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小妙招助你久坐不累

9个小妙招助你久坐不累

9个小妙招助你久坐不累

导读: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时间

一久,很多人就发现上完班之后特别累。重复动作必然导致疲劳和压力。电话等常用物件应保持在手臂范围内;可以左右手换着使用电脑鼠标。

今天给大家一些小建议,让各位上班族朋友们久坐工作也不累。

久坐不累的好方法

1.大腿与地面平行。将椅子调高,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可以降低对

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压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选择靠背椅,在腰部放

一个卷起的毛巾或靠枕;手、手腕和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使小臂放在办

公桌上时肘部成直角;头部和身体保持直线,稍微前倾;肘部应靠近身体,弯曲90—120度为宜;双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双脚平放在地板上;椅子最好加个垫子。

2.经常走动。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身体对同一坐姿的可承受时

限为20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不适感。建议每隔15分钟,站立、拉伸或

走动一下,至少30秒应改变一次坐姿。

3.减少重复动作。重复动作必然导致疲劳和压力。电话等常用物件

应保持在手臂范围内;可以左右手换着使用电脑鼠标。

4.与电脑屏幕保持健康距离。电脑屏幕应该位于正前方至少50厘米,屏幕高度应该略微低于双眼高度。屏幕不应正对窗口,以免反光。

腰是人体最累重要器官之一

腰是人體最累重要器官之一 人體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腰。雖然每天走路要用到腿,但坐下時腿已經休息了,腰還在支撐著體重。所以,腰椎的保養非常重要。你每天坐辦公室10小時,開車2小時,回家坐沙發半小時,在書房看書或上網工作2小時,有時應酬吃飯桌前坐2小時,久坐傷腰,你的腰一定累壞了。 醫生說,椎間盤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這種物質從20歲就開始減少,負責維持椎間盤彈性的「蛋白多糖」開始減少的時間下限是30歲。這意味著,從30歲以後椎間盤就走上了逐漸退化的道路。調查統計顯示,中國30~40歲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頸腰椎病。 椎間盤突出是怎麼回事?> 椎間盤是脊椎骨骼間負 責減震的裝置,所以有彈性是它的最大特色。椎間盤包括三種結構:上下軟骨、作為圍牆的纖維環和膠狀的髓核。在這三種成分中,軟骨最堅固,彈性效果最強的是髓核,最容易磨損的是纖維環。當纖維環受到磨損後,膠狀的髓核就會溢出,並擠佔神經的居住空間。隨著神經被侵佔地盤的多少,又分為膨出、突出以及椎管狹窄。 保衛腰椎行動起來

晨起活動腰部: 洗手盆不要過低。熟睡一夜後,肌肉、關節都會因沒有運動而不太靈活,腰椎間盤也因為一晚上的放鬆,吸收了水分而膨脹僵硬。此時,如果彎腰比較低會對腰椎間盤產生較大的壓力,讓神經受到擠壓。晨起最好活動一下腰部,做做前後伸、左右旋轉、「伸懶腰」等動作,使腰部不至於從靜止狀態馬上轉變為增加腰部負荷的動作。 倒退,換一種方式行走: 倒退的行進方式是腰椎最欣賞的。倒步走時,兩腿交替向後邁步,增強了大腿後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這讓腰部韌帶的彈性增強,就像自備了腰椎保護帶。骨骼、肌肉、韌帶的功能恢復,不但可以讓腰椎的穩定性增強,還能使腰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 倒退行走時,最好每分鐘走60步~100步,每次10分鐘。 鍛煉下身肌肉群: 傷害。強健的腿部能有效分擔腰背部負擔,阻止和緩解腰疼形成。游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練習這些肌肉群。此外游泳還能夠保障脊椎間組織的營養供應,維持它的彈性,提高脊椎抵抗外來衝擊的能力。> 控制體重,保護腰椎:

7个方法教您如何在办公室久坐不累

7个方法教您如何在办公室久坐不累 1、大腿与地面平行。 将椅子调高,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可以降低对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压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选择靠背椅,在腰部放一个卷起的毛巾或靠枕;手、手腕和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使小臂放在办公桌上时肘部成直角;头部和身体保持直线,稍微前倾;肘部应靠近身体,弯曲90—120度为宜;双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双脚平放在地板上;椅子最好加个垫子。 2、经常走动。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身体对同一坐姿的可承受时限为20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不适感。建议每隔15分钟,站立、拉伸或走动一下,至少30秒应改变一次坐姿。 3、干洗腿。 用双手先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用同样方法再摩擦另一条腿,重复数遍。此法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可预防下肢静脉曲线,下肢水肿和肌肉蒌缩等。 4、甩腿 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痛,小腿抽筋等。 5、揉腿肚 以两手掌夹紧另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次,然后用同法揉动另一只脚。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力。 6、扭膝 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7、扳足趾 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20至30次。能锻炼腰腿,增强脚力。防止足部软弱乏力。 以上方法同样适应于每天长时间端坐办公室、平时很少活动和锻炼的人群。

久坐像吸烟一样危险

久坐像吸烟一样危险:记性力变差更年期提前人人都知道吸烟伤身,犹如健康杀手,但可能很多人还没意识到,久坐危害不亚于吸烟,甚至有赶超之势。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也有研究发现,久坐1小时的危害约等于抽两根烟,减寿22分钟。英国《每日邮报》5月8日撰文再次强调,“久坐病”已经成为英国成人排名第4的死因。北京朝阳医院沈雁英教授也指出,久坐对健康的伤害与吸烟相当,我们应该像对待禁烟一样,把久坐问题重视起来。 约1/4办公族身体酸痛 数据显示,每个英国成年人平均每天50%~70%的时间都在坐着,包括开车、工作或看电脑、电视。英国莱斯特大学爱玛·威尔顿博士的研究团队,在分析约80万人的研究报告后发现,相比较那些坐着时间最少的人,坐着时间最长的人,患上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几率高出1倍;久坐的人更容易患上肾病,特别是女性。此外,肌肉、关节、背部酸痛也成为了久坐者的常见问题。大约1/4的工作者都曾抱怨过,自己因为长时间坐着办公而导致身体酸痛。 英国理疗师提姆·阿勒戈斯对此解释说,我们的身体天生需要活动。比如脊椎由26块骨头组成,每块脊椎骨都被“设计”成便于活动的类型,可以进行旋转、弯曲等动作。膝盖、髋骨、脚踝也都是易活动的关节。如果我们每周五天,每天数小时坐在椅子上,脊椎、膝盖、髋骨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身体就会变得僵硬,肌肉变得紧张、酸痛,甚至由此导致椎间盘突出等脊椎问题。 “这些症状常常来得无声无息。很多人出现的不适症状是因为经年累月坐着办公造成的。”莱斯特脊椎推拿师提姆·哈赤佛补充说,习惯穿窄裙、细高跟的女性相对更容易中招。因为无论走路或站着,高跟鞋都会伤害脊椎,使背部肌肉变得紧张;而窄裙会限制关节活动的幅度,也不利于骨骼健康。 久坐六大伤 沈雁英强调,损伤脊椎并不是久坐带来的唯一伤害,它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久坐不动的人容易肥胖,而肥胖将会带来“三高“等诸多疾病风险。今年某健康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参与体检的人中,体质指数(BMI)比前一年增加的人达到80%。此外,久坐不动还有以下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之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澳大利亚针对其国内8800名25岁以上居民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长期久坐不动不利于“好”胆固醇清除动脉里的斑块。人们每看一小时电视,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就会增加18%。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与少于2小时的人相比,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增加80%,因其他原因死亡的危险性增加46%。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久坐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问题还可能导致便秘、痔疮、结肠癌的患病风险增加。

久坐一族 小心腰椎间盘突出缠身

久坐一族小心腰椎间盘突出缠身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疾病,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久坐一族,小心腰椎间盘突出缠身。因为工作需要,大部分人每天要坐在办公室内,虽然不用四处奔走,避免了风吹日晒,但久坐对腰部健康十分不利。目前,众多的办公室一族承受着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危害。因此专家提醒久坐一族,小心腰椎间盘突出找上你。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人类正常的两种活动,适当的体力劳动不仅对身体是很好的锻炼,对大脑也能起到一定的兴奋、调节作用。而整天在办公室的人们就是因为缺乏运动,导致全身的肌肉松弛无力。长期坐着工作会使我们的腰背肌群受到持续牵拉,肌肉纤维的弹力下降,导致腰椎的加固作用减弱,连接腰椎的肌肉韧带张力明显减弱,腰椎的牢固性就减弱。当腰椎间盘在突然受到大负荷的外力作用时,就很容易造成纤维环破裂,日积月累,破裂的纤维环多到一定数量,剩余的纤维环承受不了髓核形成张力,容易导致椎体的后外侧突出,从而压迫从这里通过的神经根,出现坐骨神经痛。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还是需要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加强全身肌力及肌群之间的活动协调性。尤其是久坐一族,小心腰椎间盘突出找上你哦! 此外,有针对性地加强腰背部肌肉的肌力锻炼能够较好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方法如下:俯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以腹部为支点将身体上下半身都缓慢地抬离床面,状如飞燕,达到最高点时坚持6秒钟左右再缓慢放下,休息一会再做下一个动作,如此反复,一般20个为一组,每次锻炼可以做2-3组,以腰背部肌肉出现酸胀为度,早晚各锻炼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后,腰背部的肌肉酸胀感就会慢慢消失,肌力也就得到慢慢地恢复,使腰椎的牢固性就随之得

黑科技:这款德国制造的3D坐垫,让你久坐也不累!

这款德国制造的3D坐垫,让你久坐也不累! (GIF) 对于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来说, 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锻炼,容易造成腰酸背痛。 所以他们的脊椎脖子什么的需要得到及时的呵护。 【1】源自德国的3D坐垫 德国制造一直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们熟知的宝马奔驰博世阿迪达斯西门子大众等等。 所以至少一点,就是质量超级过关,让你用的很放心。 他们的出口产品,很多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包括技术和服务。 不过,有个好消息就是,他们开始在健康领域研发出更多新的产品。

(GIF) 也就是今天要说的3D坐垫,当然,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首先,从原材料这里,就精挑细选没有粗制滥造廉价的成分。 采用的航天员使用设备标准,这个标准可是相当高了啊, 在这之前,还必须要知道一点基本知识,德国的产品使用寿命很长。 有很多产品可是使用长达半个世纪甚至更久,不得不让人惊叹。 与此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德国人的寿命比全球评价多10年时间。德国是患脊椎病率最小的国家,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保护脊椎的重要性。

脊椎问题在上班族中不算罕见。那么德国为啥很少有脊椎病呢?其实很多德国人特备是上班族都会使用一种3D坐垫。 而这种坐垫可以减少55%腰椎压力,让你大大减少不舒适感。 所以,这必然又是一个全新的福利。 【2】3D坐垫之特效 长期久坐已经是办公室一族的常态, 如果长时间坐着一动不动,你就会腰酸背痛脖子僵十分疲惫。

(GIF) 虽然只是在室内,并没有淋雨也没有暴晒,但是依然会有这些潜在的问题。所以这款符合人体工学的德国3D坐垫也就因此诞生。 这款坐垫的品牌叫做世琉家,是德国的高端品牌。 从它的设计研发,到投入市场,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进。 当你坐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大腿和腿部会十分舒服,肌肉得到放松。自然而然就会是一种端坐的状态,所以你的坐姿也可以被矫正。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黄帝内经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黄帝内经· 素问·宣明五气篇》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有些岗位必须长期坐着工作,您是否知道久坐易致“六伤”? 一伤筋:久坐不动,会使肌肉松驰,血脉不畅,发生淤积,导致静脉曲张,痔疮及“坐板疮”。 二伤骨:久坐不动,全身重力压在脊椎骨底端,加上肩颈部长时间不动,会引起颈椎僵硬,还会导致脊椎骨变形而诱发多种脊椎病,而出现弓背及骨质增生。 三伤肌:久坐不动,血流不畅,肌肉僵硬、酸痛、萎缩,使肌肉失去力量和弹性而发生痉挛。 四伤神:久坐不动,还会产生压抑、无精打采、倦怠无力、哈欠连天,有时还会引起虚火上升,牙咽疼痛、耳鸣、便秘。五伤心:久坐不动,对心脏工作需求减少,可致心脏功能降低,引起心肌萎缩,给高血压、冠状动脉栓塞提供了机会。六伤脑:久坐不动,大脑供血不足,当人突然站起时,会感到头晕、眼花,甚至呕吐。 所以需要久坐工作的人,应该在不工作时多做活动。 ? 1.久站.久坐一般会引发颈椎.腰椎方面的病痛,久站腰

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要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长期久坐、久站缺少运动者,因维持固定体位或姿势的时间长,容易“坐不正、站不直”,不正确的姿势,使腰部肌肉、 椎间盘与韧带组织长期处于牵拉状态,使骨筋膜间隔内压力因紧张而升高,出现疼痛症状。所以因工作需要久坐久站者,要经常注意变换姿势,弯弯腰、伸伸腿,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休息时也不要长时间“窝”在软沙发上,坐在沙发上时腰 后凸部位常处于没有支撑的位置,腰部肌肉、韧带组织会因过度劳累而变得僵硬造成慢性损伤,出现腰痛。 2.另外,如楼上所说,久站、久坐、久蹲由于职业因素加 之直肠静脉无静脉瓣,位浅壁薄和直肠粘膜下组织松弛,极 易使痔静脉丛曲张和肛垫下移形成痔核。 3.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坐着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坐着虽 然舒服,但不利健康。 1.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椎间盘松动,继而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长期不良的坐姿或长久停留在电脑前,最容易造成颈项肌的疲劳,引起颈肩痛、项肌痉挛,甚至出现头晕目眩;久而久之,势必在成年之后过早地出现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颈椎病。

久听伤脑;久思伤神;久视伤血;久睡伤气;久坐伤肌;久站伤骨;久行伤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观察指甲半月痕:看自己是精足人壮,精弱人病,精少人老还是精尽人亡ping 和 tracert 命令? 久听伤脑;久思伤神;久视伤血;久睡伤气;久坐伤肌;久站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听伤神;久闻伤心;久思伤眠 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长寿,习武者也不例外,只有讲求养生之道,才能赢得天年。古往今来,有关养生的宝贵经验值得习武者去学习与应用。一、古人养生“三字经” 1.孔子的“三戒”: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 2.老子的“三去”:老子《道德经》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其义为去除偏激的情绪、奢侈的欲望和过分舒适懒散的生活状态,清心寡欲,不存私念。 3.《黄帝内经》讲究“三有”:人想少生或不生病必须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 4.中医养生有“三寡”:总结古代养生经验,概括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 5.古代养生家的“三慎”:养生贵在“慎食、慎药、慎情”,不要暴食、滥用药物和悲喜过甚。 二、养生谨防“十六伤” 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站伤骨,久行伤筋,暴怒伤肝,思虑伤脾,忧极伤心,过悲伤肺,多恐伤肾,多泪伤血,多唾伤津,多言伤液,多食伤胃,多性伤髓。 三、科学饮食 1.食物有“四性”,进食应选择 中医认为,食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人们进食应有选择,这样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食物的“四性”又分为温热和寒凉两大类。 一般讲,吃起来辛辣、暖胃的食物,大都属于温热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酒、醋、姜、蒜、辣椒、韭菜、胡萝卜、荔枝、葡萄、大枣、白糖、核桃、橘子、桃子、李子、栗子等,食用这些食物可以起到温中、补虚、除寒的作用,适用于秋冬季节或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 吃起来爽口清凉的食物,属于寒凉性食物,如大米、小米、高梁、荞麦、绿豆、豆浆、豆腐、兔肉、螃蟹、龟、蛤、牡蛎、白菜、紫菜、油菜、竹笋、茄子、黄瓜、冬瓜、西瓜、梨、甜瓜、猕猴桃等,食用这些食品,可以起到清热除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适宜夏秋季节或患有热性疾病的人食用。

为什么有人按摩后会感觉很累很乏

为什么有人按摩后会感觉很累很乏 为什么有人按摩后会感觉很累很乏 【https://www.360docs.net/doc/dc241098.html, 大道至简】几年来,接触调理了不少客户,发现一个现象,有一些人,在刮痧按摩以后,会感觉很累、很乏,甚至比不按摩时还难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感觉劳累疲乏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出现这种症状的,大多是气血相对比较虚的人,换言之,主要肠胃吸收功能不好,吃多少东西,都不长肉。一句话,虚症的人最爱出现此症。 人之出现会出现劳累疲乏,主要是因为内脏供血量的减少,基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剧烈运动。比如,打球、爬山、跑步、走远路等,会出大量的汗。我们都知道,汗为心之液,在外为汗,在内为血,出汗过多,其实耗费的是我们的心血。运动时,大量的气血会分散到四肢,而内脏的血量就会减少。我们知道,心主神明,当心脏供血减少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神情疲倦,四肢酸懒;

同时,中医认为,肝藏血,卧则血归于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累的时候,喜欢躺下,这样,分散在四肢的气血,就会回流到肝脏,以便肝解毒。因此,如果我们是因为运动过度了,就会感觉累和乏。 第二种,过度思虑。虽然我们没有运动,但是,由于我们过度的思虑,比如,学生玩命看书,工作上过度思考问题,都会导致我们累和乏。因为,我们的气血都供应到大脑上去了,内脏又出现了缺血的情况,因而过度思虑,也会导致我们累和乏,这就是中医的理论,思伤脾,脾主肌肉。当我们了现浑身上下肌肉酸痛时,劳累时,这都与思虑过度有关。 第三种,按摩。与第一种情况不同,刮痧、按摩,其实是一种被动的运动,当刮痧板、罐子、按摩师的手,作用于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他的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同时,由于患者的身体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脏器的气血量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人体的劳累和疲乏问题 那么,劳、累、疲、乏,中医是如何解释的呢?我在"说文解字"的专题里,曾经就劳、累、疲、乏,有过解读,现在把这段给大家重温一下:

久坐的人适合做的运动,久坐的人如何锻炼身体,久坐做什么运动好

久坐的人适合做的运动,久坐的人如何锻炼身体,久坐做什么 运动好 长时间的坐着会让身体感到不自在,身体素质也会有所下降,但是多数职业人群都摆脱不了每天久坐伏案的命运,因此通过运动来缓解久坐的疲劳很有必要,接下来就告诉大家几种久坐的人适合做的运动有哪几种。 1 颈椎操将双手交叉抱于头后,头用力向后仰,双手用力向上托住头,每小时进行一次,每个动作坚持30秒,一次6组。作用:经常活动颈部,可以预防脑淤血和心血管疾病,这组动作简单易做,即使在工作期间也是可以进行的。 2 腰椎操猫伸展式1、身体跪在地板,双手将身体支撑住。2、深深吸气,将脊柱向下伸展,头向上抬,引颈向上,同时将臀部上翘,后呼气,胸部微含,拱起背部。3、头部下垂,引颈向下,收紧腹肌,整个背部向上拱起。作用:这个简单的动作能使脊柱以及周围肌肉群更富有弹性,放松颈部和肩部使背部肌肉协调工作。腰部摇动1、转胯运腰成站立姿势,双手叉腰,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中指按在腰眼部,即肾穴位上,吸气时,使胯由左向右摆动,深深呼气,由右向左摆动,这样一呼一吸,可连续做8-32次。2、旋腰转背成站立姿势,将双手上举至头两侧,使其与肩同宽,拇指尖与眉同高,手心相对。3、深深吸气,同时上体由左向右扭转,

将头也随着向后扭转,呼气时,由右向左扭动,一呼一吸为一次,可连续做18次。作用:加强腰部肌肉的活动伸展,减轻腰部压力,放松久坐疲劳的腰部肌肉。 3 背部放松动作坐位姿势时,选择一条稳固没有滑轮的椅子,双腿自然分开,肩部放松,上上下下来回往复的扭动,这样像猫一样的扭动双肩,可以随时进行,每次2-3分钟。作用:放松背部肩部,缓慢呼吸,减轻身体劳累感。 4 预防肩周炎体操对墙画圈面墙而立,手臂伸直,对墙象征性地做画圆圈的动作。作用:重复这个动作,活动肩膀,放松肩部肌肉,防治肩周炎。拉毛巾操准备一条长毛巾,两只手各拽一头,分别放在身后,一上一下,跟搓澡似的拽它。刚开始之时,会受到一些限制,不要着急,动作由小到大即可。作用:每天坚持做几次,肩周炎的状况会改善,肩部也不会有疲劳感。

你不知道的9个健康冷知识

你不知道的9个健康冷知识 常在电脑前久坐的上班族很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常常锻炼当然有助缓解。但除了运动不足之外,有研究表明,身体缺水也有可能导致腰酸背痛。这你想不到吧?还有哪些你需要知道的健康冷知识呢?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赶紧看过来。 你不知道的9个健康冷知识 阅读配图 1、身体缺水导致腰酸背痛 如果你经常感到头痛、腰痛、背痛,却又找不出什么原因来,此类状况甚至运动后也没缓解,那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由身体缺水引起的。美国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慢性脱水可能给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腰酸背疼与身体缺水有什么关系? 人体上半身重量的70%都靠储存在椎间盘孔中的水分支撑,脱水

会影响脊椎的支撑力,导致全身性的轻微疼痛和不适。人体上部重量的70%都是由储存在椎间盘孔中的水分所支撑的,因此,身体长期慢性缺水就会导致头痛、背痛、腰痛以及全身性的轻微疼痛和不适。研究发现,当大量饮水,充分补充体内水分后,很多人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背痛、头痛、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颈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都减轻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口渴后及时补水,就不会让体内缺少水分,这种想法往往是错误的。研究证明,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人平均每小时所损失的水分,大约为体重的2%,进行剧烈活动时,这个数字会变得更大。而当一个人的体液含量下降以至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时,才会产生口渴的感觉。实际上,这时他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了。而且,大部分人一旦口渴的状态得到缓解,就会停止饮水,但其实他只得到了身体所需要水量的一半。 专家指出,由于口渴常常落在实际水需要的后面,造成了生活中大多数人饮水不足。其中,上班族是受其影响的最主要人群。

人一生有五个寿命坎

人一生有五个寿命坎 疾病是健康的“绊脚石”,但人们又无法绕开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焰生用“打游戏闯关”来比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波折不断的人生路上,肠胃疾病、肿瘤、心脏病等疾病如同一个个“隐形炸弹”,一不留神,它们就会为你的健康设关落锁。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多科专家,共同总结一生高发的“疾病关卡”,并给出“闯关”建议。 30~50岁:肠胃疾病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空军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简一平说,现在三四十岁的上班族中胃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以胃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最为常见。饮食不规律,爱吃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又嗜爱烟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肠胃疾病,也增加了癌变几率。因此,这一年龄段的人应该尤其保护肠胃。除了饮食规律,坚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外,还应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杜绝霉变食物,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果和粗粮、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另外,要适量运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有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40~60岁:骨骼关。研究证明,人体骨骼最强健的时期在20~40岁。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齐强告诉记者:“实际上,骨关节从30岁开始就退变了。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腰、颈、脊柱等很容易出现疼痛、炎症或病变。”到了40岁,人的关节软骨退化,关节间隙越来越狭窄,甚至逐渐消失,退行性关节炎是此阶段最多见的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齐强提醒,现代人应重视运动,多走路或游泳,以避免过度运动对脊柱和关节的磨损,平时还要多晒太阳。另外,建议年过40岁的人要定期检测骨密度,以便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50~70岁:肿瘤关。50岁后是癌症向人体“发难”的集中年龄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孙凌宇解释,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暴露于致癌环境中的时间相应增多,大气污染、职业等致癌因素累加,就容易导致细胞癌变,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癌症也逐渐露出“狰狞”的面目。而过了50岁后,人体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原本能被免疫系统控制的癌基因或突变细胞,也会逐渐癌变。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潜伏下来,到了40~50岁以后才发病。因此,防癌至少要提早20年。也就是说,过了35岁就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具体来说,烟龄超10 年的人,应每年进行1次螺旋CT检查;有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的人,应每年做1次胃镜;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查大便隐血和做肠镜;35岁以上的男性要筛查前列腺癌,女性则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 50~80岁:心脏病和脑卒中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李焰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人的心脑等重要器官长年高负荷运转,加上各种不良嗜好,平时又不注意保养,血管在5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布满斑块。这时再给身体加码,心脑血管极易发生急性堵塞,突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李焰生建议,饮食上的预防最重要。首先,应少吃或不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其次,改变久坐的坏习惯,增加运动。快走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帮助,每天走40分钟到1个小时;再次,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还要提醒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戒烟都不算晚。除此以外,50岁左右的人一旦感觉到胸闷、气短、前胸痛,或体力突然下降、极度乏力,千万不要扛着,一定要提高警惕,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过救治时机。 70~90岁:痴呆关。李焰生告诉记者,多项研究发现,6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七八十岁是比较集中的发病阶段。李焰生表示,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虽然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性别或遗传背景,但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不仅能预防心脏病、脑卒中,还能预防或减轻老年性痴呆带来的危害。另外,大脑越用越活。老年人一定要多做智力练习,保持终生学习和运动,多跟人聊天,上上老年大学,跟别人打打牌,多看书写字等。需要提醒的是,老年痴呆很难发现,子女得多加留心,如果发现父母经提醒后还会忘记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或看电视剧老忘掉前面的剧情等,就应及时到神经科就诊。▲

为什么坐车很累

为什么坐车很累 坐车很累的原因 1、大部分这种情况还是由于精神上的某些压抑导致您感觉身体十分疲劳。因为人在车上活动的空间比较小,而长时间处于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会使人体感到不自在,直接影响到精神。会使您感觉自己在车里十分的别扭,于是精神就高度紧张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是您的身体也十分的疲劳。 2、由于车轮的滚动,车身做规律性的震动(人体随之),规律震动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共振,所以当不能适应这种震动时,人就会晕船晕车,即使有些人能适应,但时间久了,还是觉得相对平地要疲惫。一次在车上呆的越久,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 坐车很累如何缓解 乘车闭目养神,一定要好的路况,当自己坐稳当后,在车缓缓开动之时,可以闭上眼晴,排除一切杂念,心平气和,全身放松,想像蓝天、大地、白云、草原,想像一切美好和愉快的东西。过上一会再把眼晴净开,会感觉全身舒畅,头脑清醒,心旷神怡,也可消除旅途的枯燥与疲劳。 但是,乘车闭目养神一定要注意安全,在颠簸路面或盘山公路,不宜闭目。因为长时间的被动震荡和晃动,部分人脑部血管可能会强烈痉挛而收缩,轻者产生头昏、头痛、恶心、耳鸣等不适,重者发生严重眩晕、呕吐。

乘车闭目可以养神,时间因人而定,你想长则长,想短则短,主要是心平气和,心旷神怡,这样才能既排解乘车枯燥,又能及时得到休整。 坐车打盹的隐患 隐患1半睡半醒,心脏出现异常 一觉醒来,有的乘客会感觉心前区不适,表现为胸闷、气短、压榨性疼痛等症状,这是心脏功能性异常的表现,与乘车睡觉、久坐颈部肌肉僵硬、突然惊醒有关。 解决方法 坐车时,可在座位上做耸肩、按摩上肢等活动;也可以用梳子顺着耳后向颈部反复按摩,两侧交替进行,可缓解疲劳、头部及心前区不适。曾出现过心前区不适的乘客,可在出行前遵医嘱备好硝酸甘油或含有冰片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隐患2左摇右晃,颈椎易错位 在车上坐着睡觉,通常是低着头,处于左倾右斜状态。此时只要稍微受到外力刺激,尤其是车辆突然转弯或急刹车时,颈椎就极易受到损伤、错位,原本患有颈椎病人,病情可能会因此加重。 解决方法 坐车时,首先要系好安全带,头部最好仰靠在座椅靠背上,以减少颈部不适。 颈椎不好的人,建议买个颈枕(也可将吴萸子、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各60克混合,装在3寸宽、8寸长的布袋里,自制一个颈枕,加热后枕在颈部效果更好,不仅有助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