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竞赛总结于芳

小学语文教学竞赛总结于芳
小学语文教学竞赛总结于芳

师附校“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小结根据学校安排,为了给教师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我校于2016年5月24日至27日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共有11位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教学竞赛。

本次竞赛,课堂教学扎实有序,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向真实、扎实、朴实转变的良好趋势,展示了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成果、新风貌。参赛的老师均能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实际及不同类型的教学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整体上看,活动质量较高,出现了不少设计精妙、扎实有效的教学亮点。

一、精彩纷呈的课堂特色。

我校小学部的语文老师除万琪之外,都已四十岁以上,但每位老师都积极认真地备课参赛,竭尽全力将自己最精彩的课堂展现给,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感动。老师们充分向我们展示他们是怎样把握教材,将课改的精神、理念化为课堂教学的行为的:有的课堂温情脉脉,却充满力,如:金萍、王桂红老师的《棉花姑娘》、惠萍老师的作文课《人物外貌描写》;有的课堂激情四溢,妙语连珠,如:常玉萍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王文婷老师的《揠苗助长》;有的语言春风化雨,无形中给孩子以美的熏感染,如:王桂红老师的《棉花姑娘》;有的讲解丝丝入扣,引人深思,如:马玉明老师的《乡下人家》、万琪老师的《人物描写一组》;有的诠释风趣幽默,如:全老师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总之,这11位老师的课堂各有特色,精彩纷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渗透全新的教学理念。

本次课堂教学竞赛较为突出的特点是老师们由“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不同学段的老师均能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渗透语文学习的方法,如识字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容的方法、抓关键句品情悟理的方法等,切实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还是课堂实践的具体操作,每个教师都有意识地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谈论、上讲台表演、即兴朗读表演等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气氛活跃,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

孩子注意力都能被吸引到课程容的学习当中。

三、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

本次课堂竞赛,参赛老师们均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研读,理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然后通过练笔迁移运用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如王桂红和金萍的课都设计了“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益虫和益鸟”;王文婷、王自萍、玉红、艳玲四位老师的课都设计了“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常玉萍、万琪、马玉明、全、会平五位老师的课堂,既有写法渗透,又有练笔尝试。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已经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作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也就是从研读“写了什么”转向了研读“怎么写的”,这无疑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独具特色的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会牢牢吸引学生和听课者的注意力。这次听课,11位教师的导入都独具特色。例如王桂红、金萍和万琪老师的猜谜导入法、王自萍老师的动画视频导入法、马玉明老师的歌曲导入、全老师的名人名言导入等,都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此外,艳林、玉红老师的温故知新导入法、常玉萍老师的单元主题导入法等,开门见山,直奔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去,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总之,不管哪种课堂导入方式,其目的都指向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都为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当然,本次竞赛也暴露出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目标的设置,轻课标的研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小学语文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并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就本次参加教学竞赛的11堂课来说,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尽管老师们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借鉴了相关资料,但教学目标的表述依然不够准确,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然不够恰当,个别教学设计明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堂

教学的具体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一至五年级的10节课都是阅读理解课型,而且基本上都是自读自悟、品词析句、交流讨论,事实上就“阅读”而言,课标中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不一样的,不同的学段,对阅读的目标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另外,尽管所有教师都重视了字词教学,几乎每位老师都在课堂上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或检查字词,并用所学词语造句,但就“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任务来说,也没有体现出年段的特点与侧重点。

二、重课前的预设,轻课堂的生成。

首先,个别老师课前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考虑不周全,容安排过多,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把握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较差,导致容不能按时完成,教学重点没来得及进行或学习效果没来及呈现就下课了。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分析学情,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容。

其次,部分老师的课堂看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老师问得环环相扣,学生答得头头是道,课堂教学堪称“完美”。试想,像这样的“老师问啥学生都会”的课堂,学生学到的究竟是什么?学生的能力有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思维有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重朗读的训练,轻方法的指导。

现在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重视朗读,这很好。但真正有效果的朗读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下,朗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但我们的课堂是:“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吗?”学生没有读出情感,老师会说:“谁比他读得好?”如果没有读到位,就一直叫下去。其实,同任何一种能力一样,朗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也是有方法要训练的。在学生没有读出感情时,教师要指导。方法有:读、借助语境、感受心、填提示语、资料强化、使用媒体、把握基调、做动作表情等。

四、重字形的分析,轻写法的指导。

在课堂竞赛的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完成“识字与写字”这一教学任务时,都仅仅停留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析字形、扩词造句上,既忽视了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编口诀,猜谜语,形声字等),更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平时我们经常抱怨学生的书写太差,原因何

在?这必须引发每位老师的深思。试想,若每门学科、每堂课都能看到教师在有意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那么学生写字时坐姿一定是端正的,书写也一定是规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提笔即练字”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深处,并潜移默化为实际行动。

五、重经验的积累,轻知识的更新。

1. 教师的课后反思不能准确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以课后的重构没有创新之处;专业知识问答环节,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理解评委所提问题的实质,答非所问的现象频频出现。

2. 教师不能很好钻研教材,对文本的细读与感悟不深入不透彻,对文本蕴涵的情感体会肤浅冷漠,不能准确提炼和设计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能力训练的容,使得课堂教学既没有学生情感熏感染升华的心灵感动,也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3. 部分老师课堂评价语言太苍白、单一、缺乏实效性。有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回答只会给予“你真聪明!”“你真棒!”这样两句评价语。

4. 课堂掌控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部分老师不能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来把握课堂节奏,适当调整学习容,而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设计上的容。还有的老师面对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没有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错失良机,成为课堂的遗憾。

5. 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很好地渗透在自己的课堂上。个别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讲得细致入微,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唯恐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堂老师突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的过于强势必然会造成学习主体的明显弱势,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课堂教学,永远都是有缺憾的艺术,也永远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本次竞赛活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建议如下:

1. 要把对《课标》的研读作为校本教研教师业务学习长抓不懈的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综观课标学段目标,把握好学段教学重点,明确各学段的阶段目标,才能把握好阶段训练重点,避免盲目教学。

2. 教师备课要克服照搬照抄现成教案设计,过分依赖教师教学用书的弊端,要树立“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的思想,通过细读体味文本情感,通过细读品味语言。阅读教学中精读感悟是最重要的环节,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运用积累都在这一环节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是贯穿其中,而抓哪些词句进行品析感悟,品析感悟出什么只有细读才能明确;“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等等,教师在细读文本中都要明确这些读的目标和定位,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3. 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要致力于“学”,服务于“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让学”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享受读书快乐。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要培养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式阅读、“推想”式阅读、质疑式阅读、辩论式阅读、读写结合式等等。教学中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和学生平等对话,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扬自己的各性,让学生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所有孩子都有兴趣参与学习中,都有表达展示的机会。

4. 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实质,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克服重人文轻工具的做法,既要关注对人文涵和文本容的理解感悟,更要抓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等基础知识的夯实,在借鉴文本语言,掌握组织语言的方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式写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5. 老师们在备课进行教学预设时,不但要深入研读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情,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用严谨的预设和扎实丰富的知识积淀对生成的“意外”巧妙做出应变。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要有示作用、导向作用,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能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更要引领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

6. 老师们要加强学习,加强读书,和学生一起读书,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一个语文素养高的教师本身就是最鲜活的语文

教材,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学语文用语文的示。教师要积累背诵名篇佳句,首先熟读教材,特别是要背诵教材中的好篇章、好片段,和学生一起积累,既对学生言传身教,也加强自身对教材的熟悉掌握,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习作等的指导就有了源头活水。

总之,本次小学语文课堂竞赛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成果,在暴露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相信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以更加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上下而求索”,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