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胆酸临床意义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检查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一、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及临床意义: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及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项目-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及临床意义: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0-150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项目-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及临床意义:健康人血清中GGT男11-50 U/L,女7-32 U/L。
肝功能检查指标

肝功能检查一、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及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及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37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及临床意义: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及临床意义: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乙型肝炎患者空腹血清甘胆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患者空腹血清甘胆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梁昌华;杨志援
【期刊名称】《湖南医学》
【年(卷),期】1990(007)003
【摘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献血员,HBsAg无症状携带者及轻肝活检诊断的各型肝炎患者空腹血清中甘胆酸含量。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含量最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次之,HBsAg无症状携带者平均值稍高于HBsAg阴性的健康献血员。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治疗,肝功能试验虽已恢复正常,肝组织活检仍可有轻微的损害,血清甘胆酸含量也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和HBsAg无症状携带者,提示空腹血清甘胆酸检测,可作为估计肝细胞损害情况的一种辅助方法。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梁昌华;杨志援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10.4
【相关文献】
1.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空腹血清甘胆酸含量及临床意义 [J], 李少稚;来暮
2.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韩群英;刘正稳;张妮;康文
3.儿童空腹血清甘胆酸含量测定的临床应用 [J], 曹亦洪;易著文
4.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甘胆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韩群英;刘正稳;张妮;康文
5.空腹血清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陈士彬;龚义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术语、定义及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淀粉酶等参考值、决定水平意义和措施

临床检验科危急值术语、定义及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淀粉酶、离子钙、葡萄糖、绒毛膜促康激素、甘胆酸等参考值、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和措施术语和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
能够提示患者生命处于危险/危急状态的检查数据/结果,临床应立即采取紧急适宜的抢救措施。
危急值项目(item of critical value)。
含危急值的检查项目。
危急值报告限(critical value limit)。
危急值阈值或危急值边界限,高于或低于该阈值或边界限的检查结果被视为危急值。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是针对某一检查项目有别于参考值的特定限值,测定结果高于或低于该限值即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作用,或必须采取特定的治疗措施。
危急值确认(confirmation of critical value)。
危急值识别与确定。
危急值报告(report of critical value)。
检验/检查或其他相关人员向患者主管医生或危急值使用者报告危急值的过程。
危急值回读(read back of critical value)。
危急值信息接收方向危急值信息报告方读取危急值及患者信息的过程,以确认相关报告信息记录的准确性。
危急值转递(transition of critical value)。
危急值非直接使用者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向危急值直接使用者转报危急值信息过程。
危急值非直接使用者是指护理人员、标本送检人或联系人、客户中心人员等必要时向患者主管医生或危急值直接使用者转递危急值信息人员。
临床检验科危急值1、血红蛋白(HG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 的变化。
甘胆酸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作者:王昉邱秀娟顾敏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究甘胆酸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性黄疸患儿(病理性黄疸组)3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乳性黄疸组)24例,选取年龄相似的同期住院轻症呼吸道感染患儿35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三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甘胆酸水平。
结果病理性黄疸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和甘胆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70、3.958、4.813, P【关键词】甘胆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DOI:10.14163/ki.11-5547/r.2017.13.02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由胆红素排泄功能障碍引起,其发生率居住院新生儿的首位,主要症状为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含量过高,穿过血脑屏障使神经细胞黄染,导致胆红素脑病[1],对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的生物化学方法对肝功能进行检测,各指标均无异常,因此,作者根据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 CG)浓度变化对肝功能改变的敏感性的基本原理,探究甘胆酸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6年2~10月收入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病理性黄疸患儿(病理性黄疸组, 3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乳性黄疸组, 24例)。
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日龄(16.1±6.7)d,其中感染患儿19例(败血症5例、脐炎4例、脓疱疹4例、肺炎6例);围生因素5例,均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母子血型不合溶血因素10例, ABO溶血病9例, Rh溶血病1例。
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日龄(16.7±6.2)d。
甘胆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

1 6 O .
[ 5 ] 张勤奋 , 张承刚. ” I 治疗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新观念. 国外医学 内
科学分册 , 2 0 0 0 , 2 7 ( 9 ) : 3 7 8 3 8 0 . 『 6 1 张惠文 . 儿童 G r a v e s病的放射碘治疗 现状. 国外医学儿 科学分
册, 2 0 0 1 , 2 8 ( 2 ) : 8 6 — 8 8 .
[ 7 ] 田蓉 , 匡安仁 , 秦卫仕 . ” ’ I 治疗 G r a v e s 病 甲亢后早发 甲减影响 因素. 国外医学 内科学分册 , 2 0 0 1 : 2 1 ( 4 ) : 2 3 8 — 2 3 9 .
在I C P诊断 中的意义。
1 对 象 与 方 法
循 环到达肝脏 的 C G. 导致 C G循环代谢 紊乱 , 血清 中 C G含
量增 高 。肝 小叶 中央区和毛细血 管 内有胆 汁淤积及 胆栓存 在, 胆 汁排泄 障碍导致胆 酸在外周循 环 中的堆积 , 致使血 中 胆 红素增高 的同时 C G含量也增高 ,产生皮肤瘙痒 和黄疸等 症状, 然而诸 多肝脏 的疾患或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导致血 中胆 红素升高 ,胆红素 的升高也会造成皮肤 瘙痒和黄疸等症状 , 因而把皮肤瘙痒和黄疸作 为 I C P的诊断特征 .特异性较差 。 此种情况下 , 检测患者血 中的 C G含量 , 特别是针对 I C P高危 患者 , 如 乙肝 妊娠 患者具有很好 的特异性 , C G检测 是一项灵 敏 的肝 功试 验 . 比丙氨酸转氨酶 ( A I J T ) 能 更灵敏地 反映肝细 胞损 害情 况 , 对急性 肝炎 的疗 效 、 恢复. 肝硬化早 期诊 断 、 预 后 ,重型肝炎 的肝细 胞坏死程度估计 具有明显 的敏感 、 早期
肝胆酸偏高的原因

肝胆酸偏高的原因相信大家对于肝胆酸肯定还是比较陌生的吧,肝胆酸的英文缩写是CG,肝胆酸是我们用来坚持肝功能的一项指标,如果肝胆酸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意味着我们的肝脏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肝胆酸的信息,有些朋友会出现肝胆酸偏高的情况,下文我们给大家科普一下肝胆酸偏高的原因。
★甘胆酸定义:甘胆酸的英文缩写为CG,甘胆酸(GC)是肝脏合成,通过胆汁排入小肠,甘胆酸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进入体循环的不足1%,正常情况下血清中含量很少,甘胆酸正常参考值是<2.7ug/ml。
甘胆酸是肝功能检查新项目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早期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偏高的原因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或胆汁瘀积时会异常升高。
一般当肝脏发生病变,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甘胆酸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清中甘胆酸的含量增高,胆汁淤积时,肝脏排泄甘胆酸发生障碍,而回流于血液促使甘胆酸的含量增高。
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以及梗阻性肝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现甘胆酸偏高。
★孕妇甘胆酸偏高的原因:由于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甘胆酸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甘胆酸值较非孕时增加30%-60%。
一般孕妇甘胆酸偏高,对孕妇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胎儿影响很大,严重的可以引起胎儿宫内缺氧造成胎儿死亡,这种情况一般应住院严密对胎儿进行监护,可根据胎儿成熟度及胆淤的情况干预妊娠,一般可期待治疗至37周。
★甘胆酸偏高怎么办:甘胆酸偏高日常饮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不要吃油炸、腌制、刺激性的食物,尤其严格戒酒。
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适量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甘胆酸偏高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避免恶化的出现。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肝胆酸,我们知道肝胆酸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上文我们详细介绍了肝胆酸偏高的原因,希望上文介绍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自身免疫性肝病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和透明质酸及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2 1 两 组患 者 血清 PⅢP, . HA 和 C G测 定结 果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各组病 例血清 PⅢP, HA, G C
值 明显升高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0 O ) PⅢP以 .1。 AI 组 为 最 高 , H 与其 他各 组 比较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0 0 ) . 1 。HA及 C G均 以 P C组 为最高 , S 与其他 各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0 0 ) 见表 I 。 .1 ( )
自身免 疫性肝 病 一般包 括原 发性 胆 汁性肝 硬 化 (B 、 P C) 自身免 疫性 肝 炎 ( H) 原发 性 硬化 性 胆 管 AI 、 炎 ( S 以及 三种 疾 病基 础 上 的重 叠综 合 征 。AI P C) H
S MA 阳性 、g 增高 及肝 实质 细胞 的炎 症 。 IG
杨保 元 , 艾花 , 林 于和 平 , 秀花 任
( 同 市 第五 人 民 医 院 , 西 大 同 大 山 070) 3 0 6
摘 要 目的 : 了解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肝 纤 维 化 指 标 测 定 的 意 义 , 较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炎 ( H) 原 发 性 胆 汁 性 肝 硬 化 比 AI 、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的 住 院患 者 6 4例 , 中 P C 3 其 B 2 例 , 诊断 均 符合 美 国肝 病 学 会 20 其 0 0年 发 表 的 P C诊 断指 南 _ ; H 5例 , 照 1 9 B 2 AI 2 按 9 8年 国际 自身 免 疫性 肝 炎 小 组修 订 的 AI 描 述 性 诊 断标 准 及 临 H 床评 分 标 准[ , 疗前 对 每 例 患者 进 行评 分 ; S 3治 ] P C6 例 。采 用免 疫 荧光 法 测定 ANA, AMA, MA, 肾 S 肝 微 粒 体 抗 体一 , 疫 球 蛋 白 I A, 疫 球 蛋 白 IG, 1免 g 免 g 免疫 球蛋 白 IM , 体 C3 C 。 g 补 ,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的自动化检验试剂 下面介绍一种目前最佳的甘胆酸检测解决方案
均相酶免疫法
检测原理 整个反应发生在一个液相均相体系中,样本中游离
的甘胆酸与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甘胆酸偶联物竞争 性结合抗甘胆酸特异性抗体位点。样本中游离的甘 胆酸越多,竞争结合的抗体位点越多,抗体释放出 的酶标偶联物就越多。游离出来的甘胆酸酶标偶联 物催化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型(NAD+)转 化为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NADH),样 本中的甘胆酸浓度与NADH的生成量成正比,通过 340 nm吸光值的变化即可计算出甘胆酸的含量。
肝病患者比正常人血清甘胆酸 (CG) 含量显著增高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各类肝病患者比对照组血清CG水平显著升高, CG浓 度随着病情严重
依次升高:肝癌 > 肝硬化 > 急性肝炎 > 慢性肝炎
甘胆酸检测现状
放免法:需要有放免设施,有放射性污染,试剂半 衰期短,准确度低,临床实验室难以开展
化学发光法:准确度与试剂稳定性差,与临床诊断 结果相关性差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甘胆酸概述
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 CG) 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结 合型胆酸之一,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代谢的产物。
甘胆酸的生理意义
CG正常代谢途径为肠— 肝循环,CG由肝细胞合 成,经毛细胆管、胆管排 入胆囊,随同胆汁进入十 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 95%胆酸在回肠末端重吸 收,经门静脉再回肝脏, 由肝细胞摄取再利用。在 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 式存在,溢入体循环的总 量小于1 %。
小结
一 灵敏度高 二 特异性强 三 动态反映肝脏损伤程度 四 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谢谢
明显增加。
酒精肝损害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血清甘胆酸检测比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检测项目 (277 个肝脏病人血清检验结果)
血清甘胆酸(CG) 胆红素(Bilirubin) 碱性磷酸酶(AP) 谷草转氨酶(AST) 谷酰转肽酶(GGT)
阳性率
83% 22% 45% 57%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
CG升高程度与肝硬化的病理发展呈正相关,是 判断肝硬化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胆石症,黄疽,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梗阻性 肝病,肠-肝循环障碍:
血清CG也显著高于正常人,对早期诊断这些疾病有重 要意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又称妊娠迟发性胆汁淤积,CG
均相酶免疫法
检测原理
+H +
抗体
小分子 分析物
H
G6PDH 激活态
H
H
+
+
H
G6PDH
G6PDH
抑制态
激活态
NAD+
NADH NAD+
340nm有 吸收峰
NADH
340nm有 吸收峰
+ + + 较强 信号强度
均相酶免疫法检测甘胆酸特点
直接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速度快 液体双试剂—去除本底误差 分析灵敏度高—0.5ug/ml 线性范围宽—可达到50ug/ml 准确性高---<10% 精密度高—CV<5% 稳定性好—有效期>12个月,开瓶有效期>30天 是目前检测甘胆酸最佳选择
甘胆酸的生理意义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 中CG含量增高;胆汁郁滞时,肝脏排泄胆酸发生障 碍,而返流血液循环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 增高。
因此,测定血清甘胆酸(CG)是评价肝细胞功能及 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甘胆酸的临床意义
肝癌: 肝癌病人血清C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20 倍), CG正常可排除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