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共8页

区域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共8页
区域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共8页

区域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与规范

1.概念和目标

1.1概念

区域是指具有独立财政支撑,具有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的行政区或地区。区域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是指区域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联网组成的心电信息系统,实现心电检查数据的集中诊断和统一质控,可以方便地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缺少、诊断水平薄弱、治疗不及时等问题。同时,对中心等大型医院内部包括门诊、病房所有心电图数据的采集、记录、传输、存储、报告到全院临床发布整个过程的记录和跟踪等功能。还可以对院前120 急救心电图检查的采集、记录、实时传输到医院,使得医院及早做好心脏病人抢救的准备,从而对院前急救心电检查过程的数字化的平台。

1.2目标

区域心电信息系统总体上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区域范围内病人资料,心电检查资料的全面共享。

2、实现基层医院与中心医院间的心电检查的会诊功能,从而实现区域内心电图检查

设备和人才资源的全面共享,从而全面提高区域范围的心电诊断质量和服务水

平。

3、实现院前120急救心电图检查远程诊断平台,使得中心医院及早做好心脏病人

抢救的手术准备。

4、提供对疑难检查病例的会诊支持。

5、病人能够在区域范围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获得相同质量的心电诊断服务,从而方

便病人就近就诊,避免了重复检查。另外能够让病人方便地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心

电检查资料。

6、实现科研素材、业务学习资料的方便获取,解决了基层医院心电诊断医生工作、

培训难以两全的难题,可以使心电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快速提高业务素质。

7、可以建立区域的心电读片资料库和典型病例库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建立区域内各

医院的心电诊断质量追踪数据库。

8、促进区域内医疗信息化建设,为今后构建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服务平台

奠定基础。

2.建设原则和标准

2.1 原则

1、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

2、符合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服务”为本的原则。系统必须能够为病人和医

疗保健服务提供所需信息,同时保证与病人有关的信息私密性和安全性。

3、身份识别唯一性原则。系统建设时必须确定一种能够唯一标识本区域内居民身份

的方法。在确定本区域内居民身份唯一标识方法时还要考虑更大范围内居民身份唯一标识识别的可能,即该标识应具备扩充和向上兼容的能力。

4、标准化原则。系统信息化建设应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指导下开展,相关技

术、标准、协议和接口等必须遵循国际、国家和行业等有关规定。

5、开放和兼容性原则。系统除了需要与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内的有关信息系统,如

HIS系统、医技系统互联互通外,还需要能为更大的区域系统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和调阅接口。

6、适应性原则。系统必须能够适应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需要,同时要能满足业

务需求的变化,预留足够灵活的数据和功能接口,便于今后扩展。

7、先进性原则。采取业界先进系统架构理念和技术,为方案升级和迁移打下扎实基

础。

8、安全和可靠性原则。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建设一方面要保障网络安全,另一方面要

保障信息安全,最后是保障系统可靠运行。网络安全首先要考虑技术层面的安全性,同时考虑管理层面的安全性;信息安全主要是数

据安全,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包括数据不被非法修改和访问,

数据的全面完整,数据的访问和修改可追踪等等,同时,要制定并不断

完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和数据备份策略;可靠性是指区域影像信息系统

应具备在硬件或网络故障时的运行和修复能力,同时系统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大规

模并发、不断扩展条件下的运行可靠性。

2.2标准

1、符合DICOM和HL/7国际标准。

2、遵循IHE 国际规范,特别是ITI、Radiology、Cardiology、An atomic

Pathology 技术框架(Technical Framework^包含的集成模式

(Profiles)。

3、符合XML 1.0标准。

4、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数据标准。

3.统一架构

1、区域影像信息系统所包含的各区域信息子系统必须采用统一的病人区域

主索引MPI (Master Patient Index),使区域内每位病人都有唯一的标识

(Identifier),从而减少病人检查记录的重复性,实现各区域信息子系统中

病人检查记录的全面、正确的关联。

2、为了保证区域影像信息服务平台上各区域信息子系统的无缝集成,建议各区域信

息子系统米用统一的应用运行(如:Windows)和技术开发平台

(如:1),统一的数据交互技术标准(如:XML)。

3、区域影像信息系统使用统一的开放接口,与区域内应用的其他信息系统以及上级

区域信息系统通信。

4、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米用统一的数据备份和冗灾策略。

5、区域影像信息系统米用统一的区域网络安全保障策略。

4.区域心电信息系统

区域心电网络信息系统是把区域内各医疗机构的心电数据进行共享,同时进一步加快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保证医院内心电图检查的整个流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保障基层医院与中心医院之间的远程心电诊断的顺利进行;确保院前120急救

心电图检查的数字化采集、记录、实时传输到医院。

具体内容包括:

1.建立以区域XX局医学信息中心为中心的心电数据存储平台,保障所有心电

数据的数字化存储,以及医疗机构内信息的共享。

2.建立以大医院为基础的医院内心电网络系统,实现门诊心电图、床旁心电图的数字化

采集、记录、诊断、存储、临床发布的整个流程的记录和存储管理

3.建立医院间建立远程心电会诊平台,为基层医院与中心医院间实现实时远程心电诊

断。

4.建立院前120急救心电图检查远程诊断平台,实现院前120急救心电图的数字化

采集、记录、实时传输到医院,使得医院及早做好心脏病人抢救的准备,

4.4.1 登记工作站功能规范

登记工作站是接受患者的预约登记和检查登记,以及对患者检查信息的登记,申请单扫描和简单查询统计(如患者列表,个人工作量,检查人次和收费金额等),并分发患者的检查报告。

登记工作站功能规范:

1)为预约病人分配预约时间,为即时检查病人执行登记,分配机房。提供编辑,删除,刷新,呼叫,预约签到功能。

2)能够查询指定时间段内的预约、登记病人列表。

3)能够跟HIS 系统无缝对接,支持从HIS 获取检查申请列表;对于住院病

人在检查完成后通知HIS 系统进行扣费;能够将检查结果推送给临床医生。

4)能够将待检列表显示到电子屏

5)提供纸介质申请单的扫描和拍摄功能,对生成的图像提供旋转,翻转,缩放,区域截取,并保存为JPG,BMP 格式。

6)能够将电子申请单按原始格式转换为JPG,BMP 图像存储。

7)提供指定时段内的已预约的人次统计,已登记的人次费用统计。

8)提供指定时段内当前登记人员的工作量统计。

4.4.2采集工作站功能规范

1)心电设备网络化连接:系统支持将动态心电、运动心电、数字心电图机等心电检查设备连入网络实现全部心电检查的网络化。采用数字心电图接口技术,将心电图机数据转换成标准通用心电图数据,发送到心电中心服务器,实现全院医生临床web浏览。

2)便携心电检查仪:为便携式十二/ 十五导心电图检查设备,适合于床旁心电图检查。支持心电图采集、存储、回放与传输功能。它特有的无线传输技术,使得病房心电图可快速的发回心电图室。解决了床旁心电图只能全部检查完成后再集中报告的流程,实现边检查边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检查者可以是护士或实习医生。

采集工作站功能规范:

1)支持同步12/15 导心电图采集。

2)自动网络化传输/ 下载功能。

3)支持连接互联网、GPRS、CDM、A 电话线传输等多种传输技术,以保障随时针对不同地点不同应用环境下均可实现远程心电波形上传/ 诊断结果下载的功能。

4.4.3分析诊断工作站功能规范

诊断工作站是专业心电医生根据心电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专业分析诊断的工具。

分析诊断工作站功能规范:

1) 心电检查数据到达即时提醒功能。

2) 病历列表。显示所有的心电图病历,按检查时间顺序排列。

a)病历列表中具有患者的状态显示。有未检查、已检查、未报告、已报告、已

审核、已发送状态。

b)支持在同一界面上显示患者的信息个人信息以及测量参数,报告诊断。

c)具有特有的异常测量值,异常诊断的特殊颜色提醒技术,为诊断医生提供快

速诊断的优先条件。

d)提供丰富的查询功能,所有患者信息都可作为查询条件。

3)心电图分析功能

a)显示同步十二导心电图波形也支持根据医生习惯自定义多种显示模式,可以

分肢体导联、胸部导联的电压调节与走纸速度调节。支持RR间期与R波幅

值差的测量,可以精确对心率不齐的倍数测量。

b)具有导联反接的纠正技术。

c)波形显示具有时间轴,精确定位心拍,支持每组波形、每个波形的单独测

量,并可以修改测量参数。支持12导联叠加分析。

d)自动分析心率、PR 间期、电轴等所有心电参数,可测量出超过种以上

20

的心电图参数,提供学术研究。

e)自动识别需要测量的心拍。

f)支持高频滤波、低频滤波、工频滤波调整。

g)支持分页和多种显示模式。

h)波形显示幅值自由调整。

i)心拍特征点手动微调功能。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测量值异常显示

j)十二导波形重叠显示功能。

k)具有电子标尺功能,测量幅值与压差,代替圆规直尺的手工测量工具。

l)支持同一个患者多次心电图对比

4)编写报告功能

a)医生可以自动诊断或手动报告编写心电报告。支持心电图特殊符号的输入技

术,不需要在键盘上反复切换。

b)提供丰富的报告诊断库,避免过多的键盘输入。支持心电图原始数据多次对

比功能。

c)提供多种输出报告格式:横排十二导、竖排十二导、2X6、3X4、3X4+ 长

II 导、心电参数表、单独长II 导等。支持B5 纸输出打印。

d)支持打印预览功能,在打印预览处可以选车打印的长导联,支持双面打印,

以及图文报告,为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报告模板。

4.4.4数据统计工作站功能规范

数据统计工作站为区域内各医疗机构和区域管理人员提供检查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功能。

数据统计工作站功能规范:

1) 提供可自由定制的统计模块,所有的字段信息都可作为统计条件,并组合使用。根据需要

可进行工作量、科研、教学用统计。

2) 统计结果可显示统计列表、统计数量、统计报表、统计图表,并可直接打印输出。

3)统计结果可导出成EXCEL或TXT文件

4)综合查询统计,可任意组合统计条件,统计查询条件可以按照各种逻辑运算与/ 或/ 非/

小于/大于/等于/精确匹配/模糊匹配的结果组合。

5)阳性率统计

6)检查费用统计

7)工作量统计

8)检查项目统计

9)疾病统计

4.4.5管理工作站功能规范

管理工作站主要是区域心电信息系统的人员管理和基础数据字典的管理。

管理工作站功能规范:

1)对于用户按职能进行分组,实现对心电图数据的分级,分科室权限管理,

分机构设定录入、采集、报告书写、报告审核、报告浏览权限。

2)基础数据字典应包括心电类型,检查项目,病人类型,性别,常用词库,诊断模板,报告模板等。

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项目行为,强化信息安全,根据xx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相关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内容包含以下三类:(一)信息化集成类:信息化软硬件集成、信息工程与弱电工程集成; (二)产品采购类:(1)硬件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设备及空调、UPS电源等数据中心机房专用设备和内存、磁带等材料零件供应及安装;(2)软件产品:标准软件产品、软件用户授权。 (三)服务类:(1)软件开发类:按照业务需求完全或部分定制开发并提供后续服务的项目;(2)外包服务类:将信息系统研发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软件公司,自主研发的信息化项目;(3)维保服务类: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免费维保期结束后的维保服务采购;(4)设计咨询类:信息化规划、数据中心设计、网络设计咨询、安全检测咨询等。 第三条集团及子集团、事业部、各分子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 1

均需遵守集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小步快走等原则。 第四条集团及子集团、事业部、各分子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均需遵循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管理、实施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集团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集团董事长任组长,集团总经理及信息化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办公室、财务中心、审计监察部、信息化办公室、招投标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的领导、管理、监督、决策和奖惩。 第六条xx集团设立信息化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负责集团信息化建设总体协调和管理。负责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立项审批,集团办公室、财务中心、人力资源部、发展策划部、企业管理部、审计监察部、集团招标管理办公室、品牌事业部按职责分工,参与信息化建设管理。 第七条信息办负责牵头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备案、立项、报批、建设、考核、运维等管理工作,履行以下等职责: (一)根据企业发展及管理需要,拟定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相关制度; (二)根据集团战略发展、子集团业务战略发展,拟定集团IT规划、子集团业务IT规划;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备案工作,负责信息化合格供方信息 2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 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 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 第5部分:CRM规范; 第6部分: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要紧起草人: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治理、实施治理的差不多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不 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3 定义 本标准采纳下列定义 3.1 验收 acceptance 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同意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化模板)

附件1 合肥市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模板)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三)建设地点及建设期限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第二章建设单位概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二)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二)现有软件环境 (三)现有硬件环境 (四)现有机房环境 (五)现有机构和专业人员 (六)系统技术路线选择 (七)效益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一)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二)计算需求分析 (三)存储需求分析 (四)网络需求分析 (五)安全需求分析 (六)其它辅助环境需求分析 (七)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规范要求 (八)项目建成后单位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程度 第六章数据共享需求 (一)现有信息资源共享情况(需明确现有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技术结构等) (二)项目建设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专门分析内部和外部信息共享需求,需明确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技术结构等) (三)项目建成可提供的信息资源(需明确共享信息数据字段、格式、技术结构等) (四)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技术架构 (二)业务系统建设方案 (三)数据库建设方案 (四)计算存储备份建设方案 (五)网络安全建设方案 (六)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 (一)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实施进度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分年度、分阶段)

(三)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四)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估算表第九章项目招标方案 (一)招标范围 (二)招标方式 第十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识别和分析 (二)风险对策和管理 第十一章附件

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与评审标准

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与评审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纲要2003-2010年》(卫办发[2003]74号)和《山西省“十一五”信息化规划》(晋政办发[2 007]13号),为了促进和规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的管理与业务工作水平,实现医院内部、医院之间和医院与全省卫生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面向医院、面向社会公众和患者、面向卫生行政部门的高效、快捷、方便、优质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信息化的战略先进性,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特制定我省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与评审标准。 一、内容与标准 1.信息化基础建设。主要有管理机构与职责、建设规划、运行要求、人员培训、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应用评价等内容。 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见附件1,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评分标准与方法见附件2。 2.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成为涉及临床、医技、影像、化验、财务、管理、后勤等全院各方面的一项基础建设,也是各医院都在不断投入、不断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我省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各医院要加快临床诊疗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等的建设,逐步建成数字化医院与患者诊疗信息共享的网络应用与服务体系。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见附件3,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评分标准与方法见附件4。 3.网站建设与网络服务。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办发[2005]12号)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推动规范医院院务公开,促进医院依法执业、亮证经营、和谐医患关系,满足群众就医需要。按照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山西卫生信息网内容保障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晋卫[2005]58号)要求,各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要做好单位网站和医护人员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和分时段预约就诊等功能,做好网上应用工作;积极开展网上医患互动,并通过“一日清单”、“一单通”等网上查询功能提供便民服务;逐步推行在全省各医院通用的,能够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卡(医疗就诊卡);建立执业医师诊疗信息服务库,提供诊疗信息咨询服务。 网站建设与网络服务评分标准与方法见附件5。 4.医院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根据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建立卫生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与信息共享机制的规定》(晋卫[2 006]69号),通过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以及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农村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等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建设,实现医院信息系统与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为制定卫生

以信息化促进规范标准化

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是一个引领我国今后五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近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也审查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各部门、各行业均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十一五”甚至更加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形势,作为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支撑性和超前性的标准化工作,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T),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跨学科的方法,讨论如何以信息化促进标准化,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来加快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二、标准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快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服务质量提高、安全卫生加强等的速度明显加快,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综合化的生产过程,会涉及到众多行业、企业和技术。同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遵循WTO规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这些,都对我们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为抓住和利用好未来十五年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通过体制创新,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则、科学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其他标准相配套,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国家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紧密结合的标准化实施机制;十年后标准化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再过五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创新思想的纲要,实现这一目标,则要以一种科学的、高效的、积极的、务实的方法来实施。 同期,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也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 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 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

规模.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 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 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1所示。

信息标准规范建设

6.信息标准规范建设 6.1信息标准建设目的 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跨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建立全校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阶段,目标是实现整个学校的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及工作协同。因此,如何将众多应用系统中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定义和分类,使信息有序流通、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及权威性、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此外,高等学校间共建共享应用系统、共同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使制定统一的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成为必要和可能。 信息标准是整个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标准在全校范围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信息标准确保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6.2信息标准的编制原则 数据共享中心的建设就是要规范全校信息的管理,并建立《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管理文件,该信息标准管理文件应符合如下的编制思路: ?涉及到国际、国家和教育部已颁布的标准,要采用已颁布的标准。 ?涉及到已颁布的高等学校部分管理信息标准,《学校信息标准

及规范》在相关内容上尽量及已颁布的标准保持一致。 ?涉及到关于学校信息管理已经颁布执行的标准,要采用学校已颁布的执行标准。 ?《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是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行业、学校的需要进行不断维护。 ?在《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颁布执行后,后上的信息化系统需要符合该标准;已存在的信息化系统则可以根据映射功能和信息标准做对应,条件允许的话向《学校信息标准及规范》靠拢。 图:学校信息化标准构成 6.3代码设计原则 ?唯一性 代码是描述对象基本属性的标识。有的编码对象可能有多个不同名称(例如校内单位可有单位名称、单位号、单位简称、英文缩写等),可以按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分类描述,但在一个分类编码中,每一个对象应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唯一标识一个编码对象。 ?稳定性 代码的编制要有稳定性,应避免含有易变元素的干扰,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贵阳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

贵阳市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 (试行)

二〇一五年一月 说明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工作部署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技〔2014〕6号)的要求,为保障“三通两平台”顺利推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本基本标准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 2.基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具备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校园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等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应用能力建设,指导中小学科学规范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3.基本标准在“配备要求”栏目中设置了“基本”和“选配”两个选项,“基本”项为标准的基本要求,“选配”项供有条件的学校选择配置,不做硬性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性能先进的设备。 4.基本标准中的学校规模按照完全小学6、12、24、36个班及以上,每班不超出46人;初级中学12、24、36、48个班及以上,每班不超出50人计算;高级中学12、24、36、48班及以上,每班不超出56人计算;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分别参照对应学段标准执行。各地在配备设备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班数和班额作相应调整,但配备比例不能低于标准要求。标准中对某些设备的配备数量规定了范围,其中下限数量为基本要求,上限数量为规划要求,各地可根据经济条件和学校实际逐步配置。

目录 一、基础设备设施 (4) 1.校园网络 (4) 2.班级多媒体教学终端 (5) 3.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 (7) 4.教师计算机 (7) 5.电子备课室 (8) 二、应用软件与教学资源 (9) 1.应用软件 (9) 2.教学资源 (10) 三、信息化专业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2)

信息化机房建设标准化文件

信息化机房建设标准化文件

内容CONTENTS 1标准定义目的3 2 标准范围3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标准定义5 3.1基础环境要求5 3.1.1 机房面积及布局要求5 3.1.2 机房设备布置要求6 3.1.3 机房内环境条件6 3.2 机房设备的要求7 3.2.1 市电及UPS的要求7 3.2.2 机房空调的要求8 3.2.3 机房新风设备的要求 (可选) 9 3.2.4 环境监控设备的要求 (可选) 9 3.2.5 地板的要求9 3.2.6 机柜的要求10 3.3 弱电系统要求10 3.3.1 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10 3.3.2 机房安防系统的要求10 3.4 消防系统要求10 3.5网络标准11 3.5.1 广域网标准11 3.5.2 局域网标准13 3.5.3无线局域网标准18 3.6服务器及备份设备标准19 3.6.1设备标准19 3.6.2文件服务器容量规划21

1标准定义目的 本文件将定义信息化基础设实施中将采用的关键数据标准、各子系统特殊定义及和所需的相关资源要求。 *本标准中所有表格及内容为相关系统数据标准,如: 该表格定义了机柜数量1~4台情况下,新建机房面积应在10~15 m2; 2 标准范围 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机房基础架构标准 机房基础建设 市电 空调 UPS

消防 综合布线(包括机房内外) 安防 网络标准 广域网标准 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标准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标准 服务器硬件标准 文件服务器规划

3标准定义 3.1基础环境要求 3.1.1 机房面积及布局要求 小型机房: 中型机房: 大型机房: 如机柜内设备密度较高或采用刀片式服务器时,机房的承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重点考虑。 其中的机柜数量应包括现有机柜标准化时新增的2~3个机柜,如机房内机柜数量在10个以上,则应该上报进行机房面积设计。

信息化标准建设整理稿

庆阳市信息化标准建设“十二五”规划 根据网络化信息系统基本模型,按照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化标准进行分类,提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该体系框架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组成。 1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包括术语、识别卡、存储媒体、软件与软件工程、设备、字符编码标准等。 (1)术语标准:术语标准用于统一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名词、术语和技术词汇,包括基础术语(信息技术、数据处理词汇及标准化相关活动的术语)和专业术语(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领域术语及网络和空间信息资源方面的术语)标准两部分。 (2)识别卡标准:包括条码卡、磁卡、(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 卡和光卡标准。 (3)存储媒体标准:包括光盘、磁盘和磁带标准。 (4)软件与软件工程标准:分为软件工程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两部分。软件工程标准包括编制指南、生存周期过程与管理、产品评价、能力评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标准。操作系统与语言标准

包括操作系统标准和程序设计语言标准,用于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 (5)设备标准:包括计算机设备、外设专用终端、办公设备与消耗品、信息家电、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标准(后两种归类在“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中),适用于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互连。 (6)字符集编码标准:包括字符代码结构、字符编码标准等。 2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按照特定目的和规则采集、加工和创造的存储在特定载体上的数字化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标准体系从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目录、存储和服务等环节入手,包括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分类及编码、业务文档/媒体格式、数据库、目录服务和Web标准等,适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测评、运行与维护。 (1)数据元标准:数据元是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这部分包括数据元分类、定义、标识和属性标准等。 (2)元数据标准:元数据(metadata)是描述数据元属性(即语义内容)的数据,用于数据资源的定位、评估和选择等,并存储在数据字典(数据元注册系统)中。数据注册系统通过对数据元及元数据的管理实现跨系统、跨环境的数据共享。这部分主要包括资源标识、标引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XML语言)、元数据和元数据注册标准等。 (3)信息分类及编码标准:信息分类及编码实现对信息的分类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 ..... .......... . (1) 第二章机构人员 (2) 第三章组织实施 (3) 第四章基础设施 (4) 第五章应用系统 (6) 第六章运行维护 (10) 第七章信息安全 (13) 第八章附则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医药 信息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重点,构建中医

药特色鲜明、技术平台先进、服务管理规范、系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第三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 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中医医院应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并突出中医药特色,实现医院内部和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高效统一、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五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和管理制度,执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第六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工作列入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制 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满足医院整体发展的要求。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医院年度预算,年均 投入应达到年医疗业务总收入的1%~5%。 第八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 综合医院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二章机构人员 第九条中医医院应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包括院长、 主管副院长、信息部门以及医、药、护、技、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负

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

施工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 6.1.管理制度标准化 6.1.1 质量控制 6.1.1.1.控制目标 整体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一级公路标准,经得起考验和历史的检验。 全部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道路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80%,开通速度达到80km/h设计速度。 6.1.1.2.责任体系 6.1.1.2.1.组织机构 为加强本项目质量管理组织领导,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各驻地经理 组员:项目部副经理、专业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工区 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项目安质部。 6.1.1.2.2.职责分工 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国家道路、隧道质量管理法规、工程建设

强制性标准以及G306线林西至大水菠萝段项目工程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和审核合格后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对标段施工质量负责。 工区:在项目经理部、驻地经理部领导下负责管段内工程质量的日常检查指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和审核合格后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对工区施工质量负责。 6.1.1.3.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1) 落实质量监督制度。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全过程接受道路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及政府部门质量安全监督,同时公布质量社会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 加强施工图审核和现场核对优化。 (3) 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案审查。 (4) 严把原材料进场质量关。 (5) 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力度。 (6) 过程检验和专项检验相结合。试验室须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原材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测试验,见证试验的项目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下进行。 (7) 坚持样板引路。 (8) 严格质量检查验收。强化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 6.1.1.4.考核评价 由项目建管办依据《施工单位质量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对本标段

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要求,为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各类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有效发挥信息系统作为公共 服务体系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序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 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贯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归口管理”的原则,实 行学校、业务主管单位、使用单位分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逐步实现“硬件 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安全可靠”的建设目标。 第三条信息化建设是指直接应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计算机 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基础设施。是指由学校和各电信运营商在校园范围内建设的各类通 讯管线、通讯电缆和光缆、通讯基站、弱电机房、网络设备、楼内弱电布线、 无线网(WiFi)室外和室内接入设备等。 2. 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各类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平台、应用软件 及中间件等的采购、开发和集成;以及相关信息化硬件设备的采购,包括服务 器、存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但不包括各种教学仪器、实 验室设备、文体设备。 第四条信息化建设遵循需求调研、立项申请、可行性论证、项目审批以及 变更、验收、投入运行等规范程序。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负责学 校信息化建设的审议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与 经费预算;审议学校信息化建设、运维管理及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审议信息化 建设各单位的责任分工、资源分配;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性 问题进行审议和决策。 第六条网信办作为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以下

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篇一:中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辅导材料 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辅导材料 企业改革管理部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序言................................................. .. (3) 一、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方案概述 (4) 二、建设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意义 (5) 三、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6) 四、标准化制度体系架构 (6) (一)以业务分类为基础进行制度分类

别 (6) (二)以适用范围为依据划分制度层级 (13) (三)以业务管控深度为尺度明确制度类型 (16) (四)制度层级与制度类型的联动 (17) (五)标准化制度模板 (19) 五、制度管理内容及运行机制 (23) (一)各级管理部门职责及要求 (23) (二)制度规划与计划管理 (24) (三)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 (25) (四)标准化制度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27) 六、制度管理信息化 (2) 8

(一)制度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29) (二)制度编码规则 (29) 七、企业层面制度标准化改造方法及步骤 (30) (一)总体要求................................................. .30 (二)具体改造步骤 (31) (三)标准化制度模板应用说明 (32) 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辅导材料 序言 近年来中国石化的体制机制、业务组合、市场布局、产品型态与企业文化等方面不断优化创新,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状况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力争实现“用10年时间,将中国石化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党组提出了塑造中国石化管理模式的要求,特别是苏总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统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按照规范化、系统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doc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构建稳定、安全、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信息支撑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建设(以下简称“四统一”)的原则,以防止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三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是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按照“四统一”的原则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化建设,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应用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等)的建设与升级。 第二章统一规划 第五条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 第六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研究审定后实施,其作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 第七条各子(分)公司应编制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 1

配套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三章统一标准 第八条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集团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体系,原信息系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更新。 第四章统一计划 第十条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依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信息化建设建议计划,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列入子(分)公司和集团公司年度工程计划。 第十一条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严禁计划外项目发生,未列入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已下达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追加投资的,应当按照计划申报程序报批。 第五章统一建设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信息化项目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项目需求单位共同负责建设,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不得自行建设和 2 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严把需求管理关。需求单位负责提供项目的建设目标、详细的业

某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编号:SM-ZD-99478 某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 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某大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要求,为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各类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有效发挥信息系统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序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贯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学校、业务主管单位、使用单位分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逐步实现“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安全可靠”的建设目标。 第三条信息化建设是指直接应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计算机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基础设施。是指由学校和各电信运营商在校园范

信息化系统建设规范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化系统建设规范 第一章数字化校园总体设计规范 第一条学校建设的所有信息化系统必须符合《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中对一类高校(985、211高校)主要 信息系统建议等级要求,并通过相应级别的等级保护测试。第二条性能指标:门户网站类系统支持5000人以上并发访问,管理类系统支持2000人以上并发访问,访问平均延时小于3 秒,最大延时不超过30秒;系统安全、稳定,保证每周7 ×24小时运行;存储系统:满足需求,运行稳定,易于扩 充;支持负载均衡、可扩展;支持远程管理。 第三条信息标准: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产生、存放、使用,使数据真正实现共享。信息编码采用《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化校 园基础平台信息分类编码规格》,提供满足《华南理工大学 管理信息共享数据模型》的数据访问接口。集成规范采用 J2EE应用标准,建立用户管理规范,易于各信息系统之间 的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 第四条系统架构:采用WEB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四层结构。 第五条网络安全: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必须进行信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安全隔离,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采取 不同强度的安全保密方式,包括数据加密存储/传输、数字

证书、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采用防火墙、入 侵监测和安全审计技术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防病毒、 防攻击的系统安全体系。建立系统、应用、存储三级备份 体系结构,可采用第三方软件提高备份和灾难恢复能力; 建立服务器群集,实现负载均衡,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第二章基础设施规范 第六条基础设施定义:信息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网络及其他设备等)、计算机软 件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应用平台等)和网络基础 设施。 第七条建设要求:安全、性能指标符合第一章数字化校园总体设计规范要求,功能满足管理业务的需要,扩充性强;符合 ISO标准,主流产品或者与主流产品兼容,产品的技术支 持和服务质量有保障。 第三章应用系统规范 第八条应用系统规范总则:应用系统软件是面向最终用户的,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效益、效率的提高。无论是购 买还是自行研制,应用软件应具有以下性能指标: 第九条数据设计符合信息标准及接口规范,易于和学校公共数据库系统集成,共享数据。 第十条功能齐全,满足需求;通用、扩展、易操作。

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管道运输公司 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管道运输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管 理工作,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质量,提咼投资效益和资源共享,避 免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程序,根据国家及陕西省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有关规定,结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是指为提升公司竞争力, 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内控能力和工作效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安防监控和软件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基础设施、自主研发、引进试点、推广完善、运行维护等列入或调整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综合计划的所有项目。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部门是指公司及其直接管理的各部门 和输油处。建设单位或业务部门负责提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组织或参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公司信息中心。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建设单位提出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批,并会同有关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督管理。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最高领导和决策

机构,下设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审批信息化总体目标;负责审批信息化发展战略;负责审批信息化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和预算;负责审批重要的信息技术政策和规定;负责审批和确认项目的优先级;负责解决战略性问题和冲突。 第四条公司信息中心是公司信息化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相关决定;负责信息化战略项目直接控制;参与对非战略性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支持;负责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监管和考核;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投资、计划的审查;负责编制和分派年度信息化项目建设任务;负责制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公司所属各部门是本部门信息化项目组织建设和运营维护部门。负责提出并确定信息技术需求;负责或参与编制和确认技术解决方案;负责编制项目预(估)算;负责对经公司审批并分派的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建设;负责对本部门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负责对最终使用单位人员的技术培训。 第二章建设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管道运输公司招标管理办法》、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 第七条项目建设单位应确定项目实施机构和项目责任人,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责任人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报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建设进度、概算控制等情况。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领导应对项目建设进度、质量、资金管理及运行管理等负总责。 第八条信息化建设项目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按照《陕西延长石 油(集团)管道运输公司招标管理办法》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

人民法院信息化技术标准解读与适用

人民法院信息化技术标准解读与适用 一、前言 (一)人民法院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目标和定位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共同使用的规则,指导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特编制人民法院信息化技术标准(简称“法标”)。 (二)法标修订回顾与本次修订重点内容全国法院信息化快速发展,新的时期,面临新的问题。人民法院信息化技术标准应当满足新时期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1. 2002 版法标 2002 版法标定位于审判业务应用的建设,指导各地筹建审判业务管理系统,是用于规范审判业务管理系统与司法统计数据交互的标准。 2. 2005 版法标 2005 版法标提出了数据中心的概念,也树立了实体化管理的思想,明确了数据交换的地位,扩充了标准范围,涵盖法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重点描述了审判业务数据结构与代码标准。 3. 2009 版法标 2009 版法标进一步完善法标体系结构,适应业务发展,扩展应用领域。重点完善和扩充审判业务应用建设规范,突出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综合应用。 4. 本次法标修订本次法标修订建立了完善的法院信息化技术标 准体系,

全面覆盖法院信息化数据、应用、安全、基础设施、运维等 各项业务,建立了规范的标准编制过程,持续开展法院信息 化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体系简介 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由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组成,标准体系见图1所示。目前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共包 含标准127项,其中,采用国家标准 27项,采用其他行业 标准3项,最咼法院组织编制的法院行业标准 97项。本次 拟发布标准30项,16年计划完成32项,17年计划完成35 项。具体标准及各标准的编制状态见附录。 图1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体系 1. 基础标准 (1) 术语和主题词标准 术语标准用于规范法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涉及的术 语,包括术语标准的编写原则以及法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 常用的信息技术术语和法院业务术语等。 术语和主题词标准 标准化工作管理标准 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 业务实体关系标准 信息资源交换标准 数据治理技术要求 一般技术标准 服务人民群众类应用建设标准 服务审判执行类应用建设标准 服务司法管理类应用建设标准 涉密网技术标准 非涉密网技术标准 场所建设信息技术标准 网络标准 云计算建设标准 信息化建设成效标准 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 运维管理标准 安全管理标准 基础标准 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 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体系

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

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 一是窗口服务满意化。以“方便、快捷、高效、务实”为基本要求,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群众满意”为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把社会保险服务窗口建设成为“学习之窗、服务之窗、创新之窗、效率之窗、协作之窗、清廉之窗”。 二是内部管理科学化。完善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用,以深化内部控制为重心,促进经办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规范了业务经办流程,审计稽核部门对业务经办各环节的全程监控。进一步强化稽核检查,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对冒领、骗取社保基金等违法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 三是数据处理信息化。加强“社保业务经办和社保业务全程电子化”建设,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和基础数据的管理和运用,并与。进一步强化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收费等功能,为社会保险业务、公共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依据,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截至目前,四是员工队伍全能化。窗口建设关键是人的建设,要造就一支工作作风硬、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担当社保重任的职工队伍,不仅需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培养、提高,实现由精通单一业务向熟悉全能业务转变,也需要切实改进服务,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

别能拼搏、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截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07人,基金收入4679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26人,基金收入2982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156人,基金收入7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657人,基金收入31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954人,基金收入559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091人,基金收入213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