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一)

合集下载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争辩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争辩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争辩人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是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能够自主选择、决定和行动的能力,是人类思考、行动和创造的基础。

而决定论则认为一切事件都由客观因果关系所决定,人类的行为也受到这种因果关系的支配。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争辩旨在探讨人类行为的根源以及我们是否真正具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决定论派的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有其必然性存在。

按照这个观点,人类的行为也不例外。

他们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外部原因所决定的,如环境、遗传和社会因素等。

在这一观点的支持下,人类的行动和决策看似是自主的,但实际上是受到一系列因果关系所限制和决定的。

在此观点下,自由意志只不过是一个错觉。

然而,自由意志派则坚信人类拥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他们认为人类是个体,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能够通过意志力来选择行为方式。

自由意志派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行为的根源,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

他们认为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不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内在的意志力所驱动。

在这个观点下,人类是能够通过选择和决定来塑造自己的个体,也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争辩虽然受到长期争论,但并没有得出定论。

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涉及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在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并非完全对立的。

虽然我们的行为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仍然拥有选择的能力。

人类思考并不完全受外界环境所控制,我们可以根据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种观点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的行为。

另一种观点从量子力学的角度解释了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关系。

量子力学是一门探索微观粒子行为的科学,它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即某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

根据这个观点,人类行为的发生也无法完全预测,因此人类仍然拥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量子力学的观点为自由意志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尽管它仍然存在争议。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相容的相容论中还需要在实在性,定域性和自由意志中抉择吗?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相容的相容论中还需要在实在性,定域性和自由意志中抉择吗?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一直是哲学界的热门话题,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一直存在。

自由意志主张人类能够自由做出选择,而决定论则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人类的选择只是宇宙中的必然事件。

在现代哲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观点——相容论,它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可以相容的。

相容论是否需要在实在性、定域性和自由意志中进行抉择呢?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可以相容的,因为它们并不互相排斥。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矛盾只是因为我们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定义不同而产生的。

我们常常认为自由意志是独立于任何因果关系的,而决定论则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

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并不是这样的。

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容,因为自由意志并不是独立于因果关系的,而是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选择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的,但我们仍然可以自由地做出选择。

相容论认为实在性和定域性并不会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相容性产生影响。

实在性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定域性是指事物的局限性。

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相容性并不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物的局限性,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定义。

实在性和定域性并不会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相容性产生影响。

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相容性并不需要在自由意志中进行抉择。

相容论认为,我们的选择是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这些因素并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我们并不需要在自由意志中进行抉择,而是需要在我们的行动中进行抉择。

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这些因素,而这些选择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

相容论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可以相容的,而实在性、定域性和自由意志并不会对它们的相容性产生影响。

我们并不需要在自由意志中进行抉择,而是需要在我们的行动中进行抉择。

相容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观点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观点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观点人类的意志力和选择能力一直是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人类是否拥有真正的自由选择,以及一切事件是否都是由既定的因果关系导致的观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哲学观点,并尝试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在行动或行为选择时所拥有的自主决定能力。

支持自由意志的观点主张,人类拥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他们的选择并不受外部因素的控制。

相反,决定论主张一切事件都受特定因素的支配,人类的行动和决策并非真正自主,而是由与之相关的因果关系决定的。

支持自由意志的理论观点之一是认知自由意志。

认知自由意志认为,人类拥有思考和决策的自由。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在做出选择时可以考虑多种因素,权衡各种可能性,并据此做出决策。

此外,认知自由意志还主张,人类决策的结果并不完全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来做出决策。

然而,决定论主义者则认为,一切事件都是由既定的因果关系所导致的,包括人类的行动和决策。

决定论主义者主张,人的自主决定并不存在,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是由环境、基因、经验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们认为,即使我们自以为做出了自主决策,实际上也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按照既定的模式做出的。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焦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并不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共存的。

他们认为,人类的行动和决策受到环境、基因等因素的影响,但并不排除个体仍然能够对这些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这种观点下,自由意志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主决定,而是指我们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不可共存。

他们认为,决定论的观点是一切事件都是由特定因果关系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人的行动和决策也同样如此。

他们认为,人类的自主决定只是一种错觉或幻觉,实际上并不存在。

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的行动和决策是由内部或外部因素所主导的,而非真正的自主选择。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例子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例子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例子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人类思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

它也成为现代哲学和理论心理学中最富争议的问题。

两个学说都研究人们是如何自由地做出选择和改变他们的行为的。

自由意志的一方认为,人们可以自由地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而决定论者则认为,一切都是由既定的原因和系统形式决定的。

自由意志是一种基于主观思想观点的学说,它认为人们可以自由地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这种思想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情感,权衡他们的动机,然后做出有意义的决定。

自由意志学说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想要作出的选择,而不受任何外部影响的束缚。

他们的决定是完全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实际发生的事件或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的决定。

决定论是一种基于客观原因和定量观点的学说,它认为每个事件的结果都是由其自身,以及影响它的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种学说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外部变量和因果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个人内在的意志力或决定。

这也意味着,即使有一个看起来像是一个自由选择,其实也是由既定的原因和系统决定的。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辩论,但也有一些公认的结论。

首先,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两种相互关联的观点。

尽管它们有一定的显著的区别,但它们也是相互依赖的,以及为研究人们的行为提供重要的视角。

其次,虽然许多人都同时坚持决定论和自由意志学说,但也有很多人强调自由意志学说,将它视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最后,虽然现代社会被认为是一个自由意志学说的支持者,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原因和系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决定。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都是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学科,这两个学说都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以深入理解人类的决定方式以及如何形成这种决定。

因此,这两个学说已经成为理解和探索人们为什么有自由意志,以及这种自由意志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个人行为的必要工具。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证关系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证关系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证关系人类思想的历史上,关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论从未停止。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在行动时所拥有的自主选择的能力,而决定论则认为一切事件都有因果关系,人类的行为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决定。

这两个概念似乎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它们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首先,自由意志是人类的天赋权利。

人类具有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进行决策。

这种自由意志使得人类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个人的价值。

无论是艺术家创作一幅画作,还是科学家提出一项理论,都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和决定。

自由意志让人们成为独立的个体,能够独立思考、独立选择,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决策。

然而,同时存在着决定论的观点。

决定论认为一切事件都有其原因和结果,人类行为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决定。

比如,一个人的性格、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决定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这些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幻觉,人类的选择和决策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事实上,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人类的行为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内在的自主选择的驱动。

外界因素可以塑造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但是人类在面对这些因素时,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做出选择。

比如,一个人可能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但是他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自由意志的体现,使得人类能够超越环境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决定论也不排斥自由意志的存在。

虽然人类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人类可以通过思考、判断和选择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即使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此,决定论并不否认人类的自由意志,而是认为自由意志存在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中。

总之,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人类的行为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内在的自主选择的驱动。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一直以来是哲学界的热门话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意识的自由意志和什么是决定论。

意识的自由意志是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不受任何内在或外在的力量约束,完全凭借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做出行动。

换句话说,个体以自己的意识为基础,能够自主决定行为。

决定论则认为,个体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先前的因果关系决定的,任何决策和行动都是无法脱离这种必然性的。

在决定论的框架下,所有的行为和选择都是受到因果链的支配。

那么,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科学角度来看,神经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揭示了意识的决定性所依赖的生理基础。

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和化学反应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这暗示着我们的行为可能受到神经机制的限制,而非完全由意识控制。

其次,从哲学角度来看,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可能是大脑神经活动的副产品。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可能是神经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由自我主观的选择所决定。

另一方面,意识的自由意志也有其支持者。

他们认为,意识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我们能够主动选择行动,而不受任何因果关系的限制。

他们强调意识的主观体验和自主决策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认识和探索世界的基础。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并避免将其简化为二元对立。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并非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能够同时体验到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影响。

我们有时会感到自己做出选择的自由,但也会在某些情况下意识到我们的行为似乎受到先前的因果关系决定。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可能同时存在。

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可能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我们的自主选择,也包括先前的因果链。

最后,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持续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资料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资料
2,预知论(foreknowledge):上帝知道
一切,包括未来将发生的一切。
宗教改革之马丁· 路德(1472-1553)
1517年,《九十五条
论纲》
作为催化剂的赎罪券:
“教皇应该、能够、 可以批准赎罪券吗? 他可以批准活着的、 甚至死去的人部分的 或是全部地免于上帝 可能施加的暂时惩罚 吗?这不仅是神学的、 也是政治中的一个大 问题。”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
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粒
子的位置,但不能确 定它的动量。我们可 以知道一个粒子的动 量,但不能确定它的 位置。因此,我们不 能预测其未来状态。 1,尺度问题; 2,预测的准确性与 概率问题。
2.2.2,神学决定论:
1,预定论(preordination),前定说
(foreordination):上帝的判决足以决定 任何事;
两个问题
我们在什么程度上可说是自由的?
我们的行动在什么意义上是被决定的?
斯芬克思之谜
什么动物, 有时四只脚, 有时两只脚, 有时三只脚, 而脚最多时最软弱?
阿波罗的神喻
你命中注定要玷污母
亲的床榻 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 的儿女 而且会成为杀死生身 父亲的凶手。
俄狄浦斯王
本质与表象的对立
六个推理
6,所有的人类决策和行动都是世界中的事件。(自明的

) 7,所有的人类决策和行动都有先前存在的、充分的原因 条件。(1.6) 8,这些先前存在的、充分的原因条件使得所有的决策和 行动必然发生。(2.7) 9,没有任何人能做不同于他实际所作的决策和行动。( 3.8) 10,没有任何实际做出的决策和行动是自由的。(4.9) 11,任何人对他做出的决策和行动都不负道德责任。( 5.10) 12,伦理学有麻烦。我们的道德实践如赞扬和责备、奖 赏和惩罚都是没有根据的。伦理学的基础被动摇了。( 11)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证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证

意识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辩证人类的意识活动是复杂而神奇的,它可以产生人类独有的思考能力和自由选择的意愿。

然而,在哲学和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关于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的辩论始终没有停歇。

意识的自由意志是指人类意识在做决定时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决定论则认为人类的决定是由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所决定,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个问题上,一方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是存在的,人类在做决策时是自主选择的。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意识是超越物质和生理因素的,它能够自由地做决定。

人们通过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这种观点强调意识的独立性和存在感,将人类视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和有判断力的自主个体。

然而,另一方则持决定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意识的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幻觉,人类的决定是受外界因果关系的制约和决定的。

根据决定论观点,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是由环境、生理和社会因素所决定的。

我们的意识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我们的选择和决定只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

这种观点强调人类行为的可预测性和受限性,将人类视为一个被环境和历史所塑造的被动个体。

事实上,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并不是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而是可以互相促进和辩证的。

意识的自由意志是建立在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在多个因果关系的作用下进行选择和决策的结果。

我们的意识确实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但它也具有一种自主性和创造性。

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可以通过相互作用来解释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并存的例子。

比如,一个人可能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但他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表明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可以通过相互作用来解释和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摒弃对立的观点,而是以辩证的方式来看待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综上所述,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认识到意识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自由意志到人工智能(上半部分):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一)——决定论与物质的“第三种态”(王海斌吉林E-mail:h.b.wang@126.com)

摘要:“拉普拉斯预言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导致确定性的丧失,这表明“可预测性”与“唯一确定”并不是决定论的两个必要条件;罗素集合与量子论中“幽灵”状态则预示了“第三种态”的存在,那么在决定论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第三种态”呢?——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再一次“量子论”式的革命,物质的“第三种态”的提出,正是基于量子论而得到的启发。关键词:决定论自由意志罗素集合“第三种态”

1引言自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因此完善了他的整个力学体系,决定论便确立了它的巩固地位,拉普拉斯更是把建立在这一物理框架内的决定论推至极端,声称依照牛顿力学及天文学,我们将能够掌握整个宇宙过去与未来的全部历史。也就是说,按照拉普拉斯等人的观点,如果将整个宇宙所有物体的运动状态(细节)都纳入其中,就将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确定的了,未来会像过去一样曾现在它眼前(即被唯一确定)。我们在内省时总是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所拥有自由意志,但决定论显然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并且它似乎总是与宿命论捆绑在一起,而与自由意志格格不入。

2为什么要在决定论范围内讨论自由意志到目前为止,仍有人怀疑生命现象是否遵循普遍的物理学定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了自由意志的尴尬处境。我们知道,物理学定律在解释物质世界时是非常有用的,那么它是否同样适用于生命现象呢?——在细胞的内部又是否存在着什么“新的力”?或者目前仍不为人所知的其他科学定律?要不然又何以解释生命现象所特有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呢?显然,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因为,第一,从物质层面来讲,没有发现哪种粒子是构成生命所特有的。事实上构成生命体的所有物质及物质形式都能够在自然界中找到。更何况这所谓的“新的力”如果不是物质或来自于物质,那又会是什么呢?第二,来自生物化学的证据也表明,从微观的生物作用机理中得出的结论,也支持生物体实际上就像是一架组织严密的机械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转。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如此的透彻,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颠峰状态,所以也不大可能存在目前未被人类认识的其他定律。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人们不愿接受这一事实?可以看出,这是由于人们不愿意接受生命现象是建立在纯粹的机械论的基础之上。况且,这种机械论又是建立在可预测的严格的决定论根基之上的。这就等于说所谓的人格与选择自由根本上就不存在,而同一个被上了发条的木偶没有任何区别。是不是非决定论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实验表明,量子世界被认为可能存在着非因果事件,也由此量子世界被认为可能是非决定论的。而它是否对于解释自由意志有帮助呢?事实证明,由量子论的非因果的自由所引来的问题似乎比我们试图要解决的还要多。非决定论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它意味着一个事件的发生并没有充分的理由,那么也就很难保证它与你的意志直接相关。另外,某些基于量子论而给出的解释也过于牵强,有些则看起来就是荒谬的,或被认为不过是用一个迷题替换了另一迷题而矣。(这里不多赘述,可参阅其他相关文献)。由此看来,偶然性或非决定论并非比必然性或决定论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至少到今天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它对于解释自由意志有什么帮助。相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决定论并不对自由意志构成威胁,原因是,你的行为是用来表达你的意图的,要想准确地反应你自己的意愿,首先应保证它受控于意识。其次,可预测性也不见得是一种障碍,实际上它可能会对我们更加有利。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可预见性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对未来的选择有更足够的把握。我们自己将要作出何种选择的判断,就是来自于这种对于未来的可预见性基础之上的,由此我们才可能知道哪一项选择实际上对于我们更加有利。否则选择本身也便没有了它的现实的意义。由此,值得我们向往的自由意志不仅不排斥决定论,甚至要求决定论。①

3确定性的丧失决定论所讲的无非就是两件事:

①未来可被准确预测;②未来将被唯一确定。

而我们知道,若要化解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间的矛盾,途径其实也只有两种:一是说明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二是证明未来不是被唯一确定的。这样看来,自由意志与决定论之间的矛盾果真是不可调和了。然而,“可预测性”与“唯一确定”果真就是决定论的两个必要条件....吗?或者说,它们一定要同时被满足吗?决定论是否必然导致未来将被唯一确定?我们假设,有这样一台按照拉普拉斯构想设计精密的预言机器被造了出来——我们称它为“拉普拉斯预言机”,它可以毫无争议地预测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任何事情,当然也可以让一个人准确地知道未来的某一时刻他将要做什么。比如,对于被试者jack即将面对着的两个选择(必选项)a与b,该预言机通过精确而严谨地计算得出,无论他中间经历过或做过什么,最终他都一定会选择b。我们估且相信这一预测,并且也认同它的计算是正确无误的。可是这必须是在保证不把这一预测结果告诉给jack的前提下,如此可以预见,未来将必定会按照先前预言机得出的过程演化,结果也将“毫无争议”。但是,如果是我们将这一预测结果事先告诉给jack了,结果会发生什么?很显然,这一预测将变得不再正确,原因是当jack得知这一预测之后将有可能改变自己之前的想法(因此这一新情况也肯定未被上面提到的预言机所包含)。这时,假使他决定,无论这预言机得出的结果是什么,他都将作出与之相反的选择。结果可以想象,只要我们保证告诉给jack的是最终的真实预测,则预言必然失效。我们就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决定论下“确定性的丧失”。

①即便是量子行为,在宏观上的表现也依然是决定论的,并由薛定谔方程所完全决定。保罗·戴维斯也曾描述过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想象,有一位超级科学家能够窥探你的大脑,精确地计算出在将来的某一场合你将做什么。……尽管这位超级科学家或许预测得正确,但他却不能告诉你(在事前)他的预测,否则,他就会搞乱他的计算。例如,假如他跟你说,‘没错,你要拍手’,你的大脑状况必然因而发生变化,变得与他跟你说这话之前不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你获得了来自他的新信息。这时你就不能相信他的预测了,因为他的预测是按照发生变化之前的大脑状况做出的。因而不能有任何预测能够准确地预测你会正确地想见到你未来的行为。于是,……不管你的行为在那位假想里掌握着预测的超级科学家看来是多么地可以准确预测,多么地不可避免,但对于你自己来说在逻辑上却仍是不可预测的。”①据此我们得出结论:关于决定论的两个命题,即

命题(1):未来可被准确预测。命题(2):未来将被唯一确定。

不可能同时为真。要么命题(1)是正确的,要么命题(2)是正确的,但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命题(1)与(2)都同时正确,命题(1)与命题(2)并非是决定论成立的两个“必要条件”。在涉及意识行为时,尤其如此。如果未来被看作是唯一确定的,那么它必将不可能在这之前就被精准预测——而这也似乎就成了一句“马后炮”的空话;反之,如果说未来可以被精准预测,那也仅表示说它会是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之一,却并不预示着其一定发生(即被唯一确定),这似乎还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有这样一些情况存在,为了防止某些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事件发生,我们时常会有意识地对于未来进行预测,将其作为一个先知条件,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事前就做出某些有针对性的调整。例如,经过周密而科学的计算,我们得知某一颗正飞临地球的陨石最终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与地球相撞,且将对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尽管我们可以完全不去管它,因为历史本该如此——但为了人类的生存利益考虑,我们最终还是决定用一颗或若干颗核弹对准了它发射出去,使其改变行程,或将其炸成无数个小块,从而保住了地球,也改变了历史②(见图1)。

如图所示,质点m代表小彗星,s0为其原始轨道,且指向地球。为了改变其行程,我们选择在n点对其实施精准爆破,使其偏离原有的s0轨道而朝s1方向飞离。我们对于s0路径信

①引自《上帝与新物理学》(英)保罗·戴维斯著.徐培译.湖南科学出版社.

②由于它自身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并且远离我们的地球,因此其运行轨迹也是完全确定的。如图

1所示,其历史线被设定为S0,若不去干预它的话,它必然是朝着S0发展的,这本是它的宿命。而当我们设法改变了它的行程时,其历史线就变为S1。因此说,S0与S1事实上都将是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之一。

S1 n s0

质点mk1

地球图1息的获取是直接导致我们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k1则用来表示这种反馈关系。可预测性是个有用的东西,借助于可预见性我们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通过对结果的预测有目的性地设计未来,使得我们实际上对于未来具有了一种掌控能力及手段。——这正是意识行为与机械系统的区别。如果将机械系统中,由A导致B的因果关联比作一种线性过程的话,那么意识行为通常是一种非线性的过程。以下我们来做一组对比:(1)首先看一下机械系统中事件的因果关系:

A→B→C→D……在机械系统中(由于没有反馈的存在)事物演化的顺序是,由A导致B,再由B导致C……;当中的每一项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B是A的未来时,C是B的未来时;反之,A是B的过去时,B是C的过去时,C不能影响B,也不能影响A。(2)在有意识参与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了,由于意识在决策时往往是借鉴了对于结果的预测或预判,使得结果可能重新成为原因,这样在意识事件中就多了一种反馈关系:

B’↗

A≒B≒C≒D……

或表示成,

k(x)是反馈因子,由k1与A的共同作用将导致新的事件B′,或者由k2与B的作用导致新的C"……。即由于反馈因子的存在,在意识行为中,未来的事件B可以间接地影响或反作用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A,同样的道理,未来事件C也可能对当前事件B(或当前事件①A)有影响。也就是说,在反馈因素的作用下,在事件A与B,B与C或A与C之间可以存在双向影响的过程。事实上我们也在以这种方式在许多方面改变着未来,并且在主观上我们掌握着选择的主动权。例如,天气预报可以预报未来3—7天甚至一个月后的天气,使得我们可提前预防某些灾难的发生,或者防止某些恶劣天气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有时,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还可以实施局部的人工增雨;医生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将一个个危重病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人类为了空间探测的需要而发射的航天器,其整个历史轨迹都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并且能够在必要时对其实施有效地控制,这些都是对于未来的预测及有效把握的前提下才能完成的工作。

①为什么一定要注明“当前事件”呢?只为强调会对正在发生的事件有影响,如果事件A或B已经成为过

去时了,那么这影响就不会存在了(即未来的事件不可能影响或作用于已发生的历史事件,那将是反因果的)——切记应保证它不能违反事件的因果顺序,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