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1.2走向共同富裕 课后练习

2019年秋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一单元1.2走向共同富裕》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A.实现共同富裕B.实现祖国统一

C.实现公平正义D.增进民生福祉

2.关于“共享发展成果”,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B.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C.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D.共享发展成果是不劳而获思想,不应该提倡

3.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如此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表明()

①“三农”工作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我国坚持共享、协调的发展理念

③我国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④我国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攻坚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掉队。下列举措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是()

①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④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我国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出台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

③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D.①②③

6.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该意见发布()

①确保不同地区实现公平发展

②能逐步拉大区域间发展差距

③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让区域协调从“共识”迈向“共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过去的一年有1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家。这表明()

A.扶贫攻坚仍是现阶段的根本任务,要尽快实现全面小康

B.我国已打赢脱贫攻坚战,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政府帮扶是精准扶贫的根本途径

D.我国为消除贫困积极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下关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B.有利于保证全社会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财富

C.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有利于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观察漫画,据此回答下题

9.之所以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因为()

A.乡村相当落后,影响发展速度城

B.农业缺乏新动力,农民没有积极性

C.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D.扶贫工作没有进展,贫困人口太多

10.进行城乡融合发展,就要做到()

①推进新型城镇化

②城市帮助乡村,走共同富裕道路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优化经济结构改变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1.材料一: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下面是某市的“美丽乡村”量化评价标准:它共规定了85项指标,赋分以总分1000分计,其中产业发展120分,村容环境280分,乡村文明80分,村务管理60分,基础设施200分,公共服务200分,规划编制60分。

(1)材料一主要体现的发展理念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3)借鉴该市的“美丽乡村”量化评价标准,请你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几条可行性建议。

12.(脱贫攻坚共建共享)

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开发工作是我们的一个突出短板,政府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扶真贫、真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如期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1)我国政府“脱贫攻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一根本原则?

(2)我国政府为脱贫攻坚、帮扶弱势群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3)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根本上讲,我们必须要找准的中心是什么?

(4)实现“脱贫攻坚”,帮扶弱势群体,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三、综合探究题

13.某中学开展“关注乡村振兴,走进全面小康”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准备篇)

(1)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小王发现了这样一幅漫画:

请思考并回答: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观察篇)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根据你的观察说一说当地政府为实施这一战略采取了哪些措施?(两条即可)

(探究篇)

(3)在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有了很深的感悟,请将你的感悟写下来。

(行动篇)

(4)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政策,围绕活动主题,学校准备搞一次宣传活动。你认为采取哪种方式最有效果?为什么?

答案

1.D 2.D 3.D 4.D 5.D

6.D 7.D 8.B 9. C 10. C

11.(1)协调、共享。

(2)①原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乡村(农村);②意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经济意义),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政治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社会、国家意义)。

(3)如:实现乡村振兴,①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本地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

②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③必须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④必须加强社会建设;等。

12.(1)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2)①政府应坚持以经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贫困地区以资金、技术、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开发领域的改革创新;③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④坚持教育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鼓励较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支援和帮扶,给贫困地区特殊的政策支持等。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①中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努力成为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做好准备;②应该关注社会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积极宣传国家的扶贫成就和政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工作中;③积极参与扶贫志愿活动,与贫困地区同龄人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给贫困地区人民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13.(1)我国存在城乡差距问题。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粮食补贴制度;家电下乡补贴;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工作。

(3)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

(4)设计宣传展板,制作手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