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病人的护理
脊柱结核畸形术后护理措施

脊柱结核畸形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畸形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脊柱结核畸形术后护理措施的文章,字数约1500字。
一、术后心理护理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2. 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二、术后饮食护理1. 患者术后需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
2.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保持大便通畅。
3. 术后初期,患者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米糊等。
4.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病情。
三、术后体位护理1. 术后初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脊柱稳定。
2. 卧床时,患者可采用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3. 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4. 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体位,避免脊柱扭曲。
四、术后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
五、术后功能锻炼1. 术后1-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下肢屈伸等。
2. 术后3-4周,可进行坐位、站立等训练,逐步增加活动量。
3. 术后6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等锻炼。
4. 术后1-2个月,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
六、术后并发症预防1. 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早期进行下肢主动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 预防压疮:定期更换体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
4. 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 预防坠积性肺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七、术后康复指导1.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 术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防止复发。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4. 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胸腰椎结核病清植骨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结核病清植骨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11-06-08 14:36:00 ] 作者:周华编辑:studa090420【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清植骨内固定手术期护理要点。
方法;通过对79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康复训练、出院指导。
结果;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手术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病清植骨内固定;护理胸腰椎结核是骨科常见疾病,在整个脊柱结核中以胸腰椎发病率最高。
它的治疗以往是在有效的抗结核的基础上行病灶清除术,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我院骨科近几年来新开展的手术项目,因其能缩短卧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日益广泛地开展。
由于该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现将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90例胸腰椎结核行病情植骨内固定围手术期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90例患者中男402例,女388例。
年龄22~69岁术后出现压疮2例,尿路感染6例、肺内感染4例,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49例。
2 术前护理2.1 心里护理,由于结核病病程长,症状重,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同时担心手术效果,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忧虑,这样极易造成失眠和应激性高血压而影响手术。
因此笔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除他们的疑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基本程序,方法并介绍同类成功病例,使其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充分相信手术效果及术中无痛,讲明情绪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不良的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的治疗和术后的护理。
2.2 术前准备:①术前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做好配血。
②术前一周嘱患者练习床上排便,教会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③术前1d留置导尿,备皮,备皮范围为手术区和切口周围15cm内的毛发,严防划破手术区皮肤。
④术前晚清洁灌肠,术前12h禁食、4h禁水,术前晚应给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以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
脊柱结核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

或消失, 加之患者由于脊柱受累 , 脊柱不稳定。搬动患者时需 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 , 细致护理, 才能
保证患者 围手术期安全 。
伤。因此在改变体位时应由专科医生指导保持脊柱的正常生 理轴线, 动作协调一致, 做到轻慢稳 , 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尤 其是内固定手术为避免转变手术体位造成植入物滑脱。变换 体位一定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保持以轴心翻身。同时在翻身 时要 注意输液通 路及尿 管是否 脱 出, 以免 造成损伤 变俯 卧
・
1 o0 ・ 7
21 0 2年 3月第 3 3卷第 8
脊柱 结核 内固定 术 围手术 期 护 理
李畅飞 (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吉林 长春 100 ) 300 [ 摘 要] 目 探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同期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 的: 本组病例共 20例 , 1 其中病清或减压加钢 板固定术 4 例。病清减压加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15 8 1 例。采用硬膜外麻醉 2 例, 5 全身麻醉 10 1 例。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密切 配合下无一例因术中管理不当导致患者出现截瘫或植入物脱出。 以及受压部位损伤, 神经损伤, 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 取得了 满意效果。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使用正确的翻身方法, 术后细致护理是保证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脊柱结核 ; 内固定; 护理体会 自20 年以来 , 00 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的发展 , 我院对脊柱
更 好地配合 手术 治疗 。
者体位, 以饵除压力, 并按摩受压部位。在患者离开手术窒之 前, 巡回护士耍认真检查受压部位 , 并作好记录, 并与病房护
士做好交接 。
23 术后护 理 .
212 术前训练 : 后需要 长时 间卧床 , .. 因术 术前 需训练轴 线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脊柱结核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一些情况下,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必要选择。
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下面将介绍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要点。
一、手术前的护理1. 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等信息,同时要为患者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物品和设备。
2. 术前皮肤护理: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术前皮肤护理工作,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3. 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通常会感到焦虑和紧张。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1. 协助手术准备工作:手术进行时,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包括清洁手术部位、搭设手术所需的各种设备等。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手术进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疼痛管理: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不适,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减轻疼痛症状。
5. 安全护理: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1.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和感染迹象。
2. 呼吸道护理:对于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道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3. 体位调整:术后的患者需要适当的体位调整,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预防压疮和血栓形成。
4.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手术伤口敷料需要定期更换,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减少感染风险。
5. 康复护理: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的功能锻炼和体力恢复训练,促进康复。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护 理 研 究 ・
脊 柱结核 一期病灶 清 除植骨 内固定术的护理
彭 继 志
湖南 省 株洲 市 三三 一 医院 骨外科 , 湖 南株 洲
4 1 2 0 0 0
【 摘 要】目 的 总结 脊 柱结 核 一期 病 灶 清 除植 骨 内 固定 术 同术期 的护 理 经 验 。 方 法 选 取本 院收治 的 5 0例 行 一
ir f s t pe r i o d o f s pi n a l t ub e r c u l os i s
P ENG J i - z h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Bo n e S u r g e r y , 3 3 1 Ho s p i t a l o f Z h u z h o u Ci t y i n Hu n a n P r o v i n c e , Z h u z h o u 4 1 2 0 0 0 , C h i n a
C U S c l e a r a n c e i n t h e i f r s t p e i r o d o f s p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n = 2 5 ) a n d
r e n c e o f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f 0 c u s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b o t h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Re s ul t s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前路植骨内固定护理

本组 病 例均 采 用侧 卧位 , 气管 插管 全 麻 。对 Tl以上 病 变 0 采用 开胸手 术 , 视 下 清 除病 灶 。胸 腰 椎 病 变 取 胸 腰 联 合 切 直 E( l 肾切 E) 1 ~ 以下 取 倒 八字 切 E , 膜外 入 路 。对 于 后 凸 1 ,. 5 - 3 l腹 畸形 严 重 , 椎骶 化 和肥 胖矮 小 的 椎 体 结 核 病 人仍 取 小 肾 腰 切 口人路 。手术 中 完 全 暴 露 病椎 及 上 下 健 康 椎 体 , 量 在 结 尽 核 病灶 外 清 除病 灶 , 括 脓 汁 肉芽 死 骨 残 留的 椎 间盘 及 硬 化 包 骨, 直至 正 常骨 质 。术前 测 量 病椎 高 度 及 后 突 角 , 用 椎 体 前 应 路 内 固定 器 械 作 椎 体 前 方 撑 开 , 正 后 凸 畸 形 , 复 病 椎 高 矫 恢 度 , 狭 窄的 椎管 通 畅 。有 神 经 症 状 的 同时 作 椎 管 前 方减 压 , 使 解 除 脊髓 压迫 。在 正 常椎 体 上 开槽 , 度 达 椎 体 的 2 3 取 稍 深 /, 长 于骨 槽 的双 面 皮 质 骨 嵌 入 植 骨 , 时 用 器 械 的 加 压作 用 使 同 植 骨块 牢 固嵌 入 椎 体 槽 中 , 缺 损 椎 体及 植 骨 块 牢 固 固 定 。 使
不同程 度 的恢 复。结 论 : 防止并发 症及康 复 锻炼 的护理 对一 期病灶 清 除植 骨内 固定 术 的脊 柱 结核 患者 的顺利 康 复起着重 要作用 。 关键 词 结核 ; 脊 柱 ; 内 固定 ; 手 术 ; 护理 R 8 . 6 1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0 5—8 7 ( 0 2)1—1 3 48 20 1 19—0 2 中图分 类号
3 0例病 人 有 不 同程 度 的后 凸畸形 , 凸 角 5 ~4 。平 均 2 。 后 。 5, 7。 1 4例 可 触及 较 大流 注脓 肿 , 6例术 前 有 窦 道 , 全 瘫 8例 。有 不 6例病 人 曾在 外 院行 1 3次 手 术 未 愈 , 术 后 2 ~ 手 ~3月 复 发 , 窦道 或脓 肿 再形 成 , 次 人 院治 疗 。临 床症 状 持续 时 间 2 2 再 - 4 个月, 平均 4 5个 月 。术前 病 人 血沉 都 有 不 同 程 度升 高 ( 5 . 3 ~
脊柱植骨融合术的护理

脊柱植骨融合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手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的安全性,以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生活上给予周密的照顾、同情、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向患者介绍有关好转的病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加深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肠道的准备:目的是排除肠道内粪便和气体,手术前8小时禁食水,术前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患者入院后嘱卧床练习排尿,避免术后排尿困难。
术后护理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应平卧硬板床,全麻患者术后设专人护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未清醒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患者尽快清醒。
患者即将出现清醒时,可能出现躁动,此时,加强监护,防止躁动引起植骨块滑落,对躁动严重者遵医嘱肌注安定10mg。
术后24小时内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病情稳定4~6小时测量1次,尤其注意体温的变化,预防伤口感染,否则影响脊柱的功能恢复。
观察切口渗血情况:特别要注意观察髂骨取骨处情况,主要观察切口敷料情况。
如有渗血较多,可更换敷料,外覆盖无菌纱布垫,并用腹带加压包扎,效果很好。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预防褥疮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患者回病房后先平卧6~8小时,然后根据病情2~3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由2人沿身体纵轴平行一致翻动,防止脊柱扭转造成植骨块松动或移位。
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严防褥疮发生。
预防肺部并发症:病人长期仰卧位,分泌物瘀积不容易咳出,易发生肺不张和坠积性肺炎。
应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指导患者用力咳嗽与排痰,做深呼吸,增加肺活量。
教患者以最大吸气量和最大呼出量为1次,每30次为1组,每日不少于3组。
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做雾化吸入,每日1~2次。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因改变排尿方式,不习惯床上排尿,易发生排尿障碍,常需留置尿管,很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护理脊柱结核病人的护理

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定期到医院进行 复查。此外,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控 制血糖和血压,以降低手术风险。在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以帮助恢复脊柱功能。同时,家属 需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照顾, 如协助翻身、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 动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护理脊柱结核病人的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脊柱结核病人概述 • 脊柱结核病人的术前护理 • 脊柱结核病人的术中护理 • 脊柱结核病人的术后护理 • 脊柱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 • 脊柱结核病人的案例分析
01
脊柱结核病人概述
Chapter
脊柱结核的发病机制
结核杆菌感染
脊柱结核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感 染引起的,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 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血行扩散 、腹腔内结核病灶细菌经淋巴管
脊柱活动受限
脊柱结核患者常出现脊柱活动受限,尤其是弯腰和旋转头 部时。
神经受压
部分脊柱结核患者由于椎体破坏、椎间盘破坏和椎管内脓 肿形成,可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截 瘫等神经受压症状。
全身症状
脊柱结核患者常出现发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 、MRI等),可以对脊柱结核进行诊断。
案例三:合并其他疾病的脊柱结核治疗和护理
1. 诊断
2. 治疗方案
3. 护理措施
患者年龄52岁,男性,患有糖尿病和 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为持续的腰痛 到医院就诊,经过X光和MRI检查, 确诊为脊柱结核。
医生首先需要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 ,以降低手术风险。在血糖和血压得 到控制后,医生会进行手术治疗,清 除结核病灶并缓解疼痛。同时,医生 还会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包括抗结核 药物、消炎止痛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
2019-03-13T11:49:13.2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作者: 陈琴梅 张昱 徐亚 廖文瑜
[导读] 探讨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术前、术后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
我院收治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
陈琴梅
张昱 徐亚 廖文瑜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41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应用术前、术后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2016年9月至
2018
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两组各值比较,结果均P<0.05。结论:术前、术
后护理应用于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保障患者护理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值
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肺外结核常见类型中脊柱结核的致残率较高,该病在近年来老年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
[1]。老年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低热、消瘦、食欲不
振、盗汗或者贫血等,同时患者会感觉脊柱疼痛,劳累时加重。目前临床对脊柱结核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化疗为主,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
固定术来治疗老年脊柱结核,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进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有25例
患者,男性患者
18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在(65.3±8.1)岁;对照组25例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在
(
66.1±7.1)岁,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方法与目的,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配合治疗。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被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且除进行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外,被选患者中合并糖尿病8
例,
III肺结核4例,高血压7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2)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
患者;排除精神疾患患者,以及保守治疗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过敏体质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其他基础治疗措施一致,具体治疗过程如下: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术前检查,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方法:观察组进行专业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术前护理:(1)做好基础病房护理,温湿度及病房整洁护理,同时注意患者饮食护理,结核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造成患
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患者饮食以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合并糖尿病患者注意总热量的摄入,严格控制患者血糖
及餐后
2小时血糖。(2)心理护理:脊柱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患病后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对患者心理、生理都是极大考验。并且对于老
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自身容易产生消极的异常心理,因此对脊柱结核的治疗中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先进
行评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出规律性问题,进行疾病信息的详细介(原理、预后、注意事项等),满足患
者对自身疾病和治疗的认知需求,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在情感上和精神上全力支持患者,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3)
术前训练:患者术后要进行长期卧床,因此术前要做好基础训练,以便患者更好的适应术后生活。术前
1周进行卧姿训练,并且帮助患者进
行床上进食、排尿、便训练,防止术后尿潴留和便秘;指导患者呼吸训练,进行有效呼吸与咳嗽,增加肺通气量,辅助排痰等。(
4)用药
护理:为防止病变,术前进行抗痨药治疗,持续
2周,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用药后容易出现胃肠反应、耳鸣、听神经损伤等副作
用。因此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少量应用,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对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及时告知医生,及时进行药物更
换。
1.2.2.2
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患者术后要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对手术创面出血量进行记录,并妥善固定切口引流管,保
持管道的通畅,常规吸氧治疗,注意术后患者有无发生低血氧,及肺准备能力是否降低等情况发生。(
2)体位护理:术后托起患者头部、
躯干、小下肢、使身体呈直线,放置于硬板床上,平卧
6小时,压迫止血,5小时后可进行轴线翻身,翻身时注意患者腰部,防止腰部扭曲
引起神经刺激症状。术后
10天,进行摄片,无问题后可指导患者佩戴支具进行半坐卧位。患者术后要严格卧床3周。(3)并发症的预防与
护理: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进行肺部感染的预防,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咳痰,吸氧护理,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患者一旦发生肺部
感染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降温、抗生素与雾化吸入治疗。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还易出现气胸、脊神经受损、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及时
观察患者呼吸功能、肢体运动及感觉情况,对
72小时内引流管内的出血量进行统计,一旦发生异常及时进行处理。(4)健康指导:针对患
者的具体病情和患者的个性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健康指导,主要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其中包括康复训练、用药指导、饮食指导
等,出院时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
1.3
效果评价
评价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从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所用全部数据均录入数据统计学软件SPSS23.0中。
2
结果
护理满意度效果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老龄化问题突出,在老年人患者中发生的疾病也在不多增加,脊柱结核就属于一种好发于老年患者中的肺外结核病[2]。临床从
该病治疗的认识中发现,在化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外科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因此本次研究老年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稳定患者
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
廖苏芳,张菊芳.老年胸腰椎结核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9):52-53.
[2]
胡丽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脊柱结核康复护理[J].饮食保健,2018,5(2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