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路网规划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2.07•【字号】佛府函[2013]15号•【施行日期】201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佛府函[2013]1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佛山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试行)》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2月7日佛山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道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促进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市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属地建设、协调发展和建养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市交通运输局是本市城市道路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道路的行业指导、监督、协调统筹工作;各区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辖区范围内城市道路行政管理工作。
国土规划、发展改革、公安、环境保护、水务等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六条市、区规划部门会同同级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组织编制本市、区城市道路网规划。
在审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征求同级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城市道路建设须符合城市道路路网规划。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的通知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03•【字号】津南政发〔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城乡规划,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的通知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6月3日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现状第三章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预测第四章农村公路网规划第五章农村公路网发展规划实施安排第六章综合评价第七章政策措施建议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第一章概述一、工作背景及依据(一)工作背景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乡、村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重要经济活动的脉络,是对干线公路的补充和扩展,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伴随我市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交通需求的持续增加,人们对农村公路服务质量、通达深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按照《天津市省级公路网规划(2012—2030年)》《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路网专项规划(2018—2035)》,参照正在制定中的《天津市省级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内容,津南区公路网络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迫切需要对农村公路规划体系作出相应调整。
根据国家和天津市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要求,近年来,津南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很快,为合理布置镇村结构,逐步完善城镇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镇村体制改革,促进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达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有效节约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共享城市生活方式、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六个效果,城镇村体系的调整,必将使农村人口产生大规模转移,由此引发城镇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公路交通联系发生较大的变化。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山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2 指导思想针对重庆市山地城市特点和实际情况,总结我市近几十年城市建设经验,同时引进国内外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和最新研究结果,在遵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补充,编制适合山地城市道路特点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规范。
1.3 适用范围1、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及道路设计。
2、新建道路须按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做合理调整,远期应保留满足本规范要求改造的可能。
1.4 设计原则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需求,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4.1 城市交通规划1、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2、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4.2 城市道路设计1、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等进行道路设计。
2、应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浅谈我区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

浅谈我区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第一篇:浅谈我区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摘要公路网络化建设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广大交通规划建设者具体工作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一些原则和思路上的问题从理性上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自己对公路网规划和实施的初浅认识。
关键词公路网规划建设公路是公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公路运输得以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公路网规划是确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公路基础设施在未来一定时期所应达到的合理规模、布局和技术水平等以及相应的实施对策。
公路网规划作为国土规划、综合运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之一,是编制公路建设五年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
1.公路网的基本概念所谓公路网是指以网络形式存在的运输节点和公路线路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般而言,现代公路网应具备以下特征:通达性、畅达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公路网的规划原则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以及运输管理三方面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相平衡,才能够满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积累和不断发展,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交通运输条件。
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是基础,公路网规划建设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1 公路网规划要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服从于生产力分布的总体格局,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公路交通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公路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馈作用,如区域开发以及高等级公路对产业布局的带动作用等,这就要求公路网的发展要适当超前,至少不会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2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一个子系统,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各种运输方式应优势互补、各展其长、相互协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相互竞争。
公路网规划作为综合运输网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服从于综合运输网的规划,处理好与其它运输方式路网的衔接与配合。
2.3公路运输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身规律性。
公路运输在其发展的初期,主要作为短途运输方式和其它运输方式的集疏运手段,以及其它运输方式难以通达地区的主要运输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自身设施与装备水平的提高,公路运输将跨越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从面上运输的“ 毛细血管” 作用,发展到具有“ 毛细血管” 和“ 大动脉” (高等级公路)的双重作用,进入发展的高级阶段。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

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第⼆章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交通枢纽概述交通枢纽: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作为交通运输的⽣产组织基地和交通运输⽹络中客货集散、转运及过境的场所,交通枢纽是提⾼客货运输速度的关键环节。
单式交通枢纽:服务于⼀种交通⽅式的枢纽,例如单⼀的铁路枢纽、⽔运枢纽、公路主枢纽、航空枢纽等。
(图)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式的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运输⽅式的交通运输⽹络相邻路径的交汇点,是拥有融铁路、公路、⽔运、航空、管道及城市交通等多种运输⽅式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为⼀体的运输空间结构,对所在区域的综合交通运输⽹络的⾼效运转具有重要作⽤。
同时,综合交通枢纽对其所依托的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的带动作⽤,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与城市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发展趋势:(举例说明)1.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复合性(多元化)。
2.综合交通枢纽内涵的演进性。
3.⽹络经济的发展将综合交通枢纽纳⼊全球性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它加强了综合交通枢纽与整个运输⽹络体系的联系。
4.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呈⽴体化和综合化。
⼆、交通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交通枢纽规划: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地利⽤规划等上级规划基础上进⾏的专门规划。
交通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和枢纽的规划设计。
1.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属于长期发展规划,对交通枢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起宏观指导作⽤。
1)关键问题:交通枢纽与交通运输⽹络布局的协调性、与城市布局的协调性,枢纽规划布局中各种运输⽅式之间衔接是否合理紧凑、各站点布局分⼯协作是否恰当,旅客转运换乘、货物中转是否便利等。
2)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调查与分析、发展预测、交通枢纽场站布局优化、枢纽系统设计、社会经济评价、建设⼯程实施序列计划和资⾦筹措等⼯作。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山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2 指导思想针对重庆市山地城市特点和实际情况,总结我市近几十年城市建设经验,同时引进国内外山地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和最新研究结果,在遵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补充,编制适合山地城市道路特点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规范。
1.3 适用范围1、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及道路设计。
2、新建道路须按本规范进行设计。
在旧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达不到本规范规定标准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做合理调整,远期应保留满足本规范要求改造的可能。
1.4 设计原则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需求,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1.4.1 城市交通规划1、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2、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4.2 城市道路设计1、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等进行道路设计。
2、应按交通量大小、交通特性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农村客运管理制度_农村客运管理制度

农村客运管理制度_农村客运管理制度农村客运管理制度_农村客运管理制度范本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安全出行的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的建立,应制定规范的农村客运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农村客运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农村客运管理制度篇1一、售票员的职责每个售票员要按照排班员排班的顺序跟好自己所跟的正班号车,中途不得随意调换班次。
当天有需要代班的下午最后一个班次可以私自调换,不需要代班的不能换班依序跟完。
对于有突发特殊情况的,但可以向排班员申请,得到同意后由排班员调度班次。
有不按规定私自中途换班的,罚款人民币50元,由车主工资中扣除。
二、司机的职责1、每个司机要按照顺序跑自己的正班次车,同样中途不得私自换班,但头天换班的车除外。
2、当天需要换班的车,到下午才能私自换班,不需要换班的车,依序跑到完班。
3、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但可以向排班员或发班员申请,申请同意后才能私自换班。
4、有不按规定调班的处罚司机人民币50元,由车主工资中扣除。
三、有关车辆不轮休遇到包车的规定1、车辆外出包车,在线跑车的司机依序按号子往前跳号子跑,跟车员依然跟本班司机向前跳号子跟本号子车。
2、中途有换班车,换班除外,但换班的司机要向跟车员讲清楚。
3、跳号子跑的每个司机和跟车员要按跳号子的班次跑完和跟完最后一个班次,不能脱班,脱班司机罚人民币100元,少一个边,跟车员罚人民币100元。
4、包车剩下的跟车员不能回家,依然要留下来到两头发班,不愿发班的可以和跟车的跟车员换工。
5、对于包车、跳号子跑,第二天按顺序多跑一个来回归位。
四、车辆运行当中,坏车、脱班、赶边,但要路上装客赶边,脱一个边不算少边,脱两个班算少两个边。
五、已进班装客的班次车司机和售票员,有打牌受好的要禁止打牌,要坐在车上招客上车,不遵守、不听劝告的,罚款人民币20元。
六、有关发班单的使用发班单全部连号,必须按连号使用,如果有用错的,把错误的和正确的一起拿到发班处交,以后方便做查账。
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初稿)

浙江省美丽公路建设指导意见(大纲·初稿)2014年8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设计3.1 路线与总体设计3.2 路基路面设计3.3 桥涵设计3.4 隧道设计3.5 公路交叉设计3.6 安全与沿线设施设计3.7 取、弃土场设计3.8 人文与景观设计第四章建设第五章管理与养护附录:一、典型工程实例:黄衢南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G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截止201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3.8万公里,全国公路密度44.1公里/百平方公里。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向山区延伸,普通公路建设也是方兴未艾,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2004年始,在总结四川省川九路等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交通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活动,并系统地提出了“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的新理念,在其后的公路建设中更加侧重于公路与生态、社会环境的协调,努力实现公路交通向更高品质发展。
浙江省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浙江是我国经济非常发达但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2013年全省GDP总量达37569亿元,常住人口约5477万,人均GDP约为11055美元/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浙江省兴建了大量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每年都在增加。
截至201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113550公里,其中国道4205公里,省道6245公里;高速公路3618公里,一级公路4903公里,二级公路944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