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心理疏导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HAMD评分的影响

48天津药学Tianjin Pharmacy2021年第33卷第2期心理疏导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HAMD评分的影响李素真,刘高峰(河南省平顶山市精神病医院,河南467000)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疏导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8月一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各43例。
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初始剂量为20mg/次,1次/d,随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对于病情严重者按照.0)4/周逐渐加量,治疗剂量在20~50)g/次,次/d。
观察组联用心理疏导(采用T对】”沟通模式、指导患者完成劳动、表扬并鼓励主动劳动者、告知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治疗前,两组社会关系、生理以及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关系、生理以及心理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疏导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可有效降低HAMD评分,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疏导;帕罗西汀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971+.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5687(2021)02-0048-03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mbined withparoxetin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and its effect on HAMD scoreLi Suzhen,Liu Gaofeng(Pingdingshan Psychiatric Hospital,Henan4670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mbined with paroxetin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a total of86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2018to August2020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43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with the initial dose of20mg/time,once a day,and the dose was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For severe cases,the dose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by10mg per week,and the treatment dose was20~50mg/time,once a da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using the"1-to-1”communication mode,guiding the patients to complete the work,praising and encouraging the active workers,and telling the family members that they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The clinical efficacy,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score,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score,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90.7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9.7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D scores between the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HAMD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relationship,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score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mbined with paroxetin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press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AMD sco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KEY WORDS senile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aroxetine tablets;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score;quality of life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多表现为心情低落、精神活动抑制以及焦虑等特征⑴。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卷195份,应答率为。
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妊娠种类、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
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
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
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
1.3评估项目(1)心理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理测评结果;(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
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
HAD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分量表,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
观察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

观察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记忆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对记忆的影响。
方法将60例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
两组均接受心理干预治疗,B组添加氟西汀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B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记忆力高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并可提升青少年记忆力。
【关键词】氟西汀;心理干预;青少年抑郁症;记忆[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fluoxetine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its effect on memory. Methods 60 patientswith adolescent depres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the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 and B by equal amount computer random method. Both groups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fluoxetin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mory of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group A (P0.05). Conclusion fluoxetin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and can improve adolescent memory.[Key words] fluoxetin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memory现阶段针对青少年抑郁症主要是展开心理干预治疗,尽管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
护理干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护理干预在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
方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我院2020年1~9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80例,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评分、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后,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情况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30人,9例患者基本满意,只有1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高达97.5%;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14人,基本满意患者15例,1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组内满意度仅为7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意义,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价值;满意度引言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极易引起上消化道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常见的肠胃疾病,主要表现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等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病情多样、反复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极易产生负面情绪[1-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护理干预在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选取我院于2020年1~9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下为全部研究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20年1~9月入院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处于27岁~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31±5.4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处于24岁~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7±5.19)岁。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

畅,经常挤压 ,避免堵塞 ,保持患 者会阴部及尿道 的清洁 ,每天 擦 洗 会 阴部 及 尿 道 口 2次 ,指导 多饮 水 ,减少 尿 路 感染 机 会 。
参 考文 献 : [1] 谢 艳兰 ,陆香勤.经尿道 前列腺电切术 后出血 的护 理[J].微创
患者心理干预前 后焦虑和抑郁 状况见表 l。从表 1可 以 看 出,干预前后 SDS S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3 讨 论
国内外研究认为 ,癌症是一种人身疾病 ,其发生 、发展与
社会心理 因素有着 密切 的联 系 。癌 症本 身 又是 一种 应激 源 ,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 压力 ,产生各种 心理障碍 ,不仅 影 响患 者的生活质 量 和身体康 复 ,而且 加速 癌症 的发展 j。 有研 究 表 明 ,癌 症 患 者 的 抑 郁 情 绪 对 预 后 的 影 响 极 大 J。 国 内颜丽娜 发现 ,对癌 症患 者进行 心理 护理 ,可 以显著 改善 患 者焦 虑 和 抑 郁 状 况 。本 研 究 发 现 ,心 理 护 理 后 癌 症 患 者 焦 虑和抑郁评分 明显低于护理前 ,与上述学者报道基本一致 。
册 .2000,19(1):35. [5] 颜丽娜.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估及 护理对策[J].齐齐哈
尔 医学 院学 报 ,2007,28(13):1642—3. (收稿 日期 :2008—10—22)
时翻身 ,拍背 ,指 导有效 咳嗽 、排痰及深呼 吸,雾化吸入 每 13 3 次 。伴 有糖 尿病者 ,术后严密监测 血糖变化 ,并用胰 岛素 泵来 调节胰岛素量 ,控制血糖在 8—10 mmmol·L~。对有糖尿 病 史和术前留置导尿 管者 ,应加强抗感染 治疗 ,术后 每天消毒 尿 道 口,尿道外 口涂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伴有 肾功能不全者 , 严格掌握用药原 则 ,观察记录每小时尿 量 ,术后监测肾功能 。 3.2.5 电切 综 合征 的观 察及 处理 电切 综 合 征 (TURS)是 因 为术 中冲洗 液对创面 、开放的静脉窦 大量快速吸引所 引起 的 以稀释性低钠血 症及血容量过 多为主要特征 的临床综合征 , 发病率为 0~10% ,临床 主要 表现 为循环 系统 和神经 系统 的 功能异常 ,故为术 中最 为危 险的并 发症 ,本组 患者 有合 并 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 ,责任 护术后严 密监测血糖 变化 ,并严 密 观察休克前期症状 ,所有 手术患者均未发生此并发症 。 3.2.6 三腔双 气囊导尿 管的护理 术后 留置 尿管进行持续 膀胱冲洗 ,视尿液颜色调节 冲洗速度 ,冲洗 1~3 d,术后保持通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变化。
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中有较好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血管;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181-02脑血管疾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为其带来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致使脑血管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58.2±5.5)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5±5.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2.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式向其介绍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尤其强调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主动接触、关心患者,以热情、诚恳、关怀的态度对待患者;护理人员还应引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精神和生活上的双重关心与照顾,降低患者孤独感和不安感,提升其治疗信心;积极倾听患者,了解患者的意愿,并尽力帮助患者实现;指导患者多听舒缓、优雅的音乐,使其在音乐的熏陶中保持情绪的平稳与安静;一旦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采用满足其意愿、转移注意力等方式配合家属平稳患者情绪;鼓励亲友探视,指导患者多与亲友进行交流沟通,释放紧张情绪,获得治疗信心。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作者:张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地区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6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
对对照组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并且在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治疗1个月后,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评定[1]。
结果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都低于入院时的评分;此外,治疗组的抑郁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抑郁;焦虑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9-0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而言。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近些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相关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一个重大因素[2]。
在临床治疗中有许多患者在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伴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影响。
通过临床研究证明,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以下是选取本地区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地区在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6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
方法对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
结果经过系统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体重减轻、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阻滞、日夜变化、焦虑、绝望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够很好的与医护人员配合并且能够得到积极的心理护理,均可以收到明显疗效。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体会老年抑郁症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严重困扰着老年抑郁症患者。
病程较长,常影响家庭生活及社会的功能,严重的可导致自杀[1],心理护理是老年抑郁症治疗的一项重要环节,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避免自杀以及其他伤害行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
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于住院治疗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人住我院治疗的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46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20分[2]排除脑器质性、躯体性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
患者病程3个月至11年。
其中女25例,男21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0.6岁;患者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2例,初中10例,高中8例,大学以上6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首先在人院后1周内以及出院前1周内分别采用hamd进行测评,超过35分为严重抑郁,总分>20为轻或中度抑郁。
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体重减轻、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日夜变化、焦虑、阻滞、绝望感有不同程度改善。
2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3]2.1 精神状态以及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减低,患者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精神恍惚、记忆力以及理解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者可以产生幻觉、人格解体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2-28T15:55:12.1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作者:许燕霞许燕清[导读] 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 350800)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7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
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
抑郁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属于一种精神科疾病。
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自身染色体基因遗传出现异常,存在遗传性,并且在自卑、自责与悲观的人身上容易引发该病。
该病的临床症状为心情低落、思维缓慢、全身乏力、意志活动消减、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等,一旦患病,没有得到及时之劳,会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自虐或自杀现象,严重危害的患者的生命健康[1]。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抑郁症患者在不断增加,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由于抑郁症的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需要治疗长时间才起效。
在治疗的同时,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以便促使治疗效果的提高[2]。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9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为(39.7±3.4)岁。
病程在6个月至7年,平均为(3.1±0.6)年。
实验组(47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在17-63岁之间,平均为(38.9±3.3)岁。
病程在7个月至8年,平均为(3.3±0.7)年。
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需要按时用药,并注意休息,对其饮食进行指导。
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认知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识别自身的情绪,以便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
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对情绪进行合理控制,以便减轻情感症状。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有效的引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并配合医生治疗。
另外,需要向患者讲解抑郁症疾病的相关知识内容,对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了解,并强调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作用,以便告知患者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预先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需要及时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加强沟通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时候,需要运用鼓励性与安慰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促使患者能够倾诉内容的痛苦,护理人员需要真诚、耐心对待患者,充分利用肢体动作与技巧性语言让患者体会到关心与呵护,在患者倾诉的时候不得随意打断对话,并耐心倾听,及时表达关心与同情,并充分给予患者尊重与理解,让患者敞开心扉,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挫折,积极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来,确保患者感受到满足感与愉悦。
(3)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言谈举止与行为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其生理与生活特点,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了解发病的经过,以便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满足患者的生理与生活需求,能够引导患者了解该病,并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个性化心理护理
可以给予患者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并根据个体咨询的方法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并让患者对其进行了解,从而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理念,积极接受治疗。
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况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以便缓解不良心理。
在现场咨询中,需要每月组织一次与患者谈心,以便让患者自诉治疗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内容共17项,每项评分为0-4分,7-17分表示轻度抑郁,18-24分表示中度抑郁,25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患者逐渐上升,抑郁症的危害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对其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便提高治疗效果,确保良好的预后。
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比较凸显,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由于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主要为精神症状,心理护理中,可以帮助患者在身心方面得到满足,并能够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观念,调整与控制好情绪,从而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3]。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患者中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玲,李娇,陶敏,等.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5,23(12):213-214.
[2]王静,石锦娟,苏琳,等.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19(02):114-115.
[3]李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内容与方法[J].中国民康医学,2013,28(12):91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