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影片_乱世佳人_的字幕汉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外国电影片名汉译

⑩ Ii . 5 bd1.
参考文献 :
[ 陈嘉主编 , 《 1 ] 英国文学史》[ ,北京:商务 出版社,18. MI 94 【 钱 之德 译 ,王 尔德戏 剧选 [ ,广 州 :花城 出版社 ,18. 2 ] M】 93 [ 文美 惠主编 , 越传 统 的新起 点 ,北京 :中国社 会科 学 出版社 3 1 超
过 去来判断人 。” 他夫人却说: “ 一个人的过去就表示 了他的一切。
过 去时判断人 的唯一 方法 ,” 这样通过切 弗利 太太的讨论 ,一方面
风格 。 王尔德无疑在戏剧创作方面获得了巨大 的成 功,英 国剧作家萧伯
他们摆 出了各 自不同的立场 ,表面 上在说切 弗利 ,实质 上是在暗示切 纳看 了一 八九五年一 月三日在伦敦干 草市场 皇家剧 院演 出的 《 理想的 尔突恩夫人在 发现丈夫的过去之后,将采 取什么样 的态度 ,也暗示切 丈夫》之 后,曾对王 尔德 的戏剧才华给 予了高度评价 :王尔德在干草 尔突恩夫人极端的性格特征;而切尔突恩潜意识之中为 自己辩 护,以 市场的新剧是一个危 险的主题 ,因为他有本领 能使得他 的批评家们都 摆 脱往 日所犯 的错误。正是对 剧中暗含之 处的描 写使读 者领悟到其中 变得迟 钝。就 我所 能肯定的,我是伦敦 的仅有 的一个人 ,不能 随意坐 的弦外之音 ,更好地 突出了人物性格,使剧 中人物呈现出立体、完整、 下来和写出王尔德的剧本的。对我 来说,在 一定 意义上 ,王尔德是唯 鲜活 的感觉 。 王尔德重视用色彩来突 出人物的特征 ,他对切弗利太太的描写是
一
非常熟练的剧作家。
注释:
这样 的 猩红 嘴
① O c r i d , A I e l u b n ( n l n : O f r s a W 1 e n d a H s a d E g a d xod 的线,威尼斯 式的红头发,鹰 钩鼻,细长 的脖 子,胭脂衬得脸 色更加 U i e s t r s , 2 0 ) 2 n v r i yP e s 0 1 1. 苍 白,灰绿色 的眼珠 转个不停。 ” 首先 ,她 的全貌给人一种放 荡、 ② I i .1. bd 4 轻佻 的感 觉,薄嘴唇、红嘴巴显示 出她的尖刻、不厚道 ,灰绿 色的眼 珠让人感觉到她的狡猾多于她的灵活。她的这种浓妆艳抹暗含着她的 绝望,她 没有生活 目标,这样 就将 一个女冒险家的形象勾勒得惟妙惟 肖。而在 描写梅白尔小姐时是这样的: “ 她像个苹果花,她具有一切 ③ Ii. bd
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乱世佳人》为例

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乱世佳人》为
例
黄慧
【期刊名称】《长沙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27)004
【摘要】成功的字幕翻译不仅使得影视的观看效果不受影响,而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观众就能够做到字幕的认读.以《乱世佳人》为例,从表达、内容、语境和文化四个层面来阐述多模态话语视角下电影字幕的翻译.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黄慧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为例[J], 阚凤
2.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r——以电影《狼图腾》为例 [J], 李茜
3.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探究\r——以动画电影《狮子王》为例 [J], 徐嘉
4.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 [J], 张珂;胡健
5.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 [J], 李竺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乱世佳人》:三段婚姻,三个人生启示

《乱世佳人》:三段婚姻,三个人生启示于1939年上映的《乱世佳人》,是根据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所改编的爱情电影,是一部少有的由名著改编的极为成功的电影。
电影一经上映,便在1940年的奥斯卡奖中斩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十个奖项,并在1998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中,以第四名的成绩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成就。
影片主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性的成长与成熟,从懵懂无知的情窦初开,到尝到了爱情的苦涩以及现实的绝望之后,女主斯嘉丽终于懂得了爱情的真谛与人生价值的故事。
影片名虽为《乱世佳人》,但乱世只是背景,更多的是在壮丽的时代画卷上演绎了一个极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影片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和深度,既有色彩浑厚的大场面,又有对人物命运的细致刻画,是一部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佳作。
它的标杆意义不仅在于好莱坞电影成熟崛起的纵向历史上,尤其值得回味的是,斯嘉丽三段失败的婚姻所折射的人生启示,这对后世颇有启发意义。
第一段婚姻:摆脱自恋型人格,建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斯嘉丽是一个家庭优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小姐,由于她活泼开朗又十分美丽,使得庄园里的男孩都愿意围着她转,影片开场的聚会就像我们展现出了斯嘉丽的魅力所在。
斯嘉丽一出场,男人们的眼睛就像追光灯一样聚在斯嘉丽的身上,他们争先恐后的为斯嘉丽拿点心,谁要被斯嘉丽点名无疑是全场最幸运的男士。
斯嘉丽犹如蝴蝶般周旋在一大帮男宾之间,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她非常虚荣,也深知自己的美貌对男人们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所以她很乐于使用她的女性魅力来俘获男性,但其实心里根本没有把他们当回事,所做这一切,只为了向她心中所爱艾希礼展示自己的魅力。
她爱艾希礼,虽然艾希礼马上就要宣布与梅兰妮的婚讯,她认为艾希礼与别人结婚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深爱他,斯嘉丽自信的以为只要自己与艾希礼表白心意,艾希礼就会不顾一切的娶她,因为她自恃女性魅力过人,就算是高岭之花,她勾勾手指也可以唾手可得,更何况是与她门当户对的艾希礼。
接受美学视角下外文电影片名汉译中四字格的使用

接受美学视角下外文电影片名汉译中四字格的使用黄川,柯薇(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在电影片名的汉译过程中,译者往往较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四字词语也往往受中国观众的青睐。
外文电影片名汉译要深切考虑到观众的接受情况,故外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与接受美学密切相关。
本文探讨了接受美学与电影片名翻译的联系,并提出影名翻译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影片名汉译;四字格;接受美学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26(2019)02-0049-03一、引言在大量外国电影流入中国市场的今天,外国电影片名的翻译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译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使观众对电影充满期待,激发观众的观影欲望。
成功的翻译具备很多优点:首先,它遵循翻译理论中“信”的原则,不违背原内容;其次,它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品味,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中国人偏爱四字词语。
古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大量成语,多是四字格式;今天,四字词语也不断产生,在电影片名中,四字格颇为常见。
据周建川2007年统计,21世纪美国百部著名电影的汉译片名有61个使用了四字格[1]。
据笔者统计,在BBC 评选的21世纪百部最伟大电影(102部影片)中,四字汉语影片名(国产电影和外文汉译电影)就有40部。
由此可以看出,四字电影片名往往更受译者的青睐。
本文将以接受美学的视角讨论电影片名的汉译,希望对外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二、接受美学理论(一)接受美学的起源及发展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美学思潮,1967年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 )提出[2]。
茅盾在1954年指出,文学翻译作品应该使读者得到像源文读者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傅雷认为文学翻译的标准是神似,引发读者的精神共鸣。
钱锺书提出的“化境”也反映出文学翻译应从读者角度出发,完成源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领域的转变。
永不消逝的经典——评《乱世佳人》

永不消逝的经典——评《乱世佳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09级师本四班欧佳莉090101438众所周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一出版.便风靡全国,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畅销书。
一时洛阳纸贵。
《飘》获得空前的成功。
而敏锐的影视导演们从小说一出版便认识到改编成电影的艺术价值。
他们潜心探索,执着求新,历经三年,轮流执导,耗资400多万美元,于1939年拍摄成功,使电影《乱世佳人》举问鼎第12届奥斯卡的8项金像奖,轰动了世界影坛。
在《乱世佳人》这部影片中,无论是画面的色彩、线条还是剧情发展和影片叙事,在当时世界可以算是一流的水平。
影片以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调.豪华的场景,细腻的心理刻画,典型的艺术细节呈现和男女主角珠联璧合的完美演绎.给了人们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使之与小说《飘》各得其妙、相映成辉,成为电影史上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
下面我将从主题、结构、人物、场景、影像、声音、剪辑、蒙太奇与长镜头八个方面对《乱世佳人》进行分析。
一、主题《乱世佳人》的成功,首先在于制片人选择了一个良好的制作脚本。
《乱世佳人》改编自畅销小说《飘》,主要讲述了美丽动人却又高傲任性的斯嘉丽追寻真爱的历程,以及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塔拉庄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作者以她的家乡佐治亚州为故事背景,以同情黑奴的南方农奴主观点描述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南方家族的兴衰经历。
尤其是以一种对“随风而逝”的文明的眷念和感伤的情凋,真实地描写出南方奴隶主文明在北方资本主义文明面前的一败涂地的史实,因而具有了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和艺术史诗品味。
除此之外,本片还很好的表现了“美国精神”。
何谓“美国精神”?我认为,“美国精神”就是顺境中奋斗不息,逆境中坚强不屈。
简言之,“美国精神”就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奋斗精神。
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就是是“美国精神”的最好注解。
而斯嘉丽这一形象,就是这一精神的表现。
二、结构《乱世佳人》是美国好莱坞情节剧电影发展史上一颗最闪亮的艺术明珠,是好莱坞情节剧电影艺术的集大成者。
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观《乱世佳人》有感生活是一场云烟,生生死死,不必太在意。
这么说是大逆不道的,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被告知人命关天,我们被告知人生的顺境有多么可贵,我们被告知明显界定的安逸与苦难。
这都是我们中国人惯有的思维。
但总有东西颠覆你的价值观,冲击原本坚守的一切。
《乱世佳人》就是这样。
长达3个小时的电影如一部壮丽的史歌,囊括一个国家的历史变革,直面战争的生死。
又如细腻的诗歌,婉转到位的描述一个普通女人的心路。
这样的影片让我颤栗。
我以一个谦卑的个体之身体会到历史的真实,用几欲夺眶的眼泪感受生死存亡关头男人的消瘦,女人的无奈,用心底里最深处的良知体会一众同胞身陷苦难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然而这却并不是最大的亮点。
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影片的曲折环绕,它像九曲回肠,帝王楼台,环环绕绕,震撼点层出不穷。
我有必要把它细细的讲述以歌颂这部人类的艺术结晶。
影片的开始以欢快明亮的节奏描写美国贵族庄园里一个慵懒,纯金气息浓厚的午后。
女主角斯嘉丽身着白色蕾丝长裙被男人包围,下颌轻扬,眼角自有一番傲慢之态。
笔墨恰好的勾勒出一个傲慢小姐,浅薄而自大。
很快故事的端倪就浮出水面,斯嘉丽爱着的阿希里将要婚娶,对象是他的表妹玫芙妮。
斯嘉丽受尽宠溺与追捧,在鲜花的映衬里长大,绝不容忍所求不能所有,理所当然以华丽之装奔赴阿希里,其中对白是我们可以预见的了。
然而情节的发展最终让她失望了,当玫芙妮善意的眉眼出现在镜头前时,我们就可以意识到斯嘉丽没戏了,而当一脸扈气的瑞德只身站在楼梯口,以玩味的眼神盯着斯嘉丽时,我们亦可以意识到整个情节的逆时针反转。
是的,四位主人公正朝着他们该有的方向驶去。
而此时影片笔锋一转,朝更壮阔的人类史实迈去。
于是枪声,尸体,女人绝望的眼神,男人断裂的双腿,硝烟弥漫的村庄,涌入镜头,由远及近,长长短短,惹人心塞。
我在那样镜头面前以前所未有的心态感恩上帝的垂怜,感恩上帝将我降临在这个和平的时代,感恩上帝没让我如斯嘉丽一样面对挤压了一路的残腿废臂,我在那样的时刻也前所未有的惧怕战争,惧怕人类的贪欲。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英文电影汉译的开题报告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英文电影汉译的开题报告Title: The Aesthetic Acceptance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Introduction: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movies have become a popular cultural product in China. However, due to language differences, most viewers need to watch translated versions.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reception of English movies in China. Thu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esthetic acceptance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 from viewers' perspectives.Research Questions:1. What aesthetic aspects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re most important to viewers?2. How do Chinese viewers perceive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3.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in the aesthetic acceptance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genders, and education levels of viewers?Research Methods:This study will use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consisting of both a survey and interviews. The survey will be distributed online to Chinese viewers who have watched English movies with Chinese subtitles or dubbings. The survey will consist of items on aesthetic aspects, such as visual and auditory quality, linguistic accuracy,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The interview portion will be conducted with a select group of participants from the survey who have expressed interest in further discussion. The interviews will allow for a deeper exploration of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 acceptance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identify areas of improvement for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By recognizing the viewers' aesthetic preferences and expectations, translators can better meet their need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in Chinese.。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摘要: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将此前被文学理论所忽视的读者提高到了主体地位,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审视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提出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效果”,尊重并“超越”观众的“期待视野”,引导观众填充“意义空白”等观点。
关键词:接受美学电影片名翻译一、引言电影片名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是整部影片的焦点和精华所在,是观众考量是否欣赏影片所面对的第一道“关卡”,在今天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里,片名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激发观众的观影欲望,后果可想而知。
可以说,电影片名对影片的商业发行,进而大面积流传至关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如何进行片名翻译,才能使观众“一见钟情”,达到影片的宣传效果呢?接受美学从新的视角拓展了此方面的研究。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塞尔(wolfgang iser)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在文艺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观点。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在文学作品研究中的中心地位,”文学的价值关系只能在读者的阅读欣赏中现实地生成。
”[1]没有读者,文学作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文学作品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它必须得到读者的接受,作家创作了作品,读者同样也是作品的创造者,作者与读者共同给予文学作品以生命和意义。
“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知识的状态。
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
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
”[2]有效的阅读活动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拓展他们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还认为,文学作品采用的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文本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是“联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3],它们是构成作品的基础,并能够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定的意义,填补其中的“意义空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界的看法并不一致。鲁迅(1984:275)认为,“我们译书,首 以下两种功能:作为语际转换的常规手段和作为语际转换的
先要决定给大众中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分起来: 变通手段。变通手段是对语际转换非常规条件的某种经过权
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 衡的解决办法或对策。刘宓庆先生将目前汉英互译可用的变
的特点在于其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由 共获 13 项奥斯卡提名,8 项奥斯卡奖,轰动了世界影坛。影
于以上五种特殊性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影视翻译的特殊要求。 片以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调,逼真的战争场面演绎了古老的
《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一文中也指出:“字幕翻译的最高境界 南方最后的辉煌传奇故事。《乱世佳人》影片译本很多,既有
166
9 2 0 0 9 年 第 期 安徽文学
艺术殿堂
影视语言口语体很多,人物常用熟语或俚语来传达自己 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纷繁复杂的长句;汉语句法重“意合”,
的心情。有些英语熟语和某些汉语熟语无论在意义、形象或 结构形式比较松散,但语意层次分明,词句较简洁。因此在英
风格上都比较相似或近似,翻译时可采取等值互借方法。但 译汉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汉语的简练优势。字幕翻译尤其如
一、引言
结构有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因素,需要读者去想象、加工,使
影视作品的翻译是国内外影视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影 之具体化。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力保留原文设计的空白
视翻译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配音法和字幕法。“配音”从狭义 点和不确定因素,让观众感到新颖,审美距离缩小甚至消除,
上仅指以译语为角色对口型配音。(叶长缨)字幕法指将视听 最终形成一种新的视野。
艺术殿堂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影片《乱世佳人》的字幕汉译
◎程苏琳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1)
摘 要 接受美学在转变传统的文学翻译观的同时,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1]电影注重 影片与观众的互动,如何定义影片受众,把握观众的期待视野,保持原文为观众设定的未定点和空白,这些都是译者在进 行影片字幕前应该考虑的范畴。本文选用了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乱世佳人》的译本作为个案分析,从接受美学的视角 赏析其字幕翻译并提出了一些翻译建议。 关键词 美学视角 解读 文章编号 1671-0703(2009)09-166-02
读者的期待视野,预先考虑译文能否为观众理解和接受,必须 巧用了变通手段,将英文的偏正结构 blockade Runner 译成了
对现存的社会观念与道德规范以及不同欣赏趣味非常了解。 中文的动宾结构,既传达了原义,又让译文流畅通顺。类似的
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只提供了一个图式化结构,这个图式化 句式转换影片中还有很多。
瓜,然后生群像她一样的傻孩子。
接受美学的读者能动作用的观点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
评析:这句台词的场景是思嘉在十二橡园对希礼告白,被 视角。译者在充分考虑了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后,在
拒绝后情绪愤怒,语气变得不服气,语速加快。画面转换快, 影视作品的声音与画面形象均保持一致的环境下准确地翻译
要求译文精简。原文生动活泼,因此这里笔者试译为“你这个 出原文。如何定义影片受众,如何把握观众的期待视野,保持
(三)炼词用字 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句子结构可以借助各种连接手
参考文献: [1]李和庆.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5(2). [2]戴元光,吴信训.新闻传播新视点.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郑玉琪.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中国翻译,2006(2). [4]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谢祖钧.英语修辞.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6]吕淑湘.现代汉语双单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1963(1). [7] 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外国语, 1999(1). [8]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 个案分析.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二)常用英语修辞格的翻译 修辞格是修辞学中的重要部分绝大多数的英语修辞格都 能译成与之相对应的汉语修辞格,通常分为四大类:词义修辞 格,结构修辞格,音韵修辞格和其他修辞格。哈罗德·艾伦把 修辞学定义为“有效地说话或写作的艺术。”影片字幕常采用 修辞格,让人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当英文修辞格在汉语中 有相应表达时,可采用直译,若没有就必须根据受众的接受能 力,采取直译或意译,有时为了让译文不至于晦涩难懂,甚至 可省略。 例 6:Scarlett: Why don’t you say it, you coward? You’re afraid to marry me. You’d rather live with that silly little fool who can’t open her mouth except to say“yes”“no”, and raise a houseful of mealymouthed brats just like her! 思嘉:你这个胆小鬼,不敢娶我。你宁可娶那个听话的傻
电影的观众面十分广,即使是鲁迅所说的丙类读者也能作为 通手段归纳得很全,分为代偿、分切、转移、还原、阐释等共计
影片的观众。这就要求影片的译文必须流畅通顺,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13 项。影视翻译同属翻译的范畴,在翻译时,一切以译文能
姚斯认为读者是带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进入文学作品 否自然流畅地传递意义为准。
try, he’s proved a number of times, against steadier hands and cooler heads than yours.
希礼:是的,他是全国败个顶尖射手之一。好几次都证明 了这点,他的那些对手比你灵活,大脑也比你冷静。
评析:这里英文原文采用了部分代整体的形式,以 steadier hands 代指手法更稳, cooler heads 代指头脑更冷静。在这 里直译会让观众二丈摸不着头脑,因此译文将此隐喻显化,以 准确传递信息为首要目标。
因此将接受美学运用于影视翻译的意义更重大。笔者拟在本 字幕翻译基本上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
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研究在影视翻译中译者应该如何发挥 原则和文化重构原则。信息传递原则相当于“信”,即要传达
主观性。
原作的风格。字幕几乎大多都是口语体,简洁的文字体现了
二、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电影受众分析
例 8:RHETT:And I’m dead on the order of my country, I hope your conscience heard you.
瑞德:如果我真的为国捐躯,我想你会受到良心责备的。 例 9:Scarlett: I couldn’t let you do anything like that, and anyway, it’s done now. Ashley: yes, it’s done now. you wouldn’t let me do anything dishonorable yet you’d sell yourself in marriage to a man you didn’t love. 思嘉:我不会让你去做这种事情的,不管怎么样,现在事 情解决了。 希礼:是啊,解决了。你不让我做任何不名誉的事,但是 却允许你把自己卖给一个不爱的人。 例 9 这里是感叹,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德园的 300 元税有 了着落,德园终于保住了?结合故事前后发展,这里不应该套 用中国的成语“木已成舟”,而是表达思嘉对这件事情的感叹, 事情总算是解决了。当中国成语中有典故时,即使成语表达 的意思与英文相近,也不能直接套用。因为这容易误导观众。 如“说曹操,曹操到”等,观众看了容易疑惑:怎么外国人也知 道曹操?因此译者在利用汉语简洁性的同时必须注意。 四、小结
9 2 0 0 9 年 第 期 安徽文学
167
是字幕的隐形。字幕隐形意味着,一方面,字幕不应该影响影 VCD 版,也有书本珍藏版。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乱世佳
视剧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字幕应该具备可读性。字幕的可 人》由北京大学胡文彪主编,译文确有过人之处,根据影片的
读性主要是指避免观众需要付出额外努力的语言因素,原因 特殊性翻译出了原作的风格,但有些地方可翻译得更佳。因
作品的口语(或书面)源语文本翻译成附在原作品图像上的书
三、从接受美学赏析影片《乱世佳人》的字幕汉译
面目标语文本(一般置于银幕下方)。(Gottlieb)
《乱世佳人》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改篇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钱绍昌认为,影视语言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契尔的同名小说(书名又译作《飘》),
是字形幕的短暂性。”那么译者如何在影视作品的声音与画面 此本文选择这版《乱世佳人》中译本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译文
形象均保持一致的环境下准确地翻译出原文?
进行赏析。
接受美学起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只有读者的参与才能实现其真正的
斯坦茨学派的尧斯和伊瑟尔。电影注重影片与观众的互动, 价值。影片更是如此,票房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影片的成功。
nose anymore.
指出,“四音节的优势特别表现在现代汉语里存在大量四音节
希礼:不,不,不。别这样,不要再惹他了。
成语即‘四字格’这一事实上。”
评析:tweaking his nose 指的是拧某人的鼻子,直译过来
四字成语简洁对称,汉语中的“四字格”言简意赅,凝练深
观众难以理解,将其内涵意义译出即可。
由于中西人物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熟语应该根据受众的心 此。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尽量以简洁浓缩的语言传递原文
理,转换成受众熟悉的语言。
的意义。吕淑湘在 《现代汉语双单音节问题初探》 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