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形象与公务礼仪
政务公务活动礼仪之会议礼仪

政务公务活动礼仪之会议礼仪政务公务活动礼仪是公务员在从事政务活动、执行国家公务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是机关单位形象和个人文明道德修养的表现形式。
下面介绍会议礼仪要求:一、组织者会议组织者是会议的策划和服务者,应对会议进行严密的组织,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各种服务。
1、汇报会座次如图:2、交流会座次,如图:3、开大会座次,如图二、主持人1、如果是站立主持,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
单手持稿时,右手持稿的中底部;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
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立,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
主持过程中,切忌出现搔头、揉眼、翘腿等不雅动作。
2、主持人应根据会议性质调节会议气氛,或庄重,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
3、主持人在主持会议时,对会场上的熟人不宜打招呼,也不宜寒暄闲谈;会议开始前或会议休息时间可点头、微笑致意。
三、发言者1、发言者要掌握好语速、语调、音量,开始和结束时可以用鞠躬或起立等方式致谢。
2、要自谦自重。
在发言时,不应自吹自擂,少用“我”字,应力戒自我推销、自我宣传和自我肯定。
3、要尊重听众。
发言时要着装整洁端正,装饰得体;发言结束时,要先道一声“谢谢大家”,再欠身施礼,然后退场。
四、与会者1、与会者着装应符合礼仪规范,衣着整洁,仪表大方。
2、应严格遵守会议时间、议程。
3、应按顺序入场、退场。
入场顺序一般为:先内宾,后宾客;先群众,后领导;退场顺序一般为:先宾客,后内宾;先领导,后群众。
4、应专心“听会”,做好记录。
5、发言应服从会议安排,或征得主持人的许可。
6、应注意一下禁忌:(1)不得早退或无故缺席;(2)不得在会场随意走动;(3)禁止有碍视听的不良举止和噪音。
不得让个人通讯设备发出声响,更不得在会场旁若无人地大声接听电话。
(4)会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闭目养神;禁止吸烟;不得传阅与会议无关的读物。
政务礼仪

三、介绍礼仪
(一)自我介绍 (二)他人介绍
来宾与主人认识—— 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上下级认识——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长辈晚辈认识——先介绍晚辈,再介绍长辈 男士女士认识——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四、称呼礼仪
(一)职务性称呼 (二)职称性称呼 (三)行业性称呼
(四)学衔性称呼
(五)性别性称呼
3、忌短 4、忌艳
流行中保守,保守中流行
女士正装——套裙
西式套裙
上衣、裙子(中老年女士 短裙可长及膝下3CM处、 年轻女士短裙可在膝上 3——6CM处)
丝袜(与套裙颜色协调)
皮鞋(5CM、细跟)
中式套裙
中西合璧套裙
(四)饰物的佩戴与选择
饰佩戴要少而精 男性公务员:手表、戒指
“表哥”杨达才
(3)领带夹:标志身份 固定领带 装饰
“三个三”原则
1、三色原则 2、三一定律 鞋子、腰带、公文包 真皮表带、皮带、公文包 金属表带、眼镜框、皮带扣(领带夹) 袜子、皮鞋、裤子 3、三大禁忌 西服袖口商标没拆(鞋底标签) 衣裤口袋装东西 穿尼龙丝袜或白色袜子
(三)女士服饰礼仪
1、忌露
2、忌透
——与他人交流
3、腰际式站姿
双脚丁字步,双手虎口相交 叠放于腰际,用拇指可以顶 到肚脐处,手指伸直但不要 外翘。
—— 在迎宾或是颁奖等重 大场合中
4、行姿
步态:行走基本姿态
步幅:行走时两脚距离 步位:脚落地时的位臵 步韵:走路的神韵
5、蹲姿——优雅 自然
递送物品
• 应注意的问题有:
• • • • • • 双手为宜,不方便双手并用时,也可以采用右手,以左手递物 被视为失礼之举; 递给他人的物品,以直接交到对方手中为好。 主动上前,若双手相距过远,递物者当主动走近接物者。 方便接拿,在递物于人时,应当在对方留出便于接取物品的地 方,不要让其感到接物时无从下手。 正面面对对方,将带有文字的物品递交他人时,还须使之正面 面对对方; 将带尖、带刃或者其他易伤人的物品递于他人时,切勿将尖、 刃直接指向对方,合乎礼仪的做法是应当使其朝向自己,或是 朝向他处。
党校礼仪培训11

短发为宜,简约大方,清洁整齐,不要 太新潮,头发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 领; 短指甲,保持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无汗味、异味; 每天刮胡须,不蓄胡须,鼻毛不外现,饭 后洁牙,杜绝口臭,并确信没有东西塞在牙 缝里; 白色或单色衬衫,领口、袖口无污迹。
男性仪容
完美形象的构成
• 第一印象 • 在与人会见的最初30秒内,我们就能建立
沟通 礼仪
职业 礼仪
电话 礼仪
会议 礼仪
第二部分
机关公务礼仪规范
(一)个人形象 1.仪容 2.仪表 3.仪态
1、仪容
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其中的重点, 则是指人的容貌。在人际交往中,每 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 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 评价。在个人的仪表问题之中,仪容 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文明礼仪讲座
——
机关公务礼仪规范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什么是礼仪
第二部分 机关公务礼仪规范 1.个人形象
2.公务交际礼仪
2
第一部分 什么是礼仪
一、对礼仪的认识 二、礼仪的八大原则 三、礼仪的四大功能 四、礼仪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礼仪?
一、什么是礼仪?
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交 往中,用以美化自身、尊重他人 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礼仪的实质就是相互尊重。
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 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 据着主导地位。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会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你的:
1﹒经济状况 3﹒可信赖度 5﹒社会经验 7﹒交往意向 9﹒道德 2﹒教育程度 4﹒社会地位 6﹒工作态度 8﹒条理性 10﹒性格
形象就是你的名片! 做好形象管理
科级公务员班公务礼仪与规范于春香

头正
颈直 肩平 胸挺 腹收
标准站姿规范
腰立
臀收
腿直
腿靠 手垂
85
坐姿
忌争先 忌满座 忌乱动 忌叉腿 忌乱伸 忌先走
86
坐有坐相,文雅端庄
87
优雅的坐姿
要求:
文明 优雅
88
标准坐姿规范
89
行姿
1、行走安静 2、行走稳定 3、行走合礼
90
标准走姿
身直 步位直
步幅适度
1
2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公务礼仪概述
第二部分 几种常用公务礼仪
3
第一部分 公务礼仪概述
4
一、公务礼仪的涵义
定义:公务员在行使自己职责时所应当
遵守的礼仪规范。
宗旨:恪尽职守,勤于政务,廉洁奉公,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提高工作效率,维 护政府形象,以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 务于社会,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42
精明
干练
正统
43
优 雅
端 正
大 方
44
.区分场合
◇ 公务场合——庄重保守
◇ 社交场合——时尚个性
◇ 休闲场合——舒适自然
45
1. 公务场合——上班时间
☻要求
庄重保守 ☻适用服装 ۞制服 ۞套装 ۞长裤长衫(男士)
套装 制服
或长裙配其他服装(女士)
套装
46
2. 社交场合
☻要求
۞ 时尚个性 ☻适用服装 ۞ 时装 ۞ 礼服 ۞ 民族服装
60
A、西服套装、套裙、长袖、短袖; B、肤色丝袜,无破洞(备用袜),袜长适宜;
C、鞋子夏天一脚蹬,冬天靴式;
机关事企业单位会务礼仪

会务接待礼仪
茶 水茶礼水礼仪仪
倒水礼仪
※ 从领导右侧倒水。主席台倒水,要注意把杯子拿到领导背后进行加水。 ※ 从桌上拿起茶杯时,拿起动作不要太高,也不要从领导肩部或头部越过, 侧身把水倒入杯中,倒水时不要挡住领导视线。 ※ 倒水时水不宜太满,一般为七八分为宜。 ※ 倒好后将茶杯轻轻放在桌面上,事先准备好纸巾或小毛巾,如果不小心 把水洒在桌面上,要及时擦去。
机关事企业单位会务礼仪
202x年x月
目录
一 会务接待礼仪 二 其他接待礼仪
01
会务接待礼仪
会前准备
会务接待礼仪
现场布置
※ 纸笔摆放:提前备好便笺和笔,每人一套,便笺置于与会人正前方,笔 应斜放于便笺之上,笔尖向左前方。 ※ 杯垫摆放:放置与会人右前上方。 ※ 茶具摆放:摆放带盖茶杯,杯子花纹、样式、颜色整齐一致,茶杯置于 杯垫上,杯把置于杯垫上,杯把向右下偏45°,茶具中放置适量茶叶(铺满 杯底不漏出杯底为宜)。 ※ 抽纸摆放:在两人之间放置一盒抽纸。 ※ 烟具摆放:在两人之间放置一套烟具。 所有摆放的物品根据同一属性侧看,横向、纵向应成一条直线状。
引领礼仪
会务接待礼仪
※ 平地引领 1.走在客人左前方,传达“以右为尊、以客为尊”; 2.走廊内,客人走在内侧; 3.距离1.5米处,5米内关注,5米外五步一回头。 ※ 楼梯引领 1.上楼时,应让客人走在前,自己走在左后方; 2.下楼时,应让客人走在后,自己走在左前方。 ※ 电梯引领 1.进电梯时,若电梯内无人,自己先进,以操控电梯,若有服务人员,尊者 先进,电梯中越靠近内侧,是越尊贵的位置; 2.出电梯时,尊者先出; 3.自动扶梯时,左行右立,切勿并排。
会务接待礼仪
茶水礼仪
日常接待倒水
公务员要注意的日常礼仪规范_礼仪知识_

公务员要注意的日常礼仪规范_礼仪知识_公务员是国家公务岗位上任职的人员,他们代表政府与公众打交道,因此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持良好形象。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
一、仪表端庄整洁公务员应该注重仪表的整洁与端庄。
他们的形象直接反映了政府的形象。
工作时,公务员应该穿着干净整洁的职业装,衣着得体、色彩协调。
衣着要避免过于花哨和暴露,暴露和杂乱的服装会给人不专业的印象。
此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的头发、干净的面容和整洁的指甲。
整洁的仪表体现了公务员的专业素养和形象。
二、言谈得体公务员在与公众沟通时,应该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使用粗俗、低级的词汇,不应说出冒犯别人的话语。
公务员在工作中应保持自我控制,冷静地对待问题,不应有过激或情绪化的言辞。
此外,应尽量避免使用方言或地方口音,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三、尊重他人公务员应该尊重每个与之接触的人,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
在与公众、同事或上级交流时,应尽量保持目光接触,并给予对方充分的注意和关注。
尊重他人意味着倾听对方的观点,理解对方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回应。
对于可能出现的观点不同或批评,应以平和、冷静的态度接受,并适当予以回应。
四、遵守会议礼仪在参加会议时,公务员应该遵守会议礼仪,遵循会议的组织和规定。
在会议上提问或发表意见时,应先向主持人示意,并等待主持人点名后再发言。
在发言时,应遵循讲话秩序,不得打断他人发言或嘲笑他人意见。
同时,公务员应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姿势,尽量保持正直、自信的姿态。
五、正确使用办公设备公务员在使用办公设备时,应妥善使用并保持设备的整洁。
在使用电脑时,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应与其他无关的事物分散注意力。
公务员还应了解并遵守办公室内部的网络安全规定,不得随意更改系统设置或违规使用网络资源。
正确使用办公设备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体现公务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要求规范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要求规范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规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规范(1)警容仪表礼仪。
保持警容严整:着警服时,严格按规定缀钉和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不佩带、系挂其他与人民警察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不挽袖、卷裤腿、披衣或敞怀,不得有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等有碍公安民警形象的行为。
保持仪容端庄:男民警不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民警发辫(盘发)不过肩;非特殊任务需要,不染彩发、文身、染指甲、留长指甲、化浓妆、戴首饰。
保持举止良好:做到站姿端正、挺拔,坐姿平稳、端庄,步姿轻松、稳健,手势自然、优雅,表情平静、温和,时时处处体现人民卫士良好的精神风貌。
(2)警务执勤礼仪。
岗位值勤时,保持身体姿态端正,精神饱满振作,不得斜靠、倒卧、跷腿、聊天,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交接岗,互相敬礼。
两名以上民警巡逻,应行列整齐,威严有序。
执行警卫任务,警容风纪严整,言行举止端庄得体。
进入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执行公务,主动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并注意尊重他人人格,严格依法行事。
在外事活动场合遇见外宾,主动打招呼致意;纠正违章,先行敬礼。
除紧急情况外,着装驾驶和乘坐警用摩托车时,佩戴警用头盔。
驾驶警用车辆执行公务,除护卫国宾车队和追捕、押解犯罪分子和110处警可以按规定使用警灯、警笛外,一般只使用警灯;非紧急公务需要,不得违规超车、抢道、闪警灯、闯红灯。
(3)警察接待礼仪。
接待前来办事、求助、咨询的群众,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文明礼貌,语气谦和客气,表述准确通俗。
在遇到国外客人前来办事、求助,要想办法与其沟通,并热情为其解决问题。
接待群众报警、报案,应该用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抚,设法消除其焦急、紧张的情绪,引导其尽快讲清案由、事件、地点等要素,做好记录,并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出警。
公务员文明礼仪手册

公务员文明礼仪手册公务员文明礼仪指公务员要遵循文明行为,在人际交往中遵守行为规范,学习礼仪、了解礼仪、遵守礼仪,讲究礼貌、举止端庄、谦虚谨慎、助人为乐,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公务员的形象代表了政府形象、地方形象和国家形象。
公务员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的为祖国服务,更好地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旨。
一、仪表仪容礼仪着装:公务员着装要求端庄、得体、整洁、大方,根据时间、地点、场合和自身形象选择合适的服饰.有职业制服的,按照要求穿制服.(一)办公时着装.女士不得穿吊带裙、超短裙、露脐露背装等过于单薄、透明、短小、紧身的衣服;男士不得穿短裤、背心,不得敞胸露怀。
不得穿睡衣、拖鞋上班。
佩带饰物宜少不宜多。
(二)宴会时着装。
女性穿套装或旗袍,男性穿深色西装,内着浅色衬衣,扎领带。
(三)会见、访问时的着装。
气氛严肃的场合,按本条第(二)款着装;气氛较活跃时,可穿套装,也可穿色彩、图案活泼一些的服装。
仪容:公务员应保持仪容整洁、合适、精神.(一)女士宜化淡妆,不得当众化妆或补妆;男士应勤剃胡须,保持面部整洁。
(二)女士长发的应束发、盘发,发型、发色应适宜,男士头发不宜过长.头发应及时清洗.(三)手、颈部、牙齿保持清洁;指甲勤修剪,注意卫生。
二、言行举止礼仪语言:(一)办公用语.公务员用语力求文雅、准确、易懂,语气和蔼、谦逊;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用词文雅,使用约定俗成的问候语、请托语、委婉语等礼貌用语,不讲脏话、粗话;注意语气,做到热情、亲切、和蔼、友善、耐心,不得生硬、急躁、嘲讽。
(二)称谓。
采用正规称呼,一般以职务、职称、“同志”、“先生”、“女士”等相称。
不得采用低级庸俗、简化性或具有地域性的称呼。
(三)交谈。
热情、谦虚、有礼,尊重对方,理解对方。
交谈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正确判断,不开过分的玩笑,不传播不利于团结的言论。
善于借用手势、面部表情等辅助性动作来表达谈话的内容,但动作不得过多,幅度不得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