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完带汤---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

完带汤---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完带汤------清代名医傅青主治疗妇女白带病的奇效良方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治疗白带的常用方剂,其组方为:白术30g,山药30g,人参6g,白芍15g,车前子9g,苍术9g,甘草3g,陈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功能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症见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有固肾止带之功。
臣以人参补中益气,以助君药补脾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条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分利。
佐以陈皮之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
使以甘草调药和中。
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若兼湿热,带下色黄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日久病滑脱者,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带。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下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据笔者临床经验,其加减为:脾虚带下: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使水湿运化失常,湿流于下焦而成带下。
清代名医傅青主,治全身各种疼痛、麻木十六个方,建议收藏!【一点资讯】

清代名医傅青主,治全身各种疼痛、麻木十六个方,建议收藏!【一点资讯】傅青主的方,据多位同仁反馈,皆言非常好用,不亚经方。
本文将他治疗腰、腿、肩、臂、手、足等一身疼痛和麻木的医论和方药进行了整理,同仁们可收藏备用。
傅青主,名山,山西阳曲人,清代著名的医学家。
尤擅治疗妇科、内科等杂症,其著作《傅青主女科》及《产后编》均为妇产科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其《男科》一书,流传并不广。
傅青主治疗痹症肢体疼痛和麻木的经验,主要收录在《傅青主男科》“腰痛肩臂手足疼痛门”和“麻木门”中,现摘录整理如下:肝气一舒,诸痛自愈1满身皆痛手足、心腹一身皆痛,将治手乎?治足乎?治肝为主。
盖肝气一舒诸痛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足痛救足也。
方用:柴胡、甘草、陈皮、栀子各一钱,白芍、薏仁、茯苓各五钱,当归、苍术各二钱。
水煎服。
此逍遥散之变化也,舒肝而又去湿去火,治一经而诸经无不愈也。
2手足痛手足肝之分野,而人乃为脾经之热,不知散肝木之郁结,而手足之痛自去。
方用逍遥散加栀子三钱,半夏、白芥子各二钱。
水煎服,二剂,其痛如失。
盖肝木作祟,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平其肝气则脾气自舒矣。
3腰痛不能直痛而不能直者风寒也,方用逍遥散加防己二钱一剂可愈。
若日久者,当加杜仲一两,改白术二钱,酒煎服十剂而愈。
又方:杜仲盐炒一两,破故纸盐炒五钱,熟地、白术各三两,核桃仁二钱。
蜜丸,每日空心白水送下五钱,服完可愈。
如未痊愈,再服一料可愈。
4两臂肩膊痛此手经之病,肝气之郁也。
方用:当归、白芍各三两,柴胡、陈皮各五钱,羌活、白芥子、半夏、秦艽各三钱,附子一钱。
水六杯,煎三沸取汁一杯,入黄酒服之,一醉而愈。
此方妙在用白芍为君,以平肝木,不来侮胃,而羌活、柴胡又去风直走手经之上,秦艽亦是风药而兼附子攻邪,邪自退出,半夏、陈皮、白芥子祛痰圣药,风邪去而痰不留,更得附子无经不达而其痛如失也。
湿去而血活1腰痛不能俯痛而不能俯者湿气也。
方用:柴胡、泽泻、猪苓、白芥子各一钱,防己二钱、肉桂、山药各三钱,白术、甘草各五钱。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

《傅青主女科》第一方,解决女性常见困扰小编导读若论中医妇科的经典医籍,清代《傅青主女科》绝对当之无愧。
在这本书中,妇科圣手傅青主先生系统论述了经带胎产等各类常见妇科疾病的辨治思路,并留下许多现代临床中依然常用的经典方药。
其中第一张方子,就是为女性常见的带下疾病而设立的名方——完带汤。
原文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眉批:妇科一门,最属难治,不难于用方,难于辨症也。
五带症辨之极明,立方极善,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经水不调,须于调经、种子二门参酌治之,无不见效。
即如白带症,倘服药不效,其人必经水过期,少腹急迫,宜服宽带汤,余宜类参。
提要本节论述湿盛火衰、肝郁脾虚白带下的证治。
释义1.观其脉证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
2.知犯何逆湿盛火衰,肝郁脾虚,带脉不束。
3.治疗策略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疏肝。
4.间接治疗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疏肝、补胃以健脾。
5.随证治之苍术、车前子祛湿、清热、止带。
6.治病求本温肾疏肝,健脾祛湿,利束带脉。
本病有三个病机环节,用完带汤的治疗要点如下。
傅青主女科方剂

白带----完带汤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青带-----加减逍遥散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黑带----利火汤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
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当归24g 川芎9g 桃仁9g 炮姜6g 炙甘草6g【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原方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主治】1.産後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义体会】血虚,寒邪乘入,则寒凝血淤。
多见妇人産後血阻胞宫,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故方以温经散寒,养血化淤爲主,使新血得生,淤血得化,故名“生化”。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以生新血;川芎行气活血,桃仁化淤活血,以逐淤血;配以炮姜、黄酒、童便温通血脉,益阳化淤,共奏化淤生新之功。
【临床应用】1、治疗妇人産後病1.治疗子宫收缩期痉痛(儿枕痛),痉痛轻者只服失笑散可癒,如疼痛不止,可拟生化汤失笑散二方合剂治之。
若疼痛较重者,可加肉桂3克、元胡9克,此方必以童便爲引,服之即效。
2.治疗産後血晕,下部出血不止,面白唇淡,气息微弱,头昏耳鸣,甚者昏迷不知,脉象细微无力者。
以生化汤加阿胶(烊化)12克、人参9克、童便爲引,治之,若産後血晕,恶露不行,面红唇焦,气息较粗,身有低热,欲饮水,甚者便秘,昏迷不知,以生化汤加红花6克、牛膝9克、酒大黄3克,童便爲引,治之。
3.治疗“胎盘残留”例:郭长x,女,24岁。
妊娠三月,忽然小腹抽痛不止,起卧不安,痛时嘴唇发白,时感小腹下坠,腰部憋胀,直至下部点滴出血,终于胎坠而小産。
小産後,头昏眼涩,气息不足,次日小腹阵阵抽痛,痛时下部少量出血,延至三、四日,仍然如此,医院检查爲“胎盘残留”,动员做刮宫手术,患者要求中药治疗。
余诊之脉仍有滑象,认爲此小産後妇人气血具虚,恶露存留未净,便以生化汤加五灵脂9克、蒲黄9克。
枳壳9克,桂枝9克、元胡9克、草红花6克,令服三剂,药後疼痛止,恶露行。
第四日下血稍多,且有血块和纤维状物数片,之後逐日康复。
4.治疗妇人痛经妇女在经前、经中、经後,少腹抽痛,连及腰部,有的疼痛难忍,经血色黑,或色淡,此多属血虚寒凝,淤血阻滞。
立生化汤加香附12克、祁艾9克、青皮6克、柴胡9克、元胡9克、五灵脂9克,化淤行滞止痛,祛淤生新和血。
《傅青主女科》中四物汤的灵活应用

《傅青主女科》中四物汤的灵活应用
傅青主女科四物汤(Fuzhi Quanzhu Nüke Siwutang)是华夏女科延续千年之久的一种中药有效治疗女性疾病的良方,其成分来源于四种有助于调节女性内分泌和改善女性生理机能的中药:芦根,茵陈蒿,菊花,丹参。
傅青主女科四物汤具有多方面的功效,除了滋润润肤,祛湿止痒,止血止痛之外,还有调节肝脏,清热解毒,补血养血,安神定睾等功效。
针对不同的疾病,傅青主女科四物汤也可以有灵活的用法。
一、用于治疗不孕不育
傅青主女科四物汤可用于治疗不孕不育。
因为其中的芦根和茵陈蒿具有益肝明目的功效,可以帮助调理肝脏的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增加排卵及极度的激素。
此外,芦根中的氧化酶可以有效防止子宫内膜的形成,从而有助于胎儿的受精。
茵陈蒿中含有一定量的皂苷,能促进卵巢的发育,也有助于受精并有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
丹参有助于正常发育子宫内膜和恢复子宫内膜的功能。
另外,应用四物汤强健脾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更好的生殖机能。
二、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傅青主女科四物汤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芦根和茵陈蒿具有清热解毒祛痰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月经病毒感染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帮助女性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另外,菊花有清热解毒和止血止痛的作用,加上丹参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补充女性的营养,治疗体弱所致的月经不调。
三、用于治疗腹痛
况且,傅青主女科四物汤具有滋阴润燥,安神定睾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其他疾病如失眠、心悸、焦虑等,对于对治疗女性疾病有一定功效。
医仙傅青主女科4个调经妙方

医仙傅青主女科4个调经妙方医仙傅青主女科4个调经妙方医生不会告诉你!医仙傅青主的4个调经妙方,百用百灵!古典中医承朴堂今天月经是一个女人的健康晴雨表。
一个女人只要还有月经,就说明你还年轻。
一旦没有了,或是被摘掉了子宫,就说明你已经在衰老了。
因为女人之所以比男人长寿,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子宫,有月经,多了一条排毒通道。
女人的月经,与月球的运行息息相关,正常情况下,月经都会按照月球自转周期如期而至,按时守信,故又名月信。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月经经常出现问题,比如出现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现象,中医称之为月经失调。
月经一旦不调,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长此以往女人就会提前衰老,甚至引发多种妇科病,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
医仙傅青主认为,女科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经不调则百病丛生”。
也就是说,如果经调好了,女人就能健健康康无病一身轻,如果调不好,就会成为女人身上的百病之源。
先生强调,女人月经不调要分型分治,不可一概而论。
在《傅青主女科》中,傅青主将月经不调分为7种类型,并各加论述,对应七方,“用之无不效”,被世人称为“调经圣手”。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其中最常用的四个调经方。
1、月经提前一般月经提前一周以上叫做月经提前,如果你仅仅提前两三天,无妨,不用担心。
月经提前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月经提前,不仅提前,量还很大。
这样的人呢可能还伴随着以下症状:便秘比较严重,是那种热秘,大便干结;不喜欢喝热水,看见凉水就忍不住喝;这种人身体比较结实,面红耳赤,性格有点像女汉子;小便发黄,短小,甚至发红,说明热象比较严重了。
傅青主认为这种月经量提前又伴随着月经量大,是肾中水火都过于旺盛引起的,而多数医家认为仅仅是血热引发的。
什么叫肾中水火呢?水属阴,火属阳,肾中水火就是肾阴肾阳的意思。
也就是说,傅青主认为肾阴肾阳都超出了正常值才会导致这种月经提前。
先生开出的方子叫清经散: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酒炒)大熟地9克(九蒸)青蒿6克白茯苓3克黄柏1.5克(盐水浸炒)方中用丹皮、地骨皮、白芍来灭火凉血;以白茯苓、黄柏来开闸泄洪,然后顺带用熟地滋阴补肾,加强正气。
傅青主经典名方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
方用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服。
汤剂86宣郁通经汤-----治疗痛经《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方用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水煎服。
汤剂87完带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
汤剂88清经散----治疗经水先期《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
……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
方用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水煎服。
汤剂89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沥不断,所谓赤带也。
……治法须清肝火而扶脾气,则庶几可愈。
方用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
常用补益气血药物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氧,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妇人以血为本,气血充盛调和则五脏安和,经、孕、产、乳如常,故傅氏治疗妇科病非常重视调护气血。
《傅青主女科》168首方剂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9味药。
傅氏认为:“血为有形之物,难于速生,气于无形之物,易于速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
”因而补气与补血在总体上比较,前者多于后者。
用药纯和
傅氏认为:“善医者,只用纯和之品而大病清除,不善医者,立意惊奇,不唯恐无效,反致百病丛生”。
其治疗女科疾患,补不过用滋腻,温不过用燥热,清不过用寒凉,泻不过用攻伐,方剂配伍“用药纯和,无一峻品”。
药量轻重悬殊
《傅青主女科》用药最大特色,在于药物用量轻重悬殊。
岳美中说:“其用药前无古人,该重时用量特重,动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
讲究药物炮制
《傅青主女科》常用炮制方法如蒸、炒(土炒、面炒、酒炒、醋炒、炒黑)、洗(酒洗)、浸、去心、泡炒、研、醋制等。
白术土炒则可增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杜仲炒黑而兼有止血之力;荆芥穗炒黑有“引血归经”作用;醋炒白芍既可引药入肝经,又可增强其舒肝、柔肝、解郁之功;当归酒洗,可借酒行药,通行表里上下,直达病所,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养血活血之功效;
二《傅青主女科》名方
完带汤
健脾疏肝,祛湿止带
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生化汤
养血化瘀,温经散寒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
两地汤
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组成:生地、元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
固本止崩汤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组成:大熟地、白术、黄芪、人参、当归、黑姜炭
易黄汤
健脾祛湿,清热止带
组成: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
温经摄血汤
补益精血,温经散寒
组成:大熟地、白芍、川芎、白术、柴胡、五味子、肉桂、续断
定经汤
舒肝解郁,补肾调经
组成:菟丝子、白芍、当归、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芥穗、柴胡
顺经汤
滋肾柔肝,补水制火,降逆止血
组成:当归、大熟地、白芍、丹皮、白茯苓、沙参、黑芥穗
清肝止淋汤
养血清肝,祛湿止带
组成:白芍、当归、生地、阿胶、粉丹皮、黄柏、牛膝、香附、红枣、小黑豆调肝汤
填经养血,补肾调肝
组成: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萸肉、巴戟、甘草
清经散
清热凉血,滋肾益阴
组成:丹皮、白芍、大熟地、地骨皮、青蒿、白茯苓、黄柏
开郁种玉汤舒肝解郁,养血调经
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花粉
完带汤
【药物组成】白术30g(土炒)、山药30g(炒)、人参6g、白芍15g(酒炒)、车前子9g(酒炒)、苍术9g(制)、甘草3g、陈皮1.5g、黑芥穗1.5g、柴胡1.8g。
【功效】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恍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用药特色:方中大量白术、山药30g为君药,双补脾胃阴阳;用中量人参、苍术为臣药,补中气燥脾土;芍药、甘草合用为酸甘化阳,车前子利湿,均为正佐之药。
方中最妙者,柴胡、陈皮,黑芥穗俱用不及钱之小量,柴胡用于升提肝木之气,陈皮用于疏导脾经之滞,黑芥穗用于收湿止带并有引血归经作用。
方中山药、白术用量可谓大矣,陈皮、柴胡、黑芥穗用量可谓小矣。
现代临证应用于:带下病、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崩漏、蛋白尿、水肿等
生化汤
【药物组成】当归25g、川芎9g、桃仁6g、炮姜2g、炙甘草2g、黄酒童便各半
【功效】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瘀血腹痛。
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傅氏认为:“生化汤新产之主剂,而血块之圣药,凡当新产、块痛未除或其他病,总以生化汤为主,随证加减,不可拘泥贴数,一昼一夜,必连服三四剂,服至病退为止。
”
生化汤有当归、川芎、黑姜、桃仁、炙甘草5味药组成,有学者分析:“方中重用当归,而当归辛甘味苦温,为血中气药,能补血润燥,去祛瘀生新;川芎辛温生浮,搜风散寒,止痛调经,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桃仁苦平微甘,泄血滞而破瘀,缓肝急而生新;黑姜辛苦太热,去脏腑之寒,有阳生阴长之义;甘草甘平,以和诸药,炙用气温,能补三焦元气而散外寒。
方名生化,功专去故生新。
”本方现广泛用于临床,可治产后腹痛、恶露不绝、胞衣不下等,效佳。
固本止崩汤
【药物组成】大熟地1两(酒蒸),白术1两(土炒焦),黄芪3钱(生用),当归5钱(酒洗),黑姜2钱,人参3钱
【主治】妇人虚火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
“固本止崩汤”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之血崩昏暗篇,其言:“妇人有一时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
人漠不谓火盛动血也。
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
”傅山认为一家一遇到崩漏病,往往只用固涩止血的药物,虽然可以快速止血,但未考虑阴虚阳亢,虚火易于冲击,若不同时加用滋阴之品,恐怕疾病会随止随发,经久不愈。
这是傅山所云:“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的道理所在。
故其拟一方名曰:固本止崩汤。
适用于脾气虚,失于统摄之崩漏。
傅氏认为治崩重在调补肝肾,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统摄血液。
固本止崩汤的用药特色:方中用药妙在无止血之药而自止血,其全不去止血,而唯补血,又不只补血,而更补气,非唯补气,而更补火。
借重剂熟地黄滋阴养血,伍以参、术、芪益气资化源而固冲,任。
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的同时,指出:血崩而昏暗,为血气尽欲散之象,非唯气血双布更宜。
故借重剂熟地黄滋阴养血,起到生阴血降虚火的功效;人参大补元气,固本升阳,黄芪益气止血,白术健脾益气统血归经,当归补血益气,使血有所生气有所主,并兼活血之效,补而不滞;以上兼以补气养阴生血之效;
“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速生”,故用黑姜温中助火,黑姜有引血归经、补火温阳收敛,补中有收涩之妙,因此,黑姜的应用为傅氏治疗血崩的一大用药特色。
温经摄血汤
【组成】大熟地30g(九蒸)、白芍30g(酒炒)、川芎15g(酒炒)、白术15g(土炒)、柴胡1.5g、五味子0.9g、续断3g、肉桂1.5g(去粗皮,研)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妇人肝肾虚寒,经水后期,量多者。
温经摄血汤是清代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中记载的调经方,专为血寒所致经水后期者而设,但在方后论述中傅氏又谓:“此方大补肝、肾、脾之精与血,凡经来后期者,俱可用。
”方中熟地黄、炒白芍补肾养血,川芎活血,炒白术健脾生血,柴胡疏肝和血,肉桂辛温,温肾散寒、温经通脉。
《本草要略》谓:“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肾,由其味辛属肺而能生肾水,性温行血而能通凝滞也,能通血之凝滞其能补肾也必矣。
”
五味子酸甘,滋肾生津,宁心安神。
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可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孙思邈曾指出:“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
”肉桂和五味子,一散一收,阴阳双补。
续断,《本草汇言》认为:“补续血脉之药也。
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恒多也。
”《本草正义》亦有论述:“续断,通行百脉,能续绝伤而调气血。
”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使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肾精充足,气盛血旺,冲任得养,经血自能满盈,应时而下。
现代研究:
有学者研究发现该病以血虚、血寒、肝郁多见,病位在肝脾肾三脏。
患者或因长期慢性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生化之源不足,营血衰少,致冲任血虚而月经后期;或因经行之际过食生冷,或感受寒邪,或素体阳虚而阴寒内生,寒邪与血相搏,血为寒凝而运行不畅,导致月经后期;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而妇女多抑郁恚怒而伤肝,肝受伤而藏泄失常,气滞不宣,气行不畅则血行亦不畅;“经水
出诸肾。
”,若禀赋素弱,或少年肾气未充,或多产,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不盈,亦致月经后期。
多种原因终致气血失调,冲任受阻而月经后期,甚或闭经。
因此现代学者多认为治疗月经后期宜肝脾肾三脏同治。
古代医家有诸多论述,如《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说:“妇人经水后期而至者,血虚也。
此由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不能生血所致,当补脾胃,以滋生化之源。
”李士材《病机沙篆》谓:“血之源头在于肾,气血久虚,常须补肾益精以生血。
”《女科经纶·引方约之》言:“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
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
”
在近现代研究当中,温经摄血汤仍然主要用于治疗月经后期,尚有报道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