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密度测量满分:10分制定教师:张金涛

1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满分:10分制定教师:张金涛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杨氏模量的测定满分:10分制定教师:张金涛

2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测定液体的粘度系数满分:10分制作人:张金涛

3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4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5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6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绝热指数满分:10分制定教师:孙莹

7

实验题目:刚体转动满分:10分制定教师:孙莹

实验题目:导热系数满分:10分制定教师:孙莹

8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万用表满分:10分制定教师:何立志

9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示波器满分:10分制定教师:何立志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惠斯通电桥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10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霍尔效应满分:10分制定教师:何立志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PN结满分:10分制定教师:何立志

12

实验题目:密立根油滴实验——电子电荷的测量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13

14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静电场满分:10分制定教师: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RLC电路谐振

满分:10分制定教师:

15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满分:10分制定教师: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16

实验题目: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单色仪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17

18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光的偏振满分:10分制定教师:李晓光

19

普通物理实验评分标准

实验题目: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满分:10分

制定教师:李晓光

20

复旦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真题1112

真题1112 第一循环 随机误差 1. 满足正态分布要求的数据在正态概率纸上作图得到()是个选择题答案有S型曲线直线什么的 2. 用100个数据作图,但分组时第4、6组有25个数据,第5组有16个数据,大概意思是有很多数据都骑墙了,处理方法错误的是()(多选) A、测量200个数据 B、改进分组方法 C、舍去骑墙数据用备用数据填补 D、用单摆试验仪代替误差较大的秒表重新测量 转动惯量 1. 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 2. 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 3.00s,给出K值大小,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碰撞打靶 1.给出x x` y m 算出碰撞损失的能量ΔE 2.选择题调节小球上细线的时候上下转轴有什么要求 A上面两个转轴平行 B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C上面两个转轴平行且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D只要碰撞后小球落在靶中轴线附近就可以第二循环 液氮 1. 如果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L偏大还是偏小还是不变 2. 操作正误的判断,选出错误的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 B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tc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 D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表面张力 1. 选择:(顺序可能有点问题)A、水的表面张力比酒精的表面张力小 B、酒精的表面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C、在液膜形成之前电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D、拉出液膜到破裂的过程中,电表的示数一直减小 2. 水的表面张力随温度上升而_____(变大、不变or变小) 全息照相 干板在各浓度溶液中的冲洗时间;干板药膜面正对还是背对硬币(这是其中两个选项) 第三循环 示波器 1.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快 2.给出一个李萨如图形和X轴信号频率,求Y轴信号频率 直流电桥 1. 要测量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如何选择RA/RB的值和RA的值使得不确定度减小(选择题) 2.选择题判读正误:a.调节Rs,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b.调节检流计灵敏度,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c。Rs一定,调节Ra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d。Ra一定,调节Rs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二极管 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的比,问什么情况下最接近线性

实验报告静电场的描绘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普通物理实验课实验报告 组实验日期 级物理(1) 班 B 2 姓名:学号号老师评定 实验题目: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法研究静电场。 2、描绘二种场结构的等位线。 仪器和用具:静电场模拟迹仪(一套) 实验原理 带电体的周围存在静电场,场的分布是由电荷的分布。带电体的几何形状及周围介质所决定的。由于带电体的形状复杂,大多数情况求不出电场分布的解析解,因此只能靠数值解法求出或用实验方法测出电场分布。直接用电压表法去测量静电场的电位分布往往是困难的,因为静电场中没有电流,磁电式电表不会偏转;另外由于与仪器相接的探测头本身总是导体或电介质,若将其放入静电场中,探测头上会产生感应电荷或束缚电荷。由于这些电荷又产生电场,与被测静电场迭加起来,使被测电场产生显着的畸变。因此,实验

时一般采用间接的测量方法(即模拟法)来解决。 1.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模拟法本质上是用一种易于实现、便于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模拟不易实现、不便测量的物理状态或过程,它要求这两种状态或过程有一一对应的两组物理量,而且这些物理量在两种状态或过程中满足数学形式基本相同的方程及边界条件。 本实验是用便于测量的稳恒电流场来模拟不便测量的静电场,这是因为这两种场可以用两组对应的物理量来描述,并且这两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遵循着数学形式相同的物理规律。例如对于静电场,电场强度E 在无源区域内满足以下积分关系 ??=?S d 0S E (2-1) ?=?l d 0l E (2-2) 对于稳恒电流场,电流密度矢量j 在无源区域中也满足类似的积分关系 ?? =?S d 0S j (2-3) ? =?l d 0l j (2-4) 在边界条件相同时,二者的解是相同的。

普通物理实验3+光学六个实验讲义

实验5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干涉花样的形成原理。 2.学会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观察等倾干涉条纹,测量待测光源的波长。 3.观察等厚干涉条纹,测量钠光的双线波长差。 【仪器和用具】 迈克尔逊干涉仪(WSM-100型),氦氖激光,毛玻璃屏。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介绍 19世纪末,迈克尔逊为了确定当时虚构的光传播介质—“以太”的性质,设计和制造了该种干涉仪,并在1881年与莫雷合作在该干涉仪上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迈克尔逊—莫雷测“以太”风实验,实验得到了否定的结果,为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相对论提供了实验基础.迈克尔逊也因此获得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简明,构思巧妙,堪称精密光学仪器的典范。 其原理是用分振幅的方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仪器。它的主要特点是两相干光束完全分开,这就很容易通过改变一光束的光程来改变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而光程差可以以光波的波长为单位来度量,随着对仪器的不断改进,还能用于光谱线精细结构的研究和利用光波标定标准米尺等实验。因此,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原理,研制的各种精密仪器已被广泛应用于长度精密计量、光学平面的质量检验和傅里叶光谱技术等方面,迈克尔逊干涉仪是许多近代干涉仪的原型。 图29-1 WSM-100型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图 WSM-100型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物图如图29-1所示。 (1)反光镜1和反光镜2:这是两个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镜,镜面镀有金属膜,具有很高的反射率。

(2)分光镜和补偿片:分光镜又称为分光板,是一块平行平面玻璃板,其第二平面上镀有一层半透(反射)膜,可以将以450入射的一列光分成两列振幅近乎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补偿片也称补偿板,它的厚度和折射率都与分光板相同,且与分光板平行放置,用以补偿通过分光镜的透射光与反射光之间附加的光程差。 (3)传动部分和读数系统:转动大转轮和微调鼓轮,都可使导轨上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反光镜1沿导轨移动。反光镜1的位置或移动的距离可由机体侧面的毫米刻尺、读数窗口内刻度和微调鼓轮的读数确定。 粗调手轮旋转一周,拖板移动1毫米,即反光镜1移动1毫米,同时,读数窗口内的鼓轮也转动一周,鼓轮的一圈被等分为100格,每格为10-2毫米,读数由窗口上的基准线指示。 微调鼓轮每转过一周,拖板移动0.01毫米,可从读数窗口中可看到读数刻度移动一格,而微调鼓轮的周线被等分为100格,则每格表示为10-4毫米。 如图29-2所示的读数为33.52246mm。

北京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霍尔效应测量磁场(pdf版)

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实验目的】 (1) 了解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 (2) 学习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仪器用具】 仪器名参数 电阻箱? 霍尔元件? 导线? SXG-1B毫特斯拉仪±(1% +0.2mT) PF66B型数字多用表200 mV档±(0.03%+2) DH1718D-2型双路跟踪稳压稳流电源0~32V 0~2A Fluke 15B数字万用表电流档±(1.5%+3) Victor VC9806+数字万用表200 mA档±(0.5%+4) 【实验原理】 (1)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原理 若将通有电流的导体至于磁场B之中,磁场B(沿着z轴)垂直于电流I S(沿着x轴)的方向,如图1所示则在导体中垂直于B和I S方向将出现一个横向电位差U H,这个现象称之为霍尔效应。 图 1 霍尔效应示意图 若在x方向通以电流I S,在z方向加磁场B,则在y方向A、A′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F E洛伦兹力F B相等时: q(v×B)=qE 此时电荷在样品中不再偏转,霍尔电势差就有这个电场建立起来。 N型样品和P型样品中建立起的电场相反,如图1所示,所以霍尔电势差有不同的符号,由此可以判断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

设P型样品的载流子浓度为p,宽度为w,厚度为的d。通过样品电流I S=pqvwd,则空穴速率v=I S/pqwd,有 U H=Ew=I H B =R H I H B =K H I H B 其中R H=1/pq称为霍尔系数,K H=R H/d=1/pqd称为霍尔元件灵敏度。(2)霍尔元件的副效应及其消除方法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会伴随一些热磁副效应,这些热磁效应有: 埃廷斯豪森效应:由于霍尔片两端的温度差形成的温差电动势U E 能斯特效应:热流通过霍尔片在其端会产生电动势U N 里吉—勒迪克效应:热流通过霍尔片时两侧会有温度差产生,从而又产生温差电动势U R 除此之外还有由于电极不在同一等势面上引起的不等位电势差U0 为了消除副效应,在操作时我们需要分别改变IH和B的方向,记录4组电势差的数据 当I H正向,B正向时:U1=U H+U0+U E+U N+U R 当I H负向,B正向时:U2=?U H?U0?U E+U N+U R 当I H负向,B负向时:U3=U H?U0+U E?U N?U R 当I H正向,B负向时:U4=?U H+U0?U E?U N?U R 取平均值有 1 (U1?U2+U3?U4)=U H+U E≈U H (3)测量电路 图 2 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电路图 霍尔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I M是励磁电流,由直流稳流电源E1提供电流,用数字万用表安培档测量I M。I S是霍尔电流,由直流稳压电源E2提供电流,用数字万用表毫安档测量I S,为了保证I S的稳定,电路中加入电阻箱R进行微调。U H是要测的霍尔电压,接入高精度的数字多用表进行测量。 根据原理(2)的说明,在实验中需要消除副效应。实际操作中,依次将I S、 I M的开关K1、K2置于(+,+)、(?,+)、(?,?)、(+,?)状态并记录U i即可,其 中+表示正向接入,?表示反向接入。

大学物理实验 复摆实验讲义

复 摆 【实验目的】 (1)研究复摆的物理特性; (2)用复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3)用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研究问题及处理数据。 【仪器用具】 复摆,光电计时器,电子天平,米尺等。 【实验原理】 1.复摆的振动周期公式 在重力作用下,绕固定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的刚体称为复摆(即物理摆).设一复摆 (见图1-1)的质量为m ,其重心G 到转轴O 的距离为h ,g 为重力加速度,在它运动的某一时刻t,参照平面(由通过O 点的轴和重心G 所决定)与铅垂线的夹角为0,相对于O 轴的恢复力矩为 M=-mgh sin θ (1.1) 图 1-1复摆示意图 根据转动定理, 复摆(刚体)绕固定轴O 转动,有 M=I β (1.2) 其中M 为复摆所受外力矩,I 为其对O 轴的转动惯量,β为复摆绕O 轴转动的角加速度, 且 22dt d θβ= 则有 M=I 2 2dt d θ (1.3) 结合式(1.1)和式(1.3),有 I 22dt d θ +mgh sin θ=0 (1.4) 当摆角很小的时候, sin θ≈θ, ,式(1.4)化为

22dt d θ + θI mgh =0 (1.5) 解得 θ=A cos(ωt+θ0) (1.6) 式中A ,θ由初条件决定;ω是复摆振动的角频率,ω=I mgh /, 则复摆的摆动周期 T=2πmgh I (1.7) 2.复摆的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和等值单摆长 由平行轴定理,I=I G +mh 2,式中I G 为复摆对通过重心G 并与摆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 (1.7) 式可写为 T=2πmgh mh I G 2 + (1.8) 可见, 复摆的振动周期随悬点O 与质量中心G 之间的距离h 而改变。还可将I =I G +mh 2改写 2 2G 2I mR mh mR =+= (1.9) 式中R G = m I G 为复摆对G 轴的回转半径, 同样也有R=m I , R 称为复摆对悬点O 轴的回转半径。复摆周期公式也可表示为 T=2π g h h R G +2 (1.10) 事实上, 总可以找到一个单摆,它的摆动周期等于给定的复摆的周期,令 L =h h R G +2 (1.11) 则 T= 2π g L (1.12) 式中L 称为复摆的等值单摆长。这样, 就它的振动周期而论,一个复摆的质量可以被认为集中到一个点上, 这个点距悬点(支点)的距离为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

复旦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真题1006.

真题1006 一、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单摆周期应以最高点为起点 B、测单摆周期应以最低点为起点 C、 D、累计频率曲线允许两端误差较大 2、如何避免数据骑墙,错误的是:((多选 A、重新分组; B、 C、归于前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D、归于后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二、碰撞打靶 1、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 A、碰撞点高于被碰球中心 B、碰撞点低于被碰球中心 C、被碰球与支撑柱有摩擦 D、线没有拉直 三、液氮比汽化热 1、Q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2、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四、全息照相 1、实验装置的摆放顺序(

A、电子快门—反光镜—扩束镜—小孔 B、电子快门—反光镜—小孔—扩束镜 C、反光镜—电子快门—小孔—扩束镜 D、反光镜—电子快门—扩束镜—小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有胶剂的一面对光,看到实像 B、有胶剂的一面对光,看到虚像 C、有胶剂的一面背光,看到实像 D、有胶剂的一面背光,看到虚像 五、示波器 1、给你一幅图,问fx/fy=((就是考和切点的关系 2、衰减20db,测得x轴5.00,档位2ms/div;y轴4.00,档位0.1v/div,求频率(和电压( 六、二极管 1、正向导通时是(,反向导通时((填内接或外接 2、已知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值R,则内接时真实值是(,外接时真实值是(。 七、RLC电路 1、给你一幅图(两条谐振曲线,一条较高较窄的标有Ra,另一条Rb,问Ra、Rb 的大小关系,问Qa、Qb 的大小关系;

示波器观察动磁滞回线讲义

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 一、用示波器观测动态磁滞回线简介: 1. 实验原理。 参照《新编基础物理实验》实验四十三《磁滞回线的测量》的实验原理。 2. 测量电路。 3. 相关公式 1R 1 1N H R u =l 2C 2R C B N S u = l ,铁磁样品的磁路长度;S ,铁磁样品磁路的横截面积;N 1,N 2,初级、次级绕组匝数。 对样品1(铁氧体):l = 0.130m ,S = 1.24×10-4 m 2 ,N 1 = N 2 = N 3 = 150匝。 对样品2(硅钢片):l = 0.075m ,S = 1.20×10-4 m 2 ,N 1 = N 2 = N 3 = 150匝。 4. 名词术语: 1) 磁中性状态:磁化场H 为零时磁感应强度B 也为零的状态,称为磁中性状态。 对铁磁样品加一个振幅足够大的交变磁场,并逐渐将振幅减小到零,铁磁样品即可被磁中性化。 2) 磁滞回线:磁化场H 循环变化时(-H 0H + )B 的变化轨迹称为磁滞回

线。它是相对于原点对称的闭合曲线。(样品测量前需要先磁中性化) 3) 饱和磁滞回线:磁化场H 在循环变化过程中可以达到足够大,使铁磁材料的磁化强度0B M H μ=?随H 的增大不再增大,由这样的循环变化磁化场得到的 磁滞回线称为饱和磁滞回线。 饱和磁滞回线上磁感应强度最大的值称为饱和磁感强度,用B S 表示。 饱和磁滞回线上B=0所对应的磁化场称为矫顽力,用H C 表示。 饱和磁滞回线上H=0所对应的磁感应强度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用B r 表示。 4) 基本磁化曲线:将振幅不同的循环变化磁化场下所得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连接 起来的曲线。(样品测量前需要先磁中性化) 5) 起始磁导率i μ:磁导率μ定义为0B H μμ=,通常铁磁材料的μ是温度T 、磁化场H 、频率f 的函数。在很低的磁化场下,磁化是可逆的,H 和B 之间呈线性关系,没有滞后现象,在此区域中,磁导率为常数,该磁导率称为起始磁导率,即i H 00 B lim H μμ→=。 6) 可逆磁导率r μ:当一个直流磁场H 和一个很弱的交变磁场h 同时作用在铁磁材料上时,直流磁场H (也称为直流偏磁场)使铁磁材料偏离磁中性化状态,h 引起磁感应强度B 的交流变化b 。当h 0→ 时,由h 产生的退化磁滞回线(即一条斜线)的斜率与0μ的比值称为可逆磁导率r μ,即00 lim r h h b μμΔ→Δ=Δ,其中h Δ和b Δ分别是h 和b 的变化范围。r μ是H 的函数,一般H 越大,r μ越小。 二、实验内容: 1. 观测样品1(铁氧体)的饱和磁滞回线。 1) 取1R 2.0=Ω,2R =50k Ω,C 10.0F μ=,100Hz f =,调节励磁电流大小 及示波器的垂直、水平位移旋钮,在示波器显示屏上调出一个相对于坐标原点对称的饱和磁滞回线。在回线的上半支上,从-B S 到B S 选取9个以上测量点(其中必须包括S B ,B 0=,H 0=三个点),测量各点的H 和B 。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饱和磁滞回线。给出S B ,r B ,C H 的测量值。 2) 保持1R ,R 2C 不变,测量并比较f =50Hz 和150Hz 时的r B 和C H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 1 / 12

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 (1—2) 式中为两电极间距离,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

大学物理实验梗概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为什么要上物理实验课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Steven Chu Cohen-Tannoudji William D.Phillips 1998:量子霍耳效应,电子能够形成新型粒子 Robert B. Laughlin Horst L. Stormer Daniel C. Tsui 2011-09-08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Eric A. Cornell Wolfgang Ketterle Carl E. ieman 授之工具

2. 怎样上好物理实验课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探索性的科 学实验研究,每个实验题目都经过精心设计、 安排,实验结果也比较有定论,但它是对学生 进行基础训练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可使同学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 法和实验技能诸方面得到较为系统、严格的训 练,是大学里从事科学实验的起步,同时在培 养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 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经 过半年的时间,真正能学有所得。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室)

实验预习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实验预习—实验能否取得主动的关键 ?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实验的总结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3. 实验误差与测量结果评定 3.1 测量与误差3.2 测量结果评定与计算 3.3 有效数字及近似计算 ?? ???结果评价误差 测量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1 ) ()(1 2 ??= ∑=n x x x n i i σ随机误差特点 2 22)(21 )(σπ σA x e x p ??=概率密度 单个具有随机性,总体服从统计分布规律(正态分布、t 分布、均匀分布)可以降低随机误差多次测量 贝塞尔公式 标准差 n x x n i i /)(1 ∑==算术平均值 ---最佳值 2011-09-08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 )(?= n x σ] ,σσ+?A n x x n i i /)(1∑==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011-09-08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精密度:高差高正确度:差高高精确度:差 差 高 精确度——综合二者(准确度)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一定数量的普物实验,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根据误差要求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对实验结果能做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使学生具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3、它侧重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和良好的科学实验规范,同时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根据误差要求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 3、准确观察和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的初步能力。 4、初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基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普通物理实验》(一、力学、热学部分),杨述武主编马葭生、张景泉、贾玉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2、《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学部分),杨述武主编杨介信,陈国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3、《普通物理实验》(三、光学部分),杨述武主编王定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4、《普通物理实验》(四、综合及设计部分),杨述武主编,马葭生、张景泉、贾玉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四、其它说明 1、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分组集中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绪论部分;在分组实验时,教师先分大组对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然后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轮流循环做所有实验。 2、考核内容 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现象解释提问、实验态度、实验室制度的遵守情况、实验报告六个方面。 3、考核方法 笔试、口试、实际操作。 4、成绩评定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doc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该有试验报告纸和试验预习报告纸。有的话照着填。没有的话这样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总而言之,第一个实验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从中总结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因此我从

复旦大学物理系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复旦大学物理系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B 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平台)课程代码:PHYS120004.(01—11)开课院系: 物理系考试形式:闭卷姓名: 学号:专业:实验时间:周第、 节(要求完成你所做过的12个实验的考题,多做扣分) 一.第一循环(共16分) 实验4-15.液氮比汽化热(8分) 1.在测量液氮比汽化热实验中,下列各项测量中均会产生误差,其中哪项对最后结果影响最小B (4分)? A .称量量热器内桶与水的质量; B .称量铜柱质量; C .测量水的初温θ2; D .测量水的末温θ3。 2.在测量液氮比汽化热实验中,铜柱与液氮发生热交换后,液氮的温度C (4分)。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实验3-2.碰撞打靶(8分) 1.在碰撞打靶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4分)。 A .即使完全一样的两个铁球碰撞也有能量损失; B .在该实验中,摩擦力不可能使铁球能量增加; C .如果绳子不可伸长,则绳子的张力对铁球不做功; D .如果不是正碰,其能量损失将会增加。 2.下面给出的是打靶实验中得到的三张靶纸,其中最能说明摆球两根悬线其支点前后不对称的是A (4分)。 实验4-11热敏电阻(8分) 1.画出本实验中测量电阻的电路图。题号一二 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2.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B ,下面最合适的说法是C (4分)。 A .与材料性质和电阻形状有关; B .只与材料性质有关; C .与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 D .与温度和电阻形状有关。二.第二循环(共16分) (周二、周四上午,周三3、4节在317室上课的同学补充实验四必做、补充实验二、三中任选一题,周三1、2节、5、6节,周四下午,周五下午在314室上课的同学实验4-10必做,实验4-5和补充实验二中任选一题) 实验4-10.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8分) 1.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实验中小球的体积过大,则可能在下落的过程中出现湍流的情况。(每格2分) 2.若千分尺的零读数为-0.012mm ,但在测小球直径时,由于粗心并没有将千分尺的零读数计算进去,那么由此得出的液体粘滞系数偏小(偏大、偏小、不变);若在计算液体粘滞系数时,忽略了液体本身的密度,则由此得出的液体粘滞系数偏大(偏大、偏小、不变)。(每格2分) 实验4-5.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8分) 1.在用扭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的实验过程中,扭摆的摆动角度基本保持在__40到90度__的范围 内较好。(4分) 2.用扭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前,首先要测扭摆的仪器常数K (即弹簧的扭转系数)。测得载物盘摆动周期为T 0,塑料圆柱体垂直放置在载物盘上后的摆动周期为T 1;已知塑料圆柱体的转动惯量为I 1,则弹簧 的扭转系数K =,载物盘的转动惯量I 0=。(每格2分)2122104I T T π-2012210T I T T -补充实验二.弯曲法测杨氏模量(8分)1.某同学用弯曲法测某横梁的杨氏模量,在用千分尺测厚度时始终不使用棘轮,且加紧物体时读数,那么他测出的厚度值与使用棘轮测出的厚度相比偏小(填没什么差别,偏小,偏大),最后算出的横梁杨氏模量与使用棘轮时相比偏小(填没什么差别,偏小,偏大)。(每格2分) 2.已知,若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处理数据得到,并且得到的不确定度为334d mg E a b Z =?/k Z m =??k ;则(已知、、的不确定度分别为()u k ()u E E a b d 、和()u a ()u b u 补充实验三.溶液旋光性及浓度的研究(8分)1.研究溶液旋光性时,入射光一定是偏振光,该种性质的光进入旋光溶液后,其光矢量的振动面将发生旋转。(每格2分) 2.现有浓度为C 的旋光溶液若干mL ,长度不相等的样品管若干支,若用偏振光旋光仪精确测量该旋光溶液的旋光率,需要依次测出:①每根样品管的长度L 1、L 2、……L n 、②盛有纯净水的各管的旋光度θ1’、θ2’……θn ’③盛有旋光溶液的各管的旋光度θ1、θ2……θn ;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比例系数β,最后用表达式[α]=β/C 算出该旋光溶液的旋光率。(每格1分) 补充实验四.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8分) 1.在《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实验中,所使用的密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 Kg/m 3;若进行单次测量 并且采用1/2分度估读的话,其测量不确定度为0.5Kg/m 3。(每格2分)2.在用毛细管黏度计测酒精黏度时,若算出的酒精黏度与参考值相比偏大,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是B (4分)。 A.在黏度计中注入酒精之前,没有用酒精清洗毛细管; B.注入的纯净水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注入酒精的体积为6ml); C.用密度计测水的密度时眼睛平视液面; D.在黏度计倾斜的情况下测量纯净水流过毛细管的时间。

大学物理实验 复摆实验讲义

利用复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1)根据复摆的物理特性测量重力加速度; (2)利用拟和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3)练习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仪器用具】 复摆,光电计时器,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 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中,有一类利用了摆的性质:小振动周期的平方与成反比(由量纲分析即可得到此结论)。对于大家熟悉的单摆,由于摆球并不是理想的质点,摆线也有一定的质量,导致等效的摆长很难精确测定,严重制约了的测量精度(因为周期测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我们这次实验使用的复摆就是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而设计的专用于重力加速度测量的仪器。 所谓的复摆就是一个刚体摆。在重力作用下,刚体绕固定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见图1)。设复摆的质量为m,其重心G到转轴O的距离为h,从重心到转轴的垂线OG与铅垂线的夹角为,则重力对复摆产生的恢复力矩为 图1 复摆示意图 根据刚体定轴转动定理,复摆的角加速度 其中I为刚体相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刚体相对其重心的转动惯量,这里用到了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当摆角很小的时候, 上式简化为 这是简谐运动的方程。由此可知,与单摆一样,复摆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是周期为 的简谐振动。注意 不是 的单调函数:当 趋于零或无穷大时,周期都趋于无穷大(见图2)。 图2 复摆 曲线(A,C 为一对共轭点)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改变转动轴O 轴(即悬点)的位置。悬点始终在经过复摆重心G 的一条直线(即复摆摆杆的中心线)上。通过改变悬点而改变 ,测量不同 对应的周期 ,用理论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就可以得到 了。 除了上述的曲线拟合方法,这里再介绍一种只需要测量两个点的方法,这也是利用复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传统方法。如图2所示,我们选择的两个悬点O 1和O 2分处重心的两侧,它们到重心的距离分别为 ,振动周期分别为 和 ,根据周期公式有 如果O 1、O 2满足 但 ,则称它们互为共轭点。对于共轭点的情况,上式右边第二项为零,只需要测量两个悬点的距离 就可以计算 了。由于不需要确定重心的实际位置(这一步的精度远比测量两个悬点的距离要低),共轭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注意,即便O 1、O 2不是一对精确的共轭点,只要 和 相差做够小(比如

单摆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 学 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物理系 班 别 姓名 专业名称 物理教育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I 实验项目名称 力学实验:单摆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研究单摆振动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 (3)观察周期与摆角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将一根不易伸长而且质量可忽略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体积很小的金属小球绳长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将小球自平衡位 置拉至一边(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即在平衡位置左右往返作周期性的摆动,这里的装置就是单摆 设摆点O 为极点,通过O 且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为极轴,逆时针方向为角位移θ的正方向。由于作用于小球的重力和绳子张力的合力必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平衡位置,其大小 θ sin mg f = 设摆长为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并注意 到加速度的切向方向分量 2 2dt d l a θ θ?= ,即得单摆的动力学方程 mg cos θ mg sin θ L θ θ mg

T(S) 2.005 1.900 1.794 1.683 1.551 1.418 2 T(S) 4.020 3.610 3.218 2.832 2.406 2.011 由上表数据可作T2-L图线如下图所示: 又由图可知T2-L图线为一条直线,可求得其 斜率为:k=26.046(cm/s2) 所以 g=4π2k=10.72(m/s2)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测量结果:用单摆法测得实验所在地点重力加速度为: 实验分析: 单摆法测重力加速度是一种较为精确又简便的测量重力加速度方法。本实验采用较精密的数字毫秒仪计时减小了周期测量误差。实验误差由要来源于①摆长的测量误差,但由于摆长较长,用钢卷尺测量产生的相对误差也较小,所以用钢卷尺也能达到较高的准确度;②系统误差:未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Word版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 普通物理教研室编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生实验守则 1、进实验室前,必须根据每个实验的预习要求,阅读有关资料。 2、按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和整洁,独立完成实验。 3、实验开始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备和完好。若有不全或损坏情况,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4、爱护公物,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不得随意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和设备。 5、接线完毕,先自行检查,再请指导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 6、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教师指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力高度集中,操作认真,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 7、实验进行中,严禁用手触摸线路中带电部分,严禁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改接线路;若有分工合作的情况,必须要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操作要有序,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8、实验中若出现事故或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事故原因。 9、实验完毕,应报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报告,认为达到要求后,方可切断电源。并整理好实验装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 序言 (1) 绪论 (2) 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4)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15) 实验二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20) 实验三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23) 实验四测量比热容 (25) 4-1 混合法测固体比热容 (25) 4-2 冷却法测液体比热容 (26) 实验五测量冰的熔解热 (28) 实验六测量线胀系数 (30) 实验七万用电表的使用 (32) 实验八磁场的描绘 (36) 实验九惠斯登电桥测中值电阻 (40) 实验十伏安法测电阻 (43) 实验十一电位差计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5) 实验十二示波器的使用 (48) 实验十三静电场的描绘 (52) 实验十四测量薄透镜焦距 (55) 实验十五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58) 【参考文献】 (60)

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理论试卷B卷

《普通物理实验Ⅲ》期末理论试卷(B卷)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2分) 1、数字式显示器(例如万用表)显示出的所有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大允许的绝对误差,测量的数2、电表级的定义相对误??%?100%量程量程最大允许绝对误差。差 ?%?E?=示值测量值(示值)可见,示值越接近量程,相对不确定度越小。因此,测量时应尽量使指针偏转 2/3以上。在满刻度的相稳恒电流场,它利用了静电场和静电场模拟实验应用了3、模拟法 似性。、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实验中,应先将检流计灵敏度调低(不可为零)后,调4同时检流计灵敏度应适当提高。节四个比较臂(测量盘)的旋钮使检流计指零,、在居里点,铁磁 质从铁磁态变为顺磁态。5、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是补偿原理,它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回路,校准6回路,待测回路。、在示波器实验中,时间轴X轴上加的信号为锯齿波。用示波器测方波周期,7则此0.5ms/div, 8小格,而扫描速率选择开关旋纽指向测量一个周期占用 0.8 ms方波的周期为。则将电阻箱电阻调到,C=0.005uF, 、在RLC电路暂态过程实验中,若L=0.01H8 1K 时,在示波器中可观测到欠阻尼振荡状态。?、测铁磁质磁 滞回线实验中,每次对样品测量时,应对样品进行退磁操作。9、本学期磁场测量实验中,采用电磁感应法测量交变磁场。10 42分)二、简答题(第小题6分,共、在静电场描绘实验中,等势线的疏密 说明什么,并说明理由?若电源电压增1 加一倍,等势线的形状是否会变化, 并说明理由? ,相邻两个等)等势线的疏密说明静电场各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U=Ed1, 则可知电场强度越小;反之,间势线的电势差恒定,间距越大(表示疏) 分)3(,则可知电场强度越大。距越小(表示密). 2)若电源电压增加一倍,等势线会变密。理由同上。(3分) 2、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在用电桥测待测电阻前,为什么要用万用电表进行粗测? 1)当通过检流计的电流为零时,即电流计指针指零时,电桥达到平衡;(3分)2)用万用电表进行粗测待测电阻,是为了确定比例臂的比值(倍率)、估算比较臂的初值、电压值。(3分) 3、在用电位差计测量待测电动势和内阻时,为何要进行工作电流标准化操作? 用电位差计测量待测电动势采用补偿法,(3分)根据公式E=I(E/R)R,XNNX 只有进行工作电流标准化操作后,才能将待测电势求出。(3分) 4、已有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但荧光屏上无信号显示,试分析原因?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整)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指导书黑龙江大学普通物理实验室

目录绪论 实验1 几何光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2 LED特性测量 实验3 超声多普勒效应的研究和应用 实验4 热辐射与红外扫描成像实验 实验5 多方案测量食盐密度 实验6 多种方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7 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 实验8 霍尔效应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与消除 实验9 自组惠斯通电桥单检流计条件下自身内阻测定实验10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透明介质折射率 实验11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定液体电导率测量实验12 光电池输出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13 非接触法测量液体电导率

绪论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学习过程 完成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 1.选题及拟定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一般是由实验室提供,学生也可以自带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题目。选定实验题目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实验目的、任务及要求,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资料来源主要有教材、学术期刊等),查阅途径有:到图书馆借阅、网络查询等。学生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写出该题目的研究综述,拟定实验方案。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在实验原理、测量方法、测量手段等方面要有所创新;检查实验方案中物理思想是否正确、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同时要考虑实验室能否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用具、同时还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等,并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使其完善。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示意图、实验所用的仪器材料、实验操作步骤等。 2.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学生根据拟定的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确定测量步骤、选择最佳的测量条件,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在这个阶段,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困难,要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学会合作与交流,对实验或科研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其次要充分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善于思考问题,培养勤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需要分析总结的内容有:(1)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进行误差分析;(2)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4)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心得体会。实验结束后的总结非常重要,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重新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 在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处处渗透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这是一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过程。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探讨、讨论问题,不要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有些问题对教师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是未知的,这时教师应积极诱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在引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些问题对教师也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及用具;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5测量原始数据;6数据处理过程及实验结果;7分析、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心得体会。 三.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查阅文献、实验方案设计、实际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总结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1)查询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占成绩的20%。在这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查找资料,并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 (2)实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内容:占成绩的30%。考察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析结果、总结报告:占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运用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科学探究、创新意识方面:占成绩的20%。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5)实验态度、合作精神:占成绩的10%。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做实验,是否具有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