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思想

合集下载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 傅 青 主 女 科 》 对 月 经 病 的 辨 证 治 疗 思 想 。方 法 :通 过 对 《 傅 青 主 女科 》调 经篇 1 4篇 文 章 的 阅读 , 以及 参 考 前 人 对 《 傅 青 主 女 科 》 调 经 篇 的 论 述 ,从 八 纲 辨 证 、 脏 腑 辨 证 以及 脏 腑 之 间 的 关
1 治 病 求 本 ,对 月经 病 原 理 分 析 精 当
欲 治经病 ,当先知 何 为经 。《 女 科 》在 调 经篇 中说 “ 夫经 水 出诸 肾” ,“ 夫 经本 于 肾 ,而其 流 五脏 六 腑 之血 皆归 之” ,又说 “ 且 经原 非血 也 ,…… 是 至 阴 之 精 而 有 至 阳之 气 ,故 其 色 赤 红 似 血 ,而 实 非 血 , 所 以谓 之天葵 ” ,认为 经水 本源 于 肾 。且 有 “ 满则 溢 而虚 则 闭” , 由冲任二 经外 出 的特 性 。
-5 1・
[ 引著 格 式] 马 贵 萍 ,张 德 新 .《 傅 青 主 女科 ・ 调经篇》辨证思想浅析 E J ].长 江大 学 学 报 ( 自科 版 ) ,2 0 1 5 ,1 2( 1 8 ) :5 1  ̄5 3
傅 青 主 女 科 ・调 经篇 辨 证 思 想 浅 析
马 贵 萍 ,张 德 新 ( 长江大学医学院, 湖北  ̄ 0 3 0 , 1 4 3 4 0 2 3 )
既知经 ,又 当知 经为何 而病 。女子 以肝 为先 天 ,肝 主藏 血 ;脾为 后天 之本 ,且 主统 血 ;肾为先 天之
本 ,又主藏精 ;冲为 血海 ,任 主胞 胎 。故经 病 与肝 、脾 、肾三脏 有着 密不 可分 的联 系 ,也与 冲任二 脉等 有 关 。或为 肾 中水火 太 旺而致 经水 先期 ,或为 肾气 之涸 而致 经后 少腹 疼痛 ;有 因肝气 郁 结而发 经水 先后 无 定期 ,有 因肝 不藏 、脾 不统 而致 年老 经水 复行 ,有 因肝气 不舒 而致 经水 忽来 忽断 时疼 时止 ,亦有 肝经 郁 火 而致经 前腹 痛 ,且有 肝气 之逆 而 致 经前 腹 疼 吐血 ;或 有 下 焦 冲任 寒 湿 相 争 以 致 经水 将 来 脐 下先 疼

基于《傅青主女科》特色调经法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于《傅青主女科》特色调经法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于《傅青主女科》特色调经法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范伟森;袁峥;刘姣;张英杰;肖敏;王丹丹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0)4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中医妇科痛证与血证的范畴。

该病在古代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子宫内膜异位症同其他月经类疾病相较有着更为特殊的临床特征。

我们研究发现,《傅青主女科》中部分有关治疗月经病的记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主要包括经前腹痛、经前便血、经量过多等。

傅青主在治疗这些症状时有着独特的理念,主要为:经前腹痛,重在疏通冲任;经水不顺,首治心、肾、肝;经量增多,重在补血归经;少腹急迫,重在利气宽带。

傅青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时,善用巴戟天、黑芥穗、白芍、当归、熟地黄等,首重消除病因,其特色的理法方药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借鉴参考。

【总页数】4页(P713-716)
【作者】范伟森;袁峥;刘姣;张英杰;肖敏;王丹丹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中医学院;济南市济阳区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2
【相关文献】
1.浅析《傅青主女科》在调经中的学术特色
2.试析《傅青主女科》调经从脏论治之特色
3.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辨证论治特色
4.浅探《傅青主女科》调经论治特点及应用
5.《傅青主女科》种子调经辨治特色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傅青主女科》经方治疗带下病

用《傅青主女科》经方治疗带下病

用《傅青主女科》经方治疗带下病摘要:《傅青主女科》在论治带下病时,论述简明扼要,举证详明,理法严谨,药简方效。

在书中提出了带下病的核心病因,五证对应五方,用药配伍精当,其精辟的理论对后世治疗带下病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带下近代中医名家认为,广义的带下,是指所有的妇科性疾病,即经、带、胎、产等多种疾病;而狭义的带下分为生理性带下以及病理性的带下,其中病理性带下为带下病,可分为带下过多及带下过少两种情况。

在《中医妇科学》中关于带下病的定义为:带下量、色、味、气出现了很大的异常,并且具有特殊的症状。

带下病为现代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古代许多医家对此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以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对带下病有独到的见解。

赵彦主任,师承河北省名中医田淑霄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中医妇科理论功底扎实,对用《傅青主女科》治疗带下病有着深入的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1.1易黄汤方药分析傅山认为黄带一证,是由于任脉的湿热所致。

易黄汤是由傅山为治疗黄带下而创,但是傅山认为它不是“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

易黄汤由荧实、山药、白果、黄柏、车前子等五味药构成,能益肾健牌、收敛固湿。

1.2易黄汤病案刘某,女,未婚,25岁,2021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以“近2个月左右,带下量多兼腥臭味”为主诉来诊。

Lmp9.6兼症色黄,黏稠,性交后更甚,外阴瘙痒,面色萎黄,心烦易怒。

五心烦热,口苦口干,失眠,梦多,尿频黄,无尿痛、腰骶酸楚不适,时有便意,肠鸣时作,大便干,舌红苔黄腻。

脉数。

中医诊断:带下病,属肾阳虚弱,夹有湿热。

治法以补肾助阳,清热利湿主。

方用:易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0g,牡丹皮10g炒山药10g,茯苓15g,山英肉9g,泽泻10g,芡实15g,盐黄柏9g,车前子6g,白果6粒,覆盆子1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南淑玲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48)12
【摘要】《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是一部颇有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书。

该书论述简要,说理透彻,选药组方平中见奇。

《傅青主女科》方药在清代广为流传,对妇科临床的影响,迄今不衰。

恰如祁尔诚所云:“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

”岳美中教授也曾说:“读傅氏书须知最大创造发明处就在他的方剂。

这是他几十年研究医学,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万勿忽略。


【总页数】2页(P1140-1141)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用药特点;明末清初;产科专书;临床价值;选药组方;妇科临床;岳美中
【作者】南淑玲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R969.3
【相关文献】
1.《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 [J], 杨文斌;姚宪民;马世民
2.《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 [J], 李庆忠
3.《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浅析 [J], 王艳;尤昭玲
4.基于系统论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用药配伍规律 [J], 吴晓丹;张林;白晶;孙丽英;杨勇
5.浅析《傅青主女科》中黄芪的组方用药特点 [J], 姚丽娜;张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傅青主女科》_简介_中医世家

《傅青主女科》_简介_中医世家

《傅青主女科》_简介_中医世家
简介
《傅青主女科》
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由傅青主编着。

傅青主,名山,字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思想家、诗人、学者、画家和爱国志士。

《傅青主女科》共二卷,简要论述了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八十症,列方八十三首,另附“产后编”。

上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下卷列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附产后编等。

医论独有见地,通俗易懂,立法严谨而灵活,制方精良且不矜奇立异,疗效卓著而备受中医妇科医家尊崇,堪为妇科之精典。

主要内容与特色有:
一、体例新颖,一目了然,处方要而不繁
二、辨证论治以肝、脾、肾三脏立论,重视奇经
三、对产科的贡献
(一)生化汤及其运用
(二)重视用药忌宜。

傅青主女科_学术思想简评

傅青主女科_学术思想简评

《傅青主女科》学术思想简评兴化市中医院(225700) 朱 杰 提 要 明清之际的傅山博学奇才,尤精医学。

其代表作《傅青主女科》具有辨证详明,方药精当,注重调治肾、肝、气血、奇经,理法自成体系,文笔别具一格等特点。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忽略了脉法、舌诊等。

他认为做学问以“作人”为先,治学方法可概括为“勤”、“蜕”、“归”三字诀,对后学亦多有启发。

关键词 傅山 《傅青主女科》 学术思想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朱衣道人。

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

明末诸生。

于学无所不能,尤精医药之术,家居以医为业,治病不拘学派,施药不泥古方,应手辄效,誉为“医圣”。

在中医高等院校五版教材《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中,书末“方剂索引”凡159首,其中选自《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19首为最多、约占八分之一,遥遥领先于《景岳全书》(13首)、《金匮要略》(12首)、《校注妇人良方》(7首)等。

傅氏生化汤广泛用于教科书所列堕胎、小产、产后腹痛、恶露不绝、产后发热诸疾之血瘀证;经间期出血所分肾阴虚、湿热、血瘀三个证型,则全部采用傅青主方。

由此足见《女科》在现代中医妇科学中的地位。

本文尝试对《女科》一书的学术价值作一简评,并就正于方家。

1 辨证详明 自出新裁 注重补肾养肝《女科》分二卷,上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下卷列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附产后编等。

内容广泛,许多观点机杼自出,特色鲜明。

傅山“谈症不落古人窠臼”,畅辨今人所不敢言及、与古人所未及言者,“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祁尔诚序)。

如论经水先期:“夫同是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

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

”言简意赅,使能执简驭繁,自出新裁,风格与众不同,多采用孟子笔法,先从反面叙述,再从正面反驳,予以解答,并加辨析。

如论缺乳:“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治法宜补气以生血,而乳汁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

《傅青主女科》治痛经方辨析

《傅青主女科》治痛经方辨析

《傅青主女科》治痛经方辨析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历代医家有虚实寒热之论,多以“不通而痛”与“不荣而痛”概括之。

《傅青主女科》则以主症立法。

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痛,行经后少腹疼痛,经水将来脐下先痛,其临证实用指导明确。

又以脏腑立论,强调肝脾肾冲任为病的观点。

治则以痛经肝为先,肝调经自和及扶正祛邪的原则。

辨证立法明了,临床常可收到很好效果,现辨析如下,与同道共商之。

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忽来忽断者经行不畅也。

时痛时止者经脉瘀滞也。

傅氏云:“是肝气不舒也……妇人正当行经之时受风之吹,寒之袭,经水之道路为之闭塞。

”可见此症主因是肝气不舒,风寒侵袭。

症状:经水忽来忽断,少腹时有疼痛,甚则痛剧,经期寒热互作,类似感冒,伴头痛作呕,伴乳房胀痛,舌边红少苔,脉滑涩。

治宜补肝之血,解肝之郁,方以加味四物汤:当归15克,川芎9克,炒白芍15克,熟地30克,焦白术15克,丹皮9克,柴胡3克,元胡3克,甘草3克。

重用熟地以大补阴血,又妙在治风先和血,血和风自灭。

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甘草、白术、元胡以利腰脐而和腹痛,入于表里之间,通于经络之内,辨治得法,临证效佳,此常见于原发性痛经。

经水未来腹先痛经行腹痛,痛在经前为热,为实,故傅氏云:“是热结而火不化也。

”实则是肝火太旺,“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抑拂其气而痛生。

”此症属肝郁火旺之证。

症状:月经先期而至,血下紫黑块,烦躁易怒,所下经血自觉焚热,经前腹痛拒按,腹痛较甚,伴头痛,口苦口干,舌红少苔,脉左手寸关尺脉数有力。

治以宣郁通经汤: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丹皮15克,栀子9克,白芥子6克,柴胡3克,黄芩3克,香附3克,郁金3克,甘草3克。

泻肝之火用丹皮、栀子、黄芩,补肝之血用当归、白芍,解肝之郁用柴胡、郁金,利肝之气以香附、白芥子,加甘草以清热调和群药。

本症常见于妇科宫体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炎症性痛经。

傅青主女科较释

傅青主女科较释

傅青主女科较释治法宜:补肾、调肝、健脾胃、调气血、理冲任; 带下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病此患,故以名之;然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亦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于提系,必然胞胎不固;带弱胎易坠,带伤,胎不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也;行房而放纵,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然有暗耗之害;气不化经水,而反变为带;加之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浸,热气之逼,于是带下也;1.任脉起中极之下,环口至目下,好病,经不调,崩漏,不孕,流产;2.督脉会阴→上齿若病,不孕;3.脾气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统摄血液;4.肝气肝主血海,助脾胃运化,喜调达;肝气郁则脾虚;治疗原则:解肝郁,补脾虚,除湿而清内热;黄带症状:带下色黄,若黄米浓汁,气腥秽;病因:任脉湿;唇齿之泉,贯任脉通带脉入肾;热存下焦,津液不能化精而化湿也;水本黑,火本红,湿与热合,化红返黑皆不可,煎熬成汁为黄色也;治法:补任脉之虚,清肾火之炎;药方:易黄汤山药1两芡实1两黄柏2钱车前子1钱白果10枚4剂痊愈;易黄汤任脉湿热黄带病, 易黄山药芡实同; 引入任脉加白果, 益以车前黄柏灵;结语黄带属湿热,此任脉也;补任之虚,清肾之火,凡带病均可治之;此为治带病主方;山药芡实清热生津;黄柏车前子,湿久生热,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白带症状:经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止,甚则有臭味;病因:湿盛火衰,肝郁气弱脾虚,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而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治法:大补脾胃,少佐舒肝;药方:完带汤白术、山药各1两人参2钱白芍5钱车前子3钱苍术3钱甘草1钱陈皮5钱黑芥穗5分柴胡6分2剂轻,4剂止,6剂愈;完带汤白带须用完带煎, 山药白芍与车前; 二术荆芥参陈草, 脾虚湿滞服之痊;结语:白带湿属寒,肝郁脾虚,湿盛火衰; 治法肝气舒而脾气旺,湿气消,白带自消;若不见效,经水过期,少腹急迫,服宽带汤;此为寒湿之主方;青带症状:带下色青,绿如绿豆汁,粘稠不断,其气腥臭;病因:肝经之湿热也;肝木本青,带青者肝木病;肝木喜水润,湿则恶;肝之性既违,气必逆,气上而湿下,两相牵制,停中焦,走于带脉,遂从阴门而出;逆轻则青,重则绿;治法: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药方:加减逍遥散茯苓、白芍、甘草各5钱柴胡1钱陈皮1钱茵陈3钱栀子3钱2剂淡,4剂绝,不过剂加减逍遥散带下色青肝郁滞, 逍遥去归加茵栀; 疏肝清热并利湿, 陈皮健胃带自愈;结语:青带属于肝经湿热,舒肝健脾,利湿清热;肝郁既解,湿利热清,绝青带;脾土喜燥恶湿,土病湿,木必乘之;木又为湿土之气侮,肝亦病;赤带症状:带下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漓不断;病因:湿热之病;湿为土之气宜见黄白,不见者火之故也;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肝火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治法:清肝木之火,扶其脾之气;药方:清肝止淋汤白芍、当归各1两生地5钱阿胶3钱黄柏2钱丹皮3钱牛膝2钱香附1钱红枣10黑豆1两2剂少,4剂愈,10剂不发矣;清肝止淋汤清肝止淋赤带宜, 补血清火功效奇; 归芍地柏香附枣, 阿胶黑豆膝丹皮;结语:此方补肝之血,不利脾湿,此病火热为重,湿为轻;火所以旺,由血衰,补血足制火;补肝之血而少用清火之味,则奏功独奇;黑带症状:色黑若黑豆汁,气腥秽,腹痛,便痛,阴门肿,面赤、黄瘦,口渴;病因:火热之极也;火极似水,乃火郁结于下而不上炎于上也;口渴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煎;不狂者凭肾水肺金无病;润心冲胃以救之耳;治法:惟以泻火为主,火退湿自除;药方:利火汤大黄3钱白术5钱茯苓3钱车前子3钱王不留行3钱黄连、栀子、刘寄奴各3钱知母2钱生石膏5钱大黄黄连石膏知母栀子寒凉;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除湿;白术茯苓辅土渗湿;1剂痛止;2黑变白;3白变少,又3剂止;利火汤黑带利火水进殊, 连栀石膏并知母;苓术大黄车前子,王不留行刘寄奴;调经经水先期而多病因:火旺则血热,水旺则血多,此为余症;过而有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恐有烁干男精之虑,过者损之;治法:少清其热火,而不必泻其水;药方:清经散丹皮3钱地骨皮5钱白芍3钱熟地3钱茯苓1钱青蒿2钱黄柏半钱;2剂火平;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润水经自调;结语:妇科调经尤难,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此书虽有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之分,然须种子,带下参看,临症时方有进境;经水先期而少症状:经来者仅仅一二点,以为血热之极也;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病因:先期而来少,火热而水不足;肾中火热而水亏也;治法:不必泻火,只专补水,水既足,火自消;水克火;药方:两地汤元参1两生地1两白芍、麦冬各5钱、阿胶、地骨皮各3钱4剂经调;解方:地骨皮解骨之热,骨热是由于肾之热,清其骨髓,肾气自清,又不损胃气;两地汤先期经少两地汤,元参地骨生地襄;更用阿胶与芍药,火旺水亏服之消;经水后期而多病因:盖经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来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皆来附益,而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合,诸经之血乘其隙而流出也;药方:温经摄血汤熟地、白芍各1两川芎、白术各5钱柴胡半钱五味子3分肉桂3分续断1钱方解:此方大补肝肾之精血;肉桂祛其寒,柴胡解其郁;补中有散,散不耗气;补中有泄,泄不损阴;所以补之有功,温之有成;元气不足加人参1-2钱;此方凡经来后期均可用;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摄血汤,温脾补肾舒肝良;地芍术柴芎断味,还有肉桂暖元阳;经水先后无定期病因:经水处诸肾经,肝为肾子,肝郁则肾亦郁也;肾郁其气必自不宣,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气之或通或闭耳;子母关切,子郁母关;治法:舒肝之郁,经水必有一定之期;药方:定经汤白芍、当归、菟丝子各1两熟地、山药各5钱柴胡5分茯苓、黑荆芥各3钱2剂水净,4剂定期;定经汤经水不定定经汤,菟丝归芍熟地黄;山药柴苓黑荆芥,肝肾气舒奏功良;结语:外感者加苏叶1钱,内伤者加神曲2钱炒;肉食积滞山楂肉2钱炒,若肝气郁抑当以逍遥散为主,有热加栀碳丹皮,即加味逍遥散;经水数月一行因妄用补血虚之药,而致无病变有病;助仙丹茯苓5钱陈皮5分白术、白芍、山药各3钱杜仲1钱菟丝子1钱甘草1钱河水煎,4剂如旧;健脾益肾而不滞;解郁清痰而不泄,不损天然之血,实为调经大法;助仙丹季经避年助仙丹,用药须以河水煎;苓术陈芍山药草,杜仲菟丝补先天;年老而经水复行病因:不宜行经而行者,乃肝不藏血脾不统血之故也;非精过泻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龙较发,而血乃奔矣;治法:非大补肝肾之气与血,则血不能骤止;药方:安老汤人参、黄芪、熟地各1两白术、当归、山茱萸各5钱阿胶1钱黑荆芥1钱木耳碳1钱甘草1钱香附5分2剂减,4剂大减,10剂愈;方解:补肝肾之气,气足血生而摄血;补肾水,水足肝舒,脾自养;可加贯众碳1钱研末冲服;安老汤安老汤治二火猖,参术芪草归地襄;山萸荆胶香木耳,疏肝补脾益肾良;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病因:肝木恶风寒,若行经时腠理大开,寒之来袭,肝气之闭塞;经水道亦闭;气行阳分则生热,反之生寒;此犹感寒之轻者;外风寒袭,内应之,热气益深,常热入血变为如狂之症;往来寒热,风寒未甚,热未深耳;治法:补肝血,通郁散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药方:加味四物汤熟地1两白芍、当归、白术各5钱川芎、丹皮各3钱元胡1钱捣碎醋炒甘草1钱柴胡1钱方解:四物汤滋脾胃之阴血,柴胡白芍丹皮宣肝风郁,甘草白术元胡利腰脐而和腹疼,入表里之间,通经络之内;加味四物汤经水断续痛时无,加味四物汤效殊;芎归芍地白术草,丹皮元胡并柴胡;注:加荆芥穗炒黑1钱尤妙;经水未来腹先疼痛病因:肝木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畅;经欲来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经满不内藏,肝火焚烧,内逼经出,火随之而怒泄;紫黑,水火两战之象,成块者,火煎成形;治法:泻肝之火,解肝之郁;药方:宣郁通经汤白芍、当归、丹皮各5钱栀子3钱甘草、柴胡、香附、郁金、黄芩各1钱白芥子2钱研4剂而平;方解:此方补肝之血,解肝之郁,利肝之气,降肝之火;宣郁通经汤经前腹痛紫块行,宣郁通经川郁金;丹栀归芍生甘草,白芥柴胡香附芩;经后腹痛病因:经水、肾水满则溢,虚则闭;肾水一虚,水不生木,肝木克脾土,木土相争,其气必逆,故而作痛;治法:舒肝气为本,益补肾之味;药方:调肝汤山药5钱阿胶、当归、白芍、山茱萸各3钱巴戟、甘草各1钱调肝汤经后腹痛宜调肝,归芍山萸巴戟天;山药阿胶生甘草,平肝理气郁痛安;经前腹痛吐血病因:肝性急,宜顺不宜逆;逆则气动,血随气行;少阴之火急如奔马,得肝火直冲而上,反经而为血,亦至便也;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治法:平肝顺气若反复,则宜补肾药方:顺经汤当归、熟地、丹皮各5钱白芍2钱茯苓、沙参、黑荆芥各3钱牛膝、黄芩1剂正,2剂顺,10剂不再发;顺经汤顺经治肝气逆,黄芩沙参怀牛膝;归芍熟地荆丹皮,经前腹痛吐血愈;结语:肝气下逆,不顺行而上逆也,补肾调经之中;肝气不逆,肾气自顺;妇人壮年吐血以为痨症;若投药,则肝气愈逆,非痨成痨;方加茜草1钱怀牛膝1钱尤妙;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病因: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冲脉为血海,任脉为主胞胎,为血室,均喜正气之相通;恶寒湿之邪气;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疼痛;邪愈盛正气愈衰;寒气生浊下如豆汁之黑者,见北方寒水之象;治法:利湿、温寒;任冲无邪之乱,疼自消;药方:温脐化湿汤白术1两茯苓3钱山药5钱巴戟5钱扁豆5钱捣白果10枚莲子30枚不去心;在经未来前10日服,4剂邪去,调经兼可种子;温脐化湿汤寒湿痛经要辨明,温脐化湿此方宗;山药莲子巴戟肉,白果扁豆术茯苓;附:冲任之气宜通,不宜降;化湿不用苍术、薏仁;此方为温脐化湿之主方;经前泄水症状:泄水3日后行经;病因:脾虚不摄血;脾属湿土,脾虚土不实,湿更甚;经水有动,脾气先不能固,脾统之血欲流血海,而湿先乘之矣;因而泄水后行经;治法:不在治水,而在先治血;不在先治血,而在先补其气;气旺血生,气旺湿自除;气旺经自调; 药方:健固汤人参5钱白芍1两茯苓3钱薏仁3钱巴戟5分10剂方平补脾以固脾血;健固汤行经泄水属脾虚,参术茯苓巴戟薏;补益脾气能摄血,除湿调经水自止;与胖人不孕参看,自得立方之妙;经前大便下血症状:出现在经前1日;病因:经入大肠,胞胎上通心而下通肾,心肾不交则胞胎之血两无所归;而心肾二经之气不来照摄,听其自便;所以血不行小肠而走大肠;治法:单止肠血,愈止愈多,反激动三焦之气;今不使水火之既济而徒治胞胎,胞胎之气无所归,血安有归经之日;必须大补心肾;心肾之气交而胞胎之气自不散;大肠血不妄行,血自归经;药方:顺经两安汤人参3钱当归、熟地、麦冬、白芍、白术各5钱山茱萸、炒荆芥2钱巴戟1钱升麻4分1剂血止,2剂肠血止,3剂经止兼受妊娠;方解:心肾足,气两合,胞胎之气听命,二经之摄安有妄动;兼补肝木,肝乃肾之子,乃心之母;肝血往来于心肾之间,上引心而下入肾,下引肾而上入于心;此心肾相交一大法门;顺经两安汤经前便血宜顺经,归芍熟地萸麦冬;参术巴戟炒荆芥,心肾相交经顺宁;若大便下血过多,精神短少,消瘦,肝气不扬,久郁伤脾;脾伤不统血,又当分别治之;经闭症状:未到49岁,而经水先断;病因:经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之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实非血也;经闭,一则肾水衰,二则心肝脾之郁;肾水生,肾水化则有关于心肝脾,使水位之下而无土气以承之,则水滥灭火,肾气不能化;火位之下而无水气以承之,则火烁金肾气无所生;木位之下而无金气乘之,木妄破土,肾气无所生;心肝脾一经之郁则肾气郁而不宣,况三经齐郁,肾气真足而难吐,此所谓亢则害;治法:散心肝脾之郁,补肾水,也有大补其心肝脾,精溢而经水自通;药方:益经汤熟地、白术各1两当归、山药各5钱白芍、生枣仁、沙参各3钱丹皮、人参各2钱杜仲、柴胡各1钱8剂通,30经不再闭,易受孕;益经汤未老经断须溢经,心肝脾气郁结成;归芍熟地参术枣,山药沙丹柴杜平;种子身瘦妇人瘦弱,一交男子,卧床终朝,此为血虚;交感泻精,与血何与肝气不开,精不能泄,肝气仍是不舒;肾为肝母,母泄精,不能养子,木燥乏水,而火以暗动烁精,肾逾虚;瘦人多火,水益少而火益炽,水不足以治火,此火在水上之卦;所倦怠而卧,偶而受孕,随中随消;治法:大补肾水而平肝木,水旺→血旺→火消,成水在火上之卦;药方:养精种玉汤熟地1两当归、白芍、山茱萸各5钱三月身健易孕,切记节欲,否则惟身健而已;养精种玉汤血虚瘦怯久不孕,四物去芎萸肉殷;平肝补肾精血足,养精种玉此方珍;附:3月后不孕,原方+杜仲2钱炒脱丝+续断2钱、白术5钱土炒焦、云苓3钱;数剂即可;胸满不思饮食不孕症状:妇人饮食少思,胸膈满闷,惟思睡眠,一经房事呻吟不已;此为肾气不足;气宜升腾,至上焦脾胃易运消;陷于下焦难运化;人乏水谷之养,精神倦怠;脾胃之气可升不可将;脾胃之气虽充于脾胃之中,实生于两肾;肾之水气,充于胃,火气充脾;治法:补肾为主,兼用补脾胃之药;阴气既足,阳气易升;药方:并提汤熟地、巴戟、白术各1两人参、黄芪各5钱山茱萸肉3钱枸杞2钱柴胡5分3月肾气大旺,再服1月未有不孕;并提汤并提汤可补脾肾,参术黄芪并枸杞;熟地山萸柴巴戟,阳气升腾皆升机;胸满不孕,人误以为消食难,用以消导之药,肾逾虚;下身冰冷不孕妇人冰冷,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胞胎寒之极;胞胎居心肾之间,上接心,下系肾;胞胎之寒冷,可知心肾二火之衰微也;治法:补心肾二火,补心温肾药方:温胞饮白术、巴戟各1两人参、杜仲、菟丝子、山药、芡实各3钱肉桂、补骨脂各2钱附子3分温胞饮温胞饮暖子宫寒,参术桂附巴戟天;山药杜芡补骨脂,心肾火衰服之痊;今种子者多喜服热药,胞胎有热,不宜服用;胸满少食不孕饮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吐,此脾胃虚寒也;夫脾胃之虚寒,盖因心肾之虚寒;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之不能化;心肾衰,不化水谷之精微,无津液灌溉于胞胎之中;治法:温补脾胃,兼补心肾之火;药方:温土毓麟汤巴戟、覆盆子各1两白术、怀山药各5钱人参3钱神曲1钱连服1月,命门心包火旺,脾胃无寒冷之虑,自留子;温土毓麟汤温土毓麟之虚寒,参术山药巴戟天;更加覆盆与神曲,命门温暖谷气添;少腹急迫不孕少腹之中,紧迫之状,急而不舒,不能生育,系带脉拘急也;带脉宜宽不宜急,皆因腰脐之气不利,此由于脾胃之气不足;治法:宜宽带脉之急,不能速宽;利腰脐之气亦不能立就;须大补脾胃之气与血;药方:宽带汤白术1两,巴戟肉5钱,补骨脂1钱,人参3钱,麦冬3钱,杜仲3钱,熟地5钱,肉苁蓉3钱,白芍3钱,当归2钱,五味子3分,莲子20粒四剂无紧迫,1月受胎,带脉急,气血虚,芍药之酸平肝木,肝不克脾,五味生肾水,肾能益带;宽带汤宽带汤能和腰脐,参术归芍麦味俱;熟地苁蓉杜巴戟,莲子补肾带宽奇;附录:冲任督带1.妊娠初起,血归冲,血不足气有余易热;肝司血海;冲脉:冲为血海,经因之而行也;上达心火,下通肾水;冲脉五脏六腑之海,盈则盛之,乏者养之;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均为所司,称‘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对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王冰曰: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以妊养也;故经云此生病女子不孕也;又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督脉:主一身之阳,与任脉相匹配,对经起调节作用;带脉:约束冲、任、督,提携胞胎,固摄脾肾之精微;2.调经作用青春期:肾气盛→天葵至→任通冲盛→月经来潮→受精妊娠;绝经期:肾气衰→任脉虚→冲脉衰少→天葵竭→绝经→不再受孕;3.病变各种原因影响到冲任,便引起妇疾;妇人良方:妇人病有36种,皆由冲劳损而致;冲脉: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少腹拘紧痛,呕吐,倒经奔逐,经不调;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疝气带下流产不孕等;带脉:多由脾气虚,而殃及;难经: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张锡纯则将冲任虚损证则之于带;督脉:脉经: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产后经病,宫寒、畏寒、癫痫;4.辩证论治冲任寒症分虚实:实:外寒冲任受;虚:源自体虚,寒自内生,寄邪易与气血相搏影响气血运行;病:痛经,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癓瘕实寒:速散,湿经散寒,疏通经气,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虚寒:甘辛湿补佐理气化瘀,金匮温经汤或医学中参西录理冲太温中汤日久成癓:桂枝茯苓丸大口三棱莪术归须5.冲任热证素热,阴虚阳盛,肝经瘀火,饮食辛辣;暖宫药过,染邪毒,热久成癓,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见经,先经多,崩漏,区别在冲在任,病性属虚属实;嫉妒不孕怀抱素恶,此肝气郁结而不孕也;妇有子,心脉流利而肝脉舒徐而和,肾脉旺大而鼓指,此喜脉;肝木不舒,下克脾土至栓塞,致腰脐之气不利,则不能通任脉达带脉,带脉之气亦塞,则胎胞之门必闭,精不至焉;治法:解四经之郁,开胞胎之门;药方:开郁种玉汤白芍1两,香附3钱,当归5钱,白术5钱,丹皮、茯苓各3钱,花粉2钱水煎服一月郁开;开郁种子汤开郁种子汤名殊,肝脾心肾郁须舒;归芍香附天花粉,苓术丹皮郁结除;白芍柔肝、和肝益肝血,白术茯苓健脾,丹皮凉心火,当归花粉补血养阴,香附解郁破气无经不达肥胖不孕身体肥胖,痰涎甚多,此湿盛之故; 肥胖之湿实为脾土病,脾病不化水谷,宜身体瘦弱;湿盛多肥胖---多气虚---内实虚损---气必衰---不行水,而湿停于肠胃之间,不能化精而化涎;脾本湿土,又因痰多,逾加其湿,脾不能受,热必侵润于胞胎,日积月累,胞胎竟变为汪洋之水窟矣;水势甚大,使精化成水,何能妊娠治法:泄水化痰,补脾胃之气;药方:加味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半夏、当归各3钱,白术1两,茯苓5钱,柴胡1钱,甘草1钱,升麻4分,陈皮5分; 水煎服,8剂痰涎尽,再服10剂;此方之妙,提脾气而升于上,作云作雨,则水湿反利于下行;助胃气而消于下,为津液,则痰涎转易于上化;阳气足,摄精,湿邪散,受种;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参术苓草陈夏尝;升柴能将清阳举,归芪二味补血良;注:参看妊娠浮肿、正产气虚胞衣不下;骨蒸夜热不孕骨蒸夜热,逾体火焦,口干舌燥,咳嗽吐沫;骨髓内热而肾热,胞胎上接心,下系肾;阴有阳,阳有阴,须协调;骨热→肾热→胎儿骨髓热,则骨中空仅存火烈之气何能成丹治法:补肾之阴,清骨之热乏水壮水为主,以制阳火;药方:清骨滋肾汤地骨皮1两丹皮、沙参、麦冬、元参各5钱五味子5分白术3钱石斛2钱水煎服30剂骨蒸解,再60剂;此病非短期能消,多服有益;补中益气健胃消谷;阴虚内热之人易妊;因骨髓过热烁精,稍补其肾,以杀其火之有余,益水之不足;清骨滋肾汤骨蒸内热肾水虚,清骨滋肾丹皮俱;地骨白术斛麦味,沙参元参壮水宜;注:一切骨蒸烦热、潮热,均可以本方治;腰痿腹胀不孕腰酸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此任督之困也;前位任脉,后为督脉,皆从带脉上下而行也;任带堕于前,督脉亦同;虽胞胎受精必小产;任督虚则气血相结症起,阻碍受精;治法:先除疝瘕而补其任督,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包裹成形;药方:升带汤白术1两人参3钱沙参5钱肉桂、半夏各1钱神曲2钱荸荠粉、鳖甲、茯苓各3钱连服30剂,任督好,继30剂疝除;升带汤升带汤用参术苓,夏沙神曲肉桂从;荸荠鳖甲消症瘕,任督不困带脉升;此方为有疝瘕而设,故有鳖甲、荸荠、沙参;小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此为膀胱水气不化;膀胱与子宫近牵连,水湿之气走膀胱,得肾气始化为水以出阴器;若无,则渗入宫中而成汪洋之势;治法:壮肾气化宫水,益肾火化膀之水;药方:化水种子汤巴戟、白术各1两茯苓5钱人参3钱菟丝子5钱芡实5钱车前子2钱肉桂1钱2剂膀胱气化,4剂艰涩除,又10剂脚肿除,又60剂肾大旺;此方症极多渐添杂症,久而不愈,甚成劳;不瘵不治者;此补水而不助湿,补火而使归源;皆因用濡润之品,不可攻;巴戟肉桂暖肾阳,芡实菟丝子填肾,稍加泄水车前子;化水种子汤化水汤中参术苓,车前芡实菟丝充;巴戟肉桂壮肾火,水湿消除胞胎宁;血崩补血先补气,血易生,气帅之而行;补气兼补火,气乏火衰,火旺气足;补血不补火,则血滞;血大出气随血衰,单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血崩昏暗血崩阴道大出血或持续淋漓血—不在经期;此虚火;治法:不可单用止涩之品止血,须补阴而兼行止崩之法;补血先补气,血易生;补气兼补火加用黑姜,血不凝滞,而止血更速,且有收敛之功;药方:固本止崩汤熟地、白术各1两黄芪3钱当归5钱黑姜2钱人参3钱1剂止,10剂不再发;血崩至昏晕,血已尽仅存一线之气;先补血,气散尽;单补气,血难生;补血不补火则血滞,难随气而生;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大熟地,白术黑姜参归芪;气血双补阴阳固,补阴止崩妙法奇;附:若血崩已数日,六脉皆无,微息;用辽人参去芦3钱煎成,冲贯众碳末1钱,待气息微旺,服此方仍加贯众碳末1钱;年老血崩症同上,是不慎房事,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当归1两黄芪1两三七末3钱桑叶14片2剂血少止,4剂不再发;年老阴精亏虚,宜滋肾兼敛血+白术5钱、熟地1两、山药4钱、麦冬3钱、北五味1钱,百剂除根;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治较难,加味当归补血煎;当归黄芪须重用,三七桑叶服之安;孀妇血崩,气冲血室,+白芍碳3钱、贯众碳3钱极妙;少妇血崩妊娠3月血崩,此行房不慎;气衰行房泄精,妊娠无所养堕;泄精太甚,气海不能摄血,况气弱又妊娠,久战内外之气皆动,血安能固治法:补气为主,少佐补血之品;药方:固气汤人参1两白术5钱茯苓2钱甘草1钱熟地5钱当归3钱山茱萸2钱杜仲3钱远志1钱五味子10粒1剂止,10剂愈; 固气汤固气止崩用四君,熟地当归于杜仲;远志五味加山萸,气虚血崩皆堪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