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检测电路设计

绝缘检测电路设计
绝缘检测电路设计

综合设计报告

单位: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0821002 学号: 20102129 指导老师:朴昌浩

成绩:

设计时间: 2013 年 10 月

2013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设计题目要求

1 设计题目:

绝缘检测电路设计

2 指导老师姓名:

朴昌浩

3 题目要求:

完成“绝缘电阻检测仪”有关设计,并完成相关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仿真。(1)独立完成绝缘电阻检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2)要求检测仪实现对电路中绝缘设备的漏电检测。

(3)通过LED屏幕显示漏电电压并发出报警指示。

4 设计的具体要求:

(1)通过硬件设计软件绘制出本题目的硬件原理图。

(2)通过protues等仿真软件仿真实验结果。

(3)反应灵敏度在200ms以内。

(4)实现0.1V~500V的测量范围。

(5)精确度为±0.1V。

参考书目:

【1】测控电路天津大学出版社

一、绝缘检测的意义

在电力直流供电系统应用过程中,绝缘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准确动作,进而发生误动作,导致供电故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减少这种绝缘事故,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绝缘监测方法。绝缘监测是为了能在平时更好地对直流供电系统进行监测,能及时发现问题,检测出设备的绝缘程度是否处于所要求的范围内,通过试验检测,掌握直流供电系统的绝缘情况,可保证系统及早发现缺陷,从而进行相应的维修与检修。

二、绝缘检测原理(本组采用的采用的桥式检测等效原理)及常用方法简介

1、绝缘检测原理

图1 桥式检测等效原理

桥式检测等效原理如图所示,该图用开关K的闭合与断开进行两次检

测,以组成方程组求解待测电阻R

x 、R

y

的值,其中U

1

、U

2

、I

1

、I

2

、I

3

是能测

出的已知量。

根据流过节点的电流和为零这一原理,可知

I 1+I

2

-I

3

-I

4

=0,I

4

=I

1

+I

2

-I

3

I x +I 4-I Y =0,所以有I X +I 1+I 2-I 3-I Y =0 I 1+I 2+I X =I 3+I Y

令 I x =U 1/R x I y =U 2/R y

设 x=1/R x y=1/R y a=U 1 b=U 2 c=I 3-I 2-I 1 根据I 3-I 1-I 2=I x -I y

得 c=U 1/R x -U 2/R y =ax-by 开关断开时: c 1=a 1x-b 1y 开关闭合时: c 2=a 2x-b 2y

所以R X =1/x=(-a 1b 2+a 2b 1)/(-b 2c 1+b 1c 2) R y =1/y=(-a 1b 2+a 2b 1)/ (a 1c 1-a 2c 2) 即为所求待测电阻值

2、常用绝缘检测方法

目前,电力直流系统的绝缘检测分为直流检测法和交流检测法。直流供电系统的绝缘检测又分为母线的接地检测和支线的接地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先对母线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后再对支线进行检测,也可以直接对支线进行强行检测。 母线的检测方法一般有两种,“星炬”的桥式检测法和“接地”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均为直流检测法。前一种检测法是根据桥式电路,利用开关的闭合与断开进行两次检测,根据欧姆定律组成方程组求解;后一种方法的原理与前一种方法类似,利用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求解,且电路较前一种方法简单。支线的对地检测是比较复杂的,对于支线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所谓的直流方法,另一种是交流检测法。交流检测是通过在母线上施加一交

流信号的方法对支线接地电阻进行检测。这一方法的有效性是在此交流电压的作用下,支线的正负的两线的交流电流方向是一致的,这一电流会唯一地反映该支路的接地电阻。目前,交流检测被应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双频法与单频法两大类。其中单频法又有功率法和正交法两种。

3、方案的优缺点

1、改进的直流电桥法:

优点:测量误差相对较小,计算简单,且易于硬件实现,调试容易,便于集成电路实现。

缺点:是在绝缘电阻值比较小时测量精度比较高,而在绝缘电阻值比较大时测量精度降低。

适用情况:接地电阻较小,要求精度高,所要求的误差小。

2、功率法:

优点:测量方法简单,硬件上易于实现,易于调试,对实际的直流供电系统较实用。

缺点:不能测出对地的电容值,采样发测量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适用情况:接地电阻较大,施加的频率较高,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小。

3、双频法:

优点:原理简单易懂,在低频情况下,结果较准确。

缺点:需测量的量较多,计算量较大,所计算的结果相对应的误差也较大。

适用情况:接地电阻较大,施加的频率极低,电压和电流都较大。

4、正交法

优点:测量误差相对较小,计算简单,且易于硬件实现,调试容易,便于集成电

路实现。

缺点:由于电流互感环存在着相移,造成一定的系统误差,使得移相变得困难。

适用情况:接地电阻较小,所要求的误差小,频率低、高均可,电流不宜过大。

三、系统设计

1、方案选择

由于分组原因,我们小组选择的是桥式等效原理检测法,是属于母线的接地检测法,母线的接地检测法是在母线上施加直流信号,然后根据电流的流向列出方程组求解接地电阻,这里用到了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

2、方案实现与仿真

原理如前文所提到到的,这里我们用protues软件设计好电路图

图2为开关断开时;图3为开关闭合时。

图2 开关断开时的电路实时情况

图3 开关闭合时的电路实时情况

开关断开时: c

1=a

1

x-b

1

y

开关闭合时: c

2=a

2

x-b

2

y

通过这两式可求得x与y

R X =1/x=(-a

1

b

2

+a

2

b

1

)/(-b

2

c

1

+b

1

c

2

)

R y =1/y=(-a

1

b

2

+a

2

b

1

)/ (a

1

c

1

-a

2

c

2

)

四:实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黄勇,陈全世,陈伏虎. 电动汽车电气绝缘检测方

法的研究[ J ]. 仪器仪表与检测, 2005 (4) : 93295.

[2] 姜久春,吴智强,邱瑞昌,等. 电动汽车绝缘电阻在

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J ]. 制造业自动化, 2005, 27

(5) : 74277.

[3] 潘磊, 姜久春, 李景新, 等. 电动汽车智能无源接

地检测装置的研制[ J ].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3, 25

(4) : 47248.

[4] L I J ingxin, WU Zhiqiang, FAN Yanqiang, et al. Re2

search on insulation resistance on2line monitoring for e2 lectric vehicle ICEMS 2005 [ C ] /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Machines

and Systems, 27229, Sep t. 2005 (1) : 8142817.

[5] 卓斌, 樊晓松,陆珂伟,等. 电动汽车高压直流电绝

缘监测电路:中国, CN1634724 [ P ]. 2005207206.

[6] 王辛之,王雷.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技术[M ].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0.

[7] 朱德恒,严璋高电压绝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8] 王友勇,董增仁电路参数的双频测试【J】.电工电能新

技术,1996,(4),

[9] 日本电气学会编,陈琴生译,绝缘试验方法手册【M】,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1,

[10] 张乃国,廉有林实用电子测量技术【M】.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1996.

[11] 林德杰,林均淳,许锦标,等,电气测试技术【M】,北京: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 .设计内容: (3) 本小组选择的题目 (3) 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一、课设背景: (3) 二、系统设计方案 (4) 1、结构框图: (4) 2、系统原理与原理图: (4) 3、系统的功能 (4) 三、传感器选择: (5)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E200B (5) 选择的原因: (5) 工作原理: (5) 参数 (6) 四、单元电路设计 (6) 红外线采集接收电路 (6) 红外线采集接收电路电路图 (6) 信号的放大处理电路 (7) 信号的放大处理电路电路图 (7) 信号的比较电路 (7) 信号的比较电路电路图 (7) 信号的取反电路 (8)

信号的取反电路电路图 (8) 蜂鸣器报警电路 (8) 五、元器件选择 (8) LM741 (8) LM339 (9) HD74LS00P与非门芯片 (10) 六、电路接线图 (11) 七、调试过程: (12) 八、结果(数据、图表等) (12) 光照度测量 (14) 一、课设背景 (14) 二、系统设计方案 (14) 1、结构框图 (14) 2、系统的功能 (15) 3、系统原理与原理图 (15) 三、单元电路设计 (15) 1.Led发光和光电转换电路 (15) 2.I/V转换放大输出电路以及数字表头显示电路 (16) 3.比较电路及其发光报警电路 (16) 电路接线图 (16) 调试过程: (17) 结果(数据、图表等) (17)

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内容: 室内环境参数测量及安防报警电路设计 温度、湿度、照度测量与显示、报警电路设计; 破门入室、破窗入室、室内防盗、火灾,燃气泄露等报警电路设计。 2.基本要求: 用电路实现,不用软件; 用数字表头实现测量值的显示; 能够设置环境参数测量值报警上下限,并实现声、光报警; 从1和2中各选一项完成; 3.提高部分: 完成1和2中功能或其它自选功能。 本小组选择的题目 室内环境参数测量及安防报警电路设计: 我们选择的是分别是光照度测量和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课设背景: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器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高档家电产品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是越来越多。这点就是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还不够强.造成偷盗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报警器这时正为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器大部分都是用于一些大公司财政机构。价格高昂,一般人们难以接受。如果再设计和生产一种价廉、性能灵敏可靠的防盗报警器,必将在防盗和保证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红外报警器大多数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其功能也非常先进。其中包括被动

基于Arduino的电压有效值测量电路设计与实现v1

综合实验1 一、实验题目 基于Arduino的电压有效值测量电路设计与实现 二、项目背景 Arduino是源自意大利的一个基于开放原始码的软硬件平台,该平台包括一片具备简单I/O功效的电路板以及一套使用类似Java、C语言的Processing/Wiring开发环境。Arduino 可用来开发独立运作、并具互动性的电子产品,也可以开发与PC相连的周边装置,同时能在运行时与PC上的软件进行交互。 Arduino的电路板硬件可以自行焊接组装,也可以购买已组装好的成品;而开发环境软件则可通过网络免费下载与使用。目前Arduino的硬件部分支持Atmel的A Tmega 8、ATmega 168、ATmega 328等微处理器。此外,Arduino方案获得2006年Prix Art Electronica电子通讯类方面的荣誉奖。Arduino的硬件电路参考设计部分是以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CC)形式提供授权,相应的原理图和电路图都可以从Arduino网站上获得。 Arduino特点: ●开放原始码的电路图设计,程式开发界面免费下载,也可依需求自己修改; ●具有多通道的数字I/O、模拟输入、PWM输出; ●具有10bit的ADC; ●Arduino 可使用ISCP线上烧入器,自行将新的IC芯片烧入“bootloader”; ●可依据官方电路图,简化Arduino模组,完成独立运作的微处理控制; ●可快速、简单、方便地与传感器、各式各样的电子元件、电子电路进行连接; ●支援多样的互动程序,如Flash、Max/Msp、VVVV、Processing等; ●使用低价格的微处理控制器; ●可通过USB接口供电。 三、实验目的 1、熟悉Arduino最小系统的构建和使用方法;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焦道楠 学生学号:1314020114 年级:2013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1)班 指导教师:王留留 电子工程学院制 2016年3月

目录 1 绪论 (1) 2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1)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3 设计方案制定 (1) 3.1 设计的原理 (1) 3.2 设计的技术方案 (2) 4 设计方案实施 (3) 4.1 单片机模块 (3) 4.2 传感器模块 (4) 4.3 A/D转换模块 (5) 4.4 LCD12864点阵液晶显示模块 (6) 5 各模块PCB图 (7) 5.1 单片机模块 (7) 5.2 传感器模块 (7) 6 系统的程序设计 (9) 7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0)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学生:焦道楠 指导教师:王留留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 绪论 在电学中的测量技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广泛应用于学校、工业、工厂、科研等各种领域,供实验室和工业现场测量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成为主体的今天,电压、电流测量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在分析和总结了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实用、可靠、经济的设计原则为目标,设计出全数字化测量电压电流装置。系统主要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整个系统由中央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组成。可实现对待测电压、电流的测量,在数码管上显示。本次课程设计我所做的项目是基于单片机的电流检测系统,主要用到A/D转换和数码管显示。近几年来,单片机已逐步深入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各部门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单片机也根据社会的需求而相继开发出来。单片机是一个器件级的计算机系统,实际上它是一个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由于它功能齐全,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它可以应用到所有的电子系统中。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的可编程可插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的擦除多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的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利用单片机及其相关知识,设计一个电流检测电路。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画出相应电流检测电路的原理图,并进行检测,生成PCB板; (2)编写程序,实现电流检测功能; (3)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做出实物,并估算其成本。 3设计方案制定 3.1 设计的原理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开关型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测控122班 姓名:张小旭 学号:201206040235

目录 一:实验任务、要求及内容 (3) 二:实验过程及原理 (3) 三:分析误差原因 (11) 四:分析电路中产生的故障 (13) 五:实验总结 (13)

一:实验任务、要求及内容 1任务:利用场效应管的开关特性,实现低频信号的幅值调制与解调,以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信噪比。 2要求:参考指定的资料,设计出相应的各部分电路,组装与调试该电路,试验其抗干扰性能。 3内容:(1).分析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选择相应的参数。 (2).画出完整的电路图。 (3).分析电路实验中产生的故障。 (4).分析误差原因。 4电路参数:调制信号:正弦波频率<500HZ 幅值<0.1v 。 载波:方波频率:5——10KHZ 幅值:5——7v 占空比:50%。 调制后信号幅值>5v。 5时间安排建议:全部时间一周。其中:设计1-2天,调试2-3天,总结1天安排1天。 二:实验过程及原理 (一)元器件的可靠性检验: 1.运放的可靠性检验:先用运放搭成跟随器,输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检验器是否跟随;之后用运放搭成反向放大器,输入正弦信号看输出幅值与相位; 2.稳压管的匹配:将稳压二极管串联电阻构成稳压电路,接入电源,测其性能参数,选择稳压值相近的两个稳压管。

3导线的可靠性检验:把将要用到的导线全部用万用表检测其通断; (二)原理方框图: (三)方波发生电路: 原理图如下: 方波发生电路中,积分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001u [()]t o c Q i t dt Q C C ==+? 其中0Q 是t=0时电容器已存储的电荷,由ic=-Ii=-ui/R,得到: 001()t o i o u u t dt U RC =-+? 常量0o U 根据初始条件确定,即t=0时,o u (0)=0o U =Q0/C. 当输入为常量时,输出为: 0()i o o u u t t U RC =-+

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设计方案

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设计方案 1.6.5 PIC单片机的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举例1.设计思路有许多型号单片机的内部均不具备掉电复位功能,即使对于内部包含该功能的PIC单片机,其复位门槛电压值是固定不可更改的,有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也是较常见的设计方案。对于片内带有掉电复位功能BOR的PIC单片机,在使用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时,就必须将内部BUR功能禁止,方法是将系统配置字的BUDEN位设置为0。对于内部不带BOR功能的PIC单片机,其电源控制寄存器PCUN没有BOR标志位,无法准确识别由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引起的单片机复位,因此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在MCLR 引脚施加了人工复位信号引起的复位。与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相关的单片机片内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时,单片机内部的两个定时器不参与工作。 图1 与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相关的单片机片内等效电路2.电路设计(1)外接分立元件电压检测复位电路。下面给出了两种不利用分离元器件搭建的电压检测复位电路。电路工作原理是,当VDD下降到某一门槛值时,三极管截止,从而使MCLR端电平变低,迫使单片机复位。图2中该门槛值为VDD<Vz十0.7V,其中Vz是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的值,而图3中该门槛值为VDD<0.7V(R1+R2)/R1。 图2 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VDD<Vz十0.7V) 图3 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VDD<0.7V(R1+R2)/R1)(2)外接专用芯片电压检测复位电路。图4所示为一种利用专用芯片HT70XX搭建的电压检测复位电路。台湾HOLTEK公司研制的HT70XX系列集成电路是一组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电源欠压检测器,其包装形式有三脚直插式封装和贴片式封装两种。 图4 由HT70XX构建的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本文转自电子工程世界:)

微电流检测资料

目录 1、设计背景 (1) 2、设计方案选择 (1) 2.1典型的微电流测量方法 (1) 2.1.1开关电容积分法[1] (1) 2.1.2运算放大器法 (2) 2.1.3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法 (2) 2.2总体设计方案 (3) 3、具体设计方案及元器件的选择 (4) 3.1稳流信号源问题 (4) 3.2I/V转换及信号滤波放大 (5) 3.2.1前级放大 (5) 3.2.2滤波及后级放大电路 (6) 3.2.3运算放大器的选取 (6) 3.3量程自动转换 (6) 3.4信号采集处理 (7) 4、软件仿真结果 (8) 5、参考资料 (9)

微电流测试电路设计 1、设计背景 微电流是指其值小于-6 10A的电流,微电流检测属于微弱信号检测的一个分支,是一门针对噪声的技术,它注重的是如何抑制噪声和提高信噪比。该技术在军事侦察、物理学、化学、电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地学、磁学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我们所研究的微电流检测主要针对电力系统中的绝缘材料,因为现代国民经济对电力供应的依赖性日益增大,电力系统的规模、容量也在不断扩大。而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往往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缘材料的漏电流情况严重会造成电力系统的重大损失。微电流检测是通过对泄漏电流的测量来评估绝缘材料状况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针对微弱电流的信噪改善比SNIR已能达到1了,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单位是南京大学,其独家生产的ND-501型微弱信号检测实验综合装置己被国内至少76家高等院校使用。但其产品价格昂贵,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例如HB-831型pA级电流放大器、HB-834型四通道pA级电流放大器、HB-838型八通道pA级电流放大器的售价分别为4100元/台、13000元/台、22000元/台。所以,研制高精度、寿命长、成本低、电路简单的微电流检测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参考价值。为了达成目标,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0 A(本设计要求)的稳流信号源的实现(1)如何获得实验信号,即电流为12 问题; (2)如何将微弱电流信号转换成易于操作的信号; (3)怎样将微弱信号提取放大; (4)如何实现量程的自动转换问题; (5)将实际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6)实现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显示。 2、设计方案选择 2.1典型的微电流测量方法 2.1.1开关电容积分法[1] 开关电容式微电流测量方法的前级是在利用开关电容实现电流向电压转换的同时对电压信号进行调制和放大,达到微伏级;后级电路通过选频放大电路实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设计说明书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电感式(螺管型)位移传感器的设计 学校湖南科技大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07级测控一班学号 0703030116 设计人李广 指导教师余以道杨书仪 完成日期 2010 年 6 月 22 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2) 二、基本原理简述 (2) 三、设计总体方案拟定 (7) 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8) 五、结构设计CAD图 (12) 六、测控电路的设计与计算 (12) 七、电路框图及电路CAD图 (14) 八、精度误差分析 (14) 九、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1、设计题目:电感式(螺管型)位移传感器的设计 2、设计要求: 采用差动变压器原理设计一个测量位移的传感器,并设计一测控电路对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处理,使信号能输入到A/D 转换器,进行一系列的测量与控制。 二、基本原理简述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引起线圈自感或互感系数的变化,从而导致线圈电感量改变这一物理现象来实现测量的。因此根据转换原理,电感式传感器可以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大类。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可分为变间隙型、变面积型和螺管型三种类型。 一、 螺管型自感传感器 有单线圈和差动式两种结构形式。 单线圈螺管型传感器的主要元件为一只螺管线圈和一根圆柱形铁芯。传感器工作时,因铁芯在线圈中伸入长度的变化,引起螺管线圈自感值的变化。当用恒流源激励时,则线圈的输出电压与铁芯的位移量有关。 铁芯在开始插入(x =0)或几乎离开线圈时的灵敏度,比铁芯插入线圈的1/2长度时的灵敏度小得多。这说明只有在线圈中段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有较好的线性特性。 1、工作原理 设线圈长度为l 、线圈的平均半径为r 、线圈的匝数为N 、衔铁进入线圈的长度la 、衔铁的半径为ra 、铁心的有效磁导率为μm ,则线圈的电感量L 与衔铁进入线圈的长度la 的关系可表示为 [] 2222 2)1(4a a m r l lr l N L -+=μπ

三相电源检测介绍

三相电源检测系统设计三相电源检测系统设计 摘 要 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实现三相电压与电流的检测。该设计可检测三相交流电压(AC220V×3)及三相交流电流(A、B、C 线电流0~5A)。本系统的变压器、放大器、A/D 转换和计算产生的综合误差满足5%的精度要求。输出采用128×64 LCD 方式显示,单片机电源部分直接由AC220V 交流电经整流、滤波、稳压供电。系统采用数字时钟芯片和8kB 的RAM 进行存储器的扩展。 关键词关键词::三相交流电 AD 转换 变压器 LCD 显示 8KB RAM

1.引言 当前电力电子装置和非线性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网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畸变,电能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同时,各种高性能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精密试验仪器、精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设备等对供电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不断普及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问题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电能质量检测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有必要对三相电信号进行采样,便于进一步分析控制。 目前,精度要求不高的交流数字电压表大多采用平均值原理,只能测量不失真时的正弦信号有效值,因此受到波形失真的限制而影响测量精度和应用范围。真有效值数字仪表可以测量在任何复杂波形而不必考虑波形种类和失真度的特点以及测量精确度高、频带范围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稳定性特性是设计中的关键。 真有效值的数字电压数字电压表和以往的仪表有所不同的是可以检测波形复杂的三相交流电压电流。这些都是以单片机为基础的智能化仪表,同时充分表明单片机是一个应用于对象体系的智能化工具。 本设计用单片机进行三相电压与电流的硬件检测系统。该系统检测三相交流电压(AC220V×3)及三相交流电流(A、B、C线电流0~5A)。本系统的变压器、放大器、A/D转换和计算产生的综合精度满足5%要求。输出显示采用128×64点阵的LCD,单片机电源由AC220V交流供电通过变压与整流稳压电路实现。系统配有数字时钟芯片、8kB的RAM存储器扩展芯片。 2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方案框架如图2-1所示,由交流信号处理部分、A/D转换电路、51单片机控制、数据存储器电路、LCD显示电路以及稳压电源电路组成。 图2-1总体系统原理图

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

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 以下仅仅对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的分析,好象论坛上发不了图纸. 1. 整流滤波部分电路 三相220V电压由端子J3的T、S、R引入,加至整流模块D55(SKD25-08)的交流输入端,在输出端得到直流电压,RV1是压敏电阻,当整流电压超过额定电压385V时,压敏电阻呈短路状态,短路的大电流会引起前级空开跳闸,从而保护后级电路不受高压损坏。整流后的电压通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5、RT6给滤波电容C133、C163充电。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点是:自身温度超高,阻值赿低,因为这个特点,变频器刚上电瞬间,RT5、RT6处于冷态,阻值相对较大,限制了初始充电电流大小,从而避免了大电流对电路的冲击。 2. 直流电压检测部分电路 电阻R81、R65、R51、R77、R71、R52、R62、R39、R40组成串联分压电路,从电阻上分得的电压分别加到U15(TL084)的三个运放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同向输入端,在各自的输出端得到跟输入端相同的电压(输出电压的驱动能力得到加强)。U13(LM339)是4个比较器芯片,因为是集电集开路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端都接有上接电阻,这几组比较器的比较参考电压由Q1(TL431)组成的高精度稳压电路提供,调整电位器R9可以调节参考电压的大小,此电路中参考电压是6.74V。如果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变化,势必使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变化,当其变化到超过6.74V的比较值时,则各比较器输出电平翻转,母线电压过低则驱动光耦U1(TLP181)输出低电平,CPU接收这个信号后报电压低故障。母线电压过高则U10(TL082)的第7脚输出高电平,通过模拟开关U73(DG418)从其第8脚输出高电平,从而驱动刹车电路,同时LED DS7点亮指示刹车电路动作。由整流二极管D5、D6、D7、D18、D19、D20组成的整流电路输出脉动直流电,其后级的检测电路可对交流电压过低的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检测报警信号也通过光耦U1输出。 3. 电源电路 U62(VIPER100SP)是内部带场效应管的开关电源控制芯片。母线电压+VPW通过保险F1加到开关变压器T1的第2脚,T1的第1脚和第2脚是初级线圈,U62内部集成了特别的启动电路,电路启动后,T1次级3、4、5脚输出的感应脉冲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电压检测电路所需的正负电压,正电压也同时提供给U62以维持其工作。T1其它次级输出的感应脉冲经整流滤波后分别供应U、V、W三相上桥光耦驱动所需电压(+VHU,0VHU)(+VHV,0VHV)(+VHW,0VHW),还有其它控制电路所需电压(+VSI,0VSI,-VSI)。芯片U56(LM2575S-ADJ)是一个PWM开关式输出稳压芯片,将+VSI电压降压并稳定为5V(+VSI5)供给CPU等芯片所需电路。 对于变频器修理,仅了解以上基本电路还远远不够的,还须深刻了解以下主要电路。主回路主要由整流电路、限流电路、滤波电路、制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检测取样电路部分组成。图2.1是它的结构图。

环境噪声检测电路设计

环境噪声检测电路设计 作者:电气11-18 王鸿舸 根据老师提供的电路图以及两个基本要求,我做了以下两个噪声检测电路: 一.基本噪声检测电路 我大体上把这个电路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输入信号放大部分,第二部分是输出信号检测部分。 1.输入信号放大部分 首先我用了一个20mv的电源串联一个100Ω和10Ω的滑动变阻器然后接地,用来充当输入信号并进行调节。

然后我用了两级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每个放大器均放大十倍。因为第一个放大器需放大较小信号,第二个放大器需放大较大信号,两个信号对放大器的要求不同,所以两个放大器我采用了不同的型号。由于第一个放大器对放大精度要求较高,我在第一个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正向输入端之间我接了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整放大器的放大精度,调到最佳后,我测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其换成定值电阻。

因为放大器的工作需要正负电源供电,所以我用一个正电源与NE555电路产生了一个负电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3脚输出高电平时C1、D2导通,对C1充电;当3脚输出低电平时C1、D1导通,C1放电并带动C2放电,由于C2下端接地,故C2上端电势被压低为负,也就产生了负电源。 2.输出信号检测部分

当输入信号经两级放大后形成一个较大输出电压信号,根据要求要把输出信号与基准电压50mv、0.5v进行比较以判别其大小。在这个电路的设计中我采用了或非门电路,整体工作原理是:如上图,左上角电源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分别为U3与U4提供0.5v与50mv的基准电压。当输入一个高于0.5v的信号时U3输出一个高电平,Q2导通,红灯亮;当输入一个介于0.5v与50mv之间的信号时U3、U4均输出低电平,故U5输出高电平,Q1导通,绿灯亮;当输入的信号低于50mv时,U4输出一个高电平,Q3导通,黄灯亮。 二.程控噪声检测电路 我把这个电路分为了三块:第一,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第二,单片机控制电路;第三,放大电路。 1.输入信号检测电路 这部分电路的设计与上个电路的输出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个发光二极管由单片机编程控制进行点亮。 2.单片机控制电路

测控电路设计

第一章设计题目及要求 1.1 课程设计题目 利用气体传感器设计一个烟雾报警器,要求有检测、报警输出。 1.2 课程设计要求 (1)、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如果出现超过设定浓度的烟雾时,烟雾报警器就会产生声光报警,而且可以人为取消报警。 (2)、工作在常温、常压、静态、环境良好;精度:0.1%FS;分辨率:按参考文献上常用传感器类比;测量范围:按参考文献上常用传感器类比;

第二章方案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确定本设计的方案,主要是利用气体传感器作为转换电路的核心,然后将传感器转换出来的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进行相应的处理。 2.1基本原理的概述 本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传感器将对烟雾浓度的变化转变为电压的变化,并利用电压比较器比较之后输出控制信号,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电压有高电平和低电平,而单片机的输入端一般为低电平作为信号,所以可以将有烟雾时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调整为低电平输出,而单片机在接受到低电平之后,进行相应的报警操作。 2.2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根据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可知,烟雾报警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气体传感器、电压比较器、单片机。 在正常状态下,没有烟雾时气敏元件的电阻值较大,输出电压较小,此时的输出电压比参考电压小,由电压比较器输出的为高电平,无法引起单片机的动作。而当有烟雾时,MQ-2气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较高,在一定程度时将超过参考电压的电压值,此时由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平,引起单片机的动作。总体设计方案如图2.1所示,下面的设计主要就遵循基本原理方框图来进行设计。 图2.1 烟雾传感器基本原理方框图

第三章系统电路的设计 本章节中主要讨论的是传感器的选择及其特性,测控电路的设计及其计算以及整体测控系统的电路设计与计算,以下就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 3.1传感器的选择及其特性 根据被测量的性质选择需要的传感器,由于在这里需要测量的量是烟雾的浓度,所以选择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有许多种类:半导体气敏、离子式传感器等等,本设计选用的是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3.1.1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性质 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可知,本设计是针对烟雾传感器的报警系统,则所应用到的传感器应是对气体具有作用的传感器,这里选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利用半导体吸附气体后引起其性质变化特性而制成的器件称为气体传感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敏感部分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结晶粒子烧结体,当它的表面吸附有被检测气体时,半导体微结晶粒子烧结体接触界面的导电粒子比例将发生变化,继而使气敏元件的电阻值随被测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本设计采用的是MQ-2气敏元件,气敏元件的电阻值随被测气体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3.1.2 MQ-2烟雾传感器原理 MQ-2烟雾传感器是利用气敏元件构成电路将烟雾浓度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主要利用气敏元件阻值随气体浓度变化的性质。 (1)气敏元件的原理MQ-2是一种体电阻控制型的气敏器件,其阻值随被测气体的浓度而变化。气敏元件又是一种“气—电”传感器件,它将被测气体的浓度信号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 MQ-2气体传感器工作时必须经过加热这个程序,其目的是加速气体的吸附、跳出过程的作用;烧去气敏元件的油垢和污物,能起到清洁作用,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能对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选择作用。 如图3.1所示,在气体传感器加热到稳定的状态时,被测气体接触到元件的表面而被吸附,此时气敏元件的电阻率会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变化。当气敏传感器通电以后,气敏元件的电阻会急剧下降(指在清洁的空气中,无被测气体时),过一段时间之后有逐步上升到一个稳定的值,这一段时间一般为2-10分钟,称这一段时间为“初始稳定状态”。 气敏元件达到初始稳定状态以后,才能用于气体检测和烟雾报警,检测开始到电阻值稳定的时间与气敏元件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一般为10-30秒。当测试完毕以后,气敏元件置于普通大气之中,其阻值会逐渐恢复到检测之前的状态。半导体气敏元件是以被测气体和半导体表面或基面之间的可逆反应为基础,所以可以反复使用,这样就利于传感器的多次使用。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压检测系统设计_课程设计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压检测系统设计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B课程设计 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11 姓名:张安珍 学号:2011081342 指导教师:张君捧 完成日期:2015年1月

目录 摘要......................................................... I I 正文.. (1) 1 设计目的和要求 (1) 3 设计内容和步骤 (2) 3.1单片机电压测量系统的原理 (2) 3.2 单片机电压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3) 3.2.1 硬件选择 (4) 3.2.2 软件选择 (4) 3.3 硬件电路的设计 (4) 3.3.1 输入电路模块设计 (4) 3.3.2 LM7805稳压电源电路介绍 (5) 3.3.3 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5) 3.3.4 A/D转换设计 (7) 3.3.5 单片机模块的简介 (9) 3.4系统软件的设计 (12) 3.4.1主程序的设计 (12) 3.4.2 各子程序的设计 (14) 总结与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一系统整体电路图 (18) 附录二 A/D转换电路的程序 (19) 附录三 1602LCD显示模块的程序 (21)

摘要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成为广大电子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手段。对测量的精度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压的测量甚为突出,因为电压的测量最为普遍。本设计在查阅了大量前人设计的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A/D转换芯片ADC0832构建了一个直流数字电压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直流数字电压表的设计流程,以及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89S51单片机的电压测量系统设计,介绍1602LCD液晶的功能和ADC0832的转换原理。该电路设计简单,方便。该设计可以测量0~5V的电压值,并在1602LCD液晶上显示出来。 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主程序模块、显示模块、A/D转换模块,绘制点哭原理图与工作流程图,并进行调试,最终设计完成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在软件编程上,采用了c语言进行编程,开发了显示模块程序,A/D转换程序。 关键词:89S51单片机;1602LCD液晶;ADC0832

测控电路设计

实验一 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实验目的 实验旨在锻练学生自行设计、调试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能力,更深入地掌握巴特沃思型二阶 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直观了解巴特沃思型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加深对巴特沃思逼近方 式的理解。 2、实验内容 设计一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思型有源低通滤波器,要求截止频率 f c =100Hz ,增益 A =1。 搭建并调试所设计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使电路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实验原理及方法 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思型有源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形式见图 1.1。主要工作是设计确定元件参数,并通过调试修正参数值直至滤波器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如下: 图 1.1 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思型有源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形式 1)确定电容2 C :依据经验公式()210 c C F f μ=确定电容 2C 。 2)确定电容1C :依据2 214(1) C B C C A ≤+(B = 1.414214, C = 1.00000) 确定电容 C 1。 3)确定电阻2R :22 22122124(1) c BC B C CC C A R +-+= 4)确定电阻R1: A R R 21= 5)确定电阻R3: 321221 (2)R CC C f R π= 在计算电阻时,应保留小数后 6 位,以确保计算的精确性,计算完成后,取最接近计算值的电 阻标称值。

4、实验仪器设备 1)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2)双踪示波器; 3)信号发生器; 4)41/2 位数字万用表; 5)面包板。 5、实验步骤 1)按设计确定的参数选择好元件,要求严格挑选元件使之尽量接近设计值。 2)按图搭建好线路。 3)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两路输出至±15V,然后用电压表确认电压输出值为±15V; 4)按下列步骤测试: (1)用信号发生器作信号源,以正弦波为输入信号,用示波器一路输入测量信号源的幅度,调节信号发生器的电压输出至1V; (2)确认线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示波器另一路输入测量滤波器的输出,将结果记入表1.1; (4)根据时间差计算相位差; (5)根据所测实验结果绘出幅频特性曲线及相频特性曲线,评价所设计滤波器的性能。 6、实验结果记录 表1.1 低通滤波器测试结果记录表

电源保护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电源保护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为了方便在实验室做各种电路实验,实验室电源系统应具有如下的功能: 输出+12V,-12V,+5V固定电压的直流稳压电压源; 输出输出电压从1.25V到12V可调的直流稳压电压源; 输出电流从2mA到40mA可调的直流电流源; 输出电压约为+16V,-16V的直流电压源(没有经过稳压的电压源,方便做电源实验用); 输出电压为12V的交流电压源(方便做电源实验用); 在电子技术实验室使用较广泛的综合电路实验箱所使用的电源一般有好几组电源输出,如+12V,+5V,-12V等等,数字实验电路还有一个+5V电源插口。由于是学生实验用仪器,学生在做实验时操作出错是常有的现象,主要是以下三类错误:一是电源直接短路造成的严重过载而损坏电源电路,此类错误的后果是损坏稳压器,或整流二极管或变压器;二是负载过重,这往往是学生由于接线错误,如芯片的线接错,虽没有直接短路,但可能电流超过额定值,若再加上没有及时排除故障,使得时间过长,而损坏电路,如损坏芯片,进一步损坏电源电路器件;还有一种可能是将+12V或者-12V电源插入到数字实验电路的+5V电源插口,这样造成数字电路(如高低电平信号形成电路,数码信号显示电路等等)中的集成块损坏,特别是TTL集成电路块的损坏。因此,设计制作一个电路保护系统很有必要。 对保护电路的要求: 过压保护:输出的所有电压中,只要任何一个电压超过额定值1V,保护电路动作。 欠压保护:输出的所有电压中,只要任何一个电压低于额定值1V,保护电路动作。 过流保护:任何一个输出电流超过500mA时或所有正电源电流之和超过500mA时或所有负电源电流之各超过500mA时,保护电路动作。 电源电压接错保护:在应加+5V电源接口处错误地加上了其它电源,如+12V,-12V等等,保护电路动作。 常用的电路保护措施有: 熔断器保护,即通常用的保险丝,保险管,它是一种过流保护器件,将它串接在电源电

三相检测电路设计指引

电控设计规范三相检测电路设计指引 1.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 1.2相电压:火线对零线的电压。 1.3线电压:火线与火线间的电压。 2总述 在三相空调室外机上,常用到三相检测电路来检测三相电的相序和缺相,以达到保护压缩机的目的。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 3电路原理 3.1电路原理图 图1 3.2工作原理简介 3.2.1在了解电路工作原理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三相交流电的知识。 所谓三相交流电是指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其三角函数表示为: 三相交流电有星型(Y)和三角形(Δ)两种接法,如图3所示: a星型接法b三角形接法 图3 星型接法采用三相四线制,有一根公共的零线;线电压是380VAC,相电压是220VAC,因此可以提供380VAC和220VAC电压,适用于三相负载平衡和不平衡的场合。目前市电是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本标准只适用于该接线方式。 三角形接法采用三相三线制,没有公共零线;只能提供380VAC线电压,一般用于三相平衡的场合。有些船舶等环境下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该接线方式。 3.2.2从原理图1可以看到,需检测的电源是采用三相四线制方式,每一相的电压(A、B、C相和零线之间电压,220VAC)通过4007二极管和68K大功率电阻加到PC817光耦上,在正半周期光耦导通,负半周期则光耦截止;由于光耦输出端有上拉电阻,故光耦导通时芯片检测到低电平,光耦截止时芯片检测到高电平。A、B、C三相电的相差是120o,芯片检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和传感器课程 设计》 设计题目: 测控电路:开关型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 计与调试 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型位移传感器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测控电路 一:实验任务、要求及内容 (3) 二:实验过程及原理 (3) 三:分析误差原因 (11) 四:分析电路中产生的故障 (13) 五:实验总结 (13) 第二部分:传感器部分 一.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3) 二.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15) 三.螺管型差动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15) 四.差动变压器的误差 (23) 五:实验总结 (28) 六:参考文献 (28)

测控电路部分 一:实验任务、要求及内容 1任务:利用场效应管的开关特性,实现低频信号的幅值调制与解调,以抑制噪声干扰,提高信噪比。 2要求:参考指定的资料,设计出相应的各部分电路,组装与调试该电路,试验其抗干扰性能。 3内容:(1).分析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选择相应的参数。 (2).画出完整的电路图。 (3).分析电路实验中产生的故障。 (4).分析误差原因。 4电路参数:调制信号:正弦波频率<500HZ 幅值<0.1v 。 载波:方波频率:5——10KHZ 幅值:5——7v 占空比:50%。 调制后信号幅值>5v。 5时间安排建议:全部时间一周。其中:设计1-2天,调试2-3天,总结1天安排1天。 二:实验过程及原理 (一)元器件的可靠性检验: 1.运放的可靠性检验:先用运放搭成跟随器,输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检验器是否跟随;之后用运放搭成反向放大器,输入正弦信号看输出幅值与相位; 2.稳压管的匹配:将稳压二极管串联电阻构成稳压电路,接入电源,测其性能参数,选择稳压值相近的两个稳压管。 3导线的可靠性检验:把将要用到的导线全部用万用表检测其通断;(二)原理方框图: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及其设计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的可选设计方案 由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 从对电源输出的控制来说, 可以有三种控制方式, 因此, 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有三种: ( 1) 单片机输出一个电压( 经D/AC 芯片或PWM方式) , 用作开关电源的基准电压。这种方案仅仅是用单片机代替了原来开关电源的基准电压, 可以用按键设定电源的输出电压值, 单片机并没有加入电源的反馈环, 电源电路并没有什么改动。这种方式最简单。 ( 2) 单片机和开关电源专用PWM芯片相结合。此方案利用单片机扩展A/D 转换器, 不断检测电源的输出电压, 根据电源输出电压与设定值之差, 调整D/A 转换器的输出, 控制PWM芯片, 间接控制电源的工作。这种方式单片机已加入到电源的反馈环中, 代替原来的比较放大环节, 单片机的程序要采用比较复杂的PID 算法。 ( 3) 单片机直接控制型。即单片机扩展A/DC, 不断检测电源的输出电压, 根据电源输出电压与设定值之差, 输出PWM波, 直接控制电源的工作。这种方式单片机介入电源工作最多。 3.最优设计方案分析 三种方案比较第一种方案: 单片机输出一个电压( 经D/AC芯片或PWM方式) , 用作开关电源的基准电压。这种方案中, 仅仅是用单片机代替了原来开关电源的基准电压, 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第二种方案: 由单片机调整D/AC 的输出, 控制PWM芯片, 间接控制电源的工作。这种方案中单片机可以只是完成一些弹性的模拟给定, 后面则由开关电源专用PWM芯片完成一些工作。在这种方案中,对单片机的要求不是很高, 51 系列单片机已可胜任; 从成本上考虑,51 系列单片机和许多PWM控制芯片的价格低廉; 另外, 此方案充分解决了由单片机直接控制型的开关电源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单片机输出的的PWM脉冲频率低, 导致精度低, 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因此, 单片机和PWM芯片相结合, 是一种完全可行的方案。第三种方案: 是最彻底的单片机控制开关电源, 但对单片机的要求也高。要求单片机运算速度足够快, 且能输出足够高频率的PWM波。DSP 类单片机速度够快, 但价格也很高, 占电源总成本的比例太大, 不宜采用。廉价单片机中, AVR 系列最快, 具有PWM输出, 但AVR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仍不够高, 只能是勉强

DC-DC转换器中的电流检测电路设计方案

DC/DC转换器中的电流检测电路设计方案 设计了一个高精度的电流检测电路,基于华润上华CSMC 0. 5 um B iCMOS工艺库,利用Cadence Spectre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经仿真得知所设计的电路电流取样精度达到1 000:1, 具有很高的采样精度。该电流检测电路性能良好,已经成功应用于一款电流模式控制DC /DC转换器芯片的设计之中。 电流检测电路是电流模式控制所必需的,通过检测功率开关管上的电流,然后输出一个电流感应信号与斜坡补偿信号进行叠加并转换成一个电压信号,再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比较,从而实现电流模式开关转换器电流内环的控制。其实现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与功率管串联一个电阻Rsen,另一种是与功率管并联一个并联检测管复制比例电流,并联检测管复制比例电流的检测方法,又有两种主要的实现结构,一种是采用运放的结构,另一种是利用反馈的方式。如果采用运放,显然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而且也会增加功耗。本文根据具有反馈控制电流源的原理来设计电流检测电路中的反馈网络。 1 反馈控制电流源的原理 电路原理图及电流源动态特性曲线。根据电流源的特性曲线,偏置电路中各相关元件的电流特性只有线性与非线性电流源相结合才可能有唯一的交点(原点除外),这样才能保证偏置电路有唯一稳定的工作点。 图1 具有反馈控制的电流源的原理图 设电阻上的压降为VR, M3 管的过驱动电压为△,由M3、M4 电流相等的条件,得到: 由此解出: 其中, VR = VGS3 - V GS4, 因此VGS的压差决定了电阻上所形成的微电流,即输出电流I0 满足的非线性关系为: 由此解出的输出电流已与电源电压无关。2 电流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设计实现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R 固定时,当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提供唯一的偏置偏流。但是在电流检测电路中,由于电感电流一直在变,很显然,固定的电阻不再适用,将图1 的改进电路运用到电流检测电路中,,图中电阻用工作在线性区的MOS管MR 代替。 图2 改进型具有反馈控制电流源的电流检测电路 工作在线性区的MOS 管,其导通电阻rON可由下式得出: 可以看出, rON与V GS - VTH成反比,因此电阻值会随着VGS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不同的电阻值形成的非线性电流源与电流镜结合,就会有不同的稳定工作点。因此,在整个工作中,对于一直变化的电感电流,偏置电路是通过改变电阻值而达到不同的动态稳定状态。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μA 和一只100k Ω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1010S V u V -≤≤; (2)如果10S u 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Ω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μA 参数:输入阻抗2d r =MΩ,差模增益 200a V mV =,输出阻抗75o r =Ω) (1)电路设计如图X2-1所示: u s 25k 25k 100k L R 15V +15V -L ∞ + +N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11212000001410i d d R r T r a V V β?+=+=MΩ?+???MΩ ()()()1175120000010.375o o o R r T r a V V m β?+=+=Ω+??Ω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10110L S L I u R V k m ?=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