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脂肪增多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无明显症状 随病情进展,约50%的患者出现:血尿,膀胱刺激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不尽感 等。
PL诊断主要依靠体检和影像学检查。
PL病理学特点使其具有特殊的影像学改变,因此,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受膀胱底部异常增多脂肪的挤压,直肠指诊时查及
盆腔内软组织块,前列腺位置抬高,不易触及或仅 指尖能触及前列腺尖部。
最早由Engels于1959年报道,描述为乙状结肠和 膀胱周围脂肪增多导致乙状结肠和膀胱固定变形。
Foggl和Smith 在1968年正式命名为(pelvic lipomatosis,PL)盆腔脂肪增多症,定义为直肠和 膀胱周围的盆腔空间内的正常脂肪组织过度生长。
本病临床罕见 ,美国 1967 至 1975 年发病率为 0 . 6 ~ 1 . 7 / 1 0 万,近年随着对该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认识提 高 ,文献报道病例数有增加的趋势 。
发病有种族和性别差别 ,黑人是白人的 2 倍,男 女比为 18 ∶ 1 。
发病年龄9 ~ 8 0 岁 ,多数在 20 ~ 60 岁之间。
PL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同。
1 50%的PL患者有下尿路症状 2 25%的患者以便秘为主的肠道症状 3 1/3的患者合并高血压
下尿路症状与脂肪组织在膀胱周围增生导致的膀胱 出口梗阻合并增生性膀胱炎相关。
分别植入F4.7双J管一根
术后患者诉双下肢水肿消失
术后测肌酐值为189umol/L,考虑为手术应激引 起。
目前诊断:
盆腔脂肪增多症,双输尿管下段狭窄,双肾积水, 肾功能不全。
会诊目的:下一步治疗方案。
盆腔脂肪增多症(pelvic lipomatosis,PL)是一种
病因不明的良性罕见病,它是由于大量脂肪组织堆 积于盆腔,包绕压迫膀胱下段、膀胱颈、直肠,使 之变形、狭窄,并出现移位,造成膀胱颈部、输尿 管下段、乙状结肠、直肠等一系列梗阻改变,特别 是泌尿系统症状尤为明显,输尿管逐渐扩张,肾盂 积水进行性加重,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可 出现肾功能减退,甚至肾功能衰竭。
查体:患者双下肢为凹陷性水肿。 检查肌酐值为161umol/L,白蛋白为34.9g/L
入院后急查下肢血管B超,提示:双下肢动静脉血 管均正常,无血栓形成。
入院后行膀胱尿道镜检查:见尿道、膀胱颈及三角 区延长,膀胱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膀胱右后壁可 见团块状占位,距离右侧输尿管管口约1.5cm,取 活检送病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刘建军
男,47岁。以“左下肢水中3月余”为主诉入院。
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水肿,在外院诊断 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口服“华法林”治疗。下肢水 肿有缓解,20天停用华法林。目前再次出现双下肢 水肿。
患者1月前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肾结石体外碎石,碎 石4天后出现腹痛,呈持续性绞痛,当地医院就诊 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
膀胱
颈部拉 长
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 输尿管迂曲 下段输尿管狭窄 膀胱颈拉长
75%的PL为增生性膀胱炎 其中增生性膀胱炎的40%为腺性膀胱炎
2015
IVP见到膀胱呈特征性“倒
梨形”、“泪滴形”、“葫 芦形”外压性拉长改变,膀 胱底部抬高。 同时可见上尿路积水征象。 Moss等将以上X线表现归纳 为三联征:盆部大片透光影 ; 膀胱变形伸长 , 位置抬高 ;
乙状结肠受压伸直和输尿管 向正中移位。
膀胱受 到盆腔 脂肪挤 压变形, 呈“倒 梨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