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昆虫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昆虫学对我的启示
——我们身边的昆虫文化

摘要: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我国有着深远的文化积淀。同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昆虫也从文化方面沁入我们的生活,从远古时期的蝉形玉雕到晚清时期发展至顶峰的鸣虫文化,甚至于我们衣服上的蝶形花纹都代表了我国悠久的昆虫文化本文仅从古代昆虫精神文化中选取神话,文学,绘画及昆虫崇拜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身边 古代昆虫精费神文化 神话 文学 绘画 昆虫崇拜
无论生老病死在我们身边总之会出现昆虫的身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五十六个民族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昆虫文化,昆虫文化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节日,服装,生活用品。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昆虫的影子,这就是徘徊在我们身边的昆虫文化。
昆虫自古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生活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成了昆虫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山海经?中山经》还记有司蜂之神“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唯蜂蜜之庐。”可见蜂神其状如人。《庄子?齐物论》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

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国风?豳风?七月》有“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户,九月蟋蟀入我床下”诗句就提及三种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开创了古代咏颂昆虫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咏物诗后,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受到历代文人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托虫言志、以虫寓情的对象,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咏虫诗赋,成

为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类别。古代人咏颂最多的是蝉、蝴蝶等昆虫。
蝉因其具有“饮露而不食”和明亮的嘶鸣声之特性,受到了古代文人推崇,写下了大量的咏蝉诗赋,表现作者的与世无争、与人无求、洁身自好、自由而独立之人生境界。曹植《蝉赋》赋蝉之“与众物而无求”、“漱朝露之清流”清高特征。陆云《寒蝉赋》则赋“吸朝华之坠露,含烟熅以夕餐”,傅玄《蝉赋》赋“缘长枝而仰视兮,及渥露之朝零”,都是将蝉视为“清流”之象征而赋赞。傅玄《蝉赋》还颂蝉有“泊无为而自得兮,聆商风而和鸣。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托乎兰林。嗟群吟以近唱兮,似箫管之余音。清激畅于遐迩兮,时感君之丹心”的精神,其实正是其自身精神之追求。初唐诗人骆宾王在狱中听到秋蝉的鸣叫,不禁悲愤难已,于是抱着“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的心情,自比秋蝉,写下了著名的《在狱咏蝉》诗,其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句,真切地勾画出诗人自己宛如“咽露哀蝉”般的魂魄。唐李商隐《闻蝉》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也举家清。”诗人借蝉之特性暗喻自己的清高境界。唐罗邺《蝉》诗:“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鸣最堪惊。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司空曙《新蝉》诗:“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难令万感生。”是诗人听到蝉声而顿生美人迟暮、人生苦短的心理体现。
蝴蝶是昆虫中最美丽的,它那轻盈的体态、姣好的容貌、翩翩的舞姿,常常引得历代诗人的情思和无限暇想。梁简文帝《咏蛱蝶》有“复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为”句,郑元佑《花蝶谣》有“痴娥眼娇错惊顾,解裙戏扑沾零露。折钗搔首笑相语,阿谁芳心同栩栩”句,贾蓬莱《咏蝶》的“薄翅凝香粉,新衣染媚黄。风流谁得似,两两宿花房”诗,都是诗人从蝴蝶双飞起舞景象中引发的联想,将其视为爱情的象征。
此外,蟋蟀、蚕、蝗虫、蚊、蝇、蜂、蜻蜓等昆虫也是古代文人表现的题材。
三昆虫与绘画

昆虫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有的与实物十分相像,是写实的手法;有的则加以变形,形成蝉形的几何图案。这些蝉纹主要是用于装饰。这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蝉形的玉器,被作为佩戴饰物和殉葬品。秦汉时期的服饰、壁画中,昆虫的形象极为常见。魏晋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而有系统的昆虫画《尔雅图》,是晋郭璞绘制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山

水画和花鸟画萌发与形成时期,昆虫入画越发增多。南朝宋顾景秀首创蝉雀,有《蝉雀麻纸图》传世。陆探微亦有《蝉雀图》,见于《历代名画记》。初唐善画昆虫的高手有阎玄静,主要善画蝇、蝶、蜂、蝉。五代著名画家徐熙也是画昆虫的高手名家。宋代山水花鸟画家甚众,以草虫名于时者有徐崇嗣、易元吉、崔白、赵昌等。易元吉所画花鸟蜂蝶,动辄精奥,时称徐熙后第一人。明代出现了许多花鸟草虫的画家,清王蓍《画草虫浅说?画法源流》称:“明之孙隆、王乾、陆元厚、韩方、朱先,俱为花卉中兼善名手。草虫之外,更有蜂蝶,代有名流。”其他画家吕纪、边文进、石田翁等,亦善草虫。清代康熙间的恽南田专绘花竹草虫,简洁精致,设色明丽,天机物趣,毕集豪端。华岩、钱纶画花鸟草虫,风神简古,点染如生。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昆虫极多,常见的有蝴蝶、蜜蜂、蜻蜓、蟋蟀、螳螂、细腰蜂、纺织娘、蚕、蝈蝈、飞蛾等。《群蝶》、《豆角蟋蟀》、《藤萝蜜蜂》、《蜻蜓》、《贝叶蝉》等都是其重要的作品。
四昆虫的崇拜

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着对生物和无生物的崇拜意识,在昆虫身上也有反映。最著名的则是对蚕神的崇拜。
中国很早就有崇拜蚕神的史实,早在殷周时期就存在祭祀蚕神的习俗,殷墟甲骨卜辞就有不少与蚕神有关,如“卜蚕王吉”、“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蚕示三宰”等,说明当时祭蚕神时要用牛羊三只至二十只,有时还用活人祭奠。《周礼》有“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的记载,在每年的一定时间内,天子诸侯都要亲自耕作,后妃则要到公桑蚕室去植桑养蚕。是为了表达对先农、蚕神的崇拜之情。但当时祭祀蚕神是用“少牢(一羊一豚)之礼”,《后汉书?礼仪志》有“是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少牢”的记述。先蚕是指始蚕之人,亦即蚕神。
蚕神的形象十分奇特,民间传说为一年轻女子,身上披着马皮,且与身子连为一体。这种形象可从先秦文献《山海经?海外北经》得到印证。所不同是把蚕变成人的形象。先秦思想家荀子《蚕赋》中有“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的赋句,当来自民间的传说。马头娘(蚕神)极受民间崇拜,清光绪《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崇拜蚕神“吴兴掌故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诗描述祭祀蚕神之况。
蚕神在古代的史书中有记载。南朝刘昭注《后汉书?礼仪志上》“蚕神”称是说菀窳妇人和寓氏公主二人为蚕神。《路史后纪》载:“

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宋刘恕《通鉴外纪》亦载黄帝的妻子嫘祖是先蚕
结语
我国昆虫文化源远流长,看似普通的昆虫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可能发现很多有趣的典故,这些典故文化传统都需要我们的继承和发展,趣味昆虫学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在平凡之中寻找故事,在平淡之中寻找有趣的闪光点,一切皆有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