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康复

什么是心脏康复
什么是心脏康复

什么是?心脏康复

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针对?心?血管病?人群,通过?一系列的康复评估、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心理疗法、?生活?方式改善、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指导等?手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生。

?心脏康复的?目标?人群

主要包括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患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等,现已延展?至慢性?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疾病(间歇性跛?行)。

?心脏康复治疗的适应?人群:

1.冠?心病

?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其他类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人?工?血管置换、?心瓣膜置换、?心脏移植等)

2.?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左?心功能不全

(各类?心脏病,临床稳定)

康复中?心?工作内容

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等)、慢性?心?力衰竭等进?行?心肺功能评估、运动能?力测试,并进?行了?心脏康复治疗,疗效显著。2016年?阜外医院500例?心外科患者的康复治疗(绝?大部分为I期康复),明显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活动能?力,缩短了住院时间。

?心脏康复的巨?大获益

?目前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心脏康复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死亡率,改善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且康复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患者若?二次?入院,会产?生总共3万元以上的费?用,?而?心脏康复费?用为2000-4000元,避免?二次?入院带来的?一系列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最全版)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最全版) 心脏康复是为心脏病患者给予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1]。心脏康复内容包括临床评估、康复运动、优化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康复治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等。心脏康复的益处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2]。 中医康复学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气血津液学说等为基础,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形神统一,构建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中、西医心脏康复具有共性、个性和较强的互补性。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体质测评是心脏康复评估的重要补充内容。心脏康复运动模式应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中医传统运动形式多样(如气功、五禽戏、太极拳和八段锦等),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动作和缓,运动调形,形神和谐,可弥补依从性和趣味性方面的局限。辨证施膳是中医康复的特色和优势,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型提供更加具体的饮食指导,变药为食,以食代疗,药借食味,食助药效,发挥协同作用。精神调理吸收了儒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修养法(如气功、瑜伽、禅宗及静坐等多种修练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康复学的优势,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中医外治疗法是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给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的方法,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整体调节,在多环节发挥

效能,具有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适用于心脏康复Ⅰ~Ⅲ期。中医外治的方法有整体治疗、皮肤官窍粘膜治疗、经络腧穴治疗等。整体治疗是指以人整体为对象进行治疗,主要有导引、体育疗法、音乐疗法等。皮肤、官窍粘膜治疗是指药物通过皮肤、官窍粘膜吸收进入局部或者机体循环系统起治疗作用的方法,如敷贴疗法、熏洗疗法等。经络、腧穴治疗是指药物、手法、器械从外施于经络、腧穴起效的治疗方法,如推拿、艾灸疗法等。目前不少研究运用中药、针刺、艾灸、推拿、按摩、药膳、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手段和方式,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病种进行了中医康复的有益探索,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再入院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为了促进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的合理应用,实现中西医心脏康复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 领域专家共同讨论,以会议、邮件的形式充分征求意见,修订完善,推荐经穴体外反搏疗法、熏洗疗法、沐足疗法、耳压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导引技术等十多种中医外治技术,形成了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并希望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一、经穴体外反搏疗法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的辅助循环疗法。从2002年的ACC/AHA治疗指南开始,国内外把体外反搏疗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经穴体外反搏疗法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将中药颗粒(或替代品)置于丰隆、足三里等穴位,借助体外反搏袖套气囊,通过心电反馈,对穴位进行有效刺激,以达到舒通气血、化瘀通络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完整版)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上周,我们讲过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以及心脏康复的大概内容。这周,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心脏康复的三期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包含了五大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以及戒烟限酒处方,其中,运动处方最为重要。且分为三个阶段,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以及院外长期康复期。其中二期康复计划也是最为重要的。 第1期:院内康复期 院内康复期,在患者入院后脱离急性危险期之后即开始实施,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出院时达到生活基本自理。 在1期康复期中,当患者符合运动康复开始的标准时,即可开始实施运动康复。 通常,康复干预在入院24h内开始,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则会延迟三到七天以后再酌情进行。而且,一般患者入院7天左右,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此时的运动康复应循序渐进,一般运动康复的流程是: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坐位——坐位双脚悬吊在床旁——床旁站立——床旁行走——病室内步行——上1层楼梯或固定踏车训练。 在这个时期患者运动康复和恢复日常活动的指导必须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量应该控制在较静息心率增加20次/min左右,同时患者感觉不大费力,即Borg评分<12。 如果患者感觉到费力或者运动后较静息心率增加大于20次/min,应减少运动量或日常活动。 如果是做CABG手术的患者,还应进行呼吸训练,用力咳嗽、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用力咳嗽时,可在胸口抱住定制小枕头,以防伤口震裂,保护伤口。 第2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第2期康复一般在患者出院后1-6个月内进行,PCI、CABG后常规2-5周进行。 2期康复是在1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3-5次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其中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以及柔韧性训练等。每次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30-90分钟,共3个月,推荐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 因为1期康复的时间有限,2期康复变为心脏康复的核心阶段,它既是1期的延续,也是3期的基础。2期康复的目的在于尽早恢复接近正常体力,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准备。 2期的运动康复中,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划船等,每次运动20-40分钟即可。 最初可从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可为3-5次/周,目标心率可比静息心率增加20-30次/min,也可用Borg评分表衡量,在12-16分范围内运动即可。 1.阻抗运动 阻抗运动主要包括有:俯卧撑、哑铃、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等,每次训练8-10组肌群,每周2-3次或者隔天1次即可。Borg评分可在11-13分。 做此训练前,必须有5-10分钟的有氧运动热身,运动过程中切记,要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康复路径教育后心脏康复情况。方法:在辖区社区冠心病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 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康复路径教育组(观察组)和行常规性教育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掌握康复知识的情况,控制危险因素的情况。 结果:经康复路径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康复知识、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评分、 血压达标率有所上升,吸烟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康复路径教育下康复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危险控制情况明显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心脏康复手段,值 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康复路径教育;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71-0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通过疏通冠状动脉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 的方式,具有疗效明显、创伤小等优点,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较广[1]。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是术中常用到的手段,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没有改变,所以需 要进行心脏康复[2]。本文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辖区社区冠心病患者中 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辖区社区冠心病患者中行冠心病介入 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治疗前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确诊,两组患者的病症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14例心绞痛患者,30 例糖尿病患者,25例心肌梗死患者,36例高血压患者,29例高脂血症患者。5 例大专及以上水平,25例中专及高中,30例初中以下。共有女28例,男32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1±3.4)岁。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 严重脏器疾病和具有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相比较,性别、年龄、 病情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要采用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他汀类药物、抗血小 板药物、抗凝血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为 常用药物 1.2.1对照组实施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 1.2.2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同时实施康复路径教育,指导患者一些关于心脏 康复方面的知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手术过后1到2周,要给患者讲解一些心脏康复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恢复患者治疗的信心。指导患 者填写一些检查指标。②第二阶段,患者出院过后1到2周,在及时通知患者复诊的前提下,给予康复教育,进行运动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人化康复方案。 ③出院后的3到6周,按时通知患者2周复诊一次,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的调整运动处方和患者饮食要求。④出院6周之后,要求患者1月复诊一次,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1.3 观察指标 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解患者的康复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情况和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患者较重视药物的治疗与预防,而运动对其康复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且缺乏规范的指导。近年研究表明养成日常大肌群节律性运动锻炼的习惯,可以产生心血管适应,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肌力,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预防冠心病(CAD)的发生和发展1] 2] 1运动锻炼方法 1.1运动锻炼是指以增进身体素质为目标、有计划反复进行的体力活动。 1.2运动方案: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指南[1]3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例如每天快步行走>30min。 1.3运动频度:运动锻炼通常采用每周3~5次的方式。分为低频组(每天锻炼1次,周末休息)和高频组(每天锻炼2次,周末继续锻炼)。 2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2.1流行病学研究:过去50年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和健壮的人群CAD发生率显著降低2] 数研究提示运动水平与CAD发病率呈反比。这些结果与运动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冠状动脉口径、改善心功能、扩血

管作用以及对心室纤颤的预防作用一致。 2.2运动的急性作用:运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作用并非依赖于长期适应作用。一次急性剧烈运动降低血清TG的作用可以持续72h,HDLC暂时增加,收缩压降低持续12h,也有利于血糖稳定3] 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3.1CAD最近51项对照研究荟萃分析1]8440例中年低危男性患者(冠脉搭桥或者球囊扩张治疗)进行监护运动训练2~6月,随访2-4年。单纯运动训练组的总病死率降低27%(P<0.05),而综合治疗组降低13%;心源性病死率分别降低31%(P<0.05)和26%(P<0.05)。2组均未降低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率。结果提示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 应得到足够的强调。 运动训练对不能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心绞痛患者也十分有用。心绞痛患者运动训练后运动耐力提高,定量运动时心率和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阈提高,但是心室起搏时心肌缺血阈并不提高,提示运动训练可能只改变运动时的心肌供血1] Taylor等5]48项心脏康复研究(8940例)进行荟萃分析。与常规医疗相比,运动训练组各种原因病死率降低,心源性病死率也降低。同时总胆固醇和TG降低,收缩压降低,吸烟率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手术和HDLC、LDLC 水平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运动锻炼对总病死率的作用独立于冠心病

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8T14:36:49.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韩芳 [导读]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期间予以心脏康复指导,对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心脏康复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较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9.79%,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期间予以心脏康复指导,对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显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康复指导;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心内科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诱发的心肌坏死,该类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1]。该类患者在抢救成功后,需要一个较长的康复期,在此期间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我院主张为AMI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指导,临床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好评。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共计94例;均为首次发病,符合AMI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集中在45--79岁之间,平均(55.6±6.2)岁;心功能分级:I级49例,II级40例,III级5例。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对比两组数据,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抢救成功后予以常规护理,包括输液、饮食干预、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详细如下:在入院的1--2d: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绝对卧床时间不应超过12--24h,由护理人员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松弛呼吸运动、四肢主动及被动活动,如肩环形、提肩、手肘及膝关节屈伸、足踝上下屈曲伸展等,每个动作5--10次;第二天每个动作增加至20次。 第3--4d: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在床上坐起,而后重复上两天的动作,每个动作10--20次。并鼓励患者自主进行进食、擦脸等活动。 第5d:指导患者进行热身与松弛运动,鼓励患者下床,在床边缓慢移动,活动距离以30--40m为宜。 第6--7d:指导患者进行热身运动,先在原地踏步10--15次,在没有支撑下做5个蹲起动作,并进行双膝屈伸练习,而后缓慢行走50m 左右。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尝试上下5步楼梯。同时让患者自行洗脸、梳头、如厕等。 第8d--出院:每天指导患者进行2次热身动作,步行距离逐渐增加,每天要坚持在100--150m以上;并进行上下楼梯锻炼,每次在10个台阶左右。训练期间,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康复状况,对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进行适度调整[2]。鼓励患者自主完成洗漱、梳头等日常活动;并要叮嘱患者要禁烟禁酒。 1.3 评价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等。 (2)住院时间。 (3)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时为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标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数据整理 将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及检验,其中计量资料是以(±s)的形式标准,比较结果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标准,比较结果采用2值检验;当P<0.05时说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3/4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9.79%(14/47),经统计P<0.05。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5±2.3)d,显著短于参照组的(20.8±3.6)d,经统计P<0.05。 2.2 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8%,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AM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与患者的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暴饮暴食等有关[3],大量的吸烟、饮酒也会增加AMI的发病风险。该类患者的并发症较多,且预后差,也使其康复期间的护理工作更具难度。患者在发病后,心功能、日常行动能力、生活质量等均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要为其采取相应康复指导,以促使身体快速康复[4]。我院主张为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指导,在患者抢救成功、体征稳定后,便开展被动、主动等活动,再逐渐引导患者进行床下活动,这样可起到扩张冠动脉,促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5],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这对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均有所帮助,同时也可预防相关并发症。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指导,二组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38%)要低于参照组

家庭自助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家庭自助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自助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咸宁市中心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咸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非心脏康复专科医生指导下的常规干预,康复组接受三级医院心脏康复医生联合多学科医生共同参与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及康复后3个月后的6 min步行距离、心脏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患者经干预后胸闷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采取有效的家庭心脏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减少疾病再发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the family self-help heart rehabilitation model in patients with ACS,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n living quality and exercise tolerance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treated in Xianning Center hospital,Xian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 Xianning Medical School affiliated Second Hospital diagnosed with ACS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from October 2016 to June 2017.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non-cardiac rehabilitation specialists.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targeted interven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doctors associate with multidisciplinary doctors from the top 3 hospitals. Follow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6-minutes walk distance,cardiac rehabilitation,score of life quality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3 month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the chest tightnes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jection frac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PF,RP,BP,VT,SF,MH scor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6-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family an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for AC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exercise tolerance,reduce the risk of disease recurrence,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 Self-help heart rehabilitation model;Acute coronary syndrome;Quality of life;Exercise tolerance 全球急性冠狀动脉事件注册研究数据显示4年累计心血管死亡率高达22.6%,其中再发心肌梗死高达50.0%[1]。家庭自助心脏康复模式成为加强心血管防控的一道重要突破口,在控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平稳及预防

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心脏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所以就要求我们尽快发现尽快治疗,同时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自己出现类似的疾病,平时注意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加我们的身体素质,可能大家对于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吧。 1.合理的运动是慢性心衰有效的辅助治疗法我们知道,慢性心衰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特点是静脉系统和重要脏器的瘀血。药物治疗固然可以纠正这种血液动力异常引起的瘀血,缓解症状,但由于药物的毒副反应,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以药物配合适当的、合理的运动来改善静脉系统的瘀血,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合理的运动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在慢性心衰症状明显期,体力活动应予限制,过多的体力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加剧病情。此期的保

健重点以静为主,以动为辅。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在床上伸展四肢再缓慢下床,在床边、室内漫步,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逐渐缓慢增加活动量。病情好转后,可到室外活动。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是适宜的保健方法。如活动后没引起胸闷、气喘,则表明活动适度。要以轻体力、小活动量、长期坚持为原则。 2.处理好运动与心理状态的关系慢性心衰患者普遍悲观、恐惧、信心不足,这对康复极为不利。因此,慢性心衰患者必须培养豁达的心理状态,积极活动,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处理好运动与药物的关系运动是促进慢性心衰康复的重要手段,但千万不可把运动看得高于一切,忽视药物治疗。症状明显期应以药物治疗为第一选择,因为它毕竟是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手段。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正确的运动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此外,合理的运动还可以促进药物从体内排泄,减少药

心脏康复与肺康复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心脏康复与肺康复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8-02T16:20:24.8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3期作者:黄宇[导读] 特别是心脏康复和肺康复在心脏疾病和肺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以提高心脏疾病和肺疾病的治疗成功率。(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400)【摘要】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肺部慢性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急性发作经短期治疗后,仍需进一步的康复治疗。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心脏康复与肺康复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临床重视,成为心脏疾病和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常用手段。本文以心脏康复和肺康复为例,系统介绍了康复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具体的康复方法,希望其对提高心脏 疾病和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裨益。【关键词】心脏康复;肺康复;急诊治疗;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02-02 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困难和胸痛的常见病因,患者在急诊经过短期住院治疗后,为了确保治疗效果,仍需转入下级医院或回家进行康复锻炼[1]。近些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心脏康复和肺康复在心脏疾病和肺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愈发凸显,已经成为上述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手段[2]。临床研究报道指出,心脏康复和肺康复在减少心脏疾病和肺部疾病患者的反复发作、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但心脏康复和肺部康复的这些重要价值尚未引起急诊医生的重视[4]。现就心脏康复和肺康复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1 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临床中治疗心脏相关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是指以运动为核心,包括循证用药、健康宣教、危险因素控制和营养咨询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性心血管疾病管理模式,适用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心脏移植等心脏疾病患者[5]。心脏康复的禁忌症:未控制的高血压;急性心包炎或心肌炎;急性全身性疾病、高热;主动脉瓣狭窄、心律失常;严重精神疾病、心内血栓等[6]。 1.2 肺康复肺康复是临床中治疗肺部相关疾病常用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是指以运动锻炼为核心,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肌训练、咳嗽训练、心理干预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综合性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7]。肺康复适用于轻度、中度、重度肺疾病患者,例如哮喘、肺癌、肺移植手术等所有具有慢性肺疾病症状的患者[8]。 2.心脏康复治疗方案2.1 控制危险因素以循证用药为基础,综合控制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确保治疗治疗。首先,调整患者饮食习惯,改变饮食结构,减少钠盐的摄入,控制胆固醇;其次,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第三,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9]。 2.2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增强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的适应性,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弹性与血液供应能力[10]。研究报道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疗法的目的为增加患者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因素、降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轻患者心脏负担,缓解压力,提高应激能力[11]。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运动疗法均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为基本目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配合必要的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的体操或舞蹈[12]。另外,气功和心理治疗也是临床中常见治疗方法。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时,应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的制定,以确保运动效果和安全性。 2.3 康复分期法心脏疾病的康复治疗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住院时期、出院后早期门诊时期和重返工作时期。每个阶段的康复治疗目的和方法有所差别,相互联系,效果显著[13]。首先,住院时期。心脏疾病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康复治疗方法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住院率、促进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恢复,为第二阶段的康复治疗奠定基础。此阶段的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健康宣教、风险因素的控制和运动康复训练等。患者病情稳定后,一般为入院24小时即可开展康复训练,循序渐进,从被动运动逐渐过度到站立、床旁行走等主动运动。其次,出院后早期门诊时期。此时期的康复治疗包括评估教育、生活指导、心理支持和运动康复训练等。运动康复训练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跑、爬楼梯、登山等,以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训练为辅。心电图运动负荷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是运动康复训练效果的重要检测指标,可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三,重返工作时期。此时期的康复治疗是上一时期的延续,关键在于维持已经形成的健康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规避危险因素,加强心理支持[14]。 3.肺康复治疗方案3.1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肺康复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锻炼部位可将其分为三种,即下肢锻炼、上肢锻炼和全身锻炼[15]。下肢锻炼的主要运动包括爬楼梯、骑自行车等,上肢锻炼的主要运动包括居中、阻力对抗等,全身锻炼的主要运动包括做家务、游泳、跳舞等[16]。病情危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被动的运动方法进行康复治疗,例如按摩、针灸等。运动训练时应注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以确保治疗效果。3.2 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极为重要,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深慢呼吸训练、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和呼吸操等。呼吸肌训练的方法较为简单,大部分患者均可接受,在肺疾病患者的家庭和社区康复治疗中可将积极开展[17]。 3.3 咳嗽训练

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概要

冠心病患者机体内在的促炎与抗炎失衡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核心所在。加强抗炎症治疗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常规思路。最近的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似乎具有独立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 L水平之外的抗炎活性。阿司匹林抗炎作用可增加其主要的抗血小板的治疗特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大环内酯类的研究正在进行。我们新近的观察发现,A CS患者血浆中抗炎因子IL 10水平明显下降,他汀类药物则可明显提高其水平,从而首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如何进一步提升机体自身的抗炎能力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Ros s R.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 p erspective for th e 1990s[J].Nature,1993,363:801-809. [2]Sato T,T ak ebayas hi S,Koh ehi K.In creased sub endothelial infiltra 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w ith monocytes/macrophages in patients w ith unstable angina[J].Ather os clerosis,1995,68:191-197. [3]Rader DJ,Daugherty A.T ranslating molecular dis coveries into new therapies for atherosclerosis[J].Nature,2008,451:904-913. [4]Li JJ.Atheroscleritis is a more ration al term for the pathological en tity curren tly kn ow n as atheros clerosis[J].M ed H ypoth es es,2004, 63:100-102. [5]Li J J,Fang CH.C reactive p rotein is n 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rk er but also a direct cau 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M ed Hy potheses,2004,62:499-506. [6]Li JJ.In flamm atory response,drug eluting s tent,and res tenosis [J].Chin M ed J,2008,121:566-572.

心脏康复锻炼的方法

心脏康复锻炼的方法及保健 济南军区总医院姜冠华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心脏康复锻炼定义为:尽可能确保心脏病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精神、社会生活状况所必须的行动总与〔1〕。心脏康复锻炼的目的就是〔2〕: ( 1) 调整身体与精神的不适应, 使之早日康复出院。( 2) 预防疾病再复发。( 3) 提高生活质量。心脏康复锻炼主要包括: 运动疗法,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 饮食、服药、日常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等。参与此工作的有医生、护士、体疗师、营养师、药剂师、临检技师与心理医生等, 但接触患者最多与任务最重的就是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1~6〕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与护理, 应分为急性期、恢复期与维持期 3 部分进行。 1、 1 急性期急性期就是指从心肌梗塞发作被送入CCU 开始, 直到出院为止。此期间护理要点主要有: ( 1) 介绍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2) 告之心肌梗塞发生的原因、症状与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效果。( 3) 急性期的康复锻炼由于可发生心肌再梗塞与心功能不全, 因而要慎重。锻炼最好在床边进行, 并护士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住院后 2~3 w 内尽量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给予适当运动负荷锻炼, 但必须有医生、护士与临床检验技师参加。运动负荷试验时, 要观察以下 5 个项目。( 1) 自觉症状方面, 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发生。( 2) 心率, 不超过 120 次/min 或不超过以前心率 40 次/min。( 3) 收缩期血压,血压上升不大于

3、 99 kPa 以上或不降低1、 33kPa 以上。( 4) 心电图, ST 段降低小于0、 2 mv 或心肌梗塞部位 ST 段无显著上升。( 5) 无严重心律失常。运动负荷时心电图变化由医生观察, 但不论患者有无自觉症状都应行心电图监测。护理工作的重点就是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心慌、呼吸困难、出冷汗与疲劳等。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并作12导联心电图。另外在运动前后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急性期早期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就是排泄问题。应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生活习惯,排泄时应有人守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日常生活能力(ADL) 低下者更应加强护理。恢复期从出院后在家治疗到参加工作的时期为恢复期。出院时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心肌再发生梗塞。护理要点就是: ( 1) 指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 掌握运动程度, 注意有无胸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 ( 2) 注意饮食, 禁烟。( 3) 告之易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并加以预防。( 4) 告诉患者按医嘱服药, 并说明其口服药的作用。( 5) 讲解出院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1、 3 维持期从参加工作到精神、身体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称为维持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就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护士主要就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此期应进行运动疗法,同时治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特别就是要告之患者依据自我监测脉搏来指导运动量。2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康复锻炼 2、 1 适应证适于陈旧性心肌梗塞与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按NYHA 心功能分类, 心功能Ⅰ级就是最佳适应证, Ⅱ、Ⅲ级可适当锻炼, 安

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循环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系统,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而心脏是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可以想象心脏病的出现给人体健康带来了多大的威胁。以下是为您整理相关内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的心脏病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对病因已明确的患者,积极治疗病因可收到良好效果。 2、病理生理的治疗 对目前尚无法或难于根治的心血管病,主要是纠正其病理变化。 3、解剖病变的治疗 用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可纠正病理解剖改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可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根治。 4、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的心脏病变、年龄、体力等情况,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在恢复期尽早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在康复治疗中要注意心理康复,解除思想顾虑,加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恢复工作或学习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 1

最佳护心食物 1、花生 花生内含有可预防心脏病的不饱和脂肪,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花生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壁的数量降低,使血管保持软化,血液流通顺畅,患心脏病的风险自然就减少了。 2、土豆 土豆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元素,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土豆中含钾约500毫克。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土豆,既可补钾,又可补充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3、扇贝 扇贝富含蛋白质、欧米伽-3脂肪酸、B族维生素、镁和钾元素,热量低且不含饱和脂肪。常吃扇贝有助于预防心脏病、中风及老年痴呆症。扇贝的能量相对较高,肥胖人群应该适当控制食量。 4、燕麦 早晨可以选择喝一碗燕麦粥作为早餐,它所富含的欧米茄-3脂肪酸、叶酸和钾,对心脏都很有好处。同时,燕麦能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保持动脉血管的通畅。 5、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芹菜富含纤维素、营养价值高。最新研究结

治疗心脏病的19个特效验方

1 阻滞康复汤基本配方:黃芪60g炙甘草30g党参30g降香12g附子15g(先煎2小时)枳壳10g桂枝10g生姜5g大枣10g薤白10g柏子仁10g苦参15g 血压高者加石決明30g等二十余味名贵药材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水煎服,每日一付,分三次服用,15付一个疗程. [ 疗效]:用上方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73例,经用药2-5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126例,显效者45例,无效者2例.愈后者经随访3年,均未复发. 2 二香蒌蛭汤基本配方:【复方琥珀粉2朱砂1.5冲服每次半包】人参6g 三七18g大小蓟各20g瓜蒌20g沉香10g 降香15g赭石30g水蛭15冰片2g(分3次冲服)山楂25g珍珠母30g夜交藤40等三十余味名贵药材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水煎服.15付一个疗程 [ 疗效]:用上方治疗冠心病患者1963例,经用药4-6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1932例,显效者30 例,无效者1例.愈后经随访5年,均未复发. 3心梗复元汤基本配方:党参12g三七15g水蛭8g玄胡15g降香15g郁金12g 黄精15g麦冬15g葛根15 g仙灵脾9g休克加附子12g五味子12g人参5g去党参;心律失常加炙甘草6g苦参15g阿胶9g胸痛加瓜蔞15g薤白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2g竹茹10g生姜5g腹胀便秘加大黄6-10g大腹皮15g烦躁失眠加远志9g 夜交藤15g等四十余味名贵药材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水煎服,每日一付, 15付一个疗程.休息2天后服下一个疗程.同时配合西药治疗 【疗效】用上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86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191例,显效者89例,无效者6例.愈后者经随访3年,均未复发. 4心肌炎康复汤基本配方:【复方琥珀粉2朱砂1冲服】党参30g枣仁15g全簍20g元肉10g甘草10g柏子仁12g薤白10g茯神10g枳壳15g厚朴20g郁金10g 远志10g大枣5枚板蓝根15g连翘20g合欢皮20g佛手15g等三十余味名贵药材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水煎服,每日一付,15付一个疗程 [疗效]:用上述心肌炎康复汤治疗心肌炎患者3753例,经用药3-7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3532例,显效者178例,无效者43例.愈后经随访5年,均未复发. 5心律失常康复汤基本配方:红参10g苦参15g黄连5g枣仁20g麦冬15g五味子10g薤白15g朱砂2g(分3次冲服)炙甘草10g珍珠粉3g(分3次冲服)茯神15g 等二十余味名贵药材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水煎服,每日一付,分三次服用,15付一个疗程.

周士枋 心脏病临床康复和ERAS

心血管病临床康复和ERAS 南京医科大学周士枋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发布 ?心脑血管病患病与死亡情况: ?现患人数2.9亿(高血压2.7亿),心衰450万、冠心病110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脑卒中1300万、肺心病500万、先心病200万。 ?死亡率据首位:2015年农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298.42/10万,城市264.84/10万。心脏病死亡率农村144.79/10万,城市136.61/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农村153.63/10万,城市128.23/10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医疗费用:2015年中国医院心脑血管病出院总人次数1887.72万人次,同期出院总人次占比12.87%。住院总费用急性心肌梗死153.4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30.13%;颅内出血231.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18.06%;脑梗死524.2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23.47%。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2012年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25.2%。知晓率46.5%、治疗率41.1%、控制率13.8% ?吸烟:2015年15岁以上成人标化现在吸烟率27.7%,男性52.1%,女性2.7%。估计二手烟危害7.38亿人。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升高(≥6.22mmol/L)患病率,男性4.7%、女性5.1%;甘油三酯高(≥2.26mmol/L)男性16.7%、女性 9.8%。以上2012年数据均较2010年升高显著,其均为城市高于农村。2011年调查显示,39%的血脂异常患者接受降脂治疗, LDL-C达标率25.8%。 ?糖尿病:2010年慢性病调查数据,根据既往诊断糖尿病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监测结果,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9.7%。若同时参考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则患病率11.6%。 ?超重/肥胖2012年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30.1%、肥胖率11.9%;相较2002年上升幅度超重率7.3%、肥胖率4.8%。 ?体力活动不足:1991-2011年18~60岁居民体力活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33.9%(含儿童青少年)比2007年增加了5.7%。20~49岁人群的锻炼率仍然偏低。 ?不合理饮食: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但一些饮食特点明显不利于血管病的预防,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过高,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仍然偏低。 ?代谢综合征:依据美国ATPIII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患病率13.8%,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诊断标准,患病率6.6%。 ?大气污染:以北京为例,2010年至2012年日平均PM2.5浓度为96.2μg/m3,该浓度每增加10μg/m3,当日的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病增加0.27%,暴露于高水平PM2.5后的1、2和3天仍然会观察到IHD发病的升高。有研究显示大气污染长期作用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更大。

冠心病心脏康复治疗及意义

1、加拿大心脏病协会的心绞痛分级为 二级的是(B ) A、日常的活动不引起心绞痛 B、轻微的活动不受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C、日常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D、休息时也表现疼痛 2、当今时代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是 ( C) A、核素心室造影 B、CT C、冠状动脉造影 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属于负荷试验-心电 图运动试验的I类指征(B ) A、确定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变者 B、血管重建治疗后症状明显复发者 C、确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用于危险分层 D、有心绞痛症状怀疑冠心病,可进行运动,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为诊断目的 4、加拿大心脏病协会的心绞痛分级 为四级的是( D) A、日常的活动不引起心绞痛 B、轻微的活动不受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C、日常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D、休息时也表现疼痛 5、下列哪项不是心电图运动试验的 阳性标准( A) A、运动中不出现典型的心绞痛 B、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 C、运动中或者运动后出现ST 段水平型下降 D、运动中或者运动后出现ST 段下斜型下降≥1 mm 6、心绞痛的分类不包括哪一项 ( C) A、典型心绞痛 B、不典型心绞痛 C、间歇性心绞痛 D、非心源性胸痛 7、下列关于心电图运动试验禁忌证 得说法错误的是(D ) A、预激综合征的患者不宜做心电图运动试验 B、室性起搏心律的患者不宜做心电图运动试验 C、正在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不宜做心电图运动试验 D、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以做心电图运动试验 8、加拿大心脏病协会的心绞痛分级 为一级的是( A) A、日常的活动不引起心绞痛 B、轻微的活动不受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C、日常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D、休息时也表现疼痛 9、下列哪项不是典型心绞痛的特征 (B ) A、其特征性的疼痛是胸骨后或胸前区疼痛 B、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C、常常是由劳累或情绪激动引起 D、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 10、一旦诊断为慢性稳定型的心绞 痛处于第一位的治疗方法是() A、降脂治疗 B、降压治疗 C、抗血小板治疗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