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微球的功能化及应用

合集下载

膨胀微球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研究

膨胀微球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研究

膨胀微球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膨胀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材料,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材料性能的不断追求,膨胀微球与聚氨酯的结合将会为材料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本文旨在研究膨胀微球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潜在价值。

二、膨胀微球的特性1. 膨胀微球是一种微小空心球状材料,具有质轻、隔热、吸声等特性。

2. 膨胀微球的直径范围广,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

3. 膨胀微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成型性,易于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

4. 膨胀微球的壁厚和表面形态可通过改变原料和生产工艺进行调控,满足不同材料需求。

三、膨胀微球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研究1. 膨胀微球与聚氨酯材料的复合膨胀微球可以与聚氨酯材料进行复合,通过混合、注塑、挤出等工艺将其均匀分散在聚氨酯中,形成膨胀微球增强聚氨酯材料。

该复合材料在轻质化、隔热保温、声学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膨胀微球在聚氨酯发泡中的掺杂将膨胀微球直接掺入聚氨酯发泡体系中,在聚氨酯发泡的过程中,膨胀微球能够提供微小的气孔空间,改善聚氨酯泡沫的密度和机械性能,并降低成本和密度。

3. 膨胀微球对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适量的膨胀微球的加入,可以优化聚氨酯泡沫的物理性能,如降低密度、提高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膨胀微球的形态和尺寸也会对聚氨酯泡沫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四、膨胀微球在聚氨酯材料中的未来发展1. 研究膨胀微球的合成及性能调控技术,实现对膨胀微球的粒径、壁厚、壁材料等方面的精确调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2. 探索膨胀微球与聚氨酯及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拓展其在航空航天、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3. 进一步研究膨胀微球与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及应用性能,促进其产业化应用。

五、结论膨胀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聚氨酯发泡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膨胀微球与聚氨酯材料的复合应用,将为材料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创新。

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吸附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性能评价

聚苯乙烯微球的功能化修饰及其吸附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性能评价
Ac y 1 ) l 9 。 , 均为 7 交联 度 , 1 5 0 ~2 O 0 p t m, 南 京 麦 科 菲
为原料 改性 修饰 了表 面基 团 、 臂 长、 结构 功 能 各 异 的 3
种 聚合 物微 球 , 并 对修 饰 结果 进 行 红 外 和 扫描 电镜 分 析 。 结果表 明 , 修 饰 之 后 的微球 依 然保 持 较 好 的球 形
Ni c o l e t 公司; 扫描 电子显微镜 , Qu a n t a 2 0 0 , 美国 F E I 公司; Ag i l e n t 7 8 9 0 A 气相 色谱 仪 , 配 电子 捕获 检 测器 ;
Ag i l e n t 7 6 9 3自动 进 样 器 。
2 . 2 实 验 方 法
度、 结 构 和 形 态 均 匀 。 研 究 了 3种 聚 合 物 微 球 对 拟 除
高效分 离载 体有 限公 司 ; 正 己烷 , 乙腈 , 苯 甲酰 氯 ( B z ) , 无 水 三氯化 铝 , 甲醇 ( Me 0H) , 二 氯 甲烷 ( Dc M) , 四氢 呋喃 ( THF ) , 冰 盐酸 , 氢氧 化钠 ( Na OH) , 乙酸 乙酯 , 二
a r a t i o n s 公司的 S p e — e d DE X, Ha mi l — t o n公 司 的 P R P 一
所示 。反 应 结 束后 , 产物抽滤, 依 次 用 THF 、 3 的 冰
盐酸、 蒸馏 水 多次洗 滤 , 至用 硝酸银 溶 液检 测滤 液 中无 氯离 子 , 再 用 甲醇 洗 滤 5次 , 真 空 干燥 至 恒 重 , 得 到
色谱 填料 以及 其它 高新 技术领 域 。以此 材 料 为基 础 制 备的S P E柱 已广 泛 应 用 于重 金 属 离 子 、 苯酚 、 多 环 芳 烃及 农药 残 留等 的分析 中, 如 Va r i a n公 司 的 B o n d

相分离法微球

相分离法微球

相分离法微球
相分离法微球,也称为离子交换微球,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科学技术,在生物分离、纯化、化学分离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相分离法微球主要是采用聚合物材料控制微球的结构和性质,实现对
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相分离法微球的制备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一定条件下,将高分子单体沉淀成微球,形成密集有序的球形颗粒;其次,在
微球表面上引入功能性基团,使其具有特定的吸附性和交换性。

相分离法微球的制备原理是通过水-有机物二相体系使高分子单体
沉淀成微球,其中,水相中含有交联单体和引发剂,在有机相中含有
表面活性剂、孵化剂、调节pH等助剂。

这些助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如温度、pH值、交联度等,来调控微球的大小、形态和孔径分布等性质。

随后,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可引入各种功能性基团,如氨基、羧基、磺酸基、亲油基等,以实现对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的选择性吸
附和离子交换。

相分离法微球具有结构均匀、孔径可调、表面活性高、吸附能力
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生物分离、纯化、化学合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例如,可以用于酶的纯化、蛋白质结构分析、药物分离纯化、各种氨
基酸、糖类、核苷酸等生物分子分离,以及废水处理、重金属去除和
海水淡化等环境治理。

聚合物中空微球研究进展

聚合物中空微球研究进展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 N2008N O .11SC I ENC 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高新技术聚合物中空微球内部的空腔,可以直接封装气体或小分子物质,如水、烃类等挥发性溶剂,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1]。

由于空气/聚合物界面处的折光指数的差异和中空结构的特殊性能,因而可用作优质的聚合物系遮盖性颜料、抗紫外填料和手感改性剂等。

鉴于聚合物中空微球的用途广泛,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对其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1W /O /W 乳液聚合法W/O /W 乳液聚合法制备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球的主要过程包括先通过强剪切如超声分散制成W /O 乳液,再将此乳液在搅拌作用下缓慢滴加入溶有第二乳化剂的水溶液中,从而制得W/O /W 乳液,并经聚合反应制得聚合物乳胶微球内包含有水相的水系乳液,然后将该乳液加以干燥后即可得到中空结构的聚合物微球。

P a r k 等[2]用W /O/W 法制备了封装有不同疏水性物质的微胶囊,如卵清蛋白/聚氨醋囊。

Hi l de br a nd 等[3]报道了W /O 型乳液聚合法结合诱导相分离技术制备封装有缩氨酸和蛋白质的微胶囊。

2封装非溶剂乳液聚合法M c Dnoal d 等[4,5]报道了通过封装烃类非溶剂乳液聚合法制得0.2um ~1um 粘度的中空P S t /P M M A 微球的方法,微球孔隙率可达50%。

Ti ar ks 和L andf es t er [6-8]采用直接将单体和非溶剂烃混合,然后在水溶液中应用超声乳化成微乳液,接着以自由基引发聚合使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非溶剂烃而在其表面成壳,反应一步完成,最后去除非溶剂烃后得到纳米级聚合物中空微球。

研究表明,聚合物乳液的形态由乳化剂的类型、单体的极性以及所选用的非溶剂烃决定。

由于该法对过程操作要求较高,体系容易失稳,目前尚未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聚苯乙烯微球是一种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微纳米材料。

制备聚苯乙烯微球不仅可以通过实验室和工业规模的方法进行,而且已经被广泛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不同的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一、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是制备聚苯乙烯微球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的基本流程是在水相中加入单体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表面活性剂是用来降低微球的粘度和防止微球的凝聚,并有助于微球的均匀分布。

反应结束后,微球通过离心分离、洗涤、干燥等步骤进行纯化和收集。

优点: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尺寸均匀,制备过程简便,且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乳液聚合法的最大缺点是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二、辅助乳液法辅助乳液法是在乳液聚合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方法,使用辅助表面活性剂来替代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并使用单一引发剂来替代等量的两种引发剂,以减少废水的产生量。

辅助乳液法的基本步骤与乳液聚合法类似。

优点:与乳液聚合法相比,辅助乳液法可以减少废水的产生,对环境污染更小。

缺点:辅助乳液法的固相产率较低,微球的形态易发生变化,粘性较大,难以得到较大的微球。

三、反应溶剂剥离法反应溶剂剥离法是一种将单体反应所需的有机溶剂作为剥离剂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流程如下:将需要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的有机溶剂、单体丙烯腈和苯乙烯混合,加入引发剂、表面活性剂和剥离剂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后,将微球分离、洗涤和干燥。

优点:反应溶剂剥离法可以制备规模较大的聚苯乙烯微球,而且微球的形态和尺寸分布较均匀。

缺点:反应溶剂剥离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并且需要处理溶剂和废水。

微球的悬浮性较强,制备过程中难以调控聚合反应。

四、界面反应法界面反应法是指在水-油界面或水-空气界面上进行的聚合反应。

该方法的基本流程是在水相中溶解表面活性剂和单体丙烯腈、苯乙烯等单体,将油相浸入水相中。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光子晶体中的应用_周之燕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光子晶体中的应用_周之燕

V ol 138N o 19#8#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第38卷第9期2010年9月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07JK195);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J09-11)作者简介:周之燕(1985-),女,在读硕士,师承王秀峰教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方面研究。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光子晶体中的应用周之燕1 王秀峰1 师 杰2 张新孟1(11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21;21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32)摘 要 亚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是一类常见的制备光子晶体的材料。

综述了分散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制备光子晶体用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苯乙烯胶体球在蛋白石结构、反蛋白石结构和可调制光子晶体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光子晶体,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蛋白石,反蛋白石,可调制光子晶体Fabrication of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and its applicationin the photonic crystalZho u Zhiy an 1 Wang Xiufeng 1 Shi Jie 2 Zhang Xinm eng 1(11Schoo l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 ,Shaanxi U niv ersity o f Science&T echno logy ,Xi .an 710021;21School of M aterial and Chemical Eng ineering,Xi .an U niversity of Scho ol o f Technolog y,Xi .an 710032)Abstract Sub-micr on po ly st yrene pho tonic cry st als is a kind o f co mmon materials for per par ing photo nic cry sta ls.T he development o f the dispersio n po lymer izatio n and emulsio n polymerization wer e r eview ed,w hich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mo no dispersed po ly styr ene micr ospher e.W hile the monodispersed polysty rene wer e obtained,po ly styr ene photonic crystal can be pr epar ed by t he self -assembly metho d.At last,the advance of o pa l,Inv erse opal,tunable pho tonic cry stal wer e int roduced.A t last,the perspectiv e of the futur e research wer e pr edicted.Key words pho tonic cry sta l,mo no disper sed po ly styr ene micr ospher e,opal,inver se o pal,tunable pho tonic cry stal光子晶体材料又称光子带隙材料,指介电常数(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材料,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Yablo no vitch [1]和Jo hn [2]在研究自辐射和光子局域化时提出的。

RAFT聚合制备功能化高分子纳米微球及立构有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研究

RAFT聚合制备功能化高分子纳米微球及立构有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研究
the polymeriz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600C.The polymerization was well controlled, and the polymers with“well—defined”structur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The
(3)The novel 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RAFT polymerization of 3一【2一(acryloyloxy)ethoxy]-3·oxopropyl(phenyl)phosphinic acid(AOPA).The monomer was first synthesized by esterification of 3一[hydroxy(phenyl)phosphoryl】propanoie acid and 2-hydroxyethyl acrylate,and then
that chitosan n∽oparticl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The nanoparticle was 60.nnl in size,诵th double sensitivity to temperature and pH.By changing pH value of its aqueous suspension,LCST can be changed from 36。C to 40 oC.Above 40 oC,the nanoparticles self-assembled to form the larger microspheres.
(5)在RAFT聚合体系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钙盐 (MAA.Ca)的聚合,来制备分子量可控,立构有规聚合物PMMA,并探索了温度对 制备PMMA立构规整性的影响。实验发现,0"C下Y.射线辐射下的聚合得到的 PMMA的全同含量仅为0.7%,.21℃下得到的PMMA的间同含量高达70.9%。进行 了不同温度下的MAA.Ca的RAFT聚合,经两步转化,得到全同立构的聚合物 PMMA,且聚合温度越低,聚合物全同含量越高,.2l℃下的y.射线辐射聚合,其 全同立构含量可达到69%。

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聚合物材料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医学诊断与治疗带来了诸多益处。

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角度,探讨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一、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

其中,自由基聚合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聚合方法。

在自由基聚合中,单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双键会与自由基反应,生成一个长链聚集体。

聚合过程中,自由基的出现引起了单体中的双键断裂,被自由基反应形成聚集体。

另一种离子聚合则是通过离子化反应生成聚合物,与自由基聚合相比,离子聚合产生的聚合物具有更加一致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二、聚合物材料的性能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的选择,对其性能的影响很大。

与传统材料相比,聚合物材料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例如,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

此外,聚合物材料还可以通过改变聚合条件来调整其性质、结构和形态。

不过,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中也存在一些约束。

例如,在制备聚合物材料时,需要选用无毒、无臭、无味、无溶剂及可溶性的原材料,使其高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兼容性得到充分保障。

三、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药物递送系统药物递送系统是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药物微球的制备,这样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分解和代谢的速度,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并减少药物在体内的副作用。

此外,药物递送系统也可以用于大分子药物的传输。

2.天然组织再生与修复聚合物材料在天然组织再生和修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重建软骨、韧带等组织,以及置换人工器官等应用领域。

3.微纳米生物医学材料近年来,微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因为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期 收稿日期:2018-04-07作者简介:任 鹏(1989—),硕士,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聚合物微球的功能化及应用任 鹏1,2(1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处,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聚合物微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微球的功能化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微球功能基团化、复合微球、多孔微球等几种常见功能化微球的特点做了简要概括;简述了微球在生物医学、分离方面、化学工业及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对功能化微球的研究前景和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功能化微球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聚合物微球;功能化;应用中图分类号:TQ31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0-0093-02FunctionalizationandApplicationofPolymerMicrospheresRenPeng1,2(1.CollegeofChemistryandBioengineering,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2.Depart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Abstract:Polymermicrospheresareakindofhigh-performancepolymermaterials,andthefunctionalizationofmicrospheresisaresearchhotspot.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sofseveralfunctionalizedmicrospheres,suchasmicrospherefunctionalization,compositemicrospheresandporousmicrospheres,arebrieflysummarized.Theapplicationsofmicrospheresinbiomedicine,separation,chemicalindustryandanalyticalchemistrywerebrieflyintroduced.Theprospectanddirectionoffunctionalizedmicrospheresareprospected,soastoprovidereferencesfor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offunctionalizedmicrospheres.Keywords:polymermicrosphere;functionalization;application 聚合物微球是指粒径在纳米级至微米级的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包括实心微球、空心微球、多孔微球等;具有比表面积大,易回收,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1-3];这些优势促使聚合物微球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生物,医药以及材料等领域[4]。

不同的领域需求的聚合物微球带有的功能各不相同,随着时间推移,微球研究的进展形成了带有各种官能团(例如羧基,氨基,羟基,巯基等)的聚合物微球,复合微球,多孔微球等。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已经成为材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5]。

1 常见的功能化聚合物微球1.1 聚合物微球的功能基团化聚合物微球的功能基团化是指将微球表面带有功能性基团,主要有两种方法[6]:一种是将带有功能基团的化合物作为单体,使其参与聚合反应;第二种是以已制备好的微球为对象,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由于带有功能基团,微球反应活性增加,可以参与某些具特殊要求的反应,拓展了微球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Kang等[7]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335nm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的聚合物微球,以此为种子微球,乳液聚合制备出带有甲基丙烯酸,表面洁净的羧基化微球。

研究了单体配比和其他因素对聚合反应、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Fu等[8]首先制备出未功能化的带有垂直对齐排列的中空轨道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在上述微球中,制备出带有垂直对齐排列的中空轨道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并将其作为传感材料来修饰玻碳电极,用来检测微量2,4,6-三硝基甲苯,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张荣荣等[9]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功能单体采用分散聚合制备出单分散,微米级,羟基化聚苯乙烯微球,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考察了加料方式、反应时间、HEMA浓度及加入时间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元素分析表明其羟基含量可高达0 11%。

1.2 复合微球复合微球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复合微球和有机-有机复合微球。

无机-有机复合微球同时具有两类的特性:无机材料的刚性、磁性和导电性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可塑性、生物相容性及易加工等;性能得到大的提升,在光、电、磁、催化、传感器以及生物等领域应用广泛[10]。

针对两类不同类型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无机材料一般是以粉末或前躯体的方式引入;有机物则主要是以单体、低聚物、高分子聚合物等方式引入。

Wang等[11]采用改进的悬浮聚合法制备出磁性的丙烯酸-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微球。

并研究了上述微球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效果,研究表明在12min时,吸附率可达98%;最大吸附量为231.8mg/g。

Yu等[12]采用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以TiO2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为壳的微球。

微球形貌规整,并且表面未检测到TiO2,包埋率可高达78.9%。

有机-有机复合微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而成。

制备过程中对微球形态的控也尤为重要,不同形态微球可以具有多种性能,如哑铃型微球不同性质的两端可以选择性固定不同材料。

孙莉峰等[13]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溶剂采用反相悬浮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出脲醛树脂-聚丙烯酞胺有机-有机复合微球,探讨了反应温度,甲醛/尿素比例,溶液浓度、pH等对微球形貌的影响。

1.3 多孔微球多孔微球在固定化酶、靶向载药、细胞分离以及催化剂方面都有良好应用前景。

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悬浮聚合、种子溶胀聚合、分散聚合法、酸碱处理法、后交联修饰法、微孔膜乳化法等;比较传统的制备方法有悬浮聚合、种子溶胀聚合等,这些方法研究较为透彻,有些已经工业化应用[14]。

悬浮聚合法是在制备过程中加入致孔剂,待聚合完成后,·39·任 鹏:聚合物微球的功能化及应用山 东 化 工采用适当的溶剂对微球进行抽提,除去致孔剂,得到多孔微球;致孔剂的种类与用量是制备的关键因素。

Yu等[15]采用悬浮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多孔松香HEMA酯聚合物微球;对致孔剂种类、用量、以及致孔方法进行了探讨;发现在优化条件下,微球粒径大于100μm,比表面积可高达17.64m2·g-1。

Ogino等[16]采用一步种子溶胀法制备粒径在4.1~7.5μm的大孔聚苯乙烯微球,孔径范围在30~550?,抗压能力高达120kg/cm2。

另外,秦璐[17]等将微孔膜乳化发与悬浮聚合法结合成功制备出单分散,粒径在30μm左右的多孔微球,考察了膜乳化装置中循环泵转速及微孔膜数量、膜线速度(流量/膜管截面积)、膜乳化压力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或分散相流速的影响,其中膜乳化压力是对分散相流速的影响最为显著。

2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聚合物微球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等,吸引了大批学者、企业主的关注。

由于其结构可设计性,单分散,多功能,使聚合物微球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优势,在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分离方面、化学工业、分析化学等应用广泛。

2.1 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根据抗体具有高选择性地与抗原结合的原理,将聚合物微球与抗体(抗原)结合,即免疫微球,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试剂。

带有氨基、羧基等易与抗体连接的官能团的微球在这方面应用广泛。

当诊断对象中含有相应抗原时,微球则会发生凝聚,从而快速、直观地获得诊断结果。

Jaganathan等[18]制备了表面经DL-丙交酯/乙交酯改性的壳聚糖聚合物微球,将其与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合,抗原固载率可以高达85%,鼻内实验表明,改性的壳聚糖聚合物微球表现出了免疫应答,而经铝包被的抗原未出现应答,说明成功制备出了免疫微球。

生物芯片技术与流式细胞术结合即液相生物芯片,是将待测物质与经光学编码的聚合物微球结合,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诊断的一个平台[19]。

由于反应是处于悬浮溶液的环境当中,也可称为悬浮芯片。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2.2 分离方面的应用在食品、中药行业,利用聚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可以从天然产物中精炼出食品添加剂以及有药物作用的成份,经常用到的为离子交换树脂聚合物微球。

吴建鹏[20]等首先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大孔微球,进一步制备出乙二胺、二乙胺和三乙胺偶联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并将其用于提纯芝麻菜种子中硫苷,结果表明三乙胺偶联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在三者中性能表现优良。

环境保护方面,聚合物微球在废水处理上也占有一定优势,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视。

针对不同的吸附对象,可以对微球进行修饰以优化吸附效果。

Wu[21]等合成的羧基化碳微球在吸附Pb(II)和Cd(II)上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吸附模型分析表明其属于多分子层化学吸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380.1mg/g、100.8mg/g,吸附后微球羧基含量从38.1%分别降至6.8%、9.8%。

2.3 化学工业方面的应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据统计,有80%左右的化工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然而大多数催化剂价格昂贵,难以回收。

单分散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将其作为催化剂载体时,催化剂重复利用率高,易于回收,而且由于高的比表面积,催化剂利用率、活性提升。

郭先芝[22]等将反相悬浮聚合与溶胶-凝胶法有机结合,以此法成制备出TiO2多孔微球;将其作为载体,应用浸渍法制备出CuO/TiO2催化剂,在浸渍液为0 5mol·L-1的(CuNO3)2,焙烧温度为200℃,保持3h条件下,催化剂性能优良,长时间使用后性能稳定,回收后形状完整,有利于重复利用。

2.4 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色谱柱作为色谱系统的核心,填料性能的优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要求机械强度高,大小均匀,热稳定性好以及一定惰性。

选用适宜粒径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作为色谱柱填料,能够明显提高液相流动性,使分离效果以及精确度都得到提高。

王子等[23]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出粒径在5~8μm的交联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微球,探讨了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引发剂量及单体浓度等对微球的影响,以优化条件合成的微球为色谱填料采用反相色分离进行色谱性能分析,与商品柱相比,其柱效高、分离度大、谱峰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