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翘楚用药特色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六十年文献研究回眸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六十年文献研究回眸季伟苹;卓鹏伟;陈沛沛【摘要】临床文献和医史文献研究是贯穿于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建馆以来60年中医文献研究的核心工作.本文系统梳理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不同时期所开展的中医文献研究的范围、内容和特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建馆初期(1956-1972年)的文献研究以整理研究馆员经验、历代医籍、各家经验、民间献方及研究医史等为主;复馆后(1981-1999年)的文献研究内容在前期的基础上,开展古籍校勘等;新世纪(2000年至今)的文献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加强古籍校注等方面的合作,并开展海派中医系列研究.【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6(034)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文献研究;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六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作者】季伟苹;卓鹏伟;陈沛沛【作者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92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以下简称文献馆)是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单位,成立于1956年,至今已走过60年风雨历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中医机构之一。
建馆初期名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1972年3月被撤并入上海中医学院,1981年7月复馆,改名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与其他文献研究机构相比,特殊的建馆方式造就了文献馆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馆员制。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党的中医政策号召下,随着中医学院、中医院、联合诊所等医疗机构的相继成立,大批中医师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工作,但仍有一批年事已高的名医学者散落在各地。
为了落实中医“统战”政策,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应运而生,以“馆员聘任制”的方式,为散落在上海各地的名医学者提供了生活物质保障和发挥余热的场所。
“馆员制”一直延续至今。
文献馆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以馆员制立馆的中医文献研究机构。
王翘楚情志病医案经验集

王翘楚情志病医案经验集我有个老邻居,叫李大爷。
这李大爷啊,以前那可是个精神矍铄的主儿,每天早上起来,哼着小曲儿就去菜市场遛弯儿,跟那卖菜的摊主还能打趣几句,那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可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啊,这李大爷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整天唉声叹气的,眉头皱得跟麻花似的,看啥都不顺眼。
他那老伴儿王大妈可急坏了,天天在那念叨:“老头子,你这是咋啦?以前那乐呵劲儿都跑哪儿去啦?”李大爷就闷着头,不说话。
这王大妈一看这不行啊,得想办法。
她就跟隔壁张婶儿商量:“张婶儿啊,你说我家那死老头子最近不知道中了啥邪,整天愁眉苦脸的。
你说我该咋办呀?”张婶儿就说:“我听说啊,这情志上的毛病啊,可得找个明白人看看。
咱小区门口那个王翘楚大夫,听说治这方面的病可有一手嘞。
”王大妈一听,眼睛就亮了,赶忙拉着李大爷就往王翘楚大夫那诊所跑。
到了诊所,那王翘楚大夫啊,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戴着副眼镜,说话也挺和气。
他先仔细地问了问李大爷的情况,这李大爷啊,刚开始还不太愿意说,闷着头坐在那。
王大妈在旁边急得直跺脚:“老头子,你倒是跟大夫说说啊,再不说,这病可咋治呀?”李大爷这才缓缓地开口:“唉,最近啊,我总觉得心里头堵得慌。
晚上睡觉也睡不好,老是想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王翘楚大夫就笑着说:“大爷,您别着急,这情志病啊,很多时候就是心里头有个结没解开。
您能不能跟我具体说说,是啥事儿让您这么心烦呐?”李大爷就叹了口气,说:“还不是那几个不争气的孩子啊。
一个个都在外面忙自己的事儿,也不常回家看看。
我这心里头啊,就觉得空落落的。
”王翘楚大夫听了,点点头说:“大爷,我能理解您的心情。
这孩子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
您啊,也得为自己多想想。
您看,您身体好了,孩子们才能放心不是?”然后啊,王翘楚大夫就根据李大爷的情况,给他开了几副调理的药,还叮嘱他要多出去走走,跟老朋友们聚聚,别老是一个人闷在家里。
李大爷和王大妈回去之后啊,就按照大夫说的做。
李大爷每天吃完药,就去公园里跟那些老哥们儿下下棋,聊聊天。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组方用药经验和特色

可取得疗效。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为例,目前该病 已有统一的辨证标准,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 瘀血阻络、脾肾阳虚五个证型,治则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疏 肝健脾、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温肾健脾。凡是准确辨证施治 在临床上均能获得一定疗效。但临床需要注意兼证或合证, 上述证型如出现兼杂,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为复合证型,如 CHB晚期往往虚实夹杂,肝肾阳虚的基础上常兼夹湿、热、痰、 瘀等病理产物,临床常以滋补肝肾为主,同时根据兼证联用清 热、利湿、消痰、化瘀之法,如此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在临床更 多见且获效把握更大。王师特别强调多法联用并非是不同性 能药物间的堆砌,而要分清治则的轻重主次,同时体现疾病特 点和处方原则。 1.3详辨细节,灵活变方 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随着自身体 质和治疗等因素改变,因此要随“病”、“证”、“症”三者的细节 变化进行灵活变方来实现动态调整,既抓主证也抓兼证,使方 药更具针对性,期望通过变动的方药来达到治愈疾病、康复患 者的目的。“变方”包括药物君臣佐使的角色变化、药味选择 变化、药物剂量变化和药物配伍变化4个方面。以肝癌为例, 肝癌早期热毒郁结则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故以大剂量白花 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为君药,佐少量黄苗扶助正气;而肝 癌晚期虚实夹杂则以扶正为主,驱邪为辅,以大剂量黄罠、党 参为君药,同时不忘佐少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驱邪。通过调 整药物剂量使药物角色发生变化,扶正祛邪侧重点确立后,再 根据痰湿、血瘀、脾虚等证候进行辨证论治,以痰湿为例需辨 别有形与无形之痰,前者健脾泄浊,后者健脾理气。详细到药 味选择时,如寒痰用桂枝、干姜温化;热痰用竹茹、枳实清热; 燥痰用瓜萎、贝母润化;酒痰用半夏、橘红化浊;风痰用半夏、 天麻祛风。详细到单味药物使用,如用桂枝温化寒痰时,应该
等有一药多用之效。王师临床常用剂量为15 ~30 g,同时加黄 英、党参,取其补气生精之妙。仙灵脾另有收涩作用,更宜用 于大便正常或澹薄者,若大便偏干,则可配伍肉灰蓉润肠 通便。 3.2活用仙鹤草扶护正气受到大多数医家的重视,王师在 治疗慢性肝病时也特别重视扶正补虚。仙鹤草民间又称脱力 草,顾名思义具有补虚强壮之效,可治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 劳倦怠等“脱力”之症,这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乏力治疗有重要 价值。王师辨证施治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症状 时,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灵活配伍仙鹤草,常与大枣同煮,扶 正培本,与陈皮合用,鼓舞气血,在临床收效良好。同时仙鹤 草功擅收敛止血、行血活血,当代名中医邓铁涛教授即善用仙 鹤草治疗血小板减少,王师用仙鹤草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 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之症患者也收效颇 丰。有研究发现异香豆素类仙鹤草内酯及其糖昔化衍生物具 有降糖、抗炎、抗疲劳、保肝等作用“閃,均对慢性肝病患者有 广泛的治疗价值。 3.3推崇石斛慢性肝病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病程 日久势必伤阴,因此王师十分强调养阴在肝病治疗中的重要 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于湿热是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清热利湿几乎贯穿在 慢性肝病的始终,而养阴药大多过于滋腻容易滞湿,形成湿热 缠绵,阴虚难复之矛盾。王师提出养阴化湿并举的“双通道” 法,选用石斛、沙参等养阴不助湿之品,同理选用茯苓、猪苓等 化湿不伤阴之品。王师宗先师夏德馨之法,养阴药中特别推 崇石斛,认为该药养阴生津兼能清热,开胃进食而不碍运,既 能补益阴津之不足,又能开启阴液之化源。 3.4慎用柴胡 肝喜疏泄,性喜调达,遵从木郁达之之旨,故 疏肝为治疗肝郁之正法。柴胡功善疏肝解郁,常用作君药解 肝经之郁滞。但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阴虚证, 柴胡又有截肝阴之弊,因此王师临床慎用柴胡。且疏肝解郁 之药甚多,王师更提倡详辨病机,精准用药,如气郁用香附、郁 金;气结用八月札、橘核;热郁用黄苓、川连;寒郁用乌药、吴茱 萸;血郁用旋复花、茜草;湿郁用苍术、荷叶;痰郁用浙贝母、瓜 萎、半夏。若必用柴胡常与芍药、当归、地黄相合,酸甘敛阴,
“鸡血疗法”的教训──王翘楚教授访谈录之二

・
名 医访 谈 ・
“ 鸡盟 法 " 曲教 f I
王翘 楚教 授 访谈 录之 二
上 海 市针 灸经络 研 究所 ( 上海, 2 0 0 0 3 0 ) 刘 立公
摘要 : 本文 以“ 鸡血疗法” 事件为教训 , 剖析“ 鸡血疗法 ” 失败的 4 个原 因, 督促科技 工作 者引以为戒 , 并应该 引起
和药厂都泄气 了, 由此而僵持 了一段时间。 “ 文革” 开始 后 , 在 1 9 6 6年秋 到 1 9 6 7 年 春 的一 段 时 间里 , 该 医生 向全 国广 泛散 发 传单 , 说“ 鸡 血 疗
法” 是重 大 科研 成 果 , 是 伟 大 的发 明创 造 , 自行 向全
定疗 效 , 但也有 3 0 — 4 0 %的患者有 副反 应 , 如发
一
4 7 —
2 0 1 5 年第 2 期 断肢再植还伟 大” , 并 要 中医 处 签 字 , 中 医 处 不 肯 签; 他们 又 要 索 取 档 案 资料 , 中医处 也 没 给 。此 后 他们 又到 北京 卫生 部去 “ 造反” … …。 但是 后 来不 知 什 么原 因 , 他们 的“ 造反” 行 动突
烧、 皮疹、 心慌等等 。对此 , 该 医生说没关 系 , 过一 会儿 就 好 了。然 而有 一 病人 , 在开 始 治疗 阶段 反 应 不大 , 但 治疗 到 3 O 几 次时 , 注射 完后 走 到厂 门 口 2 0 0
国推广 , 于是全 国各地都有效仿 者 , 甚至连新疆也 有 。该医生又说受到“ 城市老爷卫生部” 的压制 , 组 织 病 人 和学 生来 “ 造反 ” , 一 时 间来 了很 多人 。他 们 要 中 医处 承 认 这 一 疗 法是 “ 国 际性 重 大 成 果 ” , “ 比
王翘楚治不寐学术思想初探

盒, 1支 q 2支 q 。 诊 ( m, n 二 4月 2 日) 3 :药 后 情 绪 平
静 , 佳 静 安 定 1片 , 睡 6 7小 时 , 差 。 原 方 加 服 能 ~ 纳
党 参 1 g, 术 l g 鸡 内 金 6 焦 山 楂 l g, 精 5 白 O, g, O 黄
l g 7荆 。 三 诊 ( O, 4月 3 日) 服 安 定 半 片 , 夜 睡 6 0 : 能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4期
・
老 中 医经 验 ・
王 翘 楚 治 不 寐 学 术 思 想 初 探
上 海 中 医药 大 学 附属 曙 光 医 院 ( 海 ,0 0 1 许 良 上 202 )
关 键 词 : 翘 楚 不 寐 学 术 思 想 王 王翘楚 教授从 医 5 0余 年 , 期 从 事 科 研 和 临 床 长 工作 , 治 内科 杂病 , 1 擅 近 0年 来 , 失 眠 症 颇 有 研 对 究 。 成 了一 整 套 诊 治 体 系 。 随 王 师 临 诊 , 问 病 、 形 吾 从 观 色 、 脉 、 方 及 案 后 医话 中 , 益 匪浅 。 诊 理 得
方 7剂 。四诊 ( 5月 2 日) 8 :随 访 , 药 服 后 , 眠 能 上 夜 睡 6 7小 时 , 神 渐 振 , 谷 尚调 , 服 佳 静 安 定 已 ~ 精 纳 停
而 寤 ” 生 活 作 息 规 律 要顺 乎 自然 界 阴 阳 消 长 规 律 。 的 《 问 ・生 气 通 天 论 》 “ 自古通 天 者 , 之 本 , 于 素 :夫 生 本 阴 阳 。 地 之 间 , 合 之 内 , … 皆通 乎天 气 , …此 天 六 … … 寿 命 之 本 。 王 师 同 时 在 观 察 中发 现 , 镇 静 安 眠 作 ” 有 用 的 中 草 药 植 物 , 分 植 物 有 昼 开 夜合 的 特 性 , 此 部 由
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中药治疗概况

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中药治疗概况中医治疗失眠效果理想,以其辨证论治、整体调整且毒副作用小为其特色及优势,受到广泛采用。
近年来由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查阅近15年来的相关文献,系统地阐述目前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中药治疗概况,包括经方、自拟方、中成药及针药结合治疗,并探究常用方药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
标签:肝郁化火;失眠;中药;综述失眠是指由于机体脏腑功能紊乱,阳盛阴亏,阴阳失交,不能相互维系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2],超过3亿人口有睡眠障碍。
失眠容易导致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狂躁等精神症状的发生,病久会导致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多脏器系统疾病,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妨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因此失眠的治疗成为医学界的一个热点课题。
祖国医学具有整体调整的优势,在治疗失眠时以交通阴阳、宁心安神为法,又以辨证论治为其特色,组方用药灵活变通,相比于西药更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失眠的证型可分为肝火扰心证(同肝郁化火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和心胆气虚证等[1]。
當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日渐加快,致使心理压力过大,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久化火,邪火上炎扰动心神,或灼伤阴血而致心血失养,心神不安,从而使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较其他证型的失眠症更为突出[3]。
参照2014年张伯礼,薛博瑜主编的《中医内科学》[1]心系病症篇章中不寐之肝火扰心证的诊断标准如下:①主症: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寐,急躁易怒;②兼症: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③舌脉象: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概况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概况西医治疗失眠易产生不良反应与依赖性等,而中医因其安全、简便、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将临床中医治疗失眼的文献综述如下。
标签:失眠;中药治疗;非药物治疗失眠归属中医“不得眠”、“目不暝”、“不得卧”等范畴,是以不能正常和维持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压力的增大,失眠问题日渐严重,且渐趋年轻化,人们可能会由此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WHO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27%的人遭受睡眠病症的困扰[2]。
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我国失眠率也高达10%~20% [3]。
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4]。
目前市面上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是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5-6],此类药物对改善睡眠有一定的作用,但久服容易形成依赖,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且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有可能影响记忆及认知能力,适用人群也有所限制。
中医药特色治疗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治疗失眠症中疗效较好。
笔者对中医治疗失眠的常用疗法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中医治疗失眠引起失眠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不节等,其中以七情最为重要,其病机总属阴阳不通、阴阳失和[7-8]。
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肝、肾密切相关。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9-15],大部分医家结合临床均将失眠分为虚实两类,实证以痰火扰心为主,虚证以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为主,辨证治疗采用不同的切入点,调理脏腑,取得较好的疗效,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11中药辨证治疗111从心论治失眠李海宏[16]整理名老中医刘继祖辨治不寐的经验,认为现代人多“举怀”且晚睡者居多,当寐不寐,思虑过多五志过极皆可化火,导致心血耗损,心神不安,神不安则寐不灵。
浅析《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色

浅析《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色《滇南本草》中记载治疗脾胃病用药有210种,仅治疗脾胃病的药物有白地榆、石菖蒲、豇豆、过山龙。
附方69个,单方31个,复方38个,医案1个。
笔者就《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及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认为《滇南本草》中记载的药物及附方,对脾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遵义,可为脾胃病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标签:滇南本草;脾胃病;用药特色《滇南本草》是明代著名医家兰茂毕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地方性专著,《滇南本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记载了西南高原地区药物以及草木蔬菜药品,全书共3卷流传于世,载药458种[1]。
《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使用的药物数量极多,经验方应用广泛。
但目前对于《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面,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以及组方规律进行整理和浅析,为脾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及组方1.1 《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单味药的论述书中记载治疗脾胃病的单味药较多,有210味,药味以辛、苦为主,而药性则温性、寒性皆有。
如治疗反胃、噎膈、热痢、疳积、便秘、嘈杂多用寒性药,治疗泄泻、腹痛、胃痛、呕吐多用温性药。
其中,仅治疗脾胃病的有白地榆、石菖蒲、豇豆、过山龙4味,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以过山龙为例,“消胸中痞满横膈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附方“过山龙三分、广槟榔一钱、莲子五分、芦子一钱,亦用石灰”治伤食,消食积,与现代药理研究过山龙具有促进胃动力[2]的作用相同。
1.2 《滇南本草》中治疗脾胃病经验方的论述书中治疗脾胃病的附方有69首,其中单方31个,复方38个,可见单方复方数目基本相同,兰茂对治疗脾胃病的处方运用娴熟。
以姜味草附方为例,“姜味草三钱、吴茱萸二钱、草豆蔻三钱、吴神曲三钱、甘草五分,共为末,滚水点酒服,或为丸,治疗胃脘胀痛、呕吐、吞酸、嘈杂、腹泻等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特色
王老师在临床辩证用药方面,有其独到的经验,他主张:(1)治病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以辨证为主;(2)立方重在立法和遣药,不必过分拘泥于固有的经方或成方;(3)处方药应中
药药性与现代药药理相结合,以药性为指导。在具体用药上,王老师较注重药对配伍在处
方中的作用,擅于根据不同的病证,施以针对性的药对,临床效果较好,现将常用药对分
析介绍如下。
柴胡、生龙牡:疏肝平肝、一升一降,调畅气机,用于各种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情志失调
之证;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用于肝阳上亢,高血压引起的头胀痛、项攀、失眠、眩晕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镇静、抗高血压作用;柴胡、白芍:疏肝柔肝,用于肝郁阴虚而出现口
干、失眠、心慌心烦者;山栀、淡豆豉:清热除烦,用于烦躁失眠,苔黄兼有热象者;郁金、
菖蒲:解郁开窍,用于失眠、头胀、梦多、耳鸣、心慌、胸闷等,还能理气和胃,用治胃炎引
起的胃脘胀痛不适等;赤芍、丹参;活血安神,现代药理证实有镇静安眠作用,用于瘀阻失眠
者;川芎、葛根:活血通窍,用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等引起的头晕、头痛、
项背强痛和冠心病引起的胸闷、胸痛等,现代药理证实能扩张心脑血管,改善血液供应作
用;桑叶、菊花:清热平肝,用治风热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头胀、头痛、头晕目眩等;知母、
生地:滋阴清热,用于阴虚、便秘等;肾虚腰痛,用首乌、淮牛膝;肾虚尿频,用金铃子、
芡实,见肾阳虚者,用菟丝子、金樱子或补骨脂、芡实;肾虚、骨质疏松引起腰酸,足跟
痛,和补骨脂、骨碎补;下焦湿热尿频者,用石苇、车前草;慢性肠炎偏阳虚者,用补骨
脂,肉豆蔻,慢性肠炎偏湿热者,用川黄连、广木香或白豆蔻、北秦皮。金铃子、延胡索
用治气滞血瘀引起的诸痛;白蒺藜、蔓荆子用治神经性或血管性头痛;石决明、淮牛膝用
于血压偏高者;夜交藤、合欢皮,取其“昼开夜合”之性,能引药入阴,治疗各种失眠者;
生铁落、甘草:用于焦虑、烦躁,或头痛,心动过速者;旋覆花、代赭石用治肝郁气逆所
致的脘胀、嗳气、泛酸、呃逆、梅核气或肺气上逆所致的咳喘气急;胃脘嘈杂、泛酸用黄
精、煅瓦楞子,伴嘈热者,加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葶苈子、莱菔子用治咳喘痰多;淡
附片、制甘遂:温阳利水,用治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心力衰竭而致的痰壅喘促,下肢
水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