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原创]unit9教案

-新人教[原创]unit9教案
-新人教[原创]unit9教案

Unit 9 Health care

By Zhu Xia Teaching goals:

1.Get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unit.

2.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by teaching the texts.

3.Practise expressing opinions

4.Write an article for a journal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lay off, to make matters worse, aim at, consult, fee, purchase,

care for, be serious about, clean up, at a/the cost, make ends meet, vow

Teaching aids :

a tape recorder , a computer ,

Teaching periods: 5 periods

Periods 1-2

Words and expressions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Teach the new words to the students.

2.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words.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Help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word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2. Read

1.Teach the Ss to read the new words.

2.Read the new words again and again .

Step 3.Explanation

见教学案一体化讲义

Step 4. Homework

1.Learn them by heart.

2.Finish off the exercises on the papers.

Period 3. Reading A HELPING HAND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Read about health care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Help the Ss to improve Ss’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steps:

Step 1 Revision

Revis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lesson

Step 2 Lead-in

Say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health care in China .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Sir Alexander Fleming /Ernst B. Chain /Sir Howard Florey?

Step 3 Fast reading

1.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do Tor F questions on the papers.

2.Listen to the tape and do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 the papers.

Step 4 Careful reading

purchase medical insurance. 6. given by the government 7. half the cost 8. health care model 9. purchase medical insurance 10. tests and treatment

Step 5. Homework

1.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gain .

2.Finish off the exercise.

Period 4. Language points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important vocabularly and sentenc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lesson.

Step 2. Explanation

The First Paragraph:

1. a laid-off worker

Lay off him! Can’t you see he’s badly hurt? ( 不再做打扰人、讨人厌等的事, 不理会)

You must lay off alcohol for a while.(不再做或有害的事物)

They were laid off because of the lack of new orders. lay off (解雇;下岗).

2.to make matters worse: worse still,what’s worse, even worse更虚糟糕的是(可

作插入语),使事情更糟

To make things worse, he had no money with him.

3.take a bank loan

The Second Paragraph:

4.Analyze the sentence “If I had had insurance, …………..else in my family.”(可结

合P78语法练习题1讲解)

5.at a/the cost of 以……代价

I had a small room at a cost of fifteen cents per night.

The war was won at a great cost.

We are determined to get our rights at all costs.

The Third Paragraph:

6.aim at

He aimed (his gun)at the target, fired and missed it.(瞄准、对准)

She is aiming at a scholarship. (向某方向努力、力争)

My remarks were not aimed at you.(评论、批评等针对某人)

We must aim at increasing/to increase exports.(意欲、企图、力求做某事)

The Fifth Paragraph:

7.be forced into poverty , fall into poverty, in poverty

8.hospital fees fee n.

1.) (付给律师、医生等的)酬金,服务费[C]

I\'m afraid I can\'t afford the doctor\'s fee. 恐怕我付不起给医生的酬金。

2.) 费(如学费、会费、入场费等)[C]

They charge a small registration fee. 他们收一点注册费。

3.) 赏金,小帐[C]

vt. 付费(或小帐)给

She feed the waiter. 她付给侍者小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金属材料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上面两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辩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由学生熟悉的“神舟”5号飞船上天事件,自然过渡到探究合金的相关知识,进而迁移到设计火箭外壳材料的物理指标。这样创设的教学环节既生动真实又可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要求。 两节课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应该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陈述教师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二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三是教师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于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四是多次、适时应用STS渗透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unit9

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第一课时Section A(1a-1c) 教学目标 1.重点单词: favorite,subject,science,P.E.,music,math,Chinese,geography,history 2.重点短语:my/your/his/her favorite subject 3.重点句式: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表示科目的词汇。 2.掌握询问别人喜欢的科目的句型。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表示科目的词汇。 2.掌握询问别人喜欢的科目的句型。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本P49新单词并背诵,完成下面的汉译英。 1.学科________ 2.最喜爱的________ 3.科学________ 4.体育________ 5.音乐________ 6.数学________ 7.语文________ 8.地理________ 9.历史________ 二、认真预习1a,1b,1c,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型。 1.你最喜爱的科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最喜爱的科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爱的科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喜爱的科目是科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导入新课 Step 1情景导入 Teacher:Hello, everyone!We all know that we learn many subjects at school. Such as English, Chinese, math, music, art, history and so on. Of all the subjects, I like P.E. best.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Can you tell me your ideas about the subjects? 环节说明:由教师自己的最喜爱的科目过渡到问学生最喜爱的科目,直接提出本节课要学的语言目标——询问对方最喜爱的科目。 Step 2完成教材1a—1c的任务 1.教师领读1a中的单词和词组,然后让部分学生领读并识记这些单词和短语,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5分钟)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9单词表整理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9单词表整理 Unit9 娱乐;游戏auseent 游乐场auseentpar3.在某处;到某处soehere 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caera 发明;发明物invention 发明;创造invent 难以置信的;不真实的unbelievble 进步;进展progress 迅速的;快速的rapid 0.特别的;不寻常的unusual 1.座便器;厕所toilet 鼓励encourage 3.社会的social 和平的;安宁的peaceful 茶艺teaart 表演;演出perforance 完美的;完全的perfect 茶具teaset 它自己itself 0.收集;采集collect

1.两个;一对;几个acoupleof 2.德国的;德语的;德国人的;德语;德国人geran 3.主题thee 供乘骑的游乐设施;短途旅程ride 省份province 一千thousand 数以千计的;许许多多的thousandsof 一方面……另一方面……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 安全的;无危险的safe 0.仅仅;只;不过sipl 害怕;惧怕fear 不管……;或者……;是否hether 3.印度的;印度人indian 日本的;日本人的;日语的;日本人;日语japanese 狐狸fox 全年allyearround 赤道equator 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henever 春天spring 0.主要地;通常ostl 1.地点;位置location

2.国家科学博物馆national 3.国际厕所博物馆international 4.杭州国家茶博物馆Hangzhounationalteauseu 唐老鸭donald 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 迪斯尼游轮Disneycruise 兵马俑theterracotta 鸟巢thebird'snest 0.新加坡singapore 1.东南亚southeastasia 2.夜间动物园nightsafari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0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这里介绍几种,供参考。 1.多位数计数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使用(见教科书第3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一年级下册的计数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也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2.多级数位顺序表教学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写时使用(见教科书第20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二年级下册的“万以内数位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加上数级、计数单位等的内容,并可在表的下面贴上一张白纸或连接几排插袋,便于进行读、写数的练习。 3.计算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大数的四则计算时使用。计算器一般分成算术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两种,算术型计算器可完成基本的四则计算,但是不能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科学型计算器比算术型计算器的功能有所扩展,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统计等运算,能够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套教科书以信利牌(TRUL Y)P-127型小学生专用计算器为例,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4.算盘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使用。教师应准备一个算盘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再准备几个算盘学具。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角的度量和平行四边形时使用。通过操作理解角的大小变化,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教学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使用。这几种教具和学具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自己很难制作,可在市场上购买。 7.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用小棒作为算筹记数,找两把扇子认识平角和周角等;根据教科书第57页的“格子乘法表”制作表格。教科书第120页思考题的学具,如果计数器不能代替,可以自己制作类似的便于操作的学具。

贝壳工艺教案

贝壳工艺赏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贝壳工艺的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更加了解贝壳工艺,进而喜爱上这门艺术。 2、培养学生欣赏美丽事物的素养,并能说出自己对于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赏析贝壳工艺作品,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热情,让他们真正的爱上这门课程。 三、教学准备:视频、图片、贝壳工艺作品 四、课时安排:1课时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 策略选择:教师展示、学生总结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大海中孕育了一种神奇的物种,它不仅有鲜美的口感,还有绚丽的外壳,尤其在阳光的倾洒下,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内陆人带着朝圣的心来膜拜大海,大海赐予他们珍贵的礼物----贝壳。其实,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贝壳工艺,当原始人类意识到美和尊严的时候,他们就把贝壳挂在脖子上来装饰自己,到后来商品交易时代,贝壳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用于商品交换,可见人们对贝壳是青睐有加啊! (二)贝壳工艺图片赏析 1、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贝壳工艺图片。

2、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 (三)贝壳工艺视频赏析 1、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 2、组长整理组内的信息并汇报。 (四)教师总结 这些美丽的饰品都是由灵巧的双手粘出来的,如果你们有信心,也会粘出漂亮的饰品来。 六、板书设计: 贝壳工艺赏析 教学反思

贝壳工艺——心形贝壳饰品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粘贴贝壳所需的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2、掌握粘贴贝壳的基本步骤。 3、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感悟动手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掌握粘贴心形贝壳挂件的基本步骤,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准备:心形贝壳挂件、模具、面、胶、贝壳、筷子 四、课时安排:1课时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 策略选择:教师展示、学生发言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展示一些贝壳工艺作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基本步骤 1、刚刚大家已经欣赏了许多优秀的贝壳工艺作品,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制作一个呢?现在老师先带领大家认识一下所需的工具。(教师边介绍工具以及用途边板书) 2、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些工具和用途,那么接下来哪位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粘贴心形贝壳饰品的基本步骤?

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9教案

第九单元 UNIT 9 一、教学要求 1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 a square,a star, a shape,a circle,the sun,the moon,paper,teach,fly,us。 2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 hat shape is the …?It’s a/an …Show us how to … …But I don’t 3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Come to the blackboard and show us how to do it. Let’s buy a … for know how to …Happy New Year!Don’t forget to …Draw …first . 4了解元音字母o在单词中的读音。 5能诵读歌谣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二、教学难重点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 a square,a star, a shape,a circle,the sun,the moon,paper,teach,fly, us。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What shape is the …?It’s a/an …Show us how to … 3、能听得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Come to the blackboard and show us how to do it. Let’s buy a … for …But I don’t know how to …Happy New Year!Don’t forget to …Draw …first . 第一教时 一、能正确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二、能正确听说、读写词汇 a square,a star,a shape,a circle,the sun,the moon, fly a kite。 Mike?初步理解日常 三、能正确听说、读写句型What shape is the kite,mike?It’s a square. What shape is the moon, 交际用语和三会句型和三会单词Come to the blackboard . a rectangle a triangle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教案教学反思 工业流程图题 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解题方法是阅读完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也有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以上一种形式为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尤以一种常见: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此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一、中考流程图题命题问题情境归纳整理 1.考查内容 (1)化学反应原理 (2)元素化合物知识。 (3)实验操作及名称。 (4)物质除杂、分离 (5)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 2.特点 (1)情境真实 (2)框图信息新颖。 (3)问题设计广泛。 (4)综合性强。 (5)思维容量大 三、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题型1 海水资源的利用 [解题指引]实质是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的有关实 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当遇到这类题目时,要求考生一 定要认真在流程(图)中找出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 有哪些;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只有这样 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1.制盐工业 [例1]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Ca(OH)2 溶液的pH________7( 填“>”、“=”或 “ <”)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 和_____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英语基础模块一Unit9教案

Unit 9 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与加入俱乐部或参加某项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式完成信息的询问和获取,表格的填充和理由的表叔,并能够用一般将来时表述未来计划。 语言技能目标: 听一一学生能够听懂有关加入俱乐部和询问相关信息对话。 说---- 学生能够用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等句式就加入俱乐部 的话题进行问询和交流。 读一一学生能够读懂有关介绍俱乐部活动的海报。 写一一学生能够写出加入俱乐部的相关信息并写出加入理由。 【教学步骤】 Period 1 Step 1 lead-in 1 “本单元我们将要学习关于加入俱乐部的知识。Today we are goi ng to learn a new uni t。” 板书本单元的标题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 2. 提问学生学校有哪些俱乐部。 可能会出现的词:student union学生会;kickboxing club跆拳道俱乐部;chorus合唱团;badminton club羽毛球俱乐部;table tennisclub乒乓球俱乐部;track and field田径;literary club文学俱乐部;chess club国际象棋俱乐部 Step 2 learn the new words 学习新单词以便接下来完成接下来的内容。跟读两遍,学生自己读一遍,给5分钟时间学生自己记单词。再读多一遍。 Step 3 read and choose 1. 个人活动。学生先自己看图片,理解图中俱乐部的名称。 2?阅读右侧广告语。理解表达的意思,并与相应的俱乐部匹配。提示学生根据俱乐部的名称去理解广告语。 3. 全班活动。教师让学生就搭配好的图片与广告语进行展示。 4.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广告语。 Step 4 read and thick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本中参加英语俱乐部可能应该具备的资格。 2. 学生自己思考并选出自己认为参加英语俱乐部应该具备的资格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积木》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积木》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构建,探索发现积木因不同的 连接方法而呈现的奇妙变化。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中班教案/zhongban/】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毛毛虫图片、绒布毛毛虫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自由搭建 1.回忆与交流:你用积木搭过什么? 2.幼儿尝试用7块积木自由搭建。 3.欣赏作品。

教师分析 从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导幼儿关注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积木的多变性。 二、搭毛毛虫 (一)游戏一:搭一条毛毛虫 1.(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 求)也用7块积木搭一条毛毛虫。 2.(幼儿交流)你是怎样搭毛毛虫的?怎样把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 来? (二)游戏二:毛毛虫变长了 1.(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比较,看看谁的毛毛虫最长) 2.(教师提出搭建要求)让你的毛毛虫变得更长。 3.(幼儿"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较并交流)你的毛毛虫是怎样变长 的? 小结

积木连接的孔越少,毛毛虫就越长。 (三)游戏三:会扭动的毛毛虫 1.(教师出示绒布毛毛虫玩具)请大家观察一下,积木搭出来的毛 毛虫和绒布毛毛虫在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 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是直的,绒布毛毛虫是可以扭动的。 2.(教师引导并提出搭建要求)让你搭建的毛毛虫扭动起来。 3.(幼儿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体会)你是怎样让毛毛虫扭动 起来的? 小结 两块积木只要各连接一个孔,毛毛虫就可以扭动了。 教师分析 先让幼儿尝试用7块积木搭建一条能连接在一起的毛毛虫,目的在于引发幼儿搭积木的兴趣;然后再用幼儿自己搭建的作品,通过比较来发现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使毛毛虫变得更长的秘密;最

2017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 1、大数的认识……………………………………………………15课时 2、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3、角的度量………………………………………………………7课时 4、三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课时 7、统计……………………………………………………………2课时 8、数学广角………………………………………………………3课时 9、总复习…………………………………………………………6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9教案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ection A (1a-2d)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掌握以下单词: curly, straight, tall, medium, thin, heavy, build, tonight, little, cinema, glasses, later 能掌握以下句型: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s of medium/build. —What does he look like? —She has long straight hair. —Is he tall or short?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学会友好、客观地描述人的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单词,熟练掌握描述人的形象的句型。 2. 教学难点: 掌握描述人的形象的句型。 三、教学过程 Ⅰ. Warming-up and revision 找出三名外貌差异较大的学生来做比较,一个胖而高大的男生(a fat and tall boy),一个瘦而较矮的男生(a thin and short boy),一个中等身材(of medium height)。 目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即不管外貌如何在不同的游戏中都能获胜)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不要以貌取人(Don’t judge by appearance)。 然后用这两名学生为例教heavy, tall, thin, short引出句型: 1. What do you look like? He’s really tall. He has long straight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英语基础模块一Unit9教案

Unit9 Whatclubwouldyouliketojoin?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与加入俱乐部或参加某项活动相关的 词汇和句式完成信息的询问和获取,表格的填充和理由的表叔,并能够用一 般将来时表述未来计划。 语言技能目标: 听——学生能够听懂有关加入俱乐部和询问相关信息对话。 说——学生能够用whatclubwouldyouliketojoin?等句式就加入俱乐部 的话题进行问询和交流。 读——学生能够读懂有关介绍俱乐部活动的海报。 写——学生能够写出加入俱乐部的相关信息并写出加入理由。 【教学步骤】 Period1 Lead-in1-2 Step1 lead-in 1.“本单元我们将要学习关于加入俱乐部的知识。Todaywearegoingtolearnanewunit。” 板书本单元的标题“whatclubwouldyouliketojoin?” 2.提问学生学校有哪些俱乐部。 可能会出现的词:studentunion学生会;kickboxingclub跆拳道俱乐部;chorus合唱团;badmintonclub羽毛球俱乐部;tabletennisclub乒乓球俱乐部;trackandfield田径;literaryclub文学俱乐部;chessclub国际象棋俱乐部 Step2 learnthenewwords 学习新单词以便接下来完成接下来的内容。跟读两遍,学生自己读一遍, 给5分钟时间学生自己记单词。再读多一遍。 Step3 readandchoose 1.个人活动。学生先自己看图片,理解图中俱乐部的名称。 2.阅读右侧广告语。理解表达的意思,并与相应的俱乐部匹配。提示学生根据 俱乐部的名称去理解广告语。 3.全班活动。教师让学生就搭配好的图片与广告语进行展示。 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问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广告语。 Step4readandthick 1.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本中参加英语俱乐部可能应该具备的资格。 2.学生自己思考并选出自己认为参加英语俱乐部应该具备的资格有哪些。 3.抽查两名学生,说出他们认为参加英语俱乐部应该具备的资格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 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制造风》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制造风》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强,能够相互合作,也有竞争意识,而且喜欢动手,敢于尝试。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我会制造风》。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了解风的特性。 2、能力目标:尝试借助材料用各种方法来制造风。 3、情感目标:让幼儿增强团结、体验制造风的乐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大胆尝试,自主动脑,用各种方法制造风。 2、难点:知道风的形成及特性。 活动准备 风铃、纸风车、气球、羽毛、扇子、硬纸板、打气筒、玩具吹风 机等。 活动过程 在第一环节中,我以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 兴趣。(看不见我的影子,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 树枝。呼呼呼,有时我要推倒房屋。)请你猜猜我是谁?引导幼儿 根据经验猜出谜底:风。 第二个环节是探索风的成因,了解风的特性。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引导幼儿用"吹气球"、"放气"、"小手扇风"、"扇快扇慢有何不同"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知道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教案网出处)又通过"用手抓风"的活动让幼儿真正认识到风 只能感觉到,是看不见,抓不着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所

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来证明风的存在,用实验来探索风的成因。尽 管探索的结果与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风的成因还有一定的距离,但 是这样的探究,可以培养幼儿注重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和得出 结论的精神。 第三个环节是大胆尝试,想办法制造风。 此环节,首先我引导小朋友玩一个利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制造风的 游戏。"小朋友们!看!我们的活动室挂了很多风铃,试一试,谁能 用自己身体的各部位,想办法产生风,仍风铃响起来呢?"根据已 有经验,小朋友很快就会用小嘴吹一吹,用小手扇一扇,让风铃 响起来了。由于是小朋友亲自所为,听到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他 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接下来,我会说:"小朋友!老师 今天还为你们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有纸风车、扇子、硬纸板、打气筒、玩具吹风机等。大家想一想!如果不碰到风车,怎么让风 车转起来呢?如果你能,你是用的哪种材料,用的什么方法让风车 转起来的?赶快试试吧。"由于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

最新九年级英语unit9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要点 1.能理解和运用被动语态,用被动语态来表达不方便、不必要出现主语的意思。 2.认真学习“English is widely used”,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3.掌握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用法,牢记被动语态的构成,能进行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互换。 4.掌握本单元的词汇,特别是短语be made of/ from / into, be used for/ as/ by等的用法。 5.掌握动词grow, produce, made与主语的习惯搭配。如: tea —grow, salt —produce, trains —made等。 Lesson 33 Period: The First Period Content: Lesson 33 Properties: Recorder; Objects Teaching Objectives: 1. Let the students learn some new words. 2. Enabl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s. 3. Master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Language Focus: 1.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be made of, be used for, etc. Teaching Procedures: I. Organizing the class. Greetings II. Revision

Cheek homework III. Presentation Show the students the real objects, and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he questions are: 1. What’s this in English? 2. What’s it made of? 3. What’s it used for? Teach the students the knowledge of this part through speaking. Try to answer the three questions. Help them really understand this lesson. IV. Practice Ask some students to use the Objects in the class and practi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1. What’s this in English? 2. What’s it made of? 3. What’s it used for? Then practise in groups and in pairs. V. Teaching grammar At first, tell the students the grammar: The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 Then, give some examples, e. g. 1.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2. Tom likes swimming. Swimming is liked by Tom. Tell the students the Passive Voice structur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some sentences and change them into Passive Voice. VI. Practice Practic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be made of and be used for in groups and in pairs. VII. Workbook Ask the students to open their books, look at Exercise 1 and ask them do it in pai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