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中图)

【同步练习】《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中图)
【同步练习】《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中图)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同步练习

1.下列世界遗产中,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A.平遥古城B.九寨沟

C.秦兵马俑D.殷墟

2.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位于四川省的是()

A.泰山B.黄山

C.庐山D.峨眉山

3.下被称为五岳之尊的是()

A、华山

B、泰山

C、衡山

D、嵩山

4.下面四川的旅游资源中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A.九寨沟B.青城山-都江堰

C.峨眉山-乐山大佛D.蜀南竹海

5.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A.明清故宫B.颐和园

C.圆明园D.陶然亭公园

6.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观是()

A.都江堰--青城山B.峨眉山--乐山大佛

C.泰山D.黄山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11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是继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莫高窟,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明清皇宫,武当山古建筑群,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庐山国家公园,苏州古典园林,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天坛,颐和园,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

中国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1)我国自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拥有“世界遗产”已达________处,包括文化遗产________处,自然遗产________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________处,是继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2)中国的自然遗产有________、黄龙风景名胜区、________、________、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________、中国丹霞。

(3)位于北京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世界遗产”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省份与对应的旅游景点连线:

陕西布达拉宫

山东苏州园林

河南丽江古城

江苏龙门石窟

西藏泰山

云南秦始皇兵马俑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苏州园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天坛,颐和园,都江堰、青城山,龙门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陵,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九寨沟属于世界的自然遗产,而非文化遗产.故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B.

2.解析: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 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该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根据题意.

答案:D.

3.解析: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素有“五岳之尊”之称,以其独特的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答案:B.

4.解析:四川古称“天府之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雄秀奇幽,风光旖旎.九寨沟、黄龙寺、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根据题意.答案:D.

5.解析: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答案:A.

6.解析:1985年12月12日,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12月第一批项目申报成功,第一批遗产分别为:明清故宫、敦煌莫高窟石刻、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泰山、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长城.

答案:C.

二、综合提升

1.答案:

(1)41 29 8 4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江西三清山

(3)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清皇宫、天坛、颐和园;泰山,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

2.答案: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同步练习

第二课时

1.关于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B.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C.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D.加大了环境污染,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

3.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

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会越长

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

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游人的量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

4.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A. 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 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品

C. 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 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5.下列旅游活动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①到内蒙古大草原参加摔跤比赛

②在中山陵音乐台举办音乐会

③到西藏观雪域风光,顺便挖点冬虫夏草

④到森林里呼吸新鲜空气,捕获猎物,品尝野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A.遵纪守法

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C.废物装进垃圾袋

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资源是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加入到保护地方文化和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

(1)你在旅游中发现哪些不文明现象,请举出两例:______.

(2)参观和游览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旅游环境,不______建筑物,不______花木,不随地______废弃物,使旅游区保持清洁、美好的环境,并能______地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闻仙境”.

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会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 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____ 风情及他们的传统文化.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九寨沟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旅游中部分游客的行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四幅图各反映了旅游中哪些不文明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一个生态旅游者有哪些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旅游业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能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互信.旅游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能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D.

2.解析: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A选项可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D选项可减少土壤和水污染,C选项突出自然环境与接待设施的和谐.答案:B.

3.答案:D.

4.解析: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造成车辆多,汽车尾气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

答案:C.

5.答案:C.

6.解析: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属于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资源产生了破坏.

答案:D.

二、综合题

1.解析:(1)在旅游中不文明现象有:①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xxx到此一游”;②随意破坏建筑物等;

(2)参观和游览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旅游环境,不破坏建筑物,不践踏花木,不随地乱扔废弃物,使旅游区保持清洁、美好的环境,并能长久地发展.

答案:

(1)①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xxx到此一游”;②随意破坏建筑物等;

(2)破坏;践踏;乱扔;长久。

2.答案:

(1)亚热带季风自然藏族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试验区、缓冲区功能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的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限制每天进沟的人数;“沟内游,沟外住”在景区内大规模实行。

3.解析:(1)结合图示反映旅游活动中损坏建筑和文物古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乱扔垃圾等行为。(2)间接考查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行为。

答案:

(1)损坏建筑物;破坏野生植物;伤害野生动物;乱丢垃圾。

(2)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作业设计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一、基础性作业 1.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 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 B. 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C. 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 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2.如图是小明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 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适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 离 3.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是() A. B. C. D. 4.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 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 A. B. C. D. 5.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 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A. 大于30 cm B. 小于15 cm C. 等于30 cm D. 大于15 cm小于30 cm 6.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大于20cm B. 在10cm与20cm之间 C. 等于10cm D. 小于10cm 7.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 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 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 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查询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查询系统的设计

摘要 图幅号的快速查询对于企业和用户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介绍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编号旧方法和新方法,通过比较新旧图幅号编号方法的差异,表明了两者在不同比例尺下的转换关系,并且介绍了高斯坐标与大地坐标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而可从目标点的高斯坐标推算出该地的图幅号。本文介绍的图幅号查询系统是用Visual C++编程语言设计实现的,重要功能模块包括高斯坐标与大地坐标的转换、经纬度查询新图幅号、大地坐标查询新图幅号、新旧图幅号转换、查询图幅信息等,系统设计界面友好,查询结果准确,可以使得用户方便快捷地查询关于图幅号的信息。 关键词:图幅号,查询系统,比例尺 Abstract Quick Query map sheet number for businesses and consumers have a wide range of us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national scale topographic map sheet number of old and new methods, b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numbering map sheet number, ind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version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introduced the Gaussian coordinates of the earth's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 and thus can calculate the map sheet number from the Gaussian coordinates of the target point. Map sheet number inquiry system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s to use Visual C + +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mportant function modules include converting the Gaussian coordinates of the earth, th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query new map sheet number, geodetic coordinates query new map sheet number, old map sheet number conversion query map sheet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and friendly interface, query results are accurate, so that the user can quickly and easily query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p sheet number. Keywords: map sheetnumber,query system,scale

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题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一步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 3.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观察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通过模拟、制作和使用自制光学器具,获得成功的愉悦。 探究诊断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实验同组人______ 【复习】 1.凸透镜的焦点,焦距等概念。 2.生活中的凸透镜。 3.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以画图表示。请你补全图3-1中的光路图。 图3-1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1.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然后调节使它们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______。 3.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精选.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习题精选 1.选择题: ⑴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镜 ⑵李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与两倍焦距之间 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 ⑶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在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 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B.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 C.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D.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所短一些 2.填空题: ⑴小强在使用放大镜时,看到的却是倒立缩小的字的实像,显然他的错误是 . ⑵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 处,将成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若要使该凸透镜作放大镜用,物体应该距凸透镜 cm. 答案: 选择题(1)C (2)D (3)A 填空题(1)是使字距离凸透镜太远,在2倍焦距之外 (2)倒立缩小实像、小于10cm 探究活动 课题:学看照相机说明书 活动目的: 通过学看照相机说明书,学会在理解仪器工作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的操作仪器. 活动指导: ⑴记录说明书上你认为有用的内容,并根据说明书的提示进行简单操作. ⑵说明书上有一些看不懂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涉及的是产品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它并不妨碍我们正确的使用仪器. 成果形式: 每人交一张自己满意的摄影作品,在全班进行展出. 探究活动 课题:制作模型照相机 活动目的: 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物距、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1.下列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为虚像的是() 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B.照相机中内所成的像 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 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 2.在实像与虚像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A.人眼既能看到实像又能看到虚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现实像,不能呈现虚像 B.虚像是人们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不能用光屏得到,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 C.由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虚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实像 D.平面镜只能形成虚像,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 3.张凤家的防盗门上有一个“猫眼”,他在屋内能看到屋外人的正立缩小的像,而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张凤的家人,“猫眼”应该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 D.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组合 4.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5.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放大镜时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远离被观察的物体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C.要使投影仪成更大的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D.无人机航拍时,它离地面的距离一定大于镜头透镜的二倍焦距 6.随着我国疫情高峰过去,全球疫情走势及防止境外输入成为焦点。3月12日19时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一 起,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下列有关说明正确的是()

1_500地形图要求内容

1:500地形图测绘 2.3.1基本要求 a)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b) 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c)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d)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e) 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2.3.2 数据采集方法 a) 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b) 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2.3.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b) 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 c) 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2.3.4 数据处理 将RTK手簙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2.3.5 图形编辑 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2.3.6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a) 测量控制点测绘 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将测区范围内的所有图根点,按图式规定的符号,准确的展绘到地形图上。 b) 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陈)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作用。 3.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大小的关系 4.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应用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大小的比较,像的大小的调节 三、学习难点: 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的主要特征,其物距与像距,像的大小的调节。 四、学习过程: 活动一:回顾知识、自主预习 填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活动二:合作探究---幻灯机和投影仪: 物距2f>u>f,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自学课本P11页“幻灯机和投影仪”部分内容,仔细观察上图以及课本11图6-14,分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投影仪是利用来成像的.物距(u)是指的距离,像距(v)是指的距离,两者的大小关系:。 ②投影仪成的像比物体要,和物体比较是立的;屏幕上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所以,投影仪成的是像。 ③投影仪成的像是(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④投影仪所的像与物在凸透镜的侧;为了使屏幕上的像看起来是正立的,应该将投影片插;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些,应该。 物距u>2f,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自学课本P12页“照相机”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6-16,分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四:合作探究---放大镜 1.学生活动:做一做---观察、使用放大镜。 A.用擦镜纸垫着摸镜面,它中间、边缘,它是镜。 B.用放大镜观看课本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思考: (1)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注意比较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 (2)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放大的像?;并且离文字越远,像越 活动五:合作探究---显微镜和望远镜 阅读教材第12—13页“显微镜和望远镜部分“内容并观察图6-19,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并填写下列内容 五、达标检测: 1.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的像;在投影仪中成、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立的像。可见,通过凸透镜成什么性质的像,取决于。 2.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若用它观察邮票上的小字,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10厘米(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常用地形图式、规范

常用图式、规范 贵州省第一测绘院 2010年3月16日

引言 为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测绘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测绘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测绘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为可靠的测绘保障服务,促进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贵州省第一测绘院决定举办“2010度职工岗位培训”,这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测绘质量管理工作,强化测绘质量管理,进一步全面提升测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是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 测绘质量关系到各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人民日常社会生活,关系到经济社会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关系到国家主权、利益和民族尊严,关系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测绘质量,是国家信息化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是提高政府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测绘项目出资人要依法择优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并自觉接受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设计单位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项目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应无条件帮助解决因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并承担设计质量责任;施测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标准、项目设计书施测,确保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软件、测绘成果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测绘成果质量负责;负责质量检验或验收的单位及专家,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设计书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检验或验收,并对作出的结论负责。 测绘质量管理涉及到测绘项目出资人、设计单位、施测单位、测绘监理单位、负责质量检验或验收的单位及专家等,测绘项目参与各方共同对测绘项目质量负责。这五家只有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加强测绘质量管理,才能实现进一步提高测绘产品质量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本讲内容涉及面较广,又因时间短,对内容的选取,组织安排产生了难度。只能在顾及面的基础上,重点地讲一些重要而又突出的问题,作为学习和实践的引导和钥匙。主要的还靠大家的聪明才智来搞好这项工作。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胶片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胶片 摄影胶片从色调上来分类,能够分为黑白和彩色胶片两大类. 最早发明的摄影术是黑白影像,黑白摄影从1839年的达盖尔银版法开始,到后来的玻璃干版、湿版、铁版进展到现在普遍使用以三醋酸纤维酯作为安全片基的软片,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彩色胶片从1935年柯达公司研究出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开始, 到后来推出的彩色负片, 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现在的黑白和彩色胶片, 差不多上在安全片基上涂布一层或多层感光乳剂,感光乳剂是由悬浮在明胶中对光敏锐的卤化银组成.卤化银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颗粒, 估量在一个单层平均胶片乳剂中,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可多达400亿卤化银晶体.卤化银晶体有一个特性是在曝光时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成团块,在胶片上形成潜影, 通过显影后, 潜影便转变为可见的金属银影像. 黑白胶片 黑白胶片的感色性要紧分为全色片、正色片、红外片三种差不多类型.全色片对所有可见光的敏锐性与人眼对它们的敏锐性大致相同,也是一般摄影最常使用的黑白胶片, 在商店里出售的差不多上差不多上全色片,全色片一样简称为〝PAN〞片, 多数胶片包装上均有标示.正色片是对除了红色以外的颜色都敏锐的一种胶片, 在全色片发明之前, 正色片曾被广泛应用, 但今天只用于专门目的.红外片是一种对红外光谱敏锐的专门胶片,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 当薄雾阻碍着可见光时, 它能穿过雾气将远景也拍照清晰.除了在科学实验和军事目的的应用外, 红外片能产生与全色片截然不同的专门影像成效. 黑白染料胶片是运用彩色胶片技术制造的黑白胶片,它采纳银盐作感光剂, 在冲洗过程中把银去掉留下染料影像.它的专门之处是使用同彩色负片一样的C-41冲洗工艺,冲洗制作能够通过彩扩店来完成.这种胶片的特点是由染料组成的无银底片,颗粒细、宽容度大, 它的标定感光度多是一个可变值, 能够依照不同使用目的来调整. 胶片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锐程度, 也称胶片速度.对光反应比较灵敏的胶片,如感光度为400以上的胶片称快速片.相反,对光反应比较迟钝的胶片,如感光度为50以下的胶片称慢速片.一样比较常用的如感光度为100~200度左右的胶片称中速片.胶片的感光度是由胶片制造商提供的,往常各国没有统一的标示,1980年开始实行国际标准感光度, 它以美国使用的ASA制和德国的DIN制为基础,符号为ISO, 写法是ISO100/21°,前面100是ISO〔ASA〕值, 后面21是DIN值.一样高速胶片需要的曝光量少, 适合弱光下拍照或拍照高速运动物体, 如体育运动等.但高速胶片相对颗粒性比较粗糙,不如低速胶片细腻, 用它放大的照片显得颗粒较粗, 缺乏细节质感.假如要制作放大倍率高, 要求细节丰富,颗粒细腻的照片,便能够选用感光度50或以下的慢速片.低速胶片有时也能够利用慢速快门来表现动感成效.相关于以往, 现在的胶片的颗粒性差不多有了专门大的改进,ISO100~400之间的胶片均有专门好的图像品质,几乎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和拍照条件. 彩色胶片 彩色胶片能够分成两大类型, 即反转片和负片.彩色反转片有时也称为幻灯片,是一种通过反转冲洗后直截了当得到彩色透亮正像的胶片.彩色反转片能够用幻灯机直截了当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观摩, 也能够在观片灯箱上观赏,既能够直截了当印放照片,又能够作为原片用来分色制版印刷.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和, 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比较高,不足之处是相关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z]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园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我国的GIS系统中应该采用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行列号,如:J47B001002。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 (1)用途: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 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 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 一、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它一般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完后,应立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控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二、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 a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

地形图画法

1:500地形图测绘 一.水系 水崖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符号表示 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 河流宽度在图上小于0.5mm,用线粗为0.1mm-0.5mm的单线渐变表示 高水界与水崖线之间有岸滩的,用相应的岸滩符号表示 沟渠在图上宽度大于0.5mm时,用双线表示。小于0.5mm时,用单线表示1:500 25cm 1:1000 50cm 1:2000 1m 运河和干渠应注记名称和加注流向 沟渠两边的岸堤用堤或者加固岸表示 涵洞:在道路,堤坎等构筑物下面的过水或通行通道 宽度小于1mm的用半依比例表示 池塘:池塘的水崖线沿上边沿表示,用以人工养殖的加注鱼字 堤岸:人工修建用于防洪,防潮的挡水构筑物 堤高0.5m以上的堤应表示,堤顶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的,依比例表示在0.5mm-1mm之间用不依比例表示 堤坡的投影宽度在图上大于1mm,用依比例尺长短线表示 小于1mm的均用0.5mm短线表示 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 房屋:1:2000的地形图不标注房屋结构 房屋基础加固成陡坎的部分,其周围轮廓用陡坎表示 围墙:宽度大于0.6mm的,用依比例尺表示 小于0.6mm的,用不依比例尺表示 围墙与街道边重合或者间距在图上小于0.3mm时,只表示围墙,不表示街道线 1:500 15cm 1:1000 30cm 1:2000 60m 门墩:大于1mm的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的按1mm不依比例尺表示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

道路:内部道路:公园,小区,学校,机关内部铺装材料的道路大于1mm,用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的,择要表示 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 机耕路:简易铺修,没有路基,农用机车可通行,一般也可通行轿车。 乡村路:不能通行大车的道路。小于0.7mm的用不依比例尺表示 1:500 35cm 1:1000 70cm 1:2000 1.4m 小路:供单人行走的道路 陡坎:人工修成的坡度在70度以上的陡峻地段,一般表示到坎脚 图上水平投影宽度小于0.5mm时,以0.5mm短线表示 大于0.5mm时,依比例尺长线表示 1:500 25cm 1:1000 50cm 1:2000 1m 当坡面有明显坡脚时,可用地类界表示其坎脚线 斜坡:天然形成的用棕色表示,人工用黑色表示 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用陡坎表示 1:500 1m 1:1000 2m 1:2000 4m 当坡面有明显坡脚时,可用地类界表示其坡脚线 等高线:当两计曲线的空白小于2mm时,首曲线可省略表示不表示 1:500 1m 1:1000 2m 1:2000 4m 等高线遇到房屋,公路,沟渠,陡坎都应断开 台阶:图上台阶不足三级的不表示,大于3mm 楼梯:宽度在图上小于1mm的不表示 1:500 50cm 1:1000 1m 1:2000 2m 电力通讯线:钢架在地面上的位置用黑方块表示,中间配置符号。 移动通信塔加注通信 杆式的用不依比例尺表示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课题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授课教师授课时刻 仪器材料照相机的挂图、投影仪、放大镜、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复习提咨询【咨询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 么? 〔写成副板书,以便学生学习新知 识时使用.〕【摸索、回答】 ①u>2f, 2f>v>f,倒立、缩小、实像 ②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③2f>u>f, v>2f,倒立、放大、实像④u

八年级物理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 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 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 一、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它一般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完后,应立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控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二、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 a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

第三章第1-2节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初二物理人教实验版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 透镜 达标自查 1. 在如图1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属于凹透镜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图1 2.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____ 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3. 同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不同的镜上变成不同的光束,如图2所示。其中A是镜,B 是镜,C是镜,D是镜。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图2 4. 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有会聚作用 C. 对任何一个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D. 对成像的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5. 在图3上完成光路图。 图3 6. 观察微型手电筒的小灯泡,发现它的灯“泡并不是圆形的,它的前端有非常厚的玻璃层,这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微型手电筒与大手电筒相比,少了什么东西? 能力提高 7. 小红选了A、B、C三个透镜,它们由同种材料组成,如图4所示。小红让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A、B、C三个透镜,得到如图5所示的情况。体会小红的探究过程,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8. 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以下反光膜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9. 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说出两种简便的估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生活中的透镜 达标自查 1. 照相机前而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 如图1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它的作用是,B 是,它的作用是。投影片放在哪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在图中标出来。 图1 3. 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放大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第一类: ; 其特征是:。 第二类: ; 其特征是:。 4. 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 (1)用途: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 (2)投影: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行列号,如:J47B001002。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 (1)用途: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5.2生活中的透镜专项练习题

5.2生活中的透镜专项练习 例题解析 1.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解析: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A不符合题意。 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B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C错误,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解析: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A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C投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C错误,符合题意;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可以用作视眼镜 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解析:图中看到字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透镜是凸透镜,A、已知此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也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不符合题意;B、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此透镜是凸透镜,B不符合题意;C、此透镜是凸透镜,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C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