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象学之研究
现象学研究方法

现象学研究方法
现象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旨在通过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和描述,揭示事物本质和意义。
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中,研究者需
要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和理解现象,而非带有先入之见和偏见。
下
面将详细介绍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以一种纯粹的态度去观察现象,尽量避免对现象进
行过多的理论假设和解释。
这种直接观察的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把握
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现象。
其次,现象学的砠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描述。
在研究过程中,
研究者需要以客观、准确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尽可
能地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
通过对现象的描述,研究者可以更好地
理解现象的内在结构和意义,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此外,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还强调对现象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理解现象,尊重现象本身的意义和
内在逻辑。
通过对现象的理解,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内在
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深入挖掘现象的内在意义。
总的来说,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现象的直接观察、描述和理解,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和理解现象,尊重现象本身的意义和内在逻辑。
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深入理解和描述现象。
因此,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推动学科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象学研究方法

现象学研究方法现象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意义。
现象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爱德蒙·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等人创立。
现象学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现象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回归事物本原”,即通过直接观察和描述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现象学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主观经验而非客观事实来实现的。
因此,现象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个体的主观经验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在现象学研究方法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内省法”和“言语分析法”来获取个体的主观经验。
内省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来获取自己的主观经验,例如在某种情境下的感受、情绪和意义等。
言语分析法则是指研究者通过对个体言语和行为的分析来揭示其主观经验,例如通过对个体言语的语义和语用分析来揭示其意义和价值取向。
现象学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
在哲学领域,现象学研究方法被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例如海德格尔的存在分析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在心理学领域,现象学研究方法被用来揭示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意义,例如胡塞尔的现象学心理学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在社会学领域,现象学研究方法被用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例如伯格森的社会现象学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在教育学领域,现象学研究方法被用来揭示教育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例如杜威的现象学教育学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总之,现象学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个体的主观经验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现象学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现象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朱光明
【期刊名称】《外国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7(34)11
【摘要】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
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
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
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总页数】7页(P1-7)
【关键词】现象学运动;教育现象学;生活世界;实践认识论;本质直观
【作者】朱光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
【相关文献】
1.走向教育事物本身——教育的现象学透视 [J], 赵庆来
2.教育现象学:一门新型的教育学--访教育现象学国际大师马克斯·范梅南教授 [J], 李树英
3.现象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爱迪生的家庭教育案例透视 [J],
4.教育现象学与现象学教育学的分野 [J], 荣司平
5.教育叙述探究与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 [J], 朱光明;陈向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描述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旨在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特点、条件和关系,一般不追求直接的因果关系。
常见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观察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描述;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来获得相关信息;问卷调查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对受访者进行调查,获取大量信息和数据;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
2.相关性研究方法相关性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等。
常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相关研究是通过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的相关性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变量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特定个案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性研究方法比较性研究方法旨在比较不同群体、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常见的比较性研究方法包括: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和交叉文化研究等。
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群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观察和比较;横向研究是对不同群体在同一时间点进行观察和比较;交叉文化研究是对不同文化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其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4.开放性研究方法开放性研究方法旨在对教育现象进行探索和发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
常见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
现象学研究是对教育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以发现其中的本质特征和意义;个案研究是通过对个别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个案中的特殊情况和发现个案中的普遍规律;行动研究是通过对实际教育行动的参与和反思,以改进教育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方法、相关性研究方法、比较性研究方法和开放性研究方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现象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第 2 8卷第 4期 2 1 年 8月 01
晋
中
学
院
学
报
Vo _8 No4 l 2 . Au . 2 1 g 01
J u n l o Jn h n Unv ri o ra f iz o g ies y t
现 象学对教 育研 究的方法论价值
范莉峰
( 中学院 教 育科 学与技术 学院, 晋 山西 晋 中 0 00 ) 3 6 0
对象 ; 它是 当场被 构成 的 , 是非 常 关键 的 、 又 具有 普 遍 意义 的。通 过 这样 一种 研究 哲 学 的新 方 法 , 就能
够看 出现象本身具有的本质性 的、 键性的 、 关 无法 替代的特性 。 “ 象学 最独 特 的核 心就 是它 的方 法 。 [ 之 现 ”1 ]
一
、
研 究对 象 的确 立
( ) 注生 活 一 关
现象学研究 中, 研究者从生活世界出发 , 把生
活经验 的本 质通 过 对现 象 的探寻挖 掘 出来 。 真正 的 现 象 学 问题 也 只有 教 育 研 究 者在 与受 教 育 者共 同 生 活 的启发 下才 可 能提 出 。 究者 们需 要将 一般 意 研 义 的理 解 、 假设 、 提 等悬 置起 来 , 就是 胡塞 尔所 前 这
的, 它通过我们的生活经验表现出来 , 又存在于我 们 真实 的 生活 中。教 育研究 者 们需 要 去亲 身 经历 , 从抽象的理论返回到真实的生活体验。 “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都是主体 ,交往各方有相 对的独立性 , 彼此互相承认 , 互相尊重 ; 同时它又强 调了‘ 交互 ’ 的特征 : 同样具有主体性 的人与人之 间
第四章 现象学研究

第四章现象学研究一下面我们开始上课,通过单老师对前三章内容的详细讲解,我们已经对质性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四章的内容,也是质性研究的一种类型,现象学研究。
二让我们来看一下本章的学习目录,一共是四个部分,首先了解现象学研究的定义,也就是概念;然后学习现象学研究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第三部分,也是本章的重点,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最后,通过对实例的具体分析,来深入了解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
这一单元,由我带领大家学习前三部分,也就是理论部分,第四部分的实例分析由我们第一小组的曾超超同学在下一次课上给大家详细讲解。
三在学习现象学的定义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段话“我想从你的视角来探索世界,我想以你熟知的方式来了解你的所知。
我想知道你经历的意义所在,穿着你的鞋走路,以你的感受来感知事物,以你的解释来诠释事物。
你愿意成为我的老师并帮助我理解吗?”这段话来自学者斯普拉德利,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一直想从你的视角,从你的角度,站在你的位置,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且想把你当做老师,引导和帮助自己。
这正是现象学研究者所致力追求的一种态度,即“回到实事本身”。
那么什么是现象学呢?四现象学:是哲学也是方法,指的是一种表象的科学,是一种描述某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的外表,即从表象到真实,(那么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就想到了,从现象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是用一种归纳性和描述性的方法来寻找问题本质的学问。
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初创立,以其“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和方法广泛的影响了心理学、护理学、美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
现象学研究方法:是一种观察特定的现象,分析该现象中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的重要要素提炼出来,并探讨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与周围情境之间关系的质性研究方法,它以促进对人的理解为目标,说明行动的本质。
多用于探讨人们的生活体验。
比如说,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各项系统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早产儿就会被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也就是NICU。
现象学视角下教师的关心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 . 1 教师的关心: 学生的呼求
哲 学家 海 德格 尔 对“ 关心” 进 行 了 生存 本 体意 义上 的阐释 :
“ 关心既是人 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 , 也是人在做任何 是 缺 少 来 自父 母 的 爱 , 要 么就 是 父 母 的 爱过 于泛 滥 。因此 , 父 事情时严肃的考虑 。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 ,关心是一瞬间的 母的爱如果是食物的话,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 有时会让他们一 怜悯, 关心是人间所有 的担心 、 忧患和 苦痛 。我们每时每刻都 直 处 于 挨饿 的状 态 ,有 时 又会 让他 们 处 于 因 为过 于 饱而 不 消 生活在关心之 中, 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吉利根说, 关心 化的状态。但教师 的爱 ,对于他们来说确是因为有时稀 少而
着怎样的秘密 呢?
l 解 密教 师 的关 心
爱是 理 性 之 爱 , 是沉思之爱 , 不是 个 人 感情 的随 意 表达 , 更不
是滥施个人偏好 。教育之爱源 于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这种
教育 之 爱 , 对学生来说, 是 成 长 的引 擎 。 大 多 数 成 绩 不好 或 是 有 着 不 良行 为 习惯 的 学 生 ,要 么就
等等 , 都可能是学生 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的转折 点。有时, 教 往积 极 的好 的 方 向转 变 , 对 于施 爱 的 人 来说 也 是 一种 幸福 。 可 师认 识不到他 们是 怎样影 响学生 的,甚至会影响到那些他们 见 ,爱 是 改 变 的 动 力 。而 关 心 恰 恰 体现 的就 是 一种 发 自 内心
认 为最 不 可 能 会 听他 们 话 的学 生 。他 们 的 影 响 可 能会 非 常 地 的爱 , 只有爱~个人 , 我们才会愿意去关心他 。在教育上 , 同 微妙 ,在 日常 生活 当 中我 们 教 师 自己发 觉 不 到 。 常常 因为 一 样如此 。一个爱学生的教 师,肯定也愿意去关心学生 。对需
【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的教师解读】现象学教育学

【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的教师解读】现象学教育学一、关于现象学和现象学教育学1、现象学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19世纪90年代中期创立现象学以来,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
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研究态度以及对现象学方法的共同理解将众多成员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欧洲大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现象学运动。
现象学还超越哲学界,进入包括教育学在内的许多其他学科和专业研究领域,影响众多学科的问题思考与学科建设。
Barrie等(1983)告诉我们:简单来说,现象就是经验,因此,现象学意味着经验研究。
2、现象学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是20 世纪40 年代至70年代在西欧教育思想领域逐步采用的一个名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研究范式的转变,“即由过去探究普遍性教育规律变化为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
现象学教育学是这一研究范式的代表之一。
它以“回到教育本身”的思维方式强调了教育研究的实践起点,对当今教育研究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理解,现象学教育学即为:现象学教育学是专业实践者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现象学的理念和方法对教育进行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构建,是针对教育中盛行的实证主义、理性主义、技术主义等科学主义范式提出的新的话语和思考方式;现象学教育学者确立了实践认识论,并运用人文科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关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实践。
二、现象学对教育学和教师的意义1、现象学下的视角转换传统的、多数的教育理论都是针对成人的。
从家长的角度,如何抚养、教育孩子;从教师角度,如何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水平、看待学生等。
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始终强调从儿童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从儿童的视角讲述和反思教育现象。
现象学教育学者提出,“教育问题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的行为是否对儿童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