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诊治难处和对策
克罗恩病的症状和护理措施

克罗恩病的症状和护理措施1、便血:便血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比,便鲜血者少,量一般不多。
2、腹泻:多数每日大便2~6次,一般无脓血或粘液;如直肠受累可有脓血及里急后重感。
3、发热: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的吸收等均能引起发热。
一般为中等度热或低热,常间歇出现。
急性重症病例或伴有化脓性并发症时,多可出现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
4、腹块:约1/3病例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
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
易与腹腔结核和肿瘤等混淆。
5、腹痛:多位于右下腹,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
餐后腹痛与胃肠反射有关。
肠粘膜下炎症刺激痛觉感受器,使肌层收缩,肠壁被牵拉而剧痛。
浆膜受累、肠周围脓肿、肠粘连和肠梗阻、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巨结肠等均能导致腹痛。
以急性阑尾克罗恩病为首发症状的仅占1.8%,但克罗恩病病程中出现一般急性阑尾炎的可达14%~50%。
6、其他表现有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稍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营养障碍和肠道外表现以及由并发症引起的临床表现。
一、感受外邪:其实就是外邪入侵,导致自身的阴阳失调,卫气防护能力降低,所以要注意多适当的做一些体院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增强自身气血的运行。
二、脾肾虚弱:要多注意身体的锻炼,进食一些益气补肾的食物,但要切记不可以因为进补,而用对肠胃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药物。
三、情志内伤:所谓情志内伤在中医学之中认为就是极情极性,情绪的大起大落引起的,也就是伤了元神。
神,为命之源,所以患者要多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多修身养性,调养元神。
最后就是饮食疲倦,饮食方面要多多注意,不可已食用过分油腻或者是高脂肪以及带有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饮食的调节,用餐要规律。
四、克罗恩病的生活护理:人体细胞每天都在死亡,同时又有新的细胞产生,这就是组织修复的过程,由于在人体中有生物钟存在,因此不同组织修复的时间和规律是不一样的,如果生活缺乏规律,就会破坏生物钟的正常规律,造成组织修复不良,另外,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神经紧张,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肠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下降,也会造成疾病的反复及加重。
克罗恩病的症状管理如何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克罗恩病的症状管理如何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疲劳和营养不良等。
为了缓解这些症状,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和积极管理压力。
下面将针对克罗恩病的症状进行详细介绍和管理建议。
一、腹痛的管理腹痛是克罗恩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腹痛管理的建议:1.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和酒精等。
可以选择低纤维、低渣的食物,如白米饭、白面包和柔软的蔬菜。
2. 应用热敷:轻轻的热敷可以缓解腹痛。
可以使用暖水袋或热水浸泡的毛巾,并将其放在腹部。
3. 倾听身体信号:当感觉到腹痛加剧时,要及时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 慢性疼痛管理:对于持续性腹痛,可以咨询医生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疼痛。
但请注意,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和镇痛药。
二、腹泻的管理腹泻是克罗恩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腹泻管理的建议:1. 饮食控制: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纤维和含乳制品的食物。
可以选择低脂、低纤维的食物,如白饭、馒头和煮熟的蔬菜。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
可以喝一些含盐分和糖分的饮料,如椰子水或运动饮料。
3. 使用止泻药:对于严重的腹泻情况,可以咨询医生使用适当的止泻药物来缓解症状。
但是,滥用止泻药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因此需要医生的指导。
4.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伴随其他不正常症状,如血便、畏寒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三、其他症状的管理除了腹痛和腹泻,克罗恩病还可能引发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疲劳和营养不良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缓解这些症状:1. 饮食调整:控制饮食摄入量,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可以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胸肉、鸡蛋和瘦肉。
2. 营养补充: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剂。
中医名方治克罗恩病医案

中医名方治克罗恩病医案1. 病案背景介绍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属于肠道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末段回盲部、结肠和直肠,也可累及其他消化道部位。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等。
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和手术治疗等。
中医认为,克罗恩病的发生与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中医名方在治疗克罗恩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下面将介绍一例使用中医名方治愈克罗恩病的医案。
2.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32岁•主要诉求:腹泻、腹部剧痛、食欲不振3.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中医辨证,可以得出以下的中医辨证分析:•脾胃虚弱:患者腹泻、腹部剧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表明脾胃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减弱。
•湿邪困阻:患者腹泻伴有黏液、血丝等情况,湿邪困阻肠道。
4. 中医治疗方案基于以上的中医辨证分析,制定以下的中医治疗方案:4.1 药物治疗•主方:四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
–功能:益气健脾,祛湿化滞。
•辅方:导滞汤–组成:黄芩10克,枳实10克,陈皮6克。
–功能:清热解毒,导滞消积。
4.2 饮食调理•避免油腻食物:减少对脾胃的负担,避免加重消化不良。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纤维素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忌烟酒刺激:避免烟酒刺激肠道,加重症状。
5. 治疗过程及效果患者按照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饮食调理。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腹泻次数减少,腹部剧痛减轻,食欲逐渐恢复。
6. 结论本例中医名方治克罗恩病医案采用了四君子汤和导滞汤的药物组合治疗,并结合饮食调理。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医名方在治愈克罗恩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丰富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注:本文所述仅为医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肠炎,CD)中医治疗思路

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肠炎)中医治疗思路一、归属中医“久痢”范畴1.未病本气先虚,表邪内陷,因此不论新久,首用扶正透邪。
阳虚不甚者,直接用喻嘉言“逆流挽舟法”——人参败毒散进治;太少同病者,麻黄(10g)附子(45g)细辛(45g)法加党参、当归、白芍(各45g),炙甘草60g,山药60g,油桂10g,赤石脂45g,吴茱萸30g,黄连10g,鱼鳔12g(研粉冲服),木香、枳壳各10g,生姜45g,大枣12枚,核桃6枚(打),黑小豆30g,葱白4寸,红糖30g(化入),鸦胆子仁15g(桂圆肉包,红白糖水送下),生山楂30g。
本病病机属本气先虚,表邪内陷三阴,因此托法要贯彻始终。
2.治本服固本散加蜂胶200g,制附片150g,姜炭、川尖贝、鱼鳔、蒲公英、油桂、甘草各100g,每日4次,每次3g,直接用热黄酒送服,勿装胶囊。
二、本病进展期主证备用方肠梗阻分3型(1)极重型:迁延失治,继发感染,腹腔内脓肿,剧痛拒按,频频呕吐,便闭结,无矢气。
高热神昏,脓毒败血症期,无尿,属热毒壅闭三焦,阳明腑实,厥阴热厥危证(不论寒热,但见神昏者,已属厥阴)。
方药:攻毒承气汤合硝菔通结汤。
①金银花250g,红藤120g,连翘、生薏苡仁、赤芍、桃仁泥各30g,厚朴125g,生槟榔、芙蓉叶、芦根各30g,冬瓜仁60g,生大黄45g(白酒浸一刻取汁兑入),枳实、丹皮各30g,皂角刺、白芷、炮甲珠各10g,甘草30g,广木香、沉香各3g(磨汁兑入)。
加水过药3寸,白酒半斤,浸泡40分,武火急煮一刻钟,取汁1000毫升备用。
②生白萝卜2.5kg,芒硝120g。
加水5000ml,置饭锅内同煎,分多次入萝卜,煮熟一批,捞出再换一批,得汁浓缩出500ml备用。
上二方混匀,每隔两小时服300ml,连续服用,以通为度。
③针刺急救:十宣、十二井及舌下金津、玉液,刺泻黑血;双尺泽、双委中共抽取黑血10ml,可促苏醒,退高热,止呕。
(2)气虚津枯型:不全梗阻,舌干红无苔,腹痛不止,少矢气,大便难(局部化脓性炎症,肠粘连),渴,低热缠绵,属大气失运,胃液枯涸,益气降逆,增液引气,佐以清热解毒排脓:生芪90~120g,红参、生地黄各30g,元参60g,麦冬90g,厚朴45g,芙蓉叶、地榆各30g,白芷、皂角刺、炮甲珠各10g,赭石粉50g,莱菔子(生炒各半)、焦槟榔各30g,乌药、沉香、广木香各3g(磨汁兑入),炙甘草30g,姜汁10ml(兑入),大黄15~45g(后下),炒枳壳10g。
克罗恩病的护理ppt课件

(5)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少数病人 有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 肛裂等病变。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2.全身表现 (1)发热 发热系由于肠道炎症活动或继发感染引起,常为
(2)腹泻 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 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开始为间歇 发作,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无脓血或黏 液。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黏 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
ppt课件.
7
临床表现
(3)腹部包块 以右下腹与脐周为多见,是由肠粘连、肠壁与 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所致
ppt课件.
5
克罗恩病病理变化
纤维组织(后期) 肠粘膜呈铺路石样改变
替代
肉
芽 纵行裂隙样改变
肿
肠壁、系膜增厚
浆膜炎症与周围粘连
淋巴结肿大粘连
肠腔狭窄、不全梗阻 腹腔脓肿(内外)
ppt课件.
6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 (1)腹痛 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痉挛性疼痛,间歇性发作,伴肠
鸣,餐后加重,便后缓解。如果腹痛持续,压痛明显,提示炎症波及 腹膜或腹腔内,形成脓肿。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是病变肠段急性 穿孔所致。
ppt课件.
27
克罗恩病的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型: 采用隔药灸为主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化湿。
脾肾阳虚型: 采用隔药灸为主治疗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肝郁脾虚型: 采用隔药灸加针刺治疗以疏肝健脾,和中止泄。
湿热内蕴型: 采用隔药灸配合针刺治疗以清热利湿,通腑导滞。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
本病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高。
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症侵袭的强弱、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随之增高。
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克隆病。
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克隆病。
英文名称Crohn’sdisease就诊科室消化内科;腹外科常见发病部位胃肠道常见症状腹痛,腹泻,肠梗阻,发热、营养障碍等传染性无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一定关系。
克罗恩病为贯穿肠壁各层的增殖性病变,可侵犯肠系膜和局部淋巴结,病变局限于小肠(主要为末端回肠)和结肠,二者可同时累及,常为回肠和右半结肠病变。
本病的病变呈节段分布,与正常肠段相互间隔,界限清晰,呈跳跃区(skip area)的特征。
病理变化分为急性炎症期、溃疡形成期、狭窄期和瘘管形成期(穿孔期)。
急性期以肠壁水肿、炎变为主;慢性期肠壁增厚、僵硬,受累肠管外形呈管状,其上端肠管扩张。
黏膜面典型病变有:1.溃疡早期浅小溃疡,后成纵行或横行的溃疡,深入肠壁的纵行溃疡即形成较为典型的裂沟,沿肠系膜侧分布,肠壁可有脓肿。
2.卵石状结节由于黏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突起,加上溃疡愈合后纤维化和瘢痕的收缩,使黏膜表面似卵石状。
3.肉芽肿无干酪样变,有别于结核病。
4.瘘管和脓肿肠壁的裂沟实质上是贯穿性溃疡,使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脏器或组织(如膀胱、阴道、肠系膜或腹膜后组织等)之间发生粘连和脓肿,并形成内瘘管。
克罗恩病

三、手术治疗 本病具有复发倾向,手术后复发率高, 手术适应症主要针对重要治疗并发症: 完全性肠梗阻、瘘管与脓肿 形成、急性 穿孔、不能控制的大出血
对CD而言,外科治疗的目的是解决并发症给病 人带来的症状,且这些并发症都是在病后一段时 间发生、病人的总体情况是处于较差的状态,除 伴有大出血外,其他并发症的处理都可经准备后 施行,不适合作急症处理,即使是穿孔,也多数是 慢性穿孔,先有炎性肿块脓腔形成继而有穿孔、 瘘的形成,很少有急性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者。 在有感染的情况也宜先行引流控制感染,再行确 定性手术。否则,在机体处于炎症反应、营养不 良的状况下,手术创伤的打击将增加手术并发症 的发生。
CD 的高复发率一直是胃肠领域的一大难 题。手术是CD 病程中必要的治疗手段, 但不能根治CD ,营养支持是治疗CD 的一 个重要环节,药物治疗在术后维持缓解和 阻止复发上有一定功效,应综合应用这些 治疗手段。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治疗] 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活动,维持缓解及防治并 发症。 一、一般治疗 必须戒烟,高营养低渣饮食,补充维生素,要 素饮食 (完全胃肠内营养,既能补充营养又有 控制病变的活动性),全胃肠外营养(TPN), 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患者。 对症 处理,必要是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二、药物治疗 ㈠氨基水杨酸制剂 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病变局限 等轻、中型)。 ㈡糖皮质激素 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适 用于本病活动期。初量要 足,疗程偏长。泼尼松、氢 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布地奈德。 ㈢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巯嘌呤(6-MP),甲氨 蝶呤。 ㈣抗菌药物 甲硝唑、喹诺酮类药物。甲硝唑对肛周瘘 管疗效较好,喹诺酮类药物对瘘有效。 ㈤其他 抗TNF-α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的应用。
克罗恩病的中医药物治疗常用中药和副作用

克罗恩病的中医药物治疗常用中药和副作用摘要: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药在治疗克罗恩病中具有独特优势,常用中药能改善病情、减轻症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克罗恩病中医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及其副作用。
引言:克罗恩病是一种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传统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以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但疗效不尽如人意,并且易产生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转向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克罗恩病中有其独特的临床效果,其中常用中药对改善症状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系统介绍克罗恩病中医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及其副作用,以供临床医生和患者参考。
一、常用中药1. 当归当归具有活血止痛、调经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肠道炎症。
研究表明,当归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
2. 黄连黄连为中药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黄连可以减轻肠道黏膜炎症,改善克罗恩病的症状。
3. 苦参苦参含有一些有效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苦参可以减轻肠道炎症,改善克罗恩病的症状,并且不易导致抗药性产生。
4. 茯苓茯苓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利尿、消肿、镇静等作用。
茯苓可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克罗恩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病情。
5. 白术白术具有健脾化湿、益气养血之功效。
研究发现,白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克罗恩病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二、副作用中医药物治疗克罗恩病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胃肠道不适中药治疗克罗恩病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2.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对中药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在用药初期,患者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3.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在治疗克罗恩病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