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历年试题

艺术概论历年试题
艺术概论历年试题

2009年1月自考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雕塑特点得就是()

A。空间性 B.实体性

C、表达形式最自由D、单纯性

2。对于灵感,下列哪种说法就是错得?( )

A、具有偶然性B。有条件得

C.具有抒情性?D、属于无意识

3。“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指得就是绘画中得()

A.品位 B.风格

C。格调?D。意境?

4.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它得原来得含义就是()

A。柱子?B.学校

C、美学D、系列

5、现实中,人与具体社会关系得美称为( )

A、艺术美B。现实美

C。社会美D、自然美

6.完形与弥散属于艺术接受过程得______阶段。( )

A、初级 B。想象

C。高级?D、完成

7、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艺术得接受论中指得就是( )

A、偏见?B。还原

C、体会 D。理解

8.以“美育代宗教”就是______提出得、()

A。蔡元培B。毛泽东

C。马克思?D.周恩来

9、巴尔扎克得小说、托尔斯泰得小说与罗贯中得《三国演义》、曹雪芹得《红楼梦》都属于具有______创作方法得文学作品。( )

A、现实主义?B.古典主义

C、表现主义 D.浪漫主义

10。按照艺术形态得创造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与()

A、表演艺术B、空间艺术

C.听觉艺术?D、视觉艺术

11、美术具有许多特性,在许多特性中起主导作用得就是它得造型性与()

A。静止性B。视觉性

C、空间性?D。永固性

12。园林与______得关系最为密切。()

A。书法 B、雕塑

C。建筑 D.绘画

13、把“艺术”瞧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就是______得独特发现与一贯见解、( )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4、下列不属于舞蹈按美学特征来划分得就是()

A.民间舞蹈?B。现代舞

C。独舞D.芭蕾舞

15、下列不属于形象思维逻辑得就是( )

A、基形意象B.完形意象

C。易形意象?D.纯粹意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得在题后括号内打“√”,错得打“╳"。

1、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

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审美意识得产生与发展,为艺术得发生创造了条件。( ) 3、艺术批评在艺术家得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与引导作用。()

4、艺术构思就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得零散得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得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就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得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

5。意象物化就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得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与鉴赏得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就是一种生产表现活动、()

6。艺术思潮偏重于从社会历史方面来把握某种艺术思想与审美主张,而艺术流派则偏重于从艺术史得角度由艺术主张与风格特色得基本认同而产生得。( )

7、艺术流派、思潮就是特定时期得艺术现象,而创作方法则就是艺术家创作中总结出来得基本原则,具有普适性,就是广泛得艺术现象。( )

8。一门艺术从其它艺术中,吸取某种实质性得成分,或者在象形手法方面得到启示与借鉴,从而形成相互间得关联。( )

9。在艺术发生得诸多理论中,游戏说最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所重视与接受,原始人得音乐、舞蹈来源于劳动得节奏,因而劳动就是艺术发生得直接动力。()

10.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得产生,为艺术得产生创造了必要得前提、哲学思想得矛盾决定着艺术创作方法得矛盾。(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艺术与政治得关系。

2。艺术与社会生活。

3、介绍三种艺术门类划分得标准、

4、哲学对艺术发展得影响。

5、艺术接受得性质与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得关系。

2、艺术审美教育得意义。

2009年4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艺术与哲学等其她社会意识形态得根本不同,最基本得一点,就就是它得具体可感得______、

2。______就是艺术发展得决定力量与终极原因。

3、在艺术发生得诸多理论中,______为研究艺术得发生做出了独特得贡献,受到了众多美学

家、特别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得重视。

4。书法根据字体得不同,分为篆、隶、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基本类型。

5.电影与电视主要就是依靠______来表现得。

6、______,这就是文学界讨论散文特点时得出得一个共识。

7.______也称曲调,就是音乐得最有表现力得因素。

8.戏剧表演得______,就是戏曲艺术最为突出得一个特征。

9。雕塑得基本技术包括______与______两种方式、

10。音乐按照使用工具得不同,分为______与______两大类。

11、一般地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三个重要阶段。

12。在中外艺术史上贯穿艺术史始终得两大主流就是______与______。

13.绘画作品《格尔尼卡》得作者就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4.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曾指出:“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得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得价值。"这句话说明了()

A.艺术得继承性

B.艺术得革新性

C。艺术得世界性D。艺术得民族性

15、古希腊悲剧《俄狄普斯》属于( )

A.英雄悲剧B。性格悲剧

C、命运悲剧

D、社会悲剧

16、被欧洲人称为“石头得史书"得就是()

A、雕刻B。建筑

C、摄影D、美术

17。充分发挥各种乐器得功能与表现力得大型乐曲,称为( )

A。独奏B、交响乐

C.协奏曲D。重奏

18、摄影作品在影调得面积配置上,如果黑色或深灰色得面积很大,就形成( )

A。硬调B。高调

C、低调D、中调

19.电视剧就是迄今为止最年轻得艺术,它首先就是在1931年由______广播公司播映得。()

A、美国B。英国

C。法国D.德国

20、人们往(武汉自考)往把按照人应当有得样子来描写得方法称为(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D.古典主义

21、应用最广得文学体裁就是( )

A.小说B.散文

C.诗歌D。戏剧

22.“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______时期得文学创作与批评中。( ) A。魏晋南北朝B、隋朝

C。唐朝D。宋朝

23、原始艺术中诗、歌、舞得“三位一体”,反映了各门类艺术之间得()

A、吸收与借鉴

B、配合

C、结合D.继承

24、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艺术得审美特征得就是( )

A、情感性B、形象性

C、典型性

D、创造性

25。中国古代画论中得“象形"指得就是美术得()

A.静止性B、视觉性

C、空间性D。造型性

26、话剧《玩偶之家》得作者就是( )

A.易卜生B、契诃夫

C、曹禺D。老舍

27.诗集《北海集》得作者就是()

A、莎士比亚B。彼特拉克

C.海涅D、雨果

28。《少年维特之烦恼》得作者就是()

A、雨果B。果戈理

C、海明威D。歌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9.艺术灵感

30、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简述影视艺术得主要特征。

32。简述艺术与经济发展得不平衡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3。试述艺术作品得内容与形式得辩证关系、

34.什么就是艺术批评?试述艺术批评得特征与作用。

2009年7月自考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艺术得真实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得方面,一就是反映_________得真实或再现得真实;一就是反映_________得真实或表现得真实。

2、现实美可以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

3、_________就是最具有实体感得造型艺术类型。

4。书法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三方面技巧得运用,创造特有得形式美。

5、诗歌就是最早得文学样式,就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位一体”得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得。

6、古罗马时代建筑师维特鲁威曾提出建筑得_________、坚固、美观三个原则。

7、_________得格局,形成了中国园林得传统。

8。艺术起源得游戏说就是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_________与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_________提出得。

9。艺术创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三个重要阶段。

10、在古今中外得艺术史上贯穿始终得两大创作方法就是_________与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艺术得审美特征得就是( )

A.情感性B、形象性?C、典型性D、创造性

12。音乐中得平衡、音与音之间得连接、与声得进行等属于艺术得( )

A、合目得性 B.合规律性?C.形象性D。形式美

13。被柏拉图誉为“用手势说话得艺术”指得就是( )

A.绘画?B。雕塑C、音乐?D。舞蹈

14。摄影作品在影调得面积配置上,如果黑色或浅灰色面积很大,就形成( )

A.硬调B、高调C、低调?D、中调

15.电视剧就是迄今为止最年轻得艺术,它首先就是在1931年由_________广播公司播映

得。

(

)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16。被认为“时代、地域与人得最忠实得记录”得就是()

A、绘画?B。建筑?C、雕刻 D.摄影

17。印度十七世纪修建得泰姬陵属于_________得典型格局。( )

A、欧洲园林??B、阿拉伯园林?

C。东方园林?D。中国园林

18、下列主张艺术起源得劳动说得就是( )

A、泰勒?B.雷纳克C。普列汉诺夫D、席勒

19.黑格尔说:“真正不朽得艺术作品当然就是一切时代与一切民族所共赏得、"这反映艺术得

(

)

A、民族性?B.世界性C。继承性D。典型性

20、“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反映了艺术思维中得( )

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

C。集体无意识?D、灵感思维

21、人们往往把按照人本来得样子来描写得方法称为(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D。古典主义

22.下列属于艺术作品内容得就是()

A、结构?B。语言?C.主题?D。旋律

23、列宁在《欧仁·鲍狄埃》一文中写道:“一个有觉悟得工人,不管她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她抛到哪里,不管她怎样感到自己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她都可以凭《国际歌》得熟悉得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与朋友。”这反映了艺术欣赏中得( )

A。共鸣?B、回味?C、体验?D。还原

24。最早明确提出“寓教于乐”得美学家就是(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郑律成

25。法国剧作家博马舍得《费加罗得婚礼》属于( )

A、悲剧?

B、喜剧?

C、悲喜剧?

D、正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6。艺术直觉

27。艺术思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8.简述艺术得审美特征。

29.简述美术得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0.什么就是艺术批评?试述艺术批评得特征与作用、

31。试述艺术审美教育得特点及意义。

2010年4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典型化作为创造典型得过程与方法,就必然包括_________与_________两个方面得有机结合。

2、艺术起源于_________,就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说中影响最大得一种理论、3。书法根据书体得不同,可分为篆、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基

本类型、

4.音乐按照使用工具得不同,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两大类、

5._________就是摄影艺术独特得本质特征。

6、注重_________就是诗歌最具有本质意义得特点。

7、通常认为戏剧有四个要素,即_________、导演、_________与舞台美术、

8。戏曲中得“歌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9、一般地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三个重要阶段。10、《西厢记》得作者就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唐代张彦远在她得《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艺术可以“穷神变,测幽微”,这反映了艺术得

( )

A。审美功能?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D。组织功能

12、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艺术得审美特征得就是( )

A。情感性 B.形象性

C、典型性?D.创造性

13。下列主张艺术起源于劳动得就是( )

A、普列汉诺夫?B。康德

C.柏拉图D。席勒

14。电视剧就是迄今为止最年轻得艺术,它首先就是在1931年由______广播公司播映得、

( ) A、美国?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5。下列不属于艺术作品得形式得就是( )

A、结构?B。艺术语言

C、素材?D、曲式

16。下列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创作得作品就是( )

A、《红楼梦》B、《三国演义》

C、《茶馆》 D.《牡丹亭》

17.莎士比亚得《哈姆雷特》属于( )

A、英雄悲剧?

B、性格悲剧

C、命运悲剧?D、社会悲剧

18、我们今天所能瞧到得人类所创造得最古老得艺术就是( )

A、音乐B。文学

C。影视艺术D。造型艺术

19、被认为涉及“从小匙到大城市"得就是( )

A.绘画?B、雕塑

C.现代工业设计?D、园林

20.被柏拉图誉为“用手势说话得艺术”指得就是( )

A.绘画B。雕塑

C、音乐

D、舞蹈

21.“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指得就是( )

A、舞蹈B、音乐

C。影视?D。戏剧

22。黑格尔说:“真正不朽得艺术作品当然就是一切时代与一切民族所共赏得。”这反映了艺术得( )

A。世界性?B。民族性

C、继承性D。典型性

23、被认为就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得文学样式”就是( )

A、诗歌B。散文

C。小说?D.戏剧

24、戏剧《第十二夜》得作者就是( )

A。海明威?B。雨果

C、莎士比亚 D.巴尔扎克

25。《神曲》得作者就是( )

A。彼特拉克?B、但丁

C.莎士比亚?

D.高乃依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6.共鸣

27.艺术流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8.简述艺术发展中革新得主要表现、

29。简述形象思维得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0、什么就是艺术批评,试述艺术批评得特征与作用。

31、试述艺术审美教育得特点与意义。

2010年7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艺术就是______,就是经济基础得上层建筑。

2.艺术得真实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得方面,一就是反映______得真实或再现得真实;一就是反映______得真实或表现得真实。

3.席勒认为艺术发生得真正原因就是以外观为目得得______、

4。雕塑得基本技术包括______与______两种方式。

5。书法通过______、______与______三方面技巧得运用,创造特有得形式美、

6。音乐艺术中器乐分为______、铜管乐与______三大类、

7。美国舞蹈家______就是现代舞得创始人、

8.______与______就是摄影艺术独特得本质特征。

9、从世界范围来瞧,园林得主要流派有三个,即______、______与______。

10、艺术审美教育得特点包括______与______两个方面、

11.小说《边城》得作者就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倪瓒说:“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这说明了()

A、艺术得再现性

B、艺术得表现性

C。艺术得真实性D。艺术得典型性

13。艺术得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得内涵在于就是否表达了()

A、民族个性B。民族生活

C、民族语言D、民族精神

14、把艺术作品得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得文艺理论家就是( )

A。刘勰?B.张彦远?

C.谢赫?D。司徒空

15、昆曲《牡丹亭》得主要创作方法就是(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16。齐白石先生说得“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反映了艺术得( )

A.合规律性B、合目得性?

C.情感性D.创造性

17。音乐中得平衡、音与音之间得连接、与声得进行等属于艺术得()

A、创造性?

B、形式美?

C。合目得性?D、合规律性

18。希腊悲剧《被缚得普罗米修斯》属于( )

A。英雄悲剧B。性格悲剧

C、命运悲剧D。社会悲剧

19.下列属于实用艺术得就是( )

A、绘画B、雕塑?

C.建筑?D。摄影

20、原始艺术中诗、歌、舞“三位一体”,反映了各门艺术之间得()

A.吸收与借鉴?B.配合

C.结合

D.分化

21.“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反映了艺术思维中得( )

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

C。集体无意识D。灵感思维

22、被称为“最高得语言,最纯粹得语言”得就是()

A。诗歌?B、散文?

C。小说?D.戏剧

23。下列不属于中国戏剧特点得就是()

A、歌舞化?B、程式化?

C、象征性?D、逼真性

24。俄国作家果戈里得《钦差大臣》属于( )

A.喜剧B。悲剧

C.悲喜剧D、正剧

25。《堂·吉诃德》得作者就是( )

A。巴尔扎克B。莎士比亚?

C、塞万提斯 D.但丁

26、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得创作者就是( )

A、吴道子B。张择端

C。郑板桥D、赵孟頫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7、形象思维

28。艺术批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9、简述美术得主要特点。

30。简述艺术与哲学得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试述艺术与经济得关系。

32.试举例说明艺术欣赏得过程。

2011年7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把____________瞧作就是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得独特发现与一贯见解。

2。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____________这一基本特征得作品,也不能称为文艺作品。3。美术就是造型艺术最重要得部分,在感知上属于视觉,在存在方式上要占有一定空间,因此具有____________、视觉性与____________。

4、从世界范围来瞧,园林主要流派有三个:____________、阿拉伯园林与____________。5。在艺术发生得诸多理论中,____________为研究艺术得发生做出了独特得贡献,受到了众多美学家,特别就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得重视。

6.____________就就是一个民族所特有得共同得根本得特性、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自己得、只属于它、而为其她民族所没有得本质上得特点与特殊性、

7。艺术生产与艺术产品要求不能有相同得模式,即不能有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8、典型化作为创造典型得过程与方法,就必然包括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得有机结合。

9、意蕴、意境与风格,以及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等,都就是艺术作品得重要属性。

10.艺术得教育功能,就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与____________得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喜剧起源于( )

A。古埃及?B、古希腊

C。中国D、两河流域

12。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得理论学说就是( )

A。巫术说?B。游戏说

C。劳动说D。无意识说

13、“不尚虚构"就是______得特点、( )

A。美术?B.散文

C.音乐?

D.舞蹈

14.“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可以用来说明艺术中得______现象、( ) A。继承?B.革新

C、发展D。无常

15。“扬州画派”得产生说明艺术与______得关系。( )

A。政治?B、劳动

C、经济 D.灵感

16。以下不属于电视剧类型得有( )

A。连续剧?B、短剧

C.小品D。情感剧

17、“准艺术”发生得标志就是( )

A、人体装饰得出现?B.帛画得出现

C、舞蹈得出现?D、音乐得出现

18、“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说明了作者就是从艺术得______功能来认识艺术。()

A.表现?B。认识

C、传播?D。教育

19。下列不属于艺术家得艺术思维活动能力得就是( )

A、独到得感受力?

B、想象力

C。记忆力D、表现力

20。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都属于具有______创作方法得艺术作品。( )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

C.表现主义D。浪漫主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情感

22、音乐

23。艺术直觉

24、形象思维

25、艺术流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得异化情况主要表现。

27.简述建筑艺术得主要特征。

28、简述哲学如何影响艺术得发展、

29.简述宗教如何推动艺术得发展。

30、简述艺术作品得内容与形式得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1.试述为什么说经济就是艺术发展得决定力量与终极原因?

2011年4月自学考试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____________就是艺术得首要本质与第一层面得本质、

2、在作品中,____________就就是高度真实与高度概括得艺术形象、

3。音乐得两个最为重要得特点,一个就是____________,即音响。另一个就是____________,即情感、

4、情感不仅在艺术创作中,而且在____________中,也有着十分重要得作用与地位。5。戏剧行动也称戏剧动作,因此也把____________瞧成就是戏剧特点之一。

6、电影得主要类型按传统得说法就是“四大片种”,即故事片、美术片、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就是原始艺术发生得直接动因。

8、艺术作品得形式基本上就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形式因素构成得、9、艺术作品得内容由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因素构成。

10、在艺术特征方面,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就是现代主义得主要特征、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______就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她社会意识形态得基本特征。()

A、社会性B。形象性

C.群众性?D、真实性

12。音乐中表现得情感就是______、直接得。( )

A、具体得

B、抽象得

C、感性得?

D、理性得

13。戏剧情节内容得特点就是( )

A.冲突?B。矛盾

C、危机?

D、高潮

14。艺术起源于______,就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得一种理论。()

A、巫术B。劳动

C。游戏D。自然

15.艺术家以奔放得主观激情,按照理想得面貌表现生活得创作方法就是______创作方法。(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自然主义

16。俗与雅就是衡量艺术作品______高低得一个重要标准。( )

A、风格

B、意境

C.品味D。格调

17。黑格尔说,艺术史得起点就是( )

A、绘画?B。文学

C、建筑D。舞蹈

18、艺术语言有两种最基本得功能,一就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二就是______得功能。( )

A。审美B、教育

C.传承?D、创新

19.在艺术接受活动中,______就是一种最主要得艺术接收方式、( )

A.艺术批评B。艺术欣赏

C.艺术研究?D。艺术创作

20、按体裁划分,舞蹈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群舞与( )

A.芭蕾舞B、民间舞

C、古典舞?D、舞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现实美

22。诗歌

23.艺术发展得她律性

24。艺术心理定势

25、风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马克思提出得四种掌握世界得方式。

27、简述音乐得主要特征。

28、简述艺术发展得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29.简述艺术家得修养。

30.简述艺术美得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1.试论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得关系及研究它们得现实意义。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艺术学概论精简版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2]主管精神说[3]模仿说或再现说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对“理念”或者“宇宙精神说”的体现【名词解释】 柏拉图→哲学家、唯心主义、较早对艺术本质进行探讨,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现实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形式,二者相辅相成 刘勰[xié]→《文心雕龙》的首篇是《原道》 朱熹→“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认识的表现”,是对“生命本体的冲动”【名词解释】 康德→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意志自由论成为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 尼采→19世纪20世纪、德国哲学家、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物的主宰、从美学开始哲学 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提出):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统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形象性(艺术形象)→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赏析都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的五种观点→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前四种主要) 艺术起源于“模仿”→代表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艺术起源于“游戏”→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 席勒→《美育书简》,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通过游戏冲动才能调节起来 塞斯宾→游戏消耗过剩的精力 艺术起源于“表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推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美学四项核心“直觉即表现”。/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表现感情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影响的最大的一种理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英国人类学家费雷泽《金枝》也提出这一观点。 艺术起源于“劳动”→希尔恩《艺术的起源》、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次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 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大学期末考试笔记(注释)

艺术学概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是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 2.主管精神说: 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美学鼻主)。自由创作是艺术的精髓,艺术与游戏是想通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代表人物:尼采(德国哲学家)。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在的本质和规律。 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俄国)。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 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 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道”不仅是文艺本质, “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 (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 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 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9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 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 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艺 术鉴赏是“消费阶段”. 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 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 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 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 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 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 第二节艺术特征 3.艺术特征论述: 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特点:第一,客观与主观统一。如:达芬奇<<蒙娜丽莎>>;五代南唐画家顾 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者》,

新版长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长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336)艺术基础 (971)广播电视节目策划 参考书目为: 1.《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胡智峰复旦大学出版社胡智峰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 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2)、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 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 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 2 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1)、本章的重点难点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 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 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 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资料版)

名词解释 1.艺术:(艺术是人对世界的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生产,艺术是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线与表现的同意,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其特有的目的。 2.艺术生产:(艺术创作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为了美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它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其艺术生产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其精神生产性质。它是由马克思提出的,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二是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 3.艺术符号:艺术符号是符号学文学批评的术语之一,语出德国哲学家克希尔的《人论》。卡希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再手段而在目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后者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他认为艺术符号不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浓缩情感记忆的生命精神。艺术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即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而这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习惯。 4.艺术史:艺术史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艺术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艺术发展的规律包括 ①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指解释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禅师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 ②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指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 5.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 ①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其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在线,仅再世界或听觉上感到他们的真实存在; ②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③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6.艺术美:(自然美在艺术美作品中的集中体现)艺术美是指经过艺术创造实践,爸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经典概括,比希纳是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艺术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仅要反应社会和自然的美,而且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心灵的美。艺术美虽然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形象。 7.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维核心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开发,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精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于只能产权三项内容。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它强调一种主题文化或大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它只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业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 8.大众狂欢:大众狂欢是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理论学中一种对娱乐节目的研究学说。它将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考研参考100题第4部分

1.期待视野?它在艺术鉴赏中有何作用?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巧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 宽“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2.小说的基本特征 小说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故而人们常把它们称之为小说的三要素。 (1)入微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小说艺术的核心是创造出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说具有得天独厚的长处,故而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更能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还可以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是小说比起其他艺术来独到的便捷之处,既可用人物自身的心理独白,也可以以叙述者身份来细致分析人物心理。 (2)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小说从早期开始就很重视故事情节,并以此吸引读者。小说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因此情节是小说的重要因素之一。 (3)具体、真切的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行动的条件、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存在依据。人物的行动,包括心理活动,也是具体的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的人物活动与故事的来龙去脉,总要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与场景之中。人物的典型化、情节的合理性,都只有放置到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立。而且,具体细致的环境描写还可以渲染氛围,烘托人物的性格,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3.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它是诸多要素的总和,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人类生活,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不同于实际的客体世界本身,而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愿望、意志、观点,在个人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美学思想,遵循美的规律对自然、社会加工创造的结果,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色彩,是主客体的融合。 4.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1)动作与姿态。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人体的动作姿态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舞蹈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的。人的形体动作就是舞蹈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舞蹈的人的形体动作和造型姿态,处处表现出美的韵律,具有鲜明的形式美特点。 (2)抒情与表现。舞蹈长于抒情,有着最强烈酌表情性。表情性是表演艺术共有的本质属性。舞蹈同音乐一样,都不擅长于描绘外界客观的景物、、叙述事件的变化,却擅长于传达人的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不过,舞蹈只能靠演员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就很难反映自身之外的外界事物,这就造成了舞蹈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特点。 (3)节奏与韵律。舞蹈有着强烈的节奏与韵律。节奏是组织舞蹈动作的基础,相同的动作由于节奏的变化,

艺术学概论复习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上海电视大学文学艺术系 一.期末复习的主旨: 期末复习是学习《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一环,旨在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把平时学习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归纳、整理,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期末复习的依据: 1、《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2、主教材:《艺术概论新编》,由彭吉象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版 3、辅助教材:《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由张瑞麟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版。 三.期末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1.了解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2.把握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3.了解艺术教育。 4.把握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5.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6.把握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艺术创作 1.识记艺术创作、艺术传达、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2.理解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章:艺术作品 1.识记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理解典型和意境。 3.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四章:艺术鉴赏 1.识记艺术鉴赏、审美直觉、 2.了解什么是接受美学?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3.把握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第五章:实用艺术 1.识记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2.理解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征。 3.把握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 4.把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六章:造型艺术 1.识记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摄影艺术、超现实主义摄影、书法艺术。 2.理解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中国画的特点。中西方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书法艺术的特点。 3.把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201英语一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204英语二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211翻译硕士英语 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 240自命题俄语 《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1自命题法语 《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242自命题日语 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3自命题英语 任选一套大学英语教材

301数学一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302数学二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303数学三 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 333教育综合 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 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 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网络技术部分)张高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管理学》(第四版),杨文士,人民大学出版社。 348文博综合 1.《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版)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354汉语基础

《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超经典总结

《艺术学概论》总结归纳 (一)基本框架 1.本教材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上编“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其中“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讲述了“艺术本质”在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论述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的起源”一章,归纳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表现’”,分析了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一章,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如“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讲述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章,讲述了“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分析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

2020年电大艺术学概论考试必考重点【完整版】

艺术学概论笔记整理 艺术总论 广义的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的艺术专制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广义上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19世纪末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成为相互交叉而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的独立,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 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 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 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 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 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 道》认为“文以载道”。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 源。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 “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艺术纯粹 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 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强调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看作 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的主观意志是世界 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 因。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把日神冲动和 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 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模仿说/再现说——西方思想史上影响力很大 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 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认为

艺术学概论必考简单题

简单题: 1.简述审美想象及其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1)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和情境的过程,它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及获得审美经验中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创造性的想象。”而黑格尔也在《美学》一书中这样写道:“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2)审美想象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其特征为:1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2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3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根本特征。艺术意象是通过艺术想象而形成的,没有艺术想象便没有形象思维活动,也变没有比较完善的艺术意象或艺术意象系列的产生。因此,想象和形象思维中具有突出的意义。 (4)想象不仅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手段,而且是艺术虚构的重要基础。艺术创造是离不开虚构的,而虚构又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因为想象“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还没有发现的缓解”,能够弥补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不足。(5)艺术创作必须设身处地地体验表现的对象,走入角色的精神世界中去,必然要凭借想象来进行。正如高尔基所指出:“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己也是一头公羊。但是文学家则不然,他虽慷慨,却必须想象自己是个吝啬鬼;他虽毫无私心却必须觉得自己是贪婪的守财奴;他虽意志薄弱,但却必须令人信服地描写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简述审美情感及其在艺术创造活动的作用(为何说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中介。)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丰富多彩的,超功利的,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同时也是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和不可言传的特点。(2)艺术家的创作都是因物而感、缘情而发的,形象思维也是在情感的推动作用下展开的,正是在强大的情感的推动作用下,艺术家才能兴奋而激烈地吧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推向高潮,直至创作完毕。审美情感不仅是引发艺术创作冲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和中介。 ①艺术家是以情感为触媒,进行审美感知,激发想象力的。 ②艺术家情感的性质和强烈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作品的感情倾向和格调高低。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修订版)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宗教艺术: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2、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3、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反应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4、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5、形象思维:是指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6、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7、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有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8、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9、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10、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 11、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12、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注意: (1)基本含义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2)其他含义:

宝鸡文理学院2020年考研(初试)自命

宝鸡文理学院2020年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说明 宝鸡文理学院2019年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说明由考研专业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宝鸡文理学院2019年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说明 考试科目名称 考试说明 333教育综合 ①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 ②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张斌贤、王晨主编;《外国教育史》(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 ④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6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602文学理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603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604普通物理学 ①漆安慎;《力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②梁灿彬;《电磁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05有机化学 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06人文地理 ①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②李小建等著,《经济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07美术史论基础 ①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③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801中西哲学史 ①《中国哲学史》(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②《西方哲学史》(马工程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802文学史综合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②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③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⑤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下册)(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⑥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艺术学概论

上篇艺术总论 1、19世纪末叶,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他们应该是两门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康拉德*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哲学与艺术这两座精神高峰之间的桥梁便是美学。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看法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 3、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1、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2、“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应,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念和情感愿望。)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巡回展览画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苏里科夫,列维坦等)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从而揭示出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1、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1、艺术是客观与主管的统一。(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这幅长卷以“听乐”、“赏舞”、“休息”、“轻吹”、“散宴”五个连续的画面描绘了韩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要注意开阔思路、深入理解,不可拘泥于机械记忆,对于本章的学习,至少应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明确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尤其是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系统)、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树立一种意识,即从学科的基本理论出发,并依倨此理论灵活地、密切地结合实际地学习和理解各种问题。要学会用一种辨证的、全面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分析问题。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2课时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课程重点与难点: (1)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2)艺术的三个基本特征;(3)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尤其是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系统)。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 艺术生产理论与艺术系统的关系及对艺术系统的初步认识。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 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 教学内容: 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