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对宋词发展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轼对宋词发展贡献

摘要:

“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轼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开创了中国豪放词风。本文通过对词“以诗为词”的特点、词的风格以及词的艺术来论述轼对宋词的发展贡献。

关键词:轼;词;豪放;发展

一、词“以诗为词”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是一家……”轼所言的“无柳七郎风味”,显然是要在传统的“辞情蕴藉”的婉约词风之外,另立一家,自成一格。对于这一点,宋人胡寅在《酒边词序》[1]中云:“柳耆卿后出而尽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及眉山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超乎尘垢之外……”他对轼“另立门户”的作词观点,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来,词有别于传统的婉约词之处,是在对词的意境的改变及提升上,改变了所谓的“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转之度”,而把词境提升到“超乎尘垢之外”。而达到这种改变及提升,最易行的途径显然是借鉴“诗”的题材与境界入“词”,做到“诗词一体”。

以诗为词,可入诗者便可入词,扩大词的题材,开拓了词境,提高词的格调。一是表达治国平天下之志的“言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轼这首词笔力雄健,一扫当时词坛盛行的脂粉气,的确如他所言“无柳七郎风味”。词中写出猎时的盛况,可谓有声有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半阕气概尤为豪壮,结语“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扫平边患的壮志。又如词作《沁园春》中写道:“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更是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致君尧舜”的兼济之志。二是寄托遥深的“咏物词”。我国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有所谓“兴寄”的传统,而《楚辞》又开创了以“香草美人”抒发情志的优良传统。使用“比兴寄托”的手段,抒写人生感悟的咏物抒怀、借景抒情之作在宋诗中是很常见的。在词的创作中,单纯以咏物为表象贯穿始终,并且在其中包含遥深寄托的词作,词也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如《卜算子·定惠院寓居作》,本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是在“乌台诗案”后,轼以罪人身份谪居,在政治上极度失意时创作的,词中借咏孤雁而自况,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宁可固守冷落的人生态度。词篇只有意象,其中人与雁,浑然一体,取象托譬,寄托遥深,风格清奇冷隽。山谷评:“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

种“高风绝尘”的形象与境界,实质上大多是轼自我人格理想的寄托。

二、词的风格

词从晚唐“花间派”始,一直走的是婉约派的路子,并不断的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大家。在诗、文正统的古代,词作为“诗余”、“小道”,词在宋初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方之曲艺,犹不逮焉”,不能与“载道”、“言志”的诗歌等量齐观。轼则自成一家,别创豪放派。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2]中说“词到了东坡,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是很确切的。虽然在轼之前,有白所作的《忆娥》仲俺的《渔家傲》,但这只是整个文人词史上的个别现象。直到轼才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打开词风豪放一脉。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誉为“铁板铜琶”式的豪放之作,词中刻画了雄姿英发的青年将军的形象,酣畅淋漓地描绘了赤壁古战场雄奇壮丽的景色,使这首词呈现了豪放壮丽的风格。但壮丽的江山三千里,英雄美人,功业功名,与自己的斯人独憔悴,守拙形成了巨大的人生落差和反拨,年近半百、华发苍颜还是一事无成。独自地对视着浮华空丽的若梦人生,无以寄雅抒怀。横槊赋诗也罢,酹酒江月也罢,词人抑郁沉闷,惨遭压抑,心情难以安宁平静却不能就地悲歌嘶鸣。上文写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笔力雄健,一扫当时词坛盛行的脂粉气。写出猎时的盛况,可谓有声有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半阕气概尤为豪壮,结语“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扫平边患的壮志。

众所周知,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在现存的轼三百四十多首词中,起豪放词竟不足他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而较多的确实明丽、婉媚的婉约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纵观全词,诗人用朴实无华、近似白话的言词,写实情真,记梦意深;虚实相间,轻重结合,全无雕琢痕迹,却意义深远。以悼亡为题材作词,在轼是第一首,在词的发展史上也是第一首。在词的容开拓上,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这首词有它的独特意义。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的第二年,写下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花词》,容是咏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文人的推崇赞誉。这首

词是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上阕主要写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三、词的艺术

轼是中国词坛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词在题材与容、表现方法、语言运用、艺术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词开拓了新天地,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作为开一代词风的旗手和舵手,轼在词坛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轼的词大气磅礴,有大家风,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从属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其中的名篇。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阕反映执著人生,下阕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阕高屋建瓴,下阕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出新,也是对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矛盾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四、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