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的几点建议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其心理健康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每年因为各种问题而自杀的人有增无减。大学生的自杀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所遭遇的心理危机,无论对于维护学生个体生命健康的权利,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心理干预

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抑郁倾向,特别是发现行为异常时,要及时疏通、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纠正错误认知,防患于未然。目前,许多大学生对抑郁症认识不足。一方面,缺乏对抑郁症的科学认识,当出现相应症状时认为只是思想上的问题,忽视抑郁症的先兆而慢慢滑入抑郁症的深渊。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但由于担心受到歧视而掩盖自己的症状,放弃了寻求心理援助,延误就诊的最佳时机。所以,及时筛查有抑郁倾向的和已经患有抑郁症的“问题学生”,及早发现,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积极干预是最好的办法。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有效地挖掘个体潜力,提高其心理素质。能引导患者倾诉的医生,就是好的医生;能充分倾诉的病人,都是能康复的病人。善待生命,就应该永怀真诚。高校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应面对现实,不断丰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做他们的心理医生。专职心理医生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要注意多鼓励病人表白,也就是心理门诊中所说的“倾诉”。心理病人是背负着沉重精神包袱的人,鼓励他们倾诉,就是把他们积压在心底的问题倒出来。如公开秘密、宣泄感情等,让病人获得轻松和自由。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也就是精神分析,需要精神分析的不是能倾诉的病人,而是倾诉不出来东西的人,这就需要提供心理咨询的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洞察力,适时适度的心理咨询活动能够防患于未然。

4.适时地进行个体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

很多人都可能遇到过心理危机,而关键是能否在危机转化成心理疾病之前尽早解决,教师和学校是这一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要让病人认识到自己患了抑郁症的事实,对自己所患的抑郁症的治疗负起责任,遵照“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原则,肯定病人的长处。因为绝大多数抑郁症病人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教师要以温暖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敞开心扉,使内心得到释放,心理逐渐走向正常。心理安慰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寻求社会与病人家庭的支持,即让家人亲友和同事来帮助和支持病人。因为

抑郁症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许多种心理治疗都能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能够帮助病人分析他们的问题的来源,教会他们如果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教会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增加强化生活满意度,减少导致抑郁的行为。有两种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由贝克首创)和人际治疗-被发现对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在认知治疗中,医生帮助病人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在人际治疗中,医生帮助病人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治疗抑郁症的自我及时强化法: 对忧郁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有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是最重要的。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自我及时强化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是在吸取东西方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有些人之所以患了忧郁症,主要是他们本人对自己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地及时地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和行为,忧郁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 “自我及时强化法”的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坚持正常活动。 有的患者本来可以正常上班、可以正常做家务,却不去上班、甚至连家务都不做。这是很有害的。越这样越感到自己没用。实际上患者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有能力搞好家务。只要该干的坚持干,自己的情绪就不会日益低落。第二、定计划留有余地。 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考虑明天干什么。计划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充分留有余地。这样每天都可以顺利完成计划。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跳一跳就可以摘下果实来”。 第三、及时肯定自己。 每天晚上睡觉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这即将过去的一天的成绩和进步,不讲消极的东西。能写日记最好,把好的体验、进步、成绩记到日记上。天天都这样记日记,觉得生活会越来越有意思。 第四、不向亲友谈消极的东西,亲友也不听患者的消极的言谈。这并不是不同情患者,主要的是亲友听患者谈消极的东西,会强化他们好谈消极的东西。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绝大多数的抑郁症病人病前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同时在出现情绪抑郁、低落过程中产生悲观。失望和孤独、无助感。这些情况,一般来说可以用心理治疗——即所谓的“心药”来处理。因为根据国外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抑郁症病人经过心理治疗或多种治疗方法(合并药物)的处理或帮助可以得到治愈或缓解。如美国曾作过一项大样本的随访研究,发现人际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门诊病人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味酸)相似,有效率为60%-80%。 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病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因为它不会产生像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所致的生理副反应,因此对那些药物副反应明显或害怕微电休克治疗的病人来说比较适用。第二,临床上约有10%-30%的难治性病人,即对药物没有疗效的抑郁症可以合并心理治疗以取得效果。第三。药物可以治疗抑郁症状,但停药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仍会复发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会出现抑郁,而心理治疗可以教会病人如何去面对和适应挫折,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即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提高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技能。另外,临市上药物和电休克的治疗效果在4~6周内便出现,而心理治疗的效果则是在6~8周后出现,即它的疗效出现时间较慢,但疗效较稳定。不要因为2~4周未见疗效而放弃心理治疗。 根据不同的抑郁表现和临床医生的擅长,可以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这就像溃疡病的治疗,可以用西药,也可以用中药或外科手术治疗一样。如果病人一直是郁郁寡欢、悲悲切切,像《红楼梦》中所述的林黛玉式的抑郁性性格的话,可以采用支持、安慰或心理动力学的治疗,着重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如果病人表现为不善交际,与领导和同事关系相处不好,孤僻、退缩和与社会隔离,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帮助其学会如何与人交谈和交往,同时认识到人是社会性的,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生活,每日要与人打交

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的家庭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的家庭心理干预效果 评价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冒才英张旭兰合浩赵淑媛全映波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抑郁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与家属同时接受集体与个别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抑郁治疗。观察1 a。家庭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 a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状况,家庭负担量表评定家属的护理负担,自编家属认知状况调查表评定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技能,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统计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家庭负担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均<0.01),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家属中94.05%认为家庭心理干预效果好,对抑郁症相关知识、药物治疗、护理技能等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年复发率及功能失调性状况量表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0.01)。结论家庭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庭支持系统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 【关键词】抑郁症家属家庭心理干预治疗依从性复发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men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Methods 200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 two groups radomly.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antidepressive treatment combiding with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mental nursing internen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outine antideprssive treatment.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with SAS, CES D,FIS,DAS and self designed cognitive questionnaire for families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1a of family men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mpliance and relapse ra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SAS,CES D and FIS in the families of study group descreased obviously post intervention and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ll P<0.01).The complianc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ficant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nual relapse rate and scores of DAS in study g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Family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has good effect on the depression patients.It is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教你一套实用的抑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抑郁症如何自我治疗呢?日前,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李宏夫教授指出,除了到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治疗机构寻求专业治疗外,个人采用一些切实的自我调适方法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抑郁症状,这其中主要是指轻度或中度的抑郁症状。以下便是一项抑郁症自我治疗的行动计划: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1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时期的锻炼,李宏夫教授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清新的时刻,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慢慢就会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2外出交际: 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3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灵重塑疗法其中的一种净化内心的方法。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

(完整版)抑郁症自杀干预案例

案例一:我的世界没有色彩——抑郁症自杀干预(摘自创伤危机干预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 一、案例简介 1.背景资料 来访者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女生,20岁,汉族,父母务农,母亲因病去世,家中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当天来访者来的时候精神疲惫、无精打采。 2.间题主诉 自己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想过自杀,并在假期里有过这样的行动,来到学校感觉好一点,同学看她情绪低落,让她来进行心理咨询。 3.诊断评估 来访者有自知力,而且是主动求助,没有精神病史,在母亲死后一直精神不好,现在有一年多了,学习没有兴趣,对活动也没有兴趣,什么都不想干。综合评估属于抑郁情绪精神障碍。 4.咨询方针 先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然后用合理情绪认知疗法,先找到她的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最后再到她的核心信念。 5.咨询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是改变她“一想到父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都没有了”这一想法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及其灾难化的思维方法。 6.咨询过程 春节过后,刚刚开学不久,我就在咨询室遇到一了本学期第一个来访者,来访者是一个名叫周怡(化名)的女生,第一次来到咨询室是在我快要下班的时候。她推开门进人办公室,神情忧郁,对我说:“老师,我想给你谈谈。”语调低沉,没有活力。“那你先填一张预约表吧。”我顺手拿出张预约表和一张白我症状评述表,我看了看表,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我让她先填好表,大致看了一下她的情况,这是一个多次想白杀的学生。我感到这是一个危机 于预个案,便立即告诉她:“今天你能来咨询室是鼓了很大的勇气,首先谢谢你

对咨询室老师的信任,我看到你也很想解决你的问题。”我看了一下预约表对她说:“希望明天上午我们来做个咨询,晚上回去把最近的状况整理一下,等到明天下几午9: 00我们见,怎么样?”然后我把第二天上午的咨询调整了一下,准备接手这一忧郁女孩的个案。她松了日气,表示同意! 她走之后,我认真看了她填写的表格,顿时感到一股说不上来的闷,一种抑郁的情绪传达出来,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如下:周怡(化名),女,20岁,大二学生,生物化学专业,父亲农民,母亲农民。在家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 第一次访谈:2009年2月26日咨访关系的建立 来访者9: 00准时到达咨询室,坐下来,我首先告诉她什么是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咨询的设置,心理咨询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及其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让我们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一般是50分钟左右一次。由于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因而解决心理问题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听完这些,她表示理解。 咨询师:你现在能够给你的心情打个分吗?如果最好的是十分,最差的是一分(不想活了),你现在的心情可以打几分? 来访者:2 — 3分,我有儿次都想到死,我还在找各种方法结束自己的 生命。 咨询师:你想到了死,看来你遇到不小的问题,让你感到十分为难,能跟我说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来访者:我不知道怎么说,反正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留恋的东西了。(眼睛转向窗外,含有泪花),除了我妈,要不是但心我妈难过,我早就去死了!现在也不用但心了,她已经死了。 (沉默!) 父亲是一个混蛋!(她说话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愤恨),他根本不配做父亲,他没有一个朋友,就连自己兄弟也看不起,他凭了1么看不起别人,他整天在家里,好吃懒做,和我妈一生气,她就躺在床上,甚至一两天不起床,这还是一个男人吗,我妈是活活被他气死的。我现在只要一想到他,就想死。 你想想我怎么活,以后要面对这样一个父亲,还要尽自己的义务去孝顺他!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策略

?健康教育?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策略 刘 波 王瑞文 [中图分类号] R74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4719(2002)04-0232-02 作者单位: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精神病医院 抑郁症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内源性抑郁、体因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对其做心理治疗的侧重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内源性抑郁 内源性抑郁包括单相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与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有关的抑郁状态。这种抑郁的发病往往缺乏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背景。因此,许多精神科医生认为这种抑郁与心理因素无关,在治疗上只强调药物的作用,心理治疗大多被忽略。从心理动力学观点来看,这种抑郁仍有其潜在的心理动力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存在于患者的早期生活经历和/或隐藏在现在的一些日常生活事件中,没有经过专门心理学训练的精神科医生很容易忽略这些因素的作用。例如某女患者被诊断为躁郁症,患病十多年来一直服药治疗,但几乎每年病情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反复。他的医生只是通过调整其药物来进行治疗,并声称该患者的抑郁属于“生物性”的,其父母和丈夫对她的关心和照顾几乎无可挑剔,找不到任何可被视为发病诱因的心理因素。后来该患者到心理科就诊,心理医生很快就发现该患者的心理问题;她的父母和丈夫都把她作为一个孩子来照料,不要她工作,不放心让她单独带自己的孩子,甚至她每天的穿戴都要由家人安排,完全忽视了她作为一个30多岁成年人的心理需求。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该患者开始意识自己内心的需要独立成长的欲望,取得家人的配合后,让患者学会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并找了一份工作。她的病情也日趋稳定。 考虑到内源性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致病因素的隐蔽性和他们对心理治疗往往缺乏足够的动力,前期的治疗常常只能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只能在较浅的层面上进行。一般可给予一些心理健康知 识的辅导,理解和安慰性支持。 在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部分缓解后,就要对其进行认知性的治疗,激发患者对其产生抑郁的心理机制探讨的动力,使其意识到这是对获得远期疗效所必需的治疗过程。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技术,对其与产生抑郁情绪有关的行为模式(如退缩、社交困难等)进行行为矫正治疗。一般能够完成这一阶段的心理治疗的患者,其抵抗抑郁复发的能力明显增强。 大多抑郁症患者的内心都存在较强的心理动力冲突。他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缺乏自信的矛盾的心理状态致使他们长期压抑自己的心理需求。抑郁症状只是他们对压抑的承受能力达到一定极限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解决他们心理动力上的冲突才是最根本的治疗。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治疗不仅对治疗师的治疗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患者有较强的求治愿望和一定的领悟能力,并且治疗时间长。临床上能够接受这一层次心理治疗的患者十分有限。许多心理医生相信,能够完成这一阶段治疗的患者,可望最终彻底摆脱对抗抑郁药物的依赖。 二、体因性抑郁体因性抑郁症包括各种由躯体、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药物和各种有害物质所致的抑郁。对这类抑郁除积极治疗其原发疾病以外,心理治疗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体因性抑郁的心理治疗前期可采用认知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其躯体疾病的认知,让患者了解不同情绪状态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疾病。对部分有一定领悟能力和治疗要求的患者,也可对其做进一步的心理动力学治疗。 相当一部分体因性抑郁属于心身疾病范畴。对其社会心理因素的了解和治疗,矫正其不良的行为 (下转第234页)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 谈到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遗传因素导致抑郁症,只是一少部分人群有这样的引发因素,但并不是绝对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做过科学论证,只是一些数据推论而已。其实绝大多数抑郁症的起因都是和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从心理发展学的角度来说,不只抑郁 症是这样,像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 等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都是如此,简单 来说,都是性格因素所造成的。性格决 定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看 待事物的方式,体现了他的性格,在心 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任何事 物都不会对人产生压力,令人产生压力的一定是人们对这个事物所持有的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令我们内心产生心理对抗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来自我们的思想。 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的李宏夫教授指出,很多人认为性格是有遗传因素的,事实上,性格的形成是受是成长经历、教育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所制约的。性格没有好与坏之分,内向或外向性格并不是抑郁症产生的真正起因,而是性格发展中存在的缺憾部分,它具体表

现在人的思想模式上,可以说人的性格不外乎在于人的思想模式,当思想改变了性格也就改变了,所以说彻底的根治抑郁症,重塑人格(性格)才是根本。 李宏夫教授说,要真正走出抑郁症或其他心理问题,心理上的调整至关重要。太多的抑郁症患者吃过多年药物,特别是强迫症患者,不仅问题没有解决,有的反而症状更加严重,对患者及其家庭都造成严重影响。合理利用各种心理治疗技术相互结合,可稳定有效的帮助患者。可以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患者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包括促成心情抑郁的可能心理因素,正确协调现实自我与“理想化自我”的矛盾,从根本上扭转错误认知思想。再利用心灵重塑疗法,逐步消除内心负面情绪,净化掉消极思想,循序渐进将问题挖掘和剔除,最终让患者走上康复的道路,恢复健康的身心状态。 目前,我国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还处于采用药物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因为国内对心理健康和抑郁症相关知识的不普及,加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又很少,所以很多患有抑郁症的朋友通常会到医院去看,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药物的治疗。一般来说,大多到医院去看病的患者相对来说已比较严重,由于长期负面情绪的累积导致了脑内化学物质的不平衡,进而伴有躯体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时,才会到医院去看。抗抑郁的药物对一些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可以比较快的补充脑内的化学物质,使他们恢复到正常,但从根本上来说,吃药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通过心理调节改变性格中导致抑郁的缺憾

抑郁症现状研究

抑郁症现状研究 一、前言: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3]想法等。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抑郁症现状与治疗方式研究,对保证人们健康,正常,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物质、精神)有重大意义。 二、现状 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全球处方量最多的10种药品中,抗抑郁药占了3种。 三、基本症状 抑郁症最基本的症状为:悲伤,焦虑,兴趣缺乏(通常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患者看来都是没有愉快感),失眠(早醒),食欲下降,过度自责,精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每天情绪波动,其中早上感觉最糟是本病特点。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特征,轻者自卑、心情不佳、自觉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回避社交活。重者情绪低沉、有自杀倾向闭门独居、甚至连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睡眠障碍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 四、治疗方法 1 、心理干预方法 1.1 工娱治疗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人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

抑郁症最佳治疗方法

抑郁症最佳治疗方法 抑郁症最佳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在 寻求一种能够药到病除的最佳治疗方法,然而患者的这种心理期望,却不利于他们的康复治疗,也会给他们的信心带来很大影响,结果是在寻求治疗过程中,历尽艰难坎坷也没能治愈。事实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抑郁症的认识和了解。如果他们能认识到抑郁症的形成是由于长期积累所致,而改变的过程恰恰是性格重新修正的过程,那么他们就能正确对待当下进行的治疗,自然也就会有所改变。 心理流派的方法有很多,重塑心灵心 理康复中心的李宏夫老师指出,诸多方 法的根本宗旨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哪一 种心理治疗方法都是可以帮助到我们 的,当你已选择了这种或那种方法,就 要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这个方法、给你 的治疗师一个机会,当你能坚持去配合 治疗的话,最终一定是会取得好的效果。李宏夫老师对几种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做了如下总结: 一、中医治疗: 采用中医治疗相对来说,中药的副作用较小,但效果比较缓慢。另外也可配合针灸的调理,效果更佳。 二、西药治疗:

目前,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大多数仍是通过西药的辅助和控制,相对中药来说,西药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同时副作用却也相当之大。长期服用西药一方面会导致个别患者的剂量增加,另一方面也会出现西药品种的多次更换,这类抑郁症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痛苦,再有就是形成药物的依赖性,所以通过西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再配合心理的治疗才会有完整的效果。 三、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上,也是常见的方法,但一般是针对精神疾病及重度的抑郁症患者,通常使用的方法有电休克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重复跨颅磁刺激(rTMS)、光疗、微创。但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物理疗法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也会较大程度存在复发的情况。 四、心理疗法: 心病终需心药医,这句话却是一语道破心理健康的实质。李宏夫老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是心理疾病不同的表现形式,究其根本都是来自人的思想。心理学中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任何事物及现象都不会对人产生压力和恐惧,令人产生压力和恐惧的是人们对此事物及现象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导致的”。事实上,人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进而产生情绪,而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症状严格来说,只是长期情绪

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抑郁症的心理干预方法及体会 抑郁症是严重精神疾病之一,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疾病负担及高自杀死亡率 [1]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 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情境为中心的临床症状。它包括多种症状与体征, 其中躯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自尊、有自罪感,注意力不集中,有自杀自伤想法等。虽然抑郁症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2]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作和生活的节 奏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导致抑郁症,如产前抑郁、产后抑郁、青少年抑郁、老年抑郁以及各种疾病原因引起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也间接影响其家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重性抑郁所导致的功能残疾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肌病,位居第二[3] ,因此,应该重视抑郁症的治疗。心理干预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心理干预方法 1.1 工娱治疗 除了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外,联合采用辅助治疗方法会使疗效事半功倍,工娱治疗就起着显著作用。工娱治疗不仅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患者很快融入集体活动中,从而改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常用的工娱治疗有下围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牌、跑步等,如果患者不喜欢这些活动,还可以让患者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使患者消耗大量的体力,对改善夜间睡眠也有相当的作用。然而,不要让患者参加过于激烈的活动,如蹦极、跳伞等,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1.2 音乐治疗 可以让患者在休闲时间多欣赏一些轻快、 和谐、柔和的音乐,让患者的情感融入音乐的情境中,受到音乐情境感染, 保持愉快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患者的心理状况就不会维持在较低落的状态。采用音乐治疗过程中,不要让患者听一些悲伤的音乐或慷慨激昂的音乐,以免情绪发生大幅度的波动,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1.3 写健康日志 指导患者通过写日志的形式记下一天发生的事和感受,这既是发泄情绪的一种形式,护士也可以通过日志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从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康复,也可以降低患者回归社会后疾病复发概率。 1.4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是为了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饮食、疾病转归以及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了解疾病的注意事项,避免生活中引发疾病的一些不良因素,让患者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除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也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同样的健康宣教,因为有了家人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才会让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心。

抑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抑郁症---自我治疗 方法一: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的锻炼,专家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的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是一天当中最清新的时刻,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方法二:外出交际 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他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抑郁症患者所需要改变的地方。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更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封闭的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是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方法三: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理学的一种调节方法,是心灵重塑疗法中的一种净化内心的方法。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已久的身心

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抑郁症患者可在早晚的时间练习观息法,练习时轻轻闭上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无论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纠缠的用心接纳它,而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纯粹自然的观察呼吸,以盘腿的姿态,二十分钟时间为基础,半个月至一个月后,可以延长练习时间至四十分钟到—个小时。 方法四:冥想法 冥想是身心修习的一种很好的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虽说是冥想,但却有很多方法,这里所提出的是一种简单的冥想练习,抑郁症患者只需在内心中确定一个自己的愿景图,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主题,以抑郁症患者自身感到平静、放松或是愉悦为准,然后在大脑中去想象如何实现它,越是能集中投入情感在这个愿景图上,效果就越好,这个练习要持续重复去做,要坚持经常。 方法五:整理感受 抑郁症患者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感受中,虽然在他们的认识层面上有时也认为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无力摆脱,要想真正转变这种认识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无论是多么荒唐的或者在你认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概述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综述)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究竟哪种方法对病人最好,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常有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丧失和有死亡或自杀观念,其他症状包括认知功能、语言、行为、睡眠等异常方面的表现。所有这些变化的结果均导致患者人际关系、社会和职业功能的损害。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使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究竟哪种方法对病人最好,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重要性。现今,精神科临床对抑郁症的处理越来越趋于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合用不仅可以减轻或缓解病人的症状,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心理社会适应功能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是最具成本- 效果干预的方式之一,有必要得到重视和推广应用。本文简单概述目前精神科临床对抑郁症患者常用的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和选择。 1 心理治疗的方法 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有一般性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心理音乐治疗。 1. 1 一般性的心理治疗 在选用心理治疗前,治疗医师应详细了解和分析病史,包括患者的个性、生活事件、社会关系和行为表现等。开始1~3 次心理治疗应以解决问题和制订治疗性协议,明确医生与患者在治疗中的责任。 医生同患者的第一次接触既是诊断的开始,又是治疗的开始,医生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都具有广义的心理治疗意义,对待患者,医生要坚持以“心理治疗性基础态度”。其中耐心、理解、肯定及信心很重要。对于患者诉说的痛苦(抑郁体验) ,沉默地认可,往往比简单的安慰更有利[ 1 ] ,对患者的抱怨、诉苦,医生应始终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态度要认真严肃,对于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医生在谈话时要毫不回避地、公开谈论这一问题。单靠限制性措施来阻止自杀并不是行之有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干预分析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2T15:51:07.15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2期作者:黄术良1 曾奎梁2 [导读] 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调查。 黄术良1 曾奎梁2 (1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 421900)(2 75714部队湖南衡阳 421900)【摘要】目的: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入院患者。系统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31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常规组患者仅开展药物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一个月干预组抑郁评分为(19.3±5.8)分,治疗后半年为(10.5±2.9)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一个月干预组焦虑评分为(16.2±3.7)分,治疗后半年为(8.9±2.1)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开展心理干预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干预;心理治疗【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320-02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临床中以持续情绪低落、自卑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厌世、自杀表现。本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生存的主要疾病[1]。本病既往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针对本病的研究也不断的深入,心理干预逐渐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以6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6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入院患者。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会审批,所有患者或直系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症的诊断。干预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18~67岁不等,平均(42.3±21.5)岁,病程平均(12.4±5.8)个月;常规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18~67岁不等,平均(42.5±21.2)岁,病程平均(12.8±5.4)个月。患者无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脏腑功能正常;无颅脑创伤;无神经损伤表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1.2 一般方法 1.2.1常规组:患者予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 1.2.2干预组:同时予以心理干预措施。首先为患者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可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布置房间,减轻患者陌生感。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尽量以家庭式装修来布置房间[2]。医师和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也要积极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宣泄的机会,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 心理辅导: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讲解、宣教,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了解患者内心世界。此外,也要帮助患者进行放松,采用呼吸调控法帮助患者放松意识、身体。患者平躺,保持室内光线柔和,拉好窗帘,避免室内光照过强。患者跟随医师的引导词进行呼吸,逐渐放松身体和意识[3]。 集体心理干预:每周开展1~2次集体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以讲课、集体讨论、答题、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的内容要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为主。所有患者均可以提出问题,并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学内容要丰富,不仅能够让患者讨论疾病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可以让患者讨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尽量让每个人都发言。此外,也要按时开展集体活动,包括生日会、读书会、游戏等等,让患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半年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 1.4 评估指标 抑郁量表:量表总分超过35分视为严重抑郁;量表总分在34~20分视为中度抑郁;量表总分在8~19分视为轻度抑郁;量表总分低于8分视为无抑郁。 焦虑量表:量表总分超过29分为严重焦虑;量表总分在21~28分为视为中度焦虑;量表总分在14~27分视为明显焦虑;7~14分为轻度焦虑;7分以下视为无焦虑表现。 1.5 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系统处理,资料采用卡方、t值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抑郁程度 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一个月干预组抑郁评分为(19.3±5.8)分,治疗后半年为(10.5±2.9)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以长期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常表现思维迟缓、兴趣丧失及意志行为低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妄想及幻想等精神病症;同时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其表现为睡眠质量较差,白天没有明显困意。有数据表明,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为主的情感性精神疾病,突出表现为情绪沮丧,悲伤,绝望,孤独感和自我编制,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完成任务缺乏信心,自认为难以为人,为此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护理: 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保持温和的语气及态度,引导患者发泄心里的苦闷与压力; ②健康教育:为患者普及病症知识,告知患者病症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③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清洁、安静,适当摆放绿色植物,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④补充替代护理:教领患者进行八段锦锻炼,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2、RSHWHO渡氧脑健康平衡营养是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54项活性成分,通过修复下丘脑、脑垂体、松果体、皮质醇来改善脑细胞和神经元链接,预防脑萎缩,从源头上修复脑功能,恢复大脑生成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褪黑素等重要物质的能力。 3、不同人群使用RSHWHO渡氧脑健康平衡营养方法不同,比如女性和男性的辅助营养不同、老人和学生的辅助营养也不同,不应一概而论。精准区分,精准匹配平衡营养,以恢复脑供血供氧、增加脑细胞数量、维护脑神经传导、恢复脑神经疲劳。

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

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 【摘要】青春抑郁症作为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其特有的症状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作为和青少年关系甚为密切的父母、家人,需要根据其诱因采取一定家庭干预措施,及时对抑郁症的青少年进行恰当的家庭辅导,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抑郁家庭辅导 青少年是备受社会和家庭关注的一个群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感觉到生理和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不安,同时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趋势。抑郁症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 那是否青少年感到郁闷压抑的时候就是说其存在抑郁症了呢?其实不然,青春抑郁症有其特有的症状表现,较为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青春逆反期。具体表现为抑郁型青少年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如,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不完成作业,较严重的甚至逃学,夜不归宿。 身体不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有时头痛、胃痛、恶心、缺乏食欲是青春期抑郁症的躯体表现,父母应重视这种貌似器官病症,实质是心理疾患的现象。 情绪低落。有的青少年情绪易极端化,常因一些小事使自己精神状态处于绝望之中。也有很多青少年抑郁者在面对坦途,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 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其一到校门,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等等。 适应不良。可能在学校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孩子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心烦意乱,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而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却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认为环境不尽人意,要求改变。 青春抑郁症是有其害处的。它不仅会引发青少年心理行为异常,还会弱化社会适应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残疾乃至自杀。 青春抑郁症病发的原因有很多。父母须对症下药。 首先,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目前对青少年抑郁的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抑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治疗母亲的抑郁来改善孩子的抑郁的。不过针对整个家庭的治疗很少。研究发现治疗父母亲的抑郁是可以改善儿童的抑郁症状的,包括儿童学习成绩提高,整体功能和母子关系改善。 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对青少年抑郁的治疗没有考虑到家庭因素和包括家庭成员在内一起治疗。我认为亲子关系是目前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包括冲突解决、问题解决技巧、交流和支持、依恋、增进家庭温暖、降低敌意等等。 如果抑郁症青少年的父母中有人也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那么,此时就需要父母先正确了解抑郁症,积极配合,先治愈好自己的抑郁症。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父母应该给青少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热情、开朗、通情达理、拥有幸福感,用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感染孩子,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教导,让孩子承认自己有青春期抑郁症,多关心孩子,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孩子消除抑郁情绪,增强信心树立理想。让甚至让他学会发笑、幽默、自我解嘲。当处于尴尬、难堪的困境时,用不自主的发笑或故意开玩笑说俏皮话作自我解嘲,以减轻精神紧张的程度。 其次,生活节奏太快,青少年对前途期望值太高,不胜精神和体力符合,也是导致青春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抑郁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抑郁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抑郁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以下描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抑郁发作[轻度(F32.0)、中度(F32.l)、重度(F32.2)和(F32.3)]。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病人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也很常见的症状还有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其他常见症状是: (a)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b)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C)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d)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e)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f)睡眠障碍; (g)食欲下降。 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一样,且一般不随环境而改变,但在一天内可显示出特征性的昼夜差异。与躁狂一样,临床表现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青少年病人中,非典型的表现尤为常见。某些病例中,焦虑、痛苦和运动性激越有时比抑郁更为突出。此外,心境分改变也可能被易激惹、过度饮酒、戏剧性行为、原有恐怖或强迫症状恶化等附加特征或疑病性先占观念所掩盖。对于三种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的诊断均要求至少持续两周,但如果症状格外严重或起病急骤,时间标准适当缩短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某些症状可以提出来构成被广泛认为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特征性表现。这些“躯体”症状最典型的例子是: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早晨抑郁加重;客观证据表明肯定有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为他人提及或报告);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通常定义为过去1个月里失去体重的5%或更多);性欲明显降低。一般只有肯定存在4条上述症状时,才被视为有躯体综合征。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轻度(F32.0)、中度(F32.1)、和重度(F32.2和F32.3)抑郁发作几个类别都仅用于单次(首次)抑郁发作,若再具有抑郁发作,则应归于复发性抑郁障碍(F33.-)的亚型中。 标出不同的严重程度旨在包括不同类型精神科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临床状态。轻度抑郁发作患者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而精神科住院部主要处理重度抑郁患者。 与心境〔情感〕障碍伴随的自杀行为最常见的是服用处方药自行导致中毒,对此应采用ICD-10第XX 章(X60-X84)的补充编码加以记录。这些编码不涉及自杀未遂与“准自杀”的区别,因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自伤这一总类。 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之间的区分有赖于复杂的临床判断,包括症状的数量、类型、以及严重度。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的表现通常是帮助了解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但是,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使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社会功能之间并不呈现平行关系,这种影响很常见也很有力,因而将社会功能表现纳入严重程度的基本标准并非明智之举。 存在痴呆(F00-F03)或精神发育迟滞(F70-F79)并不排斥可治性抑郁发作的诊断。但由于交流的困难,诊断较平时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 客观可观察到的躯体症状,如: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及体重下降、睡眠障碍。 包含:抑郁性反应的单次发作;重症抑郁(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心因性抑郁或反应性抑郁(F32.0,F32.1,或F32.2) F32.0轻度抑郁发作 诊断要点 心境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易疲劳这几条通常视为最典型的抑郁症状。要作出确定的诊断,应至少存在上述症状中的两条,再加上至少两条97页所描述的症状。所有症状都不应达到重度。整个发作持续至少2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