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高校学生评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第8 卷第 5 期
高 校 学 生评教 工作存 在 的 问题 及 改进 对 策
陆
【 摘
红
李剑锋
梁延贵
( 唐山学院 , 河北 唐山 0 30 ) 6 0 0
要】 学生评教是检查教 学质 量的重要 手段。通过分析影响学生评教 效果 的 因素 , 有意识地 减少 一些引起 应
评教 失真的因素影响 , 采取 必要的措施 , 达到 学生评教 的 目的, 学生评教工作有效地开展。 使
【 w rs u i r t; nt co a ea a o ycUg tdns n u n f tr l od 】 n es y is ut n v u t nb o ee u e t f et a os v i r il l i s ;i l c
[ 中图分类号]G 4 6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64—32 (0 8 0 2 9 2 0 )5—04 —0 04 2
【 关键词】 高校 ; 学生评教 ; 影响因素
P o l n o nemesrso srcin l v lainb ol e td ns rbe a dC u t ms r au e n I tu t a E a t yC l g u e t n o u o e S
L og L in eg LANG Y ng i U H n I a- n I J f a -u
【 bt c】 Is u t n vlai ycU g tdnssa m otn m to ocekt cigq at.B n yig A s at nt c oa ea t nb o ees e t i ni p r t ehdt hc ah uly ya a z r r il u o u a e n i l n
浅谈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是: 大部分课程都 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的, 根本 不用板 书。 ( 2 ) 评价体系 缺乏特色 , 所有教师 、 所有课程都使用 同样 的评价指标 。学校课程有理
科 技信 廖
浅谈学 生评教 【 l 】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硼奔
长 沙航 空职业技 术 学院 戴 花
[ 摘 要] 学生评价教 师课 堂教 学质量是 实现教学质量 自 我监控 的重要环 节之 一, 有 助于保证教 育服务质量的稳步上升 、 学 生的健康 成长与教 师教 育水平 的提 高。但 由于种种原 因, 学生评教 时往往会 出现评价 目的不 明、 评价形式单一、 评价 内容片面等诸 多问题。要 真正实现 学生评教 的价值, 必须对这些 问题进行分析, 并找 出相应 的解 决方案。 [ 关键词 ] 学生评教 存在 问题 对策研 究
教 学是学 校 1 3常的中心_ T作。教学考评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 重要环 节 , 评价体 系的导向性是学校发展政策导向的直接体 现 , 是促进 学 校发展 的杠杆 和手段 ; 评价体 系的科学性是 客观评价教师教学 水平 的基础 , 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方 向标 , 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聘 任、 晋升等切 身利益 。 然而, 目前各高职院校大部分考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层次不清 、 指 标混杂 、 重点不明 、 过程复杂 、 计算繁琐等方面的问题 , 从而导致评价结 果的信度 、 效度和可鉴别度都不太高 , 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学评价的 初衷 。另外 , 学 生考评的结果 在很大程 度上不具有 可 比性 , 也就 是说 评价结果很难 总结 出不 同评 价对象在某一 方面的共 同本质 , 这 也使得 其评价不具备权威性 。 学生评教的意义 ( 一) 有利于保证学校教育服务质量 的稳步上升 般来说 , 教师 的工作主要 由上级主管部 门来评价 , 至于让学生来 评 价教师 , 还不是 一种普遍 的现象 , 甚至有些 人对此 颇有微词 。实际 上, 由学生评价 教师具有 科学性: 教师 职业是一种 特殊的服务业 , 它的 服务对 象是学生 , 作 为接受服务 的学 生当然有权利对教师 所给予的服 务做 出评 价; 同时 , 学校和教师也可 以从 学生的反馈意见 中审视 自己工 作与教学 中的得 与失 , 以便对下一 阶段 的教学工作进行整改 。因此 , 学 生评教作 为一种重要 的教学质量评价 手段 , 有着其天然 的合理性 , 是实 现 学校教学质量 自我监控 的重要 环节 , 对于保证教 育服务质量 的稳步 上 升有着不可低估 的作用 。 ( 二) 有利于学生 的健康成长 要 想发挥学生 的主人翁意识 , 就要创造条件让 学生参与到学校 的 管 理中来 。 而学 生评价教 师就 是一个可行 的办法 。学生对教师 的工作 进行评 价 , 他们就会感到 自身地位得到提高 , 继而会 以更 积极 主动的态 度去接受教师 的“ 服务 ” ( 教育教学 ) 。学生参 与对教师的评价 , 还将 打 破长期 以来教师对学校工作的“ 垄断” 地位 , 为学校工作增添民主氛围 , 给学校工作 注人新 的活力 , 是一种民主化 的表现 。学生在 民主 的环境 里接受教育 , 会在潜移默化之 中形成 良好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这 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同时 , 学生在评价教师教学的过程中 , 也可以增 强 自身的主体意识 , 提高 自主判断能力 、 选择能力 、 客观评价能力 、 与人 交往能力等。 ( 三)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 教学水平 以往 的教育 , 学生 完全是被 动的 , 教 师具有教 育教学 工作 的决定 权, 教学活动之后 , 教师难 以及时地得到信息反馈 , 即便是有反馈 , 教师 对此也不甚 重视 。当学 生一旦参与到教 学评 价之 中, 教师 就会 时时刻 刻感受 到来 自身边 的监督 , 这种监督促使 他们在教学 中投 入更多的精 力: 他们更加关 注学生 , 不断更新教学 观念 , 改进 教学方法。为此 , 他们 会在备 、 教、 辅、 改、 考等各个教学环节 以及平时对学生 的教育之 中更加 努力 、 更加认真 、 更加敬业 , 从而提高 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 二、 当前学生评教 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缺乏必要的评价知识 许 多学生因缺少 开展教学评价所 必需 的知识 , 评教 时往往加入很 多个 人的情感 因素 , 有时甚至还带 有一点儿幼稚 的 t b 理, 不能公正 、 公 平地评 价教师 的教 学效果 。如有些 教师教学水平很 高 , 但对学生要求 比较 严格 , 就会 导致一些学生 不理 解 , 抱有抵触情绪 , 对教师评价 比较 低, 以此报 复教师; 相反, 有些对 学生 的违 纪行为不管不 问甚至包庇纵 容, 或 比较 注重 与学生处好关 系的教师获得 的评 价却 比较高 。这一倾 向很容易造成教师心理 的不平衡 , 进而影响到他们 的工作 : 有些 教师为 了不得低分 , 就不再 严格管理 学生; 有些教师 ( 特别是年轻 教师 ) 迎合 、 讨好 学生 , 甚至还会采取一些 比如缩小考试范围 、 透题等方式让 自己在 学生那 儿也得到相 应的评 价高分; 有些教 师会直接把 这种不满情绪 发 泄出来 , 或者对学生训斥 , 或者在上课 的时候 情绪不高 , 影 响了工作的
试论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对 学 生评 教 及 其意 义 的认 识
( ) 生评教 的涵 义 一 学
学 质量 的简称 , 内涵 是 指 学 校 组 织 学生 对 教 师 其
关 于“ 生评 教 ” 主要 有 以下几 种观 点 : 学 , 观 点一 : 学生 评 教 是 指 在 被评 教 师 的任 课 或
师 的聘任 、 职 、 薪 和奖惩 等许 多方 面 。但 如果 晋 提 评 价 的内容 、 作 的方 式 以及 评 价 结 果 处 理方 法 操 不 当 , 可 能产生 负 面影 响 , 而引起 教师 或 学生 也 从
的不满 。重新 审 视 学 生 评教 的 目的意 义 , 析 目 分
结果 和学生 意见 的基 础 上 向教师 反馈并 提 出 改进
二 、 生评 教 中存 在 的 问题 学
( ) 学 生评教 的认识 不到 位 一 对
虽 然很 多 高校建 立 了学 生 评 教 制 度 , 在 实 但 践 中以各 自的理解 进 行 操 作 , 一些 主持 学 生评 教
工作 的人员 并 不熟 悉 教 育 评价 , 校也 没 有对 学 学 生进行 相关 的评价 指导 , 方法 掌握 得不 太好 , 往往 主观 随意性 较 大 , 至 出现 严 格要 求 学 生 的教 师 甚
观 点二 : 学生 评 教 是 学 生对 教 师 教 学 工 作 进 行 评价 , 展此 项 工 作 的 出发 点 与 最 终 目的是 提 开
高 教师 的教 学质 量 。
在教 学 过程 中 , 生是 教 学过 程 的主体 之 一 , 学 学生 和 教师 的接 触是 全面 的、 长期 的 , 学生对 教 师 的优 缺 点感 受最 深 , 他们 对教 学 目标是 否 达到 、 师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师 的 备 课 情 况 等 。 另 外 , 评 价 指 标 当 中 一 些 过 于 抽 象 、 统 的 描 述 , 学 生 难 以 理 解 , 使 学 生 无 法 做 笼 让 也
出 准 确 的 判 断 . 造 成 评 价 的 结 果 不 能 真 实 地 反 映 出 教 师 教 学 的 真 实 情 况 . 失 去 了 评 价 结 果 的 准 确 性 和
了 文 科 类 学 生 和 理 科 类 学 生 用 的 两 大 类 评 价 标 准 [, 2 1 但 是 很 多 高 校 没 有 考 虑 到 课 程 的 特 点 而 采 用的 是 自行 编 制 的 评 价 量 表 , 华 各 如
南 师范大 学 的课 堂教 学质 量调 查 表 、复旦 大学 的课
学 生 评 教 的 过 程 指 从 学 生 评 教 的 组 织 准 备 到 得
出 评 价 结 论 的 全 过 程 。 全 国 的 高 校 几 乎 都 是 在 学 期 即 将 结 束 的 前 几 周 , 要 求 学 生 在 规 定 的 几 天 时 间 内
指 向课 堂 教 学 以 及 教 师 的 教 学 行 为 。 评 价 的 内 容 主
评 价 标 准 难 以 突 出 不 同 的 课 程 对 课 堂 教 学 的要 求 , 降 低 了 评 价 标 准 的 科 学 性 。同 时 , 同 年 级 的 学 生 也 不 存 在 着 认 知 水 平 和 评 价 能 力 的 差 异 性 ,这 也 是 大 部 分 评 价 量 表 没 有 考 虑 到 的 嘲。 2评 教 过 程 的 管 理 不 够 完 善 .
第 5期
20 0 9年 9月
吉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u a f in N r l ies y Hu nt s& S ca ce c dt n o r l l oma v ri ( ma ie n oJi Un t i o il in eE io S i
高校学生评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教” 。而学 生评教网络 化 的发 展 , 使学 生 能够 在
充分行使评 价权 的 同时 , 也前所未 有地扩 大了评 价客体 的范围 , 上评 价结 果 的数值 化 、 加 排序 化
趋向, 使学校教 学行 政管理 在 各类人 事 评聘 ( 如
教学特 岗教 师 、 秀青 年教 师 等 ) 优 中大量 地使用 学生评教 的结果 , 中强化 了学生评 教 的奖惩 无形
进 行评价 。在此 基础 上 , 学校 在 1 9 9 8年制 定 了
作 性强 、 评价结果排位清 晰等优势逐渐 显现 。随 着 网络技术 的成 熟 ,0 5年 , 20 我校 对原 有相 关文 件 进行修订 , 进一 步 明确 了“ 全体 学生 均参 与评
《 师课堂 教学 质量评 价指导 性 意见 ( 行 ) , 教 试 》
( 浙江理 工大 学 教 务处 , 江 杭 州 3 0 1 ) 浙 10 8
摘
要 :以浙 江理 工大 学学生评教 工作 为例 , 对 高校 学生 评教 工 作 中存 在 的 奖惩 针
运 用过度 、 学生热情 下 降 、 生课 堂 互动异化 等 现 象 , 师 引入 发展 性 评 价 的概 念 。遵循 发展
师教学质量评 价方 式 , 生评 教 覆盖 面 广 、 学 可操
一
、
学生评 教工作 的发展 及存在 的 问题
我 国高 校 的学 生 评 教 工作 起 步 于 2 0世 纪 8 O年 代 中期 。我 校在 19 9 3年 即开始 使 用 问卷 调 查 的方 式对 教 师 进行 评 价 , 最初 参 与调 查 的 学 生 为毕 业 生 , 由其 自由选 择 印象 较 深 的教 师
二 、发展性 评价 的意 义及实 践原则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对某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

完 全 符 合 5 9
信息 , 对结果的客观性也会有更加明确的判断 , 其中 有 2 %的人 对评 教 的客 观性 提 出 了质疑 。 4
表 1 评 教 客 观 性 的调 查 结 果
学 生 2 2名
认 为
百 分 比
4 % 8
人 数
4 6
百 分 比
3 % 8
基 本 符合
分教师对评教的作用尚未有体验或深刻认识 ,表明
学 生评 教 的效 用并 未完全 发挥 。 ( ) 二 评教 的客 观性及 其 影响 因素
1评 教 的客观 性 、
生 6 %(0 ) 参与学生均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 6 8人 。 学 生 ,大 一 学 生 占 6%(3人 ) 0 7 ,大 二 占 4% (9 0 4 人 )通过问题“ 。 你是否参加过学校的学生评教活动” 调查 发 现 , 调查 学 生 中有 3%未 参加 过 学 校 的评 被 4
教师3 3名
一
— —
基 于对 某 高职 院校 学生 和教 师 的 问卷调 查
王 泽
( 武汉 商业服务 学院 , 湖北
武汉
40 5 ) 3 06
摘 要 : 学生对教 师的教 学质 量进 行评 价 , 是保 证教 学质量 的一 个 重要 环 节 , 也是 学校 整 个教 学评 估 体
系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本 文通过 对 某 高职 院校 的 学生和教 师发放 问卷 , 查分析 了师 生对 评教 意 义的认 识 、 调 对
看 出 , 生 由 于不 了解 评 教 结 果 , 学 因此 有 5 %选 择 2 不 能 确定 ;而 教师 相 比学生 可获 得更 多 的评 教 结果
程 度
浅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文档资料

浅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学质量关注程度的提升,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且观点各异;关注的焦点是微观教学质量层面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这是关系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多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也形成了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队伍,使整个评价环节在各个院校有条不紊地进行。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负责监测全校教学质量,主要工作包括构建科学、合理、长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监控,并处理监控中反馈的信息。
部分院校还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负责对一线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工作是采集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时信息、研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队伍由院校领导、督导、教师、学生构成。
领导与督导对教学质量有更全面的认知,能够从课堂环节中准确地掌握教学质量,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参与到教学评价中,相互之间进行听课、评课,有利于教学研讨的开展,这样的教学观摩更有助于青年教师学习成长。
学生作为教学环节知识的获取者,可用角度评价来评判教师的授课质量,这是以评促教的关键所在,因此,组建一支学生信息采集队伍,建立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的机制,提供建议渠道及师生教学交流平台是学生评教顺利开展的保障。
随着评价模式的常态化,教师、学生都疲于这种固化的形式,使各种评教环节逐渐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对评教产生怀疑,争论的焦点在于评教的互动作用是否得以体现,学生是否有能力进行评教,或者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是否合理,等等。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问题分析1.各类评价独立存在,缺乏综合全面分析高职院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包含了领导、督导、同行、学生评教多个维度,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监控。
院校每学期都收集了大量关于课堂教学的各类评价,这些评价由不同的主管部门保存,但各自处理、反馈评价信息,缺乏对同一对象多维度评价信息的整合,不能达到综合全面分析的目的。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在学生评教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学生给教师打分随意、评教制度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有待改进的问题,致使评教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校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念,构建科学的评教方法,保障教师和学生在评教中的权益,确保学生评教结果的公正客观,从而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公正问题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学生的层次不同,对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评教工作,把学生评教的分数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依据,进而与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以及工资等待遇挂钩。
有的高校把每学期学生对教师评教的成绩直接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成绩,但我国学生评教机制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各个学校采取的评教方式也不尽相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就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谈谈看法。
一、目前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学生给教师的评教分数未必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有的教师授课严谨认真,对学生课上要求严格,考试不徇私情,对不该及格的学生绝不姑息,有些学生特别是差生给的测评分数就比较低。
有的教师在课上对学生的不听讲行为很少管束,甚至为了提高自己的评教成绩,有意讨好学生,考试批卷较松,让很多平时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也能过关,学生给的评教成绩反倒很高。
有的课程本身较难,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考试不及格率也较高,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平时上课就听不懂,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期末考试自然也通过不了,测评时就给任课教师打低分,即使教师授课较好,但因为课程难度的原因,也得不到高分。
还有的教师虽然自身水平不高,教学和科研能力都比较薄弱,但为了弥补内涵的不足,想尽办法做一些表面文章,上课时经常进行表演和煽情,活跃课堂气氛,并在语音、语调等语言表达技巧上面下功夫,尽管其授课内容空洞,讲不出多少真正有用的知识,却也能获得不少学生的好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 。 当前学生评教 中存在 学生打分 随意性较 大,评教指标 、 内容不完善 ,教 师 易走进思想上的误 区等 问题 ,提
出加 强评教 宣传和教育 ,科 学设计 网上评教指标体 系, 增强指标的针 对性 ,变一 次评教为 多次评教等改进建议 。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学;老 师;指标
中 图分 类 号 :G 4 . 62 4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J 0 — 0 7( 0 ) 2 0 2 — L 802 21 0— 003 1
的一种 新 方 式和 新途径 n 是, 。但 由于 网上评 教 的 性 。
匿名 性、 参与的开放性等, 在实际使用 中也存在 一
2 学 生 网上 评 教 的 时 间安 排 不 合 理 。 我们 的足够 重视 。 因此 数高职院校都将学生网上评教的时间安排在学期
同学评教 时一个 学期 十几 门课 两 三分 钟就 评完 应 有抵 触 情 绪 , 对教 师评 价 比较低 , 以此 报 复 教 师 。
作 者 简 介 : 矛 ( 93 )男 , 北 安 陆 人 , 冈师 范学 院副 教 授 , 究 方 向 : 子设 计 。 刘 16一 , 湖 黄 研 电
视, 逐 渐 成 为教 师 教 学 质 量 评 价 的主 要 方 式 。 与嘲。部 分 学 生迫 于 班 主任 或 者教 学 管理部 门压 并
_
近年来,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 多的高 力, 了被动参与完成任务, 为 往往请 同学代劳。而 校 开 始 采用 基 于 网络 运 行 的学 生评 教 方 式, 教 部分学生即使 亲 自参 与, 由于对评教认识不 评 但
唐 山 职业技 术学 院 学 报 二。 一 一 年
刘矛
高 校 学生 评教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及改 进建
高
教
研
究
高校 学 生评 教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改进 建 议
刘 矛
( 冈师范学 院 ,湖北 黄 州 4 80 ) 黄 300
摘 要 :学生评教是 高校全 面、准确 、快捷 、便利获取课 堂教 学信 息的有效途径和加强教 学管理的有效手
、
当前学生评教中存在的 问题
( ) 教 中 学生 打 分 随 意性 较 大 , 致评 教 是 滞 后 的 , 一 评 导 对教 师 改进本 学 期 的教 学是 无效 的, 只
结 果失 真 作 为 网上 评教 主体 的学 生 , 由于 心理 、 知及 助 。 认
态 度等 方 面存在 偏 差 , 得打 分 的随 意性 大 , 价 使 评 结果 失真 。 主要有 以下几种 现象 :
学 生 评教 是 学 生根 据 教 师 的课 堂表 现 、 课 付 了事 了。有 些 学生 认为 网上 评教 与 自己无 多大 授
效果 以及 自身的学习体会 和收获对评价对象的课 关联 , 即使参 加 评教 提 出意见 和建 议, 师也 不 一 老 堂教 学效 果所 进 行 的评价 。我 国学 生评教 起 步较 定 有 改 进; 师 即使 采 纳 了, 教 学 方 面有 改进 , 老 在 晚, O 纪 9 年 代初 才 得 到高 校 的 普遍认 可 与 重 自己也不 能马 上 受 惠, 以评 教 不 积 极甚 至不 参 2世 0 所
一
手 段 实现 了网络 化 与现代 化, 们 称之 为 网上 评 足, 我 评教不认 真, 敷衍 了事, 在几十秒钟 内就 完成 教 。 网 上评 教 是 网络 时代 高校 全 面 、 确 、 准 快捷 、 了评 教 。 显 然, 些 网上 评 教 的非 正 常参 与行 为 这
便利获取课堂教 学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加强教 学管 是 我 们 的教 学管 理 部 门始 料 未及 的, 种 行 为 下 这 理 的 有 效 手 段, 是 改进 高 等教 育教 学评 价体 系 的评 教 结 果 也 是 有 失 公 允 的, 乏 参考 性和 科 学 也 缺
1 学 生 对 网 上 评 教 重 视 不 够, . 态度 比 较 随 评 价 , 导致 学 生评 教 结果 失 真 。如 有 些 教 师教 学
意, 参 与评 教 、 人 代 其评 教 或 敷衍 评 教 。很 多 水平 很 高 , 对 学生 要求 比较 严格 , 使 一 些学 生 不 找 但 致
如 何利 用校 园 网络平 台有 效推 进 大 学生评 教 工作 末进行 , 而此 时学生往往认为课程马上结束 , 对评 机 制, 当前 高校 教 育教 学管 理 和 评价 部 门及 相 教 易产 生应 付 的思想 。还 有 一部 分 学 生在 同一 时 是
关人 员亟 需深入 研 讨 的新课题 。
高
教
研
究
相 反 , 些教 师对 学 生 的违 纪行 为 不 管 不 问 , 至 参 与评 教 的所 有 课 程在 内容 上 没有 考 虑到 不 同学 有 甚 包 庇纵 容 , 或注 重 与 学 生处 好 关 系 , 得 的评价 却 科 的特 点 , 获 比较粗 化 , 能体 现基 础 课程 和 专 业课 不 文 比较 高 。 这 一 倾 向很 容 易造 成 教 师 心 理 的 不 平 程 、 化 素质 课 程 和 专 业技 术课 程 的 区别 。 这 样 衡 , 而 影 响 他 们 的工 作 。 有 些 教 师为 了不 得 低 的评 价 结 果 虽 然便 于 各 科 教 师 进 行 比较, 由于 进 但 分 , 不 再严 格 管理 学 生 ; 些教 师 ( 别 是 年 轻 评 价 指标 的导 向作 用, 能使 教 师误 认 为 只 有 一 就 有 特 可
一
间使 用 同一 台 电脑进 行 网上评 教 , 了争 取 时 间, 为 相 互催 促 , 付 打分 , 致 评教 总分 偏 高 或 偏低 , 应 导 达 不 到预 期 的评教 效果 。 另 外 , 评教 信 息 的反 馈 会 对教 师 在 以 后教 学 活 动 中改进 教 学工 作有 帮 3 学 生 网上 评 教 时往 往 加 入 很 多 个 人 的情 . 感 因素 , 能公 正 、 不 公平 地 对教 师 的教 学 情况进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