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简报2018年第一期

医务科简报2018年第一期
医务科简报2018年第一期

贵德县人民医院第19期 2018年6月27日以帮扶为纽带、以交流为基础,携手共建新医院

为全面落实江苏省援建规划,在医院新址落成之际,我院特邀请江苏省医学会

组织安排专家前往贵德

开展大型义诊暨医学交

流活动。

6月26日上午9时,

在州、县卫计系统主要领

导的陪同下,江苏省医学会一行9位专家莅临我院观摩指导。

我院巷列加副院长向各

位专家介绍了新医院建

设、运行情况,江苏省医

学会副会长陈亦江教授

代表医学会和各位专家

热烈祝贺我院新址落成

运行,并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帮扶新医院开展人才培训、进修等工作。

随后在门诊大

厅开展大型义诊活

动,诊疗科目包括

外科、妇产科、儿

科、内分泌科、心

血管病科和眼科。

在得知江苏专家义

诊的医讯后,全县各族群众纷纷前往医院咨询、就诊。专家

们耐心、细致回复群众

咨询,认真、全面检查

患者病情,指导、建议

患者合理治疗。

通过此次义诊活

动,共诊疗患者231人次,解答患者咨询168人次,得到了患者群众充分好评,有效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构建“百姓放心医院”,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规范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执业,给广大的患者塑造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创造条件。

抄报:县宣传部、县卫计局、县援建办

抄送:各科室,档

关于医疗质量简报

医疗质量简报 2013年10月第3期(总第3期) 阆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主办二O一三年十月十五日 第三季度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为进一步加强全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于2013年10月12日再次对全院医疗质量工作进行了考核,采取“查、看、听、问”等形式,重点检查环节质量,以检查病历为主,辅以现场考核;以检查问题为主,辅以全面讲评等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督查,现就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总体上来看,我们以前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检查中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病历抽查情况看,还普遍存在缺陷 本次共抽查病历20份,其中归档病历14份,在架病历6份。从检查情况来看,病历缺陷主要表现为病历书写缺陷和诊断治疗缺陷。

1、病历书写缺陷。从病历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到护理记录,普遍存在书写缺陷。一是病历首页填写缺项,不能严格按照卫生部对病历首页的要求填写。如上级医师不签字,患者地址不填,诊断排序颠倒,甚至连年龄、性别都填写错误。二是入院记录与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简单,概念不清,主诉过于简单,与现病史脱节。如外科病人无外科专科情况,心脏病人无心脏听诊的描述。三是重要的病历不记录。如已经会诊但无会诊意见;四是护理记录简单,没有体现患者病情的变化,缺少采取的护理措施和产生的护理效果。同时,不少护理记录中生命体征监测记录与三测单不一致,执行记录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不一致。六是无执业资质人员书写的病历没有带教医生的签名。七是处方书写不规范。从检查的情况看,普遍存在没有处方权的医生开具处方,大处方现象严重,处方书写欠规范。 2、诊断治疗缺陷。从抽查的病历来看,普遍存在诊断不清楚,治疗不恰当,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记录不完善,诊断治疗存在不少缺陷,隐患很多。一是诊断草率。有的诊断缺乏依据,无辅助检查支持;有的诊断依据不足,仅根据病史或体查即给予确诊。二是治疗错误。如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病人,却没有给予止血药物。三是对手术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的预防考虑不够细致。绝大部分医生无医患沟通意识,缺乏沟通技巧和记录。 (二)从现场检查和查房情况看,基础工作差 检查组根据病历检查的情况,对科室管理和医护检验人员执行医疗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及检验的操作流程进行了现场抽查和考核,发现突出的问题是基础工作差。主要表现在:

医院质量监控简报模板

2013年1月份医疗质控简报 一、医疗业务概况医疗业务概况医疗业务概况医疗业务概况 1、门、急诊工作量:1月份全院门急诊量为19686人次,比去年12月份增加500人次,增长1.0%。其中:门诊量为19358人次,比去年12月份增加218人次,增长1.0%;急诊量为328人次,比去年12月增加33人次,增长1.1%。 2、住院人数:1月份全院入院人数为1326人次,比去年12月增加50人次,上升1.9%。 3、出院人数:1月份全院出院人数为1260人次,比去年12月减少20人次,下降2%。 4、全院手术总例数:1月份全院手术总例数299例,比去年12月减少5例,下降6.1%。 5、床位使用率:1月份全院平均床位使用率119.8% 6、床位周转次数:1月份床位周转次数为4.5次。 二、医疗质量小结医疗质量小结医疗质量小结医疗质量小结 1、部分科室依法执业意识仍然有待加强:总的来说,4月份各科室在依法执业方面较3月份有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科室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下级医师及无执业医师证书的医务人员所书写的病历未能及时进行审查修改及签名。 2、在架病历运行情况:4月份医务部每周不定期对临床科室在架病历进行了抽查,4月份在架病历的书写质量较上个月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医务人员能及时、规范、认真地完成各项医疗文献书写;但仍有部分医务人员存在着病历书写不及时、字迹潦草的现象。 3、出院病历抽查情况:4月份共抽查了全院临床科室出院病历26份,结果为Ⅰ级病历19份(占68%),Ⅱ级病历9份(占32%)。 4、4月份各临床科室未出现传染病的漏报现象,全院共发现各类类法定传染病7例,其中,肺结核病5例,病毒性肝炎 2例。以上7例法定传染病均已按规定登记并及时进行了网络直报。 5、本月共组织临床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1次。 6、全院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医患沟通比较平稳,4月无新发医疗纠纷。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在架病历质量检查情况:四月份医务部不定期对临床科室在架病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的项目分别有:时限检查、依法执业、三级医师查房记录形式及科内质控检查等。抽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如下: 1、时限检查:仍然有一些医师不能按时完成病历的书写,如日常病程记录8天未记录 等。 2、依法执业:(1)无执业医师证书的医务人员所书写的病历无上级医师审查修改及签名。 3、三级医师查房:(1)查房记录上级医师签名不及时,部分科室查房记录只有上级医师盖章,无签名,存在着安全隐患。(2)查房记录与术前小结混合在一起记录,不符合病历书写的规范要求。

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简报

医疗质量与安全 工作简报 抗菌药物专题 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应该做到:当我们使用某种药物和治疗方式时,要看它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胡大一教授

政策解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84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第一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以及违反该原则的处罚措施均作了明确规定,希望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全文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今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规定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第二十七条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第二十八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二、关于抗菌药物监督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 第四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第四十六条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 (一)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 (二)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十七条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 第四十八条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 三、关于违反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医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医院应急演练简报

德庆医院应急演练简报 2014年7月10日13时10分演练开始。模拟一位极度消瘦的中年男性“患者”在医院外公路遇车祸后,由路人电话告知我院总值班,5分钟内我院急救车载着医生护士到达车祸现场,经简单包扎,建立静脉通道,氧气面罩吸氧,急诊送来至我院。患者送达医院,门诊护士立即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外科值班医生闻讯立即进抢救室查看病人。查“患者”血压80/60mmHg,右髋关节及右下腹部有轻压痛,医生立即下达口头医嘱给予相应处理,抽血化验,交叉配血,抢救休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内科医生很快到位,两位医生详细交接,并共同组织抢救及多科会诊、病例讨论。麻醉科、影像科、超声科人员、器械、设备很快到位,应邀会诊人员也均以最快速度赶到,时间全部在规定时限内。根据病情需要,药剂科从药库迅速调剂药品,送到抢救室,检验科在半小时内完成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快速艾滋病抗体及梅毒抗体检查…….。门诊部、外科、内科、麻醉科及上述医技科室等为大家展现了一场外科复合伤、失血性休克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抢救过程。 此次演练是一次接近全真的演练,也可以说是一次医院整体医疗“常态”集体检查。为了能更真实地反映医院“常态”,也为能更佳地达到演练的目的,医务部李甲辰主任作为演练总指挥,对演练工作做了周密计划。为了不影响正常医疗工作,演练分二大部分,两部分穿插进行。第一部分即是围绕上面模拟病例的全程处置过程。结束后专家做全面点评,到场医生完成急救操作考核(除颤、心肺复苏)及院外急救知识考核后即可退场。第二部分为急会诊、急救操作及院外急救知识专项考核,仍以急会诊形式通知模拟病例中未涉及到的临床科室,考核急会诊到达时间、会诊人员资质、急救操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解决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医院感染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措施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馈医疗质量问题(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提出干预措施(4)收集门诊和病 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6)、每月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医疗质量缺陷通报。 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常务秘书: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 2、医院感染委员会:(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 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 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医疗质量简报第一期

~ 医 疗 质 量 简 报 医务科制

~ 序言: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深刻变革,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粗放型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精细化,精准化迈进。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向PDCA 循环管理模式。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提供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良好的就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年7月 目 录 2016年上半年病区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4) 简 报 医院医疗质量 (2016年上半年)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医务科

2016年上半年病区总体终末质量评比统计表 (5) 2016年上半年临床各科前10位疾病普 (10) 2016年上半年各科室满意度统计分析 (11) 2015及2016医疗投诉统计分析 (13) 2016年6月病区医疗质量考核负性问题扣分汇总表 (14) 2016上半年各科医疗质量管理问题数图 (17) 2016年5月份医技科室医疗质量负性问题扣分汇总表 (18) 2016年6月份医疗质量管理分析 (18) 一、医疗指标 (18) 二、存在问题及质量分析 (19) (一)医疗质量 (19) (二)医疗安全 (20) 三、整改措施 (21) 临床路径考核情况 (22) 输血病历查访后反馈 (25)

2016年上半年病区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全院出院人数 1 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人。 2、外科手术人次;与去同期相比减少人次。 3、住院三日确诊率为99.8 %。 4、病床使用率91.27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5.2% ; 5、出院病人平均住院6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0.3天; 6、病床周转次数6人次/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2人次/月; 7、病床实际工作日21705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5天;8.治愈好转率 93.03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1%; 9.死亡率 0.19 %,与去年同期相比减0.1%;

医疗质量简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督查总结

医疗质量简报 2016年6月第1期(总第1期) 康桥医院医务科主办二O一六年六月二十三日2016年上半年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督查总结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医院于2016年6月对我院的部分科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检查的总结如下: 一、督查方式: 医院医务科组织医疗技术管理组和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到各个科室现场督促检查,并填写督查表 二、督查内容: 1.科室医疗技术管理组织(由科室主任及科室业务骨干3-5人组成)。 2.《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临床应用 3.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 4、有无二类以上医疗技术申请书及批准文件。 5、是否开展未经审批的二、三类医疗技术 6、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 三、督查结果:

本次督查结果总体感觉良好。医院开展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未超出医院的执业许可证范围,无违规擅自开展的医疗技术。自医院下发医疗技术管理文件开始,科室积极组织人员学习,做到科室人员人人了解医疗技术的定义,熟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康桥医院医疗技术分级审批与管理制度》,知道本科室医疗技术开展的情况。 1、大部分科室均无本科室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2、部分科室无一、二、三类技术目录; 3、部分科室无审批表,能走正规的审批程序; 4、参与相关医疗技术的病人的病历里也有相应的患者知情同意记录。医院规定的每年要发表的论文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5、有部分科室无相关技术支撑材料记录; 6、没有定期进行新项目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及持续改进。 四、改进措施如下: 1、每个科室均要成立自己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2、要有科室一、二、三类技术目录;有审批表,能走正规的审批程序; 3、参与相关医疗技术的病人的病历里也能有相应的患者知情同意记录。 4、医院规定的每年要发表的论文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5、在医疗技术投入临床使用时要有相关技术支撑材料; 6、并能定期对新项目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

医院举行医师节演讲比赛简报

医院举行医师节演讲比 赛简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民和县古鄯镇中心学校 “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活动简报 2013年11月21日 为了强化学校稳定工作,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增强师生的意识,11月21日下午,全体师生在学校操场举行了“伴我行”演讲比赛。 选手们围绕主题绘声绘色地演讲了自己创 作和改编的作品。 本次参加演讲比赛的有26名选手,都 是通过各个班级层层筛选最后才进入全校的 演讲决赛的,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演讲 的学生感情投入,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各位选手激情演讲,台 下同学们认真倾听。评委来自各班级的语文老师。随着1号选手夏文婧同学的登台拉开了演讲比赛的帷幕。在演讲中,选手们朝气蓬勃、 自然大方、饱含深情、直抒胸臆。六年级 的冶丽萍同学演讲感动了台下的评委和 同学们。四(3)班王佳斌同学以其自然大方 的台风和亮丽的音色证明了自己强劲的 实力。比赛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参赛选 手们激情飞跃、魅力四射。 演讲结束后,米校长对此次演讲活动发表了总结性的评价。高度 赞扬了本次演讲比赛举办得非常 成功,体现了同学们很好的写作素 质、演讲素质、综合素质,彰显了 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大家的意识。 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互相学习,取 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的演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大赛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7名。 篇二:医师节演讲比赛活动总结 2013年“医师节”演讲比赛活动总结 我院于2013年6月24日晚举行的“医师节”演讲比赛活动已结束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简报

仁怀市中医院 质控工作简报 2011年第5期(总第5期) 质量求生存 管理出效益 仁怀市中医院质控科编 2011年7月 近期在架病历抽查情况通报近期,院质控科对各科室在架病历进行了抽查,从总体来看,病历质量保持得不错,字迹较之前工整,修正处较之前减少。这是全院职工共同努力所得的结果,希望各科室质控员进一步加强各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争取该项工作能在短期内更趋于完善。更好地确保医疗安全。其中部分科室也不乏写得标准、规范的病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病程记录不及时,病程记录中瞳孔大小没有具体记录。 2、临时医嘱取消时间未具体到分,临时医嘱取消仍在用“DC”表示,应写“取 消”字样。 3、首次病程记录未记录患者入院的具体时间到分。 4、辅检单未及时黏贴 5、某科室病人入院21天,大小便常规未完善,且无患者拒查签字记录,也无心 电图。 6、医嘱上级医师签字不及时。 7、科主任查房记录过于简单,有代上级医师签字嫌疑。

8、长期医嘱不能用红笔取消,只能停医嘱。 9、医 疗文书不能更清晰地体现医疗行为。 10、护理记录对观察事项欠完整。 11、输血单填写不完整,有涂改、刮剥现象。 12、对危重患者的病情分析,在医疗文书中没有详细、客观、合理的分析。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科室病历质量讲评活动。 二、科主任要加强危重患者的诊疗监管和指导。 三、采取高年资医师带教低年资医师的模式,责任落实到人。 四、加强科室业务学习、特别是低年资医师的继续教育。 五、科室护士长统管全科劳动纪律,科主任和副主任管业务发展。明确分 工,把管理工作细化。 六、办公室护士管收费,把护士长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强化优质护 理服务和护理文书的监管,并协助科主任严把医疗质量关。 七、要加强科室的团队建设和人文关怀,真正做到把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 以及多元化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 外科换药的宝贵经验 一、换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最普通的事,然而也是最容易疏忽的事。一个 无菌切口可以因为换药不当而感染;因酒精的刺激而使皮瓣坏死;更头疼的是一 些皮肤坏死的创面,要经过漫长的换药才能愈合;而骨外露往往要通过皮瓣才能 搞定。换药确有很多讲究,恰到好处的换药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 原则是:无菌;清洁;清除失活坏死、组织;保持、促进肉芽生长;防 止创面裸露及覆盖裸露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二、至于生理盐水一般用在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且感觉敏锐的粘膜。葡 萄糖和胰岛素合用有刺激肉芽生长的作用。而高渗盐水可能有抑制肉芽生长的 作用。 首先我讲碘伏和酒精应用更适应的范围。碘伏是络合碘,对油腻的创口或者 皮脂腺发达的部位无效或者效果不好。而酒精或者碘酒就能够脱脂,能够更好的 固定细菌的蛋白,而在皮脂腺丰富的地方更具穿透力。所以会应用在头皮的创口

医疗质量简报第一期--

医疗质量简报

序言: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深刻变革,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粗放型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精细化,精准化迈进。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向PDCA 循环管理模式。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提供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良好的就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年7月 简 报 医院医疗质量 (2016年上半年)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医务科

目录 2016年上半年病区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4) 2016年上半年病区总体终末质量评比统计表 (5) 2016年上半年临床各科前10位疾病普 (10) 2016年上半年各科室满意度统计分析 (11) 2015及2016医疗投诉统计分析 (13) 2016年6月病区医疗质量考核负性问题扣分汇总表 (14) 2016上半年各科医疗质量管理问题数图 (17) 2016年5月份医技科室医疗质量负性问题扣分汇总表 (18) 2016年6月份医疗质量管理分析 (18) 一、医疗指标 (18) 二、存在问题及质量分析 (19) (一)医疗质量 (19) (二)医疗安全 (20) 三、整改措施 (21) 临床路径考核情况 (22) 输血病历查访后反馈 (25)

2016年上半年病区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全院出院人数 1 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人。 2、外科手术人次;与去同期相比减少人次。 3、住院三日确诊率为99.8 %。 4、病床使用率91.27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5.2% ; 5、出院病人平均住院6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0.3天; 6、病床周转次数6人次/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2人次/月; 7、病床实际工作日21705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5天;8.治愈好转率 93.03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1%; 9.死亡率 0.19 %,与去年同期相比减0.1%;

年医务科工作计划

2019年医务部工作计划 2019年是我院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医院将整体搬迁至新院区,一个三级医院的整体规划将指引着我们迈步向前。医务部将紧紧围绕三级医院创建的主题,着力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对照《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医疗技术开展,提升我院专科技术能力,以规范医疗行为、强化落实核心制度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细化医务管理脉络,促进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室管理水平整体进步。计划如下: 一、贯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2019年要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为主线,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管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管理数据的共享,形成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 1、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管理质量。医务部计划组织人员轮流至三级医院医务部门培训,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医务管理方法和经验,尤其是管理指标和考核指标的科学化建立,找到管理差距,着力整改,提高我院医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2、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落实委员会的制度、职责,并定期召开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

要存入档案。切实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病案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输血管理等工作纳入各委员会工作流程,群策群力,解决临床、医技科室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制度化督察临床医技科室,加强科室科秘书管理和教学秘书临床带教工作考核管理。每周组织相关质控人员通过现场和电子质控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医疗质量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对各科的主要收治病种进行诊治规范管理,要求科秘书配合科主任做好符合本专科的诊疗规范和流程,并落实科内培训,医务部定期对科内人员掌握情况进行督查,通过电子病历质控进行信息化管理,对掌握较差的人员纳入绩效管理,直至降聘处理。 4、进一步强化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能,发挥科秘书和教学秘书职能,提高科主任的执行力,科内实施层级管理;加强科室内质控小组的管理,科主任每月对《医政简报》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科秘书协助科主任每周对科室全面检查,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做好科室每月台帐及各种记录本;安排好每周工作计划并实施。督促科室三级查房,重点督促科室教学查房和主任查房的规范落实;住院病历的书写质量和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及归档的及时性;科室各项讨论制度的落实,包括危重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详细了解其记录及执行情况。

医务科准备材料

医院评审医务科准备材料目录 一、依法执业管理: (一)卫生法律法规 (见≤医院管理手册≥上册, P105~152) (二) 临床诊疗指南—— XXX 病学分册,人卫版, 2009 年 (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XXX 病 学分册,军医版, 2008 年 (四) XXX 科临床诊疗资 料 1、 XXX 科前五位单病种诊疗常 规 2、 XXX 系统疾病诊疗及护理规范 3、 XXX 科临床路径(卫生部 2009 年版) (五) 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上册, P52~98 ;中册, P44~111) (六) 工作制度 (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 ≥, 中册, P44~111) (七)医务人员档案 (证书) (八) 科室排班表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 (一)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见≤医院管理资 料汇编≥,中册, P14~43) (二)医疗安全、输血、病案书写(见≤医院管理资料汇 编 ≥,中册, P14~108) (三)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文件汇总册 (四)医务科检查结果及反 馈资料 (五)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1、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2、主要医疗质 量统计指标 3、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4、 XXX 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 定 (六)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三、医疗安全管理: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法规(见 《医疗法律法规手册》 ) (二)医疗安全应急预案及处理(见《医院管理资料汇 编》 ,中册) (三) XXX 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记录 本 2、 XXX 系统急危 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 3、XXX 科医疗知情同意书 4、医患沟通技巧手册 (四)医疗投诉登 记表 (五)医疗差错、事故登记表 (六)医疗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 (七)医疗安 全教育记录本 (八)科室消防安全制度及培训记录 (见护理部分) 四、医院感染管 理: (一)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中册, P112~203) (二)院感管理文件及 检查结果汇总册 (三) XXX 科医院感染管理文件 1、XXX 科院感管理小组组成及分工职 责 2、北京市 XXX 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 3、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四)科 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1、科室院感管理知识培训记录 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登记表 3、 院感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整改措施 (五)传染病登记本 (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 登记本 (七)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 (八)输血及不良反应登记本 (九)院感考试试卷汇 总册(见科室培训资料、课件盒) (十)医院感染控制手册 五、科室医疗技术准入管理: (一)新技术、新项目相关管理制度 (二)科室新技术项目目录 (三)临床新技术、新 项目申报资料 (四)临床新技术、 新项目管理资料 (五)新技术、 新项目工作记录本 (六) 新技术不良反应记录本 六、各种病例讨论记录: (一)危重病例抢救记录 本 (二)疑难 病例讨论记录本 (三)会诊记录本 (四)死亡病例记录本 七、科室培训教学及科研: (一 ) 科室在职教育培训(医务人员学分登记表) (二)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 (三)临床教学 管理制度(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教学与科研》 ,第一篇) (四) XXX 科临床实习教 学文件 1、 XXX 科临床实习大 纲 2、临床教学计划、要求、考核 (五)医疗科研管理制 度及科室项目资料 (六)实习生教学管理文件夹 八、科室管理: (一)院、科两级目标 责任制 (二)科室管理文件汇编 1、 XXX 科十二五规划 2、科室人员及变动情况表及 XXX 科组织机构示意图 3、2011 年 XXX 科工作总结及 2011 年科室发展 计划 4、医德医风

医疗质量简报

罗YUAN县医院医疗质量 简报 (2012年第1期总第1期) 内部资料质控办(医疗组)编 一、近期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年初,我院顺利通过了“二甲”医院评审。长期以来全院上下一直在共同努力,期待着医疗质量有所改变,今天这种改变实现了,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医疗质量从此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加强医院后“二甲”时期的质控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近期在分管院长的指导下,质控办联合医务科对部分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了抽查。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历质量、交接班情况、各种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记录等。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近期我院的医疗质量,较以往总体上有所提高。这充分显示了争创“二甲”过程,对推动总体医疗水平上升的确定性。以下是第一季度部分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均值):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7 %;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6 %; 3、住院三日确诊率98%; 4、病房抢救成功率≥83.5%; 5、病床使用率94.2%; 6、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7.25天; 7、病床周转次数4.25次/月; 8、院内感染率≤8%; 9、治愈好转率≥85%; 10、病人死亡率≤1.5%。 依上述数据来看,我院第一季度医疗运行是平稳而高效的。后“二甲”时期,根据院部部署并结合工作实际,质控办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以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切入点,采用环节督查及全程跟踪方法,对病案质量进行常态化管理; 2、年初病案管理委员会,修订了病案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技术文件,体现了病案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质控办加强了每月下病房抽查运行病历的力度,重点督查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及时性。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深入,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在提高病案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方面,成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4、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整改通知书)反馈至相关科室,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反馈至医务科;

医院医疗质量简报2013年__第一期

医院医疗质量 简报 (2015年第3期)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医务科质控科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质控科联合医务科、科教科、药剂科、护理部、院感科对全院各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病历质量、交接班情况、各种病例讨论记录(本)、三级医师查房、合理用药、临床路径、各种科室质量管理记录(本)、医疗教学、护理质量、院内感染监控等。从检查情况分析近期我院的医疗质量,较以往总体上有所提高。以下是第三季度部分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均值): 一、第二季度病区总体终末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全院入院人数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人。 2、全院出院人数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人。 3、住院三日确诊率为99.8%。 4、病床使用率183.9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5.2% ; 5、出院病人平均住院8.2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0.5天; 6、病床周转次数60人次/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增2人次/月; 7、病床实际工作日505.7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5天; 8.治愈率61.6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3.1%; 9.死亡率0.2 %,与去年同期相比减0.1%;

2012年第三季度病区总体终末质量评比统计表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综合检查统计表(总计100分)二、病历质量管理中存在共性问题 (一)、运行病历存在的共性问题: 1.知情同意书医生签名不全,各种医疗文书内容简单,重点不突出,流于形式,达不到沟通的。 2.首次病程记录内容大多混乱,病史特点不精简,不能够体现特点。 3.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上级医生未签名。 4.入院记录及病程记录未及时行手签名。 5主诉不规范,直接把诊断写成主诉。 6现病史中主次不分。

最新医院工作总结简报(精选多篇)

医院工作总结简报(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医院创卫工作简报第二篇:儿童医院教学工作简报第三篇:医院抗震救灾工作简报第四篇:医院孕妇学校工作简报第五篇:医院简报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医院创卫工作简报山阳县人民医院创卫工作 简报 山阳县人民医院创卫办第2期2020年5月28日创卫进行时,为确保我院“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顺利达标通过,山阳县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在院长席虎斌同志的率导下,认真学习山办发(2020)9号《山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全院上下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卫工作活动热潮。医院创卫办利用会议培训,广播、网络、简报、板报等方法,广泛宣传营造创卫工作氛围。医院创卫目标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得力,制度建立健全,职责落实明确,工作到位。院务会一班人员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投身这次光荣而又艰巨的创卫历史活动中,通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医院及周边院落街道环境取得了大量的改善,面貌焕然一新。

一、领导重视创卫工作稳步有序进行:5月22日院长席虎斌同志主持召开医院院务会及创卫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工作会议,会上对医院近一段时间创卫工作做了总结,对所作出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后面的创卫工作提出了重要任务和布署。同时对创卫办工作人员进行补充调整,加大了创卫工作的进展力度。医院下发了山医发(2020)24号关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规划》文件,责任明确,措施得力。 二、广泛宣传,强化培训:5月26日副院长黄瑛同志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持召开医院各科室负责人及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创卫工作专题会议,并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会上黄院长讲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是目前医院工作的头等大事,各部门负责人务必高度重视。近一段时间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创卫工作成效,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一举完成这次创卫艰巨的工作任务。医务科科长韦韡同志在会上做了创卫健康教育工作部署及安排。控感科科长王芳同志作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医院制作创卫永久性宣传牌,板报,创卫工作剪影宣传牌,电子屏创卫宣传标语,主办创卫工作简报。5月12日副院长喻建荣同志主持召开病媒生物及孽生地治理工作培训会,会上喻院长安排了第二季度除四害工作预案、部署工作计划,副院长黄瑛同志就健康教育资

医务科准备材料

医院评审医务科准备材料目录 一、依法执业管理:(一)卫生法律法规(见≤医院管理手册≥上册,P105~152)(二)临床诊疗指南——XXX病学分册,人卫版,2009年(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XXX病学分册,军医版,2008年(四)XXX科临床诊疗资料1、XXX科前五位单病种诊疗常规2、XXX系统疾病诊疗及护理规范3、XXX科临床路径(卫生部2009年版)(五)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上册,P52~98;中册,P44~111)(六)工作制度(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中册,P44~111)(七)医务人员档案(证书)(八)科室排班表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一)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中册,P14~43)(二)医疗安全、输血、病案书写(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中册,P14~108)(三)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文件汇总册(四)医务科检查结果及反馈资料(五)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1、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2、主要医疗质量统计指标3、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4、XXX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六)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三、医疗安全管理:(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法规(见《医疗法律法规手册》)(二)医疗安全应急预案及处理(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中册)(三)XXX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记录本2、XXX系统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3、XXX科医疗知情同意书4、医患沟通技巧手册(四)医疗投诉登记表(五)医疗差错、事故登记表(六)医疗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七)医疗安全教育记录本(八)科室消防安全制度及培训记录(见护理部分)四、医院感染管理:(一)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中册,P112~203)(二)院感管理文件及检查结果汇总册(三)XXX科医院感染管理文件1、XXX科院感管理小组组成及分工职责2、北京市XXX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3、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四)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1、科室院感管理知识培训记录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登记表3、院感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整改措施(五)传染病登记本(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登记本(七)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八)输血及不良反应登记本(九)院感考试试卷汇总册(见科室培训资料、课件盒)(十)医院感染控制手册五、科室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一)新技术、新项目相关管理制度(二)科室新技术项目目录(三)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资料(四)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资料(五)新技术、新项目工作记录本(六)新技术不良反应记录本六、各种病例讨论记录:(一)危重病例抢救记录本(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三)会诊记录本(四)死亡病例记录本七、科室培训教学及科研:(一)科室在职教育培训(医务人员学分登记表)(二)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三)临床教学管理制度(见《医院管理资料汇编——教学与科研》,第一篇)(四)XXX科临床实习教学文件1、XXX科临床实习大纲2、临床教学计划、要求、考核(五)医疗科研管理制度及科室项目资料(六)实习生教学管理文件夹八、科室管理:(一)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二)科室管理文件汇编1、XXX科十二五规划2、科室人员及变动情况表及XXX科组织机构示意图3、2011年XXX科工作总结及2011年科室发展计划4、医德医风奖惩细则 5、临床医师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实施方案 6、XXX科医德医风培训讲稿 7、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 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9、科室物品、药品、器械管理制度(三)政治理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精神文明记录本(四)院领导行政及教学查房记录本(含科室对院、医务科报告及回复)(五)规范用语(六)病人满意度调查情况(见护理部分)(七)工休座谈会记录本(见护理部分)(八)科室大型设备档案管理,含保养维修记录(见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工作制度)九、医院医疗相关文件:(一)医院医疗管理文件、通知(二)医务科医疗管理文件、通知(三)医院工作及创“三甲”简报(四)院刊十、技术水平:(一)技术项目完成情况汇总表(二)一般专科技术项目:病例登记表及病

2019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2019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一、完善管理制度 2019年上半年,我院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健全医院组织体系,调整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及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重新修订了医院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及协调、应急等制度;明确各自部门的责任,落实并强化医院医疗安全管理。 二、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 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解读、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培训与考核,切实落实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的掌握。并把核心制度作为医疗质量控制重点检查内容。根据工作实际和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对首诊负责制、病案书写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各种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安全核査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并将科室存在的问题在质控简报中进行通报和处罚,不断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杜绝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三、加强医疗技术管理

完善了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和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及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修订了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及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功能定位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医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及医院允许开展的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对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了审核审批,建立了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目录,及手术医师档案,对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分级管理与考核再授权,并对手术权限进行公示。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定期评价、追踪机制。 四、加强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 医教科按照年初制定的医疗质量培训计划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输血管理、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等培训,并对十八项核心制度进行了考核,合格率100%,通过加强医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 五、加强依法执业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今年落实局党委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按照《永宁县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整治医疗乱象,整顿医疗秩序,持续深化“平安医院”建设的要求,对我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