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的维护方法

切削液的维护方法
切削液的维护方法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与机床腐蚀的防护

金属切削液—乳化液以其价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没有按规范化的要求使用,以致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有操作者在乳化液失效发臭的情况下仍在使用,结果是使工件生锈,腐蚀机床,污染环境等等。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乳化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乳化液的配制

1) 水质:配制乳化液所用的水十分重要,水的适宜硬度应为50~200。

用硬水配制的乳化液常会迅速分层,析出大量的油和不溶于水的皂,影响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如水质太软,泡沫就有可能增多。所以配制乳化液时要预先了解水质的情况,如水质太硬必须经过预处理,可在水中加人0.1%~0.3%的三聚磷酸钠或二乙胺四醋酸钠,便可起到降低水质硬度的作用,最好使用去离子水。

2) 稀释: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乳化液(原液)量和水量。

操作方法是: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人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人乳化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人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

特别注意:乳化液原液和水的加人程序不能颠倒,不要在机床的油池(槽)内直接调配乳液。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工人在配制乳化液时随意性很大,操作者看到水箱内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浓缩液,搅拌后觉得切削液不够白,再加浓缩液;看上去太浓了又再加水,一切以感觉为主。认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结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许是1:30,这必定会对切削液产生严重影响。

水溶性切削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形式对涧滑和冷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规律是切削负荷越大,润滑要求越高,则切削液配制浓度相对越大;加工速度越高则对冷却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浓度则相对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切削负荷的变化规律是:磨削<车削<铣削<拉削。而加工速度则正好相反。

2 连续使用

由于切削液使用环境是开放式的,以及一般的切削液组成成分抗菌性能有限,所以就给外界细菌和微生物的侵人和繁殖创造了条件。由于切削液中生长的细菌多数为厌氧菌,所以切削液长时间停机不用就会形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缺氧环境,而连续使用则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切削液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故切削液使用“不怕动就怕静”,所以停机时间不要超过三天。

3 乳化液的清洁

乳化液的维护管理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外界污染物的混人和及时清除,另一个是保持水溶性工作液的性能稳定:如浓度、防锈性、pH值、抗菌能力等。

虽然一般切削液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某些成分由于就是细菌和微生物的养分,所以在抗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切削液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各种杂物往往是切削液腐败的根源。例如:烟头,茶水,棉纱等杂物随意丢弃于水盆内,污染了切削液,成为了细菌和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载体和养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不让外界异物混人,一旦混人须立即清理。

在基本无外界异物混人的情况下,污染切削液的物质主要是金属粉末和砂砾细粉、飘浮油和游离水、微生物和繁殖物等等。

飘浮油是指机床传动和液压系统用油因机床密封不严漏人切削液系统的油。飘浮油的危害是使切削液系统的某些材料膨胀变形,干扰了乳化液的乳化平衡,使乳化液失去稳定性。而且飘浮油常浮于乳液油表层,阻挡了乳化液和空气的接触,导致乳化液缺氧,使厌氧菌快速繁殖,加速乳化液的腐败变质。

4 切剖液使用中的问肠及对策

当乳化液由乳白色变成灰褐色,有腐败臭气发生时,应立即添加杀菌剂将菌杀灭,或重新更换乳化液。目前较常用的低毒杀菌剂为三丹油,添加量约0.1%~0.2%(对稀释后的乳化液),对延长乳化液的使用周期有明显效果。一般酚类的杀菌剂毒性较大,对废液的排放造成污染,已较少使用。

pH值(范围1~14广谱试纸):一般情况下pH值应在8.3~9.2之间为正常(具体范围以厂家技术指标为准)。不同品种乳化液的PH值是不同的。当发现pH值有降低的倾向时,乳化液防锈性能会急剧下降。所以应及时加人新的切削液或添加pH值增高剂(如碳酸钠),提高pH值,使pH值保持在8.3~9.2左右。当乳化液的pH值过9时,微生物便难于繁殖。

节假日等长期停机时,应向液箱内定期鼓入空气,以防止厌氧菌的繁殖,同时也可除去臭气。

注人新液时,要把机床周围及供液系统内的切屑和油污等物全清除,并用杀菌剂消毒后才加人新液,不清洗干净就等于向新液中投放腐败的菌种。

5 机床腐蚀

水溶性切削液有良好的冷却性能,但对机床的危害也不可忽视。水溶性切削液中的水对机床的腐蚀是点点滴滴作用的,其危害程度是逐渐加大的,历时较长,很难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即使危害到产生故障的程度,用户一般也不会考虑到是切削液的问题而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日积月累的腐蚀将会导致机床加工精度的降低,从而大大地缩短了机床的使用寿命,直至报废。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的润滑性能不好,而且能冲走洗去机床上的润滑油及密封轴承的油脂。

2) 腐蚀金属表面,水溶性切削液虽然添加了防腐蚀成分,但仅对被加工的工件有用,对机床作用不大。防腐蚀剂的功能是使工件表面产生最大程度地化学钝化作用。当机床工作时,由于切削液中水的蒸发,在机床工作区产生的空气相对湿度高达100%,当机床停止工作后,空气中的潮气在机床的金属表面凝聚成水,机床的腐蚀难以避免。

3) 水溶性切削液中的水是一种电解液,内部材料不同的机床就可能成为潜在的“蓄电池”。当水溶性切削液渗人时,切削液中的水就可能使相互接触的不同金属产生电蚀,电蚀可能引起生锈,轻者影响机床的精度,操作困难;重者机床不能用。

4) 水溶性切削液中的细菌是产生腐蚀的另一原因,同时又可加速腐蚀的进行。切削液中细菌含量高,就可能改变切削液中防腐蚀剂的化学性能,使之无效,更甚的是,细菌的繁殖可导致腐蚀的发生,使机床部件间的腐蚀速度显著地增大。如果用来稀释切削浓缩液的水质地很差,含有较多的矿物质,那么发生腐蚀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5) 切削液对弹性体如。形圈,垫圈,密封圈等也发生作用。

6 腐蚀的控制与消除

显然,使用水溶性切削液,用户必顺在机床维护与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以控制腐蚀的产生,甚至基本上消除腐蚀。

为防止水对金属表面腐蚀,应该经常对机床进行充分的油润滑,对机床的重要部位涂抹油脂。

准确地控制切削液的浓度,当机床停工时,用切削液冲洗干净机床表面,而且要打开机床护罩,以驱散机床工作区的潮湿空气。

为防止电蚀的发生,应在金属表面涂抹上一层防水的润滑油脂。而且应使机床严格地接地,仅使电器柜接地是不够的,

为避免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应定期清洁或更换切削液,及时地清除切屑,而且要用软水(矿物质含量低的纯净水)稀释切削浓缩液。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进行水溶性金属切削液的选取时,在满足切削加工工艺要求的同时,更注重其对人身健康的危害、废液处理和综合成本等方面的选取;这一观点逐渐被国内金属切削加工行业所接受。

水溶性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维护管理得当,不仅可获得最佳切削加工效果,而且可以大大延长水溶性切削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液排放量,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收益。

切削液变质

切削波变质发臭的问题

切削液变质发臭的主要原因是: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切削液中的细菌主要有耗氧菌和厌氧菌。耗氧菌生活在有矿物质的环境中,如水、切削液的浓缩液和机床漏出的油中,在有氧条件下,每20 ~30min 分裂为二。而厌氧菌生存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每小时分裂为二,代谢释放出SO 2 ,有臭鸡蛋味,切削液变黑。当切削液中的细菌大于106 时,切削液就会变臭。

(1) 细菌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入到切削液中:

配制过程中有细菌侵入,如配制切削液的水中有细菌。

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切削液。

工件工序间的转运造成切削液的感染。

操作者的不良习惯,如乱丢脏东西。

机床及车间的清洁度差。

(2) 控制细菌生长的方法

使用高质量、稳定性好的切削液。

用纯水配制浓缩液,不但配制容易,而且可改善切削液的润滑性,且减少被切屑带走的量,并能防止细菌侵蚀。

使用时,要控制切削液中浓缩液的比率不能过低,否则易使细菌生长。

由于机床所用油中含有细菌,所以要尽可能减少机床漏出的油混入切削液。

切削液的pH 值在8.3 ~9.2 时,细菌难以生存,所以应及时加入新的切削液,提高pH 值。

保持切削液的清洁,不要使切削液与污油、食物、烟草等污物接触。

经常使用杀菌剂。

保持车间和机床的清洁。

设备如果没有过滤装置,应定期撇除浮油,清除污物。

2 .切削液的腐蚀问题

(1) 产生腐蚀的原因

切削液中浓缩液所占的比例偏低。

切削液的pH 值过高或过低。例如PH >9.2 时,对铝有腐蚀作用。所以应根据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pH 值。

不相似的金属材料接触。

用纸或木头垫放工件。

零部件叠放。

切削液中细菌的数量超标。

工作环境的湿度太高。

(2) 防治腐蚀的方法

用纯水配制切削液,并且切削液的比例应按所用切削液说明书中的推荐值使用。

在需要的情况下,要使用防锈液。

控制细菌的数量,避免细菌的产生。

检查湿度,注意控制工作环境的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要避免切削液受到污染。

要避免不相似的材料接触,如铝和钢、铸铁( 含镁) 和铜等。

? 产生泡沫的问题

在使用切削液时,有时切削液表面会产生大量泡沫。

(1) 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

切削液的液面太低。

切削液的流速太快,气泡没有时间溢出,越积越多,导致大量泡沫产生。

水槽设计中直角太多,或切削液的喷嘴角度太直。

(2) 避免产生泡沫的方法

在集中冷却系统中,管路分级串联,离冷却箱近的管路压力应低一些。

保证切削液的液面不要太低,及时检查液面高度,及时添加切削液。

控制切削液流速不要太快。

在设计水槽时,应注意水槽直角不要太多。

在使用切削液时应注意切削液喷嘴角度不要太直。

? 操作者皮肤过敏的问题

(1) 产生操作者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

pH 值太高。

切削液的成分。

不溶的金属及机床使用的油料。

浓缩液使用配比过高。

切削液表面的保护性悬浮层,如气味封闭层、防泡沫层。杀菌剂及不干净的切削液。

(2) 在工作中,为了避免操作者皮肤过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操作者应涂保护油,穿工作服,带手套,应注意避免皮肤与切削液直接接触。

切削液中浓缩液比例一定要按照切削液的推荐值使用。

使用杀菌剂要按说明书中的剂量使用。

切削液使用方法

切削液的使用与保养 金属切削液以其物美价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在其使用过程中, 因使用者没有按规范化的要求使用,以致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切削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稀释使用: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切削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5%)和所需切削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 操作方法: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切削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保持均稳. 特别注意: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顺序不能颠倒,尽量不要在机床的油池(槽)内直接调配工作液.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经常看到工人在配制切削液时随意性较大, 操作者看到水箱内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浓缩液,搅拌后觉得切削液浓度不够,再加浓缩液;看上去太浓了又再加水,一切以感觉为主. (切忌只加水,不加原液),认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结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许是1:10或1:30,这必定会对切削液产生严重影响. 水溶性切削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不同的加工形式对润滑和冷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一般规律是切削负荷越大,润滑要求越高,则切削液配制浓度相对越大;加工速度越高则对冷却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浓度则相对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切削负荷的变化规律是:磨削<车削<铣削<拉削.而加工速度则正好相反.

注意事项:本品用水稀释时,请选用优质水源(如自来水或其他优质水),禁用深井水,河水或未净化的水。室内贮存,选择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防止水分和杂质混入而影响产品质量。 二、连续使用由于切削液使用环境是开放式的, 以及一般的切削液组成成分抗菌性能有限, 所以就给外界细菌和微生物的侵入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由于切削液中生长的细菌多数为厌氧菌, 所以切削液长时间停机不用就会形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缺氧环境, 而连续使用则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切削液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故切削液使用"不怕动就怕静",所以停机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三天。 三、切削液的清洁卫生切削液的维护管理有两个方面, 一是防止外界污染物的混入和及时清除, 另一个是保持水溶性工作液的性能稳定:如浓度,防锈性,pH 值,抗菌能力等. 虽然一般切削液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但某些成分由于就是细菌和微生物的养分, 所以在抗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切削液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各种杂物往往是切削液腐败的根源.例如:烟头,茶水,棉纱等杂物随意丢弃于水槽内,污染了切削液,成为了细菌和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载体和养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不让外界异物混入,一旦混入须立即清理. 在基本无外界异物混入的情况下, 污染切削液的物质主要是金属粉末和砂砾细粉, 漂浮油和游离水,微生物和繁殖物等等. 漂浮油是指机床传动和液压系统用油因机床密封不严, 漏入切削液系统的油.漂浮油的危害是使切

数控铣床维护和保养

数控铣床维护和保养 版本号:00 一、安全操作: 1.数控铣床是一种精密的设备,所以对数控铣床的操作必须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 2.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且能熟练操作,非专业人员勿动; 3.在操作前必须确认一切正常后,再装夹工件。 二、日常维护和保养: 1.操作者在每班加工结束后,应清扫干净散落于工作台、导轨等处的切屑、油垢;在工作 结束前,应将各伺服轴回归原点后停机; 2.检查确认各润滑油箱的油量是否符合要求。各手动加油点、按规定加油; 3.注意观察机器导轨与丝杠表面有无润滑油,使之保持润滑良好; 4.检查确认液压夹具运转情况,主轴运转情况; 5.工作中随时观察积屑情况,切削液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有积屑严重应停机清理; 6.如果离开机器时间较长要关闭电源,以防非专业者操作。 三、每周的维护和保养: 1.每周要对机器进行全面的清理。各导轨面和滑动面及各丝杆加注润滑油; 2.检查和调整皮带、压板及镶条松紧适宜; 3.检查并扭紧滑块固定螺丝、走刀传动机构、手轮、工作台支架螺丝、顶丝; 4.检查滤油器是否干净,若较脏,必须洗净; 5.检查各电气柜过滤网,清洗粘附的尘土。 四、月与季度的维修保养: 1.检查各润滑油管要畅通无阻、油窗明亮,并检查油箱内有无沉淀物; 2.清扫机床内部切屑、油垢; 3.各润滑点加油; 4.检查所有传动部分有无松动,检查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情况,必要时作以调整或更换; 5.检查强电柜及操作平台,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用吸尘器或吹风机清理柜内灰尘。检查 接线头是否松动(详见电气说明书); 6.检查所有按钮和选择开关的性能,各接触点良好,不漏电,损坏的更换。 五、每年的维修保养: 1.检查滚珠丝杠,洗丝杠上的旧润滑脂,换新润滑脂; 2.更换X,Z 轴进给部分的轴承润滑脂,更换时,一定要把轴承清洗干净; 3.清洗各类阀、过滤器,清洗油箱底,按规定换油; 4.主轴润滑箱清洗,更换润滑油; 5.检查电机换向器表面,去除毛刺,吹净碳粉,磨损过多碳刷及时更换; 6.调整电动机传动带松紧; 7.清洗离合器片,清洗冷却箱并更换冷却液,更换冷却油泵过滤器。

切削液使用说明和管理规范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 B)微乳化液 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切削液使用规范标准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 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 B)微乳化液 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4.2.2.2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2.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2.2.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4.2.2.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4.2.2.6 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容

金属切削液的基本知识

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 切削液的配比 (1)苏打水 苏打(无水碳酸钠):1% 亚硝酸钠:0.25%---0.6% 水:余量 将上述物质,加以3---4倍质量的热水(水温40---50度),搅拌3---5分钟,再加入剩余质量的水,再搅拌5分钟。 优点:冷却性能好,防腐蚀作用,良好的洗涤性,成本低 (2)乳化液 取1.5%---2.5%左右的乳化油,先用少量的温水融化,然后倒入储有足量水的水箱中即可。但要求有较高的防锈,防腐蚀性能时,加入苏打和亚硝酸钠各0.2%左右。 优点:具有良好的冷却性能和润滑性能,有防腐蚀作用。 常用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1) 碳素工具钢(如T10、T12A)及合金工具钢(如9SiCr)特点是淬火硬度较高,价廉。但耐热性能较差,淬火时易产生变形,通常只用于手工工具及形状较简单、切削速度较低的刀具。 (2) 高速钢高速钢是含有较多W、Mo、Cr、V 等元素的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具有较高的硬度(热处理硬度可达HRC62-67)和耐热性(切削温度可达500-600°C)。它可以加工铁碳合金、非铁金属、高温合金等广泛的材料。高速钢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抗冲击振动的能力较强,适宜制造各类刀具。但因耐热温度较硬质合金低,故不能用于高速切削。常用牌号分别是W18Cr4V和W6Mo5Cr4V2等。 (3)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具有较的硬度(70~175HRC),能耐850℃~1000℃的高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以及高硬度。因而其切削速度比高速钢刀锯提高2到3倍,主要用于高速切削,但其强度、韧性和工艺性不如高速钢,因此通常将硬质合金焊接或机械夹固在刀体(刀柄)上使用(如硬质合金车刀)。常用的硬质合金有钨钴类(YG类)、钨钛钴类(YT类)和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YW类)三类。 ① 钨钴类硬质合金(YG类) 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由WC和Co组成, YG类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较好,不易崩刃,很适宜切削切屑呈崩碎状的铸铁等脆性材料。常用的牌号有YG3、YG6、YG8等。其中数字表示Co含量的百分比,Co含量少者,较脆、较耐磨。YG8用于粗加工,YG6和YG3用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②钨钛钴类硬质合金(YT类) YT类硬质合金主要由WC、TiC和Co组成,它里面加入了碳

铜材的切削液选择和维护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用电器、汽车、建筑、电子仪器仪表、国防、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行业。铜加工业(铜产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根据产品形状可细分为铜管材、铜板带材、铜箔材、铜棒材、铜型材、铜线材等子行业,其中铜管材、铜棒材均属于铜产品制造业中发展较快的细分行业。 铜加工有加工硬化的特性,就是随着加工率的增加,其塑性降低,强度增加,变形难度增加,理论上黄铜每次退火之间加工率可达80%以上,紫铜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达到这么大的加工率其轧制力将增加很大,设备效率降低,通常采用每次软化退火之间加工率黄铜60%-70%,紫铜可以大些,达90%,利用其塑性较好时,可以大加工率加工,其加工效率比较高,对设备投资较小,同时加工率大边部破裂也会增加,板形控制难度也会增加;所以必须进行再结晶软化退火,提高材料塑性(可加工性),来继续进行深加工。 综合上面所述,铜及其合金切削液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保证良好的润滑性、冷却性、过滤性和防锈性,因此可用于铜及其合金加工的切削液与普通的切削液有所不同,选择一款合适的切削液是十分必要的。 铜材切削液的选择 根据加工条件和加工精度的要求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切削液。对于高速加工可产生大量的热量,如高速切削、钻孔等,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被切削液带走,将会发生粘刀现象,严重的会出现积屑瘤,将严重的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糙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热量也可

使工件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到工件的精度。因此切削液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其本身的润滑性也要考虑其冷却性能,对于精加工易选择乳化型减摩切削液或低粘度的切削油,如联诺化工的乳化型切削液SCC101和切削油NC600,对于半精加工和粗加工可选择低浓度的乳化型减摩切削液或半合成减摩切削液等具有良好冷却性能的切削液如联诺化工的乳化型切削液SCC102和半合成切削液SCC618。 对于磨削加工来说,磨削下来的磨屑非常细小,而且在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选择切削液时既要考虑润滑和冷却性能外还要考虑到切削液的过滤性,如选择的切削粘稠度过大,切屑不能及时沉积降下去或被过滤出去,那么就会随切削液循环到加工区而划伤工件表面而影响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因此对于精磨或超精磨易选用低粘度减摩磨削油或半合成减磨切削液,如联诺化工的半合成切削液SCC638,对于半精磨或粗磨可选用低浓度度的半合成切削液或全合成切削液,如联诺化工的半合成切削液SCC638A和全合成切削液SCC750A。 在切削液的选择方面除了要考虑切削液的润滑性、冷却性等性能外,还要考虑切削液的防锈性、成本和易维护等方面的性能。切削油易选用粘度相对较低的基础油加入减磨添加剂,这样既可达到润滑减摩,也可有很好冷却和易过虑性。但是切削油存在的问题是闪点低,在高速切削时烟雾较重,闪点低,危险系数较高,而且挥发快,用户使用成本相应变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景况下尽量选用水溶性切削液。对于水性切削液,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防锈性。现在常用的水性铝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与机床腐蚀的防护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与机床腐蚀的防护 金属切削液—乳化液以其价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没有按规范化的 金属切削液—乳化液以其价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没有按规范化的要求使用,以致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有操作者在乳化液失效发臭的情况下仍在使用,结果是使工件生锈,腐蚀机床,污染环境等等。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乳化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乳化液的配制 水质:配制乳化液所用的水十分重要,水的适宜硬度应为50~200。 用硬水配制的乳化液常会迅速分层,析出大量的油和不溶于水的皂,影响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如水质太软,泡沫就有可能增多。所以配制乳化液时要预先了解水质的情况,如水质太硬必须经过预处理,可在水中加人0.1%~0.3%的三聚磷酸钠或二乙胺四醋酸钠,便可起到降低水质硬度的作用,最好使用去离子水。 稀释: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乳化液(原液)量和水量。 操作方法是: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人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人乳化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人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 特别注意:乳化液原液和水的加人程序不能颠倒,不要在机床的油池(槽)内直接调配乳液。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工人在配制乳化液时随意性很大,操作者看到水箱内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浓缩液,搅拌后觉得切削液不够白,再加浓缩液;看上去太浓了又再加水,一切以感觉为主。认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结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许是1:30,这必定会对切削液产生严重影响。 水溶性切削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形式对涧滑和冷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规律是切削负荷越大,润滑要求越高,则切削液配制浓度相对越大;加工速度越高则对冷却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浓度则相对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切削负荷的变化规律是:磨削<车削<铣削<拉削。而加工速度则正好相反。 2 连续使用 由于切削液使用环境是开放式的,以及一般的切削液组成成分抗菌性能有限,所以就给外界细菌和微生物的侵人和繁殖创造了条件。由于切削液中生长的细菌多数为厌氧菌,所以切削液长时间停机不用就会形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缺氧环境,而连续使用则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切削液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故切削液使用“不怕动就怕静”,所以停机时间不要超过三天。 3 乳化液的清洁

切削液使用和维护须知

中石油金属加工液版本号: WX-GY200515 昆仑KL GRC2622全合成切削液使用和维护须知 1、排放、清洗和配液 1) 换液前必须对过滤器和其管路进行清洗,去除设备管路内的杂质、污垢、各类菌皮;提前两天在工作液箱内添加杀菌剂,进行16-48小时循环后,彻底排干净液槽内废液。2) 排放后用机械方法去除箱底沉淀物、顽垢和金属屑等。3) 加水到液槽,使循环泵工作。添加清洗剂浓度0.5-1%左右,系统循环1小时后排放废液,人工去除液箱内残余物。4)加水到液槽,使循环泵工作,配液用水的硬度以不大于200ppm 为宜,在循环同时缓慢加入原液至目标控制 浓度。 2、指标监控 表1-工作液控制指标及检测频率检测项目 控制指标检测频率浓度(折光仪) 数控车床 加工中心(钻孔、攻丝) 加工中心(精镗、铰孔) 2.0%-4.0% 3.0%-5.0%5.0%-8.0%每天一次泡沫 微弱或无每天一次pH 8.5-9.5每月一次杂油 < 2.0%每月一次防锈性 <2级每月一次测菌 <106每月一次硬度<500ppm 每月一次注:当控制指标发生超差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浓度、添加各类添加剂或换液等措施。 浓度等控制指标仅做参考,特殊工艺要求可视加工情况进行修正。 3、日常维护 1) 检测浓度并做记录,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并复测,直至符合控制指标。2) 检查液位,如液位低,则需补充原液和水。3) 泡沫超标时,添加消泡剂。4) pH 值超出控制范围,适当添加pH 调节剂。5) 杂油大于2.0%时,建议人工撇除杂油。6) 防锈性下降时,添加防锈剂。7) 细菌超标时,添加杀菌剂。8) 硬度超标时,添加去离子水,持续两周不能改善,建议换液。9)定期清理液槽中金属屑,金属屑与沉积物的混合易引起细菌的滋生,从而导致加工液的变质。 10)长时间停工前需撇除杂油,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天循环工作液1-2小时。 4、存储说明 1) 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产品应放置在通风阴凉(4℃至40℃)室内存储。2) 避免与火源、热源、强氧化剂、强碱、强酸接触。3) 开盖取出部分浓缩液后应及时盖严,以防止水分或其它杂质污染包装桶内产品。4) 如低温冻结,将产品置于20℃左右环境中完全解冻后即可使用不影响效果。5)长期存放后部分产品外观颜色变深并不影响其使用效果。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_切削液处理方法详解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_切削液处理方法详解 本文档由深圳机械展SIMM整理,详细介绍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必须严格按照切削液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吗,我们下面来一起看看切削液处理方法。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_切削液处理方法详解 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1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2、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3、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5、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切削液的使用技巧 1.需要根据使用对象定期补给切削液,补给的切削液浓度配置范围在3%-5%,具体请依照实际情况酌情而定。 2.要做到及时清理管道中沉淀的铁屑和过滤系统,保持过虑系统干净、畅通,这样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第一步加入切削液前,先彻底清理水箱底部沉淀的废屑废渣,然后使用清水将切削液水池和管道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做可以起到好的清洗效果。 4.在配置切削液时,须添加适量水,然后加入浓缩液。最好使用准确的计量器皿配置浓缩液和水的数量,切削液初次加入时应适当偏高,配置范围为5%-10%为宜。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之日常维护管理 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2 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切削液作用 切削液主要作用分为四类:一、润滑作用;二、冷却作用;三、清洗作用;四、防锈 作用。 一、润滑作用 切削液在切削过程中的润滑作用,可以减小前刀面与切屑,后面刀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形成部分润滑膜,从而减小切削力、摩擦和功率的消耗,降低刀具与工件坯料摩擦部位的表面温度和刀具磨损,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在磨削过程中,加入磨削液后,磨削液渗入砂轮工件及磨粒、磨屑之间形成润滑膜,使界面间的摩擦减小,防止磨粒切削刃磨损和粘附切屑,从而减小磨削力和摩擦热,提高砂轮耐用度以及工件表面质量。 二、冷却作用 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是通过它和因切削发热的刀具和工件间的对流和化学作用把切削热从刀具和工件处带走。从而有效的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和刀具的人变形,保持刀具的硬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的耐用度。切削液的冷却性能和其导热系数、比热、汽化热以及粘度有关。水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均高于油,以此水的冷却性能要优于油。 三、清洗作用 清洗作用在金属切削过程中,要求切削液有良好的清洗作用,除去生成的切屑、磨屑以及铁粉、油污和砂粒,防止机床和工件、刀具的玷污,使刀具或砂轮的切屑刃口保持锋利,不致影响切削效果,对于油基切削油,粘度越低,清洗能力越强,尤其是含有煤油、柴油等轻组份的切削油,渗透性和清洗性能就越好。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基切削液,清洗效果越好,因为它能在表面上形成吸附膜,阻止粒子和油泥等粘附在工件、刀具及砂轮上,同时它能渗入

废切削液处理方法

废水来源: 废切削液由于其乳化程度高、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可生化性差,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难处理的有机废水,属于国家危险废物HW09。 废切削液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油面的覆盖隔绝了水体的表面复氧,使水体丧失了自净能力;水体溶解氧的减少又破坏了水中生态平衡;而油类的氧化作用又将加速水体恶化;油中一些低沸点芳香烃化合物对水中生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水中的油会使水质变坏变臭,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废切削液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能排放。 处理方案: 蒸发处理是使用低温真空蒸发器对削废液,乳化液,机加工冷却液废水进行蒸发浓缩处理。经过废水处理系统真空蒸馏后残留物的量会减少到原有废水量的5%,水蒸气冷凝后几乎不含任何杂质,可作为工艺水送回到生产过程中。 蒸发处理优势: 1、相较于传统蒸发技术,热泵蒸发技术在能耗上可以节约90%以上;

2、其唯一的热源为电。无需任何蒸汽供热或者作为辅助热源,因而大大节 省设备的配套设施的投资及消耗; 3、由于热泵其自身可以同时输出冷媒对物料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所以无 需任何外部的冷却水供应,因而大大节省设备的配套设施及冷却水和电的消耗; 4、模块化设计。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占地面积小,组装运行快速方便; 5、超低温蒸发。真空度达45mbar,蒸发温度最低可达32℃。更加适合热敏 性物料。对于腐蚀性物料对设备的腐蚀程度降到最低,延长设备的寿命; 6、全自动化控制及运行。相较于MVR蒸发器,其操作简单,控制点少, 自动化程度更高,故障率低,运行稳定,维修及保养成本极低; 7、由于其规模效应,热泵蒸发器适用于蒸发量低于1000公斤/小时的工 况。这很好的解决了中小型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等的窘境,为我们中小型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意大利废水浓缩系统应用广泛,包含: ?废水蒸馏 ?废水浓缩 ?机加工废水浓缩

金属切削液的管理及维护

金属切削液的管理及维护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8更新时间:2010-07-13 对切削液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可使你的工厂得到更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切削液的使用寿命更长、刀具和工件间的润滑更好、冷却速度更快、产品的单件成本降低等方面。清洁的液体也能使你有一个更为安全、更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减少废液的处理。 要想维护管理好切削液,就需要注意导致切削液不稳定的原因和信号,并经常性地做一些基本的维护工作。 水质 水质的好坏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切削液的成分中90%以上是水,配制切削液用水的质量对切削液总体性能的影响,比任何其他因素都大。因此,水质是应首先给予注意的重要因素。 对切削液性能影响最大的是溶解于水中的固体成份,即水的硬度、盐类。这些因素的变化会改变切削液的性能,对切削液系统产生影响。它们能促进不溶性皂的形成,造成管路和过滤器的堵塞,不溶性皂也易粘附于机床表面。Ca2+、Mg2+和切削液中的多种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和润湿剂)也能发生反应,从而影响到液体的总体性能。 由于切削液槽中水分的蒸发,使得切削液中的矿物质、盐类得到浓缩,这样系统中溶液的硬度会越来越高,对切削液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除钙盐和镁盐外,可对切削液造成问题的尚有其它盐类。含有Cl-和SO42-的可溶于水的盐类,会对工件造成锈蚀。溶于水中的铁盐会降低切削液的防锈性能。尽管液体中有防锈添加剂,当液体中铁离子的含量增高时,铁盐会沉着于工件和机床表面,产生锈斑。 对于乳化液来说,矿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离子会影响乳化油的粒度,使其粒度增大,大的粒子又较易集合成更大的粒子,最后形成乳脂或导致油的析出。当矿物质含量高时,会影响可溶性液的悬浮性,这将缩短切削液的使用寿命。

切削液的选用与维护

切削液的选用与维护 1概述 切削液作为一种金属切削加工介质,由于其属于边缘、交叉学科范畴,常常被忽视,但它在金属切削加工中被广泛采用,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提高切削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加工环境。随着切削加工效率、切削加工材料及加工质量的不断提高,切削液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很重要,对切削液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我国机械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迅速,对切削液的数量需求大增,它带动了切削液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目前,市场上国内和国外品牌切削液品种繁多,其性能、价格差异很大,如同类国产与国外品牌切削液之间价格相差4-6倍,不同类型国产或国外品牌切削液之间价格相差1-4倍。选用合适的切削液,能在提高金属切削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加工环境方面,取得最大的效益。此外,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参数需要控制,如切削液浓度1%的变化即可在加工零件上明显地表现出来,能直接导致零件加工质量的下降或刀具的异常消耗。因此,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切削液,并做好切削液使用中的维护工作,是我们在金属切削加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2切削液的功能与类型 (1)切削液的功能 切削液的主要功能是润滑与冷却。它可以减缓刀具(砂轮)的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减少工件的热变形,提高加工效率。切削液的另两项重要功能是清洗与防锈。即它可以冲走加工区域的切屑,减少切屑及灰尘的粘结,改善和提高加工表面的清洁度,防止工件、刀具、机床生锈或腐蚀。 此外,考虑到切削加工的经济性和环境方面要求,切削液还需具备下列功能:贮存稳定性、乳化稳定性、泡沫抑制性,与机床密封材料、油漆等的相容性,对人体、环境无害或损害少等。 (2)切削液的类型 切削液的分类方法很多,最主要,也是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是ISO6743/7分类法,它将切削液分为油基型和水基型,水基型可进一步分为乳化液、半合成液(或微乳液)及合成液。它们的主要区别如表一所示。

切削液常见问题的处理

切削液常见问题的处理 由于水性的切削液自身的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很多的客观因素包括温差、水质、原料品质、使用的工况、操作工的习惯等。对于部分问题提供一些解决办法和方案供您参考。 一、如何处理切削液伤手的问题 切削液伤手的特征有:手脱皮、皮肤起红疹、起泡、发炎、瘙痒、有伤口的地方溃烂等,解决这些需要了解切削液的各种组分。 1、对于手脱皮这种情况,跟切削液的pH值存在很大的关系,过高就会出现这种特征,一般加工铸铁、钢材类的切削液工作液pH值尽量保持在8.5-9.5之间、对于铝材切削液工作液pH值应保持在8.5-9.0之间合适。如减少三乙醇胺的使用量。 2、对于手上皮肤的其他症状。跟切削液中的杀菌剂有关,杀菌剂使用量太高会刺激皮肤,出现炎症,三嗪类的杀菌剂如(BK)作用机理是细菌分解杀菌剂从而产生甲醛,甲醛有防腐灭菌的效果。甲醛会刺激皮肤,出现炎症,所以使用这类杀菌剂不宜过高,另外过多的使用亚硝酸钠也会刺激皮肤,出现瘙痒、溃烂。 此外也不排除其他的原因,如操作人员的体质、皮肤过敏等因素。 二、关于加工出来的铸铁件、钢件没有生锈,而机床导轨出现生锈的情况 有些负荷加工需要添加极压剂(主要以含S、P、Cl等极压活性元素的化合物),这类添加剂和润滑剂复配使用可以大大改善切削的难易程度,提高刀具的抗磨损的能力。缺点是这些物质加入到水溶性切削液中容易对多种金属产生腐蚀。这些化合物溶于水后产生少量游离的CL、S、P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酸从而会腐蚀导轨。 对于国内生产S52最好加点油酸进去,把游离态的元素中和达到抗腐蚀的效果。 三、对于全合成切削液在夏天出现的工件生锈的情况 全合成的切削液由于不含油,很多生产厂家会选择无机盐作为其防锈的添加剂,如亚硝酸钠、硼酸、苯甲酸钠、葡萄糖酸钠、碳酸钠等,钼酸钠的防锈性很好,但是价格太贵,其他无机盐的添加量一般会很高才能达到很好的防锈效果,夏天天气热,水分蒸发大,再加上操作人员不及时的添加切削液,导致液槽里面的无机盐达到饱和状态,从而析出,附着在工件表面,不仅防锈达不到,给后面的清洗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以在无机盐添加量上适当的减少,添加有机防锈剂能改善这一点如硼酸酯、氨基酸酯、羧酸等,不仅防锈很好,而且体系更为稳定。 四、折光仪和酸度计在切削液的使用上的问题 折光仪已经成测量切削液的有效成分标志性的仪器,具有检测方便,读取快速的优点,其作用机理是利用光线测试液体浓度。对于新液(刚兑水的切削液)测量的值最为准确,一般切削液的出厂检验就是通过它来完成。对于在机床上使用一段时间的切削液的检测值就不那么准确了,这时候检测的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作为评判切削液有没问题的依据。大多数的机床使用中会出现液压油、导轨油等机械用油泄漏到切削液中,此时用折光仪检测的值虚高,与真实值存在差距,这时需要检测人员根据经验和现场工况判断问题的严重与否,提出适当的建议,如清洗液槽添加新鲜的切削液。

切削液常识-使用方法

切削液常识-4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切削液的使用方法对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最好的切削液,如果不能有效地输送到切削区域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选用润滑为主的切削液时,(如切削油,应当把它输送到能在摩擦表面生成油膜的部位。相反,如果选用切削液以冷却为主(如水基切削液),就应当使切削液接近刀具的刀刃部。这种条件下通常要用压力法强迫切削液进入切削区,从而把刀具、工件、切屑由于摩擦和变形所产生的热量带走。连续应用切削液比间断应用切削液好,间断应用切削液会产生热循环,从而导致硬而脆的材料(如硬质合金刀具)产生裂纹和崩刀刃。间断使用切削液除了缩短刀具寿命外,还会使工件表面粗糙度不均匀。 正确使用切削液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效地排除切屑,这也是有助于刀具寿命的延长。如适当安放切削喷嘴,可防止铣刀和钻头的排屑槽被切屑堵塞或排屑不畅。对于一些大工件的加工,或大进给量的强力切削、磨削,采用二排或多排的冷却液喷嘴,使之能充分冷却,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1)手工加油法:固体或膏状润滑剂可以用毛笔、刷子将润滑剂或涂或滴落到刀具或工件上(主要是攻螺纹、板牙套螺纹时)。最近还研制出手提式供液器,通过加热将润滑剂雾化,喷到刀具和工件上。 在没有配量冷却系统的机床上,如果钻孔或攻螺纹的数量不多,用手工加油是有效的方法。当在同一机床上要完成两种不同加工时,用手工加油可以与机床上的溢流冷却系统配合起来使用。 2)溢流法:最常见的使用切削液的方法是溢流法。用低压泵把切削液打入管道中,经过阀门从喷嘴流出,喷嘴安装在接近切削区域。切削液流过切削区后再流到机床的不同部位上,然后汇集到集油盘内,再从集油盘流回切削液箱中,循环使用。因此,切削液箱应有足够的容积,使切削液有时间冷却并使切屑及磨粒等沉降。视加工种类的不同切削液的容积为20~200L,个别加工则更大,如钻深孔及强力磨削等,切削液箱可达500~1000L或更大。在集油盘内应设有粗的过滤器,防止大的切屑进入切削液箱。并在泵的吸油口装有一个精细过滤器。对于磨削、珩磨和深孔钻、深孔镗等机床,由于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要求高,必须去除更细的磨屑、砂轮颗粒和切削时微粒,如枪钻深孔加工,要用10μm的滤纸进行过滤。采用过滤设备可以避免切削液中含有过多和污染物和过多的金属颗粒有助于保持切削液的清洁和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周期。现代自动化机床一般都设有切削液过滤、分离、净化装置。 用溢流法可使切削液连续不断地流到切削区域并冲走切屑。切削液的流量要大一些,才能使刀具的工件被切削液所淹没。除了向切削区提供适当的切削液外,还要有足够的切削液来防止不政党的温升。在深孔钻加工中,切削液箱如太小,升温很快,当温度超过60℃时,切削液并不能继续进行,所以深孔钻一般都配有较大的冷却油箱。 切削液流量的分布方式直接影响切削液的效率,喷嘴应当安置在使切削液不会因受离心

切削液使用规范

1. 目的和范围 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 切削液使用管理 切削液分类 4.1.1 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 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 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 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 类: A)乳化液 B )微乳化液C )合成液 切削液的应用 4.2.1 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 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 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 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 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 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4.2.1.6 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 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切削液使用管理作业指导书

宁夏金环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切削液使用管 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NXJH- M-A 版次 A/0 拟制人 胡爱华 审 核 蒯立军 批准 1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作业指导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使用和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部油料管理人员或生产现场指定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切削液使用管理 3.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3.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3.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3.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或专用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 3.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3.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乳化液原液说明书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水质选用清洁的水源——自来水、地下水,必要时对配液用水进行杀菌处理和水质调整处理,配液用水硬度80~120PPM 为最佳。,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数,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3.1.6切削液浓度检测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 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 ,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切削液日常使用浓度不大于5%,。根据使用的条件不同,使用浓度可在1%-5%;粗加工浓度低些,使用浓度可在1%-3%。(特殊工艺和有特殊要求的材料除外)

切削液的过滤

1. 切削液的作用 在轴承加工过程中采用湿式加工,可以大大提高刀具切削能力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精度,降低废品率。湿式加工采用切削液的主要优点是 1)润滑作用:切削液可以润滑刀具,提高刀具的切削能力; 2)冷却作用:一定流量的切削液,可以将切削热带走,从而降低了刀具的温度; 3)冲屑作用:切屑液可以将切屑冲刷掉,掉入排屑沟排走,同时沟槽内排屑也可以用切削液来实现水力排屑; 4)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切削液将加工面的铁屑冲走,铁屑不致划伤加工面,从而提高了粗糙度; 5)减少锈蚀:选用合适的切削液,可以防止工件、机床导轨的锈蚀; 2. 切削液的合理使用 切削液按成份大致可以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油基切削液如轴承厂的超精加工使用的以煤油为主添加少量机械油的切削液。油基切削液通过加工部位后一般只含有磨粒、切屑等固体杂质,实用中只需要分离掉固体杂质就能获得清洁的切削液,因此其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类是水基切削液,以乳化液为代表,在乳化液中细微的油滴高度分散地分布在水中,乳化液中还含有各种表面活性剂及防锈剂等添加剂。乳化液通过加工部位后除含有磨粒、切屑等固体杂质外,还容易滋生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真菌等,这些都是影响乳化液品质的主要因素,正常的乳化液含菌量不超过1000个/mg,当含菌量达到10000~100000个/mg时,乳化液就会变黑发臭,冷却润滑效果迅速下降,发出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腐蚀设备,甚至菌体会将过滤器堵塞,这时必须更换全部乳化液并彻底清洗循环系统。 3. 细菌在切削液中滋生的机理 乳化液中的细菌可以分为亲氧菌和厌氧菌两类。其中厌氧菌是造成乳化液黑臭的罪魁祸首。乳化液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不溶氧,因此总有亲氧菌在这种环境下繁殖生长,同时消耗掉乳化液中的不溶氧,造成水体缺氧,这时厌氧菌就会趁机繁衍增生,厌氧菌以乳化液中的有机成分和盐类为营养,同时分解出氨、硫化氢等难闻刺鼻的气体,厌氧菌分解出的有机酸使乳化液的PH值下降并与铁反应,使乳化液呈现出灰黑色,这一过程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杂质量的“死水”环境中进行的相当快,乳化液处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设法延缓这一过程。 4. 切削液的使用和维护 4.1配置(稀释)切削液的配置就是按一定比例加水稀释。水基切削液特别是乳化液在稀释时注意以下几点: 1)水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超过推荐硬度的水,因为高硬度的水中所含有的钙、镁离子会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效,乳液分解,出现不溶于水的金属皂。即使乳化液是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成,大量的金属离子也可以使胶束聚集,从而影响乳化液的稳定。太软的水也不宜使用,用太软的水配置的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

切削液不得不知的基本知识

切削液不得不知的基本知识 金属加工液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切削时的切削力,及时带走切削区内产生的热量以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刀具耐用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件表面粗糙度,保证工件加工精度,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通常使用金属加工液。 金属加工液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具有润滑、冷却、清洗、防锈等作用;其中核心作用是:一方面通过冷却作用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热,另一方面通过润滑作用来减少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磨擦热,从而来提高金属加工质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等。 1、冷却性能:冷却作用是通过乳化液和因切削而发热的刀具、切屑和工件间的对流和汽化作用把切屑热从固体(刀具、工件)处带走,从而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和刀具的热变形,保持刀具硬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耐用度。 2、润滑性能:润滑作用就是其减少前刀面与切屑、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摩擦形成部分润滑膜的作用,以防止刀具与切屑或工件间的粘着,所以良好

的润滑可以减少功能消耗、刀具磨损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 3、清洗性能: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切屑、铁粉、磨屑、油污、沙粒等常常粘附在工件、刀具或砂轮表面及缝隙中,同时沾污机床和工件,不易清洗,使刀具或砂轮切屑刃口变钝,影响切削效果。所以要求乳化液有良好的清洗作用。乳化液的清洗性能就是指乳化液防止这些细颗粒粘结和利用液流的机械冲洗作用将其冲走的能力。 4、防锈性能: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工件要与环境介质如水、氧、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氯离子、游离酸碱和乳化液分解或氧化变质所产生的油泥等腐蚀性介质接触而受到腐蚀,机床部件与乳化液接触的部分会产生腐蚀。因此要求乳化液有一定的防锈能力。 金属加工液除了应具有良好的冷却性、润滑性、清洗性、防锈性外,还应具有防腐蚀性、抗菌性、防垢性、抗泡性、热稳定性、无毒、无害、无刺激性气味、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等条件。 金属加工液可分为纯油性切削液和水溶性切削 液两种。金属加工液应具有如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