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运动处方

个人运动处方
个人运动处方

选择第一,第三题

保健运动处方

我的身体并不是很强壮,体质比较弱。经常会着凉感冒。我为自己制定的运动处方主要是为了增强我的体质,同时让自己对运动产生兴趣。

个人状况:我是一名女生,不会胖,身高一米五七。体力也不是很好,做完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头晕,健康方面没什么多大问题。也没有什么生活习惯,对平常的是都比较随便一点。在学校几乎不劳动,在家除了做家务也没做什么。我对运动唯一敢兴趣的是打网球,对于慢跑我既不忌讳也不是很喜欢。我之前选过的体育课有网球,排球,羽毛球。

根据我自身的实际情况,我给自己选择有氧运动。首先先定网球,羽毛球,慢跑这三项运动。打网球和羽毛球都必须是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活动,不管是在家或是在学校都不是说自己想运动就可以的,这必须要有他人的陪同,所以说制定者两项是不太可能的,我决定制定慢跑的处方,这有一个好处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并且不需要他人的陪伴,还要一个就是放假回家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锻炼,如果制定网球,羽毛球的话在家里即使有人陪伴也没有那个场地。选择慢跑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去运动场或是在人少的通道,下雨的话可以休息或去室内体育场。在家里的时候可以沿着我家门口的那条路绕着村子跑。

运动强度:依我自己看,如果运动量很大的话,我肯定会吃不消的。在运动之前,先做做热身运动,即在跑步之前先活动活动关节,先走十分钟,步速由平常的速度到快速走转变,最后到开始跑步。我现在是二十一岁,根据年龄减算法公式(年龄减算法=180或170—自己的年龄)我的心率是159。根据最大心率计算我的最大心率是190。.所以我的运动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是比较合理的。一般达到出汗的效果为好,在运动期间在感到累时,可以停下来慢走几分钟,然后再接着跑。

运动频率:每天锻炼当然最好,但是会由于各种事情耽搁,所以每周在3~4次,这样不仅不会使自己因为每天都要去运动而没有时间烦恼,同时可做到不仅不疲劳,体力又可以积蓄。在家的时候倒是可以每天去锻炼,除了天气的原因。一般的运动时间在早上或是傍晚,在早上的话,呼吸新鲜空气,让自己一天都充满活力,在傍晚的话,应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不然太阳很强烈的话会影响运

动,一般定在五点至六点,这样可以减轻一天的烦恼让自己得到放松。

在运动的时候有人陪伴是最好的,这样自己一个人也不会那么的无聊,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叫上自己的好朋友或是舍友,在家的时候可以叫上弟弟或妹妹。运动之前的半个小时左右可以补充些水分,那么在运动过程中也比较有能量,还可以一边运动一边听听音乐,这样可以分散注意力,以致忘记疲惫。在运动是要穿宽松的衣服,比如运动服。鞋子要选运动鞋,这样对脚的伤害不大。

我给自己定的运动处方基本上就这样,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次的处方让自己的身体体质变好。

如何坚持运动行为

一个人能否坚持每天运动受很多方面的影响,人们不参加运动的原因,通常的理由是没有时间,缺乏精力,缺乏健身知识和缺乏意志力等。锻炼者中途退出锻炼的原因,不少研究表明,主要是由于没有时间、家庭成员生病、对锻炼方案缺乏兴趣等。从广义上说,忽的身体锻炼坚持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个人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

对好多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锻炼习惯,而又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准备开始锻炼的人来说,最苦恼的恐怕就是很难真正坚持锻炼下去,往往是两三天的热度,过一段时间就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就像戒烟一样的道理。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大家把锻炼坚持下去,并最终形成一个长期的良好的习惯

一. 目标达成策略

要想形成良好的、长期的健身习惯,首先需要明确的树立自己的健身目标。然后再通过恰当的手段达成自己的健身目标。达成自己的健身目标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健身习惯逐步养成的过程。

健身目标的设立首先需要合理。一个合理的健身目标必须客观可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锻炼基础和健身习惯的人,我们不能要求他马上就开始每天坚持锻炼,每次都要跑5000米以上。他多半只能坚持几天,过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了。对于刚刚开始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给自己的提出的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如果自己因为设立的目标太高太难而不能坚持,反而会伤害自己的信心和积极性。要给自己设立比较现实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特别

是锻炼初期,更应该降低目标难度,以便是该目标能比较容易达成。毕竟重要的不是我们现在的运动水平达到什么高度,而是我们要养成这样一种体育锻炼的习惯。

如前面所言,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求我们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锻炼。如何才能长期不懈的坚持一项枯燥的体育活动?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对自己的锻炼成效进行阶段性的自我评估。也即定期的对自己的锻炼成效进行检验,以便掌握自己的锻炼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发现自己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使我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并由此树立信心,可以强化我们的锻炼动机;其二,通过对我们的训练成效进行评估,可以对我们的锻炼方法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行为调整策略

(1)备忘经常做各种形式的备忘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锻炼,对刚刚开始锻炼的人是有用的。做些备忘的纸条,提醒自己几点应该去锻炼身体。把这些纸条粘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比较显眼或者你经常会看到的地方。另外,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也给我们设置备忘和提醒提供更多的便利,你甚至可以在手机和手表上来设置备忘。

(2)循序渐进在你开始一项锻炼的初期,切记不要好高骛远,而应循序渐进的进行。给自己设立的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达成一个再设立下一个。在运动量和强度的控制上也是如此,要逐渐的增加。

(3)简化环节链我们从事任何活动,总是有一个个的环节构成。比如我们要吃早餐,就至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把面包从冰箱拿出来;然后放进微波炉加热;煮上牛奶;准备餐具等。我们通常会因为“麻烦”而懒得去准备早点,最后空着肚子去上班。这里的“麻烦”就是指的吃到早餐的环节链过多。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吃到早餐呢?当然是中间的环节越少越容易吃到。就像现代人为了节省时间都喜欢吃快餐一样,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其间需要的环节越少越容易完成。

当我们决定第二天一早去跑步锻炼了,你最好把所有跑步需要的准备的东西都在前一天睡觉前都准备好。比如跑步穿的鞋子,运动服,甚至袜子。想反,

如果你没有体前准备好,就会导致第二天一早你醒来后准备跑步的“环节链”过多,很可能最后当你找到所有你跑步需要的东西时,你发现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跑步了,你的跑步计划很可能就流产了。

因此,这个原理应用到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上,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当我们决定要参与一项健身锻炼后,就努力简化其间所需的环节,力争最快的就能实施该健身计划或者活动。

(4)表象训练法对于一个从来没参加过任何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让他一下子喜欢上体育锻炼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从来都没有体会过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正面的,美好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表象训练来帮助他。这种表象训练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闭上眼睛,根据所有以往的经验,积极的想象自己正在参与某项体育活动。比如想象你正轻快的奔跑在绿草茵茵的公园里,凉风习习,耳畔还有小鸟的欢唱……这种想象越是形象生动效果越好。

表象训练的最直接的效用就是,当你真正去从事这项活动的时候,你不会有太多的突兀和陌生感,相反是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有更多的认同感,并习惯之,最后形成锻炼的习惯。

当你初次进行这种表象训练时,一般会非常的难。主要是难以在头脑中产生自己正在参加锻炼的鲜明形象。这时一个技巧就是,你可以先去观察身边的比较熟悉一个一直有良好健身习惯的人锻炼的场景,做表象训练时就努力想象他锻炼时的场景,最后再努力把他的形象替换成你自己的形象。

(5)自我肯定法当你进行锻炼时,你需要对自己多进行肯定的判断。比如,你刚刚开始一项跑步计划时,哪怕每天只能跑1000米,你也应该自豪的对自己说:我很满意,自己每天都能坚持跑1000米了!而不能说,我现在只能跑1000米!这种简单的自我肯定,而非自负的态度是很好也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你的健身习惯的培养来说。

(6)选择自己喜欢运动项目对于任何一个有着良好健身习惯的人来说,他都会非常喜欢自己经常从事的某种体育项目。尽管许多运动在初学阶段对许多

参与者来说不甚有趣,但这种感觉一般不久就应该改变,随着对运动规则的熟悉和自己运动技能的掌握,他开始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如果你迟迟不能喜欢上某个运动项目,那这个运动项目是不适合你,你应该试试换一个其他的项目。一个运动项目首先带给你的应该是乐趣、享受和满足的体验,其次才是它的健身效用。选择自己的运动项目,最好根据自己已有的兴趣爱好,并咨询一下这方面的专家。

(7)时间安排技巧

合理安排留出锻炼时间

多数人不能坚持锻炼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去锻炼。真的没有时间吗?正如有人说过,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挤,总是有的。这就需要合理组织和安排时间,很好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要做到合理规划时间,我们需要首先认识到:

a. 时间是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

b. 时间一去不复返。

c. 你不可能把时间像存银行一样存起来。时间总是不停的流逝,你永远

不可能用后来的时间去弥补你原来浪费的时间。

d.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永远

有机会去做任何事情。

你不能“贮存”时间,但是你可以投资时间。通过合理的“投资”你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或者其他有益的活动。

下面是一些“投资”时间的技巧。如果你认真的把他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你会发现多数技巧其实是很有效且很容易就能在生活中做到的。

仔细分析你是如何使用时间的

把你一天的时间分成15分钟为一段。然后记录下你在每个15分钟内都做了什么。然后把一天内相同活动的时间分别综合起来。比如,你可能发现你用来3个小时在社交活动上,4个小时用在吃饭上,3个小时看电视,1个小时收拾家务,2个小时购物,2个小时听音乐,7个小时睡觉,2个小时打电话等。

看看哪些时间是可以“挤”一下的。你会发现,其实是有好多时间可以很轻松的被“挤”出来。你当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锻炼,而不是如你老是感觉的,太忙,没有时间锻炼。

三. 社会支持策略

所谓社会支持策略就是通过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来协助你坚持进行锻炼。如果你能在进行一项锻炼的过程中获得朋友和亲人的鼓励和支持,你就更有可能坚持下去并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社会支持的策略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

(1)奖励在你开始自己的健身锻炼计划之初,和你的身边的人,最好是真正关心你健康的自己亲近的人订立一个“协议”。比如,协议规定如果你能坚持自己的健身计划达到一个月而从不间断,你的妻子就送给你一套你心仪已久名牌运动服,一次来作为奖励。

在动机的维持和培养中,奖励远比惩罚和讽刺有效。但并不是一概的奖励就好,奖励为主,辅以适当的惩罚,以示一种公平的游戏规则存在,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惩罚或鞭策有时候来至于他人的督促和监督对我们坚持锻炼是很有效的。所以,可以把你的健身计划告诉你身边的某些人,让他们监督你的健身计划的实施情况。但需要注意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些人是你一直很重视的,因此他们的意见也是你能重视的。

(3)加入健身团体或组织当你和很多人一起进行锻炼的时候,锻炼可能会有趣的多,你也更有可能坚持下来。同伴的帮助和鼓励是很有用的,同时,多人一起的锻炼可以使我们产生更好的心理效应,并客服了一个人锻炼的孤独感。在健身团体或组织里,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人,结交更多的朋友,还会增加更多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的机会。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使我们融入到这种健康的生活模式。其实,这也是我们进行健身锻炼的最佳状态和最终目标。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体质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体育锻炼提升

人们的身体素质,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体育科研工作者一直的目标。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的确给人们希望一种过一种有质量的生活的理想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使人们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境地:那就是,为了拥有幸福的生活,需要拼命努力的工作;而这种紧张无序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却又导致了人们感觉“疲于奔命”,无暇享受生活,更重要的,还使得自己的身体受到了伤害。

或者是锻炼者可以设定短期锻炼目标:为自己设定一个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变换运动方式:运动的方式可以相互搭配,以提高自己参与运动的兴趣等等。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体现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由于各不相同,预先不可能准备好适应各种情况的运动处方。因此,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个别对待。同时,一个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所制定的。 2、及时修订调整运动处方 由于每个人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其身体或者客观条件经常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机体能力或心肺功能随着运动锻炼而发展、提高。今天制定的运动处方明天就不一定完全适合,因此,初定的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性的微调整,使之成为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 3、制定运动处方耐力是基础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尤其身体素质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因此,在制定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体素质(全身耐力)基础状况为基础,作为首要考虑的条件,同时结合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这样制定出的运动处方才是适宜的。 4、确保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 吸功能的有效强度。如果运动超过机体上限,就可能有危 险,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之为安全界限。这个 最低效果的下限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 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对于身体条件差的,在 制定运动处方时,应该严格规定运动内容等各个方面;反 之,自由度较大,练习时,不必严格规定内容。 5、体质基础和运动效果的特异性 锻炼前运动基础较差,体质不强的人,他们从事小运动量就能收到显著效果,而锻炼前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体质较好的人,则要求更高的运动强度的刺激才能见效,这就是体质基础的特异性。运动效果的特异性是指运动时身体的生理适应

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应用的意义

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应用的意义 摘要:把运动处方的理论应用到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应用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训练,形成运动处方的训练模式。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潜能(生理、心理)已达到预期目标。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延长运动寿命,为我国体育的科学蓬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训练 一、运动处方的由来与发展 运动处方(ExercisePrescription)是随着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运动处方”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Kapovich)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使用“运动处方”一词。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Prescribedexercise (处方练习或规定性练习),但通常人们称其为“运动处方”。此后又有很多人论及“运动处方”,但由于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不同,因此在界定“运动处方”时,不可避免的便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论述。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运动处方是指针对锻炼者健康和体力状况,按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运动处方这一名词从词义上看有两层意思:一是运动;二是处方。“运动”是指身体运动;“处方”是指通过人体运动形式达到特定目标的方法。运动处方是指针对锻炼者健康和体力状况,按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或者说,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检测的基础之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求,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是进行健身活动的指导性条款。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了“运动处方”这一名词,使得它在国际上得以认可。 可见,对运动处方概念的研究与认识仍在不断深入,运动处方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二、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现状 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无论是2008年奥运会还是2010年冬奥会我国都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震惊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训练方法相对于其它体育强国还是过于落后,“赶鸭式”训练方法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基层的体育训练中尤为严重。一个训练计划多名运动员共同使用,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生理、心理素质等状况的运动员进行相同强度、相同量、相同内容的训练。其后果是我们不但埋灭了大量的优秀运动选手,还破坏了其运动员的自身。生理上使运动员的优良体质遭到损伤,心理上使运动员的运动激情遭到埋灭,其后果是我国体育优秀人才的损失,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无法达到最优。尤其在体育的两个大项田径和游泳中,我国参与人口也比较普及,从事专业和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数量也比较庞大。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只出一个王军霞、罗雪娟、刘翔,与我国十多亿人口和巨大数量的田径、游泳运动员相比真是叫人憾颜。如何能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让更多的“刘翔”飞翔在国际体育大舞台上,就需要我们从本质上寻找原因,从基层做起,从小体育人开始,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 竞技的含义是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人潜能(生理、心理),以取胜为目的的比赛或训练。从竞技含义的概念上我们不难理解要想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潜能就要有个体差异。不同的运动员要进行不同的练习,因人而异注重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进行最有效的训练。 三、运动处方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开处方本来医生是给病人开药,为病人治病的医疗措施。而运动处方与医生临床开处方取药有不同之处:一是目的不同,前者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发展身体潜能或预防疾病;后者是用来治疗疾病。二是使用终点不同,临床药物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获得健康以及提高的体适能水平和运动潜能,必须终身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而把运动处方的理论应用到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应用运动处方进行运动训练,形成运

运动处方模板49674

运动处方 姓名:陈超性别:男年龄:19(一)第一阶段运动情况简述: 在将近一个月的实践过后,个人觉得上回制定的运动处方运动量过大,不太合理,很容易疲乏,比较难坚持下来。 在跑步方面,因现在天气转冷,而且常刮风,有时候不太适合跑步,所以今后一周的跑步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保持一周2~3次吧,下午或傍晚比较合适。同时因天气干冷,身体很难热起来,在跑步前要注意多花时间做热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跑楼梯比跑步更累,对呼吸要求更高,对脚踝的冲击力更大。可能是因为热身做的不太够,同时也太用劲跑,导致效果不是太好,每回都特累。所以,今后在跑楼梯前一定要先把身体活动开来,而且不要猛地一股劲往上冲,保持一定的速度即可。 室内的力量训练开展的还不错,身体挺适应,一周2,3次也比较合理。可以适当增加组数。 (二)活动安排 前言:因现在天气变差,一周保持2~3次的跑步即可。可适当增加跑楼梯的次 数,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并且,不管是跑步还是爬楼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热身上,等身体热开,舒展开了再运动。 跑步: ●跑步之前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全身的关节,如头部运动、腰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手脚腕运动,压压腿等,慢走操场一圈, ●跑步时间控制在9分钟左右(个人步子较大,平常速度一般会在9分钟左右), 跑操场5圈2000m,中间有适当的速度训练。 ●跑完之后再抖抖腿,压压腿,慢走一圈,放松肌肉, 跑楼梯: ●跑之前同样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同上。 ●六号楼B座,12层,上下来回两趟,控制速度。 ●跑完之后做一些的活动,放松肌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简单的力量训练。时间定于晚上睡前三小时或者下午。 ●训练之前同样做热身,如原地高抬腿、原地慢跑及些活动关节的运动。

各类运动处方设计

腰背痛康复运动处方 一、仰卧双膝交替触胸 仰卧,双膝弯曲,双臂放在头部上方,将一膝尽量向胸部靠近,另一膝伸直,然后回到初始位置。双腿交替重复以上动作。放松并重复。下图。 注意事项: 在抬膝时,应慢慢的抬起触胸,不能爆发性去用力,可能导致腰腹肌肉更加严重。 当做到最大程度时,则交替。 二、平卧收腹 膝弯曲,双足平放于地上,双臂置于头部上方。同时收紧下腹和臀部肌肉,后背始终平放在地上。保持lO秒,然后放松。重复。 注意事项:当患者感觉腰部特别疼痛时,因立即放松身体,调节呼吸,以免加重要不伤病。优点:对于一些腰部伤病患者,适当练习能够加快腰肌的康复。正常人锻炼该动作,能够有效的锻炼腰腹肌的力量和肌肉耐力。 三、仰卧提拉双膝 仰卧,屈膝,双脚置于地上。手臂置于体侧。

步骤:双脚并拢,双脚离地,膝盖向胸靠近,然后,双手抱于膝盖之上。背部贴于地面,保持数秒,放下,重复。 注意事项:做动作时,上半身不能弹起。不能保持时放下。 四、怒猫 跪在地上,双手撑地,背部拱起,慢慢将背部展平,身体自然前伸,接着又变为拱背状态,如此重复 (1)跪在地上,两膝打开与臀部同一宽度,小腿及脚背紧贴在地上,脚板朝天。俯前,挺直腰背,注意大腿与小腿及躯干成直角,令躯干与地面平行。双手手掌按在地上,置在肩膊下面正中位置,手臂应垂直,与地面成直角,同时与肩膊同宽。指尖指向前方。 (2)吸气,同时慢慢地将盆骨翘高,腰向下微曲,形成一条弧线。眼望前方,垂下肩膊,保持颈椎与脊椎连成一直线,不要过分把头抬高。

(3)呼气,同时慢慢地把背部向上拱起,带动脸向下方,视线望向大腿位置,直至感到背部有伸展的感觉。配合呼吸,重复以上动作6至10次。 动作变化: 完成步骤3后,再一次挺直腰背,同时抬起你的右脚向后蹬直至与背部成水平位置,脚掌蹬直,左手向前方伸展。抬起头,眼望前方,伸展背部。伸直的手和脚与地面保持平行。益处 充分伸展背部和肩膊,改善血液循环,消除酸痛和疲劳。脊椎骨得到适当的伸展,增加灵活性。 注意事项: 动作不要太快,亦不要猛力将颈部前后摆动或把腰部拱后。不要过分伸展颈部。 五、仰卧两头起 练习方法:平躺于地板或床上,两腿并拢自然伸直,两臂于头后自然伸直。起坐时,两腿两臂同时上举下压,向身体中间靠拢,以胯为轴使身体形成对折,然后恢复原状,再继续做两头起的运动。 要求:两头起坐时,四肢要自然伸直,不要弯曲膝盖,要同时动作,不要有先后;两头起时吸气,腿放下时呼气,不要有意憋气;初练时,协调性可能较差,手脚不能同时起或对折角度小(手脚碰不到一起)。

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以及国民体育休闲观念的增强,运动处方的规范推广与普及工作势在必行。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指导健身的前景是极为广阔。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运用运动处方原理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具有推广价值。我国在校大学生是国家今后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运用不同的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来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为我国各阶层的群众的健身锻炼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处方体育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运动处方教学 运动处方的概念: 在医学上,人类可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疾病三类人群,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所有人的运动处方,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运动负荷的反应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运动处方的制定要做到对“症”下“药”,克服锻炼的盲目性. 1953年,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关于“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的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对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我国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情况看,研究和应用尚不够普厦。后有多位专家学者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角度对运动处方的概念作了界定:运动处方是一种根据体育锻炼或运动的人的现实状态,具体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结

合生活环境重要任务和运动爱好等个人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和频度及注意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强体、防治疾病目的。 我国和国外运动处方的发展: 运动处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运动处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有了很大进展。1995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合提出:把原来的“强健模式”修改为“健康模式”,其主要内容是把原来运动方案中过高的运动强度降下来,建议以快走或类似快走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每天累计运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 与国外运动处方的研究相比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大规模、多指标、长时间跟踪、多学科之间协作的研究;运动处方的个性化研究比较薄弱,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研究需要进一步精确化、科学化,特殊人群的运动处方研究还不够;在坚持健康评价和体能测试方法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还需实现简捷化和实用化;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处方的教学工作、社区与家庭运动处方的推广工作亟待加强,这将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和科学健身思想的传播:应用型专业人才欠缺。因此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人才。 运动处方的制定: 在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前,必须对其进行健康诊断和体力测定,包括体格检查和运动测试.运动测试中可采用台阶试验等方法.运动处方的制定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类

运动处方设计

運動處方設計 一、運動強度 年齡:歲 適當心跳率百分比區間:%~% 最大心跳數:-=次 休息時心跳數:次 訓練時最低心跳數:(-)×%+=次分 訓練時最高心跳數:(-)×%+=次分 適當的訓練心跳數:每分鐘心跳次~次 二、運動項目:騎自行車 自行車是非常有益健康的有氧運動,它可以加強心肺功能、降低血壓、預防老化、還可以減肥!騎自行車時全身有多塊肌肉參加活動,有利於體內脂肪的消耗。而且騎自行車能加強心血管的功能,增強耐力,促進新陳代謝,調整人體脂肪。 自行車是克服心臟疾病的最佳工具之一,世界上有半數以上的人死於心臟病,騎自行車不只能藉腿部的運動壓縮血液流動,也同時能強化微血管組織,用騎自行車來強化血管避免心臟病,是不受年齡限制的。 騎自行車運動,不只可以減肥,還可使你的身段更為勻稱迷人。藉運動減肥,或邊節食邊運動的人,身材比只先靠節食減肥的人來得更好。事實上騎自行車運動所練成的腿部線條,是很棒的。 適當的運動還能促進人體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使人心胸開朗、精神愉快。自行車運動和慢跑類似,都能產生這種荷爾蒙,而且因為腳踩自行車的動作使血管壓縮,血液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因此吸進了更多的新鮮空氣。 裝備: 選擇輕便的運動服,建議穿著透氣、吸濕、排汗效果佳的合身運動服裝。車褲部分是很重要的,一般穿著車褲可以有效降低大腿內側與車坐墊的摩擦,減少騎乘造成的疼痛感,合身的剪裁可以降低風阻力,增加運動效能。 三、運動持續時間 一開始先不計算騎自行車的時間,先以休閒的方式騎乘,覺得累的時候先休息,再繼續,為時大約半小時。慢慢開始一個星期後,加強自我的挑戰,運動一次騎乘不少於半小時,或者一天至少騎乘~公里。 後:均速訓練原則( ) 強調以穩定的速度進行長時間的運動,使心跳數維持在較小心跳區間轉換的刺激下,運動者以穩定的運動強度進行訓練,因此能促進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的提昇,同時也能提高身體對氧的使用效能。 先:間歇訓練原則( )

小学如何上好体育课

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和感想 从教二十多年了,小学体育教学,我觉得教学真的不简单,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但从中也学到一些东西和一些经验,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向,也有失利的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举行一个足球比赛,就因为争一个球,就准备打架了,我马上跟他们两个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然就请先离场休息。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校际拔河比赛中,因我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格和交际关系、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

运动处方

关于中学生颈椎病的运动处方 引入 一、前言 颈椎病是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包括颈周围肌肉、关节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退变增生,压迫神经血管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是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等等,并诱发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但是近年来,颈椎病也开始在青少年中出现。本文是对我的一位在读高中生弟弟,关于他颈椎疼痛而为他制定的运动处方。 二、颈椎病的类型 研究资料表明:颈椎病已是中学生所有疾病发病之首,发病率为27.33%。其中以颈型颈椎病最多,占患病数45.12%,其次是神经根型占34.88%,再次是椎动脉型占11.95%。有学者曾经对8000名中学生,运用在校中学生年度健康体检的方式,作颈椎病触诊检查:有颈项部不适1256例,颈项部肌肉发硬352例,颈项部可触及硬结、条索状物、压痛387例,伴失眠、记忆力减退96例。X线平片检查:颈椎变直164例、颈椎轻度侧弯83例、椎体前、后缘、钩突关节骨质增生19例;环椎弓部分缺失畸形2例;颈2~3

椎间盘突出5例。 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弯腰驼背、脖子发僵、头脑眩晕、颈肩疼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手指麻痛、免疫力视力减退、肥胖、胃痛、腰腿痛、容易损伤等。 四、颈椎病的发病诱因 1、超长时间的伏案学习、使用电脑、身体缺乏运动是主要影响因素; 2、是因为看书看电视不良姿势、睡觉枕头过高过低以及不用枕头的习惯; 3、是由于急性损伤、中学时代背负沉重书包、矮桌子与高凳子、肩部受凉; 4、由于高中生学业压力比较大,不爱参加体育锻炼,整天伏案写作业。 五、颈椎病的致病机制 1、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长久保持某一位置或姿势,致使能量过度消耗出现衰竭,软组织产生强直收缩,影响椎间盘纤维环的营养获得、髓核的涵水和营养代谢,造成连接颈、肩、腰、背部、四肢椎体的韧带、椎间盘、关节囊、筋膜及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纤维化、钙化。从人体颈椎的大量生物力学研究表明,一侧的收缩用力致使椎骨稳定力学结构被破坏,颈椎正常的应力与应变分布发生改变,使椎间盘内部应力分布不均,椎间盘挤压破裂,髓核向拉力弱侧流出导致骨质增生。多数学生的X射线片下有骨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培育健身休闲服务业、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运动处方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虽然在健身领域已提及多年,但运动处方的推广一直不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运动处方的各种参数一直以描述为主,不能精确量化,锻炼者在使用运动处方时感觉比较模糊。与此相对的是,青少年体质下降导致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健身,成为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尽管有相关人员开发一些运动处方的软件,并在医院的康复科有小规模的应用,但实质上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社会化推广阶段。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推广中的数字化管理问题。 关键词:运动处方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201-02 1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1.1 运动处方的人性化和数字化管理

人性化是指运动处方是根据手机终端上传的信息和体 适能测试的录入数据,由专业人员在后台制定运动处方,减少系统分析输出运动处方的强度控制模糊性、运动形式单调性的弊端。数字化是指运动处方的各项内容,包括形式、强度、时间等数据非常具体和清晰,避免了非正式建议或口头医嘱的形式削弱运动处方的执行力,加强锻炼者对运动处方的重要性认识,有助于理解运动处方的意义和内容。 1.2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设置系统功能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锻炼习惯决定了为大学生制定运 动处方与中老年人、代谢综合症患者等人群是有区别的,所以在功能模块设置、数据传输方式上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方便性和快捷性,适应大学生生活节奏快、掌握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 2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系统和APP 插件两部分,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会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下载专用APP,完成基本信息注册,上传健康数据、亚健康调查数据、体适能测试数据和运动监控数据等到管理平台;(2)管理系统实现对会员信息的管理和分析,由专业人员 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强度、时间、频率、注意事项等,并把每一训练周期的运动处方内容推送到会员的手机终端,方便大学生根据专业运动处方的指导进行科学的健身

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的指南设计说明

第八章健康人群及特殊情况下的运动处方 第一节妊娠 一、运动测试 除非医疗需要,孕妇不应该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如果获准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测试,则测试必须在医务监督下进行。次极量运动负荷测试(如<75%储备心率[HRR]可用于预测最大摄氧量(VO2max),以制定更精确的运动处方。若孕妇在妊娠前是静坐步动者或有某些医学问题,在参加一项运动项目前应获得医生时许可。 二、运动处方 通常依据普通成年人群的运动处方向孕妇推荐。然而根据孕妇的症状、不适、妊娠中的运动能力以及妊娠过程中运动的禁忌证来监测和调节运动处方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最好每天1次。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40%~60%的储备摄氧量[VO2R]。 由于妊娠过程中的心率不稳定,可以通过主观疲劳程度评定法(RPE) (6~20分级法中12~14分)或“谈话测试”(在活动中可以保持交谈状态)来监测运动强度。根据孕妇的年龄可设定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心率围。 年龄(岁)心率围(次/分) <20 140-155 20~29 135~l50 30-39 130~145 >40 125~140 运动持续时间:每天至少15分钟,逐渐增加至每天至少累计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 运动方式:大肌群动力性、有节奏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或骑车。 三、注意事项 ●有静坐少动生活史或医学问题的孕妇应逐渐增加活动以达到上述推荐水平。 ●有病态肥胖、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的孕妇开始一项运动项目之前应咨询医生,并由医生根据她们的医学状态、症状和功能能力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孕妇应该避免可能导致身体失衡或引起母亲或胎儿损伤的接触性运动或活动,应避免的运动或活动有足球、篮球、冰球、骑马及较大强度的持拍运动。 ●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终止运动:阴道出血、运动前呼吸困难、眩晕、头痛、胸痛、乏力、小腿疼痛或水肿、早产、胎动减少、羊水、漏出。如果发生小腿疼痛或水肿,应排除血栓性静脉炎。 ●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应避免仰卧位的运动,确保没有发生静脉回流受阻。 ●孕妇在运动中应避免Valsalva动作。 ●孕妇应该在热平衡环境中运动,并保持良好的水合,以避免热应激。 ●在妊娠过程中,每天需要增加300kcal热能摄入,以维持代谢平衡。因此,孕妇应额外增加能量摄人以满足妊娠和运动的需求。 ●孕妇可以参加涉及主要肌群的力量练习,应采用多次重复的方式(如每组重复12~15次)直至中度疲劳点。应避免等长肌肉练习、Valsalva动作以及妊娠前三个月仰卧位运动。 ●产后健身运动可以在分娩后约4-6周开始。典型的低能状态可能出现在产后的早期阶段,所以产妇应逐渐增加体力活动水平直至达到妊娠前的体适能状态。 第二节儿童和少年 一、运动测试 通常成年人运动测试的标准也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是,运动时的生理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此需注意以下事项: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1.运动处方概念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简单理解运动处方其实是一套针对个人的身体体能状况,即个人需要而设计的有系统的运动计划。 2.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⑴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促进健康,预防运动缺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为目的。主要包括:有氧适能运动处方,肌适能运动处方和控制体重运动处方。 ⑵竞技运动处方: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⑶康复运动处方:对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 3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3.1运动处方的要素 任何一类运动处方都应包括以下内容: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频度、持续时间,(及注意事项)被称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3.2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与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及运动处方的修改等。 3.3运动处方的原则 因人而异的原则,有效的原则,安全的原则,全面的原则 3.4运动处方的实施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每一次锻炼的安排、运动量的监控及医务监督。每次锻炼的安排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锻炼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使身体逐渐从安静状态进人到工作(运动)状态,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部分的运动,基本部分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和结束部分每一次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都应安排一定内容和时间的整理活动。 3.5 个人有氧适能运动处方 以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为例。 3.5.1运动频率:每周3—5次。 3.5.2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 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次/分--165次/分;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次/分--135次/分;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 4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次/分--110次/分。体适能较低者,其强度可降低为40%以下。3.5.2运动持续时间:20~60分钟持续或间歇(每次最小10分钟,全天累计达此值)有氧活动。运动时间取决于运动强度。因此,低强度活动每次必须超过较长

运动处方理论与运用

运动处方理论与运用 ——09经济系财政班陈良姿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冠心病等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运动处方的特点是1、目的性强。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2、计划性强。运动处方中运动的安排有较强的计划性,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容易坚持。3、科学性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严格按照康复体育、临床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的要求进行的,有较强的科学性。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健身和康复效果。4、针对性强。运动处方是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和实施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康复效果较好。5、普及面广。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是进行大众健身和康复的理想方法。 运动处方的种类根据应用目的和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健身运动处方,它是以正常人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达到健身的目的;二是康复运动处方,它是对患者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达到治疗某些疾病和康复的目的;三是竞技运动处方,它是对运动员按照运动处方进行训练,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运动处方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二)运动处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三)运动处方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骨骼的生长,刺激本体感受器,保存运动条件反射,促进运动系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等。(四)运动处方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施运动

个人运动处方

个人运动处方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0 专业 体育爱好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 健康体质检查身高1.73m,体重57kg,握力79kg,肺活量4200ml,一千米平均成绩3'50",仰卧起坐63个/分,游泳有400m达标记录。体质良好,爆发力强,灵活,但是体能较差,容易感到疲劳 运动目的作为男生,173cm的身高配上57kg应该属于偏瘦,所以呢,我的运动处方主要是针对肌肉的生成和锻炼。因为身 体瘦弱,所以在制定好相关的饮食处方和养成良好的生活 规律的基础上,想通过制定这个运动处方解决个人的身体 瘦弱问题。希望能借此让自己成功增肥的同时,得到具有 审美性质的体形 运动项目①中等速度的跑步②俯卧撑③仰卧起坐④仰卧飞鸟 ⑤悬垂举腿⑥每周一篮球,一羽毛球⑦负重提踵 运动计划1、中速跑2000m 大约耗时10min 预计运动强度50~60% 每周3次(早晚做均可) 2、俯卧撑每天50个(早晚做均可) 3、仰卧起坐每天 80个(早晚做均可) 4、仰卧飞鸟(8~10组,每组8~12次)每组间隔时间 1min 每周3次(早晚做均可) 5、悬垂举腿每天12~15个(早晚做均可) 6、每周抽空进行球类运动2~3个小时 7、负重提踵。 练习方法:肩负杠铃或负沙袋等重物两脚稍分开,两脚后跟用力充分踮起,稍停再慢慢还原。主要练习小腿三 头肌每周2次,每次4组,每组15~20次

注意事项 1. 开始跑步前期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次跑太久,或者跑的太快了,要让自己呼吸跟得上自己的步伐;慢慢 的加上去。 2.跑步前不宜进食,且在锻炼后及时补充水分。 3.做好准备运动,并在跑步后按摩酸痛肌肉。 5. 打羽毛球和篮球就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这中球 类锻炼方式可以让我身心愉悦 6. 注意能量的消耗与摄取,特别是对于我这种身子瘦小 的男生更要注意。每次锻炼的过程中由于运动量比较 大,消耗体内的能量比较多,因此,每次运动完后要 及时的补充能量。可适当补充一些对增肌有帮助的蛋 白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多吃些肉类食品(如牛 肉,猪瘦肉等),对维生素的需求也不容忽视,多吃 些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7. 注意安全第一,锻炼时避免危险的动作 处方者刘斌伟(于2012年12月3日)

对我市高校离退休教师施用运动处方安排的研究

Vol.28No.2 Feb.2012 第28卷第2期(下) 2012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民的物资生活持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使我国进入了老年化社会的步子逐步加快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据联合国预测:1950年—2000年世界老年人口增长176%, 中国为217%;2025年世界老年人口比重为13.7%,而中国为19.8%[1].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不能不说是一种沉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把加强体育健身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大举措已经验证了它的可行性[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需要,笔者对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乡机电专科学校,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的296名年龄在60-80岁之间的离退休老教师调查问卷. 通过查阅了近年来大量有关老年人群的生活习惯和运动健身处方对老年人群健康影响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设计了“新乡市高校离退休教师生活、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得到河南师范大学体育系专家多次审核、修改,并通过重复测量法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即对新乡市6所高校退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有效回收率为98.67%.调查时间为2011年4月~6月.调查数据,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6所高校的离退休老教师闲暇生活习惯的 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我市高校离退休教师施用运动处方安排的研究 佟小玲 (新乡学院 体育系,河南新乡 453003) 摘要:对我市296名高校离退休教师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及体检调查,了解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及常见疾病的发生,并探讨体育健身处方对中老年人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和在疾病预防及辅助治疗方面产生的作用,为制定科学运动健身指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我市;高校;离退休教师;运动处方中图分类号:G8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2-0149-03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研究计划项目资助(112400450054) 性别 年龄阅读看电视参观教育子女 闲坐体育锻炼社交活动其他娱乐男 60-64 452853493228294565-69482775065140284870-805628348648412852女 60-64 322603043640354065-69292803855031324970-80 31 269 36 7 79 29 21 47 表1高校的离退休老教师闲暇生活时间分配表(平均小时/周) 从表1可以看出,老年人闲暇生活过度依赖于各种媒体,缺少多样性,其中,无指向性活动和被动休闲活动多,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闲暇时间,大多 数老人的休闲生活被无益于健康的电视、媒体所占有,老年人休闲生活单调、乏味、无归属感. 进入21世纪,第一代出生的独生子女正在逐 149--

运动处方设计

運動處方設計 肌耐力與心肺功能的提升 休2B 9726072黃文浩 年齡:19歲 適當心跳率百分比區間:60%~80% 最大心跳數:220-19=201次休息時心跳數:72次 訓練時最低心跳數:(200-72)×60%+72=149次/分 訓練時最高心跳數:(200-72)×80%+72=174次/分 適當的訓練心跳數:每分鐘心跳149次~174次 針對提升肌耐力以及心肺功能並避免每天乏味的運動所設計的一套運動處方。採均速訓練原則(Constant Pace Training) 運動項目: 慢跑(Jogging) 慢跑是一項受歡迎的戶外運動,這項運動只需要一雙好的跑鞋,十分便利,且能有效改善心肺適能,因此近年來各地馬拉松及路跑活動,參與者呈現日益踴躍的情形。原則上,慢跑較適合體能基礎較佳或有規律身體活動者,若有下肢關節問題者則不適合實施。 基本動作 1.肩、頸部放鬆,手臂保持曲肘約成60~90度之間,慢跑時手肘保持自然前後擺動,配合步伐的節奏,以增加身體前進的動力。慢跑途中可適度放鬆手臂以減低肩膀的緊張;遇到上坡時則可以加大擺動,以協助前進。 2.上半身則須保持穩定,軀幹要保持伸展向上的姿勢,腰部則要穩定的隨著前進的節奏而放鬆自然的律動。髖關節微微上提,股關節則放鬆以幫助下肢作協調的跨步動作。 3.腳部動作要輕快,以腳跟先著地,重心迅速轉換到腳的前端上,穩定的接觸地面,使身體能持續維持良好的姿勢。慢跑當中腳要盡量接近地面,無須騰躍過高,以免造成疲勞提早出現。另外,每一步伐的長度以短而密集的方式較能達到持久的運動時間。 運動裝備 選擇輕便、排汗佳的運動服裝。冬季低於攝氏10度以下的天氣,則建議穿上緊身運動褲、套頭長袖衫,以維持身體的基本體溫,也可加上毛線帽、手套,保持

运动处方模板

运动处方 姓名:陈超性别:男年龄: 19(一)第一阶段运动情况简述: 在将近一个月的实践过后,个人觉得上回制定的运动处方运动量过大,不太合理,很容易疲乏,比较难坚持下来。 在跑步方面,因现在天气转冷,而且常刮风,有时候不太适合跑步,所以今后一周的跑步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保持一周2~3次吧,下午或傍晚比较合适。同时因天气干冷,身体很难热起来,在跑步前要注意多花时间做热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跑楼梯比跑步更累,对呼吸要求更高,对脚踝的冲击力更大。可能是因为热身做的不太够,同时也太用劲跑,导致效果不是太好,每回都特累。所以,今后在跑楼梯前一定要先把身体活动开来,而且不要猛地一股劲往上冲,保持一定的速度即可。 室内的力量训练开展的还不错,身体挺适应,一周2,3次也比较合理。可以适当增加组数。 (二)活动安排 前言:因现在天气变差,一周保持2~3次的跑步即可。可适当增加跑楼梯的次 数,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速度。并且,不管是跑步还是爬楼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热身上,等身体热开,舒展开了再运动。 跑步: ●跑步之前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全身的关节,如头部运动、腰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手脚腕运动,压压腿等,慢走操场一圈, ●跑步时间控制在9分钟左右(个人步子较大,平常速度一般会在9分钟左右), 跑操场5圈2000m,中间有适当的速度训练。 ●跑完之后再抖抖腿,压压腿,慢走一圈,放松肌肉, 跑楼梯: ●跑之前同样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同上。 ●六号楼B座,12层,上下来回两趟,控制速度。 ●跑完之后做一些的活动,放松肌肉。 力量训练:每周2~3次,简单的力量训练。时间定于晚上睡前三小时或者下午。

运动处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研究现状与应用背景

运动处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在1953 年, 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发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 引起了世界各国在体育过程中应用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随后, 德国的肖立赫以及英国里兹大学的R. E. 摩根和G. T. 亚当逊等, 创造了一种巡回锻炼法——是最初的运动处方模式。巡回锻炼中, 以极限体能的50%或70%为运动强度, 要求锻炼者按一定顺序绕设立的各个锻炼站连续重复地进行锻炼, 并要求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负荷不同。该方法既可发展速度, 又可发展耐力和力量, 全面锻炼身体。综合运用重复锻炼、间歇锻炼等方法。这些都与后来研究的运动处方原则相符合, 所以巡回锻炼法本身就是按运动处方原则制定的一种健身运动处方。摩根和亚当逊在研制巡回锻炼法中, 还提出超量负荷的具体办法, 即巡回锻炼一段时间后再测定极限体能, 然后继续按极限负荷的50%原则确定锻炼负荷。这是首次提出人体运动产生适应性反应后,怎样调整运动量和负荷量的问题,是对运动处方研究取得的突破性的重大进展。德国阿肯是世界性跑步热的积极倡导者, 他于1947 年倡导“长距离慢跑” , 即健身跑。1967年创立了国际老年长跑协会。他对耐力运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利用医疗步行、健身跑防治心脏病和癌症的运动处方。德国霍尔曼(Ho llm ann)研究所自1954 年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 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以及心肌梗塞、高血压病、肥胖症、糖尿病的康复运动处方。Ho llm ann 教授明确指出, 在几年之内, 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运动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60 年代中期, 劳伦斯和他的同事们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 为宇航员制定运动处方。他们根据体质变化不断调整运动量。自1965 年起对宇航员实行了一套全新的锻炼方案——运动处方。8 年之后, 有3 位宇航员历时28 天太空飞行健康归来。这是运动处方在航天生理学的应用中取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成果。美国医学家Kenneth H. Cooper 对健身与健康关系进行研究, 于1986 年发表了《有氧代谢运动》、《12 分钟体能测验》及《有氧运动得分制》等专著, 其中《有氧代谢运动》已被译成25 种文字, 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 对人类保健医学和运动医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日本以猪饲道夫为首的运动生理学家1965 年倡议研制运动处方。随后建立了一个以铃木慎次郎为首的运动处方研究委员会, 并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 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几个研究小组, 进行运动处方的研制和应用实验。70 年代出版的《运动处方》、《日本健康运动处方》以及之后的伊藤朗等人出版的《从生理学基础到运动训练、运动处方》、《从运动生化到运动处方》等书, 对日本运动处方的研究推广和健身运动的兴起起了积极的作用。加拿大受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影响, 也十分重视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里德、汤姆森合著的《健身运动处方》(Exer2cise P rescr ip t io F itness)一书, 是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研究。 2运动处方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 大类。预防健身运动处方: 不同年龄人群以增强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处方。竞技运动处方: 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康复体育运动处方: 用于病人和残疾者以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健美运动处方: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 发展趋势在广度上, 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 用与推广; 在深度上, 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 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 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 研究运动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退化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影响与机理等。 2.1此外, 运动处方在应用和发展中还呈现如下趋势。 健身运动处方已成为各国实施健康计划的重要内容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已具有较完整、成熟的理论和实践。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应用健身运动处方提高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