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翡翠种类和评价翡翠质量的行话

描述翡翠种类和评价翡翠质量的行话
描述翡翠种类和评价翡翠质量的行话

描述翡翠种类和评价翡翠质量的行话在有着三百年历史的翡翠行业中,其行话不在少数,当行家们脱口而出这些行话时,更为在外人眼里本身就很朦胧的翡翠交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所以记住这些行话,了解这些行话的真实含义,对初涉翡翠收藏领域的爱好者和消费者是大有好处的。

“玉出云南”,因为地缘关系,云南有着玉石之乡的美誉。虽然缅甸是翡翠的唯一产地,但云南的盈江、腾冲一带在早期就是翡翠交易的集散地。而且绝大多数在缅甸开采翡翠的玉商都是缅籍华人,使用语言都云南当地方言。从翡翠的开采、相玉赌石、加工、交易,云南翡翠玉商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民间传统经验和行业特点,形象化地总结出了一些描述翡翠种类和评价翡翠质量的行业俗语,也就是所谓的“行话”,极具当地文化特点与方言痕迹。

“种”是翡翠收藏一个绕不开的概念,是衡量翡翠结晶颗粒大小、颗粒结合致密程度的概念。结晶颗粒越小、越细腻,颗粒集合紧密,那么我们就称翡翠的“种”很好,反之就是“种”不好或者不够好。很多初学者对“种”的概念弄得满头雾水,在培训过程中,笔者通常会换个方式来给听者解释这个概念。“种”好比是人的皮肤,如果这个人的皮肤细腻、毛孔小的话对应翡翠就是“种”好;如果这个人的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话对应翡翠的“种”就不够好了;如果这个人的脸上长了一脸青春豆,那对应的翡翠就应该是“豆种”了,肉眼清晰可见颗粒感。通常行业内将翡翠的“种”分为:玻璃种、冰种、芙蓉种、油种、豆种等几大类。玻璃种翡翠的透明度看起来像玻璃

似的非常通透清澈,冰种翡翠就像冰似的晶莹剔透,但冰种要比玻璃种透明度差一些,内含物也多一些,以次类推。行业里还有“人有千张脸、翠有万种面”的说法,说明翡翠玉相的变化非常之大,种质多种多样。

“色”同样是翡翠收藏极为重要的话题,是指翡翠颜色的纯正、浓艳的程度。“色”通常是指绿色,在翡翠行业里与颜色有关的行话非常之多,足以看出颜色的重要性。“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蓝”是指绿色的变化非常多种多样,有各种层次的水绿、豆绿和蓝绿色。“帝王绿”、“祖母绿”、“苹果绿”、“黄杨绿”、“秧草绿”、“菠菜绿”等等都是来形容绿色的不同色调。所以也有人说有些翡翠的绿色是画家的调色板所不能调制出来的,可见翡翠的颜色不可胜举。

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种”、“色”是翡翠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那么究竟哪个更为重要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时下流行“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说法,是因为大部分初识翡翠的人往往只追求翡翠的颜色,而一些对翡翠有研究的人却比较留意翡翠的种水。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近十几年来开采出来很多种好无色的玻璃种翡翠有关,以前这种品种的翡翠非常少,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翡翠的颜色上,这种白色或近无色的翡翠刚刚面世时还不被人重视,但很快就因为细腻通透,精光内蕴,宝光盈盈而备受人们喜爱。短时间内这种无色玻璃种的翡翠身价倍增,其涨幅远远超过绿色品种的涨幅。并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翡翠“种”与“色”重要性的看法。很多业内人士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会先考虑翡翠种水,再看

翡翠的颜色。有种有色当然是最佳的选择,相应价格也就高出很多。有的翡翠有绿色但种地差,给人一种干干的感觉,缺少了翡翠应有的灵性。反之,有的翡翠的种水好,质地细腻通透,就算颜色欠佳也能显得滋润晶莹。在较好的种地的映衬下,有绿色则会显得色泽更加均匀饱满,水灵明澈,充满灵气。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认为以“色”为重就是外行,以“种”为重就是内行。这种喜好还与地域、年龄等方面有关。比如说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就更喜欢并适合佩戴有颜色的翡翠首饰,而年轻人带没有颜色但种质冰透的翡翠会更加美丽。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应当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颜色的评价。大多数的珠宝店的灯光对于店铺里珠宝的颜色都会有提升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店里买完翡翠,从店内出来后觉得翡翠颜色不如在店内好的原因。下次有机会再去逛翡翠店,您可以关注一下,多数的翡翠店铺的光源都是暖色的黄光源。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暖色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观察翡翠的颜色一定要在自然光下进行,这样可以反映出翡翠颜色本来的面貌。最好的观察时间是十点到十四点北向窗的自然光,在灯光下可以观察看翡翠的绺裂及内含物。

龙到处有水

这是玩翡翠原石的行内人经常说的一句行话。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因为翡翠的绿色往往呈带状延伸,犹如一条龙形状。“水”是

指翡翠的水头,也就是翡翠透明水润的程度。“龙到处有水”就是说,一块切开的翡翠原石,结晶颗粒粗大,水短,大面积没有颜色,而往往在有绿色的部分质地细腻通透,种色映照的非常漂亮,好像是一条绿色的龙在水中游走。这一行话极具中国特色,因为龙是中国人的图腾,而且在中国还有“风从虎,云从龙”的说法,龙是主水的祥瑞动物。我们有时也会看到一块翡翠作品,在有绿色的地方质地更加细腻通透,这就是“龙到处有水”。

无绺不做花

有很多收藏级的翡翠通常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块翡翠没有瑕疵的话,就不用雕琢花纹,以免破坏其本身的美;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纹饰图案之下必有跷蹊,一定是有什么绺裂或者瑕疵要通过雕刻来去掉的,这就是所谓的“无绺不做花”。同样的材料,不雕花的要比雕花的贵的多,这是因为“素身”作品对材料本身的品质要求很高。当然,如果设计和雕刻与本身材料配合相得益彰,也不失为一件好作品。但是雕花的手镯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要仔细观察雕花之下是否有不能容忍的垂直于条子的绺裂,因为这样的绺裂在佩戴时很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马崇仁形象翡翠学

马崇仁-形象翡翠学 翡翠美学-马崇仁-形象翡翠学 (一)形象翡翠学的概念:用民间通俗的形象词语和物化概念来表述翡翠各种特性的学说叫做形象翡翠学。形象翡翠学是本人提出的一种诠释翡翠语言的学科。 千百年来,中缅玉石界人士在翡翠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和切磋,这种语言都是些物化了的、形象化的词语,人们用它来表述翡翠的各种特征,而且多以词冠出现,如“菠菜绿”、“苹果绿”、“玻璃地”、“蛋清地”等。“菠菜绿”是指翡翠的绿色很像菠菜叶子那样的绿色。“蛋清地”是说翡翠的地子很像鸡蛋清那样细腻通透。这种沿袭千百年的翡翠行业用语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翡翠文化的土壤之中,她是绝对不会被别的什么“科学”的东西所取代的。 (二)形象翡翠学的实用意义:形象翡翠学的任务是为翡翠学习者提供一个认识翡翠的快捷方法。当你掌握了形象翡翠学的原理,能用形象思维方法去观察解读翡翠时,学翡翠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其实可以用简单一句话来归纳,当你试图定位一件翡翠特征时,“你看她像什么,那她就是什么。”看她像一块冰,你就可以称她为冰种翡翠,肯定没错。总之,形象翡翠学就是为初学者解决行业语言问题。 丰富多彩的翡翠复杂而又多变,致使很多人不解其真谛而望翠兴叹。诚然,翡翠与其他任何一种宝石玉石相比的确难了许多,但也不至于让人无法认识她,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去解读认识翡翠而已。那么,形象翡翠学也许就能帮助你快速打开通向翡翠世界的那扇门。 判别翡翠品质的六要素 判别翡翠成品质量高低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六大要素。即“种、底、色、花、裂、工。”这些评判标准应根据翡翠成品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一)六要素词义解释 1.“种”:翡翠的质地好坏称为“种”。“种”是翡翠的密度、抗磨硬度及透光性(水头)的综合体现。它受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结构致密程度的制约,也受矿物组合不同的影响。“种”有老嫩之分,质地好的叫“老种”;质地差的称“嫩种”。建议不要使用“老种、新种”及“老坑、新坑”等字眼,因为这会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 2.“底”:也叫“底帐”、“地子”、“地”。“底”是石域性名称,它是构成翡翠的基础部位,除了“色”与“花”以外的部位即称为“

翡翠

翡翠 翡翠一词由来已久,清乾隆之后,翡翠开始了大规模的使用。翡翠在华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通灵欲滴的绿色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颜色。翡翠品种的纷繁多样,翡翠赌石的神奇,翡翠价值的巨大差异,这一切都使得人们感觉翡翠变幻莫测、奥秘无穷。加之翡翠细腻润透的特性又极其符合华人的审美观,所以在这300多年之中,中国人对翡翠形成了浓厚的情结,无论是灵秀精美的首饰,还是大气磅礴的玉雕山子,无不融入了炎黄子孙的情感、华夏文化的精髓。 (一)、翡翠的基本性质 翡翠是以硬玉为主的矿物集合体,翡代表红色,翠代表绿色。 1、化学成分:钠铝硅酸盐,常含有Cr、Fe、Mn等微量元素。 2、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结晶特点:翡翠为晶质集合体,其中主要的组成矿物硬玉属单斜晶系,常呈柱 状、纤维状、毯状致密集合体。 4、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市场上常见灰绿色、绿色、褐黄色、灰白色、 紫色。 5、硬度:6.5-7,玉类最大硬度。 6、解理:无,(细密块状集合体的无解理),放大观察或粗大单颗粒显辉石解理。 7、光泽:油脂至玻璃光泽。 8、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9、相对密度:3.25-3.40g/cm2 10、折射率:1.666-1.680,点测法常为1.66。 11、吸收光谱:翡翠紫光区437nm处有一强吸收线,为特征谱线,有些绿色品种在红 区630、660、690nm处出现三条阶梯状吸收谱线,染色翡翠在红光区所见到的为 模糊吸收带 12、发光性:天然翡翠绝大多数无荧光,个别翡翠有弱绿色、白色或黄色荧光。翡翠 中若长石经高岭石化可显弱的蓝色荧光。 (二)、翡翠的评价 翡翠的质量评价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净度、切工、重量六个方面进行,其涉及到行业中常提及的“种”“水”“色”“地”“工”等俗称。 1、颜色: 颜色是翡翠质量评价的关键。可以引用五个字“浓、阳、正、匀、和”高度概括翡翠的颜色要素。 “浓”指颜色饱和度要高,同一色调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深,饱和度越低颜色就越浅。翡翠有许多颜色,绿色石最主要的色彩,好的翡翠要求浓淡相宜的翠绿色;“阳”指颜色明度要高,给人以青春勃发的感觉;“正”指颜色纯正而不邪;“匀”指绿色均匀;”和”是指翡翠不同颜色的分布的和谐与否。具备了这些翡翠的颜色为上乘。 2、结构: 翡翠的结构是指其矿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及颗粒间结合方式,它直接影响翡翠的“”

翡翠的分类

翡翠的分类 ●商家的分类 市面上出售的翡翠饰品中,有的是天然翡翠,有的是经过了优化处理的翡翠。商家根据这些区别将翡翠饰品分为翡翠A货、翡翠B货和翡翠C货。 翡翠A货指天然产生、未经人为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其内部结构或有物质注入或带出的翡翠。 翡翠B货是指原本种水、颜色较差的翡翠经过强酸、强碱浸泡,使其种水、颜色得以改善,与此同时,翡翠的原始岩石结构也遭到了破坏,并伴有物质注入或带出,这样的翡翠称之为翡翠B货。为掩盖被破坏的结构、增大翡翠的强度,翡翠B货经常用有机胶或无机胶作充填处理,但充胶处理不是翡翠B货的必然步骤,也不影响翡翠B货的定义。 翡翠C货指无色或浅色的翡翠经过人工染色的饰品。染色手段有多种,既有破坏结构的染色,也有不破坏结构染色,但色素都只存在翡翠的裂隙之间或晶间。翡翠经常染成绿色、红色、黄色或紫色。 经过加工的翡翠 ●行家的分类 首先要弄清楚“种”的概念,“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颜色、质地、透明度和结构、裂隙和大小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和称谓。这是个在南方流行的说法,到了江南一带,行家们用“地”来表达类似的含义,比如“藕粉地”。 “种”的分类比较灵活和感性,有的时候只以翡翠的结构和质地来命名,这时候“种”就接近“质地”的含义;有时候又以颜色和质地结合来命名,(比如油青种),种的含义就变得不一样。下面是几种在市场上常见的翡翠品种。 “玻璃种”和“老坑玻璃种”,顾名思义,这个品种大多透得像玻璃一样,净度高,结构细腻,是按翡翠的结构和质地来划分。“老坑玻璃种”可以说是最高档的翡翠,“坑”是指翡翠在缅甸的不同开采地,“老坑”和“新坑”的说法是指不同的品质和价值。

浅谈翡翠的种类及其鉴定特征

浅谈翡翠的种类及其鉴定特征 翡翠一词带着华丽、神秘由来已久,早在汉朝许慎编著的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就有了这个词:“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它所表达的内容是一种有着美丽羽毛的鸟类。后来人们就用“翡翠”一词来表述这种色彩艳丽的宝石。“翡”单用时是指翡翠中各种深浅的红色、黄色翡翠;“翠”单用时是指各种深浅绿色的翡翠,高品质的绿色翡翠一般称之为“高翠”。翡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翡翠通灵欲滴的绿色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颜色;翡翠品种的纷繁多样;翡翠赌石的神奇;翡翠价值的巨大差异,这一切都使得人们感觉翡翠变幻莫测、奥秘无穷。加之翡翠细腻润透的特性又极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所以在清乾隆之后这300 多年之中,中国人对翡翠形成了浓厚的情结,无论是灵秀精美的首饰,还是大气磅礴的玉雕山子,无不融入了炎黄子孙的情感、华夏文化的精髓。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什么是翡翠及其鉴定特征。 一、翡翠的种类 翡翠在矿物学上属于辉石类,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硬玉。硬玉的化学成分为NaAlSi2O6,可含有Cr、Fe、Ca、Mg、Mn、V、Ti、S、Cl等多种元素。翡翠在国家标准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鉴定》中是这样定义的: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翡翠的成分是比较复杂的,而国标对翡翠的成分中无论是对硬玉,还是对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的比例都没有明确及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也就是说,它可以完全由硬玉组成或绝大多数地含有硬玉,也可以由以硬玉为次要成分,而由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为主要成分组成。那么由此看来,翡翠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成分: 1.硬玉。以硬玉(NaAlSi2O6)为主要成分的翡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被广泛接受的翡翠,目前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翡翠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此类。 2.钠铬辉石。当硬玉中的Al3+被Cr3+替代,直至形成完全类质同象时,NaAlSi2O6就变成了NaCrSi2O6,也就是说硬玉就变成了钠铬辉石,钠铬辉石在翡翠中以三种形式存在: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ICS 03.020.01 Z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9-2009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302—2009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of Feicui Jewelry 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 GB/T 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DB53/T102-2002《翡翠饰品分级》中的有关规定,根据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和综合印象等因素而制定。 本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昆明七彩云南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昆明百货大楼(集团)珠宝经营有限公司、云南地矿珠宝有限公司、昆明翠玺商贸有限公司、昆明景兰珠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昆、吴云海、符涛、白晨光、张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翡翠饰品的质量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翡翠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人工处理”的翡翠饰品分级,也不适用于翡翠原材料和未经抛光的翡翠饰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DB53/T 102 翡翠饰品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DB53/T 1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翡翠 为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与其呈类质同像的其它钠质(钠钙质)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 集合体(可含闪石、长石等矿物)。摩氏硬度 6.5~7,密度 3.34(+0.06,-0.09)g/cm3,折射率 1.668~1.680(±0.008),点测 1.65~1.67。 3.2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从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进行评价。 3.3 标准光源 4500K~5500K指色温在围内的日光灯。3.4 3.4 颜色(色) 指指翡翠饰品颜色的艳丽纯正和色度的深浅浓淡程度。 3.5 颜色标样 指一套由 15 粒~20 粒已标定颜色级别,规格基本上符合 1:0.618 比例的翡翠界面样品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的不同颜色等级。

专家教你如何辨别翡翠的好坏

中国3G珠宝网珠宝门户珠宝供应珠宝求购珠宝加盟https://www.360docs.net/doc/de9142441.html, 专家教你如何辨别翡翠的好坏 其实翡翠质量的综合评价是个复杂的工作。 主要来说:首先看它质地的透明程度。透明度指翡翠的透光程度.可分为:微透明、半透明、微半透明、不透明等几个档次,裂绺、杂质过多会影响颜色,透明度和打磨光度、裂隙,特别是贯穿性裂隙的存在将会大大降低翡翠的价格。 质地是指翡翠绿色周围环境的质量。包括矿物的细腻程度,裂绺和杂质的多少、透明度、颜色以及总体与绿色的协调程度。质地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评价标志,又一种直观感觉的印象。质地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翡翠的质量。 一般来说,玉质透明或似透明的最好,行家称为“老种玉”,价值也最高。半透明玉质的称“新老种”,价次之。玉质不透明,发干的叫“新种玉”价值较低。 其次是看色彩。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以浓艳的绿色,亮红色和紫罗兰色为佳。其中以绿色为贵。绿色优劣评价以“浓、阳、俏、正、和”五个字来衡量,其含义是: 浓:翠绿,深绿,绿色浓得发乌但不带黑色调。 阳:鲜艳明亮,不灰不暗。 俏:美丽晶莹,带有青春之意。 正:绿得纯正,绿中不带蓝,青等杂色调。 和:绿色均匀,和谐,不花不乱。 绿色品种的优劣顺序为绿色,微带灰的绿色,黄绿色,微带灰的绿色,灰绿色。 注意:评价绿色不要在强光下,不要在透射光下,要在自然反射光下进行。 翡翠的色彩丰富,有绿、红、紫、灰、黄、白等色,其中最名贵的是绿色。按绿的深浅浓淡,又细分为宝石绿、艳绿、玻璃绿等10多种。优质的翡翠绿色浓艳、透明、油润、无杂质,用硬器敲击时其声音清脆响亮。 在商业上把翡翠分为三级: 特级:又称帝王翡翠,颜色翠绿(祖母绿色),色纯正,浓艳,均匀,透明度高。质地细腻,无裂隙。这种翡翠十分难得,价格极为昂贵。 商业级:又称商业翡翠。这种翡翠的绿色中常夹杂有其他色调,绿色浓淡帆布不太均匀,半透明——不透明,质地致密细腻,色较艳,透明度较高者为上品,价格也较为昂贵。 普通级:又称普通翡翠,颜色多呈淡绿色,豆绿色,菠菜绿,油绿色等不鲜艳的绿色,浓淡不一,分布不均,大多不透明,结构较粗,常有裂,优质可用于首饰,大多用于制作工艺品。

翡翠的品质要素.

翡翠的品质要素 1、颜色要素 (1)绿色的评价标准-正浓阳匀 “正”,指的是颜色的色彩(色调),如翠绿、黄绿、黄绿、墨绿、灰绿等等。“浓”指的是颜色的饱和度(深度),即颜色的深浅浓淡。“阳”指的是颜色要鲜艳明亮,受颜色的色调和浓度的控制。“匀”指的是均匀程度,所以颜色(绿色)的好坏取决于色彩、浓度和匀度三个要素。 (2)绿色的分类 ①翠绿色:纯正到稍为带蓝色调的绿色。 ②阳绿色:稍带有黄色调的绿色。 ③豆青绿:稍为偏蓝色的绿,绿色较浓。 ④瓜青绿:丝瓜皮似的带蓝灰色调的绿色。 ⑤浅绿:浅翠绿、阳绿和豆绿色。 ⑥淡绿:更浅的浅翠绿、阳绿和豆绿色。 ⑦油青色:带绿色调的灰褐色。 图12-1-16 翡翠绿色的色彩 (3)绿色的均匀度 底色对绿色之间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下列的因素: ①绿色所占的比例,越大,绿色越均匀。 ②底色的色调,底色调与体色越接近越好。 ③底色的浓度,一般地说,底色不宜太浓。 ④翡翠的透明度,透明度较高,底色的影响相对减弱。 2、质地要素 (1)质地的定义:翡翠的结构与透明度的组合。特定的透明度与结构的组合,就是一种质地类型。其中透明度其主要的作用,粒度起次要作用。 (2)翡翠质地类型:根据翡翠的透明度和粒度可以分成细粒和粗粒2个系列,5个透明度级别,形成10种质地类型(图12-1-),列于表12-1-1。 表12-1-1 翡翠质地类型和名称 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细粒玻璃地藕粉地水粉地粉地瓷地 粗粒冰地冰豆地水豆地豆地石地

图12-1-17 翡翠的质地类型 3、净度要素 (1)净度特征:是指能够影响到宝石外观的完善性的各种现象,对翡翠而言,有石花、黑点,翠性闪光(解理裂隙),杂色的色带(斑),石纹和裂纹等。 (2)石花 翡翠中团块状的白色絮状物,根据形状和明显程度分为:石脑、棉花和芦花三种类型。(3)石纹(愈合裂隙) 石纹是一种愈合裂隙,对翡翠制品的耐久性没影响,但对外观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4)裂纹 裂纹与石纹不同,是未经愈合的裂隙。裂纹对翡翠品质的影响很大,只要翡翠具有在正常照明下肉眼可见到的裂纹,其价值至少要降低1/3。裂纹会阻挡透射光,反射光下能在表面上看到裂痕,在抛光面上指甲刮摸可感到明显受阻。 (5)黑点、黑丝和黑斑 翡翠中常有呈点状、斑状、丝状和带状的黑色部分,黑点常常是铬铁矿被硬玉交代后的残余,黑斑常是角闪石团块。 翡翠的品种和意义 1、品种的定义 品种(通常就称为“种”)是翡翠按特定外观的分类,本质上是翡翠特定的品质要素的组合,是根据翡翠的外观和质量的差异进行的分类。 2、常见的翡翠品种 (1)根据成因得名的名称有: ①老坑种(老坑玻璃种):颜色符合正、浓、阳、均质地细均,透明到半透明的翡翠即可称为老坑种(图12-1-18)。如果透明度高,就可称为老坑玻,种,是翡翠中最高档的品种,老坑原来是相对于新山玉(坑)而言的,采玉人认为河床或其它次生矿床中采出的

翡翠种水分类(笔记)

翡翠种水分类 种水概念 翡翠的种水是批翡翠的矿物组成,颜色,质地,透明度的总称。在翡翠中占着比重要的地位。 翡翠的质地包括结构,透明度两部分。 翡翠结构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其质地,水头,光泽和硬度。颗粒细小,结合紧密的翡翠温润细腻,是高档翡翠的必备条件。 透明度是评价玉石的主要技术依据。透明度越高越好。透明度高者,常说成水头足,水头好,水头长。通常测试水头的方法是:如光线能穿透玉料达到3毫米的深度为一分水的翡翠,6毫米的深度为二分水的翡翠,9毫米的深度为三分水的翡翠。一分,二分水就可认定为上等质量的翡翠。非常透明的为玻璃地。尚透明的为冰地。不透明的为粉底。 透明度和结构有有直接的关,质地越细,透明度越高。 地子是决定翡翠优劣的重要依据。在翡翠的地子和颜色之间,有一种相互映照的作用。地子好的翡翠可使颜色浅的翡翠显得晶莹漂亮,使不均匀的颜色显得均匀,结构不细腻的翡翠显得细腻。行内有句话“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 映照对翡翠的颜色起着很大的关键作用,好的映照,会将翠色衬托得晶莹柔和,地子也会被映得润滑融各,反之则使翠色和地子显得生硬。 影响到翡翠质地好坏的还有“绺”。绺是民间俗称,实际上它是翡翠上的各残影痕,有大有小,有粗有细。 常见翡翠种水: 玻璃地(种)10分 明亮清澈,近似玻璃。

玻璃种翡翠质地纯净、结构细腻、韧性强,清澈无杂质、无棉纹或者石花、敲击翠体音质清脆。在10倍镜下无矿物颗粒感,可以为无色也可以为有色。若有杂质则多为棉絮渣状,常可见内部有发光现象,也叫起莹。 玻璃种翡翠矿物结晶颗粒呈显微细粒状,粒度均匀一致,晶粒最小的平均粒径可小于0.01毫米,以此计算,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均匀分布有10000个矿物颗粒,因此肉眼观察不可能有颗粒感更无脆性。玉料质地纯净、细腻,无裂棉纹,敲击翠体音质清脆,颇符合玉质金声的传统说法。玉石透明度高,玻璃光泽,给人的整体感觉就像玻璃一样清澈透明,所以称为“玻璃种”。一般情况下,玻璃种均出自老坑,所以行业中也常称其为“老坑玻璃种”。老坑玻璃种是山川大地亿万年之精华,历史上所谓的“帝王绿翡翠”就大多属于老坑玻璃种。 玻璃种在翡翠玉的种类中是最好的玉种,即珍品;玻璃种翡翠玉最大的特点是透明度最高,几乎到了全透明,所含的包裹体较少即杂质较少,晶莹剔透,行业上称玻璃种为“种最老”,“水头最足”;“水头”又分“一到十分水”;故玻璃种翡翠玉就显得珍贵了。该档次以下依次为冰种,蛋清种,糯种,荔枝种,豆种等,其透明度为半透明至微透明。达到玻璃种的翡翠玉已是比较少;有飘翠就比较珍贵;如果飘翠较多,甚至达到满绿色的全翠,就极为珍贵,达到了翡翠玉中的极品。 玻璃种是十分水的翡翠。

翡翠的颜色要素和评价

翡翠的颜色要素和评价 翡翠的颜色有多种色调,在本书第三章中已经论及,常见有黄色、红色、紫色和绿色等色彩,在商贸上最关心的是绿色的翡翠,因为它的颜色差别大,对翡翠价值的影响也最大。优质翡翠的绿色要达到“正浓阳均”的要求。所谓“正”,指的是颜色的色彩(色调),如翠绿、黄绿、墨绿、灰绿等。“浓”指的是颜色的饱和度(深度),即颜色的深浅浓淡。“阳”指的是颜色要鲜艳明亮,受颜色的色调和浓度的控制。“匀”指的是均匀程度,所以颜色(绿色)的好坏取决于色彩、浓度和匀度3个要素 1.绿色翡翠的色彩 翡翠的绿色有多少色调是难计数的,几乎每一块翡翠的颜色都有区别,传统上用各种术语来描述翡翠的绿色,这种方法不仅具有过于繁杂的问题,而且也没有抓住翡翠绿色色调变化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翡翠的绿色受蓝色、黄色、褐色和灰黑四种色调的影响,其中褐色和灰黑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可以看成一个因素。纯正的绿色,添加这些色调之后,就产生出各种色调的绿。其中蓝色调可因硬玉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较高的铬含量和铁含量(以及Ca, Mg含量)而产生,也可因矿物组成中出现绿辉石而产生;黄色调可能来自次生的氧化物或者其它尚未了解的化学成分特征。褐色调和灰黑色调都是由次生氧化物造成的,根据这些因素,去繁存精,翡翠的绿色可以划分成下面的主要类型: 翠绿色:纯正的绿色到稍微带蓝色调的绿色,包括传统上所讲的宝石绿、祖母绿、玻璃绿、艳绿等。 阳绿色:稍带有黄色调的绿色,这种绿色非常明快和悦目,包括传统上所讲的黄阳绿、鹦哥毛绿、葱心绿、金丝绿等。 豆青绿:是一种稍微偏蓝色的绿,如豌豆的青绿色,绿色较浓,也是一种悦目的绿色。 瓜青绿:较深的蓝绿色,不仅含有蓝色调,同时也含有灰色调的绿色,行家常说是偏蓝色,如同青绿色的丝瓜,故用此名称。与豆青绿比较,灰色成分和蓝色成分都更为明显。 暗绿色:是带有较多灰褐成分的绿色到深墨绿色,如同菠菜叶的绿色和西瓜皮的深青绿色,与瓜青色的不同之处在于颜色深,发暗。 油青:是灰绿色、灰蓝绿色、灰褐绿色,与墨绿色的不同在于,色调较浅和绿色不足。 2.翡翠颜色的浓度和色级 颜色的深浅也是翡翠颜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有时颜色的深浅,也会导致色调改变,比如翠绿色如果特别的浓特别的深,就会变成墨绿色,因为大多数人射的可见光都会被吸收了,反射出来的绿光也很少,含铬很高的硬玉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例证。 颜色浅,一般就没有什么价值,不论是什么色调,即使是翠绿色,如果颜色很浅与浅色的豆青绿就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翡翠绿色很浅的情况,往往不当作“翠”,而是当作底色。只有在整个翡翠制品呈浅绿时,浅绿色才会被当作绿色来评价。此外有个别的色调只能出现在颜色很浅的情况下,所以,对翡翠颜色深浅的因素可采取色调与综合在一起的简化办法,在色调分级的基础上加人浅绿和淡绿两个级别,不再作为独立的参数考虑。综上所述,翡翠的颜色从优到劣可以划分成8级。 3.翡翠的底色和均匀性 底色指翡翠绿色色斑以外的颜色,在行业上也称之为“底子”、“地张”等。识别底色是认识翡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底色的色调、深浅都会对翡翠的主色调—绿色产生影响。 翡翠常见的底色有无色、白色、浅黄色、褐灰色、灰色、浅绿色、淡紫色、灰绿色等各种色调。当底色的色调与绿色相近或一致时,翡翠的绿色会得到加强,更为浓郁,表现绿色

缅甸翡翠玉如何鉴别

缅甸翡翠玉如何鉴别 其实翡翠质量的综合评价是个复杂的工作。 主要来说: 首先看它质地的透明程度。透明度指翡翠的透光程度。可分为:微透明、半透明、微半透明、不透明等几个档次,裂绺、杂质过多会影响颜色,透明度和打磨光度、裂隙,特别是贯穿性裂隙的存在将会大大降低翡翠的价格。 质地是指翡翠绿色周围环境的质量。包括矿物的细腻程度,裂绺和杂质的多少、透明度、颜色以及总体与绿色的协调程度。质地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评价标志,又一种直观感觉的印象。质地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翡翠的质量。 一般来说,玉质透明或似透明的最好,行家称为“老种玉”,价值也最高。半透明玉质的称“新老种”,价次之。玉质不透明,发干的叫“新种玉”价值较低。 其次是看色彩。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以浓艳的绿色,亮红色和紫罗兰色为佳。其中以绿色为贵。绿色优劣评价以“浓、阳、俏、正、和”五个字来衡量,其含义是: 浓:翠绿,深绿,绿色浓得发乌但不带黑色调。 阳:鲜艳明亮,不灰不暗。 俏:美丽晶莹,带有青春之意。 正:绿得纯正,绿中不带蓝,青等杂色调。 和:绿色均匀,和谐,不花不乱。 绿色品种的优劣顺序为绿色,微带灰的绿色,黄绿色,微带灰的绿色,灰绿色。 注意:评价绿色不要在强光下,不要在透射光下,要在自然反射光下进行。 翡翠的色彩丰富,有绿、红、紫、灰、黄、白等色,其中最名贵的是绿色。按绿的深浅浓淡,又细分为宝石绿、艳绿、玻璃绿等10多种。优质的翡翠绿色浓艳、透明、油润、无杂质,用硬器敲击时其声音清脆响亮。 在商业上把翡翠分为三级: 特级:又称帝王翡翠,颜色翠绿(祖母绿色),色纯正,浓艳,均匀,透明度高。质地细腻,无裂隙。这种翡翠十分难得,价格极为昂贵。 商业级:又称商业翡翠。这种翡翠的绿色中常夹杂有其他色调,绿色浓淡帆布不太均匀,半透明——不透明,质地致密细腻,色较艳,透明度较高者为上品,价格也较为昂贵。

鉴别翡翠好坏的五大要素

鉴别翡翠好坏的五大要素 翡翠如此精美、如此贵重,却又是那么神秘,以至在珠宝行业中翡翠学成为一门最深奥的学科。拿什么来鉴别翡翠的好坏呢?有人用定式的方法来面对市场,结果吃了不少亏,而许多有经验的行家是讲究辩证的,那就是逐序、认真细致地观察翡翠的种、地、水、色和裂绺,然后把观察到的各方面关联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所以,种、地、水、色、裂绺五大要素,成为了每个翡翠爱好者和从业者鉴别翡翠好坏的必修课题。1、种的概念 翡翠的种即指其种质,也就是翡翠的成熟程度,翡翠有新山、老山、老种、新老种、新种之分,一般而言,老山、老种较新山、新种质量好,而备受珠宝商青睐。一个有经验的行家,往往根据翡翠的皮壳、沙法的特征来确认该玉的场口,由此判断它的种质,对一块翠料,要求它成熟得透,不返生、不夹生、而又不有过分老化、蚀空、风化、龟裂等现象。成熟的仔料,经解剖后,呈现出晶莹透亮的玻璃光泽,地子上透出一种清幽幽的蓝色或黑色,使人有一种深邃的感觉,用硬度笔测试,摩氏硬度都在7左右,行家称这类翡料为“种老、种好或种够”,反之,如果翠料光泽暗淡、呆滞、成活后,发毛返生、色调阴暗、沉闷,我们则把它叫作“种新、种嫩、种差”。 除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外,由于翡翠的场口很多,很难确证,加之同一场口产出的毛料,甚至一块料解开后,种质变化都较大,行话称“变种”,所以观察毛料的种分决不能单凭擦口或解开的一个门子和某一特征而枉作定论,而应对整体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到正确的决论。 值得一提的是,有许多著述翡翠的文章和讲座延引其它宝石的一般规律,把次生翡翠(水石)笼统说成是种好的,而把山石统统归纳为原生翡翠,说是种差的。笔者认为:且不说把山石统归于原生翡翠是否恰当(因许多山石同样经受了大自然的滚磨跌打)。从大量的实物例证来看,山石种好的也很多,而水石种差的亦比比皆是,所以这种不深人研究,而武断界定的方法是欠妥的。种的老嫩是翡翠成交的重要因素,种好的比差的价位相差很大,成交率相应也要高得多。 2 、翡翠地子的概念及划分 翡翠整块材料,极少通体带色,绝大多数是色、地相间,而且色少地多,凡翠料无色之处,行内人称之为“地张”,地张不一定是白色,有灰、黄、黑、青、紫、湖、蓝等色,一块好的翠料,除了要求种好以外,还要求地张与色相互衬托,干净清秀,玉质细腻,温润,充满灵气,它是翡翠估价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理论界,许多人把种和地的概念混淆起来,以为种即地,这种说法不符合传统的翡翠文化,历来地和种的概念都是有明显区别的,种是指翡翠的成熟程度,可有老嫩之分,而地却是指色的背景,有干净、清秀或是脏、粗与细等分法,民间曾生动地把“种”说成翡翠的“筋骨”,而把地子叫作“玉肉”,这种比喻是十分确切的。翡翠地子的习惯分法如下: (1)以地子的颜色来分把地子具有均匀色调,而又没有色根的按不同的颜色分成绿睛地、蓝晴地、红春地、藕春地、茄春地、灰地、黄色不正的叫酸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出台 转载自飞雪连天转载于2009年11月13日 11:40 阅读(1) 评论(0) 分类:珠宝鉴定 举报 中国首份针对高档翡翠制定的质量检验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于十一月三日在云南通过评审,被称为翡翠“护照”的中国首份“高档天然翡翠饰品质量检验证书”也同步在昆明面世。该院院长邓昆表示,从此翡翠有了相应的价值标准。 该标准突破性地采用质量等级划分,将天然翡翠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饰品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弥补了过去高档玉石等级评价只能检验真伪,不能说明品质和高档程度的缺陷。除了将质量纳入评价标准,在翡翠质量检验证书上还将记述历次交易详情,更详述它的外观、工艺,即消费者能从证书上看到玉石的代表意义,相关文化包涵,买卖次数等更加人性化的内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市场调研后,结合企业、消费者的需要,耗时一年多起草而成,并于十一月三日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对翡翠分级是规范翡翠市场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翡翠颜色、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样品价格昂贵等因素的影响,翡翠分级一直是行业难题。”云南珠宝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鉴定师张位及说,新标准评价理念符合人性化需求,对翡翠质量的检验证明一目了然,对消费者区分开高档翡翠与合格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将很好地推动翡翠消费,促进翡翠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标准将翡翠的文化含义纳入综合评定,也改变了只有绿色翡翠才是高档翡翠的观念,包含了所有色彩的翡翠鉴定。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对推动云南省率先实现翡翠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云南省与缅甸接壤,从古至今都是翡翠进入中国的集散要地,凡是销往内地及沿海的翡翠成品、半成品、原石,几乎都是由云南转口出去的。目前,云南省经营翡翠原石的商家有六百多家,平均每年成交额约为五千万美元,最高峰时曾达到两亿美元。数据显示,每年出省的原石为百分之七十,成品为百分之二十,宝石或半成品为百分之十。

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翡翠的评价与鉴赏 一、翡翠的由来: 翡翠是一种鸟的名称,毛色十分美丽,雄鸟为红色,称之为“翡”,雌鸟为绿色,称之为“翠”。其羽毛可用来做服饰和首饰。到了清代以后,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贵妃们所喜爱,其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翡翠颜色相同,故人们称这些缅甸玉为翡翠相传开来,由此,“翡翠”一词由鸟转变为玉石的名称。 二、翡翠的特征 1 矿物学特征: 翡翠是硬玉矿物集合体。硬玉的理想化学式为:NaAl[Si2O6]。硬玉一般为无色,白色,因含Cr、Fe、Ti等杂质而呈现浅绿色或苹果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不平坦,硬度 6.5-7,相对密度3.24-3.43克/立方厘米。常出现粒状和纤维状集合体。简单双晶和聚 片双晶发育。 2 岩石学特征: 翡翠是一种致密块状、高硬度、以硬玉矿物为主(占90%以上)的矿物集合体。一般呈白色或无色,翡翠中因含极微量的Cr2O3、,Ni2O3、尤其是Cr的存在,使翡翠具有高档的翠绿色。 翡翠中的硬玉多以细粒和纤维交织结构出现,粒度在0.1-0.5mm之间。优质翡翠呈纤维状集合体,质量较差的翡翠呈粒状结构。绝大多数翡翠呈粒状与纤维状同时存在的集合体,即“变斑交织结构”,这是坚定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 3 翡翠的宝石学特征: (1)外观特征: 翡翠原料分为“山料”和“籽料”。成品翡翠呈各种不同的绿色,有时还有红、紫等颜色(Mn,Ti致色)。具“变斑状纤维交织结构”。可见有硬玉解理面闪光,称为“苍蝇翅”。此外,翡翠颜色常分布不均匀。同时分布有各种团块状石花,石诌等。 (2)光泽与透明度: 翡翠一般呈玻璃--油脂光泽,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一般来讲,粒度越细小的翡翠,光泽越强,透明度越高。而粗粒结构则呈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泽暗淡。透明度高,玻璃光泽强的翡翠深受人们的欢迎。 (3)硬度、密度、断口、韧度: 翡翠硬度 6.5-7.0,由于它是由很多硬玉颗粒组成的,造成翡翠表面硬度的差异,用金刚砂抛光时,造成翡翠表面的凹凸不平,俗称“桔子皮结构”,这也是鉴别翡翠的重要特征,翡翠密度为3.33以上,在二碘甲烷中下沉。翡翠具有极高的韧度,一般情况下,翡翠很难断裂,共断口常呈不平坦的参差状断面。 (4)光学特征:略 三、翡翠的评价 俗话说:“神仙难断玉”,“玉石无专家”,可见鉴别与评价翡翠绝非易事。长期以来,在从事翡翠经营贸易及研究中,总结出一套鉴别与评价翡翠的规律,就是从翡翠的颜色、种、水头、地、瑕疵和裂隙及形状、重量、工艺等方面来综合评价翡翠。

翡翠介绍

翡翠介绍 翡翠——玻璃种:玻璃种顾名思义是像玻璃一样透,品质非常细,硬度7左右,为翡翠中最高硬度,也是翡翠中的极品。 翡翠——冰种:冰种的翡翠种仅次于玻璃种,它是指各种颜色翡翠的种水而言。比玻璃种要白一些。 翡翠——糯米种:糯米种仅仅次于冰种,也是翡翠中的上品,颜色似糯米一样,透明度没有冰种好。 翡翠——油青种:油青种是一种深绿色的翡翠,色偏灰、偏蓝,但种好,质细。透光性较好。 翡翠——白底青种:白底青种底色白或灰,但透光性差,基本不透明,粉底,但个别也有冰底,结构一般较粗,绿色相对比较鲜艳。 翡翠——福禄寿种:福禄寿种属翡翠的一品种,是指一块翡翠的石头上同时有绿、红、紫(或白)三种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如意,代表着福禄寿,三喜,故称为福禄寿种。透光性也根据石头的差别变化很大,可以是玻璃种、冰种、豆种、糯米种、粉底等,假如它有种有色,那就价值不菲了。 翡翠——紫罗兰和紫青玉:紫罗兰玉颜色底色为紫色,其中有茄紫、蓝紫、粉紫等,透光性从冰种到粉底都有。紫青玉指紫色为底的翡翠中呈绿色.。紫色的深的,质地细的,透明度高的翡翠很难找到,成受欧美人士的喜爱。 翡翠——豆种:翡翠豆种是一种很常见的翡翠种类,它的特点是颗粒比较粗,透光性较差,它的种类很多,如豆青种、冰豆种、油豆种、猫

豆种、细豆种等等。 翡翠——墨玉:墨玉是翡翠中的一种,颜色为黑色,总体上来说透光性中等,厚时不透光,但切成薄片做成雕件时为墨绿色,薄(1mm)时可透光;比较均匀,抛光度较好。但厚的玉也不透光。 翡翠——翡色种,也称红、黄玉:翡翠的颜色中翡是荼红色,也称红玉、黄玉,颜色为棕红色、橙红色、褐红色,颜色的深浅变化很大,透光性的变化也很大,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结构也分大、细、中粒至粗粒结构。 翡翠——乾青种:乾青种是颜色为艳绿色但透光性很差的翡翠.颜色为孔雀绿,往往含有黑色,绿黑相间。其色浓但不均匀;结构较粗,粗细不等粒状及纤维结构;透光性差,不透明。比重较其它翡翠重些,但硬度较低,6以下;脆性大,折射率比其它翡翠高,为1.75左右。由于乾青种太干,无水分,且性质较脆,硬度也较低,做成小的雕件的较多,能做成手镯等大件雕件比较小。 翡翠——铁龙生种:铁龙生是缅语译音,意思为满绿色,它是翡翠的一种。但结构粒状较粗,结合方式比较松散;透光性比较差;硬度较差。但物理性质:比重3.30-3.33;折射率为1.66左右与其他翡翠一样。【翡翠保养】 佩戴翡翠应注意保养,以使其历久长新。 翡翠受到碰撞和摩擦后,将可能失去光泽甚至破损。每件首饰应该单件存放,避免受到碰撞、摩擦。佩戴时应小心不要跌落。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说明

翡翠分级国家标准说明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4日淘金地资讯 翡翠等级是怎样划分的?翡翠分级标准有哪些?下面将讲到最新翡翠分级国家标准。2009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了《翡翠分级》国家标准,2010年正式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在国内推广实旋。标准从颜色、透明度、质地、纯净度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对翡翠饰品的品质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级评价。 《翡翠分级》标准适用范围: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磨制抛光翡翠。而翡翠原石、经过漂白、充填、染色等处理的翡翠及一些仿翡翠都不适用此标准进行分级。 标准中介绍了翡翠的定义:翡翠是指主要由硬玉或由其他钠质、钠钙质辉石(钠铬辉石、绿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可含少量角闪石、长石、铬铁矿等矿物。摩氏硬度6.5~7,密度3.34g/cm3,点测折射率1.65~1.67。 翡翠分级从颜色(colour)、透明度(transparence)、质地(texture)、净度(clarity)四个方面对翡翠进行级别划分,并对其工艺(arts and crafts)进行评价。 2009年6月1日,这是一个对范翡翠市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日子。期盼已久的翡翠分级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3885—2009》。该标准自2010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翡翠等级分级国标说明: 一:颜色类别: 无色|绿|红-黄|紫|其它| 色调:G=绿|yG=绿(微黄)|bG=绿(微蓝) 彩度:Ch1=极浓|Ch2=浓|Ch3=较浓|Ch4=较淡|Ch5=淡|明度:V1=明亮|V2=较明亮|V3=较暗|V4=暗| 二:透明度: T1/透明|T2/亚透明|T3/半透明|T4/微透明|T5/不透明|

如何看懂翡翠鉴定证书(整理)

如何看懂翡翠鉴定证书(整理)

如何看懂翡翠鉴定证书(整理) 1、查看检测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看是否齐全看检测机构是否权威。 翡翠的鉴定证书样板及证书上标志的具体含义: CMA-是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基本条件合格) CAL-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质量管理合格)CNAL-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志。有这一标志,表明该检验机构已经通过了中国国家实验室认证委员会的考核,检验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家级实验室的水平(CMA,CAL仅表示通过了省级质量技术管理机构的考核,认可)。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CNAL标志在国际上可以互认,比如说能得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承认。 CNAB为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委员会后与CNAL合并成CNAS CNAS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2、查看证书是否有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标志,是否有国家计量认证标志。如果是省级或以下的检测机构的证书还要有国家级或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标志。 我们国家最有权威的鉴定证书,这个机构是我们国家三项珠宝检测用标准的起草单位,所有宝石证书的出具,都依据这三项国家标准,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到相关部门查阅,也可以从标准出版社购买,标准号是:

GB/T16552-2003,GB/T16553-2003,GB/T16554-2003 在一些证书上可能还见到类似GB11887-2002或者GB/T18043-2000等标准号,这两个标准是关于贵金属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首饰上面有贵金属,就有可能看见这两个标准号。 3、查看样品照片与原物是否一致。 4、还要注意查看鉴定结果。如果是翡翠A货,有些证书会标明是A货翡翠或翡翠xx,如若不是者通常会采用模糊处理结果中只注明翡翠但在荧光项会注明有荧光或放大检查中会另注表面有沟渠状结构等或者标明处理,优化等,不过现在北京的权威认证机构一般都拒绝出具B,C货证书,其它地方我就不清楚了。 5、因为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一般而言玉石的鉴定是不做分级评价的。 6、证书中几项基本的鉴定依据 证书上可能有的项目 证书编号 鉴定结论或者鉴定结果 1.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解理等 2.总质量,或者说质量:这一项很能体现某个检测机构的资质问题。 如果你检测的东西小于1克,而其给你报的数据仅仅报到0.01克的话,说明他报的数据不是很合乎要求,小于1克的东西应该用1/1000克的天平称量并报数,1~10克的东西天平至少能感应0.01克的。为什么说这个能显示资质呢?因为天平价格决定的,1/1000的天平要好几千元,

翡翠种类排行

翡翠种类排行 翡翠种类排行怎么排?通俗的说就是谁长得好,谁就排第一呗,翡翠种类排行评估的因素很多的,颜色、水头等等,那么在翡翠界里,到底谁是称霸翡翠界的龙头老大呢? 什么是翡翠的种 我们通常所说的种,很多人它都理解为是翡翠的一个结晶颗粒的一个粗细程度,越细腻说种越好。 其实大致的说,翡翠的种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下定义,其实翡翠的种是由纯净度、颗粒的粗细程度、原生裂隙这三个因素组成的,不是简单地说它的粗细程度就概括为翡翠的种,这是不科学的。

翡翠种类排行 很多人对翡翠种类排行的复杂感到头疼,其实多少是因为除了翡翠自身种的特别以外,还有不良商家的各种造假导致整个圈子混乱,翡翠种类变得很难分清。在这里要提醒各位,一些非法商贩经常利用消费者对翡翠不了解的情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从而牟取暴利。所以喜爱翡翠的朋友们,在选购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多多了解翡翠的相关知识,了解翡翠的市场行情以及鉴别方法。当前,国内翡翠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翡翠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翡翠A货已经很难。关于翡翠种类排行,你了解多少? 按水头排行——优质翡翠通体透亮、光彩四溢,给人以水汪汪的感觉,业内称之为水头足。水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是评价的重要因素。根据翡翠的透光程度,一般翡翠的种类排名为:透明、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按颜色排行——1、绿色翡翠:在翡翠众多单颜色当中,最有价值的是绿色。绿色翡翠既是一种非常受投资者认可的,也是价值最高的翡翠品种。但从翡翠总量来看,绿色翡翠在现有翡翠总量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而绿色浓艳地子冰透翡翠则更是少之又少。 2、紫色翡翠:紫色翡翠也被称为“紫罗兰”,行里称其为“春”。目前紫色的翡翠两极分化得很厉害,种份很细腻、同时色彩浓艳的紫色翡翠价格上升得很厉害,和一般的颜色浅、暗、质地不细腻的紫色翡翠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紫色中蓝的味道太重,紫色偏暗,价值就会受到影响。 3、混色:一块同时含有多种色彩的翡翠,不仅珍贵而且寓意吉祥。 4、红色翡翠:翡翠中的红色要比黄色的价值更高,其产出数量也远远少于黄色。从感官看,红色比黄色更为浓艳,更漂亮,但也不是所有的红色都有很高的价值。

形象翡翠学-初学者超级推荐

《形象翡翠学助你开启通向翡翠世界的大门》。 丰富多彩的翡翠复杂而又多变,致使很多人不解其真谛而望翠兴叹。诚然,翡翠与其他任何一种宝石玉石相比的确难了许多,但也不至于让人无法认识她,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去解读认识翡翠而已。那么,形象翡翠学也许就能帮助你快速打开通向翡翠世界的那扇门。 (一)形象翡翠学的概念:用民间通俗的形象词语和物化概念来表述翡翠各种特性的学说叫做形象翡翠学。形象翡翠学是本人提出的一种诠释翡翠语言的学科。 千百年来,中缅玉石界人士在翡翠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和切磋,这种语言都是些物化了的、形象化的词语,人们用它来表述翡翠的各种特征,而且多以词冠出现,如“菠菜绿”、“苹果绿”、“玻璃地”、“蛋清地”等。“菠菜绿”是指翡翠的绿色很像菠菜叶子那样的绿色。“蛋清地”是说翡翠的地子很像鸡蛋清那样细腻通透。这种沿袭千百年的翡翠行业用语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翡翠文化的土壤之中,她是绝对不会被别的什么“科学”的东西所取代的。 (二)形象翡翠学的实用意义:形象翡翠学的任务是为翡翠学习者提供一个认识翡翠的快捷方法。当你掌握了形象翡翠学的原理,能用形象思维方法去观察解读翡翠时,学翡翠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其实可以用简单一句话来归纳,当你试图定位一件翡翠特征时,“你看她像什么,

那她就是什么。”看她像一块冰,你就可以称她为冰种翡翠,肯定没错。总之,形象翡翠学就是为初学者解决行业语言问题。 判别翡翠品质的六要素 判别翡翠成品质量高低好坏的标准主要是六大要素。即“种、底、色、花、裂、工。”这些评判标准应根据翡翠成品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一)六要素词义解释 1.“种”:翡翠的质地好坏称为“种”。“种”是翡翠的密度、抗磨硬度及透光性(水头)的综合体现。它受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结构致密程度的制约,也受矿物组合不同的影响。“种”有老嫩之分,质地好的叫“老种”;质地差的称“嫩种”。建议不要使用“老种、新种”及“老坑、新坑”等字眼,因为这会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 2.“底”:也叫“底帐”、“地子”、“地”。“底”是石域性名称,它是构成翡翠的基础部位,除了“色”与“花”以外的部位即称为“底”。不能将“底”与“种”相混淆。“底”是石域;而“种”是质地。举例说,“玻璃地”与“玻璃种”的区别在于,“玻璃地”是指翡翠地子的种是“玻璃种”,也即“玻璃地”是“玻璃种的地子”的简称。 3.“色”:专指翡翠中的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