软弱 B.袁世凯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统治 C.清末统治下的中国民众小农意识强、觉悟不高 D.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四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四周调研训练历史试题含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家庭纺织业发达的浙江鄞县“百里不闻机声”,大量洋纱占据了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能力②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明显优势③家庭纺织业受到政府抑制④浙江增加杭州、绍兴为通商口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③④叙述有误。 【答案】A 2.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题中的“种桑养蚕”“日渐加多”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和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故①②④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当时还处于产生阶段,故不可能迅速发展,且材料中也没有相关信息。 【答案】B 3.(浙江宁波市效实中学xx届高三一模)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性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答案】C 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三历史 2023.03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记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商汤拯救万民,被万世颂扬。这说明 A.祭祀活动确具实效性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商汤以仁德治理天下D.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 3.汉魏以来,经学进入学童课程的情况虽错杂不一,但士人在幼童阶段已通《诗经》《尚书》的例子在记载中不断增多,《列女传》《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书也不断涌现。据此可知A.官方教育体系日益完善B.儒学常识化的趋势明显 C.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社会动荡引发思想巨变 4.六朝时期,江南世家大族、高官和文人士大夫喜好到深山中探寻美景。而到了唐朝尤其是中唐以后,苏州的太湖、金陵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等则成为江南闻名天下的旅游名胜。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的进步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坊市制度的变革D.国家统一的实现 5.有学者指出,皇帝亲自下发公文的情况历代均有,唐宋时期,不经中书、门下程序的制敕(称为墨敕或中旨)是不合法的;皇帝的秘密谕旨不经正常程序发布,在明代开始较多使用,但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制度化。这说明 A.三省体制有利于公文正规化B.权力集中促进公文制度演化 C.明代公文体系缺乏制度建设D.中央集权加强改变公文发布 6.《天津条约》规定:对进入中国内地的外国商品需征税,数额相当于进口关税(5%)的一半,称为子口半税,外商可根据地方厘金税收和子口半税的轻重择其一缴纳。许多华商便将货物依附于外商进行运送和销售。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剥削阻碍经济发展B.民族经济发展环境恶劣 C.清廷试图挽回关税损失D.列强侵略势力深人内地 试卷第1页,共6页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3月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 2023.3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善"在人的本性中是没有的,如果圣人不去规范、引导,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淫乱,而辞让、忠信、礼仪等美德也就没有了。从中看出,荀子的“性恶论” A.揭示出了人性的本质 B.强调后天养成的重要性 C.与儒家观点背道而驰 D.奠定了法家的理论基础 2.皇帝诏书在汉武帝时先由尚书郎起草,随后再经尚书令缮写,经令仆审核后,递呈于皇帝,经其画朱钩同意后,再度缮写,封以玉玺和上书令仆之印,随后发往丞相、御史府或三公府执行。可见武帝时期 A.尚书机构成为行政中枢 B.三公九卿的职权被内朝取代 C.文书制度制约行政效率 D.皇帝意见贯穿了决策的始终 3.东晋僧人慧远说:“如令一夫(沙门)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慧远的理论旨在 A.吸收儒家思想 B.实现佛教的本土化 C.助力佛教传播 D.迎合三教并行趋势 4.白居易《赠友》诗:“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卖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从材料可以看出,农民贫困是由于 A.土地兼并的加剧 B.钱荒导致的物价上涨 C.赋税征收货币化 D.政府官员的巧取豪夺 5. 从图1到图2表明 A.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B.黄河改道影响政局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D.地方行政制度调整 6.绿营军是清政府国家的常备兵之一。自组建开始,绿营军就几乎一直处于被打压、打击的地位,但到了咸同年间,清政府要求地方督抚补足兵额,力图重建绿营兵制,此举意在A.抵抗外来侵略B.削弱地方督抚势力 C.调节满汉矛盾 D.应对国内统治危机 7.191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致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各省光复,服制自应议改,惟绸货滞销,

江苏省七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七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 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以期得到人主的承认和采纳,获得出仕行其道的机会。如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他们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齐国国君推行礼乐仁政 B.士人流动利于思想文化繁荣 C.齐国重用儒学士人治国 D.儒学适应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2.表1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3.唐朝中后期,看重文章词华的进士科地位超越了明经科,许多寒庶子弟因而置身高官,而一些擅长儒家旧学经术的山东士族“转成孤寒之族”。由此可知,唐朝中后期 A.儒家思想受到佛道冲击 B.选官取士标准不够合理 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 D.科举制有助于阶层流动 4.公元1274年,元世祖正式任命具有中书省宰执衔的官员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经元世祖批准,把宣慰司和元帅府归于行省统属之下,改万户、千户为令长,并改云南郡县,分设路、府、州、县等机构,革除了军管民政的弊端。赛典赤在地方上还任命流官,与世袭土官的统治区域犬牙交错。这说明 A.元朝中书省直接管理云南 B.元朝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 C.行省长官的权力集中专断 D.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的治理 5.晚明学者讲学,多不区分参加者的身份。思想家吕坤给初学者讲学,“如市井说话一般”。他曾言:“讲《中庸》《大学》,须令仆童炊妇一听,手舞足蹈,方是真讲书。”当时,民间出现称孔子为“孔圣人老爷”的现象。这反映出晚明 A.市民阶层的扩大 B.阳明心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江苏省“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 “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卷(江苏省适用)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商周时代,文化由王室控制,全无私门著述,仅有的典籍如《诗》《书》等由王室或公室文化官员整理、授受。“礼崩乐坏”之后,先生掌握的“旧法世传”之学分解为“私之学,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此种变化反映出 A.文化由统一走向分散 B.社会转型推动学术下移 C.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D.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显学 2.有研究认为,在汉武帝身边的亲信重臣中,固然儒者较多,但并非醇儒,而是兼通其他学派者,即所谓“习于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者,这样的官吏在政事上倾向法治,叫作“文法吏”。这反映出西汉 A.独尊儒术的措施被废止 B.法治思想蕴含在官方学说之中 C.出现了儒道并进的局面 D.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3.下表为唐代漆器加工业的部分工艺,由此可知唐代

A.漆器制作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 B.制漆业注重技艺水平的提高 C.漆器的加工在向富丽方向发展 D.首创嵌金银箔花纹漆器传统 4.北宋统治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进士录取额十倍于唐代。南宋时期,弥封、誊录等法因文官过多而日益受到破坏。同时,宋代科举杜绝引荐,纯以试卷定取舍,使得单有文采却不懂治国理民的人可能选在高第。这说明了宋代 A.选官彻底打破门第限制 B.考试制度难以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 C.科举考试难以取得突破 D.统治者“重文”导致选官弊端丛生 5.下表是明代医学取得的部分成果。这反映出明代 A.中医外科学理论出现重要突破 B.进入中医学知识综合集成阶段 C.麻醉学成为著名医学家的研究重心 D.医学发展受到尊经崇古思想的制约 6.近代棉纺织业产生时,只要因为随机而来的洋匠人手不足,就不得不“停机待匠”;且办厂要同衙门各个关口打交道,“通一语,须钱也;行一牍,须钱也;求一见,亦须钱也”。材料旨在说明近代棉纺织业 A.在夹缝中产生和发展 B.一直依赖于外国技术和资本 C.是洋务运动的副产品 D.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革命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绝对权威,形成了进化论的文学观,即文学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到文明的进化过程,因而要进行改良、革命、反传统,由此胡适、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三校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 历史学科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图(左)为新石器时代某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牙雕蚕纹盅木质蝶形器,学术界据此推断中国养蚕缫丝业出现的时间距今约7000年。该文化遗址位于图(右)中的 2.商朝的王位继承存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不同的方式。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由此确立了宗法和丧服之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由此可知,和商朝相比,西周 A.礼乐文明秩序确立B.中央集权制已经建立 C.天下共主地位形成D.贵族等级秩序更稳定 3.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楚人是“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这说明 A.战国时期礼崩乐坏B.争霸需求推动文化融合 C.宗法制度趋于瓦解D.华夏认同不断深化发展 4.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5.先秦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认为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的精神。该主张 A.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B.强调统治者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C.追求自然无为的精神D.旨在以“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6.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该说法是基于郡县制 A.消除了血缘政治的影响B.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月诊断训练(一模) 历史试题(历史及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实验中学三月诊断训练试题 历史试题202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指出“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这反映了二者 A.和谐共处的理念B.以民为本的观念 C.实施仁政的诉求D.天人合一的思想 2.图1为汉代画像砖和《史记》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描述,据此可知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 穷匕首……(荆轲)乃引其匕首 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 图1 A.只有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事实B.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无法还原 C.实物和文献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D.实物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3.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4.唐代初期釆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唐玄宗改行募兵制是基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两税法广泛推广 C.藩镇割据的出现D.均田制受到破坏 5.图2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图2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李鸿章建议的主要意图是 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实现富国与强兵 C.改变洋务企业经营方式D.与洋人商战争利 7.表1为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简表。这些规定 表1 名称规定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了商人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8.表2为日本设立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联银”)分行城市表。“联银”从事普及“联银券”,要求群众手中的法币必须兑换价值极低的“联银券”等伪钞。日本设立“联银” 的目的在于 表2 分行名称设立年份天津 1938 济南 1938 唐山 1938 烟台 1938 青岛 1938 石家庄 1938 太原 1938 山海关 1938 分行名称设立年份新乡 1939 运城 1939 徐州 1939 秦皇岛 1939 临汾 1939 开封 1939 海州 1939 A.强化战时物资管制B.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C.转嫁负担以战养战D.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9.表3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的数量统计。其中Ⅱ是 表3 会议高频词汇社会主义阶级革命经济建设发展

中学高三历史仿真题试题(含解析)(2021-2022学年)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仿真题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生产 A。冲击了当时的等级观念 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D.导致了私营工业的萎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汉代许多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表明,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事商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当时等级观念的冲击,A项排除;官营手工业是由政府控制的,产品是供皇室和贵族使用的,本身无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对私营手工业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C。 2.下表反应出褔州茶叶出口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ﻬ A. 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B. 内外战争的冲击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 英国市场的需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中国对英国的总出口量变化不大不会对产生福州茶叶猛增的结果,故A项错误;材料1853—1859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部分出口地区被占领,在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被占领的福州地区出口猛增,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部分出口地区受到战争影响没有收到战争影响的福州地区出口反而增加,故B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带来是整个中国贸易趋势的变化,而材料仅仅说明福建出口猛增,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出口量的增加而不是生产量的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纵横结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形式,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考查往往结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进行命题,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不同时期的命运经常和同时期的政治、思想相联系,体现经济与政治、思想间的双向作用. 3.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 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这反映了 A.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 B。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 C. 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 D。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 【答案】A 【解析】 ﻬ【详解】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和拿破仑“民法典”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尤其强调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注重私权保护和契约;而拿破仑的“民法典”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两者反映了私权保护与契约来构筑社会规范,A项正确;B项“轻视"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C、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故选A。 二、非选择题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49年英国产生了最早的发明专利.1624年,英国实施《垄断法》,宣告所有垄断、 特许和授权一律无效,今后只对“新制造品的真正第一个发明人授与在本国独占实施或者制造该产品 的专利证书和特权,为期四十年或以下,在授与专利证书和特权时其他人不得使用”。这被公认为现 代专利法的鼻祖。其后,欧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保障著作家和发明家对其著作和发明在限定期间内的专利权,以促进科学与实用技艺的发展”。专利制度诞生后,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拔尖强基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西南大学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拔尖强基测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争霸战争尤为激烈 B.诸侯国大肆争夺人口 C.赋税制度比较严苛 D.统治者注重户籍管理 2.东汉中后期,王符、荀悦、崔富、应劭、伸长统等人纷纷著书立说,要求“变风易俗”“辩风正俗”,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风俗批判思潮.该思潮认为“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危机日趋严重 B.儒学丧失独尊地位 C.士人要求复兴儒学 D.法家思想占据优势 3.下图所示为唐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的画像。这可用于研究当时() A.思想自由和社会开放 B.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D.佛教的民间传播状况 4.南宋初,岳州知州范贫败上书朝廷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其田权许人请射(消算田产)。”朝廷则认为农民在外经商,只要田地不抛荒,按时交农业税即可。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C.政府鼓励农民流动 D.社会控制有所放松 5.1749年,御史冯元钦上书建议将军机处改名枢密院。乾隆下旨批驳说,本朝职官设置已经相当完备,都记载在《大消会典》中了,军机处“不过以为承旨办理机务之地,并非独重其权,显为官职也”。据此可知,军机处() A.地位无足轻重 B.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C.职能尚不明确 D.成为皇帝集权威胁 6.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谕令地方就地筹集军饷。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各地“就地筹款”成为常态,除了传统的举办捐纳、发行内债等外,还开征了米捐、酒捐等新的税捐,直接用于各类地方支出。这一现象() A.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缓解了中央财政困难 D.削弱了地方实力 7.1919年出版的《孙文学说》中写道:“达文氏发明物种进化之物竞天择原则后,而学者多以为仁义道德皆属虚无,而争竞生存乃为实际……而人类今日之进化已超出物种原则之上矣。”下列主张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2021-2022年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历史试题xx.5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 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②注重公平正义③重视宗法伦理④保护私有财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 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3.下图为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他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米芾也曾评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儒学的精神影响了文人的绘画风格 B.反映了作者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C.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为一体D.具有崇高清远冲淡、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4.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 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判断,该学者是A.朱熹B.王阳明C.李贽D.黄宗羲 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苏锡常镇的生丝总量为355335斤,洋行四处派人收购。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C.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7.美国学者古德诺在《共和与君主论》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知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 上述观点在本质上 A.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认为君主专制有弊端 C.认为国人毫无参政能力D.认同尊孔复古的主张 8.右图是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图中教师是洋人,西装革履;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语。这表明 A.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

2023届安徽省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质检历史试卷(三)(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质检试卷(三)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 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了礼器近600件,其中第169号墓出土编钟铭文译文大意:“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据此可知()①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③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④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资治通鉴》载:“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鲜卑代人)八姓,自太祖以降,助著当世,位尽王……勿充猥官,一同四姓。”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 参照了魏晋的门阀士族制度 B. 消除了汉族与鲜卑族的隔阂 C. 对选官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 D. 通过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统治 3. 唐代开元年间,政府实行“和籴法”,即政府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但中央政府命令江南各州的租米折成布匹运输到长安,用作在关中“和籴”的本钱。据此推知() A. 京杭运河成为运输干线 B.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C. 江南地区粮食严重歉收 D. 政府利用市场调节供求关系 4.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在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并上书宋高宗:“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高宗未予理睬。同年十一月,反对宋金“讲和”的枢密副使王庶、枢密院编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这说明南宋初年() A. 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B. 武将政治地位卑下 C. 统治核心偏安江南 D. 官吏任免随意性强 5. 中唐以后,南方各个丘陵山区大量垦辟茶园,不少农家以栽茶、种茶为生,称为“园户”。陆羽《茶经》的记载表明,唐代的茶树栽培、茶叶采摘和培制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可见,这一历史时期() A. 经济作物的生产得到发展 B. 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C. 民营手工业实现规模经营 D.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历史(B2)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 合调考历史(B2)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1.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第一次热潮根源于儒学的产生B.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的交融C.第三次热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D.第四次热潮适应商品经济发展2.238年,日本使节曾至洛阳朝贡,获赠(赐)交龙锦、白绢等170余件。公元7世纪30年代起,日本开始持续且大规模地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并有计划地引进隋唐文化,这推动了大化改新的发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 A.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B.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 C.被日本政府全盘照搬D.逐渐走向了封闭自保 3.蒋廷黻指出:在戊戌变法中,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抓住孔子”是指维新派 A.继续固守传统儒学的伦理纲常B.以“尊孔”的名义维护封建帝制C.批判了孔子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利用孔子的名义宣传变法思想4.2011年,伊拉克北部某博物馆在抢救因美国入侵而遭到破坏的古迹和流失的文物行动中,意外发现了用楔形文字撰写的有《吉尔伽美什史诗》部分诗句的泥板,其中有20行是前所未见的。这20行中有一行的大意是,英雄们消灭怪兽后,吉尔伽美什的友人陷入懊悔,他认为(消灭怪兽的同时)将森林变成荒地是错误的行为,会让众神恼怒。该发现可用于研究 A.战争对文化交融的建设性B.阿拉伯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C.西亚先民朴素的生态意识D.古巴比伦王国的宗教信仰 5.佛教产生之后,因主张“众生平等”“而受到底层人民的欢迎,同时得到了孔雀王朝的大力支持,于是兴盛起来。此后,印度教因广泛吸收和消化了各地的多神信仰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