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巩义市河洛镇实验学校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适用年级:九年级

设计教师:郅文杰

设计时间:2018年8月

【课程元素】

[课程背景]

学情分析: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及有关方针、政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结合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他们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中学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思想品德课有着天然的优势,“其知识是生活的升华,其内容是学生身边的实践”,“与学生联系紧,时代性强”。因而如何用

“课本知识来解释社会现象,用社会现象来论证课本知识”,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学以解惑、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社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思维、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作为中考毕业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相关知识已经初步了解,已经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这一原则。但知识综合起来,学生理解运用难度增大,需要加强对初中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并学会分析归纳,不断加强各种题型的训练,从而达到能服务中考,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本册教材编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遵循生命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知识的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

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认同、接受和内化。

[课程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通过对现在与过去的对比,了解祖国初步走上了富强之路,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走上了强国之路周要原因,树立坚持改革开放意识,努力实现

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懂得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感受生活中的创新,体会创新对生活、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回首历史仁人志士追寻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体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艰辛与不易。。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遵守宪法与法律,依法正确认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法律知识,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文明是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的基本标志,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面对快速发展导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更加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都要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旗帜鲜

明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一家亲,共圆民族复兴梦。圆梦路上,与祖国和时代共成长,做自信中国人。

课程安排:

第一周分享课程纲要,帮助学生认识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第二周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三周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四周单元复习测试

第五周第三课追求民主的价值

第六周国庆假期

第七周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八周期中复习考试

第九周期中分析与反思

第十周守望精神家园

第十一周建设美丽中国

第十二周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十三周中华一家亲

第十四周中国人中国梦

第十五周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期终复习

第十七周期终复习

第十八周期终考试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思想政治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总之,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以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为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四个单元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活的有机体。要重视情境创设,在具体活动中得到体验,求得发展。要学会活化教材,拓宽教材的探索空间挖掘教材的个性内涵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要善于和谐教学,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要发挥学生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运用教学媒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有利学生勤于动手,促使学生善于反思,能让学生乐于合作。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三、实施策略:

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教材、感悟人生道理;

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教材强调师生能够与教材设计的内容与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开放性。

[课程评价]

一、学生行为评价:

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

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及时鼓励优秀、提醒不足、关注进步学生;多用鼓励性语言。对每次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从作业格式、规范的解题方法和学科语言的正确运用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同学,进行学业展览,起到榜样作用;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在复习中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归纳整理所学得知识,检测其归纳综合能力和复习整理能力;卷面测试:平时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

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等,同时与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与家长保持联系,听取家长对学生在家情况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真正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的知行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