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
第十单元   酸和碱学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学案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4、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重点、难点

学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浓硫酸的腐蚀性和酸的化学性质

情境导入

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了解生活中的酸和碱,阅读课本P48资料。

1、酸碱指示剂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色

酚酞: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思考交流】

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小贴士: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自主学习】

浓盐酸的质量分数在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其密度为1.84g/cm3

【观察思考】

【交流讨论】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阅读课本P51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常见的酸还有哪些?

2

【交流讨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

(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自主学习】 1、填写下表

【思考交流】如何识别一种溶液是否是酸溶液?

2

【思考交流】

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活动探究】完成下列实验,并填写表格

(1)上述反应生成物有什么相同之处?

(2)在实验室里如何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能否将生锈的物质长时间浸泡在酸中?

【归纳总结】

酸的化学性质:1、 2、 3、

学情分析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

3过程后中( )

A 、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B 、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 、浓盐酸会变质

D 、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4、 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5、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 .氯化铜 B. 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

6、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7、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加________除去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一枚表面有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发生的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提升

【必做题】

将一瓶盐酸分成两等份,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将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等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若镁、锌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用a 、b 表示,则a 、b 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B. a <b

C.a=b

D.无法判断 【选做题】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 ,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gH 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Zn 和 Mg ;

B.Fe 和Mg ; C .Zn 和Fe ; D . Fe 和Cu

课堂小结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知道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情境导入

固体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的是?它的颜色状态是?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内容

(1)氢氧化钠的俗称有哪些?

(2)如果将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

(3)如果将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应该怎样保存药品?

(4)氢氧化钠有哪些用途?

【自主学习】

(1)氢氧化钙的俗称有哪些?

(2)生石灰是如何变成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探究】 3(2)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交流讨论】

①氢氧化钠也是碱,是否也能发生上述反应?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③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归纳总结】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的相似之处

【自主学习】

4、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阅读课本P56【实验10—8】及内容解释。 【交流讨论】

1.灯泡亮、灯泡不亮说明什么问题?

2.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盐酸),有的不导电(酒精溶液)

3.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与金属导电有何不同?

【结论】

学情分析

1、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大理石

D 、澄清石灰水 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H 2SO 4 Na 2O C CO

B .Mg(OH)2 CuSO 4

C CO 2 C .KOH HNO 3 O 2 SO 3

D .HCl NaOH O 2 P 2O 5 3、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盐酸不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 .用盐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棕色氧化铁

C .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与活动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

D .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了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4、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用干冰人工降雨

B .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 .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5、下列物质中,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 A.乙醇、酒精、C 2H 5OH B.汞、水银、Ag

C.碳酸钠、烧碱、Na 2CO 3

D.氢氧化钠、小苏打、NaOH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a(OH)2,可能有CaCO 3 B.一定含有CaCO 3和Ca(OH)2

.

一定没有CaCO 3和Ca(OH)2 D.一定有CaCO 3,可能有Ca(OH)2

拓展提升

【必做题】

已知草酸(H 2C 2O 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 2C 2O 4

CO↑+CO 2↑+H 2O 。现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 ,b

为活塞开关,分离、干燥前未打开),对生成的CO 和CO 2进行分离并干燥。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甲中盛放 ,乙中盛放 其作用是 。

(2)首先,打开活塞a ,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能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 ,其分离操作方法是 ,该气体可用 法收集。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一名同学想测定分离出来的CO 气体的体积,请帮助该同学从上图A ,B ,C 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 。 【选做题】

碱石灰是由CaO 和NaOH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气体的干燥、净化实验中经常得到应用。化学特长小组的小华与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对碱石灰的探究。 【提出问题】碱石灰的干燥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下图是该特长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装置,选择C 、D 装置,将C 、D 装置的b 、c 两端相连,然后从a 端缓缓的通入水蒸气。

【得出结论】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碱石灰的干燥效果良好。

【拓展与应用】

(1)下列气体中,不适合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填编号)。 A .O 2 B .CO 2 C .H 2 D .CO

(2)用含少量水蒸气的 H 2还原CuO 来测定水的组成,依次将A 、B 、C 、E 装置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装置中药品均足量),则装置E 的作用是 。

(3)当含有O 2、H 2O 、CO 2 三种气体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干燥剂时,有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与反思】请你分析影响碱石灰干燥效果的因素(指出一条):

课堂小结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盐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情境导入

1、常见的酸有: ,酸溶液中都含有 ; 常见的碱有: ,碱溶液中都含有 。

2、 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

酸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碱溶液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完成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 HCl = NaOH + H 2SO 4 =

以上三个反应中生成物除了水以外,另一种生成物都是由 和 组成,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请列举以前见过的盐(写化学式),看谁列举的多:

【归纳】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酸性土壤中含有H 2SO 4,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于医药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Al(OH)3和 NaHCO 3等物质,请写出胃酸(HCl )与这两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①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

②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 3·H 2O )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③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原理是什么。

④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主要药物应该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学情分析

1、 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 变化的图象 正确的是( )

2、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 )

A 、红色

B 、蓝色

C 、紫色

D 、无色 3、

的性质)的物质,是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烧碱

D.食醋

4、如图所示,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只塑料球(不与其他

物质反应,且密度1.6×103kg/m 3

),若小心地向杯中加入适量的30%的稀硫酸(没有溢出杯外)静置后,塑料球的沉浮情况及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原来相比( ) A.上浮,压力不变 B.上浮,压力增大 C.下沉,压力增大 D.下沉,压力不变

5. Zn 、Fe(OH)3、KMnO 4、CaO 、 稀H 2SO 4、H 2O 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 ,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7、人的胃酸过多会消化不良或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或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课堂小结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2、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方法。

3、了解溶液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难点: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情境导入

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的变色情况: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_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_____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的溶液显______性。

利用酸碱指示剂,只能试验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试验溶液的酸碱度。那么怎样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呢?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请阅读课本60、61页完成下列填空题: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在~之间。

2、溶液呈酸性时,pH 7,pH越小,酸性越;溶液呈碱性时pH 7,pH越,碱性越强;溶液呈中性时pH 7。

[比一比,赛一赛]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能很快记住酸碱性与pH之间的关系。

【跟踪练习】

1.某溶液pH=3,则该溶液()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

2.已知苹果汁的近似pH为2.9~3.3,向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

【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测定方法:在或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62页内容,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 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酸雨的pH ),可以了解。

4.测定或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活动与探究】你在选择洗发水时,有什么尺度和标准吗?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仔细观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pH=1和pH=13时,头发受损最大。用手触摸,能感受到浸入pH=1和pH=13里的头发确实变得粗糙了。用弹簧测力计更能准确地测出拉断的难易程度,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双股套在弹簧秤的勾上,另一端用镊子夹紧并绕几圈,再均匀用力,直到拉断,怕数据不

【交流讨论】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学情分析

1、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患者大多属于酸

A、牛奶

B、苹果

C、豆制品

D、葡萄

2、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

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

4.5;苹果汁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4、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6、有一瓶溶液pH是9.5,取少量注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色,如果要使试管中溶液pH降为5,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课堂小结

第十单元复习学案知识梳理

(一)酸和碱的概念

1.酸;

常见酸的化学式:。

2.碱;

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

(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

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表示,范围通常在0~14之间。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 7,溶液显酸性; pH 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碱性。

归纳提升

本单元重点内容的学习可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如通过对盐酸和硫酸的学习,从而总结掌握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学习,总结碱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具体可采用列表法,总结比较酸和碱的性质。

智能训练

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2.向10mL pH 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 肯定增大的是()

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pH 为4的溶液

D、稀硫酸

3.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A、氧氧化钠的质量减小

B、氧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C、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氧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

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5.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C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B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6.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8.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钾

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10.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A .离子的种类不同;B .分子的构成不同;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等,

请从中选择导致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填序号...

)。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 ②FeSO 4为绿色而Fe 2(SO 4)3为黄色: ;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

11.向盛有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 计(测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 ,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 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

些? 。 12.国家环保总局已规定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做的实验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废液缸中,甲班废液呈红色,乙班废液呈蓝色。 (1)请你分析废液的成分:甲班废液含有 ;乙班废液中含有 。

(2)目前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甲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 ;你建议如何处理甲班的废液? 。

13.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_________; (3)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4)向水中加入熟石灰_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50g 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25%的硫酸溶液,边滴边

搅拌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硫酸溶液49g 。请你计算: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拓展提升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

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请回答: ⑴照装置A 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 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

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

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

⑵按照装置B ,把胶头滴管中的NaOH 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 。

⑶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OH 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制取CO 2、并证明CO 2确实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右图的“图例”,在右

图虚框中直接补画出完整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试剂a 是 ,能证明CO 2确实

与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⑷为了进一步证实CO 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双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⑶实验后的NaOH 溶液, 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

象不同,但都能证实CO 2与Na 溶液发生了反应。

⑸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 。

单元教情学情分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l-35.5 Fe -56

教师评语:等级:

1、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有毒品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而制得的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3、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H2S04干燥,又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02 B.NH3C.H2D.HCl

4、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5、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则胃液的pH可能为()

A.1.2 B.7.0 C.8.5 D.13.2

6、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7、将10 g溶质质量分数8%的NaOH溶液与1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混合后pH会()A、

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不能确定

8、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

9、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

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C、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

D、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10、下列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银和水银

B、冰和干冰

C、生石灰和熟石灰

D、火碱和烧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溶液的pH

B、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55 mL的稀硫酸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12、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残留的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根据上述的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该浸泡在那种溶液中()

A白酒

B食醋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

13、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铜离子,经测定溶液的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有害。

为除去废水中的铜离子并降低其的酸性,通常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A铁粉和生石灰B银和生石灰C氢氧化钠D稀硫酸

14、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溶液颜色不变的是()

A硫酸溶液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1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铁和稀硫酸B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片D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炭酸钾溶液

16、如图所示,若想小试管(试管中装有水)中

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

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A浓硫酸B食盐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

1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A酒精和氯化钠溶液(闻气味)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酚酞试液)

C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

18、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 盐酸

B PH为4的溶液

C 稀硫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1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一类的是

A氯化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氧化镁和氯化氢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2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C酚酞溶液D石蕊溶液

二、填空题

21、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填化学式),它是由与水反应得到,其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

白而坚硬,其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23、实验室将浓硫酸用水稀释时,应将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的烧

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4、在碳酸氢钠、碳酸钙、氯化钠几种物质中:(填化学式)

(1)在建筑业中可大量用作建筑材料,还可在保健方面用作补钙剂的是;

(2)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病症的一种药剂,在生活中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3)在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溶液选种的是。

25、从氢、碳、氧、钙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1)酸;(2)碱;

(3)盐;(4)氧化物。

26、家庭饮用的纯净水,经检验其pH略小于7,说明略显性,这是因为溶有

的原因。该纯净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7、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

(3)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我们学习了化学,就要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身边的物质。请你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物质的化

学式,它属于(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你知道它的一条性质是,因此可用作。

29、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丝,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

30、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中漂浮着一木块。

(1)如果向烧杯中注入质量分数为60%的硫酸,木块所处的状态是______ (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下同);

(2)如果向烧杯中注入水,木块所处的状态是______ ;

(3)如果向烧杯中加入适量Ba(OH)2溶液,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__ 。(提示:Ba(OH)2+H2SO4= BaSO4↓+2H2O)

三、实验与探究题:

31、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无色酚酞溶液是否变红)

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实验2

看到的现象是,说明Na+;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你得出的结论是。

四、计算

32.某校同学探究附近赤铁矿中Fe2O3的纯度。他们采集了20.0 g样品,加入稀盐酸,其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84.0 g,过滤得到滤渣4.0 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

求:(1)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是多少?其纯度为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A. 石灰石 B. 熟石 灰 C. 干 冰 D. 烧碱 2.下列不能用来中和过多的胃酸的是() A. 氢氧化铝 B. 碳酸氢钠粉 末 C. 氢氧化 钠 D. 墨鱼骨粉 3.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A. 紫色 B. 红 色 C. 蓝 色 D. 无色 4.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该物质是 A. 生石灰 B. 熟石 灰 C. 碳酸氢 铵 D. 铁粉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说明该反应过程中放 热 B. 图中C处溶液

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 C.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D. 图中B点表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6.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 物 B. 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 D.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7.下列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 酸 C. 氢氧化钠固 体 D. 消石灰 8.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 酸溶液里都含有水分 子 B. 酸溶液里都含有氢离子 C. 酸溶液里都含有氢元 素 D. 酸溶液里都含有酸根离子 9.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共4课时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十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119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板书:表内除法。

201x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4同步测试鲁教版五四制

2019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 及其性质4同步测试鲁教版五四制 基础知识: 1、酸的定义: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_________的化合物。 2、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__色,有_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有腐蚀性。工业品因含有杂质而呈______色。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口,会在瓶口处形成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___________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_性。 3、纯净的浓硫酸是_______色、粘稠、_______状的_______体,不易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性和强烈的___________性。如果浓硫酸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__________冲洗然后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烧伤皮肤。 4、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____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中,并不断用________搅拌,切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空气中,下列情况发生什么变化?(是变大、变小或不变)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 浓硫酸 1.与_____________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使_____________不变色。 2.酸+金属===________+________ (如:可以和锌粒铁镁条等反应) ①硫酸与镁条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盐酸与铁钉反应铁钉表面有产生,同时溶液由色逐渐变成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 (如可以与铁钉上的铁锈反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碱发生__________反应酸+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硫酸与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 _____________ ②盐酸跟[Al(OH)3]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某些盐反应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都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①盐酸与石灰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酸溶液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于水都能解离出_________ 当溶液中含有Fe3+时,溶液显色; 当溶液中含有Fe2+时,溶液显色;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复习目标: 1、强化基础知识(见复习提纲) 2、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重点】: 1、指示剂与酸碱溶液的作用 2、什么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学习准备】: 上册教材课堂笔记学案 ◆课堂导学 活动一:看下面复习提纲,结合笔记和课本自主复习10分钟 1、写出常见原子团并标出化合价酸的定义?碱的定义?盐 的定义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化情况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搅拌。 4、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溶液。氢氧化钠不慎沾在皮肤上 5、将一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先看到现象,又会看到现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依次是 6、下列名称与哪些物质对应: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烧碱、火碱、苛性钠、铁锈 7、总结第7单元中放入水中能放热的物质,它们的实质相同吗? 8、能做干燥剂的物质有。 9、NaOH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你如何证明? (1)用特殊的反应装置 (2)验证生成物,我们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溶液,若观察到现象,证明NaOH溶液确实与二氧化碳发生也反应,也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 溶液,若观察到现象,也可以证明。 10、迄今学过的反应类型有。 11、默写酸碱的通性,每条写两个方程式 13、溶液的酸碱度可用表示,PH ,溶液呈酸性; PH越,酸性越强;PH , 溶液呈碱性,PH越,碱性越强;PH ,溶液呈中性。 14、你会测土壤的PH吗?用湿润玻璃棒测酸性溶液的PH,测得值会偏;若测碱性溶液 的PH,测得值会偏; 15、某溶液PH=3,若要使其PH升高,你有哪些方法? 16、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呈色,PH ;逐渐滴入NaOH溶液,当溶液刚好变成红色时,溶液呈性。 17、什么是中和反应(写简单表达式),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活动二:同桌互相提问5分钟(重点知识提问)。 活动三:自主强化重难点及自己出错知识点。(5分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导学案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贯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目的是使复习的知识在具体练习中得到应用、巩固和深化,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化,进而牢固掌握;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了解数学的价值,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四边形的意义。 4.理解“倍”的两种不同意义。 5.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能够解决集合问题。 (1)时、分、秒测量(1课时) (2)万以内的加减法(1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1课时)

(4)长方形和正方形(1课时) (5)分数的初步认识集合(1课时) 第1课时时、分、秒测量 教学目标: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观念,吨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它们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案教案背景: 为了响应市教育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精神,与“三四五”高效课堂密切接轨,特写此教学案提升自己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课题:《常见的酸和碱》 教材分析: 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认识酸和碱能和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以及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释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问题情景导入) (1)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醋、水果具有什么样的味道? (2)花为什么具有五颜六色的颜色?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 ②(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重点和难点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性环境中的变色情况、浓硫酸的腐蚀性及稀释方法。 四、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准备: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滤纸、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五、教材延伸 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六、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指示剂 情景问题引入:由问同学们熟知的哪些食物是酸、碱入手,切入酸和碱的知识。 学生探究结果:食醋、大多数水果(有酸味)中含酸;有些没熟透的水果(有涩味)如青柿子,还有皮蛋有涩味等。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酸碱指示剂】 1.定义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指示剂一般是一些植物的色素,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酸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 注意: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溶液或碱溶液;酸或碱必须是可溶于水的,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Cu(OH) 2 不溶于水,是蓝色固体,不能使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改变颜色。 3.酸碱指示剂的制取与选择 只有遇酸或遇碱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 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用途 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有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显黄色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 (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 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浓硫酸为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 难挥发,有吸水性;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 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1.浓盐酸的挥发性 盐酸的化学名称叫氢氯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 2.浓硫酸的吸水性 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中的水分,因而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

不能干燥NH 3 等。 浓硫酸作干燥剂时,需干燥的气体一定要从长导管通入,短导管导出, 即长进短出。 3.浓硫酸的腐蚀性(脱水性)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但能脱去皮肤中的氢、氧元素,而且也可以脱去木材、纸张、布料中的氢、氧两种元素,这种作用又叫做脱水性。 (1 脱水性与吸水性的区别:区别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是原物质中没有水,而是将原物质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吸水性是物理性质,脱水性是化学性质。 (2 事故处理:若将浓硫酸沾到皮肤、衣物上,应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浓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爆沸,带着酸液四处飞溅。 (1 搅拌的目的是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Mg + 2HCl = MgCl 2 + H 2 ↑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 (1 活泼金属是指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这里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因其氧化性极强,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2 盐的概念 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 2SO 4 、CaCl 2 、 MgCl 2 等。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章节检测

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用于工业炼铁 B.NaOH可用于去除油污及调节溶液酸碱性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D.铝常用于压制铝箔或制作易拉罐 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活性炭制品清除异味 B.用小苏打制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幼儿、青少年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D.用含有适量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炉具上的油污 3.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4.正常雨水pH≈ 5.6,是由下列空气中哪种物质导致的() A.SO2 B.N2 C.CO2 D.稀有气体 5.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A.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实验室稀释浓硫酸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75g酒精与25g水混合配制用作消毒剂75%的医用酒精 B.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的钡餐就是碳酸钡的悬浊液 C.在纯铁中熔合一定量的碳、铬、镍制成不锈钢

D.服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7.哈尔滨第四十七中学创办于1965年,至今已建校整整50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学习的同时,运动健康也是学校的教育主题,如图是我校新建体育馆和健身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各馆室均采用LED灯照明设备,亮度高而且节约能源 B.粉刷墙壁时所用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健身房的健身车车架主要采用的锰钢属于金属材料 D.各馆室的使用让学生更多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8.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焦炭用于治练金属,是由于焦炭具有氧化性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由于熟石灰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9.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三份盐酸,分别与①CaO、②Ca(OH)2、③CaC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下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10.浓盐酸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 A.溶液的pH变小 B.溶液的酸性增强 C.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溶液的质量变大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中考训练题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中考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石灰水 C.浓硫酸D.浓盐酸 2.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H2CO3B.NaHCO3C.P2O5D.KOH 3.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蔗糖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6.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颜色红橙绿蓝紫 pH范围1~3 4~5 6~7 8~10 11~14 A.由红变紫B.由蓝变绿C.由绿变橙D.由蓝变紫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8.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2Y+Cu(OH)2↓,则()A.X一定是Cu(N03)2 B.X的式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 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 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 10.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 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 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甲:水,①:食盐;乙:水,②:蔗糖 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氢氧化钠;乙:稀硫酸,②:锌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1、指示剂显色规律;2、认识酸碱盐;3、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分析归纳式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白纸、试管等。 药品:10%的NaOH溶液(A)、5%的硫酸溶液(B)、5%的紫色石蕊试液(C)、酚酞试剂、碳酸钠试 剂、氯化钠等 其它:多媒体投影、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引入】今天我们来复习酸和碱,看投影(今节要复习的知识) 【板书】酸碱复习课 【板书】1、认识酸碱盐 练习1、用H、O、Na、S、Cl、C、Ca中的元素写出满足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归纳】酸碱盐分类 【板书】2.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学生课前完成学案内容) 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组成 + ) 化学方程式主要实验现象 ①与作用紫色溶液 无色溶液 ②与反应,生成Fe + HCl—— Al + H2SO4—— 实验室制氢气 有产生 ③与反应,生成盐酸除铁锈 硫酸除铁锈 色铁锈逐渐,溶液由 色变为色 ④与反应,生成Ca(OH)2+ HCl——NaOH + H2SO4—— ⑤与反应,生成实验室制CO2 Na2CO3+ H2SO4—— 有产生 碱的化学性质(碱的组成 + ) 化学方程式主要实验现象①与作用紫色溶液 无色溶液 ②与反应,生成CO2的检验 CO2的吸收 石灰水变 ③与反应,生成Cu(OH)2+ HCl——Ba(OH)2+ H2S O4—— ④与反应,生成工业制烧碱 NaOH + CuSO4—— 有色产生 有色产生 【小结】本课复习知识

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酸=H++酸根离子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碱=金属离子+OH--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 ) 1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 氢气 Zn+2HCl=ZnCl2+H2↑ Fe+2HCl= FeCl2+H2↑ Mg+2HCl= MgCl2+H2↑ 2Al+6HCl=2AlCl3+ 3H2↑ Zn+H2SO4= Zn SO4+ H2↑ Fe+H2SO4= Fe SO4+ H2↑ Mg+H2SO4= Mg SO4+ H2↑ 2A l+3 H2SO4= Al2(SO4)3+3 H2↑ (3)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 Fe2O3+6HCl= 2FeCl3+3H2O Fe2O3+3 H2SO4= Fe2 (SO4)3+3H2O CuO+ H2SO4= CuSO4+ H2O (4)碱+ 酸→盐+ 水(中和反应) NaOH+ HCl= NaCl+ H2O 2 NaOH+ H2SO4= Na2SO4+ 2H2O Ca(OH)2+2 HCl=CaCl2+2H2O Ca(OH)2+ H2SO4= CaSO4+ 2H2O Mg(OH)2+2 HCl=MgCl2+2H2O Al(OH)3+6HCl=2AlCl3+3H2O (5)盐+ 酸→盐另+酸另(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即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CaCO3+ 2HCl=CaCl2+H2O +CO2↑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NaHCO3+HCl= NaCl +H2O +CO2↑ MgCO3+ 2HCl=MgCl2+H2O +CO2↑ AgN O3+HCl=AgCl↓+ HNO3 (鉴别Cl—) ~ 白色沉淀

2019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2同步测试鲁教版五四制

2019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节溶 液的酸碱性2同步测试鲁教版五四制 1.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常用表示。 2.某pH=1的溶液显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成色。若使该溶液pH=8可向溶液中加入。若向原溶液中加水,pH逐渐变,但pH (填“>”“<”“=”) 3.测定pH简单方法是使用,方法是用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在,显色后与对照。使用pH试纸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若待测溶液呈碱性,则测得结果会。 4.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醋,现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一些纯碱,结果发现紫甘蓝汁液变绿,请你和小明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食醋的pH 7(填“<”“=”或“>”),纯碱属于(填“酸”、“碱”或“盐”)类化合物。 (2)结合小明的实验,请你联想紫甘蓝汁液的用途。 5. 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 (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6.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图所示,往烧杯中加少量 某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 略不计)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 Ag B. Zn C. Ba(OH)2 D. Ba(NO3)2 7.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 从土壤酸碱性考虑,推断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西瓜B.甘草C.小麦D.油菜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 常见的酸 1.(2015·遵义)酸溶液中都含有H + ,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 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 剂.且NaClO+2HCl=NaCl+X↑+H 2O .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 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Cl 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 。“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3.(2015?自贡)硫酸和盐酸时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 都 7(填“>”、“=”或“<”符合).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 的试剂瓶. (5)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4.(2015?广州)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 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 .Cu B .Mg C .Al D .Ag . 5.(2015·嘉兴)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 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 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 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 是金属单质,则X 可以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 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十单元 酸和碱 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 课题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 学习目标 1.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知道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学法指导个人独学组内合作学习组间交流、展示点评 【自主学习·独学案】 自主学习指导:自学要求与步骤 阅读课本第50-64页,将学习目标、重难点所涉及的内容用蓝、黑笔勾画出来, 并将存在的问题用红色笔勾画或记录在书中相应的位置。 一、酸和碱的概念 1.由和构成的化合物叫酸.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酸盐酸 硝酸碳酸醋酸 2.由和构成的化合物叫碱。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氨水 二、常见的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浓盐酸 颜色、状态 气味 挥发性 吸水性 脱水性 稀释是否放热 NaOH Ca(OH)2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是否潮解 溶解时热量变化 三、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 稀盐酸稀硫酸 酸的指示剂 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 金属Zn + HCl- Fe + HCl- Zn + H2SO4- Fe + H2SO4-

和美三年幸福一生 七、中和反应 1.与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 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①改良酸性土壤:将适量的加入土壤,以中和土壤的酸性。 ②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厂的污水可用中和。 ③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适量的盐酸,如果胃酸过量,可用含的药 物中和,化学方程式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 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八、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溶液酸碱性pH值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酸性7 色色 中性7 色色 碱性7 色色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 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 【过关检测·过关案】 学案(学生)导案(教师) 1.下列四种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其它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 CuSO4 B.CO2 C.NaOH D.H2SO4 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D.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3.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C.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自主反思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作业:

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

第十一章常见得酸与碱 一、酸碱指示剂 [要点1]概念 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得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得颜色。 常见得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要点2]变色规律: (1)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2)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注:二氧化碳通入紫色得石蕊试液中,(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就是碳酸改变了溶液得颜色。 [要点3]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得酸碱性得方法: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取少量该溶液,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得酚酞试液,若溶液 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二、常见得酸 [要点1]酸得概念 酸就是由氢元素与酸根组成得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要点2]常见得酸(稀盐酸、硫酸得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注: Array (1)盐酸 具有挥 发性,浓 盐酸在 空气里 会形成 白雾,这 就是因 为从浓 盐酸里挥发出来得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得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得缘故。(强调闻气味得 方法)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 氢、氧等元素得化合物组成)里得水分,生成黑色得炭。 (3)稀释浓硫酸得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得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

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得碳酸氢钠溶液。 例1、某人在晚会上表演了个化学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得“化学魔术”四字。这人先后所用得无色液体最可能就是( )。 A、石蕊试液、稀硫酸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D、CuSO4溶液、NaOH溶液 例2、酒厂得生产过程中,在发酵时常用硫酸来控制物料得酸度,物料发酵完毕,通过蒸馏得到白酒。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在蒸馏过成中易混在白酒里一起蒸馏出来。 [要点3]酸得通性(具有通性得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得阳离子全部就是H+)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得颜色 酸溶液使使紫色得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得酚酞试液不变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注意:实验室制取氢气不使用硝酸) Fe+2HCl=FeCl2+H2↑Zn+H2SO4=ZnSO4+H2↑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铁锈+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黄色溶液); 铁锈+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 4、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⑴盐酸中与氢氧化钠:NaOH + HCl = NaCl + H2O (中与反应)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①.中与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与水得反应。 ②.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得化合物。 ③.改变土壤得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与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得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于就是人们将适量得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与酸性。 ④.处理工厂得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得污水,需进行一系列得处理。例如,硫酸厂得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与处理。 ⑤.用于医药:人得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就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得药物,以中与过多得胃酸。 5、酸与盐反应 HCl+ 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HCl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如何区别物质里含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瞧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气体。 加热或使用澄清石灰水。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水与二氧化碳气体。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测试题 (2012新版)鲁教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量:C—12、O—16、H—1、S—32、Zn—65、Ca—40、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自贡)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因没有密封保存而使质量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生石灰 C.烧碱 D.浓盐酸2.(2012·自贡)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3.(2012·泰安)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 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大豆茶玉米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1 4.8~5.5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4.(2012·泸州)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5.(2012·山西)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 等于7 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 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6.(2012·日照)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7.(2012·佛山)在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A B C D 8.(2012·扬州)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 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复习学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 【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B 2、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A 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C 【考点梳理】 + 1、实验步骤:、、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盐+ 酸→新盐+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盐+ 碱→新盐+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盐+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反应: 硝酸银溶液和铜丝反应: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或有或 有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Mg(OH)2↓BaCO3↓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生成CO2↑;NH4+与OH-生成NH3↑;生成水:H+与OH- CO32-离子的检验:取样加入,有产生,将其通入,变浑浊。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五、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氮:叶片发黄

第十单元__酸和碱知识点复习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 1 酸和碱 1、能和酸、碱发生变色反应的试剂叫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3、初中常见的酸有盐酸(溶质化学式,HCl,下同),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5、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 ⑴酸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⑵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镁、锌、铁的反应方程式):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 +H2SO4== Zn SO4+H2↑; Fe +H2SO4== Fe SO4+H2↑。 ⑶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⑷酸能与碱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Ca(OH)2==CaSO4(微溶)+2H2O。 ⑸酸能与盐反应:(写出盐酸、硫酸分别与碳酸钠、碳酸钙的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 ===2NaCl+CO2↑+H2O; CaCO3+2HCl ===CaCl2+CO2↑+H2O; Na2CO3+H2SO4 ===Na2SO4+CO2↑+H2O; CaCO3+H2SO4 ===CaSO4(微溶)+CO2↑+H2O。 7、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下同),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 8、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钠、烧碱、火碱。 9、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得到它,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10、氢氧化钙溶液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方法:将待检测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