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六册)

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六册)
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六册)

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六册)

第一册

一、《论语十则》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è,愉快)

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安乐”)

二、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韩非(?~前22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说难》《孤偾》《五蠹》《显学》等篇。《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中的《喻老》篇。

通假字: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读xuán,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读tàng,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读jì,药剂)

词类活用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形容词作名词,没病的人)

三、狼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的第二则。

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读zhǐ,只)

词类活用:

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用,打洞)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四、短文两篇

《两小儿辩日》《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撰。

《乐羊子妻》范晔(398~445),字蔚宗。本文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读zhì,智慧)

当日知其所亡(“亡”同“无”,读wú,没有)

词类活用

孔子东游(名词做状语,到东方)

日知其所亡(名词做状语,每天,天天)

羊子尝行路(名词做状语,在路上)

五、诗五首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过故人庄》孟浩然(869~约740),唐代诗人。有《孟浩然集》。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负有盛名的诗人,也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字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杜甫之后,唐代的又一杰出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山西村》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通假字茅檐长扫静无苔(“静”通“净”,读jìng,干净)

词类活用

开轩面场圃(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把酒话桑麻(名词用作动词,说、谈)

乱花渐欲迷人眼(动词使动用法,使……迷乱)

一水护田将绿绕(形容词用作名词,绿色的农田)

两山排闼送青来(形容词用作名词,青翠的山色)

拄杖无时夜叩门(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六、为学彭端淑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中叶文学家。著有《白鹤堂文集》

通假字

屏弃而不用(“屏”通“摒”,读bǐng,摒弃,排除)

词类活用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容易)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困难)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下)

七、木兰诗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代表作。它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互相辉映,两首长篇叙事诗,一北一南,成为我国诗史上两颗璀灿晶莹的明珠,乐府诗中的“双璧”。这篇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或《木兰歌》。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能“贴”,读tiē,粘上的意思)

出门看火伴(“火”能“伙”,读huǒ,伙伴,同伴)

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名词作动词,记下)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动词作名词,读jì,战马)

八、卖油翁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他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归田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名人轶事的著作。

通假字

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词类活用

陈康肃公善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术)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康肃笑而遣之(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九、宋定伯捉鬼干宝

本文选自《搜神记》卷十六。《搜神记》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志怪小说,相传是晋干宝所撰。干宝,字令升,晋新蔡人。

十、诗词五首

《观沧海》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一五。

《望岳》杜甫(712~770),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思想的传世佳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历来被称为“诗史”,后人也尊称他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传世。

《如梦令》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不仅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光耀史册的女作家。今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西江月》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西江月,词牌名。通假字

争渡(“争”通“怎”,怎么)

路转溪头忽见(“见”同“现”,出现)

词类活用

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一览众山小(形容词意动,以……为小)

潮平两岸阔(形容词作动词,涨潮;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宽阔)造化钟神秀(形容词作名词,神奇秀丽的景色)

第二册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散文代表作。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时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通假字

问所从来,具答之(“具”通“俱”,详细地,副词)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如动词,穷尽)

未果,寻病终(名词用如动词,实现)

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小说家,字铁崖,福建晋江人。

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指在座的人)

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用如动词,擅长)

会宾客大宴(名词用作动词,用酒肉款待宾客)

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做状语,远远地)

妇抚儿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妇拍而呜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之呜)

妇手拍儿声(名次作状语,用手)众妙毕绝(形容词用作名词,奇妙的声音)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故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死后被封为“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道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吗)

四、伤仲永王安石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同“攀”,牵、引)

词类活用

父异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异人奇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稍稍宾客其父(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父利其然也(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贤于材人远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剩,多)

诗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本诗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唐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黄鹤楼》崔颢,唐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笔锋犀利,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

《泊秦淮》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歌英气勃发,清朗流利,简洁明快,,尤擅七绝。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杜甫。《夜雨寄北》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先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通假字

无为在岐路[“无”通“毋”;“岐”通“歧”,岔(路)]

六、愚公移山《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七略别录》。原书已佚,今本《列子》八卷共134则,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的《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较为有名。作者相传为列御寇,战国时郑人。

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朔”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同“垄”指丘陵)

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用如动词,面向,面对着)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动词作状语,笑着)毕力平险(形容词用如动词,削平,铲除;形容词用如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做状语,用箕畚)跳往助之(动词作状语,跳跳蹦蹦)

何苦而不平(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愁,担心;形容词用作动词,挖平)

七、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本文选自《全唐文》。陋室,室名,意思是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问题一般是用韵的。

《爱莲说》周敦颐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哲学家、文学家,字茂叔。“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意思是“谈谈……。”

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闻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不蔓不枝(形容词用作动词,生长藤蔓;名词用作动词,长出枝丫)

八、黔之驴柳宗元

《黔之驴》是柳宗元贬官在永州写的《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通假字技止此耳(“止”通“只”,不过)

词类活用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做状语,用船)稍出近之(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驴不胜怒,蹄之(名词用作动词,用蹄子踢)尽其肉,乃去(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形容词用作名词,神奇的东西)

九、工之侨献琴刘基

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通假字

作古窾焉(“窾”通“款”,款识)希世之珍也(“希”通“稀”,稀少)

词类活用

弦而鼓之(名词活用为动词,装上弦)金声而玉应(名词活用为动词,发声)

匣而埋诸土(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十、诗词五首

《龟虽寿》曹操《石壕吏》杜甫

《相见欢》李煜本文选自《南唐二主词》。《相见欢》,词牌名。作者李煜,字重光,号钟隐。

《观书有感》朱熹本文选自《朱文公文集》,作者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别称紫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本文选自《稼轩长短句》。清平乐是词牌名,题为“村居”。

通假字问渠那得清如许(“那”通“哪”,怎么)最喜小儿亡赖(“亡”通“无”)

词类活用

歌以咏志(名词活用为动词,写作诗歌)有吏夜捉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唯有乳下孙(名词活用作动词,吃奶)

第三册

短文两篇

《三峡》骊道元,字善长。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优秀的散文家。《水经注》不仅在地理学、水利学方面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学、史学、考地们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地位。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个性鲜明,风格豪迈,意趣横生,散文波澜迭出,变化无穷,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诗歌内容丰富,保存下来的有四千多首,开宋代诗歌新风;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作品保留下来的共110卷,收入《东坡全集》。本文选自《东坡志林》。

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读quē,空缺,缺少)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形容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闲情记趣沈复

沈复(1763~1822),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通假字项为之强(“项”通“僵”,读jiāng,僵硬)

词类活用

不觉呀然惊恐(拟声词活用作形容词,猛然,突然)鞭数十(名词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三、周处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南北朝时宋文学家。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自新》。《世说新语》简称《世说》,共三卷,三十六篇。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人。

通假字亦何忧令名不彰邪?(“邪”通“耶”,读yé,表疑问语气)

词类活用

为乡里所患(动词活用作名词,“祸害”)

古人贵朝闻夕死(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四、晏子故事两篇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末期齐相晏婴思想言行的著作。晏子(公元前?~公元前500年),名婴,字平仲。

通假字

傧着更道(“道”通“导”,读dǎo,引导)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读hé,什么)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读xī,开玩笑)

词类活用酒酣(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五、诗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701~761)字摩诘,是盛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人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作品被收入在《李太白全集》中。

《春望》杜甫

《论诗》赵翼(1727~1814)清朝诗人、史学家。字云菘,号瓯北。

词类活用

闻道龙标过五溪(名词用作动词,赶路,路途)

感时花溅泪(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流泪)恨别鸟惊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惊心)

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词类活用

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作名词,旧朋友)

以乐其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

七、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用作状语,向西)下见小潭(名词用作状语,向下)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象北斗一样,象蛇一样)四面竹树环合(名词作状语,象环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一样)凄身寒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八、观潮周密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观潮》选自《武林旧事》。词类活用皆披发文身(名词用作动词,刺上花纹)

九、寓言四则画蛇添足

《战国策》简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战国时代各国史官和纵横家著作而成,按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排列,共三十三篇。记录了战国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重大活动。

《买椟还珠》《韩非子》今存55篇,《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滥竽充数》这篇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塞翁失马》《淮南子》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招集门下的宾客方士所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淮南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内二十篇,外三十三篇,今流传内二十一篇。

通假字

辑以翡翠(“辑”通“缉”,读jī,连缀)宣王说之(“说”通“悦”,读yuè,高兴)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遽”通“讵”,读jǜ,岂)

词类活用吾能为之足(名词用作动词,画上脚)近塞上之人(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家富良马(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廪食以数百人(名词用作动词,官家供给粮食)

十、诗词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秋词》刘禹锡《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文天祥一生著作颇丰,有《文山先生全集》。《浣溪沙》苏轼

词类活用

门前流水尚能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谁道人生无再少(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少年时代)干戈寥落四周星(名词用作动词,渡过四年)

第四册

公输《墨子》

墨子(前476~前390)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翟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其言行的辑录,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一部论辩性散文集。全书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说理明畅,逻辑性强。

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据”,读jù,抵御,抵抗)公输盘诎(“诎”通“屈”,读qū,折服)守圉有余(“圉”通“御”,读yù,防御,抵挡)公输盘不说(“说”通“悦”,读yuè,高兴)

词类活用不可谓忠(名词作动词,“尽忠”)子墨子九距之(名词作动词,“抗拒”、“抵抗”)

核舟记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散文家,著有《茅檐集》。其作品《核舟记》被清代张潮选辑的《虞初新志》收入。

通假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读yòu,表整数加零数)诎右臂支船(“诎”通“屈”,读qū,弯曲)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读héng,跟地面平行,与“纵”“直”“竖”相对)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读f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读jiǎn,挑选)

词类活用

石青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带着高高的帽子)石青糁之(名词作动词,涂)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通假字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读cāng,青色)亲王不说(“说”通“悦”,读yuè,高兴)轻寡人与(“与”通“欤”,读yú,表疑

问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读cuò,安置,施行)

词类活用

布衣之怒(形容词作动词,发怒)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短文两篇

《荔枝图序》选自《白氏长庆集》。“序”是一种文体,又写作“叙”,书籍、文章等常用。

《山市》选自《聊斋志异》,是描写作者家乡淄川县奂山山市的景象。

通假字

华如橘(“华”通“花”)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

词类活用

华如橘,春荣(形容词作动词,开花)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名词作动词,画)

高插青冥(形容词作名词,天)

逾时,楼渐低(形容词作动词,变低)

诗词五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常建,唐代诗人。《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力反六朝以来骈俪文风。主张“为文以载道”,代表作有《原道》、《原毁》、《师说》、《祭十二郎文》。

《别云间》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南明诗人,抗清将领。

《水调歌头》苏轼这首词选自《苏东坡乐府》。水调歌头,词牌名。

《醉花阴》李清照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

词类活用

雪拥蓝关马不前(名词作动词,前行)

欲为圣明除弊事(形容词作名词,指皇上,皇帝)

肯将衰朽惜残年(形容词作名词,衰朽之躯)

陈涉世家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有五种体例组成,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载王侯的兴衰)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表(把错综复杂的史实用简明的表格谱列出来)10篇。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通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