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试题

甲亢试题
甲亢试题

1.在致甲亢的各种病因中,哪种为最多见

A 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

B Graves病

C 甲状腺癌

D 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E 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B

2.甲状腺激素是由

A 甲状腺胶质细胞分泌

B 甲状腺腺泡细胞分泌

C 甲状旁腺细胞分泌

D 甲状腺腺泡旁细胞分泌

E 以上都不是

B

3.近来研究提示Graves病的发病与下列哪种细菌感染有关

A 大肠杆菌

B 幽门螺杆菌

C α链球菌

D 耶尔森菌

E 肺炎球菌

D

4.Graves症中,最明显的体液免疫特征是在病人血清中可检出

A TSH受体抗体(TRAb)

B 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

C TSH结合抑制免疫球蛋白(TBII)

D 甲状腺生长免疫球蛋白(TGI)

E 甲状腺生长抑制免疫球蛋白(TGII)

A

5.下述哪项表现是由T 3 ,T 4 分泌增多直接所致

A 甲状腺肿大

B 浸润性突眼

C 心率增快

D 胫前粘液性水肿

E 甲状腺血管杂音

C

6.妊娠早期合并甲亢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A 甲状腺肿大

B 多食,心率快

C T 3 ,T 4 升高

D 消瘦

E FT 3 ,FT 4 升高

E

7.甲亢病人突然出现下肢不能动,你认为最可能的是下列哪种疾病

A 重症肌无力

B 周期性麻痹

C 周围神经炎

D 甲亢性肌病

E 肌营养不良症

B

8.甲亢时最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

A 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亢进

B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血管杂音

C 突眼

D 脉压差大

E 心脏增大

B

9.下述哪个甲状腺激素在甲亢时升高最常见和最有诊断意义

A TT 3

B TT 4

C FT 3

D FT 4

E RT 3

C

10.非浸润性突眼的突眼度一般不超过

A 14mm

B 15mm

C 16mm

D 18mm

E 19mm

D

11.对于妊娠女性,可疑甲亢时,下述哪项检查不应该做

A 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

B FT 3 ,FT 4

C TRAb

D TT 3

E TSH

A

12.下述哪项检查结果不符合Graves症的诊断

A T 3 抑制试验抑制率>50%

B TSAb阳性

C TGAb和TPOAb阳性

D TSH降低

E rT 3 升高

A

13.用131I治疗Graves病后,一般需观察多久才能进行第二次 131 I治疗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E 12个月

D

14.甲亢治疗方法中,最易引起甲状腺机能减退的是

A 丙基硫氧嘧啶

B 他巴唑

C 放射性131I治疗

D 手术次全切除甲状腺

E 复方碘溶液

C

15.抗甲亢药物治疗一般疗程是

A 症状缓解即可停药

B 症状缓解后3个月

C 症状缓解后半年

D 疗程>一年

E 疗程>一年半

E

16.对严重浸润性突眼的甲亢病人治疗可用

A 131I治疗

B 甲状腺次全切

C 复方碘溶液

D 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片

E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D

17.TRH兴奋试验在Graves病时结果应为

A TSH升高

B TSH异常升高

C TSH无变化

D TSH降低

E 以上都不是

C

18.关于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下述哪一点是错误的

A 抑制甲状腺过氧酶活性

B 抑制碘的活化

C 抑制酪氨酸碘化

D 抑制碘化酪氨酸的缩合

E 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E

19.口服药治疗甲亢的适应证是

A 病情轻,甲状腺较小者

B 年龄超过30岁

C 结节性高功能腺瘤

D 胸骨后甲状腺肿

E 中、重度甲亢

A

20.抗甲状腺药停药的关键指征是

A T 3 ,T 4 正常

B T 3 ,T 4 正常,TRAb明显下降或转阴

C TSH正常

D RT 3 正常

E 临床甲亢表现消失

B

21.下述哪项指标对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最为敏感

A TT 3

B FT 3

C TT 4

D FT 4

E sTSH

E

22.女性,41岁,复发性甲亢,甲状腺Ⅱ°肿大,伴双侧叶结节,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个月,症状明显减轻,但甲

状腺无缩小,心率78次/分,血FT 3 ,FT 4 正常,应采用下述哪项治疗

A 继续原治疗

B 手术治疗

C 加用甲状腺素片

D 加大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E 减少丙基硫氧嘧啶用量

B

23.32岁,农村女性,甲亢6年,疏于治疗,长期不愈,临床疑诊甲亢心脏病,心功级二级,甲状腺Ⅰ°肿大,甲状

腺吸碘率3小时68%,24小时91%,下列哪项治疗应首先考虑

A 他巴唑治疗

B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C 手术治疗

D 他巴唑+心得定治疗

E 131I治疗

E

24.60岁甲亢病人,甲状腺Ⅲ°肿大,高代谢症状严重,肝、肾功能正常。首选的治疗措施为

A 立即手术

B 立即131I治疗

C 复方碘溶液治疗2周后手术

D 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后手术

E 抗甲状腺药物长期治疗

D

25.男性,50岁,甲亢患者,甲状腺Ⅱ°肿大,有房颤。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3个月后,甲状腺未缩小,房颤未消失

。此病治疗应

A 继续原有治疗

B 继续原治疗+心得安

C 继续原治疗+地高辛

D 改用放射性131I治疗

E 改用手术治疗

D

26.一女性甲亢患者,丙基硫氧嘧啶+心得安治疗两个月,T 3 ,T 4 恢复正常,但甲状腺肿及突眼加重,应加用

A 心得安

B 甲状腺片

C 复方碘液

D 再加一种抗甲状腺药

E 皮质醇

B

27.女性,24岁,因心悸,多食,消瘦,月经量少就诊,经查体及实验检查确诊为Graves病,病人幼年时有哮喘史,

下述何种药物应禁忌

A 甲基硫氧嘧啶

B 他巴唑

C 甲亢平

D 甲状腺素片

E 心得安

E

28.男性,54岁,甲亢房颤史5年,药物治疗后3年,因消瘦、便频、心前区不适再次就诊。查体:心界扩大,双胫前

水肿,心率120次/分,节律极不规整,疑为甲亢性心脏病,在诊断时,以下何种试验为禁忌

A FT 3 ,FT 4 ,TSH

B TSA

C 甲状腺吸碘率

D T 3b抑制试验

E TRH兴奋试验

D

29.女性,27岁,右颈部肿物伴低热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经查体临床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下列哪项检查结果

不支持诊断

A 血沉快

B FT 3 高,TSH降低

C FT 3 正常,TSH正常

D TSAb阳性

E 甲状腺摄取功能降低

D

30.女性,35岁,诊甲亢后即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术后病人出现高热,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腹泻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甲亢症状加重

B 甲亢术后感染

C 甲亢危象

D 甲亢危象前期

E 甲亢术后感染性腹泻

C

31.女性,30岁,Graves病病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已2年,是否停药,最有参考意义的指标是

A 甲状腺摄131I试验

B 血清反T 3 测定

C 血清FT 3 ,FT 4 测定

D 血清sTSH的测定

E TRH兴奋试验

E

32.男性,32岁,系复发性甲亢病人,现药物治疗6个月,FT 3 ,FT 4 正常,甲状腺Ⅱ°肿

大,TSAb滴度仍高,且

较前无明显下降,下一步的治疗应选择

A 加大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B 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

C 继续目前治疗

D 手术治疗

E 除原治疗外,加免疫抑制剂

D

33.女性,28岁,Graves病患者,应用国产丙基硫氧嘧啶+心得安治疗2周,病人出现低热,乏力加重,咽痛,WBC2.7

×10的9次方/L,粒细胞<1.5×10的9次方/L,下述哪种处置最为合适

A 继续现有治疗

B 改用进口丙基硫氧嘧啶

C 维持现有治疗+升白细胞药

D 改用同位素治疗

E 停抗甲状腺药,加用升白细胞药,预防治疗感染

E

34.女性,45岁,甲亢, 131 I治疗后出现下列症状,其中哪种不是 131 治疗的并发症

A 浮肿

B 甲状腺肿大更加明显

C 便秘

D 打鼾,嗜睡

E 突眼加重

B

35.男性,52岁,4年来因心律失常,长期用乙胺碘呋酮,近期出现消瘦、便频、手抖,临床诊断为碘甲亢。下述哪

项检查结果是错误的?

A 甲状腺吸131I率升高

B FT 4 明显升高,FT 3 正常或略升高

C sTSH降低

D 甲状腺肿大不明显,质地硬

E TSAb阴性

A

36.男性,52岁,4年来因心律失常,长期用乙胺碘呋酮,近期出现消瘦、便频、手抖,临床诊断为碘甲亢。下述哪

项描述是错误的

A 停服含碘制剂后数月可自行恢复正常

B 极少数病人于撤碘后,甲亢症状加重

C 同位素不适于本型甲亢的治疗

D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好

E 以上都是不对

D

37.女性,28岁,已婚。因消瘦、乏力、多食、心悸三个月就诊。近2年应用口服避孕药。下述哪项体征最有诊断意

A 心动过速

B 双手震颤

C 双眼裂增宽

D 皮肤潮润

E 甲状腺Ⅱ°肿大,双上极可闻及血管杂音

E

38.女性,28岁,已婚。因消瘦、乏力、多食、心悸三个月就诊。近2年应用口服避孕药。哪项检查对患者最有意义

A TT 3 ,TT 4 ,TSH测定

B FT 3 ,FT 4 ,sTSH测定

C 甲状腺吸碘率测定

D TSH受体抗体测定

E TGAb,TPOAb测定

B

39.女性,28岁,已婚。因消瘦、乏力、多食、心悸三个月就诊。近2年应用口服避孕药。当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为Graves病后,本例病人应选择哪项治疗

A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B 他巴唑治疗

C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心得安治疗

D 过氯酸钾治疗

E 碳酸钾治疗

C

40.女性,28岁,已婚。因消瘦、乏力、多食、心悸三个月就诊。近2年应用口服避孕药。病人于抗甲亢药物减药期

发生妊娠,希望保胎,哪种治疗措施是正确的

A 立即行甲状腺手术

B 继续药物治疗,待妊娠中期行甲状腺手术

C 同位素治疗

D 继续药物治疗至分娩

E 以上都不对

B

41.男性,24岁,心悸,多食,消瘦,易激动4个月,甲状腺Ⅰ°肿大,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60%,24小时72%,诊断为

Graˉves病。首先的治疗为下列哪种

A 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B 他巴唑治疗

C 心得安治疗

D 手术治疗

E 131I治疗

A

42.男性,24岁,心悸,多食,消瘦,易激动4个月,甲状腺Ⅰ°肿大,甲状腺吸碘率3小时

60%,24小时72%,诊断为

Graves病。进一步治疗时,以下哪个方案是错误的

A 定期随访

B 定期查FT 3 ,FT 4

C 定期查WBC+DC

D 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正常时可停药

E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两周后,可考虑加甲状腺制剂

D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习题库(试题库及其答案)

第十部分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是非题

1.突眼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

( )

2.毒性甲状腺肿常常由于缺碘所引起。( )

3.地方性甲状腺肿均有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

四、选择题

单选题

1.下列有关毒性甲状腺肿病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间质血管丰富,显著充血。

B.滤泡腔内胶质浓厚

C.甲状腺滤泡增生,以小滤泡为主

D.滤泡上皮呈立方或高柱状,并常增生,向滤泡腔内形成乳头状突起

E.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

2.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节具有完整包膜B.滤泡上皮有乳头状增生者癌变率高

C.结节大小.数目不等D.结节内常有出血、坏死、纤维化

E.部分滤泡增生

3.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瘤细胞形态B.肿瘤大小

C.肿瘤细胞的染色特性

D.有否侵犯周围组织和发生转移

E.肿瘤是否分泌激素

4.导致甲状腺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

A.垂体肿瘤B.缺碘C.自身免疫反应

D.先天性疾患E.药物

5.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列的记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男性显著多于女性B.年龄越大发病者越多

C.甲状腺多呈结节性肿大D.一般不伴有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E.从病变性质来说.可以看成是良性肿瘤

6.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特点:

A.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乳头

B.癌细胞核呈透明或毛玻璃状

C.恶性程度高

D.间质中有沙粒体

E.局部淋巴结转移早

7.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髓样癌的特点:

A.起源于C细胞

B.分泌大量降钙素

C.部分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免疫组化常显示甲状腺球蛋白阳性

(李翔)

答案

是非题:1、√×× 单选题:1、 A A D B D 6、 C D

甲亢病人的健康教育

甲亢病人的健康教育 甲亢病人的饮食原则 1、高热量: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进食情况而定,一般较正常增加50%-70%,每人每天可供给3000-3500Kcal热量。 2、高蛋白: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1.5-2g蛋白质。 3、高维生素:主要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4、适量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等 5、忌碘: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一定量的限度内,甲状腺素的合成量随碘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剂量超过限度,则暂时性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使并人症状迅速缓解,但这种抑制是暂时性的。如果长期服用高碘食物或药物,则甲状腺对碘的“抑制”作用产生“适应”,甲状腺素的合成重新加速,甲状腺内的甲状腺素的积存与日俱增,大量积存的甲状腺素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甲亢复发或加重。同时,甲亢病人的很多检查如摄碘率、I131治疗前需禁碘。 甲亢病人饮食指导 1、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烟酒。 2、补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饮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3、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尤其腹泻时。 4、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6、进食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7、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1、谷物类: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 2、肉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 3、奶及制品:除纤维素外的各种营养成分 4、蛋及制品:优质蛋白质、高蛋氨酸 5、豆类及制品:优质蛋白质、低脂肪 6、蔬菜、水果:维生素丰富。 注意事项 一、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病人虽多食多饮,但消化吸收的运化差,身体较

甲亢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方面

https://www.360docs.net/doc/e03070645.html,/甲亢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方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多种因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年发病率约1%,女性约2%-5%,男性约0.2%,以20-40岁发病最为多见。临床上则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最常见,年发病率约为5/万人。 甲亢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以下九个方面: 1、高代谢症候群: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疲乏无力、食量增加、易饥饿而体重减轻。 2、精神、神经症状: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有时有幻觉,甚至表现为亚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偶表现为寡言抑郁、神情淡漠。也可有伸手、眼睑、伸舌细微震颤等。 3、心血管表现:心悸及心率增快最为常见,其余可有胸闷、气短等。重者或病史较长者可合并心房纤颤、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少数患者出现血压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大便次数增多、稀薄等。老年甲亢病人可有食欲减退、厌食。 5、肌肉骨骼系统:多数患者有肌无力及肌肉萎缩。少数患者由于血钾降低会出现周期性麻痹,尤以亚洲男性多见。 6、生殖系统:女性患者常有月经量减少、闭经、月经不调、甚至不孕;男性患者可有阳痿、男性乳腺发育等。 7、甲状腺症状:有颈前区不适,呈弥漫型、对称性肿大。 8、眼部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球突出,畏光、流泪、刺痛等。 9、其它:少数患者会有贫血等。、 当然,一个病人有二、三个方面的症状非常明显,一般不会所有的九大症状都会非常明显的。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03070645.html,/jk/2012/1115/12759.html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3.1、4.1、5.1、6.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 GB16390-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是指电离辐射以内和城外照射方式作用于甲状腺或/和机体其他组织所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或/和器质性改变。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和自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玉珂、孝延龄、王明东、宫恩甲、高风桐。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thyroid diseases GBZ101-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放射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工作人员,非职业性受照人员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97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

3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acute radiation thyroiditis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短期内受到大剂量急性照射后所致的甲状腺局部损伤及其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1 诊断标准 3.1.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剂量为200Gy以上。 3.1.2 一般照后两周内发病。 3.1.3 有甲状腺局部压痛、肿胀。 3.1.4 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与体征,重症可出现甲状腺危象。 3.1.5 三碘甲腺原氨酸(T 3)、血清甲状腺素(T 4 )及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 3.1.6 参考指标 3.1.6.1白细胞数减少。 3.1.6.2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3.1.6.3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升高。 3.2 处理原则 3.2.1 避免继续接触放射线或摄入放射性核素,促进体内131I排出。 3.2.2 对症治疗。 3.2.3 转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按第5章诊断和处理。 4 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 chronic radiation thyroiditis 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指甲状腺一次或短时间(数周)内多次或长期受射线照射后,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损伤。 4.1 诊断标准 4.1.1 有射线接触史,甲状腺吸收剂量为0.3Gy以上。 4.1.2 潜伏期一年以上。 4.1.3 甲状腺肿大,多数无压痛。 4.1.4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 4.1.5 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2 鉴别诊断 4.2.1 原发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 甲亢我国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痛苦,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下面我们就请专家翟章锁介绍一下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其发病过程大多是特定遗传素质的个体,在环境因素(细菌、病毒、碘等)、应激(如精神创伤)作用下,激发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甲亢。 甲亢患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一、甲亢的诊断方法都有: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扫描时放射性集中于结节处:经TSH刺激后重复扫描,可见结节放射性增高。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除甲状腺肿大外,并无上述症状和体征。虽然有时131I摄取率增高,T3抑制试验大多显示可抑制性。血清T3,rT3均正常,这是甲亢的诊断方法。 三、其他。这也是甲亢的诊断方法。结核病和风湿病常有低热、多汗心动过速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常易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老年甲亢的表现多不典型,常有淡漠、厌食、明显消瘦,容易被误诊为癌症。单侧浸润性突眼症需与眶内和颅低肿瘤鉴别。甲亢伴有肌病者,需与家族性周期麻痹和重症肌无力鉴别。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过多地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得病之比为1:4,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发病者最多。甲亢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容易激动、怕热、出汗、手抖。甲亢的种类很多,手部按摩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较好。 甲亢病人的诊断标准 1、血总甲状腺素测定。

2、血总T 3、总T4。 3、反T3的测定。 4、游离T4和游离T3。 5、甲状腺摄131I率。 6、T3抑制试验。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8、TSAb或TSI。 9、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甲亢的临床表现及发病原因,发病机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 甲亢是全身性疾病,全身各个系统均可有异常。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例,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概括起来有三方面:①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病人常有多食、易饿、消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有发热、腹泻、容易激动、好动、失眠、心跳增快,严重时心律不规则,心脏增大,甚至心功能衰竭。②甲状腺为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肿大。肿大程度与病情不一定平行,由于腺体中血管扩张和血流加快,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杂音,或可以摸到如猫喘一样的颤动。③眼部改变。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表现眼裂变大、眼睑后缩、眨眼减少,呈现凝视状态或惊吓表情。有的病人由于眼部肌肉受侵犯,眼球活动受限制,产生视物成双的复视现象或眼结膜、角膜水肿,也可破溃。病人常有眼球突出。眼部病变严重的可有视神经乳头和(或)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神经受到损害可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发病原因 自身免疫因素 甲亢的病因首先是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自身免疫因素是首要的甲亢的病因。但是遗传因素也是会引起甲亢现象的出现,但遗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甲亢的预防。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中也包括着各种甲亢的病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甲亢的病因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遇到诱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因素就可避免甲亢的出现。 其他因素 心态不乐观,生活及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失调,饮食不均衡、暴饮暴食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甲亢发病的重要原因不良的情绪会影响食欲,睡眠,严重影响免疫功能和身体健康,这些甲亢发病的潜在危机也需特别注意。

甲亢临床表现诊断指数表

甲亢临床表现诊断指数表 注:<11分可排除甲亢;11~19分可疑为甲亢;>19分可确诊甲亢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 在纤维机体基本的生理活动(即血液循环、呼吸及恒定的体温)时,每小时单位表面积最低耗热量减去标准耗热量,其差值与标准耗热量之百分比,称为基础代谢率。测验前一天晚餐不宜过饱,夜间应有充分睡眠,测验日禁早餐,利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进行测定,如无基础代谢测定器设备时,亦可测定患者的脉率、血压,并选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计算。如取以下四种公式结果的平均值,则更为可靠; (1) 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差)-111 (Gale) (2) 基础代谢率℅=0.75×(脉率+脉压差×0.74)-72 (Read) (3) 基础代谢率℅=1.28×(脉率+脉压差)-116 (Kosa) 【参考值】-10~+15% 【生理学变异】妊娠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禁食时可有程度不等的降低。 【病理学改变】 1.升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心肺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白血病、恶性肿瘤。 2.降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恶病质、神经性厌食、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 ——网上下载,资料来源待考 基础代谢率测定 可根据脉压和脉率计算,或用基础代谢率测定器测定。后者较可靠,但前者简便。常用计算公式为: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测定基础代谢率要在完全安静、空腹时进行。正常值为±10%;增高至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 注:脉率单位为:次/min;脉压单位为:mmHg。 ——第5版《外科学》主编吴在德人民卫生出版社P337

甲亢主要类型

甲亢主要类型 甲亢有许多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是否出现甲亢的症状还和一些诱发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如果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有可能不出现甲亢症状,或延迟出现甲亢症状,或减轻甲亢的症状。 临床上除典型甲亢之外常见的有: (1)T3型甲亢。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仅T3增高的一类甲亢。 (2)T4型甲亢。又称甲状腺素型甲亢,是指血清TT4、FT4增高,而TT3、FT3正常的一类甲亢。1975年Turner首先报告了T4型甲亢的名称,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甲亢相同,可发生于Graves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一般情况较差的中老年,如严重感染、手术、营养不良等患者。实验室检查血清TT4和FT4增高,TT3和FT3正常。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增高,甲状腺片或T3抑制试验异常。 本病需要和急性应激性甲亢(假T4型甲亢)相鉴别。所谓应激性甲亢患者是指患有各种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疾病患者,由于这些疾病的关系,患者血清TT4、FT4增高,而TT3、FT3正常或降低,除少

数患者伴有甲状腺肿大外,其他方面均无甲亢的证据,当原发疾病治愈后,上述实验室指标于短期内恢复正常。 (3)儿童型甲亢。以3岁以后发病逐渐增高,11-16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几呼所有患儿都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典型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比较常见。 (4)老年型甲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老年性甲亢的临床特点:甲状腺常不肿大,或轻度肿大,多伴有结节;突眼不明显或无突眼,高代谢症候群不明显,缺少食欲亢进、怕热多汗及烦躁易怒等症状;常合并其他心脏病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多见持续房颤;病人表现淡漠呈无欲状,重者嗜睡或呈木僵、昏迷。 (5)淡漠型甲亢。该型是甲亢的特殊表现类型。症状与典型甲亢的症状相反,表现为神经抑郁的一种甲亢。淡漠型甲亢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畏寒、皮肤干燥,神情淡漠抑郁,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精神思维活动迟钝,同时回答问题迟缓,有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懒动少语;心悸者为多见,常伴有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眼球凹陷,双目杲滞无神,甚或有眼睑下垂。 (6)隐匿型甲亢。隐匿型甲亢是指无典型甲亢症状,而以某一

甲亢危象诊疗规范

医院甲亢危象诊疗规范【病史采集】 1具有甲亢的明确诊断依据; 2.症状发生的诱因、时间、发展过程及程度: (1)发热:体温在37.2?420C之间; (2)心率快:心率多大于140次/分;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不安,感觉迟钝,谵妄,昏迷或淡漠; (4)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黄疸; (5)充血性心衰:下肢水肿,两肺底湿鸣,黄疸; (6)房颤:心室率100次分以上,甚至140次/分以上。 【体格检查】 具有甲亢的体征,并出现以下体征者: 1.体温:37.7?42C,极少数可小于37C; 2.心脏: (1)心室率常大于140次/分; (2)心律: 1)窦性心率,心率大于100次/分; 2)室上速; 3)房颤,心室率大于100次/分,甚至140次/分以上。 (3)心衰体征:下肢水肿,肝大,肝颈返流征(+ ),两肺

底湿鸣音。 3.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不安或淡漠,重者昏迷; 4.消化系统;皮肤黄染。 【实验室检查】 具有甲亢诊断的实验室依据,如病人临床表现符合甲亢危象, 应立即进行治疗,不应等待化验结果。目前尚无针对危象的特异的实 验室检查。 【诊断】除具备诊断甲亢的依据外,应有以下表现: 1.典型甲亢危象诊断标准:体温40 C以上,心室率140 次/分以上,焦虑,昏睡,腹泻,呕吐; 2. Burch 诊断标准: (1) 分数〉45甲亢危象; ( 2) 分数25~44 甲亢前期; (3) 分数V 25无危象。 【鉴别诊断】 1 .脑血管意外; 2 .急性胃肠炎; 3.冠心病、心律失常。 【治疗原则】 1 .甲亢的处理: (1)阻断T3、T4的合成:PTu为首选。首剂600mg以后每4小时200mg直至症状消除。无PTu时可用他巴唑60mg以后每4 小时20mg

甲亢饮食

含碘食物排行榜(每100克所含) 1.裙带菜(干)(15878 微克) 2.紫菜(干)(4323 微克) 3.海带(鲜)(923 微克) 4.鸡精(766.5 微克) 5.海虹(346 微克) 6.虾皮(264.5 微克) 7.虾酱(166.6 微克) 8.虾米(82.5 微克) 9.可乐(68.4 微克) 10.叉烧肉(57.4 微克) 11.豆腐干(46.2 微克) 12.开心果(37.9 微克) 13.鹌鹑蛋(37.6 微克) 14.火鸡腿(33.6 微克) 15.牛肉辣瓣酱(32.5 微克) 16.鸡蛋(27.2 微克) 17.牛腱子肉(24.5 微克) 18.菠菜(24 微克) 19.黄酱(19.8 微克) 20.羊肝(19.1 微克) 21.柳松茸(17.1 微克) 22.雏鸽(16.3 微克) 23.金枪鱼(14 微克) 24.墨鱼(13.9 微克) 25.花椒粉(13.7 微克) 26.鸡肉(12.4 微克) 27.松子仁(12.3 微克) 28.南瓜子(炒)(11 微克) 29.鱼翅(干)(10.9 微克) 30.核桃(10.4 微克) 31.牛肉(瘦)(10.4 微克) 32.小白菜(10 微克) 33.大豆(9.7 微克) 34.甜面酱(9.6 微克) 35.青椒(9.6 微克) 36.杏仁(8.4 微克) 37.方便面(8.4 微克) 38.杏仁(炒)(8.4 微克) 39.甜杏仁(8.4 微克) 40.胡椒粉(8.2 微克) 41.白胡椒(8.2 微克) 42.赤小豆(7.8 微克) 43.冻豆腐(7.7 微克) 44.平鱼(7.7 微克) 45.羊肉(瘦)(7.7 微克) 46.羊前腿肉(7.7 微克) 47.松花蛋(鸭蛋)(6.8 微克) 48.黑鱼(6.5 微克) 49.青鱼(6.5 微克) 50.柿子(6.3 微克) 51.小黄鱼(5.8 微克) 52.榴莲(5.6 微克) 53.带鱼(5.5 微克) 54.午餐肉(5.4 微克) 55.杏仁露(5.3 微克) 56.橘子(5.3 微克) 57.油皮(5 微克) 58.鸭蛋(5 微克) 59.鲤鱼(4.7 微克) 60.芸豆(4.7 微克) 61.榛子仁(炒)(4.4 微克) 62.羊肉(后腿)(4.1 微克) 63.菠萝(4.1 微克) 64.鸡粉(3.9 微克) 65.八宝菜(3.8 微克) 66.糯米(紫)(3.8 微克) 67.小米(3.7 微克) 68.火腿(3.6 微克) 69.野鸡(3.5 微克) 70.鲅鱼(3.5 微克) 71.小麦面粉(2.9 微克) 72.老抽(2.9 微克) 73.小麦富强粉(2.9 微克) 74.花生仁(生)(2.7 微克) 75.番茄(2.5 微克) 76.香蕉(2.5 微克) 77.白酱油(2.4 微克) 78.酱油(2.4 微克) 79.莲藕(2.4 微克) 80.稻米(2.3 微克) 81.猪肉(瘦)(1.7 微克) 82.香菜(1.5 微克) 83.鹿肉(1.5 微克) 84.乳黄瓜(1.3 微克) 85.鸡肝(1.3 微克) 86.洋葱(白皮)(1.2 微克) 87.土豆(黄皮)(1.2 微克) 88.酱牛肉(1.2 微克) 89.茄子(1.1 微克) 90.山竹(1.1 微克) 91.豌豆(0.9 微克) 92.酸奶(0.9 微克) 93.橙子(0.9 微克) 94.平菇(0.8 微克) 95.四棱豆(0.7 微克) 96.芹菜(0.7 微克) 97.梨(0.7 微克) 98.生抽(0.6 微克) 99.牛里脊肉(0.5 微克) 100.西葫芦(0.4 微克) 101.火龙果(0.4 微克) 102.甘薯(0.4 微克) 103.空心菜(0.4 微克) 104.绿豆芽(0.2 微克) 105.樱桃番茄(0.1 微克)

甲亢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在桥本病发展过程中可有甲亢症状出现,称为桥本甲亢,发生率约占桥本病的20%—25%。其原因多数是甲状腺受炎性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增多所致,故甲亢表现为一过性的;如受摄碘量和甲状腺炎症与修复的影响时,可反复出现甲亢或甲亢与甲低交替出现。少数桥本甲亢是因桥本病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所致,约占桥本病的0.3%-7.6%;患者甲亢可较长时间持续存在,可伴有典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表现如突眼和胫前粘液性水肿、血TSI阳性。患者可以两种疾病中的任何一种起病,临床上也可以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为主;例如甲亢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但由于甲状腺组织的不断被破坏,最终仍然发展成为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为桥本病或桥本甲状腺炎,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而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性炎症。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见于35-55岁之间的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为20:1。患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常因偶然发现甲状腺肿大而进一步检查被诊断,或出现甲低时方被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者较多,峡部肿大常较明显,并可有锥叶肿大,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甲状腺两叶大小可不均一,可有结节,质地硬而韧如橡皮样;甲状腺一般无疼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个别患者可有类似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现如甲状腺肿快,疼痛,压疼等。在桥本病发展过程中可有甲亢症状出现,称为桥本甲亢,发生率约占桥本病的20%—25%。其原因多数是甲状腺受炎性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增多所致,故甲亢表现为一过性的;如受摄碘量和甲状腺炎症与修复的影响时,可反复出现甲亢或甲亢与甲低交替出现。少数桥本甲亢是因桥本病合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所致,约占桥本病的0.3%-7.6%;患者甲亢可较长时间持续存在,可伴有典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表现如突眼和胫前粘液性水肿、血TSI阳性。患者可以两种疾病中的任何一种起病,临床上也可以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为主;例如甲亢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但由于甲状腺组织的不断被破坏,最终仍然发展成为甲状腺功能低下。 诊断要点 一、起病缓慢,甲状腺肿大可达正常的2~4倍,表面光滑,质韧如橡皮,有时可以呈结节状,一般无压痛。 二、甲状腺功能可正常,或在初期出现一过性甲亢,后期因腺体有较多的破坏,可出现甲减的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量白抗体(TGAb)阳性,且大多呈高滴度,如连续2次≥60%,即使症状不典型亦可诊断。 2.甲状腺穿刺活检:细针穿刺见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可有嗜酸性变的泸泡细胞出现。 3.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取决于疾病阶段,少数患者在起病初期可有一过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时,血T3、T4、FT3、FT4可增高。大部分患者早期甲状腺功能可完全正常。以后可有T3、T4正常,但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TSH呈高反应,此时甲状腺碘131摄取率也可升高,但可被T3抑制试验所抑制,此点可与Graves病鉴别。本病后期出现甲减时,FT4、T4、FT3、T3降低,TSH升高,甲状腺碘131摄取率减低。[治疗原则] 更多内容请到:https://www.360docs.net/doc/e03070645.html,/

甲亢临床路径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10:E05.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06.3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2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免疫;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B超。 3.卢戈氏液、心得安控制基础代谢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麻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亢病人的饮食

一、甲亢病人的饮食 发现甲亢后,一定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此外,因为甲亢患者机体代谢异常,在饮食上也要加以注意。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机体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基础代谢率异常增高,所以每天必须增加能量,才能纠正体内的能量消耗。 基于以上原因,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症状。 1)三高一忌一适量: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适量补充钙、磷等。增加热量供应: 1.每日应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12540--14630千焦(3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直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激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肠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4.适当钙、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剂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含碘的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2)增加餐次:为了纠正体内消耗,在每日三餐主食外,两餐间增加点心,以改善机体的代谢紊乱。 3)膳食调配: l.直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含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马铃薯、南瓜等;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羊肉、各种鱼类等;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 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加碘食盐等。中药如牡砺、昆布、海藻、夏枯草、丹参、元参、香附、浙贝等也属忌用。 3.注意食物的性昧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直选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水鸭母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公鸡等。4)“是药三分毒”,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治疗“甲亢”的食疗药膳: 1.佛手粥--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佛手、海藻用适量水煎汁去渣后,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即成。每日1剂,连服10--15天,调整精神抑郁,情绪改变,能够疏肝清热。 2.昆布海藻饮--昆布、海藻、牡蛎用水煎汁。每日1次,连服数日,能疏肝清热,理气解郁。

甲亢诊治指南

甲亢诊治指南 1、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1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甲状腺素(T4)全部由甲状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仅有20%直接来自甲状腺,其余约80%在外周组织中由T4经脱碘代谢转化而来。T3就是甲状腺激素在组织实现生物作用得活性形式。正常情况下,循环中T4约99、98%与特异得血浆蛋白相结合,包括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占60%-75%)、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BPA, 占15%-30%)以及白蛋白(Alb,占10%)。循环中T4仅有0、02%为游离状态(FT4);循环中T3得99、7%特异性与TBG结合,约 0、3%为游离状态(FT3)。结合型甲状腺激素就是激素得贮存与运输形式;游离型甲状腺激素则就是甲状腺激素得活性部分,直接反映甲状腺得功能状态,不受血清TBG浓度变化得影响。结合型与游离型之与为总T4(TT4)、总T3(TT3)。正常成人血清TT4水平为64-154nmol/L(5-12μg /dl),TT3为1、2-2、9nmol/L(80-190ng/dl),不同实验室及试剂盒略有差异。目前多采用竞争免疫测定法,趋势为非核素标记 (标记物为酶、荧光或化学发光物质)替代放射性核素标记。正常成人血清FT4为9-25pmol/L(0、7-1、9ng/dl),FT3为 2、1-5、4pmol/L(0、14-0、35ng/dl),不同方法及实验室测定结果差异较大。将游离型激素与结合型激素进行物理分离(半透膜等渗透析、超滤、柱层析等)后行高敏感免疫测定被认为就是本测定得金标准,但技术复杂,测定成本昂贵,不能在临床普遍使用。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测定FT4与 FT3所采用得方法并非直接测定游离激素,其测定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浓度得影响,所以称之为“游离激素估计值(free hormone estimate)”。血清TT4、TT3测定就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最佳指标,它们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降低。一般而言,二者呈平行变化。但就是在甲亢时,血清TT3增高常较TT4增高出现更早,对轻型甲亢、早期甲亢及甲亢治疗后复发得诊断更为敏感,T3型甲亢得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TT3测定,TT4可以不增高。T4型甲亢诊断主要依赖于TT4,TT3可不增高。而在甲减时,通常TT4降低更明显,早期TT3水平可以正常;而且,许多严重得全身性疾病可有TT3降低(甲状腺功能正常得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因此TT4在甲减诊断中起关键作用,如上所述,凡就是能引起血清TBG水平变化得因素均可影响TT4,TT3得测定结果,尤其对TT4得影响较大,如妊娠、病毒性肝炎、遗传性TBG增多症与某些药物(雌激素、口服避孕药、三苯氧胺等)可使 TBG增高而导致TT4与TT3测定结果假性增高;低蛋白血症、遗传性TBG缺乏症与多种药物(雄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则可降低TBG,使 TT4与TT3测定结果出现假性降低。有上述情况时应测定游离甲状腺激素。理论上讲,血清FT4与FT3,测定不受TBG浓度变化影响,较TT4、TT3 测定有更好得敏感性与特异性。但因血中FT4、FT3含量甚微,测定方法学上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测定结果得稳定性不如TT4与TT3。此外,目前临床应用得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尚不能直接测定真正得游离激素。血清TBG明显异常、家族性异常白蛋白血症、内源性T4抗体及某些非甲状腺疾病(如肾衰竭)均可影响 FT4测定。药物影响也应予注意,如胺碘酮、肝素等可使血清FT4增高;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可加速T4在肝脏代谢,便FT4降低。所以,TT4、TT3得测定仍然就是判断甲状腺功能得主要指标。 1、2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测定 1、2、1 血清TSH测定方法 血清TSH测定方法己经经历了4个阶段得改进。第一代TSH测定,主要采用放射免测定(RIA)技术,灵敏度较差(1-2mIU/L),下限值为 0mIU/L,可以诊断原发性甲减,但无法诊断甲亢;第二代TSH测定以免疫放射法(IRMA)为代表,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提高,灵敏度达 0、1-0、2mIU/L,称为敏感TSH(sensitiv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一、概述 (一)定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midis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甲状腺毒症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由于摄人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二)分类 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甲亢。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珊one,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甲亢。在甲亢分类中,以Graves 病为最多见,约占所有甲亢的80%,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按照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三)流行病学 甲亢患病率受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甲亢的发病机制因病因不同而异。 Graves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具有遗传易感的人群(特别是女性)中,环境因素如吸烟、高碘饮食、应激、感染、妊娠等可促进发病,细胞免疫及体 液免疫均参与了发病过程。 三、识别、诊断与转诊 (一)识别 1.症状和体征:

甲亢患者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1)高代谢症候群: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低热、体重下 降等。 (2)神经系统:易激惹、失眠、紧张、焦虑、烦躁、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伸舌或双手平举可见细震颤、腱反射活跃。 (3)眼部表现: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非浸润性(单纯性)突眼,病因与甲状腺毒症所致的交感神经兴旮陛增高有关,眼球轻度突出,可见眼裂增宽、瞬目减少等眼征(见附录1)。另一类为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病因与眶后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关。 (4)甲状腺:Gmves病患者甲状腺多呈弥漫性肿大,质地软或坚韧,无压痛,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可触及甲状腺结节性肿大。 (5)心血管系统:患者感心悸、气促、活动后加剧。

甲亢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什麽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甲亢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什麽?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加速氧化。 机体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基础代谢率异常增高,所以每天必须增加能量,才能纠正体内的能 量消耗。基于以上原因,甲亢病人的饮食必须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补充钙、磷、钾、锌、镁等,以纠正因代谢亢进而引起的消耗,改善全身症状。 (1)三高一忌一适量: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碘饮食,适量 补充钙、磷等。增加热量供应: 1)每日应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 12 540~ 14 630 千焦(3 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2)保证蛋白质供给: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 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3)注意维生素供给:直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激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肠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 C.` 4)适当钙、磷供给: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 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剂存在, 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 物和含碘的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2)增加餐次:为了纠正体内消耗,在每日三餐主食外,两餐间增加点心, 以改善机体的代谢紊乱。 (3)膳食调配:l )直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含淀 粉食物,如米饭、 面条、馒头、粉皮、马铃薯、南瓜等;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羊肉、各种鱼 类等;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仁、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 橘子、苹果等。 2)忌选食物:忌用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加碘食盐等。中药如 牡砺、昆布、海藻、夏枯草、丹参、元参、香附、浙贝等也属忌用。 3)注意食物的性昧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直选有滋阴功效的,如 龟、鳖、水鸭母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公鸡等。 甲亢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 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 编码为:E03.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ICD-10 编码为:E03.9)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 4、TT 3 、FT 4 、FT 3 )、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TPoAb、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八)治疗方法 1.内科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甲亢病人的饮食护理

。 甲亢病人的饮食护理 甲亢病人的饮食护理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护理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过多的甲状腺素导致病人代谢增高。 因此,补充充足的、平衡的饮食对病人是十分重要的。 一、甲亢病人物质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 1、蛋白质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病人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尿氮大量增加,机体呈负氮平衡,肌肉蛋白质分解加强的结果,使肌肉无力。 2、脂肪代谢: 甲状腺素具有刺激脂肪合成和促进脂肪分解的双重功能,但总的作用是减少脂肪的储存,降低血脂浓度。 同位素追踪法研究胆固醇的结果证明: T3、T4 虽然促进肝组织摄取乙酸,加速胆固醇的合成,但更明显的作用则是增强胆固醇的降解,加速胆固醇从胆汁排出,故甲亢时血中胆固醇低于正常。 3、碳水化合物: 超生理剂量甲状腺素促进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及肌糖原分解,促进胰岛素降解。 因此,病人可有高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降,或患者吃糖稍多,即出现高血糖,甚至尿糖,故容易加重和诱发糖尿病。 但由于其同时加速了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有使血糖降低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的作用,所以,患者的空腹血糖仍可在正常水平,糖耐量试验也可在正常范围之内。 4、水盐代谢: 由于代谢的增加和甲状腺的利尿作用,病人的需水量增加;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素促进蛋白质分解,使尿钾多于尿钠,加之大量钾向细胞内转移,所以甲亢患者常常出现低钾血症;甲状腺素对破骨细胞和成辜细胞均有兴奋作用,使骨骼更新率加快,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有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常显示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铜、钙、硒、钒的缺少,而这些元素的改变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5、维生素: 甲状腺素是多种维生素代谢所必须的激素,甲亢时代谢增强,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维生素 B1、 B2、 C、 A、 D、 E 等在组织中含量减少;烟酸的吸收和利用障碍,可出现烟酸缺乏。 二、甲亢病人的饮食原则 1、高热量: 结合临床治疗需要和患者进食情况而定,一般较正常增加50%-70%,每人每天可供给 3000-3500Kcal 热量。 2、高蛋白: 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 1. 5-2g 蛋白质。 3、高维生素: 主要补充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4、适量矿物质: 主要为钾、镁、钙等 5、忌碘:

甲亢临床表现

甲亢临床表现 1、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病人常有多食、易饿、消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有发热、腹泻、容易激动、好动、失眠、心跳增快,严重时心律不 规则,心脏增大,甚至心功能衰竭。 2、甲状腺为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肿大。肿大程度与病情不一定平行,由于腺体中 血管扩张和血流加快,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杂音,或可以摸到如猫喘一样的颤动。 3、眼部改变。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表现眼裂变大、眼睑后缩、眨眼减少,呈 现凝视状态或惊吓表情。有的病人由于眼部肌肉受侵犯,眼球活动受限制,产生视物成双 的复视现象或眼结膜、角膜水肿,也可破溃。病人常有眼球突出。眼部病变严重的可有视 神经乳头和或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神经受到损害可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1、高代谢症群:常有疲乏无力、易饿、多食而消瘦。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可 伴有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思想 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3、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胸闷、气短。心率增快,严重的甲亢病有心房纤颤、心 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老年病人可有食欲减退、厌食。常有腹泻。 5、肌肉骨骼系统:多数患者有肌无力及肌肉萎缩。慢性肌病主要是近端肌群无力和 萎缩,男性病人可伴周期性麻痹。 6、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阳痿,偶有乳房发育等甲亢病症状。 7、甲状腺肿大: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甲亢治疗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无论大人小孩,男性还是女性,轻症或者重症甲亢, 首次发病还是甲亢复发,孕妇或哺乳女性甲亢都可以用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称 “丙嘧”。 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 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药物治疗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 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尤其是粒细胞缺乏,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