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工厂设备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

(整理)工厂设备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
(整理)工厂设备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

工厂设备切削液使用管理规范.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缩略语/术语定义

切削液切削液是指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用于润滑和冷却加工工具和加工部件的一种混合润滑剂,通常也可称为金属加工液(油)。此外,生产实践中,按照使用场合的不同,切削液有不同的习惯性称呼。例如:应用于切削加工的切削液和应用于磨削加工的磨削液;应用于珩磨加工的珩磨油;应用于滚齿、插齿加工的冷却油等等。

油基切削液又称为切削油,使用时不需要稀释,直接使用原液。

水基切削液

是指将原液用水稀释后再使用的切削液,水在稀释液中通常占90%

以上的比例。

原液、工作液

为区别水溶性切削液稀释前后的名称,通常将水基切削液稀释前的

称为原液,稀释后的称为工作液。

4. 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B)微乳化液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4.2.2.2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2.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2.2.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4.2.2.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4.2.2.6 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容

外观稳定、均匀

每周不少于二次

PH值大于8.2

浓度按规定

浮油小于2%

泡沫小于2毫升/10分钟

防锈性铸铁单片24小时合格

叠片8小时合格

每月一次(季节性强)

细菌含量小于105/毫升

氯离子含量小于70PPM

4.2.2.7切削液日常使用过程中,即使进行了新液补给和良好的管理,也会逐渐劣化,一旦其主要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就必须更换新液。切削液的劣化程度统一由现场油料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确认,油料专职管理人员确认切削液劣化严重时,放可进行更换新液工作。

4.2.3关于切削液的腐败劣化现象(导致更换工作液的主要原因)

4.2.3.1腐败劣化的原因

水溶性切削液腐败劣化是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使切削液发生生物化学变化的结果。引起腐败的微生物有真菌、放射菌、细菌和酵母菌。菌属繁多,分布广泛,在大气、土壤、江河、自然物体都能找到。在腐败的切削液中经常有以下几种代表性污损菌:

A

铜绿色极毛杆

菌鱼肉腐败的代表性菌株,也是切削液腐败的主要菌属之一。

B 硫酸还原菌

切削液发臭的另一主要菌株,在无氧条件下繁殖,存在铁屑瘤、水垢下。

它能还原硫酸根,生成硫化氢,放出臭味;硫化氢腐蚀铁生成硫化铁,使切

削液变成灰褐、黑色。这就是切削液要经常循环、透气、补氧、除去浮油、

清洗液箱时要除去锈片和水垢的主要原因。

C

酵母菌、枯草

菌、新月孢子菌

菌体内产生强酵素,使切削液发粘、PH值下降、腐败。

D

青霉菌食品、工业材料变质的代表性菌。E

大肠菌能腐蚀铝箔和多种工业材料。4.2.3.2微生物快速繁殖的条件

A 营养源充分

水溶性切削液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充分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矿油、脂肪酸、脂肪醇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氮化合物(有机胺硝酸盐)以及含硫、磷、氯的物质(极压剂EP)。

B 氧气

嗜痒菌(硫氧菌、铁细菌)——轻臭

厌痒菌(硫酸还原菌)——恶臭

兼性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轻臭

C 温度

气温较高。细菌在30~37℃宜繁殖;霉菌在20~30℃宜繁殖。

D PH值

碱性不足。细菌在PH 6.0~8.5适宜繁殖;霉菌在PH 4.5~6.5适宜繁殖。PH大于9时,细菌、霉菌繁殖概率最低。

4.2.3.3水溶性切削液腐败劣化后现象

A)产生轻微的腐臭味,“星期一现象”;

B)工作液变成灰褐色或红色;

C)PH值、防锈性突然急剧下降;

D)产生胶质物质(菌皮)堵塞滤网、管道,乳化液分层;

E)加工性能下降;

F)产生恶臭、污染环境。

4.3水溶性切削液的管理

4.3.1原液管理

A)避免酷冷,暴晒和长期存放。

B)冬季5度以上存放。

C)夏季防止阳光直射,最好在三个月内使用。

D)乳化液低温破乳后不可恢复。

4.3.2工作液配制浓度管理

工作液的浓度是充分发挥切削液功能的基础。浓度过低,会影响切削功能;浓度过高,也会影响功能

的正常发挥,如果从防腐败角度看,浓度适当增加一些为好。例如:一般的微乳液,实验室腐败实验,浓度为5%时,6~7个月后开始变质;浓度为10%时,10~12个月后开始变质。

4.3.3防腐管理

4.3.3.1选用清洁的水源——自来水、地下水,必要时对配液用水进行杀菌处理和水质调整处理,配液用水硬度80~120PPM为最佳。

4.3.3.2更换新液时,对液箱、管道、机床加工区进行彻底清洗,如果不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尤其是换液前的切削液已腐败,换液后有可能几天之内就会腐败。

4.3.3.3 正在使用切削液的管理

A)保持规定浓度,切削液消耗后,及时补充新液。

B)保持清洁,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

C)及时清除浮油和切屑。

D)每日开车循环切削液至少1~2小时,尤其节假日更要注意。

E)当PH值低于8.5时及时补充新液并加以调整。

当PH值大于9时细菌,霉菌繁殖速度慢,所以国际上标准稀释液PH=9、原液PH=10为上限标准。

当PH值低于8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分别加入原液、杀菌剂、PH值调整剂进行调整;PH值大于8.2时,加入原液调整。

4.3.3.4切削液腐败后对设备、工作环境、人身健康都有影响,还有可能影响新液寿命,故现场切削液管理人员应对切削液劣化程度做出及时判定。

4.4油基切削液的管理

4.4.1油基切削液的工作液劣化缓慢,通常情况只需要补给消耗的部分。若切削液箱中液量减少,会引起切削液温度上升,不仅造成加工精度不良,也会促进工作液劣化,故要定期补充新液。

4.4.2供液系统的清洁与维护

每次更换新液前,必须将供液系统洗净,除去切屑、油泥、淤渣。因为已劣化变质的切削液、油泥、淤渣等一旦混入新液就会促进新液的劣化变质。在使用期内换用异种切削液时,必须预先进行两种切削液的相容性试验检查。平时也应定期清除切屑、油泥和淤渣。

4.4.3油基切削液的氧化变质与预防

4.4.3.1氧化变质的主要危害

A)使其酸性增加,导致金属零件和机床生锈

B)产生沉淀、油泥,易沉着于机床运动部件表面增加阻力,或使过滤器堵塞。

C)发泡,引起泡沫所致的危害。

D)使其粘度不适当地增高。

4.4.3.2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A)与空气接触机会越多越易氧化,故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B)光线照射能诱发氧化,所以要尽量避光保存和使用。

C)某些金属(特别是Fe、Cu、Pb等)对氧化有促进作用,油品中的金属盐类对氧化的促进作用更大,故应及时清除切屑、沉渣等。

D)温度越高,氧化越剧烈。所以在运输储存时应保持阴凉。

E)减缓油基切削液氧化变质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氧化添加剂。

4.4.4影响油基切削液性能的常见因素

4.4.4.1水分的混入主要影响切削液的加工效能及防锈性能。特别是在应用氯系极压添加剂的场合,水与游离氯化氢会结合成盐酸,容易引起腐蚀。水分的混入不仅使油基切削液防锈性能降低、工件和机床生锈,而且会促进刀具的磨损,导致刀具寿命缩短。

4.4.4.2漏油的混入搓丝机、滚齿机类机床从结构上难于避免润滑油、液压油和切削油相互混溶。一般润滑油、液压油所含添置加剂的浓度比切削油低。因此漏油的混入会降低切削油添加剂的浓度,使用切削液性能下降。

4.4.5当使用含活性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油时,要注意机床轴承部件和供液泵中使用的铜合金的腐蚀问题。

4.5切削液废液处理

4.5.1水基切削液废液处理:水基切削液中含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或矿物油,油分难于分离,废液中还混入了大量的漏油、切屑、磨粒粉末等,处理起来比较难,因此水基切削液废液统一送往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4.5.2油基切削液废液处理:油基切削液的废液属可再生利用资源,产生的废液应进行集中收集管理,再依《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5. 附录

附录一:切削液加工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附录二:切削液理化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附录三:切削液环卫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附录四:各类油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

附录五:各类水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

附录六:目前国际著名的金属加工液企业

6.文件履历

版本描述编制批准日期

附录一:切削液加工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问题与现

可能的原因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

后刀面磨损大,刀具寿命低1.刀尖和切削刃部分润滑性不

良,产生磨粒磨损

2.切削液含有活性物质,产生化

学磨损

3.供液量不足,切削温度过高

1.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采用多个喷嘴供液,保

证后刀面供液充足

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选用润滑性优异的乳化切削

液并提高使用浓度;油基切削液的场合,选用脂肪

油分含量多的;避免使用含活性添加剂的

3.若切削液劣化变质,应及时更换新液

过度发热引

起刀具寿命降低对刀具的冷却不充分

1.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换用低粘度油基切削液或水

基切削液

2.增大供液压力和流量

3.保持切削液温度恒定

使用过程中刀具寿命逐渐变短1.油基切削液的场合,由于漏油

混入引起添加剂含量降低;可者

混入了水分

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由于只补

给水造成浓度降低

1.采取防止漏油、漏水的措施

2.检查工作液浓度并补充添加剂或原液

3.更换新液

切削刃发生熔着,产生崩刃缺口抗粘着能国差,积屑瘤异常发生

并周期性脱落,造成切削刃熔着

和损伤

1.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改用化学活性高的切削油

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改用润滑性能优异的极压乳

化切削液,并在高浓度下使用

从油基切削液换成水基切削液后刀1.由于切削液种类固有的性能差

别引起润滑性不足

2.切削用量不适合

1.选用含极压添加剂的乳化切削液,且在高浓度下

使用

2.设定适合水基切削液的切削用量

具寿命急剧

下降

3.直接向切削区喷雾供给切削液原液

切屑变色严

重,刀尖软

化、熔融,刀具寿命缩短1.切削热导致切削温度过高

2.对切削区冷却不充分

1.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

2.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换用水基切削液

3.增加切削液箱容积,减少工作液温度升高

切削刃崩

刃,剥落导致破损失效1.积屑瘤破碎引起崩刃

2.断续冷却的热冲击引起破损

1.改善供液法,扩大供液范围,增大供液量和供液

压力

2.换用热导率较低的切削油,减小热冲击

3.使用干式切削或准干式切削

钻孔、铰孔

时发生刀具粘结与破损切削刃部产生断油现象,润滑不

足,边缘部分润滑不足

1.增大供液量和供液压力

2.水基切削液的场合,提高使用浓度;或局部供给

原液

3.换用润滑性和抗粘结性好的油基切削液

攻螺纹或套

螺纹时易发生刀具破损切削刃部断油或切削液润滑性能

不足

1.改善供液法避免出现“断油”现象

2.换用润滑性和抗粘结性好的切削油

3.换用附着能力强的糊状切削液

切削刃处粘

结严重,引起工件尺寸变化1.抗粘结性不佳

2.积屑瘤增长与脱落交替发生

1.水基切削液的场合换用油基切削液

2.油基切削液的场合,检查活性添加剂有效成分,

如果降低了,应及时补充;或换用活性更大的油基

切削液

加工精度差1.冷却不均或不充分,导致工件

变形

2.积屑瘤的消长导致背吃刀量变

1.充分、确实地供液

2.尽量保持切削温度恒定

3.油基切削液的场合及时补充极压添加剂,或者换

用抗粘性更好的切削油

已加工表面粗糙、撕裂、拉伤1.由于润滑不充分引起切削刃附

着产生积屑瘤

2.孔加工时切屑粘结引起拉伤

1.换用抗粘结性好的切削液(如含活性添加剂的油

基切削液)

2.改善过滤方法以除去微细切屑

3.改善供液法避免出现(断油)现象

附件二:切削液理化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问题与现象可能的原因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

油基切削液机床床面、

导轨面等出

现污斑

由于金属表面与切削液中的成

分起化学反应引起

1.检查切削液中是否混入了水分

2.检查极压添加剂的腐蚀性

3.检查劣化变质情况,若有问题及时更换

4.操作完结时做好机床的清洁、维护工作

铜合金零件

变色或腐蚀

由于切削液的成分与铜合金起

化学反应引起

1.检查切削液对铜合金的适应性,若不适合,

应适量加入铜合金防腐蚀剂,或更换切削液化

2.工作液劣化严重时及时更换新液

机床以及检

测装置运动

不灵活

切削液氧化变质、发粘,在机

床滑动面上滞留所致

1.添加抗氧化剂或先用氧化安定性好的切削油

菜.

2.切削油劣化显著时及时更换新液

3.定期、定时清洁机床、仪表,加强设备维护过滤器早期

堵塞、管道

堵塞

切削油氧化变质引起粘度增

高,容易与细小切屑等污物形

成淤渣,造成堵塞

1.加强切削液净化管理,及时除去切屑等污物

2.选用氧化安定性好的切削油

3.换用新的切削油

飞溅出来的

切屑在液箱

内冒烟,有

起火危险

1.切削油闪点太低

2.切削温度过高

1.采用防止切屑飞溅的供液法,或设置切屑挡

2.添加抗烟雾添加剂或换用闪点高的切削油

3.增大供液流量和压力,降低切削温度

4.换用水基切削液

水基切削液机床或工件

生锈

1.工作液浓度不够

2.PH值降低

3.防锈剂被过多消耗

4.切削液劣化、腐败

5.异种金属长时间接触

1.测定切削液浓度并使之保持基本恒定

2.补充碱类物质以维持PH在9左右

3.补充防锈剂

4.严重劣化时换用新液

5.在有切削液的情况下避免异种材料长时间接

工序间停留

时零件生锈

1.工序间停留时间过长

2.受周围酸性气体腐蚀

3.在台风、梅雨等异常气象条

件下存放

1.缩短工序间停留时间

2.采取工序间防锈措施

3.避免将零件重叠放置或放在易吸潮的物体上

4.在环境气氛恶化情况下,预先涂上防锈油脂

乳化液分离、生成不溶性漂浮物1.水太硬或稀释方法不当

2.漏油混入过多

3.劣化严重,腐败

4.切屑与切削液中的物质起反

1.采用符合要求的水和正确的配制方法

2.安装浮油回收装置,及时除去浮油

3.添加防腐剂、PH提升剂或补充原液

4.及时清除易发生反应的切屑

5.换用新液

有腐败臭气1.切削液的防腐性能不良

2.漏油、切屑混入过多

3.切削液长期不流动

4.防腐管理不到位

1.加强PH值和浓度管理,保持其正常使用值

2.保持切削液清洁,不使其接触食物、烟草等

污物

3.及时除去浮油和切屑

4.定期添加防腐杀菌剂

5.长期停机前适当提高工作液的浓度和PH值,

并加入防腐杀菌剂.

工作液发红

切削液中的物质与切屑发生反

应,生成了过量的氧化铁1.及时除去切削液中的切屑

2.添置加防锈剂、PH提升剂

泡沫过多1.表面活性剂量太多

2.工作液浓度太高

3.流速和管路阻力过在

1.添加抗泡剂

2.工作液浓度太高时适当加水稀释

3.降低流速和管路阻力

4.换用抗泡性能好的切削液

过滤器早期堵塞、管道堵塞1.切削液腐败,分离油、脂、

皂等物质与切屑造成淤渣

2.霉菌大量繁殖

1.加入防霉剂

2.换用新液

涂料剥落

切削液中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引

起使用前对切削液进行涂料适应性试验,先用合格者

附件三:切削液环卫性能方面常见的问题、原因与可能的解决措施

问题与现象可能的原因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

操作者皮肤干燥、开裂、发疹、红肿、严重时溃烂(油基、水基都可能发生)1.溶剂或低粘度石油制品引起皮肤脱脂

2.油基切削液引起油过敏

3.水基切削液中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引起

脱脂与刺激

1.选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切削液

2.设置防止切削液飞溅的装置,提高工序自

动化程序,以减少接触切削液的机会

3.教育操作者经常保持手、腕及工作服清

洁,作业终了时必须清洗干净并涂保护脂;

使用油基切削液的涂水溶性保护脂;使用水基切削液的涂油溶性保护脂.

4.加强工作液管理,防止劣化和腐败

5.对过敏体质的操作者调换工作岗位

机床周围发臭(水基切削液)1.工作液腐败

2.油盘、地面等处漏出的切削液长期聚

集而腐败

1.添加防腐杀菌剂

2.及时清扫油盘和地面,保持环境卫生

3.必要时更换新液

机床周围被油污染,有异味(油基切削液)切削油冒烟、气化,分解生成物气化,

放出异味

1.设置排气装置

2.增大供液量,以降低切削温度

3.换用抗油雾性能好的切削油,或改用水基

切削液

冒烟激烈(油基)

1.切削油闪点偏低

2.切削温度过高1.设置排气装置

2.增大供液量,以降低切削温度

3.换用抗油雾性能好的切削油,或改用水基切削液

液雾大(油基、水基)喷雾供液引起控制喷雾供液量,要防止不切削时也喷出附件四:各类油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

项目切削液纯矿物油减摩切削油

非活性型

极压切削油

活性

极压切削油

加工性能加工质量(加工精度、表面完整性)△○○◎加工效率(可适应的切削加工强度)××××刀具寿命○◎◎△

理化性能润滑性×○○◎冷却性××××清洗性××××抗泡性(起泡倾向与消泡能力)○○○○防锈性○○○○腐蚀性◎○○×稳定性(分层、漂浮物、沉淀情况)◎○○○

与其化油品的相容性◎○△×对机床涂料的适应性○○○○切屑去除和分离××××工作液管理难易程度○○○○使用寿命(腐败、变质难易程度)○○○○废液可处理性◎○△△

环卫性能皮肤及呼吸道刺激××××烟雾及起火危险性××××对做作业环境的污染××××

经济性切削液购入费◎○△△切削液管理费○○○○废液处理费◎○△△

注:1.四类油基切削液相互比较:◎很好○好△中×差;若相互之间差别不大,则以

水基切削液为参照给以同一评价:○好×差

2.经济性项目仅从切削液的角度考虑了购入、维护管理、废液处理等处用,未考虑切削液性能

好坏对产品质量、加工效率等的影响对综合成本的贡献。

附件五:各类水基切削液的性能比较

项目切削液乳化切削液微乳化切削液合成切削液

加工性能加工质量(加工精度、表面完整性)○△×加工效率(可适应的切削加工强度)○○○刀具寿命○△×

理化性能润滑性○△×冷却性×△○清洗性×○×防锈性○△△抗泡性(起泡倾向与消泡能力)○×△切削区的可视性(稀释液透明性)×△○稳定性(分层、漂浮物、沉淀情况)×△○

对水质的适应性×△○切屑去除和分离×△○工作液管理难易程度××○使用寿命(腐败、变质难易程度)×△○对机床涂料的适应性×××废液可处理性△××

环卫性能皮肤及呼吸道刺激○△△烟雾及起火危险性○○○对做作业环境的污染×△○

经济性切削液购入费△△○切削液管理费××○废液处理费△××

注:1.三类水基切削液相互比较:○好△中×差;若相互之间差别不大,则以油基切削液为参照给以同一评价:○好×差

2.经济性项目仅从切削液的角度考虑了购入、维护管理、废液处理等处用,未考虑切削液性能好坏对产品质量、加工效率等的影响对综合成本的贡献

微乳化切削液使用工艺规程

微乳化切削液使用工艺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微乳化切削液的进厂验收、贮存条件、使用与维护、报废指标、更换办法等,必利于正确使用微乳化切削液。 1、进厂验收 每批产品进厂均应按本标准有关指标进行验收,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2、进库存放 该类切削液进厂后,应存放在库房内。要避免日晒、雨淋、霜冻等恶劣外界气候的影响。

3、使用与维护 (1)微乳化切削液的稀释 1)稀释用水应选用白来水或相当自来水的其他经净化的水:如稀释用水中Ca、Mg离子浓度>350ppm。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 2)稀释液浓度控制应根据水箱(池)的容积,按产品规定的使用浓度计量下料: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加工情况,定期按初始浓度的1/4~1/2补充,确保规定的使用浓度。 (2)微乳化切削液的维护 1)应保持微乳化切削液,液槽(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密闭的水箱(池)循环系统。每天定时向液槽(池)中吹入新鲜空气和光照措施。 2)保持正常的pH值定期抽检微乳化液稀释液其pH值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如pH值小于8,应补充新液或用三乙醇胺或用碳酸钠调整pH值>8. 3)维持稀释液的洁净切屑要求用磁铁吸附、滤纸(布)过滤、离心机分离等措施,净化稀释液。 4)必要时,加入杀菌剂。 5)定期抽检稀释液的主要监控指标,不合格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或更换。 4、更换 (1)微乳化切削液的报废指标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更换。 1)防锈性明显下降:即工件易锈。稀释液抽检时。防锈性不合格,经提高浓度后,防锈性仍不合格。 2)稀释液变质:即异味大、发臭等,细菌总数≥108个/mL .3)稀释液pH值<8. 3)稀释液含油量≥5%. (2)更换办法 1)更换前,需在废液中加入杀菌剂或经合理处理后,方可进行排放。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示范文本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国家监督管理的特种设备范畴 目前我国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是国家质检 总局,根据20xx年最新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其监察 的范围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 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7大类。 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规章如下。 (1)电梯原劳动部《关于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的通知》(劳 安字[1992]13号,1992年12月24日)。 (2)起重机械原劳动部《起重机械安全监督规定》(劳 安字1-1991]8号,1991年3月21 IE])。 (3)客运架空索道原劳动部《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 监督规定》(劳安字[1991]11号,1991年4月16日)。

(4)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技监局发E1994]08号,1994年4月13日)。 (5)压力管道原劳动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督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1996年4月24日)。 (6)防爆电气(器) 原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国家机械委员会、煤矿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工部、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劳人护E1987]36号,1987年12月16 let)。二、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内容 锅炉和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是具爆炸危险性的设备,一旦发生爆炸,不仅破坏设备本身,还会破坏附近的设备和建筑物,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为防止发生事故,对特种设备必须从产品设计、制

切削液使用说明和管理规范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 B)微乳化液 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完整版)润滑油管理制度

润滑油管理制度 一、润滑油的工作任务 设备部对润滑管理方面担负的工作任务有下列项目: 1、建立并完善各项润滑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 2、组织编制润滑工作所需的各种基础技术管理资料; 3、指导有关人员按润滑要求搞好在用设备的润滑工作; 4、实行定额用油管理,按期向采购部提出年、季度润滑油品需用量的申请计划,并按月把指标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及单台设备; 5、实施进厂油品的质量检验,禁止发放不合格油品; 6、组织编制年、季、月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和储油箱油质化验计划。实施按油质情况确定最佳换油时间; 7、做好设备润滑状态的定期检查与加油,及时采取改善措施,完善润滑装置,防止油料变质,治理漏油,消除油料浪费; 8、组织油品的回收与再生利用工作; 9、收集油品生产厂家研制新油品的信息,逐步做好进口设备用油国产化,做好短缺油品的代用与掺配工作; 10、组织润滑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广应用润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置,不断提高企业润滑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润滑材料供应管理制度

1、采购部根据生产设备部提出的年度、季度及月份润滑材料申请计划,如期按牌号、数量、质量采购供应; 2、进厂油品一定要经化验部门检验其主要质量指标,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对不合格油品,要求供应厂家退换或采取技术处理措施; 3、采购部门对供应紧缺的油品,应提前与设备管理部门研究采取代用油品,以免供应脱节,影响使用; 4、入库油料必须专桶专用,标明牌号,分类储存,转桶时应过滤,所有油桶都要将盖子盖好。露天存放时,桶盖部位应抬高一些,以防止雨水和杂质进入桶内; 5、润滑站发现领到的油品质量有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润滑工程师和采购部门到现场处理,不得随意发放; 6、润滑材料在库存放一年以上者,油库应送化验部门重新检验油品质量,未取得合格证者禁止发放使用,并应及时采取计划处理措施。 三.润滑油站管理制度 润滑油站按照任务分工,负责各种油料的收发保管,废油的回收再生与利用,切削液等工艺用油的配制与发放。 对润滑站的管理作如下规定: 1、油库的各种设施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规程,严格遵守安全防火制度,按特级防火区要求设置防火设施,对消防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要限期解决;

数控加工中心对切削液的要求和使用

随着加工工业水平的提高,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大量普及,用于加工中心进行冷却润滑的金属加工液普遍存在润滑性差,不适应多金属加工及多种加工工艺的要求,无法满足现代机加工工业的发展趋势,多用途、多金属加工的半合成水基切削液的发展势在必行。 数控加工中心对切削液的要求: 1、由于加工中包括键孔、钻孔、攻丝等重负荷加工,因此对切削液的抗摩擦要求更高; 2、由于加工负荷较高,因此切削液对刀具、模具材料的抗磨损要求更高; 3、由于转速提高,金属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和剧烈摩擦会产生更大的热量,加工点温度可能达到1100摄氏度甚至更高,产生热量大大增加,因此对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切削液有良好的清洗性,由于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屑,如不及时清洗,这些切屑可能会粘结在工件或刀具上,形成积屑瘤,破坏工件或刀具形状,切削液利用其良好的流动性,将切屑从工件表面带走,从而保护保护工件和刀具; 5、切削液可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切削液应改善金属工件表面质量和公差,并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 6、由于加工对象包括为铜、锅等有色金属,因此对切削液的抗腐烛性有比较荀刻的要求。 7、由于加工对象含有球墨铸铁等防锈性比较差的黑色金属,这些材料的防锈需要通过切削液来实现,因此要求切削液具有优异的防锈

联诺化工从配方研究着手,通过精选各种添加剂并精心组合得到了乳化稳定,抗腐蚀性能优异的半合成水基切削液基础配方。在此基础配方上引入了高分子聚合物、烧基硼酸酯、杀菌剂、乳化桂油,使切削液在防锈性能、极压性能、抗菌性能和消泡性能上有了显著提高,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了理想的效果。 SCC760ACNC切削液 SCC760A是一种高档、通用性极强的全合成水基切削液,用水稀释后形成清澈、透明的荧光绿色溶液。精选的添加剂及独特的配方确保了其极佳的加工性能,特别适用于加工中心(CNC)使用。SCC760A有极好的生物稳定性和防锈性能,对导轨油泄露导致的污染有很好的抵抗性。SCC760A不含氯、亚硝酸盐、苯酚等有害物质,属于环保型产品。SCC760A加工中心切削液优点 ●含有精选的极压添加剂,使其具有极佳的加工能力,大大减少刀具的磨损低; ●精心研制的配方,使SCC760A特别适用于精密加工中心加工,通用于各类金属(镁合金除外),具有极好的消泡性,不易起泡; ●极好的抗生物稳定性能,使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最长使用寿命可超过二年; ●防锈性能极强(SCC760A工序间防锈最长可达20天),因此具有很强的稀释性,减少的切削液消耗量,不会刺激皮肤,保护操作者的健康;

切削液操作规程

重庆勃润防锈技术有限公司 ST528水溶性切削液操作规程 为了使甲方在使用乙方ST528水溶性切削液时,达到双方约定的产品使用要求和使用周期,以利于双方长久的合作,甲乙双方需紧密配合。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一、切削液的出厂检验和进厂验收 乙方每次到货时需附产品出厂质检报告和生产批号。每批进厂,甲方可对货进行原液取样封存,并按现行标准GB/T 6144-85《合成切削液》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有必要时可将原液送权威机构检测进行各项重要指标测试,复查油品品质。 二、切削液的存放 切削液进厂后,甲方应存放在专用仓库,要避免日晒雨淋和霜冻等恶劣气候的影响,不同品种,应分类存放。开封的产品尤其要注意保管,避免其他油品的混入。 一、切削液的使用要求 1、水质要求:甲方现使用的工业自来水标准。 2、设备要求:甲方现使用的设备条件为准。 3、工艺要求:甲方现使用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条件为准。 四、切削液在使用整个过程中的控制、管理 1、切削液的更换方法及操作步骤: A:更换前,先将机床加工区、管道内、水箱的废液彻底排净,再对整 个冷却液系统用自来水进行循环清洗,直到排出的水接近自来水的状态 为止。 B:按照乙方规定的浓度5-8%(对应的糖量仪读数应该是2.0-3.2)严格 配置新液:根据水箱的容积计算该投入的ST528切削液的数量及加水量,先开水泵放水,以水表读数来计量加水数量,再投切削液,并打开空压 泵,连同管水箱和管道内整个进行循环1-2h,过程中用糖量仪来监测浓 度,直到混合均匀达到规定的浓度为止。 2、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件带走及挥发等自然损耗,甲方应根据实际情况按 照规定的浓度进行补充添加。操作人员用糖量仪随时监控切削液浓度, 有可能的话一周进行一次理化分析。 3、切削液浓度控制及添加原则: 按8%配置新液,后续按5-8%添加,以糖量仪读数为准,一般在1.7-2.0。 4、建议年度中4-7月份,由于高温和潮湿,浓度指标应上调0.1左右(指糖 量仪读数)。 5、日常对磨削液浓度、pH值的管理,甲方可参照下表做好正确的记录。根 据需要,可每天进行一次浓度检测,在加水及加切削液后一定要检测并 及时做好正确记录。 切削液浓度及加水加油情况记录表

数控车床对刀具及切削液的要求

1.对刀具的要求 数控车床能兼作粗、精加工。为使粗加工能以较大切削深度、较大进给速度地加工,要求粗车刀具强度高、耐用度好。精车首先是保证加工精度,所以要求刀具的精度高、耐用度好。为减少换刀时间和方便对刀,应可能多地采用机夹刀。 数控车床还要求刀片耐用度的一致性好,以便于使用刀具寿命管理功能。在使用刀具寿命管理时,刀片耐用度的设定原则是以该批刀片中耐用度最低的刀片作为依据的。在这种情况下,刀片耐用度的一致性甚至比其平均寿命更重要。 2.对切削液的选用 2.1粗加工时切削液的选用 进行粗加工之时,切削的用量多,余量也多,这时温度会很高,使用高速钢刀具进行切削,需要加入切削液来平衡温度,同时减轻摩擦。可用水溶液以及浓度较小的乳化液来帮助使用,可选用SCC101A 乳化液。SCC101A水性切削液由精制矿油、油性剂、极压剂、防锈剂及乳化剂、杀菌剂等经特殊工艺配制而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极压润滑性、冷却性、清洗性及防锈性,乳化液稳定性极佳,可明显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光洁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比同类产品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和防锈性,使用寿命一年以上,非常适合CNC加工中心使用。 2.2精加工时切削液的选用 进行精加工时,需要表面的粗糙程度达到最低。通常选择有很好润滑效果的切削液。比如浓度比较大的乳化液可选用联诺化工

SCC102A乳化液。SCC102A属于高性能长效乳化油,对表面有很好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有极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性,适合应用于各种加工工艺,包括车、铣、钻、磨、铰孔、盲孔、通孔、攻丝和线切割等。SCC102A 不含氯、亚硝酸盐、苯酚等有害物质,属于环保切削液。 还有加过极压添加剂成分的切削油都是不错的选择。如联诺化工NC100切削油。该切削油具有良好的润滑、冷却、清洗性能,摩擦系数低用作精密切削加工。用于一般切削,与常用切削油相比,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0.5倍,切削效果提高50-100%。可显著提高切削效率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2.3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选用切削液 切削塑性材料时需用切削液。切削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时,一般不用切削液,以免崩碎切屑粘附在机床的运动部件上。加工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时,由于切削加工处于极压润滑摩擦状态,故应选用含极压添加剂的切削液。切削有色金属和铜、铝合金时,为了得到较高的表面质量和精度,可采用乳化液、煤油或矿物油的混合物。但不能用含硫的切削液,因硫对有色金属有腐蚀作用。切削镁合金时,不能用水溶液,以免燃烧。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自动化加工的需要(对刀或预调、自动换刀或转刀、选择高性能合适切削液等操作),不断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省刀具费用。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正确使用,精心维修保养”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隐患整改率、事故结案率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一)三落实 “三落实”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含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法规规定的相关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也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特大安全事故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予以责任追究。这些无疑对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内,设置相应数量具有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懂得法律法规、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应急处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具体从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2、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 (1)协助使用单位领导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2)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及试车。 (3)组织制定或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5)编制特种设备的年检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6)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销。 (7)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参加特种设备的事故抢救、调查、分析、报告、处理;

切削液使用规范标准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正确使用和管理切削液,提高切削液使用价值,特制定此规范。 1.2 范围 工厂车间所用切削液的管理。 2. 职责 工厂设备工程部油料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切削液使用进行管理,并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并负责对切削液使用状态(劣化程度)进行判定。 3. 术语 4. 切削液使用管理 4.1 切削液分类 4.1.1切削液种类:油基、水基(乳化液,微乳化液,合成液) 4.1.1.1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油基切削液可归纳为4类: A)纯矿物油 B)减摩切削油 C)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D)活性极压切削油 4.1.1.2按照稀释液的性状,水基切削液可归纳为3类:

A)乳化液 B)微乳化液 C)合成液 4.2切削液的应用 4.2.1正确清槽,消毒和配制新液 4.2.1.1排空原液:尽可能完全排空原工作液。 4.2.1.2清渣:彻底清除工作液系统和存有工作液的液槽、机床表面、泵和循环管道系统及过滤系统,清除对象包括切屑、污渣、杂油、污泥等杂质,不留死角。 4.2.1.3清洗杀菌:用1~2%的切削液和0.1~0.3%的杀菌剂配制清洗液,循环清洗系统至少不低于1小时,可延长至4小时。 4.2.1.4排空,检查清洗效果。 4.2.1.5配制新液:首先测量槽体体积(长×宽×高),按要求确定配比浓度;液槽注入新水,开启循环系统,按比例缓慢加入切削液(定量的)原液使其完全混匀(不可先加切削液后注入水稀释);使用折光仪进行浓度监测,并用折光系数校正读书,使其达到规定的使用浓度。 4.2.1.6切削液浓度=折光仪读数*折光系数 切削液浓度:工作液中含有原液的质量分数。例如,100kg工作液中含有原液5kg,则工作液的浓度为5% 4.2.1.7进入加工 4.2.2切削液的日常维护 4.2.2.1补给切削液时应该在其他容器内预先配制成规定浓度,然后注入切削液箱。为图省事只补充给水是引起浓度变化的重要原因,必须避免。 4.2.2.2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切削液(原液)量和水量。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切削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入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切削液原液和水的加入程序不能颠倒。 4.2.2.3 现场有专职人员对切削液进行管理维护,每日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浓度(折光)、PH值(8.5~9.2)、外观(变色、破乳)、气味、浮油、泡沫等情况。 4.2.2.4 保持切削液的洁净,严禁向系统抛杂物、洗涤物品及流入脏水(洗衣、洗手等)。 4.2.2.5 根据日检情况,认真填写《切削液日常检测维护记录》。 4.2.2.6 水溶性切削液监测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doc

第三部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单位: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章) (一)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落实特种设备监管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督检查对象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 二、监督检查内容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行为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主要检查下列事项: (一)特种设备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是否存在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活动;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存在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国家命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按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

登记;是否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申请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开展定期检验; (五)特种设备销售、出租单位是否存在销售、出租未取得许可生产或者国家命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以及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等行为; (六)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是否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日投入使用前是否按要求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放置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等; (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存在未经核准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活动;检验、检测工作是否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查事项。 三、监督检查方式 (一)日常监督检查: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由省级监管部门根据风险情况提出当年检查重点,由地级市的监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重点安排对以下单位进行检查: 1.取得许可资质未满1年的; 2.近2年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的;

切削液浓度管理规定

1.0目的 针对气缸线部品生锈多,返修频繁,给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为防止类似的事故再发,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2.0适用范围 阳山联合铸锻有限公司精机事业部 3.0内容 3.1切削液与水的配比标准:2%-5% (即:按2-5升切削液配100升水) 目前以2-3%为准,因天气温度、湿度变化可适当调整溶液浓度。 3.2切削液添加计算公式: (检测标准上限值-折光仪测量值)×切削液箱容量(L)÷100=添加量(L) 浓度%=折光仪测量值×折光系数 3.3切削液浓度检测方式: 每天各线班长用折光仪测量各机台的切削液浓度,并将检测结果记录于《切削液浓度检测记录表》; 3.4切削液浓度配置与添加方式: 3.4.1每天各线班长按照《领发料作业控制卡》和BOM单的用量到油库领取洛德切削液,再由 专人或班长用专用水桶装满标准配置水量按照切削液与水的配比标准进行配置; 3.4.2根据对各机台测量的切削液浓度值,适量添加水、切削液或配置好的溶液使其达到切削 液浓度值内; 3.4.3添加完成后再次使用折光仪检测各机台切削液浓度,并将添加结果记录于《切削液浓度 检测记录表》; 3.5注意事项 切削液属于化学药品,带有腐蚀性,添加切削液的时候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防水手套,袖套等; 4.0管理规定 4.1各线班长每2个工作日必须对各设备切削液浓度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4.2 每班下班前班长(或专人)配好切削液,检测浓度值,并做好相关记录; 4.3 当班制程品管员每天检查当班班长(或专人)对切削液浓度进行测量,并在记录表上签名 确认; 4.4禁止其他人员私自配置切削液!严禁直接往机床内倒水! 4.5本规定由技术设备部负责制订、修改、解释。 4.6本规定自生效之日起颁布实施。 5.0相关表单 《切削液浓度检测记录表》

铝合金切削液日常使用规范及注意!

铝合金切削液加工过程的使用规范与维护: 铝合金加工切削液的配制和使用与普通切削液基本相同,只是在稀释水的选择上要更加严格。因为水中的许多离子对铝都会产生腐蚀作用,如果这些离子含量过多就会降低切削液的防锈性能,尤其是在工序间防锈上,例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另外,一些离子还会与切削液中的铝防锈剂发生反应而降低切削液的防锈性和稳定性,如钙、镁离子等。因此尽量选择硬度较小的稀释水,或经过离子交换软化后的稀释水,以保证切削液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铝合金加工切削液的维护除了需要如普通切削液的日常维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及时并彻底过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铝屑: 铝合金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铝皂,破坏切削液的稳定性,因此切削下来的铝屑应立即过滤,避免铝屑与切削液发生反应,影响切削液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出来的铝屑既细小又轻,很难沉淀下去,如不进行过滤或过滤的不充分,铝屑就会随切削液循环系统被带到加工区而划伤工件表面,影响加工表面的光泽度。 二.经常检测pH值,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因为铝材对切削液的pH值非常敏感,因此要经常性地对铝合金切削液pH值进行检测,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使用时,pH控制在8~9,以免pH值过高腐蚀工件或pH值过低使细菌大量繁殖而影响切削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三.定时补加新液: 既可保证切削液的良好润滑,也可保证切削液良好的防锈性能和杀菌防腐性能,以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 铝合金切削液不但要在使用时注意它的一些规范,而在选择铝合金切削液时更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削液;既要保证切削液良好的润滑性、防锈性,还要有良好的稳定性、过滤性和易维护性,只有这样才能加工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切削液的使用成本,让你的产品加工更有效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有限公司所辖范围内的特种设备的规范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2.1 特种设备:指国务院、劳动部规定的,需要由劳动部门及其认可的 有资格的检验单位依法进行监察、检验并由劳动部门归口管理的设备,目前包括承压设备、起重设备和叉车。 2.2 承压设备:指已纳入国家监察管理的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 管道。 2.3 起重机械:指已纳入国家监察管理的固定式与移动式起重机、电动 葫芦升降机、电梯、架空索道等。 2.4 特种作业: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 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锅炉司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其他符合标准编译的作业。 3 职责 3.1 综合部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定期备 案、使用监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培训。 3.2 供应科负责特种设备的委外维修、检测等委外联系工作。 3.3 各使用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配合 归口部门对特种设备的规范管理。 4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4.1 特种设备的采购、验收管理 采购部门必须采购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验收人员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 的相关文件,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 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4.2 特种设备的使用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 日内,由归口部门向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登记标志应当置 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在安装、修理之前,其安装、修理单位必须持有关技 术资料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按

切削液使用管理规定

内部 切削液使用管理规定

2016年4月8日

发放:一车间、五车间、九车间、经营管理处、质量检验处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合理选用冷却润滑液,可以有效地减小切削过程中的摩擦,改善散热条件,而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切削效率和已加工表面质量及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随着科学技术和机械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足大量的难切削材料的应用和对产品零件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切削加工带来了难题。为了使这些难题获得解决,除合理选择别的切削条件外,合理选择切削液也尤为重要。 2 切削的分类 2.1水溶液 其主要成分是水。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是油的导热系数三倍,所以它的冷却性能好。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防锈和汕性添加剂,还能起到一定的防锈和润滑作用。 2.2 乳化液: 2.2.1普通乳化液:它是由防锈剂,乳化剂和矿物油配制而成。清洗和冷却性能好,兼有防锈和润滑性能。 2.2.2防锈乳化液:在普通乳化液中,加入大量的防锈剂,其作用同上,用于防锈要求严格的工序和气候潮湿的地区。 2.2.3极压乳化液:在乳化液中,添加含硫,磷,氯的极压添加剂,能在切削时的高温,高压下形成吸附膜,起润滑作用。 2.3切削油: 2.3.1矿物油:有5#、7#、10#、20#、30#机械油和柴油,煤油等,适用于一

2.3.2动,植油及复合油:有豆油、菜子油、棉子油、蓖麻油、猪油等。复合油是将动、植、矿三种油混合而成。它具有良好地边界润滑。 2.3.3 极压切削油:它是以矿物油为基础,加入油性,极压添加剂和防锈剂而成。具有动,植物油良好地润滑性能和极压润滑性能。 3 切削液的作用 3.1 冷却作用 它可以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减小工件热变形,保证加工质量。一般的情况下,可降低切削温度50~150℃。 3.2 润滑作用 它可以减小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刀具后刀面的摩擦,以降低切削力,切削热和限制积屑瘤和鳞刺的产生。一般的切削油在200℃左右就失去润滑能力。如加入极压添加剂,就可以在高温(600~1000℃)、高压(1470~1960MPa)条件下起润滑作用。这种润滑叫做极压润滑。 3.3 清洗作用 它可以将粘附在工件,刀具和机床上的切屑粉末,在一定压力的切削液作用下冲洗干净。 3.4 防锈作用 防止机床、工件、刀具受周围介质(水分、空气、手汗)的腐蚀。 4 冷却润滑液中的添加剂 4.1 油性添加剂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914-80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国家监督管理的特种设备范畴 目前我国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根据20xx年最新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其监察的范围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7大类。 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规章如下。 (1)电梯原劳动部《关于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的通知》(劳安字[1992]13号,1992年12月24日)。 (2)起重机械原劳动部《起重机械安全监督规定》(劳安字1-1991]8号,1991年3月21 IE])。 (3)客运架空索道原劳动部《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与监督规定》(劳安字[1991]11号,1991年4月16日)。

切削液使用管理规定

内部 切削液使用管理规定 2016年4月8日

发放:一车间、五车间、九车间、经营管理处、质量检验处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1 范围 合理选用冷却润滑液,可以有效地减小切削过程中的摩擦,改善散热条件,而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切削效率和已加工表面质量及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随着科学技术和机械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足大量的难切削材料的应用和对产品零件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切削加工带来了难题。为了使这些难题获得解决,除合理选择别的切削条件外,合理选择切削液也尤为重要。 2 切削的分类 2.1水溶液 其主要成分是水。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是油的导热系数三倍,所以它的冷却性能好。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防锈和汕性添加剂,还能起到一定的防锈和润滑作用。 2.2 乳化液: 2.2.1普通乳化液:它是由防锈剂,乳化剂和矿物油配制而成。清洗和冷却性能好,兼有防锈和润滑性能。 2.2.2防锈乳化液:在普通乳化液中,加入大量的防锈剂,其作用同上,用于防锈要求严格的工序和气候潮湿的地区。 2.2.3极压乳化液:在乳化液中,添加含硫,磷,氯的极压添加剂,能在切削时的高温,高压下形成吸附膜,起润滑作用。 2.3切削油: 2.3.1矿物油:有5#、7#、10#、20#、30#机械油和柴油,煤油等,适用于一般润滑。 2.3.2动,植油及复合油:有豆油、菜子油、棉子油、蓖麻油、猪油等。复合油是将动、植、矿三种油混合而成。它具有良好地边界润滑。 2.3.3 极压切削油:它是以矿物油为基础,加入油性,极压添加剂和防锈剂而成。具有动,植物油良好地润滑性能和极压润滑性能。 3 切削液的作用

201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最新版

201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最新版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本条例。 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以下统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六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与机床腐蚀的防护

切削液的使用、管理与机床腐蚀的防护 金属切削液—乳化液以其价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没有按规范化的 金属切削液—乳化液以其价廉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因使用者没有按规范化的要求使用,以致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有操作者在乳化液失效发臭的情况下仍在使用,结果是使工件生锈,腐蚀机床,污染环境等等。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乳化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乳化液的配制 水质:配制乳化液所用的水十分重要,水的适宜硬度应为50~200。 用硬水配制的乳化液常会迅速分层,析出大量的油和不溶于水的皂,影响使用效果。 另一方面,如水质太软,泡沫就有可能增多。所以配制乳化液时要预先了解水质的情况,如水质太硬必须经过预处理,可在水中加人0.1%~0.3%的三聚磷酸钠或二乙胺四醋酸钠,便可起到降低水质硬度的作用,最好使用去离子水。 稀释:切削液的稀释关系到乳化液的稳定。切削液在使用前,要先确定稀释的比例和所需乳化液的体积。然后算出所用乳化液(原液)量和水量。 操作方法是:选取洁净的容器,将所需的全部水倒人容器内,然后在低速搅拌下加人乳化液原液。配制乳化液时,原液的加人速度以不出现未乳化原液为准。 特别注意:乳化液原液和水的加人程序不能颠倒,不要在机床的油池(槽)内直接调配乳液。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工人在配制乳化液时随意性很大,操作者看到水箱内切削液少了就加水,加浓缩液,搅拌后觉得切削液不够白,再加浓缩液;看上去太浓了又再加水,一切以感觉为主。认为什么比例不比例的,差不多就行,它造成的结果是今天的配制比例是1:20,明天也许是1:30,这必定会对切削液产生严重影响。 水溶性切削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形式对涧滑和冷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规律是切削负荷越大,润滑要求越高,则切削液配制浓度相对越大;加工速度越高则对冷却的要求偏重一些,切削液配制浓度则相对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切削负荷的变化规律是:磨削<车削<铣削<拉削。而加工速度则正好相反。 2 连续使用 由于切削液使用环境是开放式的,以及一般的切削液组成成分抗菌性能有限,所以就给外界细菌和微生物的侵人和繁殖创造了条件。由于切削液中生长的细菌多数为厌氧菌,所以切削液长时间停机不用就会形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缺氧环境,而连续使用则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与切削液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细菌的生长。故切削液使用“不怕动就怕静”,所以停机时间不要超过三天。 3 乳化液的清洁

复合材料加工注意事项及切削液性能要求

复合材料是如今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原材料,已经渗透到了加工制造中的各个领域。而加工中心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也是完成一些高难度加工任务的当仁不让的主力军。那么,当加工中心邂逅复合材料,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呢? 1、复合材料种类 可以用加工中心加工的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复合材料、夹层复合材料、细粒复合材料和混杂复合材料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纤维复合材料是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的,典型代表有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夹层复合材料是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的,面材一般强度高、厚度薄;芯材一般质量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厚度。细粒复合材料是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而成的,代表有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混杂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而构成的。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显著高于普通材料。 2、钻孔切边时减小轴向力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夹层间的强度较低,遇到切削力作用,容易发生分层现象。所以在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钻孔或切边操作时,应尽量减小轴向力。加工中心钻孔要求使用高转速,通常设定在每分钟3000到6000转;低进给,通常采用每转0.01~0.04毫米。钻头应选择三尖两刃或两尖两刃的形式,加工时先用锋利的刀尖将碳纤维层划断,再用两刃对孔壁起到修补的作用。刀具应兼具锋利和耐磨性,镶金刚

石的钻头可以胜任这一要求。 对采用了钛合金夹层的复合材料进行钻孔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通常采用整体硬质合金钻头,按钻削钛合金的切削参数进行钻削,从钛合金侧先钻,直到钻通,钻削时加润滑剂,缓解复合材料烧伤。波音公司就专门为夹层的钻孔,研制了PCD组合钻头,取得了很好的加工效果。 3、新型复合材料加工专用铣刀 有三种新型复合材料加工专用铣刀,它们采用了整体硬质合金材料,切削效果比一般铣刀更好。这三种专用铣刀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刚性高,螺旋角很小,甚至达到了零度,以及专门设计成人字形的刀刃,都可以在加工中有效减小加工中心的轴向切削力,减少分层,其加工效率和效果超过了普通刀具。 4、用磨削替代铣削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属于难加工材料,需要较大的切削力,且产生的切削热较高,还不容易传出。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容易磨损刀具,甚至使材料受热发生软化和变质。这就要求在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时,应使其切削机理更接近于磨削而非铣削。加工中心在选择切削线速度时,应大于每分钟500米,采用高转速、小进给的方式。而切边加工刀具一般采用整体硬质合金滚花铣刀、电镀金刚石颗粒砂轮、镶金刚石铣刀、铜基金刚石颗粒锯片等。 5、确定高性能切削液 5.1铣削加工切削液的选用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2021年)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2021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2021年) 第一条特种设备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内部相关的法规、标准及管理规定。 第二条特种设备在安装完毕后,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依法进行注册登记方能使用。 第三条建立完整的特种设备台帐及技术档案。 第九条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制定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和检查频次,安全检查不低于每月一次。对查出的隐患建立隐患台帐并及时处理,影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在隐患处理前严禁设备运行。 第四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组织对人员的安全技能进行考核和培训。 第五条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要求预案要制定到每台设备,

每个装置。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案演练,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第六条不得私自购进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充装单位的气瓶。必须保证在各环节中安全附件齐全。 第七条特种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含安全附件)方能投入使用,设备及附件必须有明显的检验合格标志。设备使用车间要保留设备检验报告或检验合格证复印件备查。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条件、检验要求及检验周期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特种设备检验(含安全附件)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并通过局安全质量环保部审核的检验单位进行。 第九条特种设备(含安全附件)采购必须选择有资质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设备到货后由安全人员对设备进行安全验收。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改造必须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部门出具改造设计方案,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安装、修理的项目承包方必须到局安全质量环保部进行资质审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