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在国外犯法犯罪
刑法第一节

本节主要内容
• 一、刑法的概念 •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三、刑法的效力
一、刑法的概念
[内容提要] 1、概念:刑法——规定哪些 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 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与 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 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 狭义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广义刑法——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外,还包括单行刑事法规和其他法律法 规中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规定。
刑法对人的效力
• 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 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 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 的除外。——保护原则 • 第九条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 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的,适用本法。——普遍原则。
原则之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 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 特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 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刑法的追究, 同样性质和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量刑 上应当一视同仁,依法处罚,在定罪量 刑的标准上都平等地依照刑法规定处理, 不允许有任何歧视350条
1条
452条
413个
二 刑法的基本原则
• [内容提要]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事立法和刑 事司法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1997 年修订的刑法,在广泛听取和归纳各界的意 见基础上,规定了三项刑法基本原则,从而 使刑事立法上如何规定刑法基本原则的问题 得到了解决。 • [重点难点]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我国 刑法中的体现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第一节涉外警务概述第二节涉外警务法律依据第三节涉外警务基本原则第四节涉外警务形式和职责第二章外国人的法律地位第一节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概述第二节外国公民国民待遇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三节司法保护(36)第四节警察保护的实践第五节外交保护与涉外协助第三章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第一节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概述第二节国内公民出入境管理,第三节国外公民入出境管理第四节护照管理第四章国籍管理第一节国籍概述第二节中国的国籍制度第三节国籍冲突的法律适用第五章外国人入出境管理第一节外国人人出境概述第二节外国人人境条件第三节外国人居留管理第四节外国人出境条件第五节签证制度第六章涉外行政案件处置第一节涉外行政案件处置概述第二节专属管辖案件处置第三节共同管辖案件处置第四节协助管辖案件处置。
第七章涉外刑事管辖第一节涉外刑事管辖概述第二节国内法中的涉外刑事管辖第三节国际法中的刑事管辖第四节涉外刑事管辖权扩展与冲突第八章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第一节涉外刑事案件概述第二节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程序第三节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方法第四节涉矫刑事案件处置强制性措施第九章领事保护第一节领事保护概述第二节国际法上的领事保护制度第三节中国领事保护协助机制第四节领事保护争议第十章涉外警务与外交关系第一节外交的概念与关联形态。
,第二节涉外案件处置与外交关系第三节涉外警务交涉第四节警务联络第十一章外交豁免与领事特权一第一节外交特权与豁免概述第二节外交与领事特权的限制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外交特权的滥用与危害第五节滥用外交豁免案件处置第六节侵犯外交和领事特权案件处置第十二章国际警务合作第一节国际警务合作概述第二节国际警务合作机制第三节国际警务合作现状和趋向里,主要是指警察全部行为的总和,译为警察工作;国外一些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译为警政,我国一般译为警务。
在我国,通常称为警察勤务,是警察行为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态,警察的各项职能主要是依靠警察勤务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也可称为警和涉外刑事管辖权力的集中体现。
刑法效力范围习题

刑法效力范围习题ID(148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C。
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D。
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正确答案:A,B,C,DID(1396):A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甲某是A国驻华外交官的外甥参与了我国某犯罪集团的的恐怖犯罪活动,对甲某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如何处理?()A. 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B. 适用A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C.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D。
直接驱逐出境正确答案:A评析:解析:甲某是A国驻华外交官的外甥,根据日内瓦公约,外甥不是近亲属,不享受外交豁免权。
应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法律追究甲某的刑事责任。
对于D项,至于是否需要直接驱逐甲某出境,还要看我国的刑法具体如何处罚甲某,驱逐出境只是其中的一种处罚方式。
所以选A是正确的ID(1398):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
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
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D评析:本题是对刑法空间效力的理论考察,刑法6~9条规定了我国的刑法管辖原则。
刑法第三章

• 其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 我国刑法效力无法及于港澳台地区,这 是对刑法属地管辖权的事实限制。因为 根据“一国两制” 区的刑事司法仍然保持独立,全国性的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 权
•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 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 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可以不予追究。”(注意“可以”)
• 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 具体包括:(1)领陆, (2)领水 (3)领空。 • 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 • 领水,即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内水 包括内河、内湖、内海以及同外国之间 界水的一部分。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 领空,即领陆、领水的上空。实践中, 人们通常将国家领土上空的范围分为空 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空气空间受国家主 权管辖,外层空间不受国家主权管辖。 因而,领空应指领陆和领水上部的空气 空间 。
• 3、保护原则也称为安全或者自卫管辖 protective jurisdiction
• 即从保护本国利益出发,要求凡侵害本 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 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是 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 本国刑法。
各国解决形式管辖权的原 则
• 4、普遍原则也称为世界主义管辖 universal jurisdiction即从保护国际社 会共同利益出发,凡侵害由国际公约、 条约保护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 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无 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 都适用本国刑法。
曾经恩爱,如今不在
• 从法律角度,中美两国对这个案子 都有管辖权。何雷和陈丹蕾都是中 国公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且陈丹蕾目前在中国警 方的控制下。因此,根据属人管辖, 中国当然具有该案的管辖权。
限期出境与驱逐出境的区别在哪

一、限期出境与驱逐出境的区别在哪在我国是指将犯罪分子从我国境内驱逐到我国境外的一种刑法处罚。
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
由此可知,驱逐出境只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应依刑法规定定罪量刑,依其犯罪结果单独处以主刑或附加刑或者处以主刑和附加刑,对此,刑法专门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附加适用”,界定了驱逐出境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而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如某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犯抢劫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驱逐出境,在该犯罪分子服刑期满后,即被押送驱逐出境或押送该犯罪的外国公民所在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领)事馆押送回国。
驱除出境的适用十分有严格的规定,他不仅要考虑犯罪情节、罪行轻重,还要考虑国际大形势和犯罪人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如果单纯的从刑事处罚考虑,可能会给我国的外交工作增加难度。
驱逐出境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
即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员,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
1、适用对象仅限于外国人,不适用于我国公民(包括华侨)。
这里的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和无国籍的自然人。
由于我国不承认公民的双重国籍,因此,加人了外国国籍的中国公民不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也属于本条规范的主体。
2、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属于附加处罚,可以在处以警告、罚款、拘留的同时附加适用。
对于该项附加处罚是否可以单独适用,本法没有明确。
《刑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
本条规定没有明确独立适用,仅规定可以附加适用,我们认为这一规定排除独立适用。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范围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效力范围第一章刑法的概说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分为普通刑法、单行刑法、特别刑法等种类。
刑法的解释主要分类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论理解释与文理解释。
刑法具有三个机能:保障机能、惩罚机能、保护机能。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简单的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该原则设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
其要求主要有:明确性原则、禁止类推、禁止绝对不定期刑、排斥习惯法、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犯多大的罪,就应当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就应当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在分析罪重和罪轻、刑事责任的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这里还涉及到犯罪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犯罪与刑罚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的空间效力主要指刑法在领水、领陆和领空中的效力。
主要有以下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管辖与普遍管辖四个原则。
属地原则指刑法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辖权。
但要排除四个特殊情况,主要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对刑法做出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港澳台地区、外交人员(主要指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人)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和特别刑法的特别规定。
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境内犯罪。
在我国船舶和航空器内的犯罪也适用刑法,还有在我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内的犯罪也适用我国刑法。
属人原则指对我国公民的犯罪适用刑法。
我国公民在国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刑法,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但军人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外犯罪适用本刑法。
我国公民在国外受过刑事追究的,我国仍然可以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保护管辖,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犯罪,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犯罪地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35_真题-无答案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35(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3. 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存在形式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B.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C. 公司法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D.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条文的立法解释2. 下列不属于刑法特征的是( )。
A. 调整范围的特定性B. 调整对象的专门性C. 刑法制裁的严厉性D. 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3. 下列不能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有( )。
A. 刑法在时间效力范围上以没有溯及力为原则B. 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定刑C. 司法机关严格遵守解释和适用刑法,废除刑事司法类推制度D. 对累犯从重处罚、不得假释、不得缓刑4.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 犯罪的同类客体B. 危害行为的形式C. 犯罪对象的特点D. 行为人的主观心态5.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这体现了以下哪种原则?( )A. 罪刑法定原则B.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C. 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6. 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以属人原则为主,兼采属地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7. 当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了我国公民乙价值4 000元人民币的财物。
对于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
A. 属人管辖B. 保护管辖C. 普遍管辖D. 属地管辖8. (2011年真题)A国驻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甲策划、参与了由中国向A国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
对甲应当( )。
A. 直接驱逐出境B.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C. 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D. 适用A国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9. (2011年真题)我国1997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刑法学绪论第三章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保护管辖 1、保护管辖的含义: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其 在国外的犯罪行为,只要侵犯了本国利益或是本 国公民的法益,就适用本国刑法。 2、立法:刑法第8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 、立法:刑法第8条:“ 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 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 的除外。” 的除外。” 8
(一)属人管辖 1、属人管辖的含义:本国人在国外犯罪的,也适 用本国刑法。 2、立法:刑法第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立法:刑法第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 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7
未经法院审判或是判决未确定,就按不同 情况处理:对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采取 不同的原则,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 认为是犯罪,即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没 有溯及力(从旧原则)。 (2)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 认为是犯罪,适用刑法,即不追究刑事责 任,刑法有溯及力(从新原则) 任,刑法有溯及力(从新原则)。 19
3、法律有特别规定: 法律有特别规定: ⑴不适用中国刑法:(外交代表刑事管辖 豁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 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11条) 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11条) ⑵不适用大陆刑法:港、澳、台地区不适 用大陆刑法 ⑶不适用刑法典中的部分条文:①法条竞 合;②民族地方变通或补充 4
3、适用限制: (1)犯罪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 犯罪; (2)管辖国应是有关条约的缔约国或参与 国; (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将该行为规定为 犯罪; (4)罪犯出现在管辖过领域内。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民在国外犯法,是依照当地的法律处罚,还是依照我国的法律
处罚?公民是否可以求助中国大使馆帮助?
中国公民在海外也同样有守法的义务,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尊重
当地社会、民族习俗。我国公民在国外犯法,是依照当地的法律处罚,
还是依照我国的法律处罚?这个问题涉及到刑事管辖权中的属人管
辖的问题。刑事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主权原则所享有的、对在其
主权范围内所发生的一切犯罪进行起诉、审判和处罚的权力。通常包
括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我国刑法的管辖权也
涉及这四方面。我国《刑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
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依此规
定,我国公民在国外犯法,仍然是应依照我国的法律进行处罚。我国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法律具有独立性,外国的审理和判决
对我国并不具有约束力。
但是,从实际情况及国际合作角度出发,为了使被告人免受过重
的双重处罚,我国《刑法》第十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
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
处罚”。
我国公民如果在国外遭遇事故、发生事件、案件或涉嫌犯罪,可
以与最近的中国驻外使领馆联系。驻外使领馆可应请求,就中国公民
在驻在国发生的民事和刑事案件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保护,通过外交途
径,反映有关要求,敦促驻在国有关当局公正、合法、友好、妥善地
处理;提供初步的法律咨询和一般性指导,推荐当地律师、翻译,视
情旁听法庭审理等。在居住国因涉嫌犯罪而被羁押或判刑,当事人有
权要求与中国驻外使领馆取得联系,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获得
必要的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