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分析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已变更)【发布日期】1993.05.24【实施日期】1993.05.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1993年5月24日国家体委发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体育工作必须适应这一重大变革。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战线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
但是,体育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体育经费紧张,高水平体育人才缺乏,全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不够,体育工作效率、效益不高,体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足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深化体育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体育战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真抓实干,紧紧围绕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加大体育改革力度,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登上新台阶。
深化体育改革要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的总目标是,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依赖国家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
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改革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能力体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调整内设机构,实行政事分开,将大量事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竞赛等手段,建立灵活多样的调控机制,切实发挥对体育事业的领导、协调、监督作用。
体育生活领域公共服务内容与标准

体育生活领域公共服务内容与标准(1)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对象:城乡居民。
服务内容: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服务标准: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2)全民健身服务服务对象:城乡居民。
服务内容: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群众健身活动和比赛、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免费提供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
服务标准: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
(3)公共交通服务对象:城乡居民。
服务内容: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逐步提升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推动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
服务标准:按照《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4)公共法律服务服务对象:城乡居民、企业。
服务内容:建设覆盖城乡、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打造数字引领、资源集成的“全业务、全时空”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包括: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服务指引;服务满意度评价等。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推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推进诉前调解改革,引导当事人优先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拓展、完善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途径和方式,向村(社区)组织和村(居)民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矛盾纠纷调解、村规民约审查、村(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合法性审查、村集体经济合规经营等公共法律服务。
服务标准:在市、县(区)、乡三级实体平台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窗口。
年度体育分析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年度,我国体育事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此,我们对本年度体育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1.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本年度,我国运动员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我国运动员共获得XX枚金牌、XX枚银牌、XX枚铜牌,金牌总数位居世界前列。
2. 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本年度,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全民健身日”、“全国体育大会”等,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全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XX亿人次,体育健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本年度,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益完善。
体育用品、体育赛事、体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贡献了巨大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本年度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4. 体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本年度,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竞赛制度、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改革不断深化,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体育事业存在的问题1. 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不合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田径、游泳、体操等少数项目,而足球、篮球、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相对较低。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尽管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部分群众缺乏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影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
3. 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4. 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体育人才短缺,特别是高水平教练员、体育管理人才、体育科研人才等。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我国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1. 教育方面在教育方面,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教师队伍素质更高,学校设施更好,教学设备更齐全,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较低,学生们的接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较大。
2. 医疗卫生方面在医疗卫生方面,城市医院设备齐全,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资源丰富,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而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设施不足,医疗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就医难、就医贵问题突出,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比较普遍。
3. 社会保障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居民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机制相对薄弱,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较低,社会保障缺乏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4. 文化体育方面在文化体育方面,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丰富多样,便于居民日常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需求,而农村地区的文化体育设施和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的文化体育需求难以满足。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差异化程度较大,城市居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对不足,造成了城乡居民的不公平待遇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待提高。
1. 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水平,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均等化政策,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体育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理论_实践与路径选择_汪波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6 16:51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61.1198.G8.20150316.1651.017.html体育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理论、实践与路径选择汪波(皖西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六安237012)摘要: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从发展理念、发展过程、发展主体、发展成果、发展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包容的问题,影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和谐发展。
要实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必须以均等化为核心,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价值转型;重构政府、市场、社会、公民之间关系,使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加快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的社会和公共监督机制;不断强化政府主体作用,把统筹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作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基本落脚点;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协调的财政制度;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利益补偿制度,不断进行体育利益整合。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包容性;路径The Development Theory, Practice and Solution on Inclusiveness ofSports Public ServiceWANG Bo(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st Anhui University , Li u’an 237012,China)Abstract: Problems of inclusiveness of the philosophy such as process, subjects,outcomes and contents of development on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 China havedeviate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s. To achieve the goalof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attention to the equ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on the values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theconcerted relationships among government, market, society and public. The inclusive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basic and core principal of the policy of sports publicservice. To establish a high-qualified fiscal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reforms of fiscal system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on the sports public service.Key words: sports public service; inclusiveness; solution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全面认识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努力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体育”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新的目标任务。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19当代体育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吕春松 王 喆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和建议。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理论水平的建议。
为大学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
1中国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1.1体育教学基础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的体育课程只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基础知识,并没有消除高校的公共体育产业。
尽管近年来体育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展,但仍侧重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水平。
基础知识教学班少,预期效果不佳。
基础知识教育已成为我国公共体育专业的薄弱环节。
体育产业基础知识科研发展趋势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有鉴于此,大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产业基本理论的不足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研究,并效仿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自主创新,探索与个性化。
构建和谐社会。
体育产业基础知识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体系符合我国体育规范。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专业的目标,充分利用体育产业优秀人才的建设作用具有重要和长期的现实意义。
1.2 教学内容不规范、不科学、不系统,理论教学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理论教学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相对简单。
同时,由于知识结构有限,大多数教师缺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他们使用现代教学方法的能力也很差。
课堂过程无聊无聊,这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育理论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来从事体育活动,而检验体育理论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还应当是检验学生是否可以有效地参与体育活动。
我国普通高中的公共体育理论教育只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学生是否听,他们听了多少,以及是否会使用它。
换句话说,学生如何学习这一极其重要的中间过程常常被忽略。
知识学习的程度仅反映了理论考试的结果,但是关于所学知识是否可以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体育活动的重要教育效果的验证指标变得薄弱。
另外,它没有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思考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思考欧晓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本文系作者2019年7月6日在“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基石。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进展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是指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欧晓理*【摘 要】【关键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有效落实,服务范围持续拓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断健全。
但不可否认,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界限不够明晰,服务提供主体之间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绩效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十四五”时期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城乡结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新形势,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问题 新形势 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公共安全、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通常我们所说的基本公共服务是狭义的概念,也就是社会领域基本公共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挑战与应对举措

体育文化导刊 2020年12月 第12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12 December 202064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挑战与应对举措陈丛刊(西南财经大学体育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分析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举措。
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破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提升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
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挑战:发展基础有待夯实;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协同水平尚待提升。
应对举措:加强党的领导,明确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加强法治建设,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环境和保障;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治理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强化理念融入,为治理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支撑;完善治理制度,构建治理现代化新格局新方式。
关键词:群众体育;治理现代化;全民健身Realistic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dernization ofMass Sports GovernanceCHEN Cong-kan(Center of Spor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 China)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odernization of mass sports governance, pointed out the realistic challenges of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mass sports governance and proposed specifi c countermeasures. The positive role of mass sports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is as follows: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 public services for national fitness, improves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level and satisfies the people's ever-growing sports demands. The mass sports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is faced with some realistic challenges as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needs to be consolidate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synergic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Countermeasure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and make clear the concept of people-centered governanc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aw to provide a legal environment and guarantee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improve the service system and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provide the motivation and support for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by the integration of concept, advance the governance system and develop new patterns for modernizing governance.Keywords: mass sports;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national fi tness 作者简介:陈丛刊,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社会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逐渐由国家一元供给向多元供给转变,市场、体育非营组织及公众等不断参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这其中,社区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中介作用,当前探索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就显得特别重要.1什么是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在我国真正为人们所熟知是2000年以后的事,但是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其内涵就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体育公共利益为原则,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多种方式给辖区居民提供有效的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的体育公共服务方式,在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过程中,人们是非常关注政府、体育非营利组织、市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所以总体上看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执行与决第的分离.传统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一般都是由政府直接供给,但是在社区化进程中政府不再直接插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的身份一般是一个“掌舵者”,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根据社区的特点确定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目标及优先发展顺序,这些确定好之后,通过资金划拨,资源配给等形式把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交由社区负责,由社区与市场、与体育非营利的组织、与公众合作,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二是政府的责任不能弱化.把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交由社区负责,并不是说政府可以抽身而退,在供给过程中,政府的监管作用至关重要,政府要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对目标的实施,资金的使用,居民的满意度进行监管,伴随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整体目标实施,不断强化政府的监督责任.三是要强调公众参与.在体育公共服务进程中,居民不仅是体育公共服务的接受者、使用者,而且也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者和服务生产的协同者,通过公众参与,也可以使社区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了解公众的需求,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从整体来看,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就是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职能改革在社区层面的具体化,使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从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延伸到社区,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不公.2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实践困境分析
2.1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成熟,难以为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最近几年,应该说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各级政府都把职能由管理到服务转变,党的十六大也已明确提出我国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服务为重点,在服务中发挥管理职能,而不能像从前一样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上,这一基调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践中,虽然在政府的角色定位上形成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分析吴筱珍(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32)摘要:社区兼有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功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可以有效整合体育公共资源,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本文从基本理论研究出发,探寻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发展路径.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3-0136-03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38SS11046);2010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ahsk09-10d123)
Vol.28No.3M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3期(下)2012年3月
136--了共识,但由于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在具体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仍然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社不分,虽然我们说社会主体已经广泛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但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没有平衡性,政府依然占有绝大数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在实际的供给过程中,“掌舵”与“划桨”功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政府仍然既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又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还比较单一.二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许多社区虽然建立了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但是当前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都把医疗、教育等作为重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没有受到重视,绝大部分社区都缺乏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所需要的专门的规章制度,更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管理方法,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运行效果不理想,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的效能和质量不高.另外,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单位体制,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认同程度并不是很高,对社区组织的一系列体育竞赛,体育技能培训缺乏积极的参与意识,导致了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缺乏居民有效的参与,不利于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2.2社区独立性不强,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主动意识不够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社区应属于一个独立的机构,虽然在我国政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便是并不是我国政府的组织机构,并且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社区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是我国由于尚处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社区基本都具有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的特点,这就导致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中,政府依然占据垄断地位的问题,尤其是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绝大部分社区成为政府的延伸部门,只是代替政府行使一部分分配职能,而缺乏应有的监管、规划等职能,缺乏独立的地位和自治功能.别一方面,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了,由于社区更多的是政府的延伸,所以其在功能发挥上也与地方政府相一致,在当前地方政府依然比较重视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体育的功能受到忽视,由于体育公共服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社区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动性并不强,从已有经验来看,大部分体育公共服务项目,绝大部分都属于政
府动员型,社区主动承担的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划分还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间责制度,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仍然以政府指令为主,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自身主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动力不足,导致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无法真正深入下去.2.3社区体育公共供给的长效投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从很多地方社区,无论是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当前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社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说过需要大量的财力,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投入主要来源于政府,一般达到60%左右,其余的来自于企业赞助,体育慈善,体彩收入等很多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依然把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财政体制依然属于建设型财政,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资金非常有限,而投入到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就更加有限.体彩收入虽然名义上要求70%要用于社会体育,但由于评价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体育管理部门都把大部分体彩收入用于竞技体育领域,而体育捐赠等慈善行为目前在我国的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这就造成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可用资金非常短缺.2.4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法律保障不够,执行力度不强应该说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视社区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的,一些地方也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这些都缺乏一个整体的统筹规划,即从一个宏观的层面去规范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而不是主要依靠社区的自觉行为,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方面的明确规定,所以当前很多社区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对社区的职责把握尺度非常不一致,执行的规范缺乏统一性,甚至很多社区在资金比较紧张的现实情况下,基本不对体育公共服务进行有效供给,导致公众的体育公共服务利益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我们应在《体育法》修改中明确社区的职责,通过法律保障,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发展.
137--3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路径探索3.1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首先,我们应该在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的前提下,加快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坚持政社分开的原则,以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为契机,认真负责的构建起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当前的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可以重点考虑两个层面:一是不断完善和拓展体育公共服务项目.我们要改变传统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只重视场地设施建设的现状,我们不仅要更加积极的进行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而且要积极的开展体育技能培训,体育法规宣传,体育意识培养,体育竞赛开展,使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多彩,且实提高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参与意识.二是基层政府要重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机制创新,理顺体育管理部门与社区的关系,社区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基层政府与体育管理部门的关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同时从决策监管等方面入手,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协调整合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其次,我们要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体育公共服务行政供给机制、体育公共服务自治供给机制,以及市场机制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来,打破当前政府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垄断地位,真正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由一元供给向多元供给的转变.我们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当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政府把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拨付给相应的社区,由社区和市场相结合,通过合同外包,政府购买等多种形式,把体育公共服务通过社区逐步推向社会,让渡给相应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形成多层的竞争合作,相互补充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基础性的体育公共服务项目,仍应坚持由政府来主导,我们不能因为社区化改革而忽略政府的责任.3.2不断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财政制度,不断拓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融资渠道当前的财政制度中,更加重视的是建设性支出,在构建和谐背景下,我们要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把公共服务的支出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牵涉到国民健康的体育公共服务,我们更要进一步倾斜,对不同的社区按照不同的标准,拨付体育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缓解当前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有限的体育公共服务资金能够真正的应用于公众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中来.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不断拓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融资渠道.除积极吸引政府资金外,通过多种方式让社会资本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不断优化投资主体,也可以通过公办民助,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融资渠道,满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金需求.3.3不断健全与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在以往的立法中,都没有考虑到社区会成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所以无论在《宪法》还是在《体育法》中,都没有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做一个明确的规定.当前,我们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建设,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对参与主体给予明确的划分,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改革的保障.通过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法规,引导社会主体、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