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长定理》导学案湘教版(2020年最新)

《切线长定理》导学案湘教版(2020年最新)
《切线长定理》导学案湘教版(2020年最新)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导学案

龙塘镇中心学校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 设计人:梁顺姣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二) 【课前热身】 材料一: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西北至东南走向,北口宽,南口窄,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是环球航线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过注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材料二:新加坡有两任总理李光耀和李显龙,不但是华裔,还是父子。 【课堂探究】(乐于探究,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展示) 1.请结合教材32页图7-1、37页图7-8,在 下图中相应方框中填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印度洋、太平洋;中国。 (1)图中A为伊洛瓦底江,注入洋, B为湄公河,注入洋。 (2)图中C为岛,D为 半岛; (3)位于C 、D之间的海峡, 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和太平洋西岸 港口的重要航道。请用红笔在图中确切位 置描出该海峡。 2.东南亚处在洲和洲、洋和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3.读34页图7—4,完成活动题1、2题。 4. 阅读课本35页《富饶的物产》,掌握东南亚国家的主要代表作物和矿产,完成下面的活动题。 活动:寒假期间,家住涟源的李明和爸爸去东南亚参观旅游,以下是他提出的一些旅游中的问题,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 A.李明和爸爸一下飞机,你认为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B.我们去参观工人割胶,沿途看到了大片成熟的稻田,可我搞不清这是在哪个国家? C.在餐桌上,酒具、餐具多为锡制品,这是为什么呢?

D.哇,多迷人的椰林风光无边无际,你知道小明身在何处吗? 5.东南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的河谷平原、河口冲积平原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区则人口稀少。(从地形、气候方面思考其原因。) 活动:(1)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哪里?他们来自我国哪里? (2)你知道“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吗? 【课堂评研】 1.某公司采购人员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轮船进入中国海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是() A.锡矿砂B.棉花 C.椰枣D.羊毛 2.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A.小麦 B.玉米 C.稻米 D.小米 3.春节期间,娄底的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油棕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4. 放眼世界:读左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为: A ________洲、 B ________洲、 C ________洲、 D 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两大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地理位置十 分重要。 5. 读东南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教材P37图7-8观察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其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2011年11月5日,印尼巴厘岛发生强烈海底地震,本地多发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一舰队从海南省三亚出发,到非洲东北部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请你补充完整舰队航行路线:三亚→南海→________海峡→印度洋→索马里海域。 (5)一艘从东南亚驶往我国的轮船,船上装载的货物可能是() A.小麦、茶叶 B.苹果、柑橘 C.可可、棉花 D.棕油、天然橡胶 【课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导学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8737684.html, 《切线长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切圆》导学案 广元市虎跳中学数学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切线长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等概念。 2、理解切线长定理,并能熟练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解题和证明(重点) 3、会作已知三角形的内切圆(重点) 教学流程 一、 知识准备: 1、 只限于演的有几种位置关系?分贝是那几种? 2、 判断直线与圆相切有几种方法?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相切? 3、 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是什么? 二、 引入课题 过圆上一点可以作圆的一条切线,那么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几条切线呢?从而引入课题。 三、 自学新知: 1自学教材自学教材P 96---P 98,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自学教材P98页的探究你知道什么是切线长吗?切线长和切线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2)通过自学教材P98页的探究可得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_________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自学教材P98页的探究你知道如何证明切线长定理吗? 如图,已知PA 、PB 是⊙O 的两条切线. 求证:PA=PB ,∠OPA=∠OPB .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PO 与圆相分别交于C 、D,连接AB 于PO 交于点E,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有哪些相等的弧?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段?有哪些全等的三角形。 (5)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叫做圆的__________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__________的交点,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1、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 ,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_________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__________________. 3、与三角形各边都 ____________ 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

《切线长定理》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切线长定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圆的切线长及切线长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及运用 教学难点 切线长定理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活动1:如图,过O O外一点P作O O的切线,回答问题: (1) 可作几条切线? (2) 作切线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展示作法: (1)①连0P. ②以0P为直径作圆,交O 0于点A、B.③作直线PA, PB.即直线PA、 PB为所求作的圆的两条直线 (2)由0P为直径,可得0A丄PA, 0B丄PB,由切线判定定理知:PA、PB为O 0的两条切 【教学说明】该活动中作圆的切线实际上是个难点,教师展示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动手作一次,让学生体会运用知识的成功感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 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定义: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 (2)如图,PA、PB分别与O 0相切于点A、B.求证:FA=PB,/ AP0 =/ BP0.

学生完成:由此得出切线的定理?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 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2. 切线长定理的运用 例1如图,AD 是O 0的直径,点C 为O O 外一点,CA 和CB 是O 0的切 线, A 和 B 是切点,连接BD. 求证:CO // BD. 【分析】连接AB ,因为AD 为直径,那么/ ABD=90°,即卩BD 丄AB.因此要证CO / BD. 只要证CO 丄AB 即可. 证明:连接AB. ?/ CA , CB 是O O 的切线,点A , B 为切点, ??? CA=CB ,Z ACO = Z BCO , ???CO 丄AB. v AD 是O O 的直径, ???/ ABD=90°,即卩 BD 丄 AB ,「. CO / BD. 例2如图,FA 、PB 、CD 分别切O O 于点A 、B 、E ,已知FA=6,求 △ PCD 的周长. 【教学说明】图中有三个分别从点 P 、C 、D 出发的切线基本图形, 因此可以用切线长定理实现线段的等量转化 . 解:v CA 、CE 与O O 分别相切于点A 、E , ??? CA=CE. v DE 、DB 与O O 分另肪目切于点 E 、B ,「. DE=DB. v PA 、PB 与O O 分别相切于点A 、B , ??? PA=PB. ? △ PCD 的周长 C A PCD =PC+CD+PD=PC+CE+DE + PD=PC+CA+DB+PD=PA+PB =2PA=12. 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PA PB 是O O 的切线,AC 是O O 的直径,/ P=40°,则/ BAC 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从O O 外一点P 引O O 的两条切线FA 、PB ,切点分别为A 、B ,如果/ APB=60°, 第1题 图 第2题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 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3.通过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培养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重难点1.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 预习新知任务一:阅读课本第2页一、二自然段“解开地理之谜”,完成1—2题。 1.查阅资料,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我们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看谁的发现多? 2.你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 任务二:阅读课本第2—6页,完成1—3题。 1.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西方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 2.学习地理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提高对生活的能力。 3.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和条件;在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导学达标活动一:解开地理之“谜” 1.小组内交流“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一”。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地理问题? 3.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在课本上标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 活动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1.小组内相互检查“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二”。 2.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题1、2题。 活动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 (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 (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

《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 马庄中学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2、对比掌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气 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主完成】 (一)位置、范围 1、在上图中填注: 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 腊岛、 2、东南亚位于亚洲, 包括和两大部 分。 3、东南亚处在洲与 洲、 洋和洋之 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捷海上通道。 (二)、马六甲海峡: 1、马六甲海峡:位置:位于和之间。 ①、是沟通洋和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洲和洋沿岸港口与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②、如图,日本要到达西欧,最便捷的 路线是(填序号),日本称该海 峡为“”。该海其中扼 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 是。 (三)气候与农业 1、东南亚主要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

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2、中南半岛主要为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季。农作物一般在季播种、季收获。马来群岛属于气候,终年,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互动探究】 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课堂练习 1.读“东南亚略图”,回答 问题(7分) ⑴、将下列地理事物的数 字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位 置。 ①中南半岛②马来 群岛③马六甲海峡 ⑵、B地主要的气候类型 是,其气候特征 是。 H地主要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 ③海峡是沟通洋和洋的天然水道。 2、(2007·福建南平)放眼世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 理事物为:A ______洲、 B________洲、 C ________洲、 D 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两大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⑶、国家B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九年级数学下册 3.7 切线长定理 圆幂定理(二)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圆幂定理 圆幂定理(二) 第1课时导学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理解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的定义; 2. 掌握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并能灵活运用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解题. 学习重点: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的理解 学习难点: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的应用 【导学流程】 一、 基础感知 (1)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即:在⊙O 中,∵PA 是切线,PB 是割线 ∴ 2PA PC PB =? (2)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上图)。 即:在⊙O 中,∵PB 、PE 是割线 ∴PC PB PD PE ?=? C O A P B D C O P B E

二、探究未知 请写出你在第一部分“基础感知”中没弄明白的地方: 3.如图,BC 为⊙O 的直径,且BC=6,延长CB 与⊙O 在点D 处的切线交于点A ,若AD=4,求AB . 检测: 1.如图,△ABC 的外接圆为⊙O ,延长CB 至Q ,再延长QA 至P ,且QA 为⊙O 的切线 (1)求证:QC 2-QA 2=BC?QC (2)若AC 恰好为∠BAP 的平分线,A B=10,AC=15,求 QA QC 的值.

2.如图,圆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P,E是圆O上的一点,弧AE与弧AC相等,ED与AB交于点F,AF>BF. (Ⅰ)若AB=11,EF=6,FD=4,求BF; (Ⅱ)证明:PF?PO=PA?PB.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完整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 【学习重难点】 亚洲以高原、ft地为主的地形(重点)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古代,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以西的地方称为“”,后来,亚细亚成为的名字,欧罗巴成为的名字 2、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这是世界上面积最 的大陆 二、亚洲和欧洲的位置 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 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 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 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它同时跨四个半球 3、读图 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 相邻,东隔海峡与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

4、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的位置 ①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是 ②欧洲全部在,主要在 ③欧洲北临,西临,南临,东临,西南隔 海峡与 相望 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 1、读图 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 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 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最高的ft脉,最高的ft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ft脉有 、、 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 的,由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ft地震带上 2、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 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 【巩固练习】 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24.2.2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切线长定理,初步学会运用切线长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 2.了解有关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内心的概念. 3.学会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新农村建设中,张村计划在一个三角形中建一个最大面积的圆形花园,请你设计一个建筑方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切线长定理 【类型一】利用切线长定理求三角形的周长 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C 在AB ︵ 上.若PA 长为2,则△PEF 的周长是________. 解析:因为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所以PA =PB ,因为⊙O 的切线EF 分别交PA 、PB 于点E 、F ,切点为C ,所以EA =EC ,CF =BF ,所以△PEF 的周长PE +EF +PF =PE +EC +CF +PF =(PE +EC )+(CF +PF )=PA +PB =2+2=4. 【类型二】利用切线长定理求角的大小 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点C 在⊙O 上,如果∠ACB =70°,那么∠OPA 的度数是________度.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OA、OB.∵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OA⊥PA,OB⊥PB,∴∠OAP=∠OBP=90°.又∵∠AOB=2∠ACB=140°,∴∠APB =360°-∠PAO-∠AOB-∠OBP=360°-90°-140°-90°=40°.又易证 △POA≌△POB,∴∠OPA=1 2 ∠APB=20°.故答案为20. 方法总结:由公共点引出的两条切线,可以运用切线长定理得到等腰三角形.另外根据全等的判定,可得到PO平分∠APB. 【类型三】切线长定理的实际应用 为了测量一个圆形铁环的半径,某同学采用了如下办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锐角为30°的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可求得铁环的半径.若测得PA=5cm,则铁环的半径长是多少?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 解:过O作OQ⊥AB于Q,设铁环的圆心为O,连接OP、OA.∵AP、AQ为⊙O 的切线,∴AO为∠PAQ的平分线,即∠PAO=∠QAO.又∠BAC=60°,∠PAO+∠QAO +∠BAC=180°,∴∠PAO=∠QAO=60°.在Rt△OPA中,PA=5,∠POA=30°,∴OP=55(cm),即铁环的半径为55cm. 探究点二:三角形的内切圆 【类型一】求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如图,⊙O是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内切圆,则⊙O的半径为________.

《法国》教案_湘教版

法国教案 课 题 法国课型新授课时 1 教学目标(一)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二)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三)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四)联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五)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重点1、法国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法国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 点 法国的自然环境对 农业的影响。 教 法讨论、交流、互动 教 具 地图 程 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视频导入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卢浮宫是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收藏丰富的古典绘 画和雕刻,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是 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 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 听老师介绍卢浮宫, 回答问题。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座艺术宝库是哪个国家的吗?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二、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 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 1、法国的自然概况 读图8-30,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法国轮廓呈________形。 (2)找出法国濒临的海、海峡和海湾,以 及陆地上的邻国。 (3)找出巴黎盆地和中央高原,归纳出法 国地势的特征为_____高,______低。地形 主要是______和______,占全国面积的 4/5。 (5)找出塞纳河,说出它们大致的流向及 注入的水域。 (6)法国的气候 法国西部属于_______气候,向东海洋 性减弱;南部属于______气候。 2、法国的经济 (1)法国的工农业东很发达,____业地位 突出,工业以____、____、____、____、 ____为支柱产业,核电占总发电量70%以 读法国地形图,观察 其形状有什么特征。 找出法国濒临的海、 海峡和海湾,以及陆 地上的邻国。 在图中找出巴黎盆 地和中央高原,讨论 并总结法国的地势 特征。 找出主要河流,主要 城市。 阅读课文,说出法国 气候类型。 阅读课文,找出法国 主要的工业部门。

【K12学习】最新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套

最新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 套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导入】【自主学习】 一、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 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 亚洲南到,北到,东到,西到,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 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半球、半球,它同时跨四个半球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临,西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东隔海峡与洲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 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 (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

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 1、读图1-1,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①结合图1-5 图1-6,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的大洲 ②结合图1-5,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高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新-课-标-第-一-网 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以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北向南依次是、、、,这些群岛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合作探究】 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伏③地势高,低④以地貌为特色 【精讲点拨】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达标测试】 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

东南亚导学案

高二年级 地理导学案 使用日期:2018年 8月 20日编号:12 一、最新考纲及学习目标展示 1.识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以及东南亚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的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和主要的旅游胜地。 2.理解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其人文特点的影响 二、预习导学 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 (1)位置和范围: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由①和马来群岛等组成。 (2)马六甲海峡:处在②与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和③气候为主,高温多雨。 (2)农业类型 ④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是世界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的最重要产区。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山脉、河流多南北走向,形成⑤的特点。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⑥有“火山国”之称。 (2)城市分布 分布规律:多分布于⑦。 形成原因: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1)人口 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⑧,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⑨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 【答案】①中南半岛②马来半岛③热带雨林④季风水田⑤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⑥印度尼西亚⑦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⑧大金塔⑨泰国曼谷 1.下列东南亚国家与相应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泰国——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B.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C.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D.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解析】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泰国,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 【答案】D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2~3题。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水稻 D.天然橡胶 【解析】根据图示的阴影部分判断可知,该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的沿海地区和河谷地区,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分布区。【答案】C 3.在世界上,图示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因为其位于( )。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解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处。【答案】C 4.下列城市与其附近大河搭配正确的是( )。 A.仰光——萨尔温江 B.曼谷——湄公河 C.万象——湄南河 D.河内——红河 【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各大城市临近的河流。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沿岸,曼谷位于湄南河沿岸,万象位于湄公河沿岸。 【答案】D 课题:第二课时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

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湘教版教学案 同步练习附答案汇总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 (34套)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1在地图上找到并填写以下地理事物的相应位置: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2、读图观察亚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探讨分析亚洲所属的半球. 3、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并共同探讨亚洲 的海陆位置. 4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5根据亚洲位置的分析方法,你认为分析一个地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6现在你能全面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吗? 7 谈谈你的收获 〔检查反馈〕 1下列不属于亚洲濒临大洋的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与北美洲相连 B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C 是世界上第二大洲 D 西南与非洲相邻 反 思 栏 …….

亚洲及欧洲

1、请对应教材地图填写下列地理事物. 高原:① ,② ③ ; 山脉:④ ,⑤ ; 平原:⑥ ,⑦ ; 群岛及半岛:A ,B ,C ,D ,E . 2、通过读图1-1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及世界各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试分析亚洲的地势特征. 3、找到亚洲最高峰及其海拔,陆地表面最低处及其海拔,并请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检查反馈〕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两边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 东西低、南北高 D 中国高、伊朗低 2、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脉 B 东非大裂谷 C 安第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反 思 栏 ① ② ③ ④ ⑤ A B C D E ⑦ ⑥

高中地理旅游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学案湘教版

第二节旅游资源 1.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2.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与区别。 3.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重点) 4.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特性 阅读教材P6-P7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资源的定义 (1)定义: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2)组成:具体的资源和抽象的资源。 (3)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相对性。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位置相对稳定性:区域性或不可移动性,是旅游资源的根本属性之一。 (2)物质景象组合性:应当注意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合理性和协调性。 (3)美学属性:旅游资源具有美学属性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4)历史文化属性:旅游资源多具有民族特色。 (5)非消耗性: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是不会被消耗的资源,还趋于增值。 正误判断: (1)只要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事物就是旅游资源。( ) (2)娱乐中心属于抽象的旅游资源。( ) (3)四大佛教名山兼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 【提示】(1)×要想成为旅游资源要具备两个条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行为。 (2)×娱乐中心属于具体的旅游资源。 (3)√佛教名山中的山、水、植被属于自然景观,山上有众多佛教建筑属于文化景观。 教材整理2 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阅读教材P7-P11,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类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景观、山水组合景观、生物景观、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等。 3.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中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在环境景观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就形成了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它通常分为三类:宗教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风土民情。 4.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在该类景观区域范围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我国许多名山都属于这类旅游资源。 填空: (1)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中国的腾冲火山群属于________景观,壶口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属于______景观,自然保护区、天然动物园属于________景观,我国东北的“松花雪柳”、美国夏威夷海滨属于________。 (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对联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 (3)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 【提示】(1)地质地貌山水组合生物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2)物质景象组合(3)非消耗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性 [合作探讨 泼水节其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

《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 诸城繁华中学郑萍萍 班级姓名第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2、对比掌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气候对当地 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主完成】 (一)位置、范围 认真阅读课本, 自主完成下列内容: 1、在上图中填注:赤 道、北回归线、亚洲、 大洋洲、太平洋、印 度洋、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岛、爪哇岛、苏拉威 西岛、 2、东南亚位于亚洲 , 包括和两大部分。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捷海上通道。(二)地形、河流 1、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南,地形呈山河、分布的特征。 3、马来群岛是地势,多,山岭、平原。 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

1、东南亚主要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由于降水的不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2、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季播种、季收获。在马来群岛上,终年温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3、分别用箭头“↙”和“↗”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互动探究】 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 【构建知识网络】 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洲与洲、与之间的“十 字路口”咽喉要道 地形特征:、。 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与农业: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农作物在季播种,季收获 河流特征:流程,上游,下游 多。 范围地形特征:地势,多。 马来群岛气候类型: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 可,一年到头都可收获 河流特点:

2019初三数学切线长定理导学案语文

初三数学切线长定理导学案 【】初三数学切线长定理导学案通过学习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因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切线长定理,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 (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

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页 1 第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切线长定理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 1、切线长的概念. 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2、观察 利用电脑变动点P 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七下导学案:8.4.1法国

8.4.1 法国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能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2.能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征。 3.能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预习重点 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达标练习 一、西欧大国 1.法国位于欧洲_________,大陆轮廓略呈_________。法国地势_________高、_________低,地形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 2.法国西部属_________气候,向东海洋性减弱,南部属_________气候。 3.法国工农业都很发达,_________地位突出。工业以_________、_________制造、医药、服装、化妆品为支柱产业。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 4.法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牛肉等产量均居欧洲西部各国之首,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_________是主要的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_________产量居世界首位。 5.法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是() ①钢铁工业②汽车工业③纺织工业④飞机制造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有关法国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A.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 B.法国地中海沿岸以出产质地优良的葡萄闻名于世 C.法国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法国粮食产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西欧大国 探究一:领土轮廓和地理位置

出示欧洲政区图,指导学生熟读地图 提出问题:法国轮廓有什么特点?法国领土有哪几部分组成?叙述海陆位置特点及经纬度位置特点。 探究二:地形特征 教师展示法国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 1.在地图中找出巴黎盆地、西欧平原、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观察图中的颜色分布,对照高度表,描述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在地图中找出塞纳河、卢瓦尔河、加龙河,想一想,它们的流向与法国的地势有何关系。 探究三:气候特征 出示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与柱状折线图,分析法国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提问:1.法国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柱状折线图了解法国气候特点。 气候补充说明 探究四:经济特征 1.展示大量的法国农业图片及阅读材料,请同学们合作探究法国的农业特点。并提问:法国主要农作物小麦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南部主要种什么?为什么? 过渡:法国农业重要,工业也不逊色,其实法国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工农业都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居世界第四位。法国有哪些工业部门呢? 2.展示大量图片及法国工业阅读材料,了解法国资源及分布地区。 追问:东北部有铁有煤发展什么工业?铀矿目前主要用途是什么?提问:为什么法国大力发展核电? 教师简单介绍法国的工业状况。并归纳法国的工业特征。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法国的经济特征。 2.当堂训练 1.法国东南、西南、西北分别频临的海洋是() A.地中海、比斯开湾、拉芒什海峡 B.地中海、拉芒什海峡、比斯开湾 C.比斯开湾、地中海、拉芒什海峡 D.拉芒什海峡、地中海、比斯开湾 2.巴黎是() A.法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

区域地理-东南亚 导学案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4年8 月日第周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 东南亚高晓琴符小平18 2014-07 一、学习目标 1. 阅读东南亚图,识记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 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3. 了解马来半岛、中南半岛的地形及地势特征,理解它们对该区域河流、人口、城市的影响。 二、重难点 1. 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 三、了解感知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赤道两侧,大约在10o S~25o N之间,绝大部分位于带。经度范围较广,大约在90°E~130°E之间。 ②海陆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与、 和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 位置重要。位于在与 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这个“十 字路口”的咽喉。 2. 范围:包括和两部分。 (1)中南半岛 有6个国家,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内陆国,半岛

上的半岛是岛。 (2)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群岛,包括6个国家和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东帝汶,其中在东南亚面积最大,是世界最大群岛国家,首都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于2002年5月独立,是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的地形。南部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2)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地处板块与板块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2. 河流: (1)中南半岛: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形谷,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及其所流经的国家和首都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 3.气候: (1)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终年,降水类型为。 (2)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左右,每年分旱、雨两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