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重点

经济学原理重点
经济学原理重点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经济学原理》是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精编版,篇幅为60万字,在保留原教材框架的基础上,删去一些过多的数学推导与每章的结束语。

紫色介绍性质,不做重点,简单考。

微观48学时70-75分宏观16学时25-30分

目录

第一章引论4 选择判断2-4分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6-8 简答计算作图15分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需求曲线

第三节供给曲线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需求价格弹性

第六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三章效用论4-6

第一节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预算线

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四章生产论4

第一节短期生产: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二节长期生产: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等成本线

第四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第五章成本论6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短期成本曲线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0

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垄断

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 选择判断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第五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第六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第七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第八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4 选择判断

第一节一般均衡

第二节经济效率、帕累托效率

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4-6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作图或者论述题,计算题?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十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6

第一节均衡产出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乘数论

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人决定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十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JS曲线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LM曲线

第五节IS—LM分析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工具

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第三节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第四节古典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第六节常规总供给曲线

第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一节汇率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十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第二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第三节增长核算

第四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第五节内生增长理论

第六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七节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第八节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九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九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第一节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第二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第三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四节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第五节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第六节名义黏性

第七节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第八节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附录一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英文版)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CHAPTER 1 Scarcity :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Economics :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fficiency : the property of society getting the mos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Equity : the property of distribu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Opportunity cost : 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 Marginal changes :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 plan of action. Market economy : 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 failure : a situation in which a market left on its own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Externality :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Market power :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economic actor (or small group of actors) to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market prices. Productivity :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 Inflation :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prices in the economy. Phillips curve : a curve that shows the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Business cycle : fluctuations in economic activity, such as employment and production. CHAPTER 2 Circular-flow diagram : a visua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 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 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整 理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584690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引论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它可以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这些材料包含三种类别的内容: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4个)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4、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决定我们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由三个层次逐步深入: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二是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它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 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5页图2-1 +文字说明) 4、需求曲线?(18页)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经济学原理(一)课后题

1.1 1.【单选题】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管理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经济物品是有用且稀缺的物品。(T) 1.2 1.下列问题(C)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2.以下话题都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除了(D)。 A、香烟税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B、微软的市场势力在软件定价中的作用 C、反贫困计划在减少无家可归者中的效率 D、政府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单选题】经济物品是指( D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1 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C)。 A、关键资源 B、有效资源 C、稀缺资源 D、优质资源

2.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人们”,包括的个体是(AB)。 A、消费者 B、生产者 C、企业 D、家庭 3.劳动力市场可以看作是工资和闲暇之间的trade-off。(T ) 2.2 1.下列政府活动的动机属于关注效率的是(B)。 A、对收入较高的人实行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B、把标准石油(拥有90%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公司 C、为被解雇的工人提供失业津贴 D、以上都是 2.从经济学角度看,个人的储蓄是一个跨期的行为。T 3.经济学中片面的追求平等或者效率都是不可取的。T 2.3 1.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是零 2.你在比赛中赢得100美元,可以选择花掉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如果花掉,机会成本是(C)。 A、100美元 B、5美元 C、105美元 D、0美元 3.【判断题】时间的利用隐含着机会成本。( T ) 4.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T ) 2.4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能力,还受到激励水平的影响 B、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出决策后,当激励引起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行为不再改变 C、不同的激励会引起人们行为的差异

2016北师行管考研唐任伍《经济学原理》核心讲义,

第1章导论 本章节包括4个大知识点,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而后分析教材的例题知道怎么去掌握重要知识点,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1】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 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组织的这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 【知识点2】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名师注:相当重要) 市场机制的运行基础: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得同样简单明了,他把价格在经济的作用简要归 纳为: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作者观点: 1.市场价格能传递信息。从消费的角度而言,市场价格提供了重要信息从生产的角度说,市场价格提供了消费者对每种商品评价的最新信息。市场价格也为生产过程中豺资源 或要素的使用提供重要信息。 2.市场价格能协调人们的行为。 3.市场价格能提供有效激励。 4.市场价格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总之,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通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与供给相等。当需求等于供给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价格机制分配于各种用途,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 化得以实现,这种配置就是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意大利经济学维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来的,用来评价资源使用和配置是否有效率,是资源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 1。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 提示:(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符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盲,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民收人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简要说明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压,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4。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那些内客理论的表述方式有些 提示:(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2)理论的形成。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一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种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2)理论的表述方式。第一,口述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第二,算术表示法,或称列表法。用表格来表述经济理论。第三,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第四,代数表达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搬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 5。假设在理论形成中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都是毫无意义的。虽然,在形成理论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并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像自然科学在严格的限定条件下分析自然现象一样。 1。用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解释辑求定理。 提示:(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人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经济学原理知识

精心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知识——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心理上的需 3、 4、 5、 6、 7、 8、 9、 10、。(一 。 11、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是用来 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达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于过度的问题。 13、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4、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各种商品或劳务,并分给不同的人,以使人类无限 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的一门学科。

15、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对象)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 16、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货币供给量及物价水平等) 开放 17 大都 18 1、 2、 3、 4、替代效应: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他的替代商品;某 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其他替代品转而购买该商品。 5、供给: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所有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卖的商品量。 6、供给定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供给量随价格的上涨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 给量与价格存在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7、均衡价格:在市场中形成需求和供给相对平衡的市场价格,这时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1-7章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4章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曼昆-经济学原理-概念归纳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归纳——上下册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 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 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三、绝对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四、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整理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名词解释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 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0、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1、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2、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3、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3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35、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36、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37、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8、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9、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40、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第一讲导论 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 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练习题 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 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 A.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保护产权 B.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 C.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 D.以上全对 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 (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 需求定理 ②收入(income) -- 正常物品(normal good) --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 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 complements ) PA↑→ QA↓→ QB↓ -替代品( substitutes ) PA↓→ QA↑→ QB↓ ④爱好(偏好)( preference )。⑤预 期(预测)( expectation )。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期末重点 题型 名解(5,20分);单选(10,10分); 判断(10,10分);计算题(2,20分);简答题(4,40分)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3.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4.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5.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6.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7.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8.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货币量 9.进口配额:对进口某种物品的数量实行限制 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11.市场失灵:指一些不受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12.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13.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4.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15.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6.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17.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 18.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具排他性而无竞争性) 19.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二、单选、判断题 1.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应用P 4-16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整理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 (上)名词解释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 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 图形。 10、 11、 13、 1415、 1617、 1819、 20、 22、 2324、 25、 27、 2829、 30、 31、 34、 35 、 37、 3839 、 40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 述: 规范描述: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 品。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 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需求量:买者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 观点。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 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 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 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 物品。 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 观点。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 平衡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

大一(上)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大一上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1.影响需求量变动得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商品自身得价格(反向);消费者收入水平(同向);相关商品得价格(替代同向,互补反向);消费者得偏好(同向);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得预期(同向)。 2.影响供给量变动得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商品自身得价格(同向);生产得成本(反向);生产得技术水平(同向);相关商品得价格(替代反向,互补同向);生产者对未来得预期(同向). 3.均衡价格、数量得计算及供求定理: Qd = α—β·P Qs =-δ+γ·P Qd = Qs(α、β、δ、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 供求定理: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得同方向得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得反方向得变动与均衡数量得同方向变动. 4.需求得价格弹性得计算(P38—43)、类型(5种类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1)可替代性(同向);(2)重要程度(反向);(3)用途广泛性(同向);(4)支出比例(同向);(5)调节时间(同向) d d 影响因素:变动时间(同向);生产成本增加程度(反向);生产周期(反向)。 7.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得计算(P54)及商品关系得判断(正值为替代,负值为互补,零为不相关) 8.需求得收入弹性得计算(P55)及商品得分类 eM<0,劣等商品;eM>0,正常商品(eM〈1,必需品;eM〉1,奢侈品) 9.恩格尔系数及富裕程度得判断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系数越小表明越富裕,反之相反。 恩格尔定律:其她条件不变,随着收入水平得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得比重有下降趋势。或者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越高,食品得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10.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得基本原理及应用(P58-59) 11.“谷贱伤农"现象得解释(P59—60) 12.蛛网模型得三种类型: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 弹性=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 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1.效用含义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得满足程度。完全就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她商品得消费数量保持不变得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得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得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得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2.基数效用论得消费者均衡条件:P1X1+ P2X2=I MU1/P1= MU2/P1 =λ 3.基数效用论需求曲线得推导 任一商品,随着需求增加,MU递减;为保证MU/P恒等于λ,商品价格要与MU得递减同比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上得每一点都就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得商品得价格——需求量得组合点。 4.消费者剩余得含义及计算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得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得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得总价格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