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效与接受性比较

合集下载

抗抑郁药综述

抗抑郁药综述
(serotonin and noradrenergic reuptake inhibitors) (SNaRIs)
据认为,增强一种以上单胺神经递质的传导,同时注意 平衡药理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可能有助于提高抗抑郁疗 效和加快起效速度。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对于5-HT和NE再摄取具 有双重抑制作用。
.
34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
p单胺氧化酶(MAO)通过催化氧化脱氨基代谢反应而灭活各 种单胺类化合物。
p两种亚型:MAO-A和MAO-B,在肝脏和大多数单胺能神经元 中都有存在;具有宽广和重叠的底物谱,都代谢多巴胺和色胺, 但MAO-A偏重于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和5-羟 色胺,MAO-B则偏重于酪胺、苯乙胺、苯乙醇胺和苄胺。
临床证据提示,它们在有效性方面比SSRIs疗效更好、起 效更快,在安全性方面高于TCAs。
.
24
盐酸文拉法辛 (venlafaxine hydrochloride)
进口缓释片商品名:怡诺思
.
25
药动药效学
5-HT和NE再摄取的双重强抑制剂,临床上对于重度抑郁 症、难治性抑郁症和抑郁症状复发的疗效优于SSRIs。
.
14
♦适应症:各种抑郁症,尤其是老年抑郁症; 强迫症,恐惧症及抑郁症的焦虑症状的治疗; 神经贪食症、惊恐症、经前期烦躁症 。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静坐不能,头晕头 昏,失眠乏力等,但程度均比点
p 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而对于其他再摄取部位和神经递 质受体亲合力低,因此氟西汀与三环类相比副作用较少,具 有更高的安全性。
.
36
吗氯贝胺 (moclobemide)

舍曲林可能是中重度抑郁急性期治疗最佳选择

舍曲林可能是中重度抑郁急性期治疗最佳选择


方法


结果


解释

试验设计与评价指标

急性期治疗
8周治疗为抗抑郁急性期治疗,如无8周资料,则用原始研
究资料中的时间点(6-12周)作为研究终点

疗效评估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首选 蒙哥马利-奥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 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

可接受性
在8周内,任何原因所致研究中断(脱落或失访)的人

通过对同类课题中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的综合,能达到增大样本量、改 进和提高检验效能的目的。 当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在程度和方向上不一致时,通过Meta分析可以得 到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对有争议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得出一个较 为明确的结论,而且使效应估计的有效范围更精确。 由于研究水平、研究对象、试验条件、样本含量等不同,多个同类研究 的质量可能有较大差异。通过Meta分析可以发现单个研究中存在的不确 定性,考察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估计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倚。 通过Meta分析可以探讨单个研究中未阐明的某些问题,发现以往研究的 不足之处,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剂量之间的可比性
研究资料的筛选流程
同类研究的数量和样本量
研究资料的时间和地区
主要研究结果-疗效和可接受性
疗效和可接受性比较

疗效(累积可能性)

米氮平(24.4%)、艾司西酞普兰(23.7%)、文拉法辛 (22.3%)、舍曲林(20.3%) 、西酞普兰(3.4%)、米那普 仑(2.7%)、安非他酮(2.0%)、度洛西汀(0.9%) 、氟伏 沙明(0.7%) 、帕罗西汀(0.1%)、 氟西汀(0.0%) 、瑞 波西汀(0.0%) 艾司西酞普兰(27.6%)、舍曲林(21.3%)、安非他酮 (19.3%)、西酞普兰(18.7%)、米那普仑(7.1%)、米氮 平(4.4%)、氟西汀(3.4%) 、文拉法辛(0.9%)、度洛西 汀(0.7%) 、氟伏沙明(0.4%) 、帕罗西汀(0.2%)、 瑞 波西汀(0.1%)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虽然目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反应比较小,但长期应用后仍可能导致明显的副反应而导致患者自行停药。

目前的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1体重增加有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导致肥胖,而自行停药,这一因素在青年女性中尤其明显。

氟西汀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必要时可换用它维持治疗。

2性功能障碍有许多抗抑郁药对性功能都有影响,如抑制勃起和性乐高潮等。

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要比老的抗抑郁药要小的多。

有报道称米氮平(瑞美隆)对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3失眠氟西汀最易引起失眠,故氟西汀一般在早上服用。

4嗜睡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米氮平(瑞美隆)可引起明显的嗜睡。

5其他如便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相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导致停止维持治疗。

65-色胺综合征抗抑郁药几乎都是存在一种罕见但具潜在危险的反应,称作5-羟色胺综合征。

该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张力增高(肌阵挛、震颤、肌肉强直、反射亢进),精神障碍(易激动、不安、意识模糊、躁狂、癫痫发作),以及自主神经障碍(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多汗)。

针对这一综合征的预防,是在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时,应该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前一种药物从体内已经排出,间隔时间约为1-7周。

注意对于药物的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抗抑郁药导致体重增加,怎么办?首先应改变饮食及增加运动,其次辅助心理治疗,然后考虑转诊至营养师。

在此基础上,考虑换用增重风险较低的抗抑郁药,或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联用安非他酮。

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再考虑抗肥胖药物。

在美国,体重超标者的比例已创历史新高,超重(BMI≥25)或肥胖(BMI≥30)成年人已达68.5%,其中34.5%为肥胖,6.4%为极度肥胖(BMI≥40)。

体重增加的原因包括躯体及膳食因素,但也可为医源性。

许多药物具有增重副作用,包括大多数抗抑郁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服药过程中,体重开始增加的时间可预示体重增加模式:首月出现显著增重,意味着日后增重的风险很高。

1瑞美隆:临床作用..

1瑞美隆:临床作用..

Thase, M. E.et al. Int Clin Psychopharmacol2010,25(4):189-198
多种治疗荟萃分析: 12种新型抗抑郁药的疗效与可接受度
• 纳入了1991年-2007年间的117项随机 对照试验,包括25928例受试者 • 评估12种不同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可 接受性,为临床选药提供有用的指导 • 主要研究终点:治疗反应率和停药率
瑞美隆可以安全地和SSRIs或SNRI药物 联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瑞美隆®具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
NA 细胞体
2-自身受体
5-HT 细胞体
阻断α2自受体能 够增强NE神经 元的放电频率 (firing rate) 和NE的释放, 而不存在效应的 延迟
NE释放刺激α1异 受体,增加5-HT 能神经元放电频 率,从而增加5HT释放;
• 抗抑郁起效快速,临床治愈率高 • 快速、有效治疗焦虑 • 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
• 良好的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低
尽早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 提高患者治疗预后
• 尽早改善睡眠障碍以及缓解其它症状能提 高患者对药物及心理治疗的依从性,提高 日间功能及总体功能 •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在长期治 疗中应该及早治疗
NaSSA 与SSRIs /SNRIs的区别
SSRIs的作用机理
SSRIs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神经元对5-HT再摄取而调 整突触间隙的5-HT的有效浓度
C A F E D
A:5-HT合成 B:5-HT释放 C:5-HT吸收 D:5-HT能神经冲动传导 E:5-HT再摄取 F:5-HT代谢
B
Mendlewicz J. World J Biol Psychiatry. 2009;10(4):269-75.

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这78例抑郁症患者均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

按照单盲原则将这7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换另外一种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3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92.31%高于对照组3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2.05%;两组抑郁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阿立哌唑;抗抑郁药;起始抗抑郁药无效;抑郁症患者;疗效在临床上,抑郁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持久的心境障碍[1]。

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情感缺失、情绪缺乏以及食欲下降等,病情严重者有自杀念头。

目前,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但临床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对部分抑郁症患者无效[2]。

对于这部分抑郁症患者,临床通常会该病治疗策略,更换抗抑郁药或者采取联合用药方案。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这78例抑郁症患者均对起始抗抑郁药无效。

按照单盲原则将这7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8-68岁;男例18,女例21;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19-67岁;男例17,女例22;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舍曲林与奥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舍曲林与奥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免疫系统异 常等有关。
抑郁症的治疗现状与挑战
治疗现状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抗抑郁药为主,如舍曲 林、氟西汀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
治疗挑战
抑郁症治疗面临多种挑战,如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反应不佳,治疗起效慢,副作 用问题等。此外,抑郁症的复发率较高,需要持续的治疗和管理。
03
舍曲林与奥氮平的药物特 性
舍曲林的药物特性
化学结构
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 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5-羟色胺 转运体,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 隙的浓度,从而增强5-羟色胺的
功能。
药理作用
舍曲林主要作用于大脑的5-羟色 胺系统,对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 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影响较小。
临床应用
舍曲林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强 迫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贡献
01
联合治疗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舍曲林与奥氮平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
疗。联合治疗能够更快速地缓解抑郁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联合治疗的安全性
研究显示,联合治疗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明联合治疗在
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03
研究的贡献
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联合治疗方案,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02
抑郁症概述
抑郁症的定义与症状
定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思考困难为主 要特征。
症状
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愉悦感、失眠、食欲改变、疲劳、自我评价低、注 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难等。

伏硫西汀对抑郁症疗效、认知功能和BDNF影响的研究进展

伏硫西汀对抑郁症疗效、认知功能和BDNF影响的研究进展

伏硫西汀对抑郁症疗效、认知功能和BDNF 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矫健萍胡健波黄满丽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第09期[摘要] 抑郁症作为常见精神障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重,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

近年来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受到广泛关注。

认知损害不仅存在于抑郁症急性期,而且还可以作为残留症状持续至缓解期,残留的认知障碍是导致抑郁症复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迫切需要既能改善抑郁情绪又能改善认知损害的药物。

2017年在中国上市的伏硫西汀是一种多模式新型抗抑郁药,在改善抑郁的同时可以改善认知症状,还可以调节血浆及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上升高。

本文旨对近年伏硫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认知功能和对BDNF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伏硫西汀;认知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中图分类号] R749.4;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09-0184-05[Abstract] Depression, as a common mental disorder, features high prevalence, high relapse rate, high suicide rate, and heavy burde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mainly depression,decreased interest, lack of pleasur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 the symptom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depression have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since it not only exists in the acute phase of depression, but also can be a residual symptom to the remission period. Residual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the recurrence of depression.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drugs that can both improve depres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Vortioxetine entering circulation in China in 2017 is a new multi-mode antidepressant,which can improve cognit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and can also regulate plasma and increase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levels. 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research progress of vortioxetine on depress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BDNF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Depression; Vortioxetine;Cognitive function;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據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最新发布数据,全世界有3.22亿抑郁症患者,其中中国有0.5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4.2%,抑郁症导致的伤残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占总YLD的 7.3%[1]。

阿戈美拉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阿戈美拉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阿戈美拉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杨丹【摘要】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单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疗效、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8周末,两组HAMD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同一时间点的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末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脑电图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阿戈美拉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9【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抑郁症;阿戈美拉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作者】杨丹【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率及高复发率的精神疾病, 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情绪低落、快感丧失及意志减退, 如不及时治疗,抑郁症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社会功能缺损。

抑郁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为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与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

阿戈美拉汀是近年来逐渐被临床重视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抗抑郁药, 它具有褪黑素受体激动作用和5-羟色胺2C(5-HT2C)受体拮抗作用, 能够很好地调整患者的生物节律, 提高睡眠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效与接受性比较:来自多药治疗荟萃分析的证据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季建林 点击:2027
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效与接受性比较:来自多药治疗荟萃分析的证据

季建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

Cipriani等人近期在英国《柳叶刀》(The Lancet,2009年1月29日在线发表)杂志上发表了1篇
系统综述,比较了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客观分析了这些药物之间
的特点。本文将就其主要结果作一简介,并复习近年来有关抗抑郁药治疗的系统综述作一述评。
近20余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深入,抗抑郁药的研发取得了长足发展,有10
余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应用于临床,大大改变了过去多年来三环类抗抑郁药一统天下的局面。作者(Cipr
iani)与多国学者合作(包括意大利、日本、英国和希腊等),选取了目前临床常用的12种新一代抗抑
郁药,分别为:安非他酮、西酞普兰、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米那普仑、米氮
平、帕罗西汀、瑞波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评价其在成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相互间对照研究的疗
效(排除与安慰剂对照,以及产后抑郁症)。截止到2007年11月30日,共检索到117项随机对照研
究符合多药治疗荟萃分析入组标准。疗效评估标准为:1)8周治疗为限,如无8周资料,则以原始研
究资料中6-12周期间的评估作为本研究急性期疗效的最终评估;2)有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
蒙哥马利-奥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评分较基线改善至少50%,或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明显
改善;如果上述3个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仅选HDRS评分作为研究指标;3)治疗中断(可接受性):
患者在最初8周治疗期间因任何原因而中断研究(脱落或失访)的人数;4)剂量:以氟西汀为参照药
物(因为它是第一个在欧美上市的新一代抗抑郁药),根据Gartlehner等提出的剂量对应方案,表-1列
出了各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可比较对应剂量范围。

表-1
基本检索结果
电子文献共检索到345篇相关研究,其中274篇可用于分析,但又排除了172篇不符合入组的报道;
不过,从相关制药企业的网站中检索到可用于荟萃分析的15项未发表研究,合计117项研究(1991-20
07)作为本次多药治疗荟萃分析的样本。其中绝大多数(63%)的研究是在北美与欧洲的做的(表-2),
总样本病例为25928,随机区组入12种新抗抑郁药的任何一组。2/3病例为女性,有24595例样本(11
1项研究)进行了疗效分析,24693例样本(112项研究)做了可接受性分析。平均治疗观察周数为8.1
周,每个药物组平均样本病例为109.8人(9~357);有62项研究每组样本≥100例,85项研究为两药
之间的比较,23项为三组比较(两组药物,一组安慰剂),7项未多组比较(两药不同固定剂量与安慰
剂比较),另有2项研究为三药比较。有53项研究(N=9321)的样本年龄≤65岁,但有8项研究样本
年龄〉65岁(N=1583);87项研究为门诊患者(其中有7项是来自初级保健门诊),但所有入组样本
患者的基线量表均分达到:HDRS-17为23.47(SD 4.27),或HDRS-21为25.72(4.62),或MADRS为
30.09(4.64)。

表-2
疗效比较
通过药物与药物相互间直接比较疗效的文献报道来看,艾司西酞普兰优于西酞普兰,西酞普兰优于
瑞波西汀和帕罗西汀,米氮平优于氟西汀和文拉法辛,舍曲林优于氟西汀,文拉法辛由于氟西汀与氟伏
沙明。脱落率的比较,氟西汀的耐受性好于瑞波西汀,西酞普兰优于舍曲林。上述结果均来自42项研
究的各自比较,并未作多元检验的校正。
如果作多药治疗的荟萃分析比较,则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舍曲林和文拉法辛的疗效显著优于度
洛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瑞波西汀,而瑞波西汀是12种新一代抗抑郁药中疗效最不显
著的药物。在可接受性方面,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的耐受性差于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氟伏沙明耐受
性差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文拉法辛差于艾司西酞普兰;瑞波西汀的耐受性差于许多其
他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和舍曲林,而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的耐
受性优于度洛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瑞波西汀。
表-3归纳比较了12种药物之间的疗效与可接受性。从中不难发现,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
法辛和舍曲林的疗效显著优于氟西汀,而氟西汀又优于瑞波西汀。在可接受性方面,也是氟西汀优于瑞
波西汀。
表-3
对12种抗抑郁药物作进一步治疗疗效的排序分析,发现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舍曲
林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而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安非他酮和西酞普兰是耐受性最好的药物。若根据
疗效来选择最有效治疗药物的累积可能性分别为:米氮平(24.4%)、艾司西酞普兰(23.7%)、文拉法
辛(22.3%)、舍曲林(20.3%)、西酞普兰(3.4%)、米那普仑(2.7%)、安非他酮(2.0%)、度洛
西汀(0.9%)、氟伏沙明(0.7%)、帕罗西汀(0.1%)、氟西汀(0.0%)、瑞波西汀(0.0%)。而根
据可接受性来选择最佳治疗药物的累积可能性分别为:艾司西酞普兰(27.6%)、舍曲林(21.3%)、安
非他酮(19.3%)、西酞普兰(18.7%)、米那普仑(7.1%)、米氮平(4.4%)、氟西汀(3.4%)、文
拉法辛(0.9%)、度洛西汀(0.7%)、氟伏沙明(0.4%)、帕罗西汀(0.2)、瑞波西汀(0.1%)。

结论
通过对25928例样本的117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分析,比较了12种常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的疗
效,有助于我们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更好地选择药物。从疗效上看,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
辛和舍曲林优于度洛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瑞波西汀;从可接受性来看,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西酞普兰和安非他酮的耐受性好于其他新一代抗抑郁药。
因此,在4种最有效治疗的药物中有两个(米氮平与文拉法辛)可能不是最可以接受的药物。即艾
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或许是目前常用的新一代抗抑郁药中最有效与最能被患者接受(耐受性好)的药物。
该研究发现,瑞波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度洛西汀在疗效与可接受性方面均差强人意,尤其
是瑞波西汀是12种药物中耐受性最差、疗效亦最低,因此作者建议它不应该再作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
的常规一线药物。

评论
本研究并未作有关药物不良反应、毒性作用、停药症状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仅仅是从临
床应用这个角度,权衡疗效与可接受性,作者提出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或许是中度到重度抑郁症患者
急性期治疗的首选。
本研究的疗效评估是以8周为限作为急性期治疗的终点,临床医师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若选择6周或
16-24周的治疗结果来评价,其结论可能完全不一样。在许多系统综述中,疗效估计的真实性是有限的,
因为它是来自多项随访时间长短不一的研究。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该研究是迄今为止首次预先确定随
访时间(将8周定义为急性期疗效判断时点)作为文献入组筛选标准来评价比较不同抗抑郁药疗效的系
统综述。
在循证医学的证据中往往也存在着项目资助的偏倚(希望有利于公司资助方的商业利润),疗效证
据亦偏向于所提供资助研究的产品。虽然本研究的文献荟萃分析未得到任何公司的项目资助,但由于所
比较的最新的几个抗抑郁药(如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安非他酮和度洛西汀)的绝大多数研究是由制
药公司资助的上市产品,因此本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原始数据来源的偏倚。需要注意的是,多药治疗荟萃
分析的结果与两药之间的直接比较(如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米氮平与文拉法辛)结果往往会存在
不一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该研究是均做了这两种方法来比较药物之间的异同,但仍存在
着各原始研究文献本身的不足(如剂量不一致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对任何一个新型抗抑郁药的疗效评价都需要有安慰剂对照研究,这已成为欧美国家新药上市的必备
条件,我国亦如此。但对这一问题仍一直存有争论,因为出于申请上市目的而专门设计的安慰剂对照研
究必须符合伦理与安全需要,因此研究者往往会选择症状较轻的患者入组。再者,很难将安慰剂对照用
于已有有效治疗方法(或药物)存在的疾病治疗实践中(违背伦理准则)。有鉴于此,Cipriani提出,
从疗效与可接受性两方面来考虑,舍曲林相对于其他新一代抗抑郁药更适合于作为新药III期临床研究
的标准对照药物,既能保证有利于患者,又能增加推广临床对照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