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注射液说明书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阿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对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如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及水痘有明显治疗作用。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有较强的溶解粘痰作用,可使痰中的多糖纤维素裂解,稀化痰液,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伴有粘痰、不易咳出者。
在临床工作中,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很少同时使用,经文献检索也未见配伍禁忌。
2009年9月,我科在为一患有眼部带状疱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输完阿昔洛韦后,更换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茂菲氏滴管及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输液瓶内均出现白色浑浊,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药物,未见不良反应。
为证明两者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我们做了如下实验,现报道如下。
1材料注射用阿昔洛韦,250mg/支,常州金远药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0811252,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100ml,含盐酸溴己新4 mg与葡萄糖5g,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A090524D2。
2实验我们将阿昔洛韦25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为试验药物(一),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为试验药物(二)。
①将实验药物(一)插入输液器排气完毕后,更换实验药物(二),茂菲氏滴管出现白色浑浊,如果茂菲氏滴管液面过低,挤压茂菲氏滴管输液瓶中也出现白色浑浊。
②用同样方法将实验药物(一)插入输液器排气完毕后,中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更换实验药物(二),未见白色浑浊。
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够证实实验①中的白色浑浊为何物质及对人体产生何影响。
3小结从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注射用阿昔洛韦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提示护理人员在加药前应对每例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合理安排输液顺序,遇到有可能出现配伍禁忌的药物时,要在两组液体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1],若不能确定两种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时,也可在用药前用注射器抽取少量两种药物,使其混合,观察有无混浊和沉淀,如发生上述现象,说明存在配伍禁忌[2]。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评价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评价发表时间:2017-12-27T11:51:25.5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作者:符喜容[导读] 阿昔洛韦注射液5一10mg每公斤体重每次,Q8h,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滴。
攸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南攸县 412300摘要:目的:评价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
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各项临床症状(包括高温、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异型淋巴细胞数量高于10%)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
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昔洛韦;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阿昔洛韦注射液5一10mg每公斤体重每次,Q8h,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0一14天为一个疗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急性病,常见于2~4岁儿童,表现为高温、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分泌物增多等[1]。
近年来研究发现,少量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出现病情迁延情况,由急性转为慢性,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心肾功能损害、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等[2]。
我院用阿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2~7岁,平均(5.1±0.9)岁;病程0.5d~5d,平均(3.2±0.8)d。
注射用更昔洛韦说明书

静脉注射更昔洛韦 N=412 3.2% 2.4%
3.2%
16.0% 7.3% 3.6% 3.4%
4.4% 3.2%
2.4%
对照组 N=119 1.7% 1.7%
2.5%
15.1% 2.5% 2.5% 2.5%
4.2% 1.7%
1.7%
实验室检查异常的HIV感染患者
下表2,列出了三个临床实验中报告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在这三项临床试验中,对HI V感染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更昔洛韦,作为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
24.4% 7.6% 1.7% 1.7%
35.3% 4.2% 0.8% 3.4% — — 4.2% 2.5% 3.4% 1.7% —
3
全身系统 不良反应 触觉减退 焦虑 皮肤及附属物 搔痒症 呼吸系统 咳嗽 卡氏肺囊虫肺炎 排痰性咳嗽 鼻窦充血 代谢紊乱和营养障碍 血液碱性磷酸酶升高 血肌酐升高 肌肉骨骼系统 关节痛
表 3. 在所有患者中,发生率等于或者大于 5%的不良反应患者百分比
身体系统 不良反应
血液和淋巴系统 全血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 全身系统 头痛 粘膜病变 发热 寒战 败血症 食欲不振 面部水肿 胃肠道系统 腹泻 恶心 消化不良 腹胀 代谢和营养障碍 血肌酐升高 肝脏功能异常 血镁降低 低钙血症 低钾血症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震颤 意识模糊 皮肤和附属物 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 呼吸 系统 鼻炎 呼吸困难 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速 低血压 泌尿系统 肉眼血尿 特异感觉 眼睛出血 肌肉骨髂系统 肌肉疼痛
【成份】 化学名称:9-(1,3-二羟基-2-丙氧甲基)-鸟嘌呤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9H13N5O4 分子量:255.23 辅料包括氢氧化钠,盐酸,注射用水。
观察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与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与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毒包括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目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主要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和更昔洛韦,它们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常用药物。
本文旨在探讨观察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与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与更昔洛韦是两种乙酰胺类抗病毒药物,均具有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阻断病毒复制,从而减轻病毒对机体的侵害。
在临床治疗中,这两种药物常常被用于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治疗,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观察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和更昔洛韦在治疗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我们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组和更昔洛韦组各6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我们首先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随机性。
接着观察了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显示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组在症状缓解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和恢复时间上均优于更昔洛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观察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上优于更昔洛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山东化工SHANDONG CHEMICAL CDUSTRY・26・2020年第49卷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其制备方法吴双俊,王正雯,尹彩霞,李玉玲,霍雪琴,赵文静(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山东东明274500)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确定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对阿昔洛韦注射液性状、pH值、含量、有关物质进行考察,确定丙二醇用量、配制温度、灭菌参数、处方及制备方法%结果确定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制备方法%结论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制备方法稳定、简便、可行%关键词:阿昔洛韦;处方;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R9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9-0026-02Formulation and Preearation of Aciclovir InjectionWu Shuangjun,Wang Zhengwee,Yin Caixia,Li Yuling,Huo Xueqin,Zhao Wenjing(Technical Department of Shandong Fangm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h.,Dongming2745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acyclovii injection.Methods the properties,pH, content and related substances of acyclovir injection were investiaated by infuencing factors test.The dosage of propylene glycci, preparation temperature,sterilization parameters,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were determined.Results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acyclovir injection were determined.Conclusion th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acyclovir injection aaeseabye,simpyeand oeasibye.Key wordt:acyclovir;prescription;preparation method阿昔洛韦注射液,英文名为Orndazole Injection,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急性视网膜坏死等的治疗,由阿昔洛韦和注射用辅料制备所得。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损害,术后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对光反应、肢体活动情况,协助医师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术后早期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拔脱管道、坠床等意外的发生。
2.5 预防感染 加强营养,予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增强体质。
监测体温变化。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接触护理患者前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病情许可时,尽早拔除各种管道,鼓励患者适当活动,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3 体 会 通过对5例Bentall 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该手术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相对较长,吻合口多,术中创面大,渗血多,术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制定严密的护理措施,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维持合适稳定的血压,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早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1] 韩宏光,李鉴峰,张南滨,等.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后早期处理[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12(4):283-284.[2] 范春艳.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 手术在普通病房中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23):3676-3677.[3] 敬碧珍,刘 辉.胸主动脉瘤病人行Bentall 手术后的围术期监护[J].全科护理,2010,8(9B):2376-2377.[4] 宋 隽.马凡氏综合征3例的ICU 监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59-2560.[5] 刘 翠,程华伟,曲巍立.胸主动脉瘤患者行Bentall 手术的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04-1205.(收稿日期:2013-03-05)(本文编辑 白晶晶)作者单位:050082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二科老年病区朱丽花:女,大专,护师·借 鉴·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朱丽花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15.020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应用于临床,不同种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在临床工作中也越来越多,这些新药的配伍禁忌未能及时引入到《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而药物说明书又无与其他药物禁忌使用的说明,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阿昔洛韦片说明书

阿昔洛韦片使用说明书l药品名称l通用名:阿昔洛韦片英文名r Acidovir Tablets汉语拼音:Axiluowei Plan本品主要成份为阿昔洛韦I性状l本晶为白色片。
I药理毒理l抗病毒药。
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
本品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营竞争病毒胸营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醢,然后通‘过二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④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
②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
本品对病毒有特殊的亲和力.但对哺乳动物宿主细胞毒性低。
体外细胞转化测定有致癌报道,但动物实验未见致癌依据。
某些动物实验显示高浓度药物可致突变,但无染色体改变的依据。
本赭的致癌与致突变作用尚不明确。
大剂量注射可致动物睾丸萎缩.和精予数减少,药物能通过胎盘,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
I药代动力学l口服吸收差,约15%~30%由胃肠道吸收。
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
能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与体液中,包括脑、肾、肺、肝、小肠、肌肉、脾、乳汁、子宫、阴道粘膜与分泌物、脑脊液及疱疹液。
在肾,肝和小肠中浓度高,脑脊液中浓度约为血中浓度的一半。
药物可通过胎盘。
每4小时口服200mg和400rag,5天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0.6mg/L和1.2mg/L。
本品蛋白结合率低(9%~33%)。
在肝内代谢,主要代谢物占给药量的9%~14%,经尿排泄。
血消除半衰期(Ti,2 n)约为2.5小时。
丑凡酐清除率50~80Inl/分钟和15—5mnl/分钟时,血消除半衰期(Tl,2#)分别为3.O小时和3.54'时。
无旅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lJ 2 B)长达19.5小时,血液透析时降为5.7小时。
本品主要经肾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而排泄.约14%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
血液透析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
阿昔洛韦凝胶(洛芙)的说明书

阿昔洛韦凝胶(洛芙)的说明书如今患上皮肤病的人不少,因此皮肤病治疗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目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很多,但是真正有效的却很少,不少皮肤病患者在选择用药的时候往往都会感到比较迷茫。
阿昔洛韦凝胶(洛芙)的出现就是您治愈皮肤病的希望,阿昔洛韦凝胶(洛芙)的纯天然中草药制剂,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下面来看看介绍。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阿昔洛韦凝胶商品名称:阿昔洛韦凝胶(洛芙)【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
2 带状疱疹:服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
3 免疫缺陷者水痘的【规格型号】0.1g:10g【用法用量】口服1 生殖器疱疹初治和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成人常用量一次0.2g,一日5次,共10日;或【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程给药偶见痤疮、失眠、月经紊乱。
【禁忌】对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 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 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3 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
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阿昔洛韦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
4 随访检查: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
5 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
6 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有效期】0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377【生产企业】江苏圣宝罗药业有限公司【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阿昔洛韦,化学名为:9-[(2-羟基乙氧基)甲基]鸟嘌呤【药理作用】本品为抗病毒药。
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
本品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二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①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②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昔洛韦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阿昔洛韦注射液
【适应症】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免疫缺陷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
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
(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状疱疹病人或免疫功能正常者弥散型带状疱疹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规格】10ml:0.25g
【用法用量】
仅供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成人常用量
1、重症生殖器疱疹初治,按体重一次5mg/kg(按阿昔洛韦计,下同),一日3次,每隔8小时
滴注1次,共5日。
2、免疫缺陷者皮肤粘摸单纯疱疹或严重带状疱疹,按体重一次5~10mg/kg,一日3次,每隔8
小时滴注1次,共7~10日。
3、单纯疱疹性脑炎,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每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
成人一日最高剂量按体重为30mg/kg,或按体表面积为1.5g/m2,每8小时不可超过20mg/kg。
小儿常用量
1、重症生殖器疱疹的初治,婴儿与12岁以下小儿,按体表面积一次250mg/m2(按阿昔洛韦计,
下同),一日3次,每隔8小时滴注1次,共5日;
2、免疫缺陷者皮肤黏膜单纯疱疹,婴儿与12岁以下小儿,按体表面积一次250mg/m2,一日3
次,每隔8小时滴注1次,共7日,12岁以上按成人量。
3、单纯疱疹性脑炎,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每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
4、免疫缺陷者合并水痘,按体重一次10mg/kg或按体表面积一次500mg/m2,一日3次,每隔
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
小儿最高剂量为每8小时按体表面积为500mg/m2。
药液的配制:取本品一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至少100ml,使药物浓
度不超过7g/L,否则易引起静脉炎。
配制后的溶液应在12小时内使用。冰箱内放置会产生沉淀。
本品不可用含苯甲醇的稀释液稀释。
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本品静脉滴注,因为滴速过快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不良反应】
1、 常见的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的炎症或静脉炎、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皮疹、发烧、轻度头痛、恶心、
呕吐、腹泻、蛋白尿、血液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值升高、肝功能异常如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
酶、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轻度升高等。
2、 少见的不良反应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和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血尿、低血压、多汗、心悸、呼吸困难、胸闷。
3、 本品上市后临床还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1)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痉挛、腹泻、厌食等(2)
全身过敏性:包括发热、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外周红肿等。(3)中枢系统:包括头
痛、过度兴奋、易激惹、谵妄、共济失调、昏迷、意识模糊、头昏、眩晕、头痛、幻觉、局部麻
痹、震颤、思睡等。这些症状可能较显著,尤其是在老年人。(4)血液及淋巴系统:包括贫血、
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淋巴结病、脉管炎、DIC、溶血症等。(5)肝胆、胰腺:包括肝炎、高胆
红素血症、黄疸等。(6)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疼痛反应。(7)皮肤:秃发、光敏性皮疹、痛
痒症、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风疹、多形性红斑等。(8)特殊感觉:视觉
异常。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警告:肾损害者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时,可造成死亡。用药前或用药期间应检查肾功能。免疫
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阿昔洛韦治疗时,可发生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症(TT;
/HUS),并可导致死亡。
2、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本品静脉滴注,因为滴速过快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3、对接受有潜在的肾毒性药物的病人使用阿昔洛韦时应特别注意,因为这可能增加肾功能障碍
的危险性,以及增加可逆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5、以下情况应考虑用药利弊:脱水患者,本品剂量应减少。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对本品不能耐
受者、精神异常或以往对细胞毒性药物出现精神反应者,应用本品易产生精神症状,需慎用。
6、目前尚无带状疱疹急性发作超过72小时才开始治疗的研究资料,因此对于诊断为带状疱疹的
病人应尽可能及早治疗。
7、水痘:对于健康儿童而言,水痘为自限性的轻度到中度疾病,而青少年和成人则比较严重。
治疗应在水痘急性发作24小时内进行,尚无发病后期才开始治疗的有效治疗资料。
8、本品对生殖器疱疹感染不能根除病毒。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没有
资料证明本品是否能防止该病传染给他人。因为生殖器疱疹是性传播疾病,患者应避免接触患者,并
避免性交,以免感染配偶。生殖器疱疹也能在没有症状时传染,通过无症状的病毒排出。如果发现生
殖器疱疹复发,病人应该在发现第一症状或体征时立即治疗。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数容易患宫颈
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
9、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会引起耐药。如果单纯疱疹患者应用本品后皮
肤损害不见改善者应当测试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
10、静脉滴注时宜缓慢,否则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淀,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可达10%,
并勿使之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疼痛及静脉炎。
11、静脉滴注2小时,尿药浓度最高,此时应给病人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
12、一次血液透析可使血药浓度减低60%,故每次血液透析6小时应重复补给一次剂量。
13、肥胖患者的剂量应按标准体重计算。需要剂量调整时,可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
14、对诊断的干扰:可引起肾小管阻塞,使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如剂量恰当、水分充足一般不
会引起。
15、本剂呈碱性,与其他药物混合容易引起PH值改变,应尽量避免配伍使用。
16、病人须知:如果感到有严重或令人烦恼的不良反应,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准备哺乳的妇女,
或有其它问题的病人,应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慎用。从1984年至1994年4月建立的一项关于孕妇使用阿昔洛韦的疗效的流行病学记录,
在为期3个月的756项实验结果中有749名孕妇先后系统服用阿昔洛韦,其对婴儿致畸作用近似于普
通人群。但这些数据尚不足以证明阿昔洛韦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只有当阿昔洛韦对胎儿的治疗作
用远大于其风险时才可以考虑服用阿昔洛韦。阿昔洛韦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当
哺乳期妇女服药剂量达到每天0.3mg/kg时将可能影响婴儿的发育只有在必需情况下,哺乳期妇女才
可使用阿昔洛韦。
【儿童用药】
儿童中虽未发现特殊不良反应,但应慎用。新生儿不宜用含苯甲醇的稀释液配制滴注液,否则易
引起致命性的综合征,包括酸中毒、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低血压、癫痫和颅内出血等。
【老年患者用药】
目前尚无充分的研究资料表明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与年轻人的用药有明显不同。一般情况
来说,老年人用药应小心谨慎,选择低剂量的有效服药范围,尽量降低因增加服药次数而造成的肾功
能减退或其他副反应的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干扰素或甲氨蝶呤(鞘内)合用,可能引起精神异常,应慎用。 2、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
加重肾毒性,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 3、与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可引起肾
毒性,表现为重度昏睡和疲劳。 4、与丙磺舒竞争性抑制有机酸分泌,合并用丙磺舒可使本
品的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体内药物蓄积。
【药物过量】
服用剂量大于20克,可致兴奋、激动、昏迷、震颤、无力。快速静脉注射给予过高的剂量,阿
昔洛韦会因其在肾小管中浓度过大而结晶沉淀(2.5mg/ml)导致由于肌酸、肌酐及血尿素氮升高而继
法引起的肾衰。一旦发生肾衰及无尿症,病人须作血液透析直至肾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